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好妈妈,你为谁而活?

本文是同蔚学堂应慧玲老师2020年12月1日在清一联盟读书会的分享。

 

因为办学的关系,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家庭。我发现,在大多数家庭里,孩子的教育都以妈妈为主导,孩子身上的绝大多数问题也都是妈妈导致的。
而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妈妈都会感到非常的焦虑、无助,想帮助孩子却又无从下手,反而越搅越乱。

这让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想要去深入思考妈妈们行为模式背后的共性问题。今天的分享,是我最近这段时间思考和整理的结果,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此感谢提供案例的家长,感谢我的先生与我的交流和探讨。


 01 你为谁而活?

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每一天,每一刻,各种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的戏码在不断上演。

有一位女士,善良贤淑,气质文静,先生事业有成,温柔体贴,孩子聪明上进,在外人看来,她生活得很幸福。

但事实上,结婚多年,先生不断地有外遇,婆婆经常没事找事用恶毒的语言骂她,还跟儿子一起带着小三去旅游。

这些事情换了正常人都会难以忍受,但她从来没有跟家人红过脸,吵过架,一家人看起来非常和谐。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这位女士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要从她小时候的经历说起。在她的记忆中,母亲脾气很差,经常因为一点点事情跟父亲大吵大闹。对三个孩子也很冷漠,不闻不问。

从那时起,她就下了决心:我绝对不要成为像母亲这样的人。

这个念头非常强大。长大后,她果真变成了一个跟她母亲完全相反的人,一个大家眼中的好妻子、好儿媳、好妈妈:

先生有了外遇,她不吵不闹。听说小三参加某培训班,她也报名学习,还跟对方交上朋友;婆婆对她恶语相加,她默默地忍受,从来不顶嘴;孩子的生活被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学习遇到困难,她恶补相关知识,亲自辅导,孩子的排名一路上升,她的心里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感动?这位女士实在是太包容、太付出、太隐忍了。

问题在于,当她做这一切的时候,内心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心甘情愿,而是充满了委屈和愤怒,毕竟她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只不过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压抑着自己。

当负面情绪越积越多,却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宣泄和释放时,只能流向她弱小的孩子身上。

孩子成绩下滑、状态不好,她会歇斯底里地朝孩子大吼大叫,摔东西。

孩子非常的压抑和痛苦,在学校里一旦成绩落后,就会非常紧张和恐惧。个性也很敏感,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他纠结很久,心情不好时跟谁也不说话,会独自一个人跑出去找个地方把自己藏起来。


这位女士在为谁而活?

看得出来,她活着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是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

从灵魂层面来说,因为她有了这样的人生目的,就吸引来周围的人一起配合她来演这出戏——

先生不断出轨,是为了配合她演一个温柔贤惠的好妻子;婆婆的恶毒,是为了配合她演一个孝顺的好儿媳;孩子的懂事上进,是为了配合她演一个无私付出的好母亲。

事实上,这么跌宕起伏的精彩大戏,如果没有其他角色的配合,她一个人是演不起来的。换句话说,她是这场戏的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

如果她演够了,不想演了,或者想换一个角色风格,比如从一个逆来顺受的好儿媳换成一个敢于向婆婆发声的儿媳,可能在外人看来没那么孝顺,但自己不用活得这么压抑。如果她想改变,随时都可以,因为没有人逼她非得做一个好女人,对吗? 


我发现,很多女性都喜欢玩类似的角色游戏,只不过选择的角色没有这么全面,也没有这么大的难度,大多数人重点玩的是单个角色,而演得最多、最投入的,就是“好妈妈”这个角色。因为这个角色相对来说是难度最低的,女人基本上只需要本色出演,不用教就会。

比如说,很多小女生从小就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抱个洋娃娃,给她穿衣服、喂饭、讲故事,演得很投入,也很逼真。

说明扮演好妈妈是我们女人天生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说是一种生物本能。等到结婚生了孩子,终于有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可以亲自养、亲自照顾了,更是容易深陷其中玩得忘乎所以。 

有一位妈妈,对孩子事无巨细照顾得非常周到,甚至孩子身上一些非常小的细节,一般人根本不会在意的,她都盯得特别仔细。

就算是这样,孩子还是不可避免地受了几次伤。

第一次是上小学时摔了一跤,手臂骨折,这让她感到非常愧疚,认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

孩子上了初中,在一次游戏中又摔了一跤,第二次手臂骨折。由于治疗后恢复得不是很好,这位妈妈一直处在担心中,觉得对不起孩子。

等到孩子上了高中,在与同学的一次比赛中,又再次出现骨折,她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这位妈妈是不是非常爱孩子,非常负责任?甚至负责任到了无法容忍自己出现任何差错。本来孩子摔一下跤、受点伤都是没办法避免的,更何况小时候受的伤,现在早已痊愈,但她一直纠结到现在。

如果从角色扮演的角度来说,她就是在扮演一位超有爱心的好妈妈,而她的孩子就用自己的受伤来配合她演这出戏。

通过这两个例子的呈现,大家觉得这样的游戏好玩吗?

如果一个女人把扮演“好妈妈”、“好女人”当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并且让孩子和周围的人一起来配合自己,放弃那些更精彩、更伟大的游戏,这样的人生岂不是有些无聊,会给自己留下很多遗憾呢?一辈子沉迷在这样的游戏里,真的值得吗?


02 角色游戏背后的真相

根据吸引力法则,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吸引而来的。

比如开头的那位女士,正因为有了“要成为跟母亲不一样的人”这样的心,才吸引了现在的丈夫、婆婆和孩子,他们来到她身边的目的,就是来帮助她成为她想成为的人,对吗?

