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把孩子培养成“产品”、“艺术品”还是“精品”?——御今学堂元月亲子课总结

2015年1月25日,由御今学堂主办的“新教育•真健康亲子课程”完美结局,在云南渡过了十多天的各位学员,带着提前收获的新年礼品,怀抱着对孩子未来成长的机会、对新教育的希望踏上各自己的旅程……

开课前,我在“精英新教育群”中就提出,要将新的“教育思维”、“健康思维”传递给各位学员,并且进行相应的训练。实际课程当中我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不断地在课程当中发现大家的思维问题,并引发大家新的思考,打开了新的思维天地。

不过,这次课对我是很有挑战性。

首先,学员当中有一半的是从事大、中、小学教育者,并具有十至十五年的工作经验,对教育理论学习上可以说是掌握的相当雄厚,如果我拿不出真正有价值的事实案例、不能做出有序的分析,并且找到大家思维上的漏洞的话,可能第一时间就Game Over了,不过从大家的反应让我们看到了“新教育思维”的价值,我们的出自实战经验的分析和讲解,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再者,好几位家长都有十四五岁的大孩子,这次是带最小的孩子来参加亲子课程,她们急需要十分务实的教学指导,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带孩子的经验、脱离不出来,无法觉知孩子每时每刻的心理和行为状态,恐怕这些育儿十五六年的家长很难满意。不过,浸润在会泽实践和学习的这几年,我们越来越能以最短时间,敏感的知觉发现孩子当下的心态,并做出操作,让家长一次次感觉到“自己养孩子了十多年,却从未发现孩子原来是这样”,还有人叹息,“要是早点能听上这门课,我的大孩子也不至于那样……”。

另外,还有家长是长期从事大学和中学的“心理工作”,对心理行为和灵性方面很有研究,能否得到“专家的认可”真是对我们的最好检验。“新教育思维”的价值就在于,抓住了教育的本质了根性,不怕烈火验真金。我们可以拨开各种名相的面纱,看到真相。对于家长方面的问题、家长与孩子互动中的问题,我们很容易借助此工具获得答案。这是与西方心理学的“分而研究”不同,反而是把家庭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返而溯往,复而求今”,让大家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

学员当中还有专业从事英语教育,并在重点学校工作的“英语专业人员”。她们对于我们“业余教育”出来的孩子的英语水平大赞:太标准的发音!这让我们有些不好意思。我们不过是按照“自然英语(语言)学习原则”,在业余时间让孩子“玩了几年英语”,却得到了专业人士的“专业评价”,实在让“体制教育”一以贯之的外语教学太没面子了!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有机会从教育思维上、英语学习的理念和做法上有了清楚的认识,并能坚持做下来,或许再创造更多的英语学习奇迹也不是不可能。到那时,我们新教育的群体里将都是像我们的学生一样,顺口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可以轻松地“看、听、说、读”外语资料,他们的眼界将不再受限于语言的障碍。

亲子课结束了,我们的事业却还没有结束,站在普通家庭的立场上看,到底有没有更好的途径走上新教育,将是我们未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如果您是身价千百万的家长,其实您真不必太在意什么,看清新教育的本质,大方地为各地新教育学堂以物质和精神支持,让他们无后顾之优地实践新教育吧;

如果您是年收入十来万的普通家庭,您就要不仅真正懂得新教育怎么回事,好好把“心”这个资源用好,并且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最紧要的几年当中,以便使您的各种资源效率最大化;

如果您是年收入低于十多万的工薪阶层,您就更要惜用资金,而是最大化地使用您的时间和精力,把较少的资金首先用在“自己的头脑”当中,而不是“懒省事”梦想着别人来为您的孩子教育买单,只有您自己努力前行,才有可能获得大家的帮助,否则,您不但没有机会进步,孩子的未来也很难改变。

