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走进新教育,家长需帮孩子做好哪些最基础的准备?(下)


如何避免同样的问题:

知道了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问题就很好避免了。上述衣食住行方面的能力,归纳起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我负责。不会的事尝试做,已经会了的事情认真做。孩子们都聪明的很,不会真的饿坏自己冻坏自己的。就算偶尔出现一两次感冒发烧,相对于孩子不知道冷暖穿衣来说,我认为是值得的。

具体的一些方法,例如穿衣方面,找不到自己的衣服,那就让孩子继续自己找。实在找不到了,就开始带孩子来解决问题。首先来分析,找不到衣服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乱放。那要怎么解决乱放衣服的问题,比如可以把衣服放在一些固定的地方,而不是随手乱丢乱放。

例如在餐厅就放在椅子后背上,在房间就放在柜子里等等,这样下次找衣服就知道去哪些地方找了。然后就开始实地演练,从进家门开始,先演练如果要到餐厅,衣服放在哪里,如果回到房间衣服再放在哪里,起身离开的时候再顺手把衣服带走。

再然后换不同的衣服进行训练,加强印象。由于是行为问题,所以需要行为教育,说教只能是辅助,不宜过量。这样训练几次,相信孩子乱放衣服的问题就会改善。当然,具体的训练方法和形式,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自由发挥,在此只是给大家一个思路做参考。

穿衣服方面,则可以通过让孩子穿不同的衣服来感受衣服的多少。例如现在需要穿外套的天气,让孩子从穿短袖开始,活动一两分钟再加一件薄外套,然后再换成厚外套,再换成羽绒服等等,然后再把这个过程反过来进行一次,最后让孩子说穿不同衣服的感受,现在的温度最适宜穿什么衣服。

也可以带孩子去运动,然后讨论怎么解决运动开始时冷,中途热,结束后又冷的问题。这些其实也是在从小锻炼孩子爱思考,提升感受力。家长们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不爱思考怎么办?您帮他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前解决了,他当然不需要思考了,如果他天天想这想那,搞不好还可能遭到呵斥,自然而然就养成了无脑生活的模式。

吃的方面,家长则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目标、一起学习过量饮食的危害、使用充分满足欲望法吃到吐等等。但同时,也不要过分强调吃的重要性。由于吃是生物的本能,所以这个方面的问题改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家长需要有充足的耐心,不要有过高的期待。

住的方面,像孩子的不愿意洗衣服、洗碗,打扫卫生等等,基本都是由于在家没做过或者是做的少,导致做事情有困难,所以才不愿意去做。这些都需要行为的训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行为的训练有两点需要注意的地方:第1点是不怕麻烦,第2点是小步快走。

第1点不怕麻烦的意思是,不能因为孩子做事慢做不好,就不愿意让孩子做或草草了事。孩子在小的时候,让他做事情更容易一些,孩子越大让他做事就越困难。如果孩子小的时候就不怎么做事,或者做事情都是敷衍了事,那等他长大了,想让他踏实认真做事,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就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样的道理,人由勤变懒易,由懒变勤难。从小就让孩子把事情做得非常细致,非常认真,那么就算他长大了,做事稍微马虎一点,也是一个仔细认真的人。

第2点小步快走的意思是做事锻炼要小步子,分阶段,有持续性。新教育非常强调至上精神,有些家长接触新教育后,认为自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娇惯孩子,于是开始对孩子高标准高要求。

但是当要求超过孩子的当前能力范围的时候,孩子一下子做不到,就容易打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孩子会对做事失去兴趣,甚至讨厌做事。因为他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至上精神是越做越好而不是一步登天,所以在锻炼孩子做事方面需要小步走,将结果分解成小目标逐步达成。

例如在锻炼孩子洗衣服的时候,开始只要孩子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哪怕只是玩水也是可以的,然后逐步加入手搓,涂肥皂等步骤,并逐步提高要求和标准,先从一只袜子开始,然后逐步增加到一双袜子,到内裤,到夏季的短袖等等。当然,做事开始前,要跟孩子讲清楚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将衣服洗得洁净如新,只是目前你的目标是只要愿意去洗就可以了。

否则,孩子容易觉得为什么对我不停的有新要求,而且要求越来越高,那我还不如当初就不做了呢。家长也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做出把脏衣服洗干净的示范,让孩子产生向往。

