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走出利己主义者的心智模式?——家长会演讲分享系列之六


大家好!我叫戴吉恩豪,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分享关于格局的主题。入读明志塾的时间不长,虽然只有三个月,但却改变了我深层次的信念,让我从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心智模式中慢慢走出来,开始去真正的利他,关心同学,拥抱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格局一词的含义。



作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看到了自己,却失去了整个世界


大家看我现在站在这里侃侃而谈,可能想象不到我刚来学塾时的样子,那个时候我是这样的特征:





首先是文弱书生气质,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弱小


刚来学塾的时候,不管是干什么都有一种怯怯的感觉,缺乏底气。给外界呈现出的就是一个行事风格奇怪,没事就不说话一直盯着其他人看,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说话也比较小声、快速,乍一看都不知道怎么和他沟通的人。在面对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时,本能的反应就是“我不行,我做不到,我不可以”,这种收缩的能量,让我整个人也是收缩着的。虽然个头长的很高,但在内心,就是一个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的小男孩。





其次,凡事喜欢权衡利益,让我成为一个“小”人(小写的人)。


在观察的眼神下,我随时在衡量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人要远离,对自己有好处的人要多接近。这使得当时的我对所有人的态度都是忽冷忽热的。别人对我的好,我也会进行一段“复杂”的思考,最后再把它量化成利益来衡量。

每次遇到别人比我做得好的时候,就会认为这个人特别讨厌,做那么好干什么?肯定是装样子。别人做的不好的时候我又会想,明明这么简单的事情搞得那么差,到底行不行啊?别人的每一个行为在我的眼里面都是有意去做的,别人说的每一句话在我耳里都是包含了很多层意思,而且这些动作、语言肯定都是在针对自己。


这样的模式导致我整天都是疑神疑鬼的,每次别人讨论问题我都会觉得是不是在针对我说什么事情。同时,我的言行举止中消费者模式明显,做什么都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和其他人相处起来就显得比较困难,因此平时很多时候就是自己一个人待着。长此以往,这些也导致我没有办法把心思专注于学习和提升自己上面。



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特征,主要是源于过往成长经历的影响。





1、无条件的满足,让我虚假的认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小时候在家里面都是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妹妹出生之前家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我一个人的。想吃什么东西外婆就给做,市里面有什么好的学校爸妈拼了命的把我送进去……反正什么好的都被我给占尽了。所以,我习惯了满足自己利益的模式,自然而然的认为想要什么,开口就可以了,养成了强烈的消费者心态。





2、对他人的敌视,让我把外在都当成了竞争对手


妹妹的出生,打破了我“坐拥天下”的模式,这个时候,自己的心里面就造成了很严重的落差感。虽然确实妹妹小,是应该得到的关心更多,但是那时候的我就不这么认为,只是简单的认为身边的人抢走了我的关注,我的资源,“小我”感受到不平衡,逐渐开始对周围的人不信任、怨恨,凭什么其他人可以得到那么多?





3、读经教育让我学会了关注表面,压抑内心的真实


在读经学堂的时候,虽然学到了一些礼节和经书,但是给我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就是:压抑自己的想法。因为在学堂里面常常都是老师说了就去做、老师说的不会错,所以即使有自己的想法,那也是憋着。越憋越大到最后心里面干脆就不说了,反正就算说了也要被打,从此之后自己在对外交流上面就越来越消沉。





4、体制教育,让我学会了踩在他人的身上找感觉


自己有一段时间在体制学校内进入了学生会,所以顺带就获得了很多的权利。自己有了这些权利之后,瞬间就沉迷于此了,觉得可以掌控别人、决定别人的感觉特别好,还有那些多到数不清的特权也让我如痴如醉。当时的我瞬间也就总结出一个道理,唯有利益、权利可以让我得到更大的快乐,那么为了这些更大的快乐我也就在所不惜了。



改变,还是保持?这是在学塾,摆在我眼前的现实问题。


在学塾,老师教我们的,与我原来信念完全相反。学塾致力于培养我们成为一个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教导我们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而是为了创造更好的世界,让世界因我而美丽。教导我们付出比得到更重要。做经营者比消费者更有价值。教导我们荣誉就是最大的服务他人,而不是得到更多的服务。教导我们乱买东西的人是傻瓜,简朴的生活更有荣誉。教导我们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也可以做到。如果现在没有做到,一定是因为我做的不够好,需要更多时间来练习。教导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我想要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尝试和练习学会……

