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什么是“心力“?心的力量是如何支撑我们的生命的


有研究表示,绝大多数的赛马都可以跑到第四名。那么第四名和第一名差距有多远呢?——实际上,只有一个马鼻子的距离。在能力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什么样的赛马可以获胜?一定是多付出一点点,多努力一点点,多坚持一点点的马。

人也一样,我们人对于痛苦的感知力和耐受力其实差别不大,能够真正成功的人,一定是在大家都想放弃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在别人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愿意再坚持一下。面对困难的时候就是考验人的意志的时候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我们也处处面临考验。比如,有人要戒烟,有人想减肥,有人下定决心想要改掉一个障碍自己的毛病。但真正能够成功的人少之甚少。原因就是这个世界上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总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缺乏“坚持不懈,直到成功”的意志与决心。

曾有一个实验,把一群孩子放在一个房间,里面有一个诱人的大蛋糕,老师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必须遵守规则,不准偷吃,等老师回来后再分给大家。有的孩子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愿意延迟享受;有的孩子则无视规则,大人离开后会通过各种手段提前享用蛋糕。结果可想而知,能够战胜自己的孩子和控制不住欲望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拥有的成就自然是天差地别。

这种由内而外的自制力遇到困难想要再坚持一下下的愿望遇到挑战能够战胜自己宁愿死扛就是不放弃的坚持就是心力心的力量,每个人都有,但是能够将其发挥出来的人少之又少。而孩子心的力量一旦起来,很多知识和能力层面的东西,老师不用教,学生自动就会拥有。而如果孩子心的力量没有出来,即便有再好的能力和机遇,都无法发挥其价值,新教育训练的就是这一点。

无论是半马,核心训练,极限训练,各种突破,背后指向的,都是在不断拓宽舒适圈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们心的力量。让孩子发自内心的认为“我行,我能,我可以”。心之所向行之所安有了心作为支撑在行为层面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心理个性是自然的本周学塾的大孩子们用自己切身的体验,明白了这一点。



主题一:一场半马引发的思考:心有多高,路就有多远。

早在一个月前,学生们就有了集体跑半马的想法和计划,因此周内如期进行了安排。在确定跑半马的当天,艳阳高照,预报温度达到了三十多度,为学生们的跑马增加了一些难度。

面对温度升高的这个变量同样的事件不同的心态就会造就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比如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因为强烈的挑战愿心,不仅希望自己能够跑完半马,而且希望能够有所突破,取得好成绩。因此他们在跑的过程中是喜悦的,充满热情的。他们是第一批跑完的学生,结束之后,很是开心,身体上也没有任何的异样。为了鼓励同学,不少人还多跑了几公里。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他们是班级中的跟随者,跑步的状态和平常没有什么差别,踏实、认真、尽己所能的跑完,挺有成就感,创造自己的夏天跑半马记录。

然而,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则让老师和同学都刮目相看:有人在开始跑步,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还不错的时候,就开启了“走马”模式,走走跑跑;有人每跑一趟,就开始疯狂的喝水,觉得自己要不行了,开启“水马”模式;有人在跑步中间觉得自己头晕眼花,要虚脱了,开启“晕马”模式;有人觉得自己鞋子不合脚,脚磨破了,膝盖太累了…… 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虽然都按原定计划跑完了,但是中间闹了不少的笑话。

这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心的力量强很多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变为可能而心的力量弱很多正常可以做到的事情也会变成不可能一个人的外表可以非常强壮但并不能说明他拥有同样强大的内心而一个人的外表固然孱弱并不影响他依然拥有强大的内心而最终心有多高路就有多远

在第二天的总结中,老师以照镜子的方式,呈现了每个人跑半马中的表现,对此大家都比较羞愧,觉得自己浪费了学塾这么好的资源和机会,也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但是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一个礼物,这从另外一个侧面提醒学生们正视自己目前的状态,需要训练心的力量,让心力能够支撑自己所想所愿。

