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从小给孩子一个高的自我期待,是解决诸多行为问题的关键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或者是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孩子会越来越多的成为老师、家长期待中的样子。而每个人最终也都会成为自己期待最多的样子。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都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于无形。

当然这种期待,不是通过简单的语言来传达的,更多通过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起心动念来传达的。比如“期待”孩子更加的能干,但是生活中却是各种包办,那么家长内心真实的想法,就是期待孩子的无能,就不要因为孩子的无能而恼怒。比如“期待”孩子更加的独立,却很享受孩子对自己的情感依赖,一句“妈妈(爸爸)我想你”,心都要化了,感动的不得了,那么家长真实的期待就是希望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和长不大。比如“期待”孩子的成长,生活中却在用各种吃喝玩乐来满足和奖励孩子,那么家长们真实的期待就是孩子的平庸和不思进取……家长们的期待很多时候其实是分裂的,是言行不一致的,因此孩子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新学的歌曲

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我们真正期待的,什么是以为自己期待的;什么是我们语言上期待的,什么又是我们行动中期待的。当这些期待从分裂走向合一的时候,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就会清醒很多,孩子也才会成长的更好。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主动的应用期待效应来成就孩子,如何做呢?一方面,我们需要将自己对于孩子各方面的期待,通过言语,行动,非常明确的传达给孩子,为孩子塑造一个明确的愿景,并且创造一个支持系统。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借助各种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自我期待,这样孩子会自动的远离庸俗。聚焦目标。

在小狮子班,老师们其实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就像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们不断向孩子们传达的观念就是:小狮子班的学生,就是来做榜样的。身为榜样,我们自然在各个方面都要比别人强。如更受人喜欢,更会做事,更会运动,更会学习等,就算目前有些地方做的不如别人好,也要努力的去练习,去做到。帮助孩子树立“我不比任何人差”的信念;树立“别人行,我也行”的信念。我们会在各个方面将这种期待传递给孩子。

有了这种期待和身份认定,老师告诉孩子们的,就是优秀是正常的,不优秀才是不正常。努力精进才是正常,懒散懈怠才是不正常。我们不见得会表扬努力,但是一定会打击懒惰。不见得会表扬优秀,但是一定会要求不优秀。正是这种基准的不同,这种期待的不同,造成了孩子们不同的心气。大家就不会因为取得一点点的成绩而骄傲,因为取得成绩是必然。不会因为自己努力了而沾沾自喜,因为这叫做到了正常。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不符合期待,不符合认定的部分去掉就可以。一旦孩子内心中建立了这种认知的基准,建立了这种自我期待,不需要老师催促,自己就会奋发向前。这段时间我们是如何做的呢?




主题一,君子善假于物也的智慧,抓住教机,调动孩子内在的能量——我们的golden ticket游戏

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核心的力量来自于哪里?老师很重要,人生得一明师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比老师更重要的是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但是还有比父母更重要的,就是孩子自己。父母老师的提携、督促,引领都是外在的力量,其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够点燃,激发,唤起孩子内心中那些伟大、美好、无私的力量。孩子的力量起来了,往往事半功倍;孩子的力量没有起来,往往事倍功半。

在调动孩子自身的能量方面,法无定法。如果能够抓住合适的机会,善假于物,往往能够发挥我们所想象不到的效果。这段时间,小狮子班的Golden ticket游戏正在达到这种不教而教的效果。这个游戏缘起于每两周一次的明志家课系列邀请资格的获得上。也缘于我们每次的户外活动的资格评审上。我们希望孩子学会的,就是生活中的这些机会,都不是理所应当得到的,而是靠自己去争取的。实际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孩子能够在小的时候懂得这个观念,实在是太棒了。

我们的英语表演,玩的真开心!

