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诗谦接轨定向班学习探秘系列之二——原汁原味的学习内容让孩子生智慧长见识

研究语文课本,你会发现,课本中的每个单元文章设置,都有特定的训练目的,比如有的是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叙述,有的让学生学会为文章找框架结构,有的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

对于学生来说,最可靠的提升语文能力的途径是大量阅读、上瘾式阅读,前提是学生可以有大块的时间。目前学校学生要抽出大量时间来阅读,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学校的语文课堂学习用难易程度适中、篇幅适中的文章进行精讲精练,达到让学生拥有基本语文能力的目的。

只是,课本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就是多数文章都经过了编写者的改动,有心者会在课文最下方看到“选入课文时有改动”的字样。语文教育研究者郭初阳对这个情况特别在《一席》做过一期演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点击链接:“遵照原文,未加改动”,我看到这八个字,真是喜极而泣 | 郭初阳 一席第850位讲者

学馆定向班出于接轨的需要,在学期内会花一个月左右时间采用语文教材学习。但是我们学习时绝不拘泥于刻板,方式非常灵活,面对改动的课文会追根溯源,找到未经修改的原文进行精度学习,并跟课文对比,引导学生自己对比出文章之优劣,提升鉴赏能力。

本周我们选取的课文是五年级的《将相和》,课文是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蓝本,进行白话改编。

改编后的文章如下,为了阅读方便,我们只节选课文中的《完璧归赵》片段: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驿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
接下来我将把原文做对比,同样节选《完璧归赵》片段: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通过对比,我想读者一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如果不看原文,你会认为此文语言通顺流畅,还算不错。一看原文,你会发现,经改编的课文精髓灵魂全无,索然无味。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分析对比,首先看关于蔺相如的出场部分:

语文课文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史记》原文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请问:从哪个片段中你可以获得智慧?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智慧和见识?

自然是《史记》原文。


从原文中可得知,蔺相如帮助宦者令缪贤分析他为什么不能戴罪潜逃,缪贤认为凭着燕王曾经的示好,就一定会在自己落难时帮助自己,这是典型的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头脑简单思维模式;蔺相如一眼看穿他们交往的本质,燕王是因为赵王宠信缪贤才向他示好,是因为他有可利用的价值才示好。如今自己落难,对燕王来说失去了利用的价值,自然不会得到庇佑。蔺相如的分析可谓有理有据,也让人受益匪浅。

其次看《史记》中蔺相如在秦国与秦王周旋的部分,堪称经典。蔺相如入秦后,经历了两个回合的生死大搏斗。在第一个回合的斗争中,蔺相如随机应变,后发制人,突出地显示了他的智谋。

原文: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赵国跟秦国是平等的国家,蔺相如作为赵国的使者,秦王应该以平等国的礼节接待。蔺相如出使秦国,是为了让秦国要求用十五城池交换和氏璧,那么和氏璧送到之后,秦国就应该交出十五城池。

可是,自负强大的秦王既不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得璧后又无意交出十五城,蔺相如怀着诚意而往却遭此侮辱和欺骗,他基于完璧归赵的责任感,便急中生智,托辞说璧有斑点,“请指示王”,重新取回了璧之后,持壁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尖锐地揭露了秦王以空言求璧的阴谋,这一番陈词可谓是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使得秦王无话可说。并坚定地表示,“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的决心。蔺相如的行动和语言,使得无意偿赵城却又很想得到璧的秦王只好软下来,一反倨傲的态度,蔺相如因此占了上风。

在第二个回合斗争中,他采用了先发制人的战术。

原文: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秦王在斋戒五日后设九宾大礼,准备接受和氏璧,而蔺相如却已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当秦王发觉受骗,蔺相如就要被杀,这时首先需要的是临危不惧的勇气。为了先发制人压倒对方,蔺相如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他一见秦王就滔滔不绝的慷慨陈词:先理直气壮的声明送壁归赵的原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束约者也”,再合情合理地提出建议,“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最后又委婉恳切劝告,“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这一起舌战强敌的议论,词锋犀利,气势夺人,弄得秦国群臣“相视而嘻“,被动至极,茫然不知所措。而蔺相如终于取得完璧归赵的胜利。

通过深入分析,显而易见可以看出,改编后的课文把能精准体现蔺相如智慧果敢的关键部分轻描淡写、笼统表现,导致文章韵味大打折扣。《史记》原文要精彩太多了。

请问:从哪个片段中你可以获得智慧?答案不言自明。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逻辑能力,他们是可以通过对比看出孰优孰劣的,我们作为教育者不可以人为矮化孩子的思维能力。学生学课文不仅仅是字词句段篇,更重要的是学思维学见识智慧。但是,《将相和》这篇课文只保留其整体框架,而把最为精彩、最能增长学生见识的部分省略掉,太可惜了。

因为,没有海量阅读,也没有高质量书籍精学、高级思考的孩子,直接后果体现在阅读爱好可能肤浅幼稚,间接后果体现在思维上,思维没有深度,更长远体现在人生趣味上,只对即时刺激感兴趣,欣赏不了高级思维的东西。

因此,我们定向班在学习本文时,果断抛弃语文课文的精学,拎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对应的部分,进行原汁原味的深度学习。通过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孩子们思考;通过设置场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去体会蔺相如语言、行动之高明。

最后达到的效果就是:孩子们从内心里喜欢传统文化经典,因为从中他们见识了一个个见识高超、勇毅果敢的古代名人。孩子们也会从内心里拒绝庸俗浅显的书籍,因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啊。

推荐阅读

● 诗谦接轨定向班学习探秘系列之一

● 失去灵魂的葡萄是什么?葡萄干!

● 学语文,不需要语文书

● 学古文,做精神贵族



了解更多,请加入

今日新教育诗谦家园QQ群:276712468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诗谦学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