课后,这些在跑马中感到羞愧的学生,自发商量和组织,想要重新跑一次,来捡起自己丢失的荣誉。结果,每个人的半马都刷新了班级的成绩,比第一次跑步的最好成绩还要好;也创造了自己个人历史最佳纪录。半马的距离并没有改变,但因为心不一样了,结果自然就不一样了。区别于第一次跑完后的无精打采,第二次跑完后大家都比较兴高采烈。



主题二:心的力量是如何支撑我们的生命的——电影课《最后的武士》

为了进一步深化心的力量的价值,老师选择了对于荣誉和责任捍卫的极致——电影《最后的武士》来帮助学生们理解这一点。

日本无论从地理环境还是历史发展来看,都不是一个占优势的国家。地理上,日本不过弹丸之地,且处于不稳定的地震带上,资源贫乏;历史发展上,长时间都是东西方强国的跟随者和附庸。然而,这些客观环境的因素都没能制约现代日本的强大。日本不仅在科技经济上是世界一流国家;在文化上,也成为众多精英人士的精神家园,很多西方精英人士都会去学习体验日本的文化。为何日本能够实现这样的成就?

核心原因就在于日本人内在心力的强大。从日本的战争可以看出来日本人极其强韧,似乎无法摧毁,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对手,日本士兵都会抱着必死的决心进行战斗,拼尽全力,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这种心使得他们在战场上是最恐怖的战士,在行业中是最极致的工匠,生活中是最用心感受生命的人。

正如电影《最后的武士》中台词所描述的那样:“你不得不佩服他们,每天早上起床后,他们就专心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他们有着铁一般的纪律……却又充满精神的力量……”日本人强大的心力源自于其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虽然现代社会早已不存在武士这个阶层,但武士道精神一直在日本人的血液中传承着,武道更是很多西方人去日本长时间修习的项目。因为心的力量的强大,每一个日本人变得更强,最终汇聚成强大的民族,也获得世界的尊重,而这恰恰是学生们所缺的。

基于此,老师带着学生们细致的上了《最后的武士》电影课,虽然大家对此电影不陌生,以前也上过课,但此次不同的情景、自己不同的心理感受,他们不再把自己当作看客,而是学习者,因此再次观影的感受很不一样。这次,大家真正意识到自己心力的弱小,是急需学习日本人的心力和精神的学生。



主题三:如何提升和训练自己心的力量?

了解自己心力不足的现实,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训练和提升,老师选择了纪录片《逃出鬼门关》系列之峡谷梦魇来讲解。纪录片讲述的是三位15岁左右的少年,在假期穿越峡谷,却不幸迷路,面临四十多度的高温,严重的缺水,食品不足;每走一步都可能丧命的情况下,那些经验不足,拥有强大内心的人却活了下来的故事。而唯一一个死亡的,是经验最为丰富,心力上却是最弱的那个人。尤其是只要他再坚持不到一百米,就会拥有生还的机会,他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同样的年龄,给了学生很强的代入感。区别于普通人找舒服的特征,影片中的少年是主动给自己找不适。在别人放弃时,他们选择了坚持;在别人觉得没有活路时,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去给自己找一条路……他们其实比现实中大多数的心力都要强,他们的获救看上去是幸运,背后其实就是他们强大的心愿和心力。

影片呈现的是别人的故事,却可以经由提炼,得到自己的反思:为什么自己在那样的极端情况下活不下来?很多品质的具备不是一蹴而就,或者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来自于生活中日积月累的训练。联系生活: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自己有没有勇敢的坚持下去?面对诱惑的时候,有没有经受的住考验?延迟享受的人,心的力量更为强大,后面的成就就会越大;及时享乐的人,贪图享受,人生就会有诸多不顺。心的力量的强大,会让自己面对任何的困难,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心的力量?佛家的智慧告诉我们的就是:念念分明,觉知自己的想法。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一般的做法是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自己,比如新加坡的鞭刑,通过执法者专门惩戒,养成养好的习惯。促使人改变想法。新教育的魅力所在就是将两者结合,所以学生才可以有如此大的变化。

