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正常孩子培养计划”系列文章一:让孩子成为生命的主人 (2014-08-15 08:53:08)

生命有两层含义,物质和精神生命。肉体生命是人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物质基础,不去管理好她,就无法完成体验多彩生活的任务;而精神生命则更贴近“生命”上层的意义,因为精神方面的提升,不仅获得愉悦的生命过程,而且还有助于改善身体的某些功能。不过,当孩子出生在我们的家庭里,从小开始学习的还不是玩“精神”,而是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爱车”——身体。

想要成为肉体生命的主人,就先要了解这具身体的需要,就好像我们骑马就要先会喂养它一样,想开好车上路就先要学会保养和驾驭它。身体需要可分为三个方面:喂养、活动控制、疾病学习。身体需要能量和适当的营养,需要得到主人良好的驾驭以便运行气血强身健体,还要在复杂环境、疾病、意外和压力当中锻炼得更加适应环境。

那么我们让孩子成为身体的主人就要从这三个方面下手:饮食、运动、面对伤病。

一、让孩子学会吃。

因为没有吃的,人就会死掉。经历了过去“苦日子”的煎熬,家长普遍有一种害怕饿着孩子的弥补心理,拼命把能找来的最好吃的都拿给孩子吃。这个世界已经离自然农业很远了,能找到的吃的,尤其是好吃的,要么就是用色素调色显得那么诱人,要么就是用香料让人闻得那么好闻,要么就用各种调味素抓住你的舌头,最后还用各种漂亮新奇的包装吸引你的眼球,缺少思考的家长就会把这些毒品伴着爱心给孩子吃到身体里,还期望着孩子一天天长得更好。

实际上,人体的机制很简单,当你吃够了,就不再有口味。比如吃自然食品,不会“越吃越想吃”。就是因为身体也要自我保护,本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想再吃。如果按照这个常识去给孩子挑选食品,您就会发现,超市里没有你孩子能吃的东西,这是不是很清楚地告诉你,现在的饮食都已经背离常识了?

孩子的智力和思考能力还尚在成长当中,几乎没有办法识别商人的黑手段,对各种“色香味俱全”的食品是没有抵制能力的。家长需要做的就只有一条,隔绝。但思维混乱的人会问,孩子生活在社会当中,别人都吃的东西,我孩子不吃,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回答很简单,你想让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身体不好了才算是公平?看看现在的小胖子多多,今日学堂体验营有多少孩子身体超重营养不良,身体控制和运动能力不足?甚至因为体胖很多孩子连智力都发育不足(毒品伤肾,肾又主脑发育)。从一开始就远离毒食品,是用一种生活方式来教育孩子“为什么要吃”、“人应该吃什么”,这一课做不好,后面的就好不到哪去,身体和心理都是问题。

假如家长小心地规避着有毒食品,亲自做饭菜给孩子吃,那么家长还可能会把孩子教得“不会吃饭”。怎么可能?吃谁不会。事实是很多孩子年龄很大了,还不知道什么是“饥饿”,也体会不到食品真正的香甜,唯一知道的是“什么是好吃的”,“什么不好吃”。

有位妈妈特别疼爱自己的几个孩子,大儿子送去学堂试学时,这孩子连续三次都不吃饭,原因是“不好吃”。按学堂的规矩,不吃就饿着,下次吃饭热了以后还要吃,吃不完这顿就不能盛新饭。这位小朋友很执着,因为他妈妈特别会做吃的,口味也特别好,用她的话就是“抓住了家人的胃”,现在来了学堂,就是没有口味。即使不吃饭,孩子还是要跟随进行学习和运动。第四顿饭时,他实在饿得不行了,因为不能吃别的只能喝了几顿水,捏着嗓子吃下了这顿饭。但从那以后,不仅爱上了学堂的饭,而且在学堂期间身体增重了不少。另外一位小朋友对学堂做的早饭中的粥很不感冒,想抵制不吃,但后来尝试吃过后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感觉,反而喜欢起来。

这些情况不是个别,而是普遍情况,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了对饭菜口味的追求,转变为“有什么就吃什么”,“吃什么都很香甜”的过程。为什么为如此?第一,吃是一件自然的事呢,学堂不会渲染与之无关的东西,比如“好吃、好看、好玩”;第二,吃与不吃是孩子的权利,但吃饭时间以外是不允许吃零食,让他们的脾胃得到了休息,反而增强了脾胃的功能。长久下去,身体变得健康,体重增加就是很自然的事。而家长却用相反的方式来追求这个目的,是不是与道相反了?

