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走进新教育,家长需帮孩子做好哪些最基础的准备?(上)

各位老师、家长,大家晚上好,感谢各位义工老师的付出,让我能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我在新教育路上的一些体会,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要不要准备?

在开始今晚的话提前,我认为有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孩子进入新教育学堂前,需不需要做一些准备?这里的准备肯定不是指日常生活用品。(请认为一定要准备的家长打1,认为不需要的打0,认为可准备可不准备,影响不大的打2)我相信很多家长刚开始走进新教育,都是因为看到了新教育惊人的成果,想着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当家长满怀期待地把孩子送到学堂来,但很快发现孩子不适应,又折戟而返。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或者孩子尚未准备好。就像让一个从来没有见过足球的人加入一支专业的足球队,正常情况下,肯定是难以适应的。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个11岁的男生,把要洗的衣服放到了烘干机里,然后过了两个小时准备来晾衣服时,找不到自己的衣服在哪个洗衣机里,然后求助老师帮忙,问哪个洗衣机是在运转的(连这个都看不出来……),后来找了几遍,终于在洗衣区的另一边的烘干机里找到了。然后他去洗内裤袜子,只用水冲了一下,我跟他说用勺子舀洗衣粉洗,他把在滴水的湿衣服放到洗衣粉桶的上面加洗衣粉,水都滴到桶里了,我提醒他把桶里的洗衣粉弄湿了。他说“哎~我就只会惹事添麻烦”。
 
1.是什么不适应? 
    孩子未能被录取,肯定就是无法适应学堂的教学和生活,而正式入读后,也常常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那么,孩子们容易出现不适应的一般是为什么?是吃不惯学堂的饭菜?还是不适应学堂的运动?我们来看几张图片,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大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右边的这个床铺整理的更整齐,那么这两个孩子哪个更容易适应新教育呢?
还有下面这两张吃完饭后碗的图片对比。

肯定都是右边的孩子更容易适应。
我们再来看一个年龄稍大一点孩子的反思,这个孩子是申请行知星月班试读未通过,而有较强愿心留在行知的孩子,在刚进入行知预备班时,自己分析的未被录取的原因。

这个孩子写了各种不适应的现象,从她的反思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个孩子很被动,等着别人服务他帮助他的心理比较强。通过上面这些图片可以看出,孩子的不适应,一般是由于他的能力或者一些心理素质(如自我负责的意识)与其他同学有较大差距,从而在生活或学习等方面形成了一些障碍。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距?

2.为什么不适应? 
很明显,这些差距来自于跟以前的生活反差太大,很多都是需要跨越自己的舒适区,所以不适应很正常。就像坐飞机去西藏比较容易有高原反应,但是坐火车去就比较容易适应一样,孩子的适应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来看看另一位孩子的反思:

(这个孩子把分流写成了流放)反思中开头第一句,就把不适应的核心原因写出来了:新教育的安排和学习方法与过去所接触到的不一样。

传统的学校传授的是知识,是理论教育,上学是个简单的坐着喝茶听剧的工作,老师讲的用脑记就可以了,唯一的压力可能就是来自于考试。所以孩子上学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背着书包去就可以了。所有的衣食住行都是在校外进行的,遇到的问题也都由父母解决。这种应试锻炼,对日后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很有限,而且伴随的副作用非常多。
新教育是生活教育,实践教育,从小就注重锻炼孩子自己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由于是全寄宿制,孩子们朝夕相处,日常的生活自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精神等等,就非常重要了。而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孩子终生都需要的。
就是这种巨大的差异,让很多孩子觉得应接不暇,因为他自己的不足无处可藏。有些孩子在家属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很多时候穿衣服,手都不需要伸,除了工作日到教室准点报道,不太需要大脑的思考。到学堂来之后,虽然年龄小一些的孩子,老师们会教,但是当孩子发现自己能力太弱什么都不会,什么事都做不好,或者遇到一些事不知道怎么处理或表达,很容易失去自信,或者闹情绪等等。