比如这两周的资格评审中,第一次就有班级各方面表现还不错的学生,因为没有达到邀请的标准(实际上是自己逃避承担责任),就没有获得邀请。而第二次,班级中的孩子也分为三批才获得了邀请。在这种邀请制度下,老师树立的,其实就是一种教学标准,孩子需要自己朝着这个标准靠拢,而不是等着别人来迁就他。小家伙们焕发了强烈的热情。

比如每天无法实现目标的一个孩子,两次的邀请函都是在最后的时间点不吃,不喝,不玩,在临界点前补完目标的。本来还打算借助这个机会让他学会教训,不能获得邀请的,而小家伙居然实现目标了,也没给老师们这个机会。比如一些争强好胜的同学,有了Golden ticket之后,动力十足,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活动时间疯狂的赶超,硬是从第三梯队爬到了第一梯队,而且两次都是第一个获得邀请的,非常有成就感。比如还有一批孩子,都觉得自己可以表现的更好,可以更多的超越,早些时候锁定自己的邀请券,因此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还有一些早上起床动作慢,经常迟到的孩子,因为只有改进了这个问题,才能够获得邀请,居然一天也没有迟到了……

我们的日常学习

基于孩子内在力量的启动,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因为这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外在对他的要求。人就是这样,即便是再好的事情,只要是别人强加于他的,热情就会有限。而只要自己喜欢,想要去做,再辛苦的事情都不会觉得辛苦。

有了这个邀请券,老师现在可牛气了。到点就不检查了,经常是往教室外面赶人,孩子们自己特别着急每天的目标实现情况,反而是老师告诉他们,不急不急,活动日有足够的时间补……这样的次序就比较正常。依靠逼迫无法逼出一个自觉,热爱学习的孩子,短时间看,逼迫会有效果,但最终只会培养出一个压抑,厌恶学习的孩子。而成功的人是自我成就的人,是激发起内动力的人。




主题二、人可以比自己想象的更好,学习心灵的运作机制《心想事成的秘密》

人的能量聚焦的作用有多大,我们孩子很多时候还没有办法理解。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自己满意的人生。无论是健康,金钱,还是智慧。与其被动的受规律的支配,不如主动的学习和应用这些规则,拥有一个自己想要的人生。围绕于此,周内我们学习了纪录片《心想事成的秘密》。

我们从大自然的共振现象开始着手思考:两个相同的音叉,敲击其中的任何一个,另外一个最终都会保持同样的震动频率。用更多相同的节拍器测试,也是如此。无论最开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最终所有的节拍器一定会步调一致……通过这些神奇的物理现象,孩子们就能够理解自然界中同样的频率是如何影响彼此的。

运动突破也好简单!

而进一步,通过前沿的大脑科学,孩子们发现人类的每个想法也是有其固有频率的。会对世界万物中同频的事物产生影响。形象一点说,我们的心就是一个发射站,心中的每一个念头都像无线电一样发射到整个宇宙,从而影响整个宇宙。对天地万物产生正面或者是负面的作用力。而一旦有作用力,就必然会得到一个反作用力,这些反作用力累积起来,就成为了每个人生活的全部。我们在心里构想的画面,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也就是说我们心里想的一切,会吸引到现实生活中来。

遗憾的是,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的,其心灵的世界是空的,空代表的就是贫乏,贫乏就会吸引更多的贫乏。而一个喜欢分享,付出的人,心灵是富足的,就会吸引更多的富足。所以一个喜欢分享,付出的人就不会贫穷。通常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放在所缺少的地方,这就造成了生命的匮乏。


而想要主动的应用这个规律,核心的原则就是让自己的心一直在喜悦中、满足中,这样信心就会增加,就会无忧、就会没有恐惧。另外,老师引导学生,我们也可以刻意的进行一些训练。比如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将能量聚焦,排除干扰因素,观想,感恩等。大家都非常的兴奋,小狮子们都想试一试,大家依据影片中示范的法则,制作了自己的梦相板。

孩子们画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很有可能会产生变化。但就像孩子们共同反馈的,在画梦想板的过程中,自己是那么的快乐,是那么的充满能量,只要有这样的体验,能够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其实就够了。