如何为不同层次的家庭提供相应的帮助,是办新教育学堂的我们始终如一的目标。我们当下举办的各主题的“亲子课程”就是针对后两类家庭而设,这些家庭是经不起每年十多万,几年就要花费百万的资金付出的,但是,他们却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自己做些事情。

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在第一时间接触新教育思维,对这些理念的理解停留在“概念阶段”,很难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他们即使有短期送孩子上新学堂的机会,却又得不到最直接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孩子的进步、家长的跟进都严重不足,效率低下。

对新教育渴望最强烈的工薪家庭甚至连送孩子进新学堂的机会都没有,大多有意识的家长开始“在家教子”以期从理论上的学习,能如意地落实到实践当中,事实表时,那些理论并不完全适合他们“拿来主义”,往往是知其“名”却不得其“实”,在家上学两年三年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现在很多“在家上学”的家庭反而认为“回到体制学校即使受破坏,至少还能学些东西”,因为很多在家上学的孩子,不但没成“艺术品”,反而连基本的“考试产品”都不如,直接成了“废品”。难道我们工薪家庭努力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吗?其中的问题在于,这些家长没有清晰的方向指导,也没有及时的跟进学习,各自为政,成败就看“运气”了!

如果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是把她或他培养成一个职业技能强的“产品”呢?还是培养成为我们眼中怎么看怎么好的“艺术品”?抑或是从心理行为、身体和智慧都不错,将来可自由发展的“精品”?

或许您就走在其中一条路上,或许您已经在行动做出改变。御今学堂的目标:将孩子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心理行为正常、智力慧心俱全的精品,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是“正常人”。

在这次亲子课后半部,两个主题受到大家的强烈关注,第一就是如何进行“教育投资”,第二是御今学堂未来发展模式。

关于家庭的教育投资,我们是综合了教育本质、金融投资本质,帮助家长认清孩子的成长当中,什么时间需要最有效的资金支持,什么时候应该获得家长的直接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像普通广告那样,设法吸引家长“放开孩子”送出来,而是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资源、资金和人脉资源,这让家长对参与新教育的脚下的路更清晰和坚定起来。

而对于御今学堂未来的模式,我们提出,

第一,御今学堂基于自己家庭学堂的实践经验,将不断开展主题性的亲子课程,有针对性地帮助特定家庭解决实际问题,其中既有理念的疏导,又有实际方法的分析和讲解,当然还有实实在在的教学资料支持和使用讲解。

第二,学堂未来会面向真正理解并体验到我们新教育实践价值的家庭,招收6岁以上的孩子长期入读,在语言教育、心理行为、身体运动方面实现家庭的最有效投资。同时在孩子入读期间会请家长陪读,并定时参加免费家长课程,让孩子进步的同时,家长也同时跟进学习。

这些方案尤其受到学员的赞赏,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深刻认识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提升,而一般的上学又是把家长“抛开”的。离开了家长的支持,孩子的进步往往是沙滩上的建筑,很容易就会坍塌。

我们相信,经过几年的踏实实践,加上不断地开放和展示,御今学堂将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能够为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提供有效的帮助,这对双方都是美好的经历。

以下是家长的课程日志:

第一天:教育与人生:

(摘自山西家长)

1、通过老师今天的讲解,对于教育和人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人生是一个在路途中不断找寻自己的过程,而教育则是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手段。在孩子找寻自己的过程中,我们所能做的是给他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让他有他自己的尝试、个性、原则和判断。而不是顾及大人的面子问题,把我们固有的一些观念和判断强加于他。孩子再大一些时候,就要培养思维,学习人性,学会为人处事。教育是要在做事情中去进行的。要在生活中让孩子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学会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面临困难时,适时引导,这样他在克服困难后,就能体验到喜悦和成就。教育也要尊重事实,在事实中去观察和引导孩子,而不是凭自己的头脑去想当然。