但是,她的头脑层面是无法意识到这些的,因为真正驱动她这些行为的,是隐藏在潜意识里的信念。

什么是信念?信念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很多人都看过动物园里大象表演,为什么一头体型庞大的大象甘愿被逼他弱小的人所驱使,却不逃跑呢?

原来,在小象刚出生不久,训象人就会在它腿上绑上铁链,把它牢牢地固定在一个桩子上。

小象不想被束缚,拼命想要挣脱,训象人就会拿鞭子使劲地抽它,用针狠狠地扎它,小象的大脑神经就形成了链接,或者说叫做信念:我不能逃跑,否则就会被惩罚。

随着次数增多,这个神经链接越来越粗大,这个信念就越来越牢固,并且越来越深地植入了它的内心,等它长大了,即使被一根细细的绳子拴住,它也不会跑。

所以说,拴住大象的不是那根细细的绳子,而是植入它大脑里的信念。这个信念不断地在指挥它,告诉它不能逃跑,逃跑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人也一样,我们以为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其实一言一行都被潜意识的信念所控制和驱使。

换句话说,我们以为自己是自由的,但其实是被信念所操控的牵线木偶,是不是很可怕?

那么,好妈妈的大脑里一般会有哪些常见的信念呢?


信念一:让孩子过得舒服开心。

这个信念很常见。很多妈妈非常在意孩子吃得怎么样,开不开心、累不累、冷不冷热不热,忙前忙后无微不至地伺候和照顾孩子,但是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往往很弱。

有一个9岁的男生,话很少,声音也很小,无论是运动还是做事,都非常被动、缓慢和低效,懒洋洋的,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他的父母说,他们自己内心就有一个信念,认为这个孩子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如别人。

人天生有一种本能,喜欢同情和保护弱者。

比如,看到马路边的乞丐,很多人会去同情和可怜他,给点钱让他去买点吃的。这样做可以解决他一时的问题,让他吃到一顿饱饭,不要饿肚子,却无法让他学会自立自强,钱花完了,他还是继续去乞讨。所以,光有同情心解决不了他的根本问题,对吗?

同样的道理,这个孩子的父母内心认为孩子就是不如别人,就是比别人弱,就会本能地更加心疼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看到他表现出的无助、情绪低落的样子,父母的心会很痛,会想方设法安慰他、鼓励他,给他加油打气,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但是这些方式只是一时有效,不管父母怎么努力,孩子还是那么无力、无助和无能,让父母更加心疼。

事实上,要改变孩子这种柔弱的个性,父母必须舍得让孩子吃苦,下狠心训练他的能力,逼着他学会为自己承担责任。否则孩子就会一直弱下去,无法变得强大、自信。

那么,家长认为孩子不行的信念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信念呢?

我们可以从结果倒过来推。一个孩子什么都不会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的时候,他本能的做法就是去依赖父母,而父母也会本能地给他更多的照顾和关注。孩子越是需要父母,在父母看来,自己就越重要;孩子越弱小,越无能,就越证明父母的强大,对吗?

事实也是如此。为了照顾孩子,这个妈妈辞掉了工作,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伺候孩子的饮食起居。

在她自己看来,这是一个称职的“好妈妈”应该做的,但结果却是孩子非常无能,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如别人。

所以,当妈妈抱着这样的信念时,行为表现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看起来是别人眼中的“好妈妈”,但目的却是为了找到自己的良好感觉,最终的结果是毁掉了孩子。

事实上,这个孩子现在已经差不多养废了,才9岁就呆在家里不愿意去学校上学,后来接触到新教育送到学堂来,开始一点一点调整,但是难度非常大。

另外一个例子。
一个13岁的男生,整天沉迷于打游戏,不想学习,不想做事,行为非常懒散。家长把他带到学堂来,剥夺了他学习的机会,让他白天出去打工养活自己,晚上回学堂住。
第一天,他赚了5块钱,第二天赚了15块,回来的时候很开心,很有成就感,钱虽然不多,但毕竟是自己努力付出的成果。 

但是,当晚上妈妈回来的时候,这个孩子马上变得愁眉苦脸,不停地跟妈妈抱怨,找工作太难啦,太苦太累啦,想回家等等。 

他妈妈不同意他回家,他就不停地跟妈妈磨,后来被他磨得受不了,说了他两句,结果他很生气,说妈妈故意把他骗到这里,就是想折磨他,一点都不尊重他,让妈妈心里非常难受。 

第三天,这个孩子赚了点路费,自己一个人坐地铁跑回家去了。

们分析一下,这个孩子赚了钱明明是很开心的,为什么见到妈妈就变成了另一个人,愁眉苦脸,发牢骚、抱怨呢?

事实上,他刚回来的开心是真的,他后来的抱怨也是真的。

开心是因为内心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当他靠自己的努力赚到了钱,代表他不再是一个废物。而在妈妈面前抱怨太苦太累,是因为他知道妈妈听了后会心疼。

这位妈妈曾经跟我说过,她不想让儿子吃苦,只想让他过得舒服开心。因为她内心非常害怕失去儿子,害怕到什么程度呢?据她自己说,每次儿子出门,她都会烧一杯水让他带上,怕他出去没水喝渴死。

可想而知,一个如此害怕失去儿子的妈妈,在儿子面前一定是非常软弱,没有底气的,只敢取悦讨好,表扬鼓励。

即使儿子行为有问题需要管教,妈妈也是带着惴惴不安的心,一边小心翼翼地批评孩子,一边又担心孩子会不会不高兴,害怕孩子恨自己。时间长了,她的心脏就出现了问题。

并且随着孩子青春期的到来,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妈妈的担心和恐惧越来越强,压力也越来越大,晚上睡觉经常被噩梦惊醒。

