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注生命教育,让孩子远离空心病


“空心病”的概念是由北京大学危机干预中心的徐凯文老师提出的,他发现北大有30%的学生有“空心病”——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都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但是,其中有30.4%的学生明确的表示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这些天之骄子,父母家人眼中的成功者,尚且如此,那其他人的数据又会是怎么样的呢?真实数据恐怕只会更加的触目惊心。如果父母老师辛辛苦苦十几年,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徒有学业,内心空洞的孩子,无论对于孩子个人,还是对于家庭来说,都不能说是一种成功。这些孩子“生病”了,而且无药可医,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来告诉父母老师,你们做错了,那么究竟错在了哪里?


事实上,生命是由身体,大脑和心灵组成的,三位一体,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一个人受的教育,只有涵盖了这三方面的内容,才可称之为教育。遗憾的是,我们的孩子,在生命的三个因素中,所涉及的内容都不乐观。

首先是关注身体的教育。我们的关身就是各种吃,并且以吃的好,吃的稀奇为荣。由此产生了各种“拜吃教”信徒,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围绕着吃来进行。别人吃是为了活着,我们很多人活着是为了吃。如果真的关注孩子的身体,我们一定要去研究,并且也要教会孩子明白,什么才是让自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身体健康的首要因素,就是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作息安排,其次还有清淡的饮食,良好的空气和水等,绝对不是吃的好,吃的稀奇可以实现的。很可惜,我们孩子在身体健康的教育上,基本是空白的。

其次是关注头脑的教育。我们很在意孩子身体里面装的是什么,却很不在意孩子的头脑里面装的是什么。生命就像一个礼物,里面比外面珍贵,内容比包装珍贵。大脑里装着什么,比身体的长相和穿着珍贵,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因此正常情况下,对于进入孩子头脑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体系等精神食品,必然要比对待身体更严格。但实际的情况是,对于身体如此“在意”的我们,却只往孩子的头脑中装了一大堆无用的知识,除此之外,就是被利益集团精心设计的一些概念。这对于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

最后是关注心灵的教育。我们每天都要求孩子要“用心”,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或者孩子的心理状态。很多人觉得“心”没用,不能当饭吃,不能取得好成绩,其实是大错特错。“心灵”看起来的无用,就像是那个乐队指挥,看起来是乐队中最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人,但是缺了他,整个乐队都无法正常运转。我们的心灵,就是生命的指挥,是比身体和大脑更为珍贵的部分。是让人之所以为人,能够散发出人性光辉的部分。心灵是为我们所有的行为提供动力,赋予意义的部分。缺了心灵,人就没有办法称为人的部分。

身体需要锻炼,头脑需要训练,而心灵则需要滋养。智慧,美德,胸怀,爱和境界,就是滋养心灵的营养。这些也是“空心病”孩子真正缺失的东西。

缺了身体健康的教育,我们的孩子成为了追求欲望和口感的奴隶。缺了关注头脑的教育,我们的孩子成为了无知而又自大的“鱼肉”,而缺失了心灵教育,我们的孩子就成为了一具行走着的尸体,有皮囊,无灵魂;有物质,无精神;有欲望,无追求……出问题基本上是必然。因此,想要解决空心病的问题,想让孩子不要成为这个庞大群体中的一员,就必须回归教育的本质,就必然要回归到对于身体,头脑,心灵的关注中来,这也才是新教育真正的宝藏所在。


01

一、关注能力教育,忽视心灵教育,必然让我们成为生命成长中的瘸子

房间如果不打扫,时间一长就会积满灰尘。我们的心灵也是一间房,由于习性的影响每天也在积灰尘。心灵的灰尘经过日积月累,就变成了心灵的垃圾,最终剥夺生命的能量。人失去了心灵能量的滋养,就算住在豪华干净的房子里,穿着光鲜整洁的衣服,整个人的生命状态依然不会好,会“莫名其妙的烦躁”,会“心里堵得慌”。体现在外在行为上,就是对周围缺乏耐心,不想理人,各种作妖等。难以言喻的背后,其实就是生命用这种状态呈现来提醒我们该打扫心灵房间了。

