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读后有感是一种成长方式


读后有感是一种成长方式


小时候我认为,读后感就是一种写作文体。长大后才发现,读后感是一种读书方式,更是一种自我成长方式。
小时候不喜欢写读后感,长大后却往往会在阅读后,于不知不觉中会做一做读后感的思维工作,并从中受益很多。
今天,看到学生面对读后感的写作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不仅心有感慨。作为过来人,我希望自己能站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去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读后感,不要让他们被读后感的固定模式束缚了思维,不要因为自己写不好读后感,而放弃这样一种很好的读书、思考和成长方式。

首先,读后感是什么?
简言之,读完一本书后的感想。
这里的读完一本书,不仅仅是指一本书,范围可以再宽泛些,读完或者听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句格言,或者观看完一部电影、电视剧等等,只要是进行了感官上的输入,均可。

其次,为什么要做读后感的思维工作?
我们先来思考:读后没有所感会怎样?读完了一本很好玩的书,哈哈一笑、心情愉快;然后呢,没了。读完了一本很感人的书,热泪盈眶,内心充满感伤;然后呢,没了。读完了一篇让你愤慨的文章,气得火冒三丈;然后呢,没了。
这样的阅读是消遣性阅读或娱乐性阅读,比不阅读要好一些,但也仅仅是好一些。我们听到过“读书可以明智”,说读书可以让人变得聪明,但是消遣性阅读是达不到这一目的的,因为它从思维层次来说,属于比较肤浅的级别。
再者,没有思考,只是读书,很容易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今天读完一本书,赞同作者的观点;明天读完一本书,觉得有理。在不加分辨、不加思考的阅读下,脑子里全是别人的东西,唯独没有自己见解的位置。

而读后有所感会好很多,因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应该必须有的思维工作。读书的时候,把自己融入书本中,代入角色中。读完后,又能跳出书本合上书,去审视去思考所读书籍,并根据思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这项思维活动,才会达到”读书使人明智“的目的。

第三,怎么样完成读后感?
我们古人说治学有五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所以,读书时始终记得,读完了并没有真的算读完,只有进行了思考和力行,才算真的读完了。

读完书后,思考并分析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这里的感受最深部分,绝不是只有触及道德品质和和灵魂深处,才算是感触深。要记得解放思维,打破框框。各种各样的感受均可分析表达,比如某文的幽默,某文的深刻,某文的令人愤怒,甚至是你对某书所持观点有非常不一样的地方,都可以分析表达。

如果说,对所读书籍思考分析,是充分地理解。那么,对照自身践行修身,就是执行力——笃行之。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如何践行呢?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如:书中人物好的品质自己拥有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书中主角的品质会激励自己吗?书中的反面角色身上的缺点,自己是否也同样拥有呢?通过不断的对比和反省,让自己的品德、行为变得越来越好。
今日学堂的老师在指导孩子们读《沉思录》的时候,就是这样的读书方式,总要拿书中很有深度的语段,让孩子们去对照反省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修身养德的目的。
今日学堂的电影课利用情景式分析、代入式表演,更是把观后感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心理行为调整,帮助极大。

然而,我们多数读书的人可以做到读书,少数读书的人可以做到思考分析,少之又少的人才可以做到“笃行”。
就像我们经常听的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在这个书籍唾手可得的时代,读书并不难,难得是是否有思考和行动力。
如果读完一本书后,自己很有感想,脑海里有很多的评头论足,却从不跟观照自己,没有什么执行力,渐渐会形成一种思维方式,这就是“旁观者”思维,或者“吃瓜群众”思维模式。在这样的思维模式指导下,也许你会读很多书,然而未必真的会变聪明智慧。
吃瓜群众思维模式很容易形成,只要你从不思考就可以。然而这终究不是我们想要的。
所以,在我们重新认识了读后感,从更高的高度去理解它之后,你就会觉得它对孩子们的成长实在是太重要的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诗谦学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