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行知学校2022年雨林长征营回顾(下)









成长和突破,需要卓越信念引领,更需要实际行动兑现。

高高山顶立,深深谷底行。

背行囊,入深山,钻树林,翻高山,跨草原,趟溪水。

深夜灯光把路探,身倦山间牛棚暖。

这个假期,雨林长征营的孩子们经历了什么?有怎样的收获?请看第二周内容播报…




2022年7月23日


第八天:雨中下山  亲近多民族友人

早晨藏族阿姨帮我们做了粑粑,孩子们很喜欢。早餐后藏族叔叔带我们一段,找到下山路,昨天晚上我和大家开玩笑:免得今天没找到路,晚上又回来了。



一出门下了雨,很快下了大雨,昨晚和今早烤干的鞋子半小时左右全湿透了,裤腿也湿了。

叔叔带我们走了挺远,才到岔路少的地方。一路上很多地方比较滑、陡,挺难走的,叔叔走得快,我们跟起来费劲。大约一小时,路线清晰了。我们和藏族叔叔告别,然后沿水沟下山。



这里类似原始森林,雨一直下,山路不好走,山林里各种障碍物,倒的树,有的钻过去,有的跨过去,路滑,有的地方陡,多个地方需要摸石头过河,下山这一路都在下雨,大家行进速度平稳。难走的地方廖老师看着大家过去了再走。

中午终于出山了,一踩在水泥路上立刻感觉硬。

中午两位女生给大家找到了吃饭的人家。普米族,人很和善。给我们做了饭菜,他们的习俗是客人先吃。这家的生活条件在我们接触过的人家中算是挺好的,孩子做公务员。男主人说之前村里有两个小孩去山里玩迷路了,住山上放羊人木屋,吃山上各种植物活了下来,一个星期后大家找到他们了。

饭后我们给主人钱,主人家坚持不收,我们说学校有规定,在人家吃饭一定要给钱,小伙子勉强收下一些拿去供佛,另一些退给我们。



下午沿环山路上山,路面上落石很多,周围的山比较多,早晨藏族叔叔说过让我们问一条近路,在拐弯处问路时,可能没听懂主人的话,走了一段还是没找到近路。于是老老实实在原路上走,我们的位置随山路一环一环升高,到达山顶,在高处向下看比较险,有的地方如果走到路边是悬崖,走路需要更加专注。



到达山顶后,已近8点,天快黑了,向村人问住宿地方,他们指了山对面下边一处,只有那里有。于是我们奔那里去。

这段路(很陡的坡)要经过田地边,很窄,不好走。有个傈僳族姑娘怕我们走错,还追过来带了一段。山里的女孩穿凉鞋也能走。我们沿着一人宽,两边很多草的小径弯弯绕绕地走,最终到了河边,需要过河才能到达。有的同学想蛮力过河,那样必然鞋裤都湿了,还可能被冲走。后来廖老师告诉前方有桥,于是从田地边花椒树旁爬过去,看到了桥。爬的过程感受到了花椒树的刺,对花椒树有了新的认识。

很快找到一家傈僳族人家居住,这家原来做宾馆招待外国人,这两年疫情原因村里人不让他们接待了,有的房间闲置了。傈僳族叔叔安排我们洗漱,烤火,给我们做饭。由于下雨,太阳能没多少热水,叔叔烧了一桶水,大家简单洗漱下。今天一天鞋子都是湿透的,晚上一脱鞋子,发现脚底都泡得白白的。晚饭后大家睡在叔叔家的木屋里,睡得挺香。



今日早餐在藏族家,午餐在普米族家,晚餐在傈僳族家。感受到各族人民的善良友好。


今日在雨中完成很险的下山路,下午又登山,再下到半山腰,全天徒步里程28公里。所到达最高海拔3612米,最低海拔2191米,累计下降1733米,累计爬升530米。


今天最大的挑战是下山路挺难挺险,经过这段雨中山林间的下山体验,大家对路上遇到的水沟水坑,各种障碍等都不在话下了。


2022年7月24日


第九天:羊肠小道下山  夜晚山顶行

如果不是睡得特别晚,大家尽量保持每天6点起床,今天也是如此。昨天穿了一天的湿鞋子昨晚在火炉边烤了一晚,还有些没干的,今早继续用吹风机吹下。傈僳族阿姨帮我们做了粑粑,大家吃完早餐后出发。



傈僳族叔叔给我们指了路,这条下山路很有挑战,半山腰的环山而下的羊肠小道。大部分一人宽,少数地方宽一点,有的地方比较陡。有挑战的是羊肠小道是斜着的,斜下方大部分类似悬崖,边上很陡的,好在有树挡着。较多地方比较滑。

