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破除孩子的自我中心?让孩子学会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世界来适应他


如何将新教育的核心信念在生活中落地【中】——幼儿启蒙教育系列之七

人一生最大的资产是良好的信念系统,最大的负债是错误的信念系统,信念系统的形成,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被塑造的,如果能够从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信念系统,将会是一生的财富。否则一旦形成错误的信念,等长大了,费死劲都不一定能够调整的过来。
在广州的分享会上,先生系统的分享了信念系统的运作机制,本篇为您分享的是具体的实操【中】:重点解决如何破除孩子的个人中心?让孩子学会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让世界来适应他的问题。在幼儿阶段,如何将新教育的核心信念在生活中落地。将通过一个个的案例故事,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操作的,为大家的实践提供一个参考。

《巨婴国》这本书中提到一个让人惊骇,却无法反驳的观点: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发展水平普遍没有超过6个月,还停留在共生期。这个时期的人,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认为世界就该按其意志运转,否则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世界,或者毁了自己。这种心理行为模式,对于6个月之前的婴儿来说,是正常的。但对于超过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显然是不正常的。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希望世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运转而教育的价值就是让孩子学会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让世界来适应他学会为他人服务而不是让他人为自己服务我们最终不一定能够培养出一个彻底的目标型的孩子但是在生活中却可以尽可能的剥夺孩子找感觉的机会破除孩子的自我中心让他成为一个适应世界的人。对于我们家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塑造一种信念——生活中得到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应当的,同时尽可能的剥夺孩子可以找感觉的事情。

案例一:在孩子的穿衣打扮上,朴素是主色调

在这个拼娃的年代,孩子的穿衣,打扮,也成了一个竞技的舞台,每次去母婴店,都在感慨,女孩子的公主矫情病,男孩子的公子耍酷病,其实从目前流行的服装上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些服装色泽艳丽,造型独特,看上去很是吸引眼球,因此服装,发型,鞋子这些外在的东西就成为了孩子们攀比和找感觉的对象。在这种方式下,一方面不断的强化了孩子外求的习惯。另一方面,比赢了就会洋洋自得,给了孩子虚假的成就感和面子意识;比输了就会自卑加仇富,给了孩子扭曲的心灵。无论输还是赢,都在塑造孩子错误的信念
为了不给孩子在外在打扮上找感觉的机会,从行为层面上,我们很少给孩子买衣服,更少给孩子买花哨衣服。因为家里还有两个稍大一点的哥哥,因此孩子穿的衣服大多数都是哥哥们穿过的。现在因为物质的充实,即便是穿过的,看上去也还比较新,更何况哥哥们实在是有太多的衣服。因此我们很少给孩子买新衣服,哪怕是过年。


从心理层面上,平时告诉孩子衣服的作用就是保暖和遮羞需要,干净整洁,能穿就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时候别人夸赞“你穿的好帅呀!”的时候,我们会告诉孩子,一个人的衣服只要是干净整洁的,就是很帅的。
在理发上,自从孩子出生,我就担任了孩子“理发师”的角色,两个孩子的头发都是自己理的,要么是光头,要么只在囟门处留一点,看上去特别没有“型”,
这种穿衣打扮风格,让孩子在同龄人中,看起来格外的“土”。在这方面孩子确实没有什么找感觉的机会。但在这种居其实而不居其华的过程中,孩子就逐渐的养成了朴素的心态。比如有些衣服看上去已经有些小了,或者是太旧了,父母觉得可以捐出去了,孩子也会觉得“这个还可以穿,没关系”。在不断强化光头好处的过程中(比如清洗方便,凉快等),每次剪成了光头,孩子都很开心。
这种心态延伸到其他的事情上,平常如果什么东西坏了,孩子的第一反应不是丢掉重新买一个,而是想办法看还能不能修理。每次买什么东西时,都会提到“这个东西我们还有,不需要买”。孩子自动学会了“俭”——不浪费,不铺张,在物质方面不找感觉,同时在穿衣方面,拥有富足的心态。


案例二:日常生活中的吃饭,喝水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每个小孩其实都是超级厉害的心理专家,深谙各种“父母操控术”——无论面对多么成功的父母,孩子都会有各种杀手锏:装无能,撒娇卖萌,霸气,颐指气使……孩子能够有这样的个性模式,源于有一个愿意配合他的父母。简单来说,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为了训练孩子不在父母身上找感觉,奴役父母,这绝对需要超强的觉知力,核心就是不拿他当自家孩子看。


