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妙手莲花,扭转乾坤(二)诚心正意,给尊重

如果我不知道怎么做对,那我就宁可不做,不采取非常盲目的行动。

“谋定而后动”,“诚心正意”。

最起码这样我能够保证和孩子没有冲突。可以保证和孩子的关系好,重要的沟通这个渠道我能够保证,那最起码以后会留一条路的,否则自己把路给堵死了。


后来我缓了一下情绪,因为之前看到支付记录里面有骑自行车的支出和王者荣耀的支出,就问他:“你之前出去跑步都是用骑车的方式吗?”(孩子体质不好,我们让他每天跑步)
思考:从中能看到什么?
看到有欺骗妈妈的行为,比隐瞒更严重。要求的是跑步但用骑车代替,是撒谎在欺骗。
前面我提过,无论有什么样的行为,都有他的合理性,想想为什么要撒谎呢?也是在保护自己。如果跑步不想受那份苦,如果跟家长说了,又会有不愉快。所以其合理性在于,他在保护自己。
如果想谎言不存在,不让孩子撒谎,不是批评讲道理惩罚他,而是摧毁那个危险,让他感到安全,就没必要说谎了。
妈妈反思到的是什么?
用看管、监督、检查的方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需要找更根本更究竟的方法。这位妈妈看管孩子是否跑步的方式,是查看手机记录、多少公里。不管用什么方法,孩子终究会用其它方法逃避。所以用看管、监督、检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看大家问的问题里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该怎么办呢?这是眼前的问题,必须得解决呀。
就是因为家长只顾解决眼前问题的这种模式,才把孩子逼到了不想看到的地步,如果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善于欺骗就变成固化模式,这是更可怕的。
我不知道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理解,就是有的时候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甚至可以暂时先等一等,也不要去采取一些就是情急之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方法,不要只能让问题越来越糟。
我记着姜泽在仁青的时候,我也曾经犯过错误。就是孩子做一件事情。他没按着我希望的方式去做,我着急了,然后我逼着他去做。后来代斌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他特意跟我沟通。我觉得就是在姜泽成长过程当中,我有一个做的非常好的地方,就是我知道错了马上就改然后当时我认识到了错误,我记得我给代老师回了一封信,就是说如果我不知道怎么做对,那我就宁可不做,不采取非常盲目的行动。“谋定而后动”,最起码这样我能够保证和孩子没有冲突。可以保证和孩子的关系好,重要的沟通这个渠道我能够保证,那最起码以后会留一条路的,否则自己把路给堵死了。
然后这母子就是这样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这个妈妈就一直在追问他。妈妈问他是不是一直用这种欺骗的方式,骑车不跑步?孩子说:偶尔是的。然后妈妈问你在王者荣耀里花了多少钱?孩子说两千多不到三千。
孩子其实这个时候还是挺配合的,无论妈妈问啥,孩子都在说,所以我说他家的这个情况不是特别严重。不过这个游戏中花的钱数字也确实真的是挺大的,但是孩子毕竟告诉你了,那就是好事。
妈妈又问,到底什么时候花的?孩子说之前上学的时候,还有就是这次放假回来。我拿手机准备看他充值游戏的时间点,他过来抢了一下,我怒看着他,他就转身出去,发脾气“砰”的一声带着门,回他屋了,进屋准备反锁门。
其实这就等于妈妈是不相信孩子,刚才已经跟你交代了这个事实。孩子说以前在上学的那个时候玩过,放假回来玩过。妈妈不相信,所以才又查看。
虽然理智上你希望孩子不撒谎,但是你的潜意识在让你希望孩子去撒谎的,所以说你要拿过来去看,去核对到底他有没有在撒谎。如果他在撒谎,你可能就又有机会发脾气了。
我的感受是:觉得这个妈妈太咄咄逼人了,终于把孩子逼到无路可退,只能自己回到自己房间里,就是连争也不想争了,这个时候孩子放弃了。
那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个妈妈要穷追不舍,就是妈妈到底她想要的是什么?
在金华分享会上的时候,我说跟孩子交流的时候,首先要诚意、正心,那这个时候妈妈的这个“意”和这个“心”到底是啥?
其实这个妈妈自己开始被情绪控制的,她肯定自己不知道的。我之所以在这里要把这个过程分析的细,其实就是想加深一下印象。然后真正到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可能就会想到我此时此刻的“意”是什么,“心”是什么。
举个我自己第一次网上分享的例子:
比如说我坐在这里,一开始我蛮紧张的,我从来没有对着电脑,要说那么多话,大家反应什么我都不知道,那这个时候我就会提示自己诚意正心。我坐这里到底要干什么?我的发心是什么?
