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携子之手,共修国学


你在追求什么?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界定清楚一个人生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生在世,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我们追求的是世俗的成功,很多的金钱,很高的社会地位,很多的朋友,能够过上一种富足和受人尊重的生活。再提高一个层次呢,我们要追求幸福–金钱和地位并不必然能够带来幸福。有钱有势的人,他的幸福感并不一定比穷人幸福感更高。因为欲望是无穷的,如果一个人的金钱再多,但他的欲望更大,钱满足不了他的欲望,他仍然会因为贪婪恐惧而经常感受到痛苦。但是一个没有多少钱的人,如果他的欲望很低,不多的金钱就能够满足他,他就会有很高的幸福感–比如一位知足长乐的老人、一位修行的隐士。再高一个层次,在成功和幸福之上,或者说已经涵盖了成功和幸福,是自由。自由,就是你能够自由掌控自己的人生,你不被金钱奴役,不被别人奴役,也不被自己奴役,你不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把身边的事情搞砸,即使世界末日到来也能平静面对,你能够做成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获得社会认同感和价值感,并且获得充足的财富,这是心灵、财富双双获得了自由。

能够帮助一个人获得成功、幸福和自由的工具,我们把它统称为真理和智慧,因为一个人只有按照真理和智慧,按照世间的运行规律来做事情,他才能够最有效率的追求到成功、幸福和自由。

网上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案例:

2005年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当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整个节目中的两个环节因为中美学生表现的强烈对比,令人深思。


——价值取向的考察


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


他们有的这样解释,如果我拥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应我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


中国学生直奔权力和财富这样的结果,忽视了如何实现的过程,不去思索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我们文化中的官本位在他们的观念里已根深蒂固,社会上对于金钱的过分热衷追逐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我们的孩子的选择清楚地映照出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一些劣根性。


多年前看到这段报道的时候,“真理和智慧”这样的字眼太抽象了,超出我的理解范围。您现在也可以测试一下,自己和孩子能不能理解这些字眼?走到三四十岁这个年纪,如果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我非常清楚自己的答案:我想要真理和智慧,来帮助我获取自由。

人世间最大的悖论


接下来我们说人世间存在一个最大的悖论。当一个人年轻、精力充沛的时候,他往往还不具备多少智慧,所以即使他很有愿望和精力去做成什么事情,去追求成功、幸福和自由,他往往也追求不到,他会经常把事情搞砸,遭遇挫折失败,但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而当一个人年老了,读了很多书,经历了很多挫折,明白了自身的很多问题,看清楚了人世间很多真相的时候,他获得了很多的智慧,越来越觉得自己能够做成事情,追求的到幸福和自由。但是这个时候呢,他的身体情况不允许了,他已经没有精力去做这些事情了,甚至是他的精力不足连累到了心力不足,他甚至也不想去做什么事情了。上了一些年纪的人可能体会过这种感受,当你身体不好的时候,是不是感觉什么都不想做了?我们会感觉很难再有心劲和精力,像年轻时那样雄心勃勃、精力充沛的去追求个什么东西了。

如何解决这个悖论?


自己活到这个年龄,即使什么都明白了,但是已经有些迟了,然后我们就会想到孩子–如何让他们少走弯路,让他们在尽量年轻的时候就尽量懂得越多的智慧。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中国有一句古话,一语道尽: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

第一件事,读书。读书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让自己加速成长的最快方式,这个重要性就不用再强调了。父母和老师给孩子讲道理,也归属此类。这里存在的问题就是,孩子看不懂书里的道理,听不懂你给他讲的道理,因为他没有体验和历练。

第二件事,行路。也就是要多做事多体验多历练,很多书里面说的内容,没有亲身体验是看不懂的。这也是为什么,我经常怀疑上大学这件事情是不是笔赔钱的买卖–赔了青春,换来傻气。我到现在也没确定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读大学。

第三个,识人阅人。虽然一个人他可能会经历很多事情,但是呢,他不一定能够从这些事情中学会识人阅人的本领,活到四五十岁还稀里糊涂的人,比比皆是。

第四个,明名师指路,或者说遇到贵人点拨和扶持。有这个经历的人,才会无比神秘的说,这件事情太重要了。。。。。。没这个经历的人,搞不懂这到底有什么重要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了深厚的智慧,把国学智慧学到身上,读书只是其中的一个必要而基础的步骤,但是如果不做后面三件事情的话,读书只能把人读成一个书呆子,因为必须事上磨才能知行合一。

