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教师分享02 | 班级存在背后说同学坏话的情况,怎么办?



对孩子们来说,班级就是小社会。在班级,背后议论其他同学,说某个同学坏话的情况较为常见。我做了差不多10年的老师,几乎每一年所带的班级都有这种情况发生。相比男生而言,女生出现这种情况更加常见。

根据科学家的观点,这可能是人类远古时代生存经验给我们留下的烙印。女性相对男性来讲,力量较弱一些。在抚育后代这件事情上,女性的作用比男性更大。如果一个孩子生下来,父亲不在了,只要母亲健在,孩子大概率会存活下来。而如果孩子生下来,母亲不在了,那么孩子存活下来的概率就很小了。所以女性天生就有一种本能,善于自我保护,并且还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因此,女性就要避免跟别人产生正面冲突。就算对族群里面的人有不满,那么也不能当面说出来,因为当面说出来会给自己带来暴力冲突的危险。但是憋着又不舒服,所以只好在背后去散布谣言。

由此看来,背后说坏话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


一、背后说坏话

对学生个人以及班级的不利影响


不过现在社会已经变得更加文明了,法制更加健全,暴力行为很少。特别是在班级里面,A同学在背后说B同学坏话的行为,不利于班级整体建设。不利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情况一

假设B同学真的做得不好,言行影响到了A同学或者其他同学。从B同学的角度来讲,对他最有帮助的方式,就是当面用他能够接受的方式给他反馈。得到反馈之后,B同学才可能会改进自己的言行。

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就如同借助不了工具,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脸,也看不到自己的身后。如果能够得到更多的反馈,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就会更加全面,就算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会得到改进。

从A同学角度来讲,为了让B同学的言行不继续影响自己,最佳的方式,也是让B同学知道自己的行为对A造成的影响。如此B同学才能调整自己的行为,避免对A同学造成影响。所以,A同学本意可能是想让B同学不要再表现出类似的行为影响自己。但很显然,通过背后议论的方式,并不能达成此目的。


情况二

假设A同学真的做得不好,但是并没有影响A同学以及其他同学。那么A同学的行为则属于“扬人恶”。《弟子规》:扬人恶,即是恶。对于A同学来讲,需要做到的就是以包容之心来看待同学的言行。“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省也”等做人准则,永远不过时。如果在团队中,能够做到这些,也一定会更加被人欢迎和喜欢。还有古话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一个人跑过来跟你说,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好,那么他自己可能也不是什么好人。如果A同学养成了背后说坏话的习惯,这会对孩子一生的人际关系不利。他甚至可能被团队排斥。未来成功幸福的指数就要降低了。所以从A同学个人成长来讲,背后说同学坏话的行为需要调整。


情况三

假设B同学的言行没有问题。那么A同学的言行就属于搬弄是非,冤枉同学。倘若A同学讲的那些话传到B同学耳朵里,一般来讲,B同学都会很难接受。而且一般这种话,经过同学传给B同学,大多数跟A同学说的原话是不一样的。隐忍、敏感一些,在意别人评价的同学,就会感到很受伤,甚至自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跟A同学说的那样。想法多一点的同学,就会暗自想着下次找机会报复一下A同学,我也跟其他同学说说他哪里哪里不好。由此班级同学之间的相处很容易进入了恶性循环。整个班风可能都会变坏。



二、班级出现背后说同学

坏话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1、帮助学生全面看待这个行为

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这个行为(背后议论同学,背后讲同学坏话)对自己和对他人不利的影响。比如,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举例以下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个行为?你觉得这个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当同学了解到你在背后议论他的时候,你猜他会有什么感受,他会有什么想法?这个行为可能会给你带来哪些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你是否能接受得了?你能接受其他同学在背后议论你吗?如果你真的觉得同学的行为影响到你了,你认为通过背后议论的方式,是否能达到他不再影响你的目的?你觉得要怎么做,才能达成你的目的?一般学生也都能讨论清楚这些问题。从道理上明白这个行为是不好的,自己需要去改进。


2、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

对同学的看法、建议

通过第一个步骤环节,学生道理上是明白了。不过由于行为惯性是很强的,就算明白了这个道理,还是会掌控不了自己的行为。日后还会在不经意间,习惯性地又在背后议论其他同学。就算通过第一步的讨论,学生知道,如果你确实认为某个同学的行为影响到你了,相比在背后议论的方式,更加有效的方式就是和同学直接沟通。对此,学生也很难去执行。因为他没有练习过,他也不知道怎样去直接沟通,他可能还会担心如果我这么直接去说,对方不接受怎么办等。因此我们就在班级里面创造机会,让大家相互去表达你认为同学的哪些行为对你造成了影响,因此你给对方提出什么建议(你希望对方怎么做)。

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解决背后说同学坏话的情况,同时还有几点附加的好处:第一、可以帮助孩子们成为一个坦坦荡荡的人。即自己发现了问题,我们就拿到台面上去跟当事人进行正面解决,而不是背后议论,作无用功。第二、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担当的个性。即遇到问题,我们就来解决问题。就事论事,不去编造幻想。