学生们在这一点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老师们发现,只要学生投入到标化成绩的备考中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标化考试是进入大学的必备,却不是生命的必备。因为各门学科内容都是知识性的东西,再加上学习内容繁杂,有难度,学起来有压力等,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无法触及心灵,学生心态就很容易变得浮躁,状态上就会有波动,在生活中闹出各种笑话。比如降低自己的追求——关注吃喝,而非精神的提升;无法拥有宁静祥和的内心——生活中容易喧哗吵闹;人生格局受限——更多关注自己,而非共赢,做事偷懒而非脚踏实地……

如果单去看这些纷繁复杂的行为,每个都是不同的问题。解决一个又来一个,会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拉锯战,而且收效甚微。但是这些行为问题的背后,核心其实是同一个:学生们失去了和自己内心的连接,整个人被欲望和习性掌控,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人。因此我们不需要讲行为层面的问题,而是重新帮助大家连接上心灵,用心灵的力量帮助大家提升状态。这也是很多孩子发现,就算是备考,在学塾,也会比在辅导机构效率高得多的原因。

实际上,学生们现在努力学习,备考各科标化成绩,目的是为自己的未来拼一个好命。但是真正的好命却不是好分数、好大学。这只是众多决定因素中的一个,只是冰山的一角。决定人未来的更大因素是冰山下面看不见的因素,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对个人未来的影响更大,更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这也是学生们真正需要花费功夫去学习的内容。学会用两条腿走路,而不是入宝山而空回。围绕于此,这段时间,老师带着大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02

二、心灵的营养,赋予人面对生活的力量和勇气——从两部电影来看心灵对人的影响

对于青春期的大孩子来说,即便想要给学生什么,我们也需要学会迂回战——让学生自己真的想学,而不是老师直接强加给他们。对于生命状态的理解,老师们采用的,就是用纪录片,电影等来启发和引导。比如电影《心灵捕手》和《死亡诗社》,两部电影的主角都处于青春期,跟学生们都很多相似的地方。电影《心灵捕手》里的男主角是一个拥有超高数学天赋的天才少年,他能够用清洁打扫的时间把难倒MIT众多老师和学生的数学题做出来,如果去参考标化成绩考试,他可以轻松拿下满分。

但尽管能力如此卓越,他的身份只是一个街头混混,平时靠在工地上做体力活赚点微薄的生活费。他的未来一眼看得到头,就是社会底层人的未来。为什么?因为他失去了与心的连接,只敢待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圈里,内在没有力量面对圈外的世界。他不信任任何人,哪怕是来帮助他的人,他也会用攻击的方式让别人离自己远一点。尽管他会装的自己很潇洒,但掩盖不了内心世界的恐惧、孤独,以及灰暗。尽管他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帮他通往美好的未来,但他的心把自己困在了原地。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好老师,这位老师用耐心和真诚打开了他封闭的心,帮助他建立了与自己内心的连接。一旦人与自己的内心连接起来了,他就与世界连通了。他开始有了勇气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走向更好的未来。

《死亡诗社》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私立贵族精英高中的故事。学校是老牌名校,声誉显赫,目的就是把学生送进顶尖学府。但不难看出学校日常的教学比较教条主义,老师都关注外在形式而非学生内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被驯化成一个读书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新来的文学老师不一样,他用不拘一格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带动学生去用心感受诗歌,把教条标准撕掉。他用热情和活力感染学生,带他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他引导学生去感受诗人作者的内心,也鼓励学生去聆听自己的内心,创造自己的生活……换而言之,他把学生当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引领他们活出人的精神,他用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学生尊称他为船长!

两部电影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让人获得更有力量,更像一个人的那部分内容。“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这段话来自梭罗《瓦尔登湖》。电影中的老师带领学生做的就是去感受生命的力量,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成为一个人,而不是智能机器。


03

三、生命系列课程,了解生命系统的运作原理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生命系统的运作原理,这段时间针对大孩子的情况,我们特别开设了生命课程系列,教学生们怎么在生活中与心相连接,保持感恩、宁静、喜悦的状态;怎么让自己有一颗善心,行更多善举;怎么改命;怎么净化心灵,活出更好的生命状态……

继第一次课学习了人生成就的五大因素之改命智慧后,第二次我们学习的是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科学所探究的是物的世界,但是道法自然,这种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对于宇宙规律的总结,同样适合于人类的心灵世界。就像此次老师带领学生们从这些物理定律中学习生命智慧,大家就发现这几个物理定律很好的阐释了人的成长过程:

