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父母的期待,管用吗?


姜泽妈妈姜丽萍老师,是仁青学堂明德班的第一届老家长,儿子曲姜泽2016年入读仁青学堂,2018年考入清云学塾,在仁青和清云都位列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姜老师的家庭教育,在仁青备受李老师推崇,在清云又被朱老师推荐。2020年1月,在金华新教育交流会上,姜老师进行了主题分享–如何塑造“亦师亦友”的亲子关系。在姜老师风淡云轻的分享中,全场掌声不断,泪水涟涟。

教育价值之高,非语言所能表达。精心整理成数篇文章,供有心人、有缘人,细细品味,学而习之。



(如果有一天,听到有人对你说:你家孩子太差劲了。你是什么心情?)
我先跟大家说姜泽他的表演水平是啥样的?应该是这学期开始的几个月,他们有上表演课。有一天姜泽对我说:他的表演水平,在清云学塾是最烂的。烂到啥程度呢?老师给姜泽的评价:曲姜泽的演技只有一点,就是调节音量。高兴的时候、愤怒的时候声音可大了,低沉的时候声音很小,平时就是这样的,这是他唯一的演技。
然后我想问大家的是,如果你的孩子,还是被大家说成很优秀的孩子,表演是这个水平,其他孩子表演水平很高,你心里是什么感受?着不着急?
说心里话,我一点都不着急。当我们一家三个人通话的时候,他同我们说这个时候,把我和他爸爸乐得可开心了!而且开心了好几天,没事的时候就把这个拿出来说一说,开心开心,就当做梗一样。
为啥为这样呢?我这只是举个例子,平时姜泽在成长过程当中很多时候、很多例子都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并不着急,而是看着他,有的时候傻乎乎的那个样子,觉得好可爱呀!他现在是这个样子,我们也一直是这样的心态。
(看到这里,请大家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姜老师会是这种心情?她怎么能够不着急,还“乐的可开心了”?)
然后我给大家分享姜泽小时候的例子。小的时候,刚开始学写作文,人家很多孩子都是提前学一些东西,我们家这个是,连学前班都没上过,就从幼儿园上大班然后直接上小学,之前一点准备都没有,什么生字、拼音、写字都没练过,然后到写作文的时候,对他来说就更难了。写作文对他来说特别难,会有一种什么情境呢?比如说老师让写100个字,他在书房里写,写到60个字的时候,跑出来,说:“哎呀写60个字,还差40个字”,然后转圈回到书房继续憋,再憋一会儿,跑出来了“80个字,还有20个字”,然后再回去,等什么时候跳着出来说:“耶,我终于写了100个字了!”然后这个作文写完了。如果是你们,你们着急不?别的孩子的作文都已经被老师拿到讲台上去做范文,开始念了,但他还是这个样子。
(看到这里,再停下来想一想:别的孩子的作文都已经被老师拿到讲台上去做范文了,你家孩子还在憋字!如果是你,你真的会不着急?)
但是我和他爸依然高兴:哇,好可爱啊!100个字把他憋得直转圈!真的,我们就是这种感觉。现在我们也是,我今天举很多例子,都是他小的时候到长大的一些,想起来就讲出来笑一笑,开心开心。
其他的家长,如果是孩子作文、数学、英语任何一方面,如果感觉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时候,就会找各种学习班。我也一样,也受外界影响,我也曾经跟着一些家长,据说那个作文班好的不得了,然后就去想,要不我们也去试一试?带着孩子试了几节课,我发现不对劲。因为在我的理解里面,作文写作是什么?是把自己的经历,尤其孩子,他有一些体会、一些想法、甚至是一些思考,然后把它用文字表达出来。大家觉得写作是不是这样?这才叫写作文,但在作文班时,发现老师教的好像不是这样的,说的过分一点,就是玩文字游戏,而不是让你怎么体会这个世界,怎么思考。说实话,其实那些内容老师也教不了,所以后来我就说:不着急,我们记住写作的根本是什么?让孩子更多的去体验,跟他多交流,交流的时候,孩子就会逐渐体会思考一些东西。当他的头脑积累多了,可能他就愿意往外面输出。然后因为这个想法,就把这个事放弃了。