所以,对于这位妈妈来说,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让儿子过得舒服开心就好。

这个孩子刚来学堂时,因为要去菜地浇水,我让他自己步行去1.5公里以外的镇上买一双雨鞋,孩子很开心地点头答应了。结果妈妈在旁边听到后脱口而出:他买不到的,他不知道去哪里买!孩子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这句话应该是她的本能反应,但恰恰暴露了她潜意识的信念,认为儿子就是一个废物,只需要舒服开心地活着就好,这样,儿子就不会离开自己了。

当看到这样的潜意识的时候,我相信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心生寒意,原来“好妈妈”的背后,隐藏的却是这样的念头。

每个孩子的灵魂都渴望成长,当家长把他当成废物一样伺候,剥夺了他成长机会的时候,他的灵魂是很失望,甚至是很愤怒的。

所以,一方面,他配合妈妈演戏,通过自己的无能,来证明妈妈的强大和付出,另一方面,他会不断地跟妈妈爆发矛盾和冲突,用狠话刺激他妈妈。

 

这两个例子让我们看到,妈妈从小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表面上是为了让孩子过得舒服开心,其实是在不断地给孩子输入一种信念:你是一个废物!你是无能的。

只不过这个信念在这两个孩子身上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9岁的那个孩子,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的无能,不光能力差,看起来也是没精打采,很没能量的样子。

而13岁的那个孩子,看起来比较阳光开朗,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喜欢吹牛,经常跟同伴说自己全宇宙最帅,最无敌。

一般人可能当成笑话听一听就过去了,但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其实他真正想要向别人传递的,是我很强大,我很棒。

为什么他会如此的渴望别人的认可呢?原因就是内心极度不自信,对自己极度不认可。

因为他妈妈从小就在他面前扮演超级强大的“好妈妈”,他几乎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所以他的内心其实很清楚自己的无能。但是,他又不希望别人看到他的这个弱点,所以就通过吹牛让别人觉得自己特别棒。

如果看到这一层,你会为孩子感到惋惜,也很痛心。

 

如果观察我们的周围,就可以发现很多人包括很多成年人都有“无能”这个信念。

因为在很多中国人的价值观里,懒散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我把你伺候得越周到,代表你越重要,越有地位,你的感觉就越好。

商家很了解人的这种心理需求,把客户伺候得越舒服越周到,钱就赚得越快越多。

但是在家庭里,如果家长用这种方式对待孩子,就是把孩子当成废物来养,孩子一旦养成了“无能”的信念,一辈子都会没有自信,并且在自我否定中度过痛苦的一生。 

我婆婆已经70多岁了,前段时间学堂放期中假,她过来玩,东转转、西转转,转完之后就开始指指点点,这个地方不行,那个地方不行。
比如学堂里面有个大池塘,她就非常担心孩子不小心掉进去,发生危险,跟先生叨咕完又跑来跟我叨咕。我们跟她解释,学堂有安全教育,孩子们也没那么傻,她还是不放心。
当时有一个家长把孩子放在学堂调整,给孩子制定的任务是每天跑步、做事。
有一天,我在教室里给这个孩子做心理引导。我看到婆婆围着教室一圈一圈地转悠,从门前的走廊绕到窗户外面的小路上,再从小路转到走廊。
我猜她是不放心,不理解为什么要让孩子跑步做事,想听听我到底在跟孩子说什么。

从婆婆身上可以看到,她把儿子当成废物的信念是非常非常深的。婆婆的一辈子都围着家庭转,买菜做饭,照顾好一家人的生活,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让一家人过得舒服开心。

由于从小被照顾得太周到了,先生和他的两个弟弟都深受无能信念的困扰。

跟两个弟弟一直在老家依靠父母不同,先生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到外地工作,离开了父母的照顾,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去面对和打拼,经历了很多的磕磕绊绊,在事业上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成就感。

即便如此,无能的信念仍然不断地障碍他,对于自己不擅长、不熟悉的领域,他一直不敢去尝试。

直到去年春节上山长的清福二三年级课,刘老师帮他做了信念整合,挖出了我无能这个信念,从那以后,他内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爆发出来,成长进步的速度很快,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很多熟悉的家长都感叹他的变化很大。

所以,如果家长没有看到自己的信念,就觉知不到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内心种下了一颗怎样的种子,这颗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又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怎样的障碍。


我女儿小的时候,我带她一起养过蚕。

蚕长大后吐丝结茧,蜕皮,然后变成蛹,再把自己封闭在里面,大约十天之后,它会从里面扎出一个很小的孔,再用尽全身的力量拼命一点一点地挤啊挤,让自己从里面钻出来。

整个过程对于它来说是非常艰难的,而且突破速度非常的缓慢,女儿和另一个孩子在旁边看得很是着急。

后来,我发现一个蚕茧上有明显的被剪开的口子,原来是她们俩觉得蛾子这么费劲地钻出来实在太辛苦了,就拿剪刀帮它把口子剪开了一点。结果,这只蛾子跌跌撞撞地爬出来,很快就死了。

为什么死了呢?我的理解,蚕蛹破茧成蝶的过程看起来很艰难,但其实是在不断激发自己内在的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帮助了它,让它可以舒舒服服地出来,不需要承受过程中的痛苦,但实际上也丧失了让它积蓄能量的机会最终因为能量不足,这只蛾子失去了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孩子也是一样,小时候做事情很慢,笨手笨脚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地经历失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能量一点一滴地被激发出来,最终像飞蛾破茧而出,迎来生命的绽放。