二、控制身体和进行运动。

身体仅仅活着并不能帮助我们完成更多的事情,还要让身体变得更健康和易于控制。但是因为活动越来越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局限,身体运动能力大大减弱,甚至连走路和跑跳成了难题。

有部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大胖子们除了头脑和嘴巴还可以用以外,身体上基本上是植物人一样被机器人所管理,结果面临了一场非常危险的“人机对战”。最后人们意识到,身体还是要靠自己来管理,他们开始走下机器座椅,开始了新的生活。或许是西方肥胖病的严重情况启发了导演拍这样一部电影。在实际生活当中,即使人们并不是必须座在机器座椅上,他们还是为了另外的虚荣,经常性地把身体的移动功能交给了各种交通工具:别人的双腿、汽车等。

有位小朋友参加学堂的活动,但是她严重缺乏平衡能力,不仅走路爱摔倒,走路还很没有力气。大家一起去公园玩,走路不过几百米就累得气喘嘘嘘,更别提跑步了。原来孩子平时是不走路,完全由老人抱的。平时即使想走,也需要用力拉着手,因此平衡能力也不足,因为很容易感觉到累,走路也只是“新鲜一下”,很快要求抱起来。

如今妈妈们考驾照,接送孩子上学的现象非常重,即使在会泽这样的小城市,妈妈每日把孩子从距离不足一两公里的学校接送回家,孩子就像被寄送的包裹一样,从这里出来,上这个车,再到另外一个地方落地。来学堂参加活动的几位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走路和跑步能力严重退化,其中有位十岁的孩子,跑不了两三圈就要休息,中间还不得不走上一会。看来身体已经快成为他们活动的障碍了。

人体是一个气血肉混合的肌体,其中气是动的,血是随的,肉是长的。如果气不动,血就不足,肉就不长(脂肪不属肉,只是身体的垃圾)。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动的机会而不是限制他们。

当孩子还是婴儿时,孩子是想要动的。比如手抓脚蹬,然后学翻身,学坐,扶站,最后学成走路。这些自然的活动很大程度上被夺了。大人太爱孩子了就爱抱孩子,有个孩子在一岁之前是没在床上睡过的,家晨父母老人四个人的臂弯就是他的睡袋,结果孩子两岁多以后身体又胖又弱,总是得病。孩子学走路是家长操心最多的时候,为了防止摔倒,现在开发的各种用品其实都在伤害他们对身体的控制。比如学步车,孩子是坐在兜裆里的,脚尖刚刚着地,很多孩子学走路以后就只会用脚尖走路,平衡能力也不足。常识上讲,孩子需要从“翻身”、“学坐”、“站立”才能踏实走起来,而且因体质不同,可能走路早晚不一。晚一点学走,并不会妨碍孩子发育,倒是过早学会走路的孩子身体骨骼常有问题。在会泽正骨医生就经常遇到下肢严重问题的孩子,而家长知道这些问题后非常后悔。

孩子三岁到七岁间,运动能力应该加强的过程。但是普通幼儿园考虑到家长的担心往往不会安排孩子进行什么运动,结果孩子们常常因为抵抗能力不足,相互传染各种病症。在学堂孩子从三岁就要开始进行爬、滚、走、跑等动作,爬是为了提高上下肢的协调运动,滚则是让孩子经常体验身体失衡状态进而学会回到正常姿态,走则是形成正常的身姿,防止出现下肢问题,跑则是让身体加快气血循环,拓展心肺功能,为以后更多的运动做准备。请家长反思自己孩子在这几年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功课,不然,您怎么指望孩子健康和强壮?幼儿班是非常重视身体条件的,不然孩子没有基础是很难适应学堂的生活和学习。