一开始进入这样的路,我有些不习惯,挪着步子走,走了一阵子速度加快了。

有个地方难走一些,下脚能踩的地方很小,连着的土坡是松土挺滑的。廖老师指导每个人平安度过。这个地方路面是斜坡,需要双手抓树根,一边腿弯着靠着山体挪动,另一腿缓慢向前移动。下面是陡峭山谷,我没敢往下看。过的过程我的身体有些发抖了。学生的感受还好,胆子比我更大些。

走了一段,小路不清晰了,廖老师探了路,找到路继续走。还有一处路断开了不容易找,后面廖老师朝着目标方向继续找了一段时间,终于找到。大家在树林里沿着斜坡下去与廖老师汇合。就这样一路上上下下,弯弯绕绕,下午2点10分,到达柏油路。



2点40找到一处饭馆,是摩梭族人开的,在这里午餐,有的同学说第一次在这个时间午餐。同学们胃口不错,5盘上尖的菜都吃完。3点40出发。在上午刚下山处找人问路时,一位摩梭族叔叔算定了我们晚上能走到他家所在的村子,叫我们住他家。午餐时廖老师继续找本地人了解实际路况等,根据实际行程,下午确实要前往叔叔家了。

出发后先是走山上小路,有些地方需要自己开路,上山路路线直,比环山路近,不过体力消耗大,爬坡后休息时候多一些。在下午行进的路上,遇到了仙人掌,这个果子可以吃,而且就是这个季节有,不过如果没掌握正确的方法,是要付出代价的(刺很多,千万不要随便摸,用石头或小刀刮掉刺再上手)。



后面走的是环山村路,一弯一弯上山,天黑后大家继续走,这里已经是高山上,路上人极少,大家静静地走路,体会山顶行路。晚上9点多到达叔叔家附近,叔叔用摩托车拉了2人先到,其他人在等待期间,有辆汽车过来,问明情况,要拉我们过去,说村民住的都在一起,刚好叔叔赶到拉下一批人。于是第二批一部分坐汽车,一部分坐摩托车到了叔叔家。大家不但体验了山顶行路,有的同学还体验了山顶坐摩托车。我坐在汽车上,看着后面这段路,觉得挺陡的,坐摩托车的同学倒是没有感到害怕。



摩梭族叔叔家院子很大,木屋很漂亮。有热水可以洗漱。

这一天是星期天,同学们习惯了周日和家长通话,一安顿下来忙着通话了。

叔叔帮我们做了面条,弄了点青菜。大家边吃边交流。大家今晚十点半休息。

今天从拉伯乡的巴家河到子亩,大部分是有挑战的山间羊肠小路和野山路,傍晚后走到环山公路上,走到晚上9点多到达叔叔家附近,全天徒步里程30公里,累计爬升1236米,累下降1044米。

今天上午的羊肠小路挺有挑战,大家经过几小时的训练,以后遇到类似斜坡陡坡路况会更熟练了。


2022年7月25日


第十天:峡谷行 夜行环山路

昨天的路程大家普遍感觉累了。昨晚我11点多写完当日记录,躺下睡觉。这一倒感觉好像身体是钢板,很硬挺重的,晚上胯、肩背、脚起泡的地方等等不时作痛,夜里多次醒来。昨晚雷电大雨,这雷震得地都在动,听起来很响。不过孩子们都只是听到雷声不知下雨,看来睡眠质量不错。

昨晚大家睡得晚,今晚6点半起。由于雷电,早晨停电了。不能用吹风机,借着做饭的炉火烤烤昨天洗的衣服。早餐后廖老师给奶奶扎针调理。

今天的路线本来是最好走的下山公路,天气好,风景好,走起来最轻松,不过我们改为乘车到三江口,轮渡到香格里拉,在香格里拉继续徒步,节省一天多的行程,让孩子们在更多不同地貌的地方体验。

下山后到达轮渡点(三江口),乘船渡江,渡江停靠点是四川木里,走了一会,有个四川的藏族人开的饭店,在这里午餐午休。下午2点10分出发。

出发后沿着尼汝河走,天空湛蓝,白云朵朵,气象不同于宁蒗所见。有各种路,石子路,田埂路,上下坡等。中午很晒,背包爬坡,有的地方走行很久没有遮阴的地方,看着自己的影子在太阳之下短短的,背包在大太阳下爬坡挺难受的。大家坚持走。有的同学休息时不小心睡着了,后面使劲往前赶。

