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游学为什么——北方生活体验之思路考量

准确地说,御今学堂从2015年9月已经开始了新的办学模式,首先是开始了北方的游学——基层生活体验课程;其次是因地制宜地使用真实的农家资源来进行“劳动”“学习”课程;与此同时,我们又利用在大城市周边的优势创办了一个“家庭自助教育实践基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在家上学实习场所”,在这个场地里,家长可以实地看到和学到如何布置和使用自己的家来进行在家上学。因为有了更广阔的场地——整个社会,更多的空间——整个农村和城市社会,更多的变通性——随时可以进入田间体验真正的劳动,又随时可以回到在家上学的基地进行文化学习,更可以因为每天遇到的事件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这样,我们这些从新教育核心闯出来的“新教育者”正在非常愉悦和投入地进行我们自己的“新生活”,也正在用新的眼光,清晰地发觉我们这个社会所正快速迈步进入“新时代”,正好应了本博新标题“新时代,新生活”。

这半年多因为事情安排的很密集,时间也就特别宝贵,前次的家长课其实就没有特别考虑,要不是有家长要求一定要办,甚至主动联系参课学员这才成行;这次夏天的活动或许也会是这样,因为我们的生命更多地是为了自己完善和成长,而不是像贪财老和尚化缘一样“多多亦善”。说实话,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时间过得非常快,看着孩子们的个头长得这么高了,尤其是男孩子更是从过去嫩嫩的小男娃变成半大的小子,头脑和体力,想法和尝试的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其实是面对着非常大的考验——如何让男孩子在最真实的生活当中成长起来,保留着自我积极成长的意愿,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积累越来越强的生活、生存交往和面对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根本的是如何将男孩子培养成一个个真正的男子汉!所以我们不会为了办学的面子而非要搞什么玩乐式地夏令营体验活动,凡是来报名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家长,一定要有与我们有相同或相似的理念,不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各自走好才对。

因为最近半年没有在会泽冒泡,很多家长以别的方式联系到我们,想前来交流学习,听说我们在游学北方,有一些疑问,特此将我们对游学的思路分享给大家,事实上,我们不需要都抱“佛脚”,只要心里感受到新教育的理念,放开手脚去体验和尝试,“佛和智慧”就永远不会离开你,你也就永远不会远离新教育的智慧,面对的任何问题都只是技术性问题。好比是大家都要去爬上珠穆朗玛峰,但如果可能并不需要走唯一的一条路,八仙过海,各自为其能。

一、男孩子需要的是挑战,而女孩子需要的是静处。

在我们的视频学习资料里,有一套西方野外生存纪录片,其中遍步全球各地,各种极端条件下,主角以特种部队经历所炼就的生存能力,在经历种种苦痛之后胜利完成项目。我们的男孩子们特别喜欢看,他们恨不得自己就也去尝试一番。现在每到周末孩子们去河边摸鱼,就会想像着自己就是比尔,一步步光着脚在里面走还去摸,每一次都比过去更有胆量,捉到的鱼虾就更多一点。

为什么上体制学校的男孩子,刚开始还活泼好动,到后来都变得女子气了呢?原因就在这一点,男孩子所需要的挑战经历缺失了,他们不曾用自己的头脑、身体、胆量和技巧挑过过生活和自然中的困难,没有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他们怎么生得成自信来?没有自信的男孩子不就是娘子气吗?所以聪明的男孩子妈妈,你们真地要小心了,如果再不下手,你的小男子汉一不小心就变伪娘了。

自然界的挑战,因为与生命和身体的安全有关,所以,就特别能激发男孩子的阳刚之气。比如我们去城西几十里的大山爬山,我们的小朋友一路上不歇息地翻过两座册直达景区,在最高处买了票进去,又转变了整个景区的偏僻景点,但我们发现,那个时候几乎没什么人能走上来,主要是买票前的一段山路已经把绝大多数游客的体力消耗完了,他们都没心思再买票去里边玩了,只好买索道票下去了。与我们同样上山的有一个小男孩子,他要大一些,但是从他的呼吸和姿式来看,他也是“有心无力”,想要证明自己可以,但最后也只好接受自己根不上我们的现实,而他的家长也在后面跟着,我想这样的父母还算是不错的,给了孩子挑战的机会,此外,山路上都没有几个小孩子。真有一些年轻男女,大多也是在谈恋爱,真正有心挑战这个上山困难的却没有。