主题三:成长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不良的心智模式——我们的心理诊所课堂

回归到日常生活,我们就需要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的生活自己并不满意?障碍自己的究竟是什么。追本溯源,就会发现,原来是自己的不良心智模式。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有一些固有的信念和思维模式,这就构成了基本的心智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难更改。小狮子班的孩子年龄虽然都不大,但是我们也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些不良心智模式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如何障碍孩子们去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想要改进这些问题行为,抓行为本身是没有用的,因为治标不治本,纠正孩子们内心中的错误信念才是真正本质的方式。

为了帮助小狮子们清醒的认知到这一点,我们以聊天的形式,帮助大家从日常的行为反推,来看看每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不良心智模式。孩子们笑称,这是我们的“心灵诊所”时间。真实的情况是,不仅我们的身体会生病,心灵也会。只有将心灵的疾病去除,我们才会心想事成,才会让自己满意。

每周我们都有活动日

孩子年龄不大,能理解这么深的内容吗?其实是可以的。比如在总结归纳中,大家就发现,班上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的心灵疾病就是被自己的懒惰所控制,懒得动身体,懒得动脑子,因此成长速度不够。有的人需要战胜自己的散漫,生活中会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身散,行散。有的人习惯的模式就是遇到问题就开始防卫,习惯性的为自己找理由,逃避责任。有的人遇到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就喜欢破罐子破摔,喜欢掩饰。而有的人则需要战胜自己的贪心:贪吃,贪玩……

在孩子们讨论的过程中,气氛非常的热烈,也有很多形象化的语言。当这些事情从同伴的视角,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讲出来的时候,就像照镜子一样,将自己的本质暴漏无疑。孩子们有不好意思,但更多的则是接受——自己都觉得自己好笑。嘲笑自己是需要勇气的,当孩子们能够自己笑话自己的时候,就多了一份坦然,多了一份接纳,同伴之间也多了一份提醒和督促。改进起来效果才更好。




主题四:安全主题,凡事预防胜于治疗的智慧——韩国踩踏事件的教训

这段时间,小狮子班的教学都在稳定进行中。孩子们学习,受教育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那么一些生活中发生的灾难性事件自然也是我们学习内容的一部分。至少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学会避免这些灾难。就像此次的韩国梨泰院大规模踩踏事件,老师们并没有将其当作一个八卦新闻来看待。别人生病,是我们吃药的好机会。围绕着这个事件,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主题课程。

比如在此次的踩踏事件中,我们首先教会孩子的,就是如果自己遭遇了这样的踩踏事件,该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生存权。如果没有受过训练,没有提前准备,很多人的本能反应其实是错误的。比如呐喊,哀嚎等,这其实就是弱者的盲从和盲目,通过情绪化的表达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自己耗费了更多的能量。

生存演练

其次,解决这类型的问题,更为重要的,不是遇到了怎么办,而是让自己压根就没有遭遇这类事件的机会。这就涉及到很重要的一种思考方式——凡事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的观念。在此次的踩踏事件中,我们希望孩子们学到的一课,就是中国古人所倡导的“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简单来说,就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放弃自己习惯中喜欢凑热闹,喜欢找乐子的部分。当我们习惯这种思维方式,习惯简单朴实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才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预防重于治疗


由此而引申的,我们也探讨了诸多现实生活中熊孩子遭遇不好的结果的案例。这些熊孩子“随心所欲”的背后,其实是自己为自己埋下了诸多的祸根,暂时的满足,为自己,为家庭带来的,是无尽的伤害。

这些都是宇宙间的因果。因果法则不在远处,就在我们的身边。种善因有善果,种恶因有恶果,只有保持一种敬畏,保持一份谦恭,保持一份不敢的心,才是真正让自己安身立命的秘籍。




关注我们

明志塾新教育交流QQ群群号:1136766273




往期链接

幼儿问题行为调整,让孩子不要成为熊孩子

知识不再是力量,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信念才是——教育教的是什么?

关注生命教育,让孩子远离空心病

青春期问题解决的关键:塑造学生认同的身份认定——青春期教育解密系列 二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明志塾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