后面到了河边凉快了,休息下继续出发,有一段大家需要拖了鞋从河里走过去。水很清,下去感觉凉爽,有时水流让人有些站不稳,最难的是石子非常硌脚。一位普米族叔叔好心扶着大家协助过河。



接下来进入非常精彩的路段,洛吉峡谷,奔腾的水流一路伴着我们。路两边的山很雄壮。一路在这样的景象中行进。中间穿了三个隧道,第一个隧道很长,每个隧道大家都聚在一起靠边走。这一路景色让人印象深刻。路上有标语提示:落石路段,察看前行。我们在行进同时不断察看山势。



出了峡谷进入香格里拉地界,又走了两个小时到了洛吉乡里,这一段天色已黑,进城前没什么灯光,非必要的情况大家尽量省电不开手电,看不到了再打开。到了9点多看到灯光,找到一个饭店吃饭,9点半吃晚饭。



晚餐后找宾馆,由于天黑路看不太清,走错路了,到晚上11点10分找到宾馆,大家快速安顿好。

今天上午乘车下山节省时间,从下午2点到晚上11点徒步30公里。


2022年7月26日


第十一天:登山一天  山顶雨雪

昨晚到达洛吉,晚上11点10分找到宾馆,大家睡觉在十一点半以后了。今早7点起,7点40出门。早餐后(带上午餐)从洛吉出发,朝香格里拉方向前进,全部路都是上坡。全天爬升1315 米,徒步到达的最高海拔 3287米。途经最高海拔3719米的山顶。徒步里程29公里。

上午走公路,9点多开始很晒,好在不时有阴凉地方出现,不过今天暴晒时间是比较长的。

下午从山上找小路,穿树林,自己探路,直直地朝着山顶上,这样少走些环山公路,加快行程。

晚上6点多下了大雨,鞋子湿透了,走到7点半,感觉到天气不好,气温骤降,为安全,搭车下山,两位热心的傈僳族小伙子拉我们下去。小伙子说昨天看到我们在山下徒步了,今天早晨也见到我们了。

上车后,雨下得更大,还下了雪。



经最高点3719米高的地方,有的同学下来看看景色。

刚听说最近很多游客来到香格里拉,酒店宾馆爆满,网上搜的都写住满,朋友帮忙订到了。

晚上9点多到宾馆,一下车感觉很冷。同学们放下行李,穿上厚衣服去吃饭,吃完饭时已经快到10点,回去洗漱安顿。


2022年7月27日


第十二天:藏族人家行  体验各种路况

27日,前一晚大家10点多入睡,今早6点半起床。7点15分第一批准备好的同学出发去吃早餐了,吃过早餐后出发。

昨晚住在香格里拉市区,出门不远就是环桑那水库步道,这里是山路,步道的山路相对平缓一些。大家沿步道走了一段,然后开启了翻山之路。在前年的长征中,穿野树丛很多,今天上午也体验一番,很多地方没有路,只要想走就能找到路。大部分同学适应开创之旅,有的同学感到困难,经常说没有路,这还是有些要标准答案的思路,能过去的就是路。翻了一两个小时,这座山已经翻过了。树林中有了明显的小路,再走1小时左右,到达大草原,中午在藏族人家午餐,让初来香格里拉的同学有机会接触纯正的藏族家庭。



这个藏族家庭,在前年徒步经过这个村子时,曾在她家住过,主人一直惦记着上次来得匆忙,没有好好招待,叫我们再去。今天一进门,看到精致的木桌上摆着藏族特色食物,看来藏族姑娘真的很有心,让孩子们体验下藏族的特色。



午餐后,大家经过草原,由山路出去,再次经历一次翻山,沿着山里的小路走,这些小路平时走的人少,有些地方很不好走,路滑,石头石子多,有的地方陡。下午下了2,3个小时的雨,大家随时准备自如应对。山上岔路多,容易走错,廖老师仔细辨认方向。最后一段基本是沿着水沟走。到晚上8点多,大家终于由山上下来。



大家在黄金时段(天黑前)下山后,下山后的路并不好走,经过了前面的石子路,然后是敲碎的水泥砖铺的一段路(路上有水流,猜测铺水泥砖目的是让地不太泥泞),接下来走的是一排房子后面的水渠的水泥堤,这挺练平衡性。这段路挺长。再接下来是草地,此时草地水较多,有泥沼。天色已黑,需要手电照亮看路。草地和泥泞的公路穿插而行。有一次信好廖老师提醒,要不我可能会撞到一头牛的身上。再经过一堆混凝土堆,到达略有泥泞的公路。之后终于到了香丽线,一条有路灯的正常的路,此时已是晚上十点。