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运动就变得多样化一些,强度和挑战更多了。因为孩子身体骨骼正在快速发育,如果骨肉长了而气血不足,就会变得佝偻多病,体型会快速变坏。参加上次活动的小朋友在爬山的前一天信誓旦旦地说,我喜欢爬山。结果第二天爬山他远远落在比他小三四岁的孩子后面,看上去他大大的个子,壮壮的身体,为什么会这样,或许他的父母都没有想到原来孩子的身体这么差,很不服气,说要用“一星期锻炼出来”,但是谈何容易?学堂的孩子是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一点点积累的体能,怎么可能被他一星期的锻炼超越。

在小学阶段,孩子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精度。很多孩子在这个时期很毛草,经常碰这踫那,有时还不小心伤害到自己。除了心理因素外,对身体的缺乏感受是重要原因。高强度的登山和探险是拓展孩子体能的很好办法,每一次训练都要完全把他们的体能耗完,目的是身体学习到,原来的体能不够,还要更增加,等活动回来,从营养吸收睡眠等方面身体就会自动调整,等下一次拓展时会显得更加有能量,继续这样下去,孩子的身体是不断增加。按照生命的“用进废退”原理,小学阶段的运动应该更全面,更多更频繁才对。可惜因为人还要学习,大家往往忽视了运动的需求,结果小学里的孩子都在这个阶段把身体妨碍了。身体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脱离自己的控制了。

由上述可知,运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因为运动是长期的过程,不会一两天就见效,不如每天识几个字更能被关注,所以大家不重视运动很自然。但是你不去好好地养护和管理他,等用到他的时候,他也不会听你的话,那个时候就晚了。这就好比你平是不去练习开车的技术,现在有急事需要开车出门,你会怎样慌乱,问题百出,甚至还面临交通事故的危险。

三、伤痛和疾病的学习。

传统中医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不太受情志所伤,常常是因不适应环境的突然改变而生“疾”。“病”则是由心而生,小小孩子哪里那么多心事,到是人长大后受到情志变化由内而影响身体健康。这样看来,孩子的“疾病”是他的身体与环境进行互动中形成的自然反应,每一次生病,自然痊愈后就会变得更加健康,下一次对外界的适应就会更好些。

那么问题就简单了,您还害怕孩子得病吗?其实家长还是会害怕的,因为他们不相信孩子会“自愈”,反而更愿意相信孩子是敌不过“疾病”,需要出手帮一把。于是乎,孩子还没发烧就要打针吃药,把很多毒药(中医认为是药都是毒药)灌进孩子身体。到底最后是孩子把病消灭了,还是毒药把身体的反应功能消灭并把阴寒之气引入内脏了,没人知道。总之,自从这样治过之后,孩子就会不断地需要更多的药,更新的药来治以前的病。这样的循环就是在人长大以后内脏某些功能严重受损,寿命严重缩水。

人体其实可以简单地看成一个由“火”和“水”组成的阳阴混合体。在它的内部有与外部宇宙完全相同的结构,任何东西都不缺乏,当外界阴寒与体内寒湿能量共鸣时,身体就会变得不再平衡,寒气会努力进攻心火,而心火为了平衡,就会发动所有正面能量产生热量,并将其发往体外,“发烧开始了”,如果寒气不重,稍发发烧就会退掉,这种症状家长也不会太在意,甚至孩子自己也只觉得有点热。当身体感受到外界寒更多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发烧,因为心脏的能量大量消耗,引起疲劳没有精神,家长和孩子都会发觉,这就是“得病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常识上看,我们应该帮助身体阳气增加,比如保暖,休息,不吃难消化的食品,更不吃阴寒的东西,让烧自然地进行,直到体内的战争中阳火一方胜利,自动停战,我们的身体恢复原状,并继续休息以等阳气补充到病前状态。可是生活当中是怎么做的呢?混乱和害怕的家长会第一时间去输液,把各毒素,抑制阳火生发的东西输入体内,于是,身体内阴寒一方不断强大,直到身体眼巴巴地看着寒气突破皮肤和经络进入体内,成为身体的一部分。阳火一方,被告之,刚才进入身体的是“自己人”,放弃抵抗。但寒气在内部也不老实,会被心火再次发现,转而在合适的机会发动更加强大的攻势,“发烧更厉害了”,家长就会更快更即时重复前面的做法。这样的孩子随着年龄成长,寒湿就越来越重,身体弱,或胖,体力下降,别人得病时他病,别人不病时他也会病。他的身体成了阴寒之物的天堂,直到生命的结束。最可怕的是,内部的敌人最难清理出来,抗生素一类的人造药品因为身体无法识别,就像自由人一样,随意存在于身体内产生破坏而不被发现。像大家知道的肝炎、肾病或心及病,差不多都属于这一类,难以根治。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是主动发炎,烧死那些内脏中坏的部分,结果连同自己人也一起杀灭了。