但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分享呢,还是关于读书的,关于传统文化的书。

传统文化书籍中蕴含的智慧


智慧,通俗一点解释就是: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重要的?该怎么做事去达成自己认为正确和重要的事情,让自己获得成功、幸福和自由。

比如,父母教给我们的“智慧”,是这个样子的:

“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买房买车,娶个好媳妇。”

——父母育儿真经


也就是说,父母告诉我们的智慧是追求财富、追求舒适的生活是正确、是重要的、是值得追求的。方法呢,就是通过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来达成这个目标。父母反复教的这点智慧,我们记得很牢,一辈子真是按照这个路线走过来的。所以你看,印刻到孩子大脑中的“智慧”真的很有威力吧!它创化了一个个、无数个真实的人生!

但是实际上呢,父母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他们以自己非常有限的认知框住了我们的思维和无数种可能性:人生不是只有物质财富这一个目标值得追求,方法也不是只有考大学这一条路可以达成。父母直接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狭隘的目标,但是没有告诉我们实现目标的方法(除了考大学这一点)—他们在强调结果,他们没有告诉我们,过程应该怎么做。

我们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是非常普通的人,他们没有读过多少书,人生成就也很普通。我们再来看看古圣先贤教给我们的智慧:

一个人的追求应该是成为古代圣贤那样的超人,我的人生我做主,只要我懂得反省改过、积善利他、保持谦德–孜孜不倦的踏实训练自己,一刻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让自己养成这样的好品德,我一定能够为自己和家庭积攒到足够的福气,实现我的愿望。

——《了凡四训》


如果把这样的智慧印刻到孩子的大脑中,我们停下来想象一下,可以创化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呢?


中国几千年以来最杰出的人物,在他们留下的著作中,以我们不可企及的认知高度来点化我们:最高境界的追求是个人修为的最大化—儒家的目标是培养圣人,佛家说人人皆可成佛,道家追求的是做真人、至人、神人,不管从哪一个哲学流派来说,修身都是最重要的。治国平天下从修身开始,这是儒家讲究的修齐治平的次第,他强调的是一个过程,获取智慧的过程,结果是伴随而来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自己读书的目标、人生的目标定义为修身–追求真理和智慧,它可以让一个人心灵宁静而自由的同时,获取到外在的财富地位。而把财富地位直接作为追求目标的人,“出人头地”背后伴随的是超过能力范围的贪婪、恐惧、纠结、痛苦。我自己经历过这样的状态,周围也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人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呈现出负能量状态,自己很痛苦,事情也做不好—而且是理想和抱负追求越大,人越痛苦。

我们接下来用一本书举例看一下修身的过程是怎样的,这本书就是《了凡四训》。我是在2016年通过家长的推荐接触到了这本书,在此之前传统文化的书我只读过道德经,《了凡四训》那个时候对我来说就像天书一样不懂,所以一开始读的时候也没什么感觉。但是当时家长群打卡,然后就每天要读一遍,每天读一遍,不知道读了多少天之后,突然对里面的某句话有了感触,理解了,然后想去做了。就这样一句一句话的积累起来,没想到这本书就变成了我人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本传统文化启蒙书。

改过之法–反省改过,为自己承担全部的责任,不能有任何抱怨

这本书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章。一开始呢,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立命之学和改过之法。2015年的时候,当时我们做新教育,老师心中是有一个困惑的:当时接触新教育已经有两年时间了,我们对于组织孩子相互送大礼包,批评反省的这个环节呢,有很大的困惑。我们发现孩子其实都是很喜欢让别人认可和赞美的,成人也一样,如果对他进行批评,他不会反省,只会难受和逃避,所以实际上效果并不好。那个时候呢,我们甚至一度在想,是不是西方的那种及时给孩子鼓励、肯定,这种方法是不是更好?