每次看着他憋得直转圈甚至跑出来的时候,我就好开心呀,小孩子成长的时候原来是这个样子。因为我们心里没有期待应该那样,没有比较,只是他呈现出什么样子,觉得以前还不是那样,现在是这样,好可爱呀,到现在也是这个心理其实我们也不知道他将来会不会喜欢写作。但是就在这个学期,姜泽给了我们一个意外惊喜。元旦时候佛山有个规模很大的分享会,其实每天晚上姜泽都忙到很晚,因为要参加分享,有天晚上,他说:”妈妈我有很多话想同你说,有几个重要事情先同你说,其中有一个是我想尝试从事写作。我当时吓一跳,我一下子联想到,100个字憋得直转圈的那个小孩儿,现在想要写作,我以为他可能就是一时兴起。但是等我们清云学塾家长会开会的时候,我也跟朱老师聊到这儿,朱老师说:曲姜泽确实愿意写作,他不像别的孩子写作水平很高,但是为了完成作业。曲姜泽不是这样,他是真心想写,有这个愿望。这件事情就让我觉得很意外,我就在想,如果说当时,我着急了,我想办法带他去参加什么学习班等等,或者是硬逼着他再写多少个字,那么可能孩子,他对写作这件事就没有兴趣了,就厌烦了,可能就没有特别想从事写作这个机会了。
其实我上面讲这个,是分享计划里没有的。我的计划里面在一开始要讲一下我对孩子成长的一个理解,就是在姜泽的教育过程当中, 我一直在头脑里把他想象成像一棵小树一样,这个小树的成长,是要靠他自己的,如果说大人有期待,他应该长成这个样子,不符合期待,这多了我就剪一刀,那少了,我就给他嫁接一个什么,如果是这种方式的话,那这棵小树它自己想要长的愿望,可能就会被伤害掉了。当这个愿望被伤害掉了之后,无论你下多大功夫,不但没有用,而且还是相反的作用,会伤害到成长的那颗愿心,最后他就可能不想长了。
我相信大家也看一些类似心理学的文章,关注孩子教育的都会这样,里面有很多孩子,父母期待高,小时候按父母的期待学这个、学那个,练这个、练那个,可能学习非常好,但是当他到青春期的时候,甚至到了大学、研究生、博士生的时候,他突然内心没有力量了。博士生跳楼的很多,大家都听到过、看到过这样的报道。为什么?他们曾经那么优秀,为什么长到一定程度不长了?我的理解,就是因为:他们一直是按着别人的期待去努力,而他们内心本有的生命、自身就带的、按着自己的方式去成长的那个愿心一直没有实现,他没有机会按自己的、本有的、内在需要的方式去展现自己生命的力量,他所有的能量都为别人的期待而耗尽了,所以说对他来说,成长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所以我宁可不长。
我不知道我这样说,大家能不能理解我。我一直对生命的成长,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就是这样理解的。所以说在姜泽成长的过程当中,可能我的有一些想法、一些做法有点特别,甚至我的朋友有的时候会跟我说,你们家的想法和做法咋都这么吓人呢?!
(未完待续)

读后感悟


六年前,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父母对孩子,到底应不应该怀有期待?没有期待,让孩子成为他自己?高期待高要求,把孩子训练成精英?


问题是:怀有期待,你的期待就能实现吗?怀揣自私,私利就能得到满足吗?


比期待重要千百倍的,是因果、是规律。


有期待,就有不符合期待,以及随之而来的情绪和乱作为–而这,是不好的因果。所以,姜老师没有像多数父母那样被期待和情绪绑架,而是思考教育的规律,遵循规律做事,因此她收获了一个让人羡慕的结果。


因上精进,果上随缘。姜老师做的很通透。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仁青学社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