比如吃饭时间到了,和孩子一起去吃饭,我拿了自己的碗就去打饭了。孩子一路奔过来看着我“妈妈,我饿了”——“好啊,现在就是吃饭时间。”。孩子瞅了瞅我的手上,“可是我的饭呢?”一脸认真的看着我——“你的饭需要自己去打呀,妈妈只打自己的饭”。孩子原地愣了几秒钟之后,就自己去打饭了。
平常想要喝水的时候,“妈妈我渴了,要喝水”——“你自己去倒就好了”,“妈妈,你给我倒些水端过来”(语气上特别的想当然,听上去这就是妈妈理所应当要做的事情)——“是你要喝水,当然是自己去倒水喝呀!”,孩子看了看我,就自己去倒水了。
平常有些事情明明可以自己做,却想要让父母为他做的时候,“妈妈,这个衣服我脱不下来,你可以帮我吗?”(很有礼貌的装无能)——“当然可以呀,不过这个事情你本来是可以做的,既然麻烦妈妈来做,就需要支付代价,脱一件衣服,打一下手怎么样?”——“哦,那不用了,我可以自己脱的!”然后迅速的把衣服脱下来。
平常家里有朋友来做客的时候,孩子是不能上桌的,简单的盛一些饭菜,自己去小孩桌吃饭。而且吃的东西,给什么就吃什么,不可以挑挑拣拣。如果有打扰到大人吃饭,还会被赶出餐厅去。
在这些案例的背后,需要家长清晰的认知到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不断的破除孩子的不良信念,直至孩子学会独立自强的模式。看上去的“残忍”其实是更大的爱。在这种训练下,我们从不会因为孩子吃不到饭,喝不到水而担心,因为不管是哪种情况,他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出去吃饭的时候,孩子也没有等待别人服务他的观念,自己拿筷子,自己找可以倒水喝的地方,自己和别人交流自己吃饭的需求(比如小份量的,不要辣椒等),独立性比较强。同时因为在家里训练的比较多,出去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其他人很照顾他。


案例三:去超市购买东西,用付出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平常我和先生喜欢带孩子去超市玩,人不多,比较安静,但是物品比较丰富。在玩的时候,一方面花花绿绿的东西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给予丰富的刺激。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识别物品,不至于在生活中做个呆子,同时鉴别哪些东西是我们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伴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就有了买东西的概念。这个时候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就是想要买各种东西。如果不让买,很多孩子就会哭闹,各种软磨硬泡的“威胁”,直至家长妥协;而如果让买,则会水涨船高,要求越来越多。以玩具举例,总有各种新的玩具出现,孩子的欲望是无法被满足的,无论是买还是不买,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心态上的匮乏——觉得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心不甘情不愿的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给孩子传递的信念就是:孩子可以买任何他想买的东西,不是用金钱购买,而是用自己成长的积分来购买。比如在孩子每天的安排上,有做事,运动,读书,情绪管理等八项内容,完成一项得到一颗星星,一天攒够八棵星星的时候,可以换一个笑脸,而积攒10个笑脸,就可以实现一个自己的愿望。所以孩子去超市时,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妈妈,我可不可以买这个?”——“当然可以了,你的笑脸攒够了没有?”——“哦”,如果笑脸没有攒够,孩子自己就会自觉的放下。
而在笑脸攒够了的时候,孩子就要学会选择的智慧,从自己的愿望清单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想要的。比如前一段时间,孩子用十个笑脸购买了一盒蜡笔,很是开心,每晚睡觉前也会放在自己的枕头边,每次有朋友来,会很自豪的分享“这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而前几天,在孩子攒够10个笑脸的时候,他既想要一个可以拍的球,又想去蹦床公园,我们的处理方式,就是让他自己选,看笑脸要怎么使用。小家伙想了半天,还是决定去跳蹦蹦床,等下次笑脸够了,再买个球,自己把放在购物篮里面的皮球放回了原处。

孩子每次笑脸攒够了,会选择什么实现愿望呢?会不会就是吃吃喝喝玩玩的愿望呢?这其实都是可以引导的。对于家里的孩子来说,他用笑脸换的,可以是一本拼图书,一本贴纸书,一本涂色书,一根跳绳,一盒橡皮泥……这些原本就是计划让孩子玩的,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就会格外的珍惜。
在这个过程中,重点是孩子的心态是富足的,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购买任何的东西,只要自己的笑脸够了。而不是一种匮乏的心,总觉得自己缺什么。事实上,在这种富足的心态下,孩子想要的东西其实很少,每次虽然会在玩具区停留很久,一般也就是看一看,我们也会怂恿他买一个,但他真的做选择的时候,一般都不会选择玩具。更不会选择吃的。
通过这种方式,也养成了孩子目标导向的习惯,在每天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很多好习惯就逐渐的养成了,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都忘记了自己有几个笑脸。因为他关注的是自己的目标有没有实现。但因为将决定权交给了他,心态就很不一样了。