如果家长看不得孩子的笨手笨脚,见不得孩子过程中吃苦受累,舍不得孩子流汗流泪受伤,而是把孩子保护起来,照顾得无微不至,就是在剥夺他突破自我、积累能量的机会。

小的时候,他还可以躲在父母身后,等他长大需要独自去面对世界的时候,就会像那只被帮了倒忙的蛾子一样,因为内在没有能量,无法适应社会。

前几年网络上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爸是李刚!”一个年轻人开车撞了人,不但不道歉,还理直气壮地拿他爹来威胁对方。当然很不幸,事情被发布到网上,这个爹被人肉,据说是当地一个官员,后来因为儿子的这件事情被撤职了,这就是典型的“坑爹”。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儿子虽然已经成年,但仍然是一个无法承担责任、而且还很任性的巨婴。

不过,他可以如此有底气,一定是因为背后有一位无所不能的爹,对他无限包容,可以为他承担一切后果,让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做任何事情。

同样,孩子之所以一直装弱,装无能,可以一直逃避退缩,不承担责任,是因为他的内心有一个跟“我爸是李刚!”一样的信念:我妈是XX!我爸是XX!

正因为如此,他可以心安理得地找依靠,不自立、不自强,甚至出现问题或者惹了麻烦的时候,只会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

比如前面那个13岁的孩子,他经常跟别人说,我们家有钱,我妈会给我搞定之类的话。遇到点困难动不动就抱怨父母,抱怨他爸爸没做好榜样,抱怨他妈妈给他安排这个安排那个,总之,在他看来,自己没有任何责任,也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全都是父母的错。

所以,父母盲目、糊涂的爱会把孩子养成一个废物,让他被无能的信念障碍一生,甚至因为没有脑子,乱说话乱做事,还会葬送父母和家庭的未来。

真正爱孩子,就要放手,甚至逼着他出去经历风雨,磨练和挑战自己,逐渐树立起“我行,我可以!”的正面信念,有信心,有勇气面对人生的任何困难和挑战。


新教育学堂注重做事、运动,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帮助他们变得更积极和自信,树立起正面信念。

这个学期,学堂招收了一批新生,跟老生相比,他们的整体表现比较懒散,学习、运动、做事都提不起劲,效率很低。

前段时间,孩子们进行了一周的阶层体验,通过去菜地浇水、搬砖、送快递等工作赚钱,吃住全都要自己赚,几天之后,大家的状态有了明显的提升,说话声音明显响亮、精神了,内务、卫生打扫速度快了很多,扣分却变少了,五公里跑步成绩明显提升。

为什么短短几天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原因很简单,原来家长在家里把孩子当废物养,孩子的能量被剥夺了,一周的阶层体验,让孩子们内在的潜能不断激发出来,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内心变得自信了。

 

山长说:灵魂喜欢成长,肉体喜欢堕落。

孩子想要获得灵魂的成长提升,也想要吃喝玩乐让身体舒服。如果父母只懂得满足孩子身体的需要,那就跟养小宠物没什么区别了,对吗?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不是外表,而是精神和灵魂的高度不同。

家长的责任,不仅仅是让孩子可以活下来,而且要帮助他活成真正像一个人的样子,有能力、有自信、有担当。

只有严格训练孩子,才能帮助他不断获得突破和成长。


信念2: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前面一种家长对孩子没什么要求,只要孩子开心快乐地活着就好。这种家长不同,她们不再满足于孩子活着就好,而是对孩子期望很高,希望孩子变得优秀。

有一个学生,来学堂两年了。由于是离异家庭,加上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态度和理念很不一致,孩子的状态总是反反复复起伏不定。

爸爸对孩子没什么要求,只要孩子开心快乐就好。而妈妈对孩子期望很高,每当孩子状态明显下滑或者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会让孩子通过跑半马、做事调整状态,看起来似乎比较积极和配合。

但反复几次之后,孩子的问题改进并不明显,反而越来越严重,加上过程中孩子跟她又哭又闹,装装可怜,耍耍小聪明,这位妈妈开始怀疑老师给她的建议,认为跑半马没有用,学堂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等等。

其他家长反馈孩子背地里做了不好的事情,她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认为别人冤枉孩子。甚至老师客观地指出孩子的问题,她也认为是老师故意跟孩子过不去。

也就是说,这位妈妈非常希望孩子变优秀,但是不愿意真正对孩子严格要求。这是一种自相矛盾、很混乱的思维方式。正常人都知道,孩子的问题不去面对和改变,不可能变优秀,对吗?你把孩子交给老师,又不信任老师,孩子怎么教得出来呢?

或许她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我的孩子太弱小、太可怜了,严格要求会让他幼小的心灵受伤,所以,需要小心翼翼地保护,精心地呵护。即使他犯了错误,大家也应该用无限的爱心包容他,理解他,接纳他。

她的另一个想法是,我交了学费,学堂就应该制造出一个让我满意的教育产品。

表面上,她也学习新教育理念,但骨子里的价值观并没有改,也不愿意去改。

所谓的配合老师,也只是假装对孩子严格要求,心里其实舍不得让孩子吃苦。

她对孩子期望很高,但并不愿意承担作为家长的责任,对孩子没有真正的要求,甚至对孩子身上明摆着的问题视而不见。

当孩子不听话,不顺从的时候,她会用极端的情绪控制孩子,内心又觉得对不起孩子,所以孩子喜欢钻空子,耍小聪明。

由于她对自身的模式和孩子呈现的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身上的问题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越来越严重。