于是搭车就近找宾馆,热心的彝族叔叔愿意拉我们,最近很多宾馆爆满,叔叔知道我们累了,看到宾馆就去帮我们问,终于问到了一家有房的,没想到找到的还是前一晚入住地方附近的宾馆。虽然晚了,大家还是想吃点东西。于是放下东西,吃了米线,回来休息。

今天的路况很复杂,大部分是山路,天黑后还经历了一段草原、石头路、沟渠堤、泥巴路、乃至工厂旁的混凝土路,一直走到晚上十点到达正常的公路,全天徒步30公里,所到的最高海拔3651米,累爬升966米,累下降918米。


2022年7月28日


第十三天:香格里拉市区行

27日大家11点多才睡,今早7点半起床,8点15集合去吃早餐。

今早在一家藏族爷爷奶奶的店里吃炕粑粑,酥油茶,奶奶听说孩子们想品尝下糌粑,亲手为同学弄。爷爷奶奶赞叹孩子们坚持走路的行为,都表示这一餐全都不收钱,请孩子们吃。感受到爷爷奶奶的爱心,孩子们都说一定要付钱,临走前老师坚持扫码付了款。

上午在香格里拉市区,相对安全,走了这么多天让学生自己锻炼下,上午路线由学生设计,午餐也由学生安排。老师跟队。同学们选择了独克宗古城,大家主要是看看古城,没进任何店,没买任何东西。参观了红军长征博物馆,迪庆藏族博物馆。完全按照计划进行。



中午学生负责安排午餐,同学点菜考虑了菜量,价格,大家的口味等。大家都吃完没浪费。不过运气有些不佳,这家的油不太好,吃完不舒服。餐后学生带老师找到了昨天住的宾馆取包,带老师走到香格里拉汽车站,在此乘大巴到丽江。

一路上大家好好睡了下,补补最近缺的觉。

晚上8点多晚餐,在长征中这算比较早的了。晚餐选在居民区的清真餐厅,这里有本地回民来吃饭,应该做得比较用心,在当地才有回头客。事实证明大家吃得确实比较舒服,油也比较好。



住宿选了能洗晒衣服的宾馆,洗去长征一路的风尘。距离丽江火车站2公里左右,后天几个孩子可以从这里乘车回去。

今日路线基本都是平路,以同学自主设计路线和管理为主,节奏松一些,下午乘车返回丽江,今日徒步里程数24公里。


2022年7月29日


第十四天:丽江行路40公里

今日徒步在丽江兜了一大圈,从宾馆到玉龙县人民医院,再到束河古镇,从束河古镇到大研古城。一路感受凉爽的早晨,炎热的白天,热闹的夜晚(广场舞挺多);感受古城的建筑和气氛,感受宁静宽广的街道,感受拥挤的游客。

晚上返回医院,同学们自己去问,去打印纸板检测结果。

晚餐后购买车上飞机上吃的食物,晚十点左右回来休息。



今日丽江徒步,基本都是平路,全天徒步40公里。



二、孩子得到的锻炼和成长


1

模拟长征 自立自强

负重与不负重,对徒步的锻炼强度是截然不同的。本次长征除了最后一天半在城市中徒步,其他行程都是背着全部的行李,再难走的山路,再晚没有安顿好,行囊都在身上。不但背负,还需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物品,否则将会影响后面的行程和生活。

遇到什么吃什么,走到哪里住哪里。遇到农家愿意给我们做饭就吃得丰富些,有时候在山上,晚上和早上都是简单的清水面条,有时候下午2点40吃中饭,晚饭都在晚8点后,有时晚上十点半多吃晚餐。我们住过山顶木屋,山顶护林员房子的厨房,在多个少数民族家里借宿,安顿一般都在晚上8,9点后,有时夜里十一点多才找到住宿地方。

尽管居无定所,经常很晚才吃饭和安顿,早晨尽量保持6点起床的节奏,实在睡得太晚了延迟到6点半或7点起床。每天早晨都在身体的酸疼中起床。

由于经常安顿得比较晚,洗漱时间不多,平时自觉性好的同学能做好日常衣服洗晒和洗脸刷牙等常规管理,有的同学还需要老师提醒下。在老师的建议下,大家都能尽量做好生活管理。

在行程中也需要照料自己的身体,衣服鞋子湿了,到了能吹能烤的地方,尽量弄干,防止着凉生病;需要上厕所时自己找到合适的地方去处理,保障身体通畅;身上起泡了,肿了,每天安顿后及时处理,保障第二日走路不受影响。