《了凡四训》就是解决了我的这个困惑,无论是东方的经典还是西方的科学研究都表明:人性,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最棒的,我们看不到自己的问题,但是很擅长看到别人的问题,觉得别人都不咋地。所以人的本性呢,就是希望别人认可和称赞自己,对批评和否定持反感态度。当我们逆着这个人性来的时候,当然遭到了人性的激烈反抗。但是真理和智慧是什么呢?人身上确实有一堆的毛病,这些毛病妨碍了他取得成功、幸福和自由,因此必须得改成正确的。但是自己就是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所以呢,或者是他自己提高觉知能够看出来,或者让别人给他提出来。因此当我一遍遍的诵读《了凡四训》里面这样一句话“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无过可改,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的时候,我就彻底克服了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怀疑,我明白了老师需要做的是把知非改过的信念输入学生心中,他们就会对批评和自我批评受之坦然。这个反省找抽的意识是新教育理念强调的一个重点,重点中的重点,因为没有这个意识就不会改错和成长。后来2006年我带着明德班学习《了凡四训》,这个班级是青春期孩子,很多孩子刚从体制转学来到新教育,习气和惯性已经很深,他们是非常抗拒别人给他提意见的,甚至认为那个属于打击报复、泄私愤。但是诵读和引导一段时间之后呢,基本上都能转过来,把别人给他提问题,看成是成长的机会。最近两三年《了凡四训》一直都是我们这个大班新生的必修课之一。我也会把山长的一句名言经常拿来提醒学生:“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事业、家庭等等有很多烦恼,一定是你有毛病”。我不断的提醒自己、提醒他们:要为自己的生活承担全部的责任,不能有丝毫的抱怨,哪怕真的是别人的错,你要做的也只能是找自己的错–即使被狗咬了也要反思,为什么狗不咬别人单咬你,为什么你就能够让狗咬到呢?

那么反省改过这件事情具体如何落实呢?

《曾国藩传》上提到这样一幕:曾国藩在30岁时确立了志向,学王阳明,读书做圣贤,也就是心性上的不断修持。曾国藩当时意识到自己性格浮躁,生活散乱,为人傲慢、虚伪,和圣贤标准相差太远,他决定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具体要怎么做呢?他向晚清理学大师唐鉴请教,唐鉴告诉他写日记是入圣之基

虽然数年前就说要学曾国藩,我是今年看到介绍《曾国藩传》的一篇文章后,确定下来要坚持写反省日记,一日不断。到现在我已经坚持了有几个月时间了,做到了一日未断;也在要求学生们持续写反省日记,一日不断。回顾这些年真正的成长,都是发生在认真日记期间。越写越发现自己越多的毛病,但是身上原有的毛病也在被修复,感觉人越来越完善。遇到别人给我提意见的时候,哪怕是暴风骤雨,也能够平静对待,第一反应就是找自己的问题。原来,那是要拍案而起的。这就是修身的过程。

立命之学–追求卓越的至上精神


第一篇立命之学,我们可以把它解读为新教育的至上精神—自立自强,追求卓越。

当前家庭教育中困扰很多家长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孩子不好好学习,家长很着急。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是什么–为了什么而学习?我想每个家长都比较清楚,大概就是为了孩子自己有一个好的生活。那我们看一下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有一次读南怀瑾先生的书,才发现古代读书人的想法是这样的: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做圣贤,要做对国家社会有用的济世之才。所以,古代读书人的心胸格局比我们现代人要大很多、很多。这段话当时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山谷中突然看到阳光的感觉。 

在书中读袁了凡先生的故事,他在文中有这样两段话:

“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


“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了凡四训》



他的意思是说:为什么古代先贤就可以百世被尊奉为人师,而我只能做一个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普通之辈。他把名字改成“了凡”,就是说我不要做凡人了,我要超凡入圣,读书也是为了做圣贤。

做圣贤,不就是一种追求卓越的至上精神吗?新教育的核心信念是:我的人生我做主,我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而我想要的人生是一个付出的人生。这种信念和传统文化中提倡的读书是为“做圣贤、匡扶济世”是一致的。

孩子传统文化能够学好,他就知道自己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有个好前途,而是为了修身养性,让自己成为像圣贤一样的卓越之人,能够把所学经世致用,拿来在社会上做一番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获得心灵和财富双方面的自由。而且修身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他可以一直走下去,在这条路上一个人会觉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充实,他是为更大的自己而活,不是为了金钱物质,不会总为小事纠结。

刚才说的那个过程,就是大学中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从修身开始,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我们每一个人虽然不一定会有治国平天下那么大的事业,但是我们的小家是一个“家”,我们的事业或者职业是我们的“国”,我们周围、我们事业职业辐射更大的范围,是我们的“天下”。古代读书人传统的修身是从自己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一直到把自己周围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做好,这个才是正确的路径。但是传统文化断代了那么久,我们很多人根本就没有修身的概念了,都是我想要什么我就去追求,然后路上呢,一路上妖魔鬼怪,很多事情自己也不知怎么对付,然后遭遇很多的失败挫折痛苦。都是因为没有修身,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积善之方—付出利他、受人喜欢的经营者意识