另一点就是要有持续性,如果一周才洗一次,那孩子学的可能还没忘的快,如洗衣服练习,也可以从搓洗脸毛巾开始练起,这样每天早中晚洗3次脸,就可以练习3次了。

睡觉也同样适用于小步快走。首先我们可以给孩子举办一个长大仪式,或者借由生日的机会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了。然后从在同一个床上,不抱着爸爸妈妈睡开始,过渡到可以跟爸爸妈妈在同一个房间,但不在同一张床上,再过渡到可以去爷爷奶奶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睡,然后在家可以自己单独房间睡,再到可以去姑姑家住两天,有了这样的过渡,相信孩子在学堂睡觉就不成问题了。

“行”的方面,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分析到处乱跑、走路不看路的后果,并讨论一个安全的范围,例如不能到妈妈看不见的地方或者不能超过20米,然后就可以让孩子去旁边各个地方,确认哪些是安全范围可以去,哪些不可以。这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界限感和规则意识。如果只是跟孩子说不能到处乱跑,孩子没有这个概念,界定不清什么叫乱跑,自然也就无法遵守这个规则。

“行”的另外一个方面——运动。我的建议同样遵循小步快走的原则,推荐类似于跑步,户外徒步等等,在运动过程中,身体能保持一段时间不停的活动。新教育学堂日常练习的一些运动,也都能做到活动中不中断不停止,并且是全身性运动。这一类运动对孩子的身体、头脑、意志的锻炼更有帮助。而很多现代的器具类运动,中间会不停的停顿等待,持续性不强,而且单侧运动较多,对身体左右两侧的锻炼不均衡。

2、心理

今天分享的第二大板块是心理方面。主要侧重于在集体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容易造成孩子不适应的一些行为习惯或模式。这些问题是家长自己在家教或老师的孩子身上明显一些,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在人际交往中吃的亏最少,所以自己身上的刺最多。

最近比特币非常火爆,比特币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而家庭走进新教育,心理方面需要做的准备,本质上就是去除孩子身上的个人中心化,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之前孩子在家时,人人以孩子为中心,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到学堂之后,所有的孩子都是平等的,某个个体不再享有特权或额外的优待,过去那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瞬间瓦解,孩子会有深深的失落感。那么,家长过去所培养的孩子“你就是宇宙的中心”的幻觉,就变成了实力坑娃的神操作。

独立性

心理层面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独立性,除了前面讲的能力独立外,还有心理的独立。表现的形式有:话非常多、装乖讨好大人、装可怜委屈、爱哭等等。孩子通过各种反常的方式,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力,希望得到关心或赞扬,找到大家围着我转的感觉。例如有些孩子稍微受到一点点委屈,或者跟同学发生一点点摩擦,就哇哇大哭,表现的特别委屈。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哭的并没有什么眼泪,而且小眼睛还时不时偷瞄一下老师,或者默默的等着老师过去关心她。但是如果老师不理他,或者瞄一眼说没事啦,这些都是孩子在家,家长的过度关注所导致的。就像在生活上的过度照顾一样,在心理方面,家长对孩子的照顾也过于积极主动,导致孩子失去了独立表达和处理问题的机会,并对这种关心产生了依赖。当孩子在学校,没有人积极主动围着他转的时候,他就会想办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获得。有的孩子通过积极做事努力学习,有的孩子就通过求关注。我们给孩子的关注,是满足基本安全感的需要,不要过度。需要培养孩子的独处能力,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不能时刻都需要关注。

孩子马上又活蹦乱跳的玩去了。但是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同样的剧本还会再次上演。这种行为模式几乎已经成一种本能,改变起来,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我们来看看小甲的故事。小甲是家长自己教的,以前在妈妈身边做小老师、小助教,把同学们管得老老实实,带同学们玩的也挺好,大家都夸赞他具有优秀的领导能力。但是当小甲去到新的学校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没有人跟他做朋友。

大家可以猜一猜是什么原因?

