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怎样理解知行合一》--学在仁青,授之以渔





分享 l 李彦阁老师(2022年2月16日)

本文多处略,详情请喜马拉雅搜索”仁青学社”,获取完整音频。

分享1群多次满员减员,分享2群QQ号459953924,欢迎您的加入!




“学在仁青,授之以渔”九期系列分享
《知行合一学习法:在博文和国学经典中喜悦前行》




>>>>

前言

成长的障碍是什么?
堆积知识道理,而不运用;悟性高,但不真修实炼。
1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
三家分晋之伯鲁与无恤(赵襄子) 

赵简子有两个儿子,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立继承人,但不知立谁,于是他把日常训诫的话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说:“谨慎记住!”

三年之后,赵简子问两个儿子,伯鲁不能说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的竹简在哪里,已经丢失了。又问无恤,他竟能背诵竹简上的训词,问他竹简在哪里,他便从袖子中取出来献上。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贤能,便立他为继承人。

赵简子派尹铎去晋阳。尹铎请示说:“您是打算让我去搜刮财富呢,还是谋求保障之地?”赵简子说:“谋求保障。”尹铎到晋阳后便少算居民户数,减轻赋税。赵简子对无恤说:“一旦晋国发生危难,你不要嫌尹铎地位低,不要怕晋阳地方远,一定要把那里作为归宿。”

智瑶向韩、赵两家索地成功, 又向赵襄子(无恤要蔡和皋狼两个地方,赵襄子不给。

智瑶非常生气,率领韩、魏两家的军队去攻打赵家。赵襄子准备逃走,问:“我逃到哪里去好呢?”随从说:“长子的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固完好。”赵襄子说:“百姓精疲力尽地修完城墙,又要他们拼死为我守城,谁能和我同心!”随从又说:“邯郸的仓库充实。”赵襄子说:“搜刮民脂民膏才使存粮充裕,现在又让他们作战送死,谁会和我同心!还是去晋阳吧,那是先主嘱咐过的,尹铎宽待百姓,百姓一定能团结和睦。”于是逃往晋阳。

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困晋阳,引水灌城,城墙上部只差三版的地方没有被水淹没。锅灶都被泡塌在水里,长出了鱼虾,而人民仍无背叛之意–果然应验了父亲赵简子神机妙算的安排。

赵襄子的知行合一体现在哪里呢?父亲的教导,他放在衣袖里面,时常诵习揣摩,理解应用,最终得到体现、证明的是–他能够理解父亲的话并且照做,大敌当前的时候逃往晋阳这个正确的地方避难。
学为知之始–放在衣袖里,时常诵习理解;行为知之成–做出来。这种思维习惯最终导致赵襄子选择晋阳知和行形成一个闭环,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课程结束回到家、没有做出来,并没有完成学习。
对比普通人的学习方式,就如同伯鲁,拿到书简、丢一边;看看以为知道了,丢一边–大量的知识道理就是这样学的,悟性高也不例外。会有怀揣三年的揣摩应用吗?
总结:对于学习的内容,如果不理解或者理解失败,就会导致不是真的知道,那就不可能真的采取与之相符的正确行动,因此会维持原来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没有发生真正的变化–用多少时间看书、上课,效果都不大。
2

掌握知行合一的威力:如何改写清一博文 
通过改写博文而改写现实,一位家长的案例:
”第二阶段:在学习和改写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山长的博文我之前也看过,山长写的东西我都认为很有道理,对自己也很有启发,但为什么生活中用出来大多不得其效,或是自己根本没有去做到呢?山长常说,我的东西其实并不深奥,如果你真正看懂了,价值千万。我是不是没看懂?我这种情况是不是就是大家说的“入宝山而空回”?一定是我哪个地方做错了。
于是,我重新听李老师关于改写博文的分享音频。这次,我发现自己忽视了很关键的内容,即李老师觉得三段论方法不适用于年龄小的孩子,因为理解力没有达到。对于不爱思考,动脑学习愿心差的孩子和成人也不合适。如果说三段论法是帮助我们理解山长是用了什么方法把博文内容传递给读者的话,理解法就是去理解山长说了什么内容。理解法应该属于初级或中级阶段,三段论法是高极阶段。这些内容在第一次听的时候,我也有听到,但为什么我没有重视,还是选择了按三段论法来学习?
经过反思,我找到了原因:好高骛远,不够踏实是最大的问题。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不动脑的习惯,觉得只要是山长写出来的东西都一定不会错,所以就没有了自己的思考。这种学习是不深入的,只有自己经过思考、质疑并找到答案后,才算是真正认可并吸收了。对于自己真正认可的东西,你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去落实,有知不行可能是没知,这也是我学习山长博文进步不大的原因。于是,我又开始回到理解法,先把山长倒底说了什么搞清楚。
理解法要求对博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充分的理解,对不理解的地方要加入自己的提问和思考,并尝试着进行解释,直到解释到没有办法再问出问题,才是真正的理解。刚开始,我提不出太多的问题,提出问题后也不一定回答得很完善,但根据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的头脑慢慢活起来了,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回答得也比之前有条理了。有时甚至自己提出的问题,作者在后文的内容中就会给出回答。从这一点来说,我提问题的思路偶尔也有一点山长写作思路的影子了。同时,当我进入提问、思考和分析的阶段,我才看到自己思维和认知的短板在哪里,才了解了事物的因果,我对山长所说的内容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随着理解的深入,我改变自己的意愿越来越强,当然这其中还要克服行为习惯的影响,但我的心态和生活正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
这位家长的孩子在仁青已经两年多了,之前的情况是这样的:有成长愿心,但是障碍极重–学习力和基础都很薄弱,不动脑筋,最好的办法是不是听老师的学习方法,踏踏实实积累?偏偏他心态封闭偏激,情绪化极端严重爆发,听不进意见,即使是建议他改变方法,也会当做是在否定他,学习上没有成就感就时不时的去搞事情,犹如困兽–现在真是像变了一个孩子,由于这孩子一直在坚持写觉察日记,改掉了诸多顽固问题,现在变得情绪平稳、待人友善,心态开放接纳建议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随之出现了独立思考、学习力提升的结果。
这位妈妈用了什么方法:揣在衣袖里面反复揣摩,运用,改变自己的生活。理解山长说的是什么,并且做出来,应该是最主要的博文改写功课。
3