案例四:想要出行,就要成为受人喜欢的人,别人愿意带才可以
在学塾,周末的时候,大孩子会安排各种体验和出行活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也非常渴望能够和大哥哥姐姐们一起。这个时候怎么做呢? 如果直接答应,得到的太容易,孩子反而不会珍惜,行动中拖拖拉拉,成为团队的拖累,真的讨人嫌。
这个时候,给孩子传递的信念就是,因为大孩子做了受人欢迎和变厉害的事情,所以拥有出行的机会。而他做的很少,就不能出去。如果想要一起出去的话,父母是不带的,但是可以去找哥哥姐姐协商,看有没有人愿意带,有人带就可以去,没有人愿意带他,就说明是个讨厌鬼,当然是不能出去的。


在这个规则之下,孩子不会认为他自然的拥有出行的机会。所以每次只要知道要出行,他就会提前和几个自己的大孩子好朋友商量,可不可以带他?每每这时,我们还会在旁边添油加醋,那就是告诉大孩子,他完全拥有拒绝的权利,可以不带;即便带了,如果孩子做了讨人厌的事情,也可以随时退货;并且反复确认,小家伙最近有没有做讨人厌的事情,如果做了,就建议不要带……估计没有人像我们这样做父母的,专门坑娃。
当然,因为教训的比较多,平常大孩子都还比较喜欢他,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大孩子拒绝的情况。事实上,因为在家里要求的比较多,对于孩子来说,每次出去就是天堂。大孩子也确实对他很好。所以只要出门,无论是一起搭公交车,还是长距离的徒步,孩子都会紧紧的跟随大孩子的脚步。如果有选择,他都会选择和自己的大朋友在一起,而不是和父母在一起。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大孩子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搞什么活动,大孩子也会默认小家伙是他们团队的一员,有时候还会抢着要。在和大孩子为伍的过程中,他的心智和行为都成长的比较快。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很简单,只用告诉他一条原则——不要惹人讨厌。
如此一来,自动规范了孩子平常的行为。因为讨人厌的直接后果就是没有人带他出门,孩子也很快就学会适应这个规则。他自动学会了友好的对待身边的人,学会了服务周围的人,而不是等着别人为他服务。


案例五:尽可能的去除孩子的“我”心,不让孩子有找感觉的机会
很多东西,即便我们真的想要给孩子,也要采取合理的方式。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理所当然的就可以得到一些东西。
在孩子两岁左右,他就已经有了“我”的意识,就像家里的老二,每次拿到什么东西,就会激动的说“我的,我的”,别人拿了他的东西,就会不高兴。这个时候告诉孩子的原则,就是家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他的。都是爸爸妈妈的。做的好,父母喜欢了,可以和他一起分享,要是老做讨人嫌的事情,那就什么都没有。


比如孩子的平板因为坏的不能用了,打算给他买一个新的。但是买回来之后,告诉孩子的,就是这个平板是买了妈妈用的,如果他想要变厉害,或者是做了受人喜欢的事情时,就可以借给他使用,而且过程中要保护好,不能把平板摔了。这样在孩子每次可以获得借用的机会时,就会非常的珍惜。一方面知道这个不是自己的,要善加使用。另一方面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机会,就会很自豪。
生活中孩子想要的扭扭车,自行车等,都是类似的处理原则——因为孩子的某种付出或者是进步而获得,而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而家里的东西再好,再不好,都是父母的本事,与他没有任何的关系。
就像曾经带班时,听过孩子们讲的一个笑话“我妈妈可厉害了,妈妈是学堂老师”——“老师算什么,我妈妈是校长”——“校长算什么,我爸爸是家委会主席”——“这都不算什么,我妈妈是老总”,然后旁边的老师弱弱的问一句“那你呢?”,小孩子整体都不吭气了。 


案例六:去掉孩子的攀比之心。拥有自立自强之心。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孩子一旦有社交,就难免会有互相的比较。比如别人有的玩具他没有,别人会做的事情他不会做,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升起匮乏之心,看到自己没有的,羡慕别人。这个时候我们告诉孩子的就是“你不比任何人差!”,这些东西只要自己想学,是很容易实现的目标。

有的时候因为孩子长期的训练,别人就会夸赞他做的还不错,孩子自己也会有点沾沾自喜,这个时候告诉他的就是“你不比任何人强”,你会的这些东西,其他的小孩只要愿意,也可以学到,目前看上去做的好,是因为每天的训练,所以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这样的调整,重点是将孩子的重心拉回到自己身上来,关注自己,关注每天的训练。关注自己能做什么。

查理芒格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那就可以不去那里”,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的思考也是如此。不幻想他将来的才华和能力,而是关注他生活中的心理行为模式,尽可能的避免犯一些错误。身为教师,我们看到了足够多的错误教训,能够尽力规避这些错误,就很满足了。我们不求望子成龙,只希望孩子不要成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关注我们
明志塾新教育交流QQ群群号:1136766273

往期链接


如何将新教育的核心信念在生活中落地【上】

人生最重要的两种技能:表达和聆听

如何培养孩子运动的习惯?【下】——幼儿启蒙教育系列之四

如何培养孩子运动的习惯?【上】——幼儿启蒙教育系列之三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明志塾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