怎么办?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与我而言,因为对于老师的喜欢,因为对于学塾的喜爱,答案似乎显而易见——那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学塾的美好。

我的改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种是来自老师教给我们的正确心态。——“人为了什么而活着?”;而另外一种则是来自环境的推动,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生而为人,我们理应活得和动物不一样,拥有人性的光辉


人和动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这个问题上肯定有很多的说法,但是我认为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为:人会为了除了自己生命和延续基因以外的东西主动放弃生命,而动物则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繁殖自己的基因而活着。

在一次课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这个观念,并且问我们:自己有什么东西或是事情是值得自己主动放弃生命的?也就是我们为了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在我心里面也算是激起了一股波浪,在思索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值得我放弃生命的东西。相反,我平时脑子里面想的东西都是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全然为了自己。从这上面看来,自己的行径其实和动物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人生理想课同样帮助我做出了很大的改变,表面上那些常春藤大学毕业生在出来之后可以得到多高的工资、多好的待遇,但是他们是真正的想要那些吗?那些顶尖大学教给学生的都是“创造更好的世界”,而不是像我之前以为的“更好的人生”。创造更好的世界就是为了集体大众在服务,这就是人生理想;而更好的人生就是把精力都放在自己的利益上面,这只能算是个人目标。

这些课程对我触动很大,接下来的我面临了两个选择,要么就是继续这样下去,像大多数人一样不去寻找自己的理想,继续这样天天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事、思考,完成自己的目标。要么则是找到自己的理想,从消费者思维之中跳出来,不再去费尽心机的算计,而是全然的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毕竟在利益的战场之中自己随时都要保持一个紧绷的状态,身边的很多人都因为不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最终离自己而去,可能到头来也为自己谋不到什么东西。成为一个利他的人,反而还可以得到宝贵的人际关系,获得一些利己主义者想都想不到的信誉。





拥抱精神,让一个人自带光环


心念变了后,我的行为自然发生了变化。我开始承担班级的责任,在班级的数据管理、活动规划……等事情上发挥自己的力量。


1、收获了“我行我能我可以”的强者信念不会整天觉得自己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在跑步上的进步也就凸显了这一成果,从:“不敢、不会、不是这个专长”,到:“不敢就去练、不会就去学、方法正确我也可以”,在运动上面几乎每天都可以二十八分钟跑完五公里。因为我知道运动也是一种有益于自己身体的东西。而且大家在一起运动的时候也造就了一种气氛,是一种互相良性竞争的环境,让每个人都想努力追上对方。

2、学会了如何自尊尊人的与人相处在讨论的时候积极参加,贡献自己的方案,提出自己看到的问题。甚至在管理上一改以前的中央集权政策,作为一个和大家平等的角度去讨论问题、选择方案。在别人干出了一些不对的事情或者违反了规则的时候,改掉了之前因为怕得罪别人所以不敢说的习惯。发现了就立即指出他的问题,不让他继续犯下去,一是维护班级的规则,二也是帮助他更好的成长。不再觉得自己会因为指出问题而损失利益。

3、学会了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永不放弃包括这次的演讲也是这样,在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我可以上演讲的几率不是很大,因为在自己的文章中上下文存在一些逻辑、观点的问题。要是在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就直接听从结论,不上就算了。但是这一次我没有像以前一样,而是继续修改问题,从失败中总结了教训继续往上冲。


以上就是我在明志塾三个月发生的心路历程改变。通过为了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给了我一条指明自己理想的道路,在通往自己理想的路上同时纠正了我现在的毛病。我相信终有一天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关注我们

明志塾新教育交流QQ群群号:1136766273



往期链接


两性关系实操,男女生轮番上演精彩 【内含现场视频】
明志塾幼儿班正式开启&伙伴招募
人生路上,做什么不重要,和谁在一起则很重要——家长们演讲系列分享之四
个性化教育,将我从书呆子变为一个完整的人——家长会演讲系列分享之三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明志塾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