2、尊重自己,我的理解是明了自己的身份,在做自己的过程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在家庭中,我没有做到尊重自己。在核心家庭中,作为妻子,我和爱人没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很多时候,顾及社会及家庭的考虑,忽视内心的感受。作为母亲,我有时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忽视孩子的感受,让他无所适从。在看着孩子大口大口吃饭很香的时候,孩子得到别人夸赞时,会体验到我是有价值的,但这些都不是我存在的价值。

3、孩子有时会尊重自己的感受。有时我提醒他该穿或者脱衣服时,他会说我知道我自己的感受。不想吃饭时,他也会坚决不吃。对于父母,帮他做了事情,他会自己说感谢爸爸妈妈。但是我们没有像李老师一样引导孩子,让他真正从心里感到自己现在是一个索取者,要尊重父母。对于小伙伴,他不会强迫别人去做什么事情。如果因为玩具发生纠纷,他会选择我换一个玩。

4、我们的头脑中装进了太多的是非判断,蒙蔽了自己的心,而那些是非判断都不是自己灵魂的感受。就像现在我了解新教育,虽然别人不理解,但我知道这是我的灵魂一直想要的,是我想要自己变得更美好,更有价值。所以头脑在和灵魂打架,纠结和痛苦。

第二天:健康与运动问题

(摘自广东家长)

1,今天听了李老师讲关于健康和运动问题的课,我收获不小.我对人体有了重新的认识,之前我以为生病只是表层,只要抑制病情就是把病治好了,现在看来这种认识太肤浅了.一个人的健康还与其生活方式,人性观念有关,根据肉体的五行关系,今后我们还得依从一年四季的自然规律注意保养身体,锻炼身体,尽量用物理方法保护身体.

2,(1).我自己就有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退化,当时我很不接受,心想我又不干重活怎么可能得这病呢?后来我仔细想想,可能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坐的时间长,又很少运动,造成这种情况的.当时医院只能做做牵引,再加上医生说这种病治不好,我就只做了一个疗程的牵引就再没有做过任何治疗,直到现在11年了,虽然疼得厉害,但也没有治疗过.

第三天:家庭能量模式问题

(摘自云南家长)

1.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我的模式是顺从型的。虽然很多时候我也觉得父母的一些观念和做法与我想的不一样,想要影响他们做出改变,而我想影响他们的方式就是跟他们讲道理,这与我在教育孩子的教化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因为我而改变的部分很少,他们依然在坚持他们的生活模式,因此我的能量比不过我父母的能量。

2.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很多时候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能量大于孩子的能量,但正如上面的反思一样,孩子改变的力量也很强,她会钻我们给她的空子,想要获得关系中的主导力量,在有些时候便成功的控制了我们,但在认识到这点之后,我会努力让孩子的能量处在一个她应该有的程度上,既不伤害挤压她的能量同时也不会反过来挤压我们的能量。

3.在我与爱人的能量模式中,最起初是爱人的能量远大于我的能量,我一直处于跟随和顺从的地位,这和我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是相似的,这个过程中我很多时候觉得比较压抑,但又觉得他比较强自己无力改变。在有了孩子之后,我觉得自己的母性的能量被极大地释放了,我为了孩子(其实也是为了自己)慢慢地在增强自己的能量,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影响到了爱人的改变(当然前提是他自己也想改变了),我的家庭重新出现了一种平衡,在目前的能量场中,虽然我还比不上我爱人的能量场,但是我已经在慢慢地接近了,能量场也在趋于平衡中。

4.我从家庭关系的更迭中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能量模式都沿袭了我们在原生家庭的模式。如果期望这种模式能够被打破,第一要做到的就是清晰觉知自己的模式;其次是有意识地做出一些改变增强或者减弱自己的能量,当一个家庭中某个人的能量发生变化的时候,其他的成员也会受到影响而发生一些改变。如果我们的觉知意识和改变的意愿足够强的话,旧模式的打破和新模式的重新构建并不是不可能的。

第四天:不同阶段关键教育问题

(摘自广东家长)