积善之方,可以和我们新教育的经营者意识对应起来。

人的本性呢,都是懒惰自私,哪里舒服往哪里走,如果给他机会的话,人人都想只享受不干活;如果让他追求的话,追求的就是为了自己的财富名利地位,这些都是我们想要的东西。

但是真理和智慧是什么呢?是反过来的。积善之方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看村里有福气的那些家庭,比如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长得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待人非常慈祥宽厚。而这样的人家呢,她一般会生几个很有出息的儿子,她那个家庭会很隆盛–这种的例子我原来在农村里面是见过不少的。然后也见过一些待人很刻薄的家庭的长辈,他们后人的生活就很凄惨。这种例子我相信大家在自己周围的生活中都会有观察到。这样的例子是在验证传统文化中记载的最深远的智慧,但是由于人的寿命短目光更短,我们只看到了开始,看不到结局。

企业也是一样的,李嘉诚、马云、稻盛和夫还有清一山长,他们经常都在强调要利他、要懂得让利、要服务他人、要提供最多人最广泛最需要的服务、要给人提供最好的体验,要让别人喜欢你。。。这些都来源于我们中国最深厚的传统文化–我刚才提到的这几位都是学传统文化的,身为日本人的稻盛和夫也学我们的传统文化,他一生最推崇两本书,一本是《论语》,一本就是《了凡四训》。

谦德之效—谦虚好学 心灵开放 戒骄戒躁


最后一章是谦德之效。根据刚才我们对人性的分析能知道人的本性绝对不是谦虚的,而是骄傲的,自以为是的,但是真理呢,跟它又是相反的。

谦德之效里边有一句话叫做“谦之一卦,六爻皆吉”,这句话是来自于《易经》里面的“劳谦,君子有终,吉。”对应的是这样一个卦象:

上面是坤卦,坤代表地,下面是艮卦,艮代表山。正常情况下呢,山是在地上面呢,但是这个谦卦呢,他把那个山放到了地下面,也就是说山本来高高应该在地的上面,但是他偏偏把自己藏到了地的下面,所以是谦卦。易经八八六十四卦,每一爻都有凶有吉,唯独这个谦卦,六爻皆吉–怎么说都是吉祥的。《了凡四训》说“惟谦受福”,就是说一个人,只有他的心灵是谦虚的,他才有受福的余地,否则福气给他接都接不住。

上面我们是从一个比较玄的角度来说的。实际上一个人的谦虚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用现代话来解释也很清楚,就是一个谦虚的人,他的心灵会比较开放,会很好学,会愿意面对和改正自己的问题,他会比较沉稳,比较厚重,还有给人的感觉会比较好,别人会比较喜欢他。万维钢精英日课中讲述《通往品格之路》这本书的时候,罗列了西方精英人士普遍具备的一些素质,对于谦虚,他是这样说的:

“谦卑,是一种美德。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美德。以我的阅读经验来看,“谦卑”在英文世界被越拔越高,已经到了精英人士最值得拥有的美德中排名第一的位置。”


——万维钢《精英日课》


曾国藩有一篇文章也专门提到,他特别特别反对两样东西:一个是骄傲,一个是急躁,所以他说人要戒骄戒躁,反过来都是要修谦虚。前段时间山长在群里特别提到小孩子要注意培养“谦”,因为现在的孩子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情况太严重了。对于我们新教育的孩子,由于他从小的能力和自信心都比较强,我们也特别需要注意培养他的谦虚,而且人懂的越多就越不敢骄傲的,因为他知道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我看到好像有人担心孩子国学学多了怕孩子骄傲–觉得孩子学了很多知识,会怕他骄傲是吧?如果这样子的话呢,说明国学没有学对。

杂谈—《黄帝内经》《易经》《庄子》

我以前因为自己身体健康,家人身体健康,一直都不喜欢学中医。但是去年我的孩子得了鼻炎,我就开始被逼学中医,我是先学的实践–针灸推拿等手法,然后开始学《黄帝内经》。这个时候忽然发现我竟然能够看懂《黄帝内经》的文意了,而且忽然之间也能够看懂其他古籍了–以前根本就是天书一样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算是正式学习传统文化。在新教育圈,我们都说孩子是来帮助父母成长的,就是这个情况。