所以,她的真实目的,只是希望别人认可孩子认可自己,而不是让孩子真正变得优秀。因为对于她来说,孩子有问题,不够优秀,就证明她不是一个好妈妈,这是她无法接受的。

这种思维模式是把教育孩子等同于买东西。

我花了跟别人一样的钱,就应该买到跟别人同样优质的教育产品。如果没有达到预期,那肯定不是我的错,而是卖家的问题,是你的服务做得不到位,没有满足我作为上帝的需求。

问题是,孩子不是泥娃娃,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可以随便捏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他有自己的情感、想法,更重要的是,在他的背后,是整个家庭的能量在影响他。

教育之所以复杂,就是老师无法跟你整个家庭的能量场去抗衡,只能引导孩子自己做出改变。

比如,家长喜欢带孩子吃喝玩乐,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受累,学堂却引导孩子要节俭朴素,鼓励孩子不怕苦不怕累,不断挑战突破自己,孩子会更愿意听谁的呢?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听家长的,对吗?因为吃喝玩乐更舒服,挑战自己多累呀。这样的孩子在学堂遇到困难就会本能地想往家里躲。

因此,如果家庭自身的价值观不愿意改变,家长也不愿意信任老师和学堂,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其实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这种家长就是典型的消费者思维,认为教育孩子是学堂的责任,不是家长的责任。我只要交了学费,学堂就应该把孩子教出来。

但正如刚才所说,孩子能不能教出来,不是取决于老师,而是取决于背后的家庭,所以并不是孩子进了新教育,就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聪明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

学堂有一位老家长,两个孩子都很优秀。

她的原则是,孩子放假了,绝对不能让他们在家里过得太舒服,一定要比学堂还要苦还要累,孩子才会愿意呆在学堂,珍惜在学堂的学习机会。

两个孩子进入新教育的第一个假期,回家的当天,妈妈就给他俩下达了每天的任务,不仅要打扫楼上楼下的卫生,大冬天的衣服也只能手洗,还要给家里做饭,早晨要早起在规定时间内跑完5公里,还要完成假期作业,一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

等到假期结束回到学堂,大多数孩子状态明显下降,她家两个孩子都能保持得比较好,并且感叹回到学堂实在太好了。

这种家长跟消费者家长不一样,她是经营者家长,愿意承担起家长的责任,会去严格要求孩子,也能够让孩子承担责任,把每件小事做到位,并且能够积极配合学堂和老师。

所以,两个孩子变优秀是很自然的结果,他们也很尊重和感恩自己的妈妈,因为妈妈的严格督促是他们不断向前的强大动力。

 

如果家长是消费者模式,即使期望孩子变得优秀,但是孩子能不能出得来基本上靠运气。

另一种家长,她们对孩子也有很高的期望,会努力地学习新教育理念,也愿意对孩子严格要求,比如会带着孩子跑半马,徒步等等。照理说,家长有榜样示范,理念也不错,愿意对孩子提要求,但是很奇怪,孩子的状态就是出不来,这也让家长感到非常困惑和苦恼。

通过观察,我发现家长身上存在两种比较典型的模式。


家长典型模式一,喜欢说教。

体制学校有一个著名的“一碗水”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教育就是老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老师有一碗水,可以给学生一滴水;老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一位历史老师对这个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让我印象很深刻。

他说:很多学生其实不是碗,往碗里面倒水很容易,他们是瓶子,倒进去不容易,一边倒一边漏出去。不过,虽然口子小了点,只要老师耐心一点,不停地讲,多多少少能灌一点进去,讲得越多,灌进去的就越多。

体制教育出来的人基本上都会深受这个信念的影响。你不一定知道这个所谓的“一碗水”理论,但体制里的老师都是这么做的。

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不管学生要不要听,喜不喜欢听,都必须乖乖地坐在下面听,虽然听进去的很有限,但是每位老师都乐此不彼。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就在不断地让学生相信:灌输是有用的,讲道理是有用的。这个信念就成功地植入到我们的大脑里了,十几年下来,这个链接相当强大。我猜体制老师的神经链条应该比普通人要粗上好几倍吧。

有一个孩子,她妈妈是初中语文老师,每次表现不好,她妈妈就让她面对着墙站着,然后可以连续讲上1、2个小时的大道理,她听得很烦,但是没有办法。

这个孩子废话特别多,我发现家长喜欢说教的,孩子很多都有废话多的问题。

很多家长骨子里也都有类似的思维模式。

比如,周末通话时,喜欢跟孩子讲一堆道理。我就看到很多孩子边走路边打电话,嘴上嗯嗯啊啊地应付着,但表情、动作是心不在焉的。还有的孩子会把电话放在一边,自顾自跟小伙伴玩。因为开的免提,可以听到家长一直在跟孩子讲道理。

孩子要不要讲道理呢?当然是要的,但不是讲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把我们自认为对的硬塞给孩子。

而是要讲到心里去,孩子愿意听才有用,否则的话只会让他们觉得烦,你讲的再头头是道,自己把自己都给感动了,孩子不但听不进去,甚至会导致新的问题,比如废话多,容易走神,压抑,或者也学着家长的样子用大道理教训别人等等。

怎样引导才对孩子有帮助呢?