1,根据今天所学,我更清晰地了解了一个人的成长中需要因时而动的教育,而不是那种代代轮回就像千年一样的山民的教育。而是要抓住几个关键的时期,即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和少年期的教育,根据每个时期孩子的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孩子向正常人方向发展。

2,(1),我的孩子处于幼儿阶段,此期间要注意调整孩子的行为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生活自理,进行开放式学习,多参加一些活动和运动,多锻炼孩子与外界的交往,多与小伙伴交流,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同时,抓住此阶段学习外语的黄金期,多听一些合适的精选内容,打下学外语的坚实基础。在汉语学习方面,多背诵经典来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

(2)近半年来,我已经开始给孩子学习英语和朗读弟子规,因为我逐渐意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对孩子今后成长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影响今后的一生.由于学习进行时间短,还暂时看不到结果,更谈不上经验.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教育都很少,才导致孩子如今诸多的问题.

(3)A,因为5,6岁还处于幼儿期,这个时期还是以调整行为习惯和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为主,学习方面训练多听外语和背诵经典,不建议识字写字。

B,因为1岁还是婴儿期,这个时期主要接受母语,把母语打扎实,3岁以后再学其他语言也不迟,否则影响孩子的发音和说话能力。

C,开启智慧的时机是7岁,古人叫开蒙,7岁前孩子靠的是身体经验,多让孩子活动和运动以积累更多的感受,学习数学就是依赖小时候的这些感觉,7岁以后他们就会有意识地根据这些感受学习,学习起来就容易了。

D,现在的体制学校都还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只知死啃书本,埋头于题海战术中,严重与现实生活脱节,缺少锻炼,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脱离体制学校,孩子就会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参与更多的活动,获取更多的信息,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用的人才。

E,纵观现在的许多有文凭的大学生,有的在街头摆摊,有的在家啃老,有的干与所学专业不相干,与文凭不相称的工作等等,就是他们有文凭没能力的书呆子,因此,文凭并不重要,适应社会并能实现自我价值,有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天:教育投资问题

(摘自广东家长)

根据这几天的学习,李老师的耐心指导,我对孩子的投资规划有了一定的思路.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投入大,付出的精力也多,我考虑先带孩子两三个月,主要先从提升孩子的体能做起,再根据实际情况,尽力解决孩子身上的一些缺点.但依我现在的状况(对孩子没有耐心,情绪波动大,压制孩子多)恐怕对孩子不利,此期间如果有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可能会更好一些.如果能坚持并顺利走过幼儿期,这样就能节省一些资金.如果不能继续,就考虑送学堂,孩子就会得到更多的磨练,养成良好的各种习惯,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是这样我们压力比较大,同时与家庭聚少分多,可能对大孩子有一定的影响.之后,根据我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状况,再考虑儿童期以及之后的教育投资.

(摘自云南家长)

我的新教育投资方案

孩子目前三岁,考虑到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和父母在一起成长较好(当然前提是我们也要成长,不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我目前的考虑是先把孩子在身边带一两年,主要的方向是增加孩子的运动,提高孩子的体能,同时融入一些相应的社会体验,并在晚上带领孩子总结一天的得与失,训练孩子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立足于带好我自己的孩子,但如果有合适的小伙伴加入就更好了,毕竟孩子是需要伙伴的,不过这一两年对于小伙伴我的想法是“不迎不拒”,不刻意去找也不有意拒绝,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地解决孩子体能的主要问题。

在孩子五岁左右,身体体能得到一定的增强之后,最好能够找到几个小伙伴与她一起成长,因为那个时候孩子对于与同伴交往的需求将会增强,光是父母的陪伴毕竟有所欠缺,这段时间我固然也会立足于带好自己的孩子,但也会尽力地为她找几个小伙伴,共同完成大量的运动与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当然,这个时期需要的语言学习也会因为有了伙伴的加入更有趣一些。
这样大概两三年之后,孩子年龄在7-9岁之间,那个时候我会量力而为,如果觉得自己带得不错,也有合适的小伙伴或者老师一起合作,我们就再把孩子的教育往前推两年,如果觉得成效不好或者觉得力不从心,我也会开始考虑送入合适的新教育学堂。

