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人性如水,水性善下的哲学洞察——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俗语,说的就是如果能够事先把关键要素准备好,那么真正做事的时候,不仅不会因为磨刀的时间影响整个进程,反而会提升效率。这个普世道理提醒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合理规划。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也是如此。然而在教学中,什么是磨刀?什么是砍柴?两者如何平衡,怎么样才能效率最大化?这是很多人的困惑所在。


明志塾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对于老师和学生们来说,这一个月重要的不是学了多少英语,掌握了多少单词,备考路上前进了多少……当然,这些内容学生们都没有落下。但月内真正重要的,其实是在明确志向的前提下,调整学生的心态,培养学习提升的习惯,完善学生们自我管理的机制。帮助学生将能量聚焦在成长,而非和自己,和周围人的内耗上。
一个月过去了,学生们的心态调整如何?自我管理的结果如何?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管理机制是否完善?在这其中,每个人的感受又是如何?本周的周总将为您揭晓。

一、滥用的自由——现实版《 中国人要来了》,天堂和地狱思维方式的践行


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讲述的是中国在非洲,巴西的发展扩张轨迹,和当地人对于中国人的反映评价。在学生们的印象中,相比于非洲,我们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个人素质上,都应该是让人仰慕的。然而现实在无情的打脸,比如有人评价“中国人想要的只有利益,利益导向,他们把能够从这个国家,这个矿山拿走的都拿走了,回馈尽可能的少,所有东西都在被破坏,所有东西都很脏,充满了垃圾”。当今的中国,各方面都在崛起,但不得不承认,在文化素养上,我们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明志塾的学生想要为国争气,成为最好的中国人。身为少年,志气可佳,然而光辉的未来是用每一天的踏实行动换来的。周内,我们开展了明志塾版本的《中国人要来了》活动,通过照镜子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看到自己在生活、做事、公共环境等各方面呈现出来的身份。看到自己谱写的版本,大家都非常惭愧。区别于日本人的知行合一,我们显然是知多行少,生活中展示的是一个不受人喜欢,自我中心,给别人添了麻烦而不自知的身份。
借此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天堂和地狱的故事:面对丰盛的食物,生活在地狱中的人争相抢夺,但因为筷子太长,无法将食物吃入口中。而生活在天堂中的人,则因为互相喂食,可以尽情享用美食。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别:生活在地狱中的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和得到;而生活在天堂中的人,想的是他人的利益和得到。
具体到每天的生活中,每个人可以成为精致的利益主义者,算计自己的得失,得过且过,投机敷衍;也可以尽可能的付出和建设,学习天堂的思维模式。天堂和地狱其实是一念之间,都是人为创设的。我们都希望明志塾成为学生们的天堂,那么就需要所有人秉持天堂思维来做事,
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反差,给了学生们很深的启发。大家都以做一个受人欢迎,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作为自己的目标。不仅如此,彼此之间提醒最多的,就是“我们要生活在天堂,而非地狱”。这个简单的信念成为了生活中每个人做事的原则。

主题二、人性如水,水性善下的哲学洞察



更进一步,老师们解决的,不仅是学生们自我管理中待完善的地方,更是引导学生们思考自我管理路上,我们将会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人性的弱点。
人性这个话题一直是东西方心理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作为人,我们时刻在与自己打交道;生活在社会中,我们每天也在跟周围的人打交道。因此,我们非常需要了解人是怎样一种生物,有怎样的特性,它有哪些优势和障碍,如何才能让人达到最好的状态,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也是新教育为何如此重视人学课程的原因
古希腊神庙上写的“认识你自己。”你了解你自己吗?你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吗?每个人都有两面性,阴暗邪恶的,和阳光向上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是人类会做自我教育,会自我规范。教育人激发善的一面,守规则的一面,从而有利于人类集体的发展。集体的发展最终保障个人发展的机会。


本周课程,老师通过一些经典的实验来带领学生看清楚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物,通过讨论和解读,加深大家对人性的认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高的人性视角来构建自我管理。
首先,老师带领学生观看了英国实验纪录片《Boys Alone》《Girls Alone》,十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单独生活,自我管理5天会如何。结果我们直观目睹了在人性天然的支配下,天堂如何一点点变成地狱:这群孩子每天都是尽情的无目的地玩,在一起生活无法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分工,谁都不愿意多做一点,现场一片狼藉。人群之间还逐步衍生出冲突与矛盾……
这就是人性,人不会天然与人行善,不会天然付出,不会天然提升。提升、付出、行善是需要后天教育的。但人天然会索取、天然会享乐,所以如果顺着人性走,大多数情况会走向堕落,就像这群实验里的孩子一样。这就是人性入水,水性善下的原因。
经过教育,当我们把善念植入人的观念后,人性中善恶同时存在。这时对于一个人来说,TA呈现出善还是呈现出恶,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通过几个著名的人性实验,如斯坦福监狱实验、《韵律0实验等,同学们了解到人性中的恶易受环境的激发。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人性中的恶容易滋生甚至传染,身处其中的人会作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恶性;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人的善念会被激发,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些实验给学生们很大的触动,也带来很多启发:我们要有勇气承认自己恶的一面,而不是“假装清纯”“盲目自信”。敢于直自己堕落的一面,才会减少被其盲目操控的可能。小心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营造能够激发善、抑制恶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培植善念,与人为善,最终就是与己为善。