例如一个12岁的男生,冬令营时不会铺床套被子,看着其他比自己小的孩子要么自己在套,要么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套,他无奈的坐在床上说自己真是“弱小无助又可怜”,他对面床的同班同学还深表同情。而这个孩子除了自叹自怜之外,并没有请老师指导或帮忙,最后是小助教不胜其烦主动去帮他的。
另一个孩子,当班级或团队中某个同学犯了错误,导致团队失分或要集体承担一些后果时,情绪会变得非常激动,并想要去攻击那位同学,大喊“就是因为你!”
另外,有的家长描述孩子在家有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等,很不错很优秀。但是来了学堂之后,还是出现了不适应要回家。这往往是因为孩子在家的时候,偶尔做一件事情,家长都会给予很大的肯定和鼓励。但在学堂,每天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做,孩子突然就会觉得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还是待在家舒服,就出现了不适应学堂生活的各种表现。能把袜子洗干净是做一件事的能力强,每天都洗袜子还洗的很干净,是对待自己的事情态度好,每天都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自我负责的人生信念。而家长很容易出现一种错觉,把洗了一次袜子解读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强。

就像现在很多演员在镜头前面风光无限,但常常会被爆出有各种负面新闻。这是因为演一时很容易,但是你要时时刻刻地去扮演某个人设就会很困难。好比孩子一个星期打扫一次卫生或者每天洗一双袜子,他会觉得比较容易,但是如果要他每天都洗衣服,每天都打扫卫生,加起来,他就会觉得很麻烦很困难。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当然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每个孩子的结果要求不同,但也要保证相对的公平。例如每天孩子们都需要打扫卫生,但如果这个孩子他的能力比较弱一点,那可以对他适当的放宽要求,但是不能因为他以前做事少,就不让他打扫。
所以,新教育学堂对孩子从语言表达、情绪管理的能力,到诚敬恕的品质都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孩子自己生活的很不顺,也给身边的其他人带来困扰。
 
3.家长该怎么做? 
那么家长该怎么办?

就如同两军交战,如果您的孩子毫无准备,又如何面对装备精良的骑兵呢?估计是见到就吓趴下了。所以我们的家长和孩子就不要打无准备之战,进入学堂前,在年龄承受范围之内,适当的做一些终身受用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但有的家长一说准备,就开始给孩子买各种吃的,赶紧带去各地旅游,怕孩子去了学堂后缺失了这些。跟中国传统武术比的不是胖瘦一样,您给予孩子的物质就像脂肪,多了就是累赘,甚至有损健康;知识就像技巧,有用但也容易学,还需要其他的方面做支撑;能力就像筋骨,能变得强壮但成不了高手,但少了也不行;心性品质就像运气化劲,内在功夫才是成为大师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我将从孩子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出发,根据能力和品质两个方面,来梳理家长需要帮孩子做的准备。这两个方面相互关联,并不是互斥的存在,我为了便于描述而做了区分。

二、怎么准备

1、能力
首先是能力方面,这个方面是最容易操作实施,但也是家长最容易在孩子身上找到自己的成就感的方面。许多的父母通过各种各样的代劳包办,让孩子离不开自己,以此来证明我爱孩子,孩子需要我,但这往往是家长的自嗨和幻想。因为包办代劳的结果,往往是孩子非但不懂得感恩,反而稍有不慎就生家长的气,因为这些事都是家长做的。而家长也往往会受孩子表现的影响生气或者焦躁不安。例如你给孩子盛一碗饭,然后过了一会儿,孩子不小心把碗打翻了,这个时候,你要孩子去把地上的剩饭清理干净,孩子可能会不愿意,说“是你非要盛给我的,我才不去打扫呢。”不知道您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例子,只把人气得一会儿红一会儿绿。如果反过来,教孩子自己去把事情做好了,家长不但轻松,身心愉悦。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找到了成就感,也会很开心。
 

表现:

衣食住行:

人到一个新的环境当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问题。我将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分享一些我见到的例子,以及给家长的建议。

衣:

穿衣方面,有的孩子,由于之前在家自己穿衣服次数比较少,导致穿衣服的速度很慢,导致容易迟到,或影响到后面的课程和活动。或者脱衣服需要人帮忙,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没有办法脱衣服等等。这些主要集中在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身上。而包括有些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在内,也会经常因为自己的衣服随手丢放,把宿舍弄得特别杂乱,或者找不到衣服了,洗澡的时候没有衣服换,急得团团转。还有的孩子,冻的冷不知道穿外套,或者满身大汗穿着羽绒服的,对自己需要增减衣服这件事显得特别迟钝。这很明显是感受力变差,没有察觉到自己需要换衣服,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变弱,出了汗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之前是在这些现象出现前,家长都已经帮忙解决。