这个其实也是缺乏独立性的一种。在家长的帮助下,把这种被追捧的感觉从家里成功的带到了学校,在父母的光环威慑下,一切看起来其乐融融,实则是孩子们对小甲的忍让。当这层光环消失之后,就没有人买他的帐了。

安全感 

经常与求关注一起出现的还有“安全感”这个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什么是不安全感,为什么会有不安全感?这样可能更好避免对安全感的认知偏差。

不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不确定性,即对未知未来的恐惧。例如平时对孩子规则不清晰,当孩子犯错时,并不是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来面对,而只是想尽快处理掉问题,带着情绪随意惩罚孩子,导致孩子不知道自己何时,会因为何事再次受到怎么样的惩罚,而活在恐惧中,产生不安。不安全感也可能来源于其他非常强烈的恐吓和刺激,但这个方面一般比较少见。

不安全感,另一个更为常见的来源是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关系不和谐,会让孩子感到恐慌和害怕。安全感不足的孩子,由于心神不在当下,而在未来,所以常常看起来不吵不闹比较认真,但其实并没有听见老师在讲什么,是一种近似与发呆的状态。

而更多的情况,其实是不少家长披着呵护安全感的外衣,走进了无原则溺爱的怀抱之中。怕孩子安全感缺失而不敢执行规则、生了二胎怕老大感到被忽视而原则不清晰等等,这些行为其实都在埋下隐患,孩子会在这种规则迷雾中不断试探边界在哪里,有一天不小心踩雷了,家长忍无可忍大发雷霆,反而会让孩子感到恐惧不安。

规则感 

前面提到的规则不清晰的现象,会导致孩子规则意识差。有的孩子在家我行我素惯了,家长非但不设立规则加以约束,反而会觉得是孩子可爱,导致孩子目无王法,一步步成为小魔王,孩子到学堂后觉得处处受限,浑身难受。学堂一般不愿招收规则意识差的孩子,因为这类孩子除了影响他人、过于耗费老师精力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规则是起到保护作用的,而这类孩子无视规则,容易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而老师是无法预估和承担这些后果的。

还有的孩子在家规则不清晰或执行不到位,学了一身投机耍滑的本领,在老师面前一个样,背地里另一个样。或者他需要去做一些事情,或接受行为后果的时候,会通过跟老师不停的东拉西扯,讲废话兜圈子来拖延或逃避。这类孩子把精力都用在了投机取巧装乖上去了,发现对老师没用,又开始变换策略装可怜,总之不愿意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提升上。

所以孩子在家里,一定要有规则,并且需要统一。在执行规则时,小孩子可以行动在先,言语在后,先执行,不讲道理,不要讨价还价,对于大一些的孩子,道理也不要讲太多。

规则感——人际交往

孩子规则感差,还很容易引发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七大卓越品质中有一项就是:能群。当孩子在学堂不受欢迎、交不到朋友,情绪自然就会失落,不愿意留在学堂。


不会正常交往、没有界限感、骚扰别人

小乙同学,非常的热情开朗,按理说是很容易交到好朋友的,但同学们似乎并不是很喜欢跟他交往。他很喜欢拥抱别人表示喜欢,有时还会亲一口,常把同学吓得到处跑。另外,他见到感兴趣的东西,没有经过物主的同意就直接拿去玩,常常需要跟同学争论他并非偷、抢他人物品。再有时,当看到其他同学在玩的很开心的时候,他会突然参与其中打破了游戏中的平衡,弄得其他同学认为他是故意搞破坏。

大家认为小乙的问题主要出在哪方面?

这是很明显的没有规则意识,分不清行为的尺度,还有就是用行动替代了语言。在他看来很友好或者正常的行为,在他人看来就是骚扰。所以小乙一开始很困惑,为什么自己积极的与同学互动,但却不受欢迎。即便是通过多次的“碰壁”,小乙慢慢明白大家并不太喜欢他这种方式,但要真正改起来,还很困难。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教导需要同步进行改变。孩子小的时候去亲别人、抱别人是可爱,长大了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可恶了。所以家长不能一直停留在孩子的小时候,需要逐步帮孩子建立正常世界的规则,这既是对孩子的保护,也是与人互动的基本规则。关于规则以及家规方面的具体内容,在行知智慧园的公众号中,有大量的文章可以参考,在此就不再赘述。

专注力——倾听 

小丁平时话不少,语言表达和理解力都没有问题,有时课堂上也能积极的发言表现,但是常常是言不对题。对于平时的课程,小丁虽然很努力,但依然跟不上大家的进度。而另一些时候,当别人在讲话时,他常常在发呆回不过神来。

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是由于家长平时说教太多,各种理论铺天盖地,所以小丁开始慢慢的“关闭听觉”,对父母的话进行屏蔽。养成这个习惯后,对老师上课、小组讨论等一些活动,小丁都无法专注参与,因为他本能的左耳进右耳出。