另外,生活里面的挑战更可以提升男孩子的面对社会生活的自信心。游学基地所在小区边上就是一条双向十车道(两侧有两条非机动专有车道),因为车多人多,绝大多数孩子的上学放学都要由家里的老人接送的,不论男女。孩子们自己过马路现在是怕的要死,更别提要自己骑单车过马路,而且每天都要过好几回。我们在开春以后就训练小朋友骑自行车(不是玩具自行车,只是降低了车把和座位的大人用的自行车),一点点积累经验,放大实践的空间,现在已经可以自己自如穿行马路,来回几个常去地点之间。上个周末自己骑行到环城水系,独立完成自己安排的游玩内容。从孩子的面部气色来看,他与体制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自信”,那种由心里发出的自然而然的东西,那种不是为了与人相比,而是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自然流露的愉悦和满足。

但是如果做家长的不懂如何把握分寸,给孩子的空间大小不适,就很容易压抑和放纵男孩子的个性,这也是社会上充斥的两种男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大男人,随和随人,优柔寡断的假男人;前者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负责任,后者想干什么也不敢干不敢承担也不愿承担责任。这两种男人就是没有真正在生活各种层面面临过问题,或者是遇到问题没有正常解决过,或是逃避过是找人代替。可是我们的孩子不是女孩子,不能把他们放到体制学校去按适合女生成长的方式(安静,听话,随从,不承担等等)来培养,否则,我们的如何交代自己所要承担的养儿的责任呢?至少你并不愿意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家长”吧!

二、男孩子从身体层面上需要“躁动”,以阳动而生男子气质。

每天的经典学习内容是《黄帝内经·素问》,我们发现其中反复地,多角度地讲述着同样一个道理,阳与阴的关系。而阳,特点就是动,而动就能升阳。天地间的阳始于春,旺于夏,而孩子的阳始于婴儿,旺于青春期。如果看到这里,我们还不明白,男孩子本身所应具有的男子气质最应该在成年之前培养,可是反观我们的教育体制,幼儿园,害怕危险一般关在屋子里不让出来,像小机器人一样好好地管理着;小学,因为学习任务重,每天八节课,体育课少的像犯人放风似地,刚想要玩点什么,又要上其他课了;中学,考学考试压力大的连什么课外的东西都删掉了,还是坐在那里读死书;高中,更不用说了,几乎连开学的军训也强度小了许多,关键是训完了还不是一样全天都在读书?终于十八岁了,养阳的日子已然不多了,结果上了大学的开始谈恋爱,胡吃海喝,许多开始性生活,将好不容易积攒的精华能量轻易泄掉,还有用游戏来熬夜,等等,这几看也不曾积下什么阳气,终于毕业了,还有几多男儿保有元天不缺之真阳之身?这样的男子还有多少男子气质?

想想这个过程,我们身为父母真地怕得要死,孩子未来是否有什么事业,与他的天赋和使命有关,可是他有没有在长成这一段保留和积累身体能量、是否有成为男子汉的底子可是与我们身为监护人有直接关系,因为他还小不可能自己来完成,除非你是个不想负责人的。

除了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在家上学基地,另外又寻到了一处几百平米的真正的农家院落,不是为了好看和招眼,而是为了让男孩子身体动起来,或者说是为了适应他们想要动手动脚的身体需要:四合院的东、西、南三处厢房都需要我们腾空、修补、粉刷,甚至还要挑水浇菜,这一切都需要身体的活动,既是劳动又是运动。想想一般的家庭为什么养不了男孩子?看看家里有什么需要动身体的?一开水龙头就有水了,一点天燃气就有火了,一下床连被子都不必叠直接铺平就OK了,地上总是干净得很,即使打扫有时还要用吸尘气,这样的生活,我们在小区里也安排了,但是对比一下农家四合小院,孩子还是非常喜欢院子,因为,那里有无尽的“玩”的东西,就连梯子下面的自造秋千都上他玩得很开心……

人这个生命体,尤其是男性生命体,更多是与自然接轨的,而不是与体制接轨,与自然接轨,你会有一副好身体,加上一个好头脑,一生受益无穷。没有了好身体,气力不佳,再好的头脑也转不动,更何况,体制给你的是一个计算机内存式的头脑,不会自主运行,所以也不可能成为有创新的头脑,那样的话,将来的生活就艰难无比。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定,还谈什么“齐家治国”,企不是妄想?