《黄帝内经》是怎么修身的呢,比如说它里面有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看这句话的时候突然就发现,哦,原来只要我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我就不会生病了。这样呢,以后我每次心里烦躁了,有了什么事情,我只要把这些话念一念,就像咒语一样,心情马上就好了。我从去年年初学了《黄帝内经》到现在我只生病过一次,就是上个星期的发烧。但是这一两年以来我真的是没有生病过,别人看我的气色说特别好,主要原因就是心情调好了,那个病真的就不来了。当然,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医理之后,把孩子的鼻炎治好了。而且我还想明白了一个事情,就是人为什么不能知行合一—学习《黄帝内经》这件事告诉我,人为什么不能知行合一呢?为什么以前我们在体制学那么多东西都用不出来呢?就是因为:

在体制学校我们学习的过程,它其实是在教育我们,知识是用来干嘛的呢?–知识是用来丢弃的!考完试我就可以扔掉了,我就可以不学了!

学习体制教材和学习《黄帝内经》完全是两种体验,《黄帝内经》里的每一句话,你都是要用出来的,而且学《黄帝内经》一定要跟实践一起学。

还有就是其他的一些书,比如说《易经》和《庄子》。《易经》的卦象推演,变易不居,让我终于有点明白了佛家说的“无常”是什么意思,在对待事业的心态上,就去除了很多的焦躁,变得从容很多。我对于自由的感受,就是从《庄子》里面获得的启发,进一步摆脱了自己对自己的奴役。国学知道的越来越多的时候,它会由点到线到面,再形成一个系统,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大树驻扎在你的心里。还有一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人学的。我们知道一个人要取得世俗成功的话,他的情商,他的人际交往,他的领导智慧是非常重要的,《淮南子》里有句话叫做“通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也就是说你什么都懂,但是你不懂的人学,那你也称不上是智慧。所以呢,一定要研究人学。而中国,就是研究人学的一个大国,因为中国历朝历代以来那么多的兴衰成败、对历史分析的重视,在人学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智慧。这方面的书汗牛充栋,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了解。

先学会辨别国学


虽然国学已经火了将近十年时间,而且近年还被大量编入体制教材。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能够学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对很多人来说,是很模糊的。我们说不清楚国学的精髓是什么,搞不清应该读哪些书,以怎么样的方式来学国学。

对于孩子教育来说,有的机构让孩子大量浸泡在“琴棋书画”中,有的机构倡导以“六艺”作为塑造人格的训练方法,有的机构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呢,就是全天候读经。这些是不是正确的方法?说实话我不清楚,那我会不会采用呢?不会,因为我不清楚那是不是正确的方法。我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全部理解来自于山长上课讲过的八个字:经史合参、经世致用。我认为这八个字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防骗指南。所以我对自己的指导原则,跟谁学习传统文化呢?第一,经典原文,所谓书不读秦汉之后,集中在先秦著作,还有后人对先秦著作的注解,比如张商英注的《素书》,郭象注的《庄子》。第二,是跟那些取得世俗成功而且德行很高的老师学习,因为他们受人尊重的德行和所取得的世俗成功,说明他们能够做到经世致用,把国学智慧用出来–清一山长和南怀瑾先生就是这样的人。通过老师前期的辅导,再逐步过渡到能够独立研究国学典籍。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现在好像很多学习传统文化的人,相当排斥西方文化,觉得我们中国的国学什么都好,是万能灵药。如果大家都这样想,也许下一个天朝上国、大清王朝的覆灭,会重演一下。近代中国为什么会败于西方,西方有什么好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一点我想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在教育领域这个方面做得最好的,当属中西结合的新教育,新教育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根,同时在深入研究西方的精英素质和精英文化,并且知行合一。

我刚才说的这些,目的是提醒大家,以后我们新教育,可能会越来越多的兴起国学热,那大家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能会想到外边去找一些培训机构学习—但是,如果我们不懂得辨别真正的国学精髓,有可能被人带到沟里去。少则得、多则惑。最重要的还是要依法不依人,能够和经典对得上,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用出来,能够让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几年我中西方书籍都在读,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咖不仅仅是大量阅读西方最新的书籍,而且他们都在学国学!在国学方面很有造诣,信手拈来的引用,比如美团的王兴、猎豹移动的傅盛、樊登读书会的樊登、得到大咖万维钢、何帆、吴军等等这些创业精英和知识精英。再过一段时间,国学也许就像英语数学一样变成了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必备技能,我们确实应该开始了。

怎么教孩子学国学?