要避免这种情况,家长就需要避免给孩子讲太多的道理,越小的孩子越要少讲,因为道理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孩子很快就听会了。要进行有效沟通,大人讲话孩子是要认真倾听的,而不是大人滔滔不绝,孩子当作耳旁风。其次是要做到前面提到的,清晰规则并执行,不要被孩子控制和牵扯住。

专注力——成长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个在中小年龄段非常常见的现象,是孩子进入学堂之后才会产生的,就是孩子想家。请问大家认为孩子在学校出现想家情况,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个方面很多的老师做过相关话题的分享和讨论,很多的家长也经常提,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能解决的却非常少。

我们来看一段非常常见的,家长与孩子的对话模板,一探其中的奥秘。


孩子:“妈妈,我好想你呀,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呀?”

妈妈:“贝贝,我也想你了,我们下周就来,你再坚持一周,加油!”

孩子:“好的妈妈,我在学校会努力的,你记得带我的贴纸和小猫来,我还要吃绿豆饼”


请大家看看这一段对话有没有很奇怪的地方?

大家可以把屏幕右边遮住,就是每一句的后半句话,然后读一遍这个对话。然后再把屏幕的左边遮住,就是每一句开头的一半话遮住,再读一遍。看前面的还比较正能量一点,只看后半句,目的就全部暴露了。

如果我们用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个格式来解析一下这一段对话。就是孩子想妈妈了,因为要妈妈来看他。妈妈答应了孩子,因为希望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孩子表达了自己在学校会好好努力,是因为希望妈妈给他带些吃的和玩的东西来。

这么看来孩子是成功的把妈妈给套住了。每一句的前面先哄妈妈开心,而后面再提要求。所以请问各位家长,您的孩子是真心想您吗?还是说,只是因为他对您有所企图,逢场作戏而已。

另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不少哇哇大哭,说想家想回家,或者要爸妈来看她的。挂完电话之后,很快就乐不思蜀,和小伙伴玩的不亦乐乎。如果目的得逞了的,更是“春风十万里,枝头桃花红”。

大部分孩子表达想家长的原因,都是想从家长那里,通过几句甜言蜜语,就获得其他同学所没有的优越感。例如一些食物、物质或者特别的体验,回到班级之后,就可以跟其他的同学炫耀。

而您越满足他,他就更依赖这种可以轻易得到的优越感,从而加剧了想家的情绪。家长来看孩子的初衷,是希望缓解孩子的思念情绪,但往往得到的结果却是相反的,越来看孩子,孩子越思念,而且还会引得其他孩子也都提出同样的要求,影响班级整体的氛围。这也是破坏专注力的一种表现,破坏了孩子成长的专注性。

所以,希望您们的亲子相约,不忘初心,单纯而美好,不要掺杂太多的杂质。

总结:
放下担忧、放弃自大、放手孩子、放飞自己 
我今天的分享主要从能力训练和心理建设两个方面,解析了孩子进入新教育,家长需要辅助孩子做的一些基础准备。这些方面即使孩子不进入新教育,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他后面的生活和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障碍。当然,并不是说孩子需要补齐所有的不足才进新教育,而是希望家长们“藏富于民”,将能力素质与心性品质的宝贵财富传给孩子,在家更好帮助孩子成长。
最后,祝福家长们能放下担忧、放弃自大、放手孩子、放飞自己。放下对孩子吃不好睡不香的担忧;放弃认为孩子无法离开自己独立的执念;放手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改变围着孩子团团转的习惯,让自己翱翔在天空,孩子自然会追着您跑。
祝福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自立自强,祝福大家在新教育路上,福慧双收!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聆听!

下期预告:
下一期,清一联盟读书会邀请到醒明学堂的兰海军老师和叶雪婷老师为大家带来分享——“如何帮助低年龄段的孩子构建卓越的信念系统?”
感恩今天与您共度的美好时光,期待下周您的准时参与,我们同学习、共成长。


                     推 荐 阅 读

  


     1.李林峰 | 像傻瓜一样帮助孩子成长(上篇)

     2.倪恺 | 像傻瓜一样帮助孩子成长(下篇)
     3.如何引导学生达到“自主专注”的状态——行知学校教师内部观摩总结之一
     4.在团队互助中成长——行知学校教师内部观摩总结之二








          欢迎关注行知智慧园视频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