暂时就考虑到孩子12岁左右,因为孩子每一年或者每一两年的情况也许都会完全不同,我写下此方案,仅仅是给自己一个方向。如果具体情况变了,我就会做出相应的改变。在孩子10岁之前,最起码8岁之前,我们家庭对于孩子的主要投入就是投入我的精力,孩子爸爸在这段时间负责家庭的主要收入;之后的时间,主要投入的是教育资金。

感谢李老师的引导

此次家长课程,我们把实际户外亲子活动、电影课程分析加了进来。其中,户外亲子活动后的总结分析当中,针对每个家庭出现的互动问题,分别“赠送”家长了一些“关键词语”,以便简要概括其问题和改善方向,这一课让大家很触动,因为从来没有人这样细致地观察到她们的关系问题。

而电影分析课则是采用了《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和平勇士》,让大家领略了“分析式的电影”学习的魅力,电影在我们眼里已经不是“消费品”,而是增长我们心灵力量的资源了。课后又安排了几部学习分析的电影,大家对精心挑选的几部电影感触颇深。

娜姑亲子活动日志:

(摘自广东家长)

经过娜姑一日爬山的体验和李老师的总结,我体会如下:

1、孩子能独自爬山,并在向山上爬的过程中,孩子一直不停地说坚持、坚持,就会胜利。我很惊讶孩子这样的态度,平时我并没有对她进行这样的教育,很感叹关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短短几天就能让孩子有这样的认识,同时让我意识到自己教育孩子是多么的艰巨,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要不停地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

2,在下山的过程中,孩子从头至尾都跟着关老师,从中我看到自己严重的不足,作为妈妈,和一样是妈妈的关老师相比,我自愧不如,相差甚远,我只顾孩子的吃喝拉撒,而从没有真正用心地关注过孩子的感受,没有给孩子充足的发展空间,而是把孩子管得死死的,以至于让孩子产生抵抗情绪倒还怪罪于她.

3,经过李老师的细心观察,指出孩子缺乏公平地对待.我仔细想想以前对待孩子的种种情况,确实如李老师所说,内心很不平静.小小年龄经常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心灵所受到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孩子不会语言表达,只能用哭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实在难以想象孩子经常在这样的状况下所受的压力和愤怒.

李老师对其他孩子的总结我也要吸取,所以,今后我一定要克服自己的情绪,不要顾及自己的面子,不要怕浪费时间,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并适时教育.我想,通过努力,尽力去陪伴孩子健康地成长.

(摘自广东家长)

娜姑行登山总结

娜姑登山回来后,经过李老师的梳理让我更清楚的看到了自己,反思和收获如下:

1.在下山过程中子墨摔倒了几次,我看无大碍就选择走开了,没有上前关心或询问下孩子,内心想的是磨练他这种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坚定意志,而忽略了孩子内心世界的需求,经老师这么一引导想想孩子在家时手割伤了也是自己找创可贴包扎,不敢告诉我,等我发现时才告诉我,看来在孩子的内心这种创伤已经不小了,平常对这个问题自己也有意识到,但是每次有类似情况发生时我都是选择走开,给孩子的感觉是妈妈很冷漠不关心我.(老师送我的乍冷)

2.下山到餐馆吃饭时,我怕孩子夹不到菜饿着,便拿了一个碗帮他夹菜,想吃什么都行,这个时候又是爱心泛滥由着孩子。(老师送我的乍暖)

这样一冷一热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又要变天了,针对自己这方面的欠缺努力去改变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控制情绪,做到自然而合一。

收获是有这么多有缘分的姐妹及可爱的孩子们的陪伴,时刻像镜子一样的照着自己前行,感恩缘分让我们在一起,感恩李老师一家的付出。

电影《活着》分析:

(摘自云南家长)

一、我活着吗?该怎样活着?