首先我们要清楚教孩子学习国学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山长的指导和自己的实践,我总结下来有三个目的。第一是心理行为教育,也就是古代的童蒙养正,也就是前面说到的修身。第二个,是要让孩子对国学保持兴趣,对国学保持尊重和敬畏的心态。第三,就是学会古文,为孩子以后深入学习国学打下基础。

不懂文言文是学习国学的最大的障碍之一,这一个是我自己的经历。我虽然小时候读过一些古文书,但是高中之后再不读书,再加上家庭中文革遗风的影响,我对国学不仅是一无所知,一穷二白,而且还隐约抱有一种非常反感的心理。2009年接触清一博客,开始了解传统文化的时候,由于很多年没有读过书,古文对我来说已经变得非常的晦涩难懂,所以接触国学那么多年,除了《道德经》和《了凡四训》,其它经典对我来说都是天书,这个情况持续了持续了好几年,严重阻碍了我学习国学,因为有很多次拿起古书,都是看了看不懂放回去。也就是直到去年,因为孩子生病,我学习《黄帝内经》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发现能够看懂的,然后才开始正式学习传统文化。因为我的这个经历,我觉得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让他做到读古文如同读白话文一样,将来如果他想学习传统文化的话,他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比基础更重要的还是兴趣,我们不能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了让他将来有一个好的古文基础就逼他去学,你把他的兴趣给破坏了,那他的古文基础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也许还助长了自满和自己为是。我希望看到的画面是孩子20多岁之后,他能够主动深入的钻研和应用国学。必须有兴趣,有敬畏之心,有经世致用的那种兴趣和目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国学是用来修身的,从小学国学的过程中修身要修到实处。

方法:经史合参 经世致用 可理解性输入

因为我带的是八九岁的孩子,他们这个年龄段开始学习国学的方法,依然采用刚才那八个字:经史合参、经世致用,再加一个“可理解性输入”。我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小班的孩子,他们当时是7~8岁这个年龄段,是怎么开始进行语文教育的。

7~8岁的孩子刚刚开始学汉语,我们选择的方法是省心、省力、快速突破。用“麦田拼音”这个软件学了大概一两周时间,拼音学会了。然后接下来用了一个叫做艾美识字的教材,就是拼音加这种识字的材料,开始快速突破阅读,用了大概两三个月的时间,一个学期回到家里就可以进行亲子阅读了,亲子阅读坚持好的同学寒假回来之后,他的阅读就非常流畅了。

之后就开始了国学和阅读的学习。说到学国学,我知道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说读经典要不要唱诵?说文解字,要不要一个一个字带着孩子去理解文字最初的样子?还有就是要不要背唐诗?要不要读小说等等?其实我不是非常清楚,我还是按照对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理解“经史合参、经世致用”这八个字来自我指导,所以给孩子们就安排了两个事情,一个是读经,一个是读史。其实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有一卷也提到了这个观点:

训曰:古圣人所道之言即经,所行之事即史。开卷即有益于身。尔等平日诵读及教子弟,惟以经史为要。夫吟诗作赋,虽文人之事,然熟读经史,自然次第能之。幼学断不可令看小说。小说之事,皆敷演而成,无实在之处,令人观之,或信为真,而不肖之徒,竟有效法行之者。彼焉知作小说者譬喻、指点之本心哉!是皆训子之道,尔等其切记之。

——《庭训格言》


康熙皇帝这段话,和新教育倡导的阅读理念,是非常一致的。山长在博文中说过,不要让孩子看童话类、虚幻类的内容。孩子读经读史这个大方向是没错的,那在读经读史的过程中,文言文其实是一种语言,它像英语一样、它像普通话一样,是一种语言,是语言就应该遵循可理解性输入的顺序来学习。所以我接下来一边给大家推荐一些书,同时说一下这个可理解性输入是怎么进行的。

第一套书:新教育传统文化读本

这是我们新教育学堂的孩子,每人手里都会有一本的传统文化读本,里边收集了山长最推崇的一些经典古文,包括金刚经、心经、道德经、鬼谷子、淮南子节选、太极拳经–大部分都是道家经典,少部分是佛家经典。这一套经典读完之后,如果后面家长还要安排的话,可以再去读《黄帝内经》《庄子》《易经》、四书五经等等。这是经典诵读的一个过程,我自己安排孩子读,会有选择性的只读其中部分内容。更多内容,是要孩子以后有兴趣自己去探索的。