第三次分享如何改写博文
首先,改写哪篇博文?选择适合自己的。全职在家里带孩子的妈妈,未雨绸缪,可以选择《为什么全职妈妈往往会导致教育失败》。想培养领袖儿子的爸爸,可以选择《解读精英教育一:中国需要培养领袖和公民的教育吗?》。比如下面的内容节选。
一:只有具备更广阔的,超越一般人的广博学识,才有可能成长为未来的领袖型人才。
二:在知识型社会,只有热爱学习,自动自发的学生,才有可能跟上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世界。只有这种学生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领袖型人才。
三:作为领袖型人才,必然需要关注社会,积极参与并善于人际互动。
四:领袖型人才,都是个性活泼开朗,具有多种爱好和特长的。
五:积极思考和怀疑精神,是所有领袖型人物必备的思维素质。
六:领袖是富有活力和精力充沛的群体,他的身体和意志,需要能够承担其他人所不能承受的压力,也具有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动力和耐力。
七:作为领袖群体,需具有了解和洞察人性的能力,并且善于控制和改善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八:领袖的特征不是善于积累知识,而是善于应用知识。不是仅仅懂得积累和占有资源,而是善于应用和调配资源。
九:领袖人物不是高高在上,等待别人来侍候的权贵;而是以突出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贡献者,是通过利益他人来成就自己的卓越者。
十:领袖是从事细节的专家,是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行动者,不是目空一切,眼高手低的“大人物”。
通常的学习方法:看过一遍,结束!懊悔的捶胸顿足,结束!恍然大悟的惊叹,结束!
知行合一的学习方法:看过一遍,没有结束,开始改写。选择其中一句进行改写,比如:领袖的特征不是善于积累知识,而是善于应用知识。
至于方法,还是上面这位家长,她自己已经体悟到方法了:
”理解法要求对博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充分的理解,对不理解的地方要加入自己的提问和思考,并偿试着进行解释,直到解释到没有办法再问出问题,才是真正的理解。刚开始,我提不出太多的问题,提出问题后也不一定回答得很完善,但根据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的头脑慢慢活起来了,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回答得也比之前有条理了。有时甚至自己提出的问题,作者在后文的内容中就会给出回答。从这一点来说,我提问题的思路偶尔也有一点山长写作思路的影子了。同时,当我进入提问、思考和分析的阶段,我才看到自己思维和认知的短板在哪里,才了解了事物的因果,我对山长所说的内容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随着理解的深入,我改变自己的意愿越来越强,当然这其中还要克服行为习惯的影响,但我的心态和生活正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

4

掌握知行合一的威力:如何学习国学经典
关于很多家长关心的读经学堂。
综上所述,理解力是非常重要的。理解力几乎等同于学习力,在当今社会,学习力又几乎等同于竞争力。而读经学堂不求甚解的大量读经方式,恰好破坏了这种理解力,学生没有习惯去理解、去思考,再加上被逼长时间读经。结果就是不仅厌学,而且理解力差、学习力弱。
这是理论上的推导,也有很多实际案例。读经学堂长期熏陶的孩子,虽然个性可能会比较单纯,但大脑经常是不灵光的,反映迟缓、甚至屏蔽信息,好奇心和思考力甚至不如体制学校的学生。有的孩子因为背诵不佳还经常挨打,导致心理出现严重问题需要去看心理医生。这个破坏很可能是不可逆的,因为在大脑神经突触迅速生长的儿童和青春期阶段,神经元链接会固化下来。
当然,读经学堂也有一些例外,推测是有过让孩子感兴趣的唱诵或者理解,有些孩子不仅没有厌学,对于古文的思维理解能力也非常不错。但是他们也有另外一个明显的问题—呆,缺乏做事能力。这就是宋明理学之后儒家教育的弊端: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我们是怎么学传统文化的,怎么知行合一的学习传统文化?
指导思想:经世致用,经史合参。
老祖宗说的。不符合这八个字的学习方式,可能就是有问题的。
●  国学课目的
(1)具备古文基础,看古文如同白话文,打开通往圣贤智慧的大门。
(2)思考的习惯、彻底理解的习惯。
(3)知行合一的思维和行动习惯。
●  学什么
(1)经典:如了凡四训、荀子、道德经、淮南子节选等等。
(2)历史:如古文观止、资治通鉴,以及优秀的现代历史著作。
●  适合谁学
《了凡四训》适合所有人学,尤其适合中产阶级,因为它倡导的立志改命、反思改过、积善行德、谦虚好学,让中产阶级向上跨越的理想成为可能,而这些信念对于精英阶层来说可能已经不是问题了。《道德经》、《资治通鉴》在清一博文中被山长称为帝王之学,可能只适合有志向、有机缘的少数孩子学习
●  怎么学
举例(略)
第一期分享链接:《掌握多语言,走向国际化》–学在仁青,授之以渔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仁青学社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