主题三:顺则成人,逆则成仙的深入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自由,这是无数人向往的美好。有人甚至喊出:不自由,毋宁死!那到底什么是自由?如何才能获得自由?这两个问题其实很多人是没有想过的。这也正常。中国过去几千年都不谈自由,在封建集权统治下,自由的概念不会出现在人们的认知当中,自由也不是一般人追求的。相反,大多数人追求的是自由的反面:追求自己有被奴役的机会,不管读书人还是打工者,一辈子能够找到主子,成功把自己卖出去就是人生幸事,因此造就了我们根深蒂固的奴性和享乐习惯。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长出来的下一代,对自由的理解常常是:自由,就是由着自己;自由就是为所欲为。自由就是破格、过界……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像自由那样容易被人误解,那样受到普遍滥用:父母以爱之名在胁迫孩子;男女用爱控制对方;罪恶假自由之名以行。
在课上,老师引导学生们厘清自由的含义,帮助他们认识到自由不是由着自己,因为我们镶嵌在人类社会中,不可能只顾自己不管他人;自由也不是为所欲为,因为为所欲为代表的是被欲望奴役,依然不是自己的主人……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意识到我们作为人,生于社会环境中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
自由就是面对这个世界,有选择的能力。自由是面对内心,有自知的清醒。自由是了解自己的边界,在边界内做生命的主人。一个人的边界越大,得到的自由就更多。
那么如何获得自由呢?自由与克制是一体两面,自由的背后就是克制。根据反者道之动的思维模式,要获得自由,我们需要经由克制才能实现。其实生活常识也在告诉我们这一点:我们通过放弃一些权利才能获得更大的权利。我们经由不自由这个阶段到达自由阶段,通过约束自己的自由来获得更大自由,最终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逆则成仙。
这是一个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论,引发了学生的深思,也让他们丢掉了对于绝对自由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上完这节课,孩子们坦言,太有颠覆效果了,而对于生活中的自我管理,有了更清醒的意识,放下了不切实际的期待。

主题四:纪录片拓展——人类是如何为了自己心中的自由而变迁的



纪录片《人类:我们的故事》是一部12集长的史诗般的关于史上最伟大的探险——人类的历史的纪录片,片子从宇宙大爆炸说起,直到人类的出现和进化,其中包括很多鲜有人知的事情,影片通过关键的转折点以快进的方式展开。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人类从打猎采摘社会到全球化的公民社会的变迁,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审视人类的行为,学生们发现人类每一次对自己能力圈的突破,都基于对于更大自由度的渴望和探求。因为这样的追求,人类一次又一次的拓宽自己的边界,才到了今天。当能够对人类的行为动机有更深的洞察时,学生们对于人性,对于自由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主题五:对于阅读的心态引导,如何使用自由意志?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现需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有自由意志吗?其实习惯了被奴役,长期不自由的人,真的给予自由时是不知道如何面对的;就算知道自由的概念,拥有了自由的机会,还是会重复之前的奴仆模式,因为思维和行为模式没有改,还是奴仆思维,带着巨大的惯性。
本周在阅读上,学生们再次体现了这种惯性。学塾的阅读安排这是帮助学生成为思想上的自由人,培养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但有的学生将每周读书报告视为不得不完成的作业,任务心态很重。一旦出现任务心态,那么读书报告就成了交差性质,不仅影响阅读的吸收,也说明自己成了读书任务的奴仆,没有做为自己读书的主人。


因此,老师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帮助同学们引导心态,借用前两天山长提到的长江学者眼中的大学生不读书,更不会思考的案例帮助学生觉知自己为何读书,以及怎样读书。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自由意志在哪里?帮他们明白读书是自己的事情,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写读书报告内容训练的是信息消化能力,书籍放在那谁都可以看到,关键是看了后有什么思考,消化了哪些。这样训练出来读书能力,这才是终身受用的本事。

主题六、周末徒步,学生们的自我管理经得住考验吗?


周内艳阳高照,天气大好,学生们组织了一次踏青活动。活动的设计,安排,行程,全部由学生们自行组织和安排。过程中还安排了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既是对于学生组织安排能力的一次锻炼,实际上,对于自由时间的安排,也是对于学生之前一段时间自我管理的一个检验——在没有外在介入的情况下,一个人呈现出来的状态代表了更为真实的自己。老师们则在旁边担任了护持和观察的角色。
从结果来看,大家经受的了考验的。首先从活动的安排和策划上来看,学生们做到了事事有人负责,对于具体的安排,分组,卡点等,都井井有条的进行,在保证有充足活动时间的情况下,也没有错过回来的晚班车。而在自由时间的支配上,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去打篮球;部分学生组成了讨论小组,在草地上席地而坐,抑或非常自在的坐在秋千上开始了交流,更有不少学生捧起一本书安安静静的享受阅读时光……


       经过一个月的调整,目前学生们的自我管理已经完全走入正轨。在互相协作和督促之下,每个人的自觉性都有所提高。用学生们的话说“每天都很有干劲”,这就是一个月“磨刀”的结果,在合适的界限内,把成长的舞台和权利交给了学生,当自己成为主角的时候,大家的内在才能被激活,创造自己的生活,而非服从老师的安排。当然,在善用自由,使用自由意志这条路上,学生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目前,之前已经走在路上。

       如果您对明志塾感兴趣,欢迎加入交流群,
       QQ群号:1136766273
      微信群:

往期链接:
极致精神,一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资源分享:钟少鹏广州分享会演讲视频和文字稿下载链接
武道修习,新教育最为核心的教学内容
新的学期,开启作为自由人的新生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明志塾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