关于孩子小时候读什么经典,我看到有家长提问说有两个矛盾的说法:要不要让孩子读能够朗朗上口、更容易理解的《弟子规》,或者是《道德经》这样蕴含着很高的智慧但是孩子又难以理解的经典?我自己是偏向于第二种的。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他不管读的是什么都会很深刻的印刻在他的大脑中,英文叫做应imprint—这是有西方科学研究理论依据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给孩子的东西,要确保是最正确的。

而《弟子规》里面的部分内容,它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有些内容其实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引导孩子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比如对父母的爱,但是爱的表现形式一定要“丧三年、常悲咽”吗?对于《道德经》这样的经典,孩子小时候也许是不能理解的,但是他有一天会突然理解的。不要说小孩子,比如说我刚才提到自己读《了凡四训》,开始读的时候是不理解,但是读着读着突然就理解了。

第二套书:民国老课本

民国老课本这个系列的书籍,我个人是非常推崇的。借助这次民国老课本的挑选,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给孩子挑选书籍的标准。

家长们通常以为孩子爱看书就是好的,但其实现在的孩子,很多都很爱看书。但他们看的什么书呢?我有一次参观一个夏令营,发现那里的二三十个孩子都特别爱看书—这让我很意外,结果我走近一看,发现他们所在的图书馆里放的书全是童话、动漫、胡编乱造的小说等等,孩子是很爱看,但是这些内容是精神毒物,是需要我们家长去严格控制的。因为即使孩子读很多的书,他看上去越来越知识广博、口若悬河、写作流畅,但是如果他的认知很低,思维混乱,那些内容其实是害了他的。这也是我小时候乱读书的经验教训。2009年刚看到山长博文的时候,有一段对大学生的描述让我记到今天:大学生实在是缺乏思维能力,情绪很重,理想很高却很虚幻–这是对我大学毕业时状态的精准表述。怎么来的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乱读书,看了大量虚幻类小说,还有乱听流行音乐,把情绪调动的很精彩。

这些年学习新教育理念,加上自身的经验教训,我总结下来选书有三个标准。除了价值观正确、表达清晰有序之外,第一,不能有虚话、空话、废话;第二,不能带主观情绪;第三,不能主观武断。目的是保护孩子的信念和思维不受破坏。

所以我给小孩子挑选书籍的标准基本就是“事实+有序”。需要特别警惕的就是流行读物,因为流行读物你不知道是哪些不入流的作者写的,里边有大量空话虚话废话、过度渲染的情绪和主观武断的想法,这些都会传递给孩子。还有就是国学二手货,我指的是当代不知道是一些什么人,他对于国学的解读,他是随意解读或者胡乱拼凑的,特别多的就是谋略学—比如淘宝读书上排名在榜首的一本关于《鬼谷子》的解读,虽然我也不懂《鬼谷子》,但是我能看出来作者也不懂—我本来是抱着好奇和敬畏的心理打开榜首的这本书,想看看作者有什么高明的见解是不是值得我购买,结果发现他就是“写一段原文加一段历史典故”来胡乱拼凑的国学作品流行写法。对于作者那些肤浅胡说的观点,孩子会倾向于不加思考的接受,这就影响了孩子的独立思考,以及对于经典后续可能有的更加纯正的理解吸收。再举一个例子,喜马拉雅上一些给孩子讲历史故事的听书频道,看似挺好,以为能让孩子掌握很多历史知识。有一次我听到孩子们播放一个讲二战的系列故事,那位主播一开口我就发现她用自己的观点去妄加评判和揣测希特勒的内心活动,但是希特勒有她想的那么弱智吗?我一听就让孩子们把它给换掉了,然后他们换成了一个野外生存的系列故事,是一个小男孩讲述的,这个小主播情绪很平和,说话客观清晰,都是在描述事实,把一件野外生存的技能,一步步讲下来该怎么做。这个我就让他们听了。

在这套民国老课本中,我们随便翻看两个故事:

一幼女,剪彩纸,削竹签,制为风车,风吹车动,旋转不已。


司马光幼时,与群儿戏于庭前。有一儿,误堕水缸中。群儿狂叫,皆惊走。光俯取石,急击缸,缸破水流,儿得不死。



这里边是不是在对事实进行准确精炼的描述,一点废话都没有?然后也没有情绪,也没有主观判断?这种文章,就是我特别希望八九岁孩子能够读到的文章,民国老课本里面的文章基本都是这样的特点。孩子多读这样的文章有什么好处呢?在西方的教育里,在孩子小学阶段,要教他们辨别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实。因为西方非常注重培养理性思维,鼓励孩子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因此孩子首先得学会区别观点,然后才能判断观点。但是我们中国人习惯与把事实和观点混合在一起,随意下判断,这就把孩子的思维搞乱了。小的时候,孩子思维还不发达,还无法判断观点的对错,这个时候训练他习惯于对事实进行精确的描述;年龄大些再刻意训练思维,逐步完善决策能力。小时候读的书,就是训练孩子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基础。

第三套书:亲子共读国学经典

同样根据这个标准,这是我找到的另外一套国学经典教材(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这样的书是很难找到的,这个是我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当时找遍了他们的传统文化教材,找到了这套书。它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孟子、论语等八本书。里面也是没有多少主观看法、废话或者情绪,当然这套书籍里面有一点,但是没那么多。我们学习的方法是让孩子读里面的古文经典,老师引导他们推测含义,讲解道理。古文后面的白话文故事是带拼音的,让他们自己阅读,然后以故事比赛的形式把这个故事给讲出来。

我这两天带他们学的时候,讲的是弟子规。弟子规讲完之后,发现我的孩子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说我前两天发烧的时候,我儿子进出我的卧室好几次拿东西,就跟没看见我一样。弟子规讲完之后的第二天,午睡后他问我要不要喝水,盛饭的时候他过来主动给我打饭。我问他是弟子规哪句话触动到他了,他说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段话–我生病的时候他没有守在我身边。

所以说像《弟子规》《三字经》这样的经典,很多内容是非常好的,虽然智慧的深度不能和《道德经》相比,但是平时有选择性的给孩子讲解一些,用以修身,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具体的内容学习上,还是要引导孩子思考,思考语言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教育为人子女者要爱父母),用哪些方法来达到这些目的(比如,要让父母欢喜,但是不一定要事事盲目听从,如果听错导致做错,是父母也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第四套书:中国古典寓言菁华

接下来是第四套书。这本书收集了一些中国古文小故事,节选自《庄子》《战国策》《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这样的典籍。这种书,就比较容易选到了,因为它是古文典籍的精华摘选,不管是经典还是历史都符合不主观、不废话、不情绪,因为这是国学经典的特点,它是要言简意赅的表达出精要之论,是古代的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以他们的高度认知,把精炼的语言刻在竹简上面–技术层面也不会有很多废话否则刻的太辛苦了,同时史官们被要求要客观公正的记录历史,所以它也不会有太多个人的观点(当然历史事实的歪曲是难以避免的)。这样的素材孩子们读起来是很安全的,有事实有智慧而没有对思维的毒害。

这本书为什么推荐给大家呢?这个就是可理解性输入的好教材。它里边的短文是很短的,一个个的小短文组成的那么厚一本书,我们可以把里面的小故事单独拿出来讲,讲的时候让孩子一个字的一个字的去猜,在这个过程中他就学会了一个又一个的文言文的用法。他一开始也许只会一个字两个字,但是后面就会懂得越来越多。比如这个节选自《新序》的,孙叔敖埋蛇的小故事:

楚孙叔敖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及归,忧而不食。母问其故。泣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今儿见之,恐弃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后人又见,已杀而埋之矣。”母曰:“无忧。吾闻有阴德者,必获喜报。汝必兴于楚。”后果为令尹,执楚政。

——刘向《新序》


通过让孩子主动动脑和猜测的方式,辅助他慢慢能独立阅读这样的小故事,年龄再大一些就可以读《古文观止》这样长篇节选的书籍了。再长大一些他就可以读《资治通鉴》、《汉书》、《后汉书》、《史记》、《三国志》这样的历史书。当然,有了必要的古文基础,后续读多读少,主要就要看孩子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了。我们能做的只是因上精进–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打好基础,至于他日后是不是通圣贤之志、为济世之才,这个只能随缘了。国学修身,更是父母的功课。



关注喜马拉雅主播频道:仁青学堂,收听历次分享音频。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仁青学社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