三、男孩子从学习方式上更愿意“体验和尝试”,越是干预结果越不好。

别以为我们在游学,就是瞎玩,孩子们的学习要比以往要量大许多,比如早晨要读《鬼谷子》,上午要学中医,下午要读英语,晚上还要给大人读书《阿米星星的孩子》。可以这样说,孩子在学习任务上面是一天比一天大,但是从他的反应来看,好像学习变得越来越容易起来,甚至他经常高兴趣跑过来对我们说,今天几乎遇到没有生字,还有些理解了呢!

为什么我们能在不误生活体验的同时又把学习也搞了呢?关键就在于,我们用巧妙地方式把学习交给了孩子,变成了孩子另外一项“体验和尝试”的东西,学习,与玩耍是几乎同样有意思的事。

这其中的道很简单: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用这些工具了解自己生命的目的。关于这一点,我们自一开始就一直认为孩子是他自己的,他的生命并不是为了荣耀我们大人,相反,孩子的生命存在只是为了他自己,为了成为他自己,可是他自己到底是什么,要做些什么呢?除了生活里的实际体验以外,还要加以借用无法体验但可以“知”的东西:那就是读书。读书就像你不必要成为别人就可以从别人生活的经验和感受当中学习到经验一样的道理,只不过,写书的人所经历的尤其是那些流传了几百几千年的书的作者可能他的经历,所想所写更比普通人有深刻价值一些。所以在孩子七岁开始读书那年,我一直是这样给他讲读书的目的。现在他越来越能理解我讲的话,现在他在独立读《阿米》时,经常理解了一些东西时,会认同还是爸爸说的对,人应该为自己的幸福而好好活……

他在读经典时,尤其是中医时,总是一边读,一边理解,也总是问问题,想要明白古人为什么这么说,《内经》古字也很多,他必须要亲自查出读音并连读成句,但他自己安排的读书量总能完成,我想他在其中正在体验“独立学习”,并且正在快速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一旦形成高效地模式,我们就再不必为孩子不爱学习担优了,唯一要注意的是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

可惜一般的家长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往往无法放下对文化学习的看重,无不是有着急切而紧张地心态,面对孩子的学习内容、学习的状态,都无法保持观察和理性,盲目地动手动口,生生地把孩子对于学习的热情一点点打掉,直到孩子完全以消极厌学为止。

《阿米》说,你愿意提前就知道一场球赛的结果吗?你愿意听一个已经知道内容的笑话吗?我想大家的回答都是“不愿意”!可是为什么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好比是要去看一场球赛一样兴奋,可是你出于种种担心,就提前下手倒了孩子的口胃;学习好比是一次全新的无预知答案的笑话,可是你又是出于担心,将答案提前让孩子知道,他如何有得学习的积极性。

事实上,学习,如同生命本身,谁也不知道结果,幸好谁也不知道,不然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担心和害怕这种负面能量会消耗人太多的精力,对被担心的人也有积大的影响,可是为什么不去将这些能量用来学习和理解孩子,给孩子独立上路实践的机会呢,说不定,当你放松的同时,却能看到孩子真正需要帮助的地方,那个时候,你的一双手才真正引动孩子走上学习的正道,而不是,催着孩子离开快乐学习的大道。


《与神对话》中G先生说,生命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和学习,所以,我们没有任何人可以扮演救世主、可以将孩子体验的过程变成记忆性学习;而能带孩子去北方游学,正是为了实际践行这个思路,分享出来,但愿能帮助大家,为你的孩子开始独立,自立,幸福和成功的生活做些什么。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御今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