在我们的班级里面,我们会根据情况,选择多个给孩子们表达心声的时间段。比如午餐时间,大家轮流表达给伙伴的建议,我们把这个安排称作“有话直说”。


3、班会评选哪些同学

有背后议论同学的情况

每周班会前会进行一项评选:本周观察到哪些同学在背后议论同学,说同学坏话的情况。被提名的同学,可以自己回忆是否有这种情况,如果有的话,那么就需要在班会上和对方道歉。根据实践经验,大多数被提名的孩子,都会承认自己确实有这样的行为,并且也愿意跟对方道歉。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可以帮助孩子们锻炼觉知,即当孩子们有意识地去观察同学的时候,也会对自己多一份相关的觉知。第二,当同学指出问题时,还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是否愿意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可以创造出更多考验孩子的教机。第三,当孩子选择道歉的时候,其实也是内心对别人的愧疚之感释放的过程。孩子内心其实是很清楚自己做错了,也会因此很容易对自己下定义贴标签,认为自己喜欢抱怨,认为自己又犯错了等。当我们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并跟对方进行道歉时,孩子是内心是很喜欢的。他内在的负面情绪也有了一个释放的通道,以避免负面情绪累积过多给孩子造成的身心伤害。

主要通过以上三种措施,班级学生的这种行为,大概率会得到纠正。在前两届的班级里,实行以上措施一段时间后,从之前每位学生都喜欢多多少少背后说他人坏话,影响班级团结,到最后连续几个月,都没有再发现类似的情况。也就是说这种行为几乎不存在了。



三、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做到比知道更重要

第一、做到比知道更重要,持续跟进,直到一个问题被彻底解决为止。


很多时候,我们做了第一步,引导学生讨论,把道理讲清楚了,但是没有第二点,第三点(可以是类似的措施方案)相互配合,就会导致同学们道理上明白了,但是行为上却没有什么改进的情况。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创造机会给学生去实践、练习。人际交往上的很多原则,不是知识。并非只要道理明白,记下来了就算学会了,而是要不断的实践,才会慢慢掌握。


同时,如果我们没有一直去跟进孩子的问题(比如讲了道理,观察几天发现孩子们有了进步,就以为万事大吉了),那么孩子很容易就此钻空子,容易养成中途放弃的习惯。其实很多孩子身上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问题,只是体现形式多种多样而已。只要我们把一个主要的问题持续不断跟进到底,那么孩子也会养成有始有终的习惯,对孩子更好地去克服下一个人性弱点,也会更有帮助。


2、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合适的规则

如果针对这个行为,制定的规则太严格,后果很严重,当然可能也会制止这样的行为发生,看起来也比较有效。不过有几个弊端:因为做错的后果很严重,有些同学在背后说了同学坏话,但是他会尽量去掩盖,隐藏,不愿意承认。因为他不想承担这么严重的后果。因为害怕违反规则,孩子一开始就选择压抑自己,但是从本质上看却没有真正改变。如果没有第二条的践行,孩子一直无法学会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当我确实对某个同学有意见,有想法,怎么办?)。


3、刻意拔高

第三、刻意拔高,让孩子去做那些他做不到的事情。


如有孩子向老师反馈有同学在背后说我坏话,议论我等情况,希望老师提供帮助。对此,我们可能希望引导孩子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你,包容理解他人,为自己承担责任等,因此启发孩子从自身找原因,想想看,别人为什么在背后议论你,说你坏话,而不是说别人的坏话等。因此并不对整个班级学生引导,也不做相应处理。如果班级只有一例这种情况,在了解孩子特点的情况下,这样做可能也会有针对性。不过如果班级有多个同学反馈这种情况,这种处理方式就是不妥当的。想想如果我们自己生活的圈子里,经常会听到我们的朋友同事在背后议论或者说不好的话,我们自己能够做到完全不受影响吗?特别班级就是学生赖以生活的圈子,学生几乎不可能做到不在意同学怎么评价自己。

为自己负责,包容理解他人当然是对的,但是当他人的言行给自己造成影响了,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减少这种影响,也是为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这也并不能说明没有做到包容理解他人。如果背后议论同学的言行没有很好的处理,势必会让学生觉得这种行为在班级里面是允许的,后续这种行为可能就会愈演愈烈,最终演变为“言语的欺负”。

魏书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上高中大学,也有10年光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10年,占了一般人生命的七分之一。而这10年,也是人生筋骨血肉成长最快的10年,是人生喜怒哀乐感情最丰富的10年,是人生意志品性形成的10年,是人生智力才能发展最快的10年,是人生变化万千的10年,是决定一个人今后命运的10年“。由此可见,班级对于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

借此班级小事,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人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祝愿:孩子们都能够在班集体中,学会和实践适应社会的做人、做事的法则,提升日后生活幸福指数。




欢迎关注“行知智慧园”视频号


相关阅读 | 点击进入


扫二维码 | 了解更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1)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