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看镜识人--认识自己

老子讲:“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我们也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其实不是谁都能做到自知,自知也需要能力。当局者迷,孩子也是如此,当投入在自己的行为中时,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行为上的偏差,再加上人性的弱点,每个人都会认为别人眼中的自己“应该”是自己期望展示的身份,而“照镜子”这种方式,恰好提供了一个跳出自身问题的机会,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往往更加“真实”些,内心中的触动也会更强烈些。

 


 

案例背景: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下成长,因此,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行为习惯也都不同,尤其小班的孩子受家里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因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案例描述:老师他打我

1、孩子们都喜欢玩爬杆,有一天课间活动,老师宣布下课,话音刚落,小轩和小凯一起跑向爬杆的位置,这时小轩一把推开小凯,自顾自玩起来,小凯跑到老师跟前告状。

2、一次带孩子们去游乐场,小安捡了一朵蒲公英花,小轩跑到跟前伸手要抢,小安一转身,小轩没抢到,小轩扬起手就打了小安。

3、体育课上,体育老师拿出球,孩子们都很兴奋,小轩和琪琪两个人争抢,抢不到就伸手打人。

为此,老师专门在课上和孩子们讲有想法要用嘴去表达,而不要动手,但是效果不太明显。于是就和另外一位老师演了两段情景剧:

 

剧情一:A老师在看故事书,B老师过来抢,A老师不给,B老师打AA大哭,然后说去告诉老师。

 

剧情二:B老师看书,A伸手也要看,B老师不给,A说咱们可以一起看吗?B老师同意,俩人一起讨论书里的内容,觉得特别有意思,俩人因书里的内容笑得前仰后合的。

 

两位老师的表演,让孩子们看得很开心。当老师问到哪种方式更好时,孩子们自然地选择后者。孩子其实可以分辨是非,知道好与坏,只是有时候不自觉地会展现自己的行为。老师问打人的行为像谁,小雨说像琪琪,而小轩自己自觉的举起了手。老师和他们说,做错了日后能改正,就是好孩子。同时,老师又教了孩子们遇到一些情况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从孩子们的实际行为中,告诉他们具体问题该怎么去表达,把矛盾化解。

 

实际效果:

当天晚上小安和小轩一同玩磁力片,小轩也想要菱形的磁力片,小轩没有和以前一样伸手就抢,不给就打,而是和小安说:“小安能借我玩一会嘛?”。两个孩子一起玩的很开心。

 

一天小雨跑着玩撞到了小林,由于地面湿滑摔了一跤,小雨爬起来就哭了,以为自己是撞到了小轩才摔跤的,就对着站在身边的小轩喊,还推了小轩一把。小轩很委屈告诉小雨,不是他撞的,老师也及时和小雨说明了情况,并且告诉小雨是自己不小心撞到了别人,即使自己疼痛,但不该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同时表扬了小轩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扬手就打。到现在距离“照镜子”已经过去两周,小轩都没出现在动手打人的情况。


 

因为孩子的年龄较小,自我控制意识不强,不可能时时警醒自己、把知道的道理做出来,老师如何把心理行为调整以合适的方式贯穿到教学中来,这是教学探索的重点,过于严肃,会让孩子内心中产生抗拒,从而在面对自己的问题时比较有压力和被动;过于宽松,又不会让孩子有很强烈的意愿改进自己的问题。而“照镜子”这种方式恰恰将这两者调到了“中”:在有趣的氛围中,又不失行为调整的主线,而且让孩子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到了别人视角中的自己,看得更加清楚、深刻,从而产生了改变自我的内在驱动力,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和品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明道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