我肯定要把我对这个案例的理解分析一下,希望通过这个能够给大家一点启发。最起码有些地方加深一下印象,以后在生活当中能够应用。只要我把这个事情正常的做下来就好了。
还有就是我一直在提示自己一件事情,就是我现在又在提示自己,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很放松,这样的话我头脑会更清晰等等。那就是因为我知道这个诚意正心有多重要。不管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在做之前让自己诚意正心。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能调整一下自己,然后再回归一个更好的状态。
这个没有啥好办法,比如说可能是通过咱们这次这个交流,大家对这个印象更深一点。可能下次你想起来用一下,等你再用一次之后感觉挺好,印象更深,慢慢一点一点的就形成一个习惯,没有别的好办法,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然后再说回这个母亲,她的反应就是在这个情绪的驱使下,这个我形容一下,这一次其实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交流的机会,但是这个妈妈就把这次交流当成冲突,甚至当成一场战斗了,而且她很进入角色,就是那种势在必得,那种很顽强的这股劲儿都拿出来了。
其实我不该这样说这位妈妈,但是就是想让大家理解在这个情形当中,就是在这个冲突当中,每个人其实都是受害者,这个就像我以前分享的时候说,我们有个成语叫“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其实最后我想说在家里的情况就是一方赢了,满盘皆输。
这个妈妈就在于错误的方式,希望自己赢,但是真赢的话真的就是满盘皆输。曾经跟代老师一起去参加过一个生命成长课程。那个课程当中我记了一些印象特别深刻的话,这话当时对我的冲击很大的。
最要命的事儿就是你把别人扒的体无完肤,那个人还不得不承认你是对的。
大家同意这句话吗?
刚才前面讲的人和人相处,最重要最需要处理的就是感受。其实这个时候就是你给对方的感受实在是太要命了,那同样以这种方式跟别人沟通交流的话,这个结果也是很要命的,那就是满盘皆输。
而最智慧的方法是什么呢?
就是当别人有伤疤的时候你替他遮着点。我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在这里给大家加深一下印象。
当你看到孩子有错的时候,或者是惹祸的时候,你帮他遮着点。
姜泽小时候其实小孩都是这样的,他也背着我们做可多坏事儿了。我们一般不会直接揭露他,就是我们装不知道。因为一直沟通非常好嘛,所以过不了多久,他会主动的来跟你交代。
跟大家说个有意思的例子:从小我们不让他吃零食,他也知道不对,但是还很馋。爷爷奶奶知道我们不让吃,爷爷奶奶就偷着买很多那种饼干,而且都是从那个小摊买来的,然后爷爷奶奶就放到阁楼上面,他就爬上去吃点然后再下来。后来有一天他心里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跑过来就说妈妈你知道吗?爷爷奶奶给我买零食了,买饼干了,我们每天都跑上去偷着吃。然后我就朝他笑一笑,摸摸他没有说啥。后来又跟他爷爷奶奶说这个了,说了之后老头老太太还挺不好意思的。但是他们心疼孩子,老人就觉得孩子能够得到及时满足,他们心里就可满足了。后来这事也就都没追究,就是也没说到底是谁对谁错,什么教育理念,那都没有用的。你给他宽松之后,他后来就会来找你跟你说。
而且大家一定要记住,当孩子主动承认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再加一句。那就是批评他呀,或者给他一个什么评价。比如说你看我以前跟你说过吧,不能这样,你看出来这结果了吧就是这种话千万不要说。
再看前面的这娘俩,这个妈妈就是不放弃,一直不放弃。其实当我看她写的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就在想在整个过程当中,这个妈妈一步一步逼着这个孩子。幸亏这对母子的亲子关系问题并不是特别严重,孩子争执中只是跑回自己房间,然后把门一关,我干脆我不跟你交流,就是说我跟你没道理可讲,或者我也不想跟你讲。
如果说亲子关系特别严重的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任何一点都会产生更可怕的结果,他甚至可能会成为小飞侠,所以咄咄逼人的父母会让当孩子无路可逃的时候,他就会选择去另一个世界。这个另一个世界可能他把自己关在了一个小空间。
我相信在我们这里不会有这样的孩子,因为大家没有那么严重。但就是在南京真的就有妈妈和孩子在车上开始争吵,然后吵到一定程度,当这个车开到桥上的时候,这个孩子实在受不了了,推门下去直接就跳进长江了。然后我们这前一阵就是疫情期间,有个孩子42楼就跳下去了。家长之前他都没有预料到的,如果他预料到了,他就不会跟他吵了,但是就是没有意料到结果就这么可怕。
然后妈妈过去就跟他说,你不要反锁。然后这时候妈妈又想出了另一个办法,来继续罚这个孩子,说你去给我跪着反思。这个孩子不跪,然后妈妈说以前我和舅舅从来就没有对姥姥这种态度。以前只要有犯错误我们就跪着,你从小到大没跪过是不是?所以现在你敢这样对大人。