1.我活着吗?

影片中的主人公渡边是一名政府的小领导,在查出胃癌之前的日子里,他像很多人一样忙碌地活着。他为了消耗时间而活着的,为保护自己的职位而活着,生活又忙又无聊。在胃癌之后猛然觉醒,同意自己活得像木乃伊,不禁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活着。

我也在思考我自己是否活着,我是否也是因为熬日子而活,是否也是为了保住某一个职位而活。在几年前我是这样活着的,虽然学校的工作我并不是很讨厌,也有很多让我喜欢的地方,但很多时候我还是会觉得很压抑。我必须按照别人的意志做事,能够自主发挥的地方很少,因为分数的指挥棒就在我的头顶挥舞,我很难脱离出来。当我看到年龄比我大的几个老教师退休之时的委屈和怨恨时,我不敢担保我继续走下去到时候一定会比他们走得好。在他们感叹终于退休了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我在想我是否也要熬到退休才可以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后来看张校长的博文,让我慢慢地开始了对自己生活的思考。生完孩子后的两年时间里我虽然也还在同样的地方上班,但自我的思考和意识增强了,我觉得虽然我也在给别人做事,更重要的是我在为自己做事,当我还需要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我就接受现实,开心地去做事情,然后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虽然同时带着我自己几个月大的孩子感觉很累,但其实这个过程很公平,没有人在压迫我。而几个月前,当我看到孩子需要我同时也感觉自己身体比较累的时候,我决定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静下心来重新开始我想要的生活。我觉得,我现在应该算活着。

2.我该怎样活着?
渡边三十年不请假,得到了一堆的模范奖状,可是过的是木乃伊的生活。当胃癌来临的时候,他想死却又放弃,死不瞑目。知道时日不多,很自然的,渡边开始放纵自己。他觉得钱存了几十年却没有意义,想一下子用掉五万元。他开始喝酒,为的是忘记不愉快的事。他因为赌气像喝毒药那样的喝贵酒,觉得也辛苦又觉得很痛快,想通过花钱来平衡之前的压抑。是的,此时的他是想要好好活的,然而可悲的是他已经不知道怎么活了

渡边在之前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一生到底要怎么活,也从来没有自己主导过自己的人生,于是他只能转而外求他人,希望别人可以告诉他怎么活。这个时候的他是没有自己的,遇到什么人就会严重影响他怎么活。于是他的生命中出现了庸俗小说家,小说家告诉他享受人生是人生的义务,享受人生的贪念是美德,他应该弥补浪费掉的人生。渡边开始享乐人生。遗憾的是,他还是没有感觉到快乐,甚至觉得自己更不快乐了。

幸运的是,渡边接下来得到了年轻女孩的帮助,她的活力和温暖深深地吸引了渡边。年轻女孩教会了渡边该怎么样好好活,她告诉渡边去做事情,就像她自己做能够陪伴婴儿的玩具一样,就这么简单地去做事情,就可以获得快乐。渡边做了,他为孩子们建了一个乐园,最后幸福地死去。他用自己最后几个月的生命,给我展示了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去做事情,做自己愿意做也能帮助别人的事情!渡边自己了悟了在哪儿都能做事情,同时当他决心做事情的时候,他的内心也充满他自己一直想要的力量和活力。他终于没有白过这一生。

如果只剩下半年的命,我会做什么?人通常都是在得知自己生命有限的时候才会去思考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如果还剩半年的命,我会选择陪伴我的亲人、让自己开心、取悦自己。渡边在时日不多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能去憎恨人,因为没有这种时间。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何时终止,所以我要从现在就开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就像现在一样,我可以自由地选择做自己的事情,陪伴孩子,我觉得我现在比以往开心幸福,因为我拥有了我自己的自由,虽然这份自由会有相应的责任和压力,但我愿意选择承担,我相信我走的这条路会让自己越来越开心的,感谢渡边带给我的启示。