学堂有两个孩子受了一点伤,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但是一直以脚痛为理由不参加运动。

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一般的家长会劝孩子、讲道理,如果孩子不听,就威胁她们,再不去运动就如何如何。

带班的心蕙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先给她们做一些特殊的安排:大家做游戏的时候,她俩去做贴墙马步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玩得很开心;班级上摔跤课,她俩只能跟着小班做低强度的运动,两个11岁的大姐姐跟着6、7岁的弟弟妹妹一起混,自己都觉得尴尬。

接下来,在班会上进行目标引导。

首先,心蕙老师引导大家认识到,能否考上今日,不是看现在的基础,而是进步的速度。如果别人进步的时候,你止步不前,其实就是在退步。让孩子们的内心一下子升起了紧迫感。

心蕙老师继续引导大家思考:怎样才能考上今日?那么就需要让自己超越一般人,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心蕙老师分享了自己之前在明德一班的经历,不论是平常的运动训练,还是徒步过节,都比大家现在的强度、难度大好几倍,但是大家没有人喊苦喊累。她自己做垫上运动的时候,把腰给闪了,但是,她觉得腰不能动,其他地方可以动,忍着痛做其他训练。

心蕙老师用实际经历告诉孩子们,身体受伤是难免的,但也是可以自愈的,不要因为一点小伤小痛就放弃了对自我的要求,而要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经过这样的引导之后,两个孩子第二天一早就自动起床去跑步了。

我们看到心蕙老师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既没有生硬地批评孩子,也没有一上来就讲道理,那样的话孩子会觉得很烦,心门就会关闭。顺利引导的前提,是让孩子对老师充分的信任和敞开。

接下来,无论是刚开始给两个孩子的运动安排和体验,还是之后的目标引导,都是完全站在帮助孩子的角度,让她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思考、选择接下来要怎么办。整个过程中,没有说教,没有评判,没有强迫,真正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

最后,通过自己的榜样示范激发起孩子突破自我的动力,让孩子自觉地行动起来。

总体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引导。

 

家长典型教育模式二,喜欢打骂。

这种家长内心有一个很深的信念,好孩子是打出来或者骂出来的,打骂是教育孩子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一个8岁的男生,平时看起来沉默寡言,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但是行为很懒散,自己的衣服不愿意洗,卫生内务一团糟,没有规则意识,喜欢推卸责任,经常说谎。

考虑到孩子的问题比较严重,我给他做了心理疏导。

随着交流的深入,孩子的心一点点打开,他告诉我,小时候,只要他犯了错误,父母经常会用衣架打他,有时是单打,有时是双打。至于规则是没有的,怎么打怎么骂完全凭父母的心情来定。

后来他离家出走,父母害怕这样下去出问题,才有所收敛。孩子边说边哭,看得出来,内心非常压抑。

孩子当然需要教育,但是,如果孩子做了错事,家长就觉得丢脸,没面子,开始生气、打骂孩子,孩子就会认为,我不是在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买单,而是因为爸爸妈妈生气了,为了让他们不生气,下次我做了坏事一定不能让他们发现,更不能承认。

于是,孩子就学会了撒谎,学会了背地里偷偷摸摸做坏事,但是他的行为本身并没有明显的改变,该偷懒偷懒,该逃避逃避,只不过变得更油滑,更懂得怎么糊弄家长了。

但是,在学堂里,小伙伴们天天在一起,不管干了什么,大家早晚会知道,想藏也藏不住。所以,孩子身上的问题,父母不一定清楚,但小伙伴们一定是很了解的。

当然,有的家长不一定打孩子,但是会用情绪控制孩子。

共同的特点,就是情绪上来了,对孩子一顿教训,情绪发泄完了,事情就过去了,但对孩子的行为本身并没有真正严格的要求,没有告诉孩子真正的行为后果是什么。有的父母还会觉得愧疚,于是对孩子各种安抚讨好。这种模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喜欢钻空子,装可怜。

怎样改变这种模式呢?

首先,家长自身要有规则意识,诚实有担当,给孩子做好榜样示范。

同时,家里要制定家规,违反了就按照家规执行,重点是不能带情绪,要非常平静地执行。

简单地说:就是有规则,没情绪。

孩子就知道了,我违反了规则是要承担后果的,那么我就需要去修正自己的行为,避免下次再犯错。而不是天天专门想着怎么投机取巧,怎么骗过父母,逃过父母的惩罚。

 

无论是喜欢讲道理的家长,还是崇尚打骂教育的家长,本质上都是因为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

但是,很多事实证明,这些方式和手段往往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反而会造成孩子出现新的问题。比如父母爱说教,孩子废话多;父母因为情绪打骂孩子,但是又没有明确的规则和行为后果,孩子就会耍小聪明钻空子,还会导致他内心压抑、愤怒等等。

原因很简单,期待的另一面是控制,期待有多高,控制就有多强。

就像摁着牛头喝水,小牛力气小,被你摁住了动不得,勉强会喝两口,但等它长大了,力气也大了,就会反抗,甚至反过来攻击你。

有一部纪录片,名字叫做《黑鲸》,主角是一头虎鲸。

2岁的时候,这头虎鲸被人类从大海里捕获,接下来的33年里,每天表演8场,每次一个小时,没有一天间断。

33年的囚禁和表演,导致它的精神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经常咬水泥池子的边缘,导致牙齿磨损很严重。它还被人类当成繁衍工具,海洋世界里54%的虎鲸都有它的基因。

后来,它越来越抑郁暴躁,先是咬死了一个训练员,几年后,又把一个驯养员拖到水里淹死。这头虎鲸只活到36岁就死了,而大海里的虎鲸正常寿命是90岁。

在我们的印象中,驯养员与动物朝夕相处,彼此建立起了良好的感情,应该不会做出伤害人类的事情。

但是,这种和谐只是表面上看到的,人类捕捉、喂养、训练动物的行为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动物喜欢的是自由,大自然的生活,而不是供人类消遣娱乐。

长期的囚禁、控制,让它们越来越压抑、愤怒,等到爆发的时候,要么伤害自己,要么攻击人类。

反过来想,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呢?每个人都渴望自由,没有人喜欢被操纵和控制,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对孩子的高期待,就像一条粗大的铁链把孩子拴起来,逼着他放弃自己,为你的期待而活。

就像饲养员、驯兽师把动物关在笼子里、动物园里,如果把孩子的人生局限在配合妈妈扮演好孩子的游戏里,这不是爱,是我们自己的自私,对吗?