所以,一方面我们需要觉察自己的心在哪里;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机会对自己进行更严格的要求,做自己不想做、不愿做、做不到的事,经常做这样的训练,内心才能变得越来越强大,潜能才可能被激发出来。



主题四:随处践行的天堂思维——用“心”准备的家长会礼物

本周周末恰逢学塾家长线下聚会,学生们也一起参与了进来。家长为了孩子,不远千里进行交流,学习;那么身为主人翁的学生,又能够为父母带来什么?在这样的活动中,呈现什么样的身份?这是学生们可以选择的。

在学塾,老师一直引导大家,随时送出礼物,而不是索取礼物;生活在天堂,而不是地狱。这种信念开始在学生们心里扎根,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体现。与父母的见面交流也是如此。思考到身为学生,成长提升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在商量讨论之下,大家决定不再消费父母的时间,玩一些吃吃喝喝的低级游戏,而是与父母们分享自己在学塾三个月以来的变化和成长的故事。入读学塾的时间虽然不长,每个人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思想上、心灵上,都不再是之前的自己。学生们围绕【在明志塾,我们生命成长的故事系列】,为家长们分享了十个不同的故事。

为了呈现最好的状态,孩子们花时间做了准备和练习。从写自己的演讲稿,到练习演讲,制作幻灯片,团队的配合与协作等,都是自己安排,自己组织。在需要的环节,老师给予辅导和支持,帮助学生们将此次的分享作为历练自己的机会。在一遍遍的练习中,虽然不少人是第一次上台做分享,也取得了自己满意的结果。在公众演讲上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在分享之余的时间里,学生们安排了亲子运动和活动,构建了一个和谐,精进,良好的亲子沟通氛围,和父母的互动更加的自然,流畅。




主题五:只要有心,身边的很多资源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机会

在家长会之后,学生们并没有立马返回学塾,而是利用周边的资源进行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方式给学生示范的,是另外一种学习方式——真正的学习从来都不局限于课堂。在上午的时间里,学生们安排了环湖骑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下午,大家去到大学校园里做调研,和大学生交朋友。

人生的很多事情,如果单纯的依靠自己去体验,那么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真实的大学生活,大学调研活动分为具体的三个级别:第一级别:尽可能和更多的交到大学生做朋友。第二级别:与这些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比如了解大学生的生活情况,他们的短中长期目标,未来的职业规划,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等内容。第三级别,用自己的表现让大学生们相信,自己也是一个成熟,优秀的大学生。

面对这项挑战,大家都比较欢欣雀跃,只是在真正去实践的时候,一开始都有点不敢,不知道如何与陌生人进行交流。觉知到自己想要退缩的心态后,大家都选择了突破战胜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最终到集合时间,所有人都交到了一些朋友,了解了大学生的状态。

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发现现实的大学生活和预期有很大不同,比如在交流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的目标就是考研,找个好工作,但是对于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却并不清楚。另外,学生们在“好朋友”的帮助下,得以顺利的进入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地方体验,发现真正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和预期的象牙塔很不一样。这种结果一方面给予了学生们信心,发现他们现在思考的问题,是很多比自己大的人都没有思考过的。另一方面,也有些失望,觉得这样的大学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明白了上大学是个手段,而不是目的,读大学之外,自己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强烈的成长愿心等,才是更为重要的内容。


这个世界上,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有很多,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却很少,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再外面,而是在内心。在不断的调整学生们心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战胜自己的力量和行动,这也是家长见到孩子们,觉得眼前一亮,焕然一新的原因。变化的不是学生的外在,而是内在的精神

                                   

                         关注我们

明志塾新教育交流QQ群群号:1136766273

                              

                             往期链接

人生最重要的两种技能:表达和聆听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拥有改变的力量和行动
如何将新教育的核心信念在生活中落地【上】
如何破除孩子的自我中心?让孩子学会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世界来适应他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明志塾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