二、作为妈妈,我该怎样看待我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在渡边与儿子光男的关系中,他一直在为儿子付出,一生为儿子而活。以孩子为中心,为孩子的高兴而高兴(击球击得很好),为孩子的难受而难受(割盲肠)。当他这样活的时候,他其实是在展示:儿子应该为爸爸的感受负责。那么反过来,爸爸也应该为儿子的感受负责。为了孩子放弃一切,同时希望孩子可以反过来对自己好,若不如意便失望(如得知自己得胃癌之后寻求安慰不得而难受),渡边夺走了孩子手上那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也同时把自己的钥匙交给了儿子,于是双方都没有了自我。当爸爸没有履行让儿子快乐的职责的时候,儿子便反过来怨恨爸爸了。这就是为什么儿子会说以搬走为要胁向爸爸要钱。在这样的关系中,爸爸和儿子都是不独立的,他们看似相互依存,实则相互伤害,儿子虽然就在身边却其实离自己很远。

我们固然可以协助孩子的成长,可是说到底,我们每一个人都只能为自己负责。当渡边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变成木乃伊的时候,他说全是为了儿子。女孩却告诉他不该把责任推到儿子身上,儿子没有叫他当木乃伊。

这个关系对我的感触很大,我现在自己带孩子,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为孩子而活,没有了自己。如果我仅仅为了孩子而活,首先对我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也应该为我自己而活,我的人生也是人生。其次,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她并没有要求我这样去做。如果我因为想让她走新教育之路而让她没有自我,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那与体制学校又有何差别?写在此,是为了提醒自己,接下来的几年我愿意把主要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因为我觉得我该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她帮助,但不可在此路上迷失自我,在这个过程要尽量兼顾自我成长,这样在孩子不需要我的帮助的时候我也可以好好地过自己的生活。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分析:

(摘自广东家长)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看了《肖申克的救赎》,我有以下两点最大的体会:

一,体制化能磨灭人的意志,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监狱中的老布就是这种制度下的牺牲品,他在狱中呆了50年,已经适应监狱中的生活,早已不适应外界的变化,去到社会上就是废人,反而产生对社会的恐惧感等不良心理,出狱就等于灭亡。想想现在的体制教育,不也是生产了一批又一批这样的学生吗?许多学生完成学业,自信满满地走到社会上,可现实击碎了他们所有的梦想,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要么在家啃老,要么干着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更严重的是有的宁愿以生命的代价来结束自己。即使有的人踏进了如意的单位,但那也是走进另一种体制化,逐渐习惯到最后又不能没有它,只能是消耗精力,磨光棱角,梦想破灭,少有拔尖成功者。这些都令人反思,所幸的是我现在找到了新教育,虽然接触地晚,但我对孩子今后的教育看到了曙光,我会尽力带领孩子往这条路上走,我相信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平时多积蓄能量,多观察,多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就能在体制化中走出一条新路,获得重生。影片中的主人翁安迪就是这样,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总要做点什么,不是在忙中活,就是在忙中死,令人敬佩。他在入狱的第一个月表现平静,实际上他在观察思考,为自己今后的越狱做准备,他很会为自己的准备找机会,特别是他赠送口琴给瑞德,表面上根据瑞德的爱好友情赠与,实际上是为他夜晚凿洞打掩护。同时,他利用自己精通财务的本领为自己在那种弱肉强食,强权统治的环境中能更好地生存。这让我看到新教育的希望,如果我们坚定新教育的理念,培养孩子更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即使在到处是体制化的今天也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三,真诚友爱地帮助他人,多为别人着想,具备良好的品德也是成功的基础。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安迪的成功越狱离不开那些难兄难弟的帮助,先给予后获得,我们要多注重孩子在品德情操上的培养,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更好地前进。

后注:近距离了解御今学堂所主导的亲子课程,请加入“精英新教育”QQ群,群号:107798240,凡参加亲子课的家长会单独加入另一QQ群(御今学堂亲子课程),进行单独交流、课后顾问。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御今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