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孩子打游戏心理行为调整案例(下)



05 来自家长的反馈

 

▼ 小Y家长的反馈


得知儿子在学堂里玩游戏的事情,还是有点惊讶,而且是在同寝室的人睡觉后再偷偷跑到4楼去打游戏,一直打到十一二点才回到寝室睡觉。这件事确实给我敲起了警钟,也促使我对儿子玩游戏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

 

学堂里有明确规定不准玩游戏,儿子在清楚知道这个规定的情况,是什么力量让他不惜通过撒谎的方式来达到目的?首先,作为家长的我虽然也意识到玩游戏的种种坏处,但在玩游戏方面对孩子还是比较放纵,没有很好地去约束,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过多,导致对游戏开始入迷。其次,也充分说明了游戏的能量确实较高,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强。最后,孩子在这种强诱惑力面前还严重缺乏自控力。

 

这一次孩子在学堂玩游戏,老师让他静心几天,我觉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给孩子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体验和学习成长的机会。在第二次与孩子通话中可以明显感到孩子在静心后带来的那份成长的喜悦和收获。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这次静心让他想明白了玩游戏的原因、玩游戏带来的后果,每天的反思让他提升了思维能力,也让他的心静下来了。

 

孩子希望我们家长也能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跟他一起提升和成长,在这一点上也给了我很好的提醒。确实,以前孩子在放假的时候我们忙于自己的事情,对孩子没有很好去约束,导致假期中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太多。以后在假期中,要多安排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孩子去做,多组织一些户外活动让他去参加,同时,还是要做好对孩子的监督,不能太放纵孩子。

 


▼ 小X家长的反馈


在幼儿时期,尽管知晓儿童不可多玩游戏,然而为了不让小X与小伙伴因游戏话题产生隔膜,妈妈总是放开让小X尝试各种类型的游戏,有时还在爸爸面前炫耀因此而与儿子多了共同的话题。


爸爸尽管反对但别无他法,只好亲自把某些类型的游戏轻松打通关,然后试着告诉小X,游戏其实各种无聊,期愿他能远离游戏而不至沉迷。现在看来当初是多么的愚昧!


游戏对于未成年儿童的危害等同于毒品,染上了则难以自拔,因为游戏设计者的思维对于未成年人说是相对高维,设计的各项环节饱含着对游戏者的诱惑与控制!


也许是因为在09年有人邀请我合作开发智能手机端游戏,可是我考虑游戏之害后拒绝了,因此种下了善因,小X同学才能有这样的福报走进新教育,彻底的暴露了游戏对于他所造成的诚实、责任、向善等元素的缺失。


一念向善,虽凡夫可成圣贤,感恩新教育!

 

静心之后小X同学基本认清了自己内心对于游戏的认识,能量状态有了明显的提升。周末的通话中,他诚恳的告诉我,自己在反思的过程当中偶尔还有游戏的场景闯进脑海,这表明反思真正的能让他走进自己的心里!


观澄潭碧影,窥见身外之身,善哉!

  

 

【后 记】


此次打游戏事件,小X和小Y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从游戏中摆脱出来,并对自己的行为有了较为清醒的认知和反思,除了七天的静心外,更重要的是,学堂通过之前长时间的价值观和心理行为引导,已经把“至上意识”逐渐内化到孩子们心中,“追求至上”开始成为了孩子的人生目标。当孩子打游戏的行为偏离了这个目标时,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他们才能较快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对待游戏的态度如何,则会对孩子的调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如果孩子内心缺乏明确的成长目标,家长和老师自身对待游戏的态度模糊不清,这样的调整几乎不可能做到。因此,这是家长、孩子和老师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当然,仅仅经过这一次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孩子今后面对游戏的诱惑时,就一定能做到自觉地抵制。所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以及理性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明白自己的人生使命和目标,这是老师所要做的,同时,家长和社会更要为孩子建起一道与游戏隔离的高高的“保护墙”,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有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才能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人。

 

 

 —   END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同蔚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