这个妈妈认为,你现在就敢这样怼大人,就是不尊重,不听话。这里就可以看出他妈妈之所以像前面这么大的反应那么生气,其实她心里有一点就是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侵犯了。

关于这个尊严。什么才叫真正的尊严,怎么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

这一点我在这里先不讲,我就举个例子。

大家知道皇上有几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让老百姓都怕他;

第二种境界:当皇上为子民干很多事情,大家觉得这个皇上挺好;

最好的境界:老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但是都生活的特别好。

再有一个就是这个尊严和权威有什么不同?

提出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之前我也说过姜泽他挑食的时候,我让他吃剩饭的那个例子,和这位妈妈让孩子下跪,这两种情况其实是不一样的。

然后妈妈就让他马上跪着去反省。这里因为这个妈妈提到了自己的那个成长过程和孩子成长过程对比。然后她就觉着都是长辈对晚辈,那为什么效果会不一样?就是像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可能父母打呀骂呀,很多人他并不会出现心理问题,但是也会有的,像我就是有这方面的心理问题,是我自己以后走出来了。

但是有些人他根本不会有这个心理问题,依然很孝顺,依然很爱父母,也不怨恨父母。那为什么呢?

为什么现在孩子就那么脆弱呢?

就好像是惹不得。大家有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这个春节期间,因为我父母一直在我妹妹那帮他们看孩子,我妈妈就属于那种到哪去就是自己家。因为爱孩子,就是她啥都说什么都不管,我妹妹就受不了,然后就很烦很烦,但是又觉得好像这样不对,所以自己很内疚。就问我说,我这样是不是不孝顺啊,就像咱妈就会说小的时候姥姥姥爷那么打他,但是他也没有跟父母不礼貌,或者什么,而且心里还很爱父母,但是我为什么就烦得不得了?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我稍微解释一下。其实你像我们,尤其像我们父母那一代,物质很匮乏的那一代人,他们当时面临的就是物质的匮乏,吃饱穿暖,这是他们最大的需求。如果父母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没有这个生存危机的话,他就会很幸福。就说这个需求层次理论,对于正常人来讲,或者对一般人来讲就是一个真理性的东西。吃饱穿暖,这个对那一代人来说是个天花板,他就是想达到那个天花板,就已经很满足了。

在这个天花板之上的什么自由、理解、尊严、尊重,这些他根本看都看不到,就是在我们头上天花板之外的东西,我们看不到它。那我们自然也不在意它。

我经常会看到一些捡垃圾的人,或者是很底层的为人们服务的人,比如说扫楼道或者是物业一些工人,其实有的时候我心里挺羡慕的,我觉得他们很自信,就像我们如果看别人扔的垃圾挺好的,假如说我们需要的话,我们都不好意思捡,觉得很丢面子。但是他们没有感觉,拿到了之后特别特别的开心。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我觉得他们活的其实挺开心的。他们不在意面子,因为他们需要的是温饱问题,那是天花板。

但是我们的孩子不一样,我们孩子生下来物质极大丰富,他根本一点都不需要担忧。所以他是站在我们的天花板之上。

他上面的天花板是什么呢?

是自由、是尊重,所以说这个时候他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他的那个天花板,他要够着那里,他才觉着他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他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对家长尊不尊重,给不给自由,那么在意。当他觉着这些东西家长侵犯他的时候,那他就会像这个孩子一样要去捍卫自己。

你看我们小的时候绝对没有这个胆儿去跟父母那么争,但是这些孩子他就能够去捍卫他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东西,也真的就是这种最重要的东西。当我看到下面这段的时候,我真的是特别的感动。

(未完待续)



点击阅读“如何塑造亦师亦友的亲子关系”系列文章

(四)亲子双方,都要学会沟通和表达–培养领袖气质的家庭环境

(五)和孩子划清界限,逼他尽早独立–中国父母最大的坑

(六)不能任性,父母必须有权威–还是中国父母最大的坑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仁青学社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