真正爱孩子,就放下对他的期待和控制。就像我们可以把牛带到水边,至于它喝不喝水,那是它自己的选择,我们不能强摁住牛头强迫它喝,对吗?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放下对孩子的期待呢?

举个例子。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但是,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书,他努力学习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其实是很痛苦的,对吗?往往这样的父母还喜欢为孩子包办一切,并且告诉孩子,你只要好好读书,别的都不用做。

换句话说,这其实是一种交换,让孩子替自己实现目标,自己替孩子承担责任。只不过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交换他们心里不一定愿意。

所以,放下期待,就是父母清晰自己的责任和孩子的责任,谁的责任谁承担,谁的后果谁负责。

比如,学习是孩子的责任,那么,他学得好不好,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要求孩子一定要取得很好的成绩,就是在越界。

那么,父母的责任是什么呢?就是做好自己,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比如孩子不好好学习,就让他去体验更辛苦的运动、做事,孩子才会珍惜学习机会。

当父母做到界限清晰,责任归还,即使孩子成绩不好,父母也可以很平静地接受这个结果,并且理性地帮助孩子做相应的调整。

当然,大多数家长由于长期以来界限不清晰,一做就容易越位,所以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这是谁的责任?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信念3:让孩子离不开自己。

认为孩子离不开自己,这是很多“好妈妈”的信念。

现在很多孩子上大学,父母宁愿他们留在自己的城市上二本,也不愿意让他们去外地上一本。理由是学校的条件没家里好,在同一个城市上学,学校离家近,可以经常回家吃饭、见到父母。

在这些父母心目中,虽然孩子已经上大学了,但仍然不会自己照顾自己,离不开家,离不开父母。

在他们的信念里,孩子越需要自己,越证明自己是好家长。

其实在我们新教育圈里也有不少这样的妈妈。

因为孩子住校,放假才能回家,并且很多孩子只能用老年机,没办法视频,所以见到家长的机会很少。

有的孩子周末通话时在电话里说想妈妈,妈妈就想出各种理由来学堂看孩子,甚至为了跟孩子在一起,跟学堂申请能不能来做义工或者做助教。

在这些妈妈看来,孩子太小了,还没有能力照顾自己。毕竟老师要照顾全班的孩子,总会有疏漏,所以心里总是放不下这样那样的担心,放心不下孩子。

总之就是,孩子太小了,离不开妈妈。

孩子是不是真的离不开妈妈呢?学堂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我经常拿来跟家长分享。

一个8岁的男孩,每次妈妈送他回到学堂后准备离开,他都会嚎啕大哭,哭得撕心裂肺,眼泪像下大雨一样哗哗往下流。

等到妈妈上了车,车子发动了,他就哭得越发大声,甚至坐在地上哭,两只脚使劲地前后乱踢乱蹬。

妈妈从车窗里看着孩子哭成这样,一脸的揪心,但还是狠狠心走了。

结果,车子开出去100米左右转个弯看不见了,刚刚还哭得要死要活的孩子马上就停下来,带着满脸的眼泪鼻涕从地上爬起来,跟旁边的孩子开开心心地玩了起来。

看到他前后的反差,老师觉得很有趣,给他拍照,他脸上的眼泪还没干,马上就咧着嘴笑得很灿烂。

前后也就几分钟,入戏、出戏很快,情绪转换迅速自如,这演技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把旁边的人都看呆了。

这个孩子为什么可以做到如此收放自如?事实上,他哭是为了配合妈妈,哭得越凄惨,说明他越需要妈妈,妈妈对他越重要。妈妈走了,他的戏也就演完了。说明并不是他离不开妈妈,而是妈妈离不开他。

我和女儿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故事。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跟我分开的那一刻,总是依依不舍,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种情况几乎持续到她上完幼儿园,偶尔也会出现开开心心进去的时候,但是很少。后来上了小学,每天要坐校车,也是依依不舍,只不过不哭了,但是满面愁容。再后来上了今日,周末打电话总是哭,说想妈妈,前后大概哭了一年。

女儿为什么总是离不开我,说实话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没有真正想明白,虽然学习了新教育,道理上明白其实是我离不开她,她只是在配合我演戏,但在我的头脑层面,我认为自己是希望她成长的,而上今日是我能为她提供的最好的成长机会,我怎么会不愿意让她离开我呢?这就是一直让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直到最近在准备这个分享,跟先生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聊着聊着,我突然想明白了,女儿为什么离不开我。

因为从她出生开始,我就辞职在家,先生则忙于自己的事业。在她八岁之前,我几乎在她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照顾她,陪伴她,甚至可以说,她就是我生命的全部寄托,没有了她,我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

而女儿每一次不愿意离开我,就是不断地在告诉我:你是一个好妈妈,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我还发现,我照顾孩子越久,投入的精力越多,相当于投入的成本就越高,我就越离不开她,更不想失去她。

就像一个艺术家,面对用全部心血精心雕刻出来的作品,内心总是充满了情感,会忍不住地欣赏,怎么看怎么好。

当我看清楚这背后的真相,这个游戏也就宣告结束了。

我不需要再扮演一个自己所认为的好妈妈,让孩子离不开我,一点一点地把她雕刻成我想要的样子,她也不再需要配合我扮演一个好孩子,顺从我,依赖我,她可以做她自己,各自都轻松自在。游戏中的纠结、痛苦也好、欢乐也罢,一瞬间似乎烟消云散了。