能够以这样简单的思考来代替看似聪明实属愚蠢的治疗,才有可能看到身体自己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我们是身体的主人,也就要真正了解它的存在机制,通过一次次的外界环境给自己的“防疫针”,更好地与环境合为一体。

环境的变化会引发身体的“疾病学习”,当身体在环境当中运动当中,出现一些伤病,同样也是身体学习的机会。像大家都知道“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道理。在身体层面上的感受是持续被记忆的,甚至不被大脑和理性控制。反过来想,如果一个人一次次被外界伤害仍不注意,那么这个生命看来是非常容易走到尽头的。

一个生命希望主动探索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最开始是靠以前的经验和大脑对环境的理解,一旦出现无准备的情况,身体一定会与环境产生“碰撞”,所以孩子在学走路时,一定会摔跤;孩子在水边走很可能掉到水里;孩子玩火很可能烧到身子;爬山下山很容易摔倒;爬树很可能掉下来等等,这些是不可避免的,唯一能做到的是减少受伤的程度。

在大山里曾经借宿过一个农家,这家的小男孩子才五岁,因为大人常常忙于生计,没别人看护,就让九十多岁的姥姥在家。但她也身体没那么灵巧,跟不上孩子探索的步子,结果在我们去不久前因为玩镰刀把大脚趾砍伤。但他的妈妈也不太以为然,觉得正常,这孩子照常一只脚在院子里仓房里找东西玩,一点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我相信他对镰刀多了一点防范,至少不至于再把另外一个脚砍伤吧。

家长会不会给孩子这样学习的机会?估计答案是不会。因为每个家庭差不多只有一个宝,他们是需要用各种无形的笼子保护起来的国宝,不允许一点点闪失和意外,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在自由的玩耍当中受到什么伤害,也不可能学到什么危险的经验,将来面对他们无法预计的危险时,也就只好听命了。精英教育决不是培养熊猫的地方,而是锻炼狮虎的地方。因为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多遇到点小问题,多受到点小伤小害,将来才有可能承受大困难,才有可能避免大的危险。请问家长您是想让孩子将来安全一些呢还是危险一些呢?

身体是柔软的,是有弹性的,你越是锻炼,它就越强大,你越是呵护,它就越柔弱。反正你是身体的主人,看你要什么,你就去怎么做。从人性角度上讲,孩子也是不愿意吃苦受罪的,家长也是心疼他的,所以,大家完全可以顺着人道一直走下去,在情感当中慢慢靠近危险。

这个世界很混乱,处处都是投机者。有多少家长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襁褓中成为男子汉?有多少父母希望孩子在自己大把的药罐子里长成健康的孩子?有多少人希望把孩子放在“苏州园林”里成为勇敢智慧的新人?

上面这些全都是幻想,再过不了十年,历史就会证明这一切。如今医院可能是各地最为火热的地方,并不是因为医疗技术发达了,而是人们生活方式有问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谈“让孩子成为身体的主人”其实有点不现实,但是我们希望自己和身边的极少数有缘人先知先觉,回到最基本的事情上来:学会吃,学会动,学会面对和适应环境。不然,我们的身体,孩子的身体,其命运就无法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御今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