首先:人要如何获得改变?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答案:这也称为惯性定律,它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人也一样,如果想要改变,想要成长,就必须对自己“使力”,内动力或者外动力都可以,但最好是内动力。如果什么都不做而期待改变发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违背客观规律。所以,要改变,先发心,心念一升起,改变自己的内动力就出现了。

其次:人要如何获得快速成长?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秘诀:这也是加速度定律,指出物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得到的推动力越大,成长越快;他的阻力越小,成长也越快。所以,我们要用各种方式增加自己的动力,如强化决心,寻找师友,掌握方法、努力行动等都是增加动力;同时也要尽量减少阻力,比如远离诱惑、戒除坏习惯,减少人际冲突等。

然后:人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牛顿第三定律给出了启示:它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我们给外界一个力,这个力会反作用到我们自己身上。因此,我们想从这个世界得到什么,我们就给予世界什么。我们想要爱,就给予爱。想要成功,就帮助别人成功。想要金钱,就分享和布施,或者帮助别人赚钱。我们想要获得智慧,就给周围分享智慧。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们得到的东西,都是我们给出去的。

最后:一个人怎么成为有吸引力的领袖?万有引力定律说任意两个物体会相互吸引,吸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成正比。地球能够吸引月球围着自身转,是因为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太阳能够吸引九大行星,是因为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自身有多大能量,就能吸引多少人。如果我们希望成为有吸引力的领袖,就要让自己具备够大质量。没有那种境界,没有那种格局,没有那份能量,能影响谁?只有把自己境界提升了才可以影响人。自身的能量上去了,不用去求,周围自动会吸引来很多人。

学习完之后,学生们发现原来物理定律不是物理课,是生命智慧课。第一次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来理解物理,理解科学。


04

四、在大自然中,敞开心灵,给心灵充电

生命教育毕竟不是知识学习,不是在教室里听课就能完成的。生命需要体验,需要身心灵三方面的参与。既然是要体验生命的力量,那还有什么比孕育生命的自然更合适的地方吗?简单、方便,走出房门就可以了。

区别于小孩子对于大自然天然的喜爱,大孩子年龄越大则更多愿意躲在自己喜欢的世界中“思考人生”。小孩子在屋里待不住,大孩子却更喜欢宅在屋里。人距离自然越远,离道也越远,离本真也越远。这段时间,老师和活动组建议比较多的,就是班级的活动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帮助大家去人饰,存天性。

大自然里蕴藏着整个天地的能量,这是催生万物生命的能量,不时去到大自然中,链接自然的能量,整个人的生命就会得到滋润:比如在户外,我们的内心自动感到心情喜悦,惬意放松,这是心被自然能量充上电了;在大自然中,特别是在环境优美的草地或树林里,我们的身体自动的想动起来,进行各种探索,这是身体被自然能量充上电了。每次在户外充完电,学生们身心得到更好的放松,以更清醒的大脑投入到学习中,成长的效率也变得更高。

另外,我们的大孩子离开现代化的这些娱乐,其实真的是不会玩,老师们就手把手的教大家玩。比如教大家玩跳橡皮筋,大家发现两根简单的橡皮筋里面居然包括了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跳跃能力,团队合作等诸多基础训练。玩砸石子,要练习投掷的准头,考虑下一步的规划等。老师带着大家玩单双杠,玩猫抓老鼠,玩monkey bar,大家发现自己的体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玩的不亦乐乎,很多孩子说其中的任何一个项目自己都可以玩大半天。这就是传统游戏带给孩子们的价值。

人的成长是生命的成长,人生所有的努力奋斗是为生命服务的。关注生命,关心心灵,得到的是成长的喜悦,收获的内心的充盈与生命的富足。


05

关注我们

明志塾新教育交流QQ群群号:1136766273


06

往期链接

青春期问题解决的关键:塑造学生认同的身份认定——青春期教育解密系列 二

抓根思维:青春期乱象根源何在?——青春期教育解密系列(一)

幼儿问题行为调整,让孩子不要成为熊孩子

知识不再是力量,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信念才是——教育教的是什么?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明志塾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