这让我不由得感到非常庆幸:如果没有接触到新教育,没有山长和刘老师的引领,没有灵魂的觉醒,恐怕自己一辈子都沉迷在这个游戏里,这样的人生太痛苦太无聊了,想想都可怕。

 

以上是三种常见的“好妈妈”信念,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好妈妈信念1:让孩子过得开心舒服。

这种妈妈会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非常考虑孩子的心情和感受,结果把孩子养成废物,让孩子内心产生“我无能”的信念。

在这个信念影响下,孩子的行为逃避退缩,不敢承担责任,一生都活得不自信。

好妈妈信念2:培养出优秀孩子。

有这种信念的妈妈往往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她们会用说教、打骂、情绪等等来控制孩子,而这些方式其实对孩子变优秀并没有太大的效果,反而会导致孩子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只有放下期待,父母、孩子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活出真正自由的人生。

好妈妈信念3:让孩子离不开自己。

她们把情感和精神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以此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其实本质上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03 抽离角色,自在人生

前面三种“好妈妈”信念,其实在大多数妈妈身上都同时存在,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中国人普遍有一种观念:好女人就是要照顾好孩子,照顾好家庭。也就是说,家才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舞台。

在这个观念影响下,很多女人心甘情愿放弃自己的理想,放弃自己的成长,一心围着家庭转。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观察蚂蚁的体验。

一只蚂蚁迷了路,被一滩水或者一块石头给挡住了,你看它不停地爬来爬去,很努力很辛苦,但就是找不到方向。你在旁边看着很着急,告诉它路在哪里,它就是听不懂,更不会照你说的去做。

当一个女人把自己局限在家庭里,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的,但一些很简单的问题都可能障碍住她,让她纠结痛苦,走不出来,这样的人生跟一只蚂蚁又有什么两样呢?

就像开头案例中的那位女士,沉迷在“好女人”的角色游戏里几十年,非常压抑和痛苦。为了解脱,她到处学习、拜上师,非常努力精进地学佛、打坐、闭关,但是,问题仍然没有真正解决。

作为女人,怎样摆脱这种痛苦又无奈的人生?

核心就是从“好女人”、“好妈妈”的角色中抽离出来,看到外面有更广阔的世界,有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

我们都知道,一瓶水倒进一个小杯子里,很快就会满出来。如果倒进江河湖泊,马上就融入其中不见了。

同样,如果我们的心容量很小,痛苦就显得很大,而心变大了,痛苦自然就变小了,甚至消失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变大呢?

山长说:

什么叫心有多大?就是你关心什么。如果你只关心你的小家庭,你的人生能有多大的舞台?如果你关心整个民族、整个世界,你就会是一个不同的人。

所以你的世界有多大,取决于你想为大家做什么,愿意为大家做什么。因此,心胸格局不是能力问题,是你心的问题。

见,提升心胸格局就是从只关心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变成去帮助和关心更多的人。

就我自己而言,今天的分享,最初是因为看到很多妈妈因为孩子、家庭的问题非常痛苦,让我萌生了帮助她们的想法,但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受益很大。

在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我清晰地看到,原来“好妈妈”的三个信念在我身上一个也不少,有之前没有觉察到的,也有我一直没有想明白的。

所以,帮助他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帮助的人越多,自己获得的成长和提升也就越大。

有人也许会有疑惑,有些家长格局很大,能力也很强,但是子女教育不见得就成功呀。这样的例子的确有很多,这里就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因为一生忙于事业,没有精力顾及孩子的教育,她的儿子成绩一直都很烂,在学校里还是一个霸王,经常惹是生非。晚年时,撒切尔夫人就很后悔自己为从政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假如你是撒切尔夫人,时光倒回到孩子刚刚出生,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是继续从政,还是在家带娃?

这是山长17年江湖课上出的题目,我记得山长的选择是继续从政,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儿子的教育怎么办?可以找懂教育的老师和学校来帮你呀!以撒切尔夫人的资源和地位,全世界一定可以找到这样的老师和学校,对吗?

山长的解答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这个世界不缺优质的教育资源,关键是,你的层级配得上什么样的资源。

山长说,今日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将来如果没有人引荐,很多人连今日的门在哪里都找不到。换句话说,今日培养的是心怀家国天下的领袖、精英以及优秀的公民,玩的是高级人的游戏。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参与其中,孩子在这条路上走得顺、走得远,作为妈妈,就不能停留在“妈妈-宝宝”的游戏里,而是必须进行升级换代,对吗?

因此,一个真正的好妈妈,不会整天围着孩子转,而是努力成长自己,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对自己来说,找到自己的价值,内心充实安宁,就不再需要从孩子身上找重要感,拼命从外界寻求认可。

对社会来说,你的努力对他人产生的价值越大越高,你越有机会获得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只要你合理的借用社会资源,你的孩子就会因你而受益。这就是老子说的“无私成其私”。

相反,如果你的目光只限于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只有自己的孩子,你的心就是一个小笼子,孩子很容易困在这个狭小的笼子里,想飞也飞不高。

为自己,为孩子,都要把我们的眼光从孩子的身上转移开来,让自己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之中,获得生命的绽放,成为孩子精神的引领者和有力的支持者。

这样的游戏玩起来是不是更精彩、更有趣呢?这样的人生是不是过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呢?

祝福所有的妈妈活出生命的绽放,祝福所有的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愿中国有真教育,

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

愿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同蔚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