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柳意象

  柳树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树木,尤其是在带水的景点或者公园,柳树更多的是以具有美学意义的身份出现。上个周末,学馆的所有孩子集体在公园游玩,我请他们着重留意柳树,比如走近柳树,看到垂下柳枝是什么样子;登高远望,柳树又是什么样子。



  由于孩子们对柳树已经在熟悉的基础上多注意了一些细节,我趁热打铁,把大班本周的中文学习重点设为柳树主题。周一一上课先请他们欣赏关于柳的国画,聆听跟柳有关的可以传情达意的歌曲《灞桥柳》,全方位立体感知柳树这个意象。美的事物总是可以打动人,大家完全被画面和音乐所陶醉。




     等他们欣赏差不多时,我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公园的水边常见柳树?”

他们想了一会儿,给了我答案:“因为柳树与水搭配,看起来比较美。”也有的说“因为柳树喜欢湿润,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

我说:“你们的感受力很强,在实地体验之后可以有这样的结论。那么公园的设计者是不是这样的考虑呢?他们是从哪里得出的灵感呢?”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验到“柳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周二上课我重新打开电影《不射之射》,其中有一个镜头是纪昌的妻子在柳树边为远行学艺的纪昌送行,我问:“为什么导演让纪昌的妻子在河畔扶着柳树为丈夫送行呢??”他们很轻松地回答:“因为妻子不想让纪昌走。”我说:“是啊,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日本人川本喜八郎,我们从很小的细节就知道他对中国的文化是非常精通的。”

《中国的柳文化》的柳绘画中,有一部分描述《鹊华秋色图》“在德钧别墅的路旁,柳林聚散,高下横斜,各有意趣;近处汀岸,于苇间立数石,石后坐柳二株,一直上,布叶较均,一右斜,叶左密右疏;桥畔则高柳三株,柳荫小舟荡漾,远处林舍错落……”,由于大班的两个大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文言功底,我请他们讲出来,他们倒也毫不费力就讲得很明白。然后我们再次打开前一节课看过的国画图,孩子们边读文字,边看画,忽然就明白了文字和画是相通的,对同一个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可以写成文字,可以画成画,也可以谱成曲子……同时他们也明白了公园里水边常种柳树,设计者的灵感极有可能就来自于中国的古诗文和国画中。


我们看柳树、赏柳画、听柳曲、读柳文,最后顺理成章的,我们还画了自己的柳树。可以说种种方式都是让孩子们感知到柳树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占的地位。这一系列走下来,我相信他们对柳树已经有更多更立体的了解,也有了不一样的感情,就跟《小王子》中狐狸说小王子只有驯养他,才可以和他玩一样。也许某天他们走在路上,看到柳树会想到本周我们所接触到某一幅画、某一首歌、或者某一篇文字。甚至某天,他们产生想要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个事物的想法……

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想作为中文老师的我,目的就达到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诗谦学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