食:

吃的方面,主要包括吃饭和洗碗。很多孩子吃的过量,吃饱了还要吃,基本都是成长过程中,家人不断地灌输“要多吃一点”的观念。以前是胃气未开,加上零食比较多,不太想吃饭,所以家长会一直让孩子再吃一点。进入新教育后,运动量增大,胃气打开,孩子有胃口吃饭了,于是就拼命吃,总觉得自己没吃好,不知道适可而止。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或者吃不饱,于是通话时,常鼓励孩子要多吃一点,千万不要饿着,或者孩子回家之后做大鱼大肉补偿孩子,这些做法都非常容易导致孩子的气血往下走,去供应肠胃来消化食物,而大脑得到的能量缺乏,而导致孩子头脑昏沉,学习状态不好。

住:

相似的,在“住”的方面,也会有很多孩子怕麻烦不愿意洗碗、洗澡、洗衣服,或者不会洗澡的情况。而像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更高级”的能力,不会的情况更为普遍。而这些能力,如果没有加以指导和训练,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习得。例如我的一个亲戚,上中学了还无法独自完成洗澡这件事。一个大学同学,在周末听说我们要洗被子后,真的要把整床被子连同棉絮一起带回家。
住的另一个方面是“睡觉”,不少孩子在家是跟父母同一个房间,或者同一张床睡的,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自己睡,这时突然让他到学堂跟一群陌生的老师同学一起生活,独自睡一个床,其实就跟要求他第一次叠被子就叠成豆腐块一样,是比较“强人所难”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到学堂后想家情绪严重、或者安全感不足等等,责任在学堂让孩子与家长的链接不够。其实,大部分情况下,主要问题是在家造成的。有的学堂老生回家后,父母见到的第一眼就是一个劲猛亲,依然会跟父母抱着睡,这其实往往是家长放不下孩子,特别是全职在家的妈妈,孩子上学后变得无比空虚,所以放假后,拼命从孩子身上索取补偿,获取存在感和成就感。

行:

“行”,可以理解为外出活动。有的孩子外出活动时,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就贴在老师身边;也有的孩子,出去后四处乱跑,根本停不下来。前面这种孩子,属于管得太死,给孩子的活动空间太少,时间久了就导致孩子不愿意动了;后面这种孩子,是管得太少,没有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自顾自的玩,反正有家长保护守候我,为我负责。
“行”,也可以和运动结合在一起。新教育对于运动的重视程度无需赘述,在学堂的日常活动中,运动占了很大的比重。有的孩子上兴趣班补课太忙了,没有时间运动,或者家长管的太紧了,怕孩子受伤,导致孩子没机会运动。如果孩子的体质、体能过差,那么孩子在学堂也很难建立起自信,对运动的兴趣也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就如前面提到的,有些孩子上跆拳道课、武术课很喜欢,说是很喜欢运动,但到了学堂就不喜欢运动了。除了每次课后,家长觉得孩子受累了,要好好奖励补偿的因素外,每周上一两次的兴趣班运动,和每天跑3、5公里的日常运动,类型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偶尔做一下,全当生活中的调味品,另一个,则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原因:
综合上面的诸多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家长过于担心。因为家长太怕冻着孩子,所以直接就替孩子做了决定或行动,帮孩子把衣服穿上了。还有担心孩子吃不饱、睡不好、累坏了等等。而回顾我们的父辈祖辈,他们超强的生活能力,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无暇顾及他们细枝末节的生活,从小就只有自己想办法照顾好自己。现在时代不同了,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但也不必事事代劳。开始小的时候不让做,很容易导致孩子后面觉得麻烦,不愿意做,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了。
还有的是因为家长没有时间,或者觉得孩子做的太慢太麻烦,还不如自己动手算了。(未完待续见下篇)


                          推 荐 阅 读

  


     1.李林峰 | 像傻瓜一样帮助孩子成长(上篇)

     2.倪恺 | 像傻瓜一样帮助孩子成长(下篇)
     3.如何引导学生达到“自主专注”的状态——行知学校教师内部观摩总结之一
     4.在团队互助中成长——行知学校教师内部观摩总结之二







          欢迎关注行知智慧园视频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