通过自己背负和管理自己的物品,提升责任意识。有的同学丢了登山杖,后面有的路段会困难一些;有的同学衣服鞋子没注意烤干,生病的可能就是他;有的人起晚了,出发时间不变,他的用餐时间就会减少;自己带的水不够,途中如果没遇到加水的地方,就忍者。通过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结果,也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为保障途中联络方便,学生随身携带手机。刚开营前三天,新生看手机情况比较多,节制很少,后面看手机减少很多,比较有节制,有时不用老师说,老师看一眼学生就把手机收起来了。


2

路况较难 挑战更多

这次走的路更陡更险,上下坡多,这样的路往往一走就是一天或半天,耗体力比较多。多次进入深山老林,很少遇到人,有时天色将晚,如果天黑前没出山,其实很危险,老师同学都想办法解决。通过实际行动,让同学知道,哭没有用,抱怨没有用,想办法和用行动解决才有用。通过面对和解决困难,提升大家的信心和勇气。未来遇到问题,更多思考怎样去处理。



我们带的长征营这次是第10次,一大特色是从不提前踩点,并且很少走曾经走过的地方。不过会事先仔细研究卫星地图,提前向本地人了解路况情况。但带队老师毕竟不是本地人,不会对每个分岔路了如指掌,常常出现在山上找路,需趁天黑前下山的情况;也有在谷底不知多久走出的情况。所有遇到的困难,都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老师预设给学生的。学生不是玩一次迷宫探险,寻找标准答案的游戏,而是真实地在大自然中体验。如同我们的生活,其实未来发生什么都是未知的,学会面对不确定,接受变化,善于应对和解决各种问题,这是实实在在的实力提升。

一开始同学们碰到什么事情不用思考直接发问,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后面遇到事情多了,大家更加冷静对待,思考相对多了,问简单问题的情况很少了。前三天,遇到难走的路,同学们有各种招术来表达内心的不满,想办法逃避或让别人来帮助解决,到了后面,不管什么路况,都是冷静对待,即使觉得再难,行动上也是一步一步走下来。点点滴滴的经历中让孩子们的心更强大。


3

与人交往 主动沟通

十几天的行程,也会接触不少的人。对我们好奇的,我们需要问路的,装水的,借宿的,问餐的,搭车的等等,这些都给孩子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途中大家补充的水绝大部分是向农家要的,这锻炼学生主动去和人沟通。有时还需要去联系人家在他家吃饭或住宿。徒步后期,设计市内行程,购买车票,安排吃饭,检测核酸,返程登机办理等也请同学处理。同学们都经历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去找人要水、联系农家买水果、找人家用餐借宿等不觉得难开口。

有的同学平时较少表达自己的想法,徒步中很多有趣的经历,会很自然地和同学交流,有时主动找老师聊一些事情,心更加敞开。


4

培养感恩之心

一路上遇到很多困难,这些都是涉及到生活必需的资源如喝水、问路、吃饭、住宿、搭车及人身安全的事情。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其他人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不过我们每次都得到很多善心人的帮助,由此也让孩子们真心体验到好心人帮忙的可贵,孩子们的心被触动,与家人通话时说起要多帮助别人,行动上也愿意多支持他人,多付出。



5

了解风土人情

经常在少数民族家里装水、用餐、住宿,老师经常和大家聊聊生活和习俗的事情,同学们见识更广了。休息时候,老师也会和同学交流下所遇到的人的情况,让同学对不同人的生活情况更加了解。


藏族、普米族、摩梭族都有烧火的灶,灶上方有供佛,灶里也会烧香。我们有时鞋子裤子湿了,在这些供佛的家里烤火时,就不太方便烤鞋子、袜子,也不能用侧面的两个灶口(用来烧香供佛),只能用下面的口来烤。

在这些民族人家里吃饭,有时主人还没吃饭,但他们不和我们一起吃,让客人先吃,客人吃完他们再做饭吃。而且他们做菜水煮的多,炒的少,其实吃的方式很简单。傈僳族叔叔家的厨房装修了三年,没有油烟机,墙面都很干净,因为他们就是煮菜吃的。藏族叔叔一开始不敢应我们在他那吃饭,可能是担心我们对口味要求高,不能适应水煮菜,事实上孩子们在山上冷了吃到热汤菜很舒服。

摩梭族有母系社会传统,至今有些人家保留走婚习俗,女方看中的男方会一起生活,没看中的回家去,这样太差的人就找不到伴,这样的习俗会让后代更优秀。

做生意的人有些挺愿意帮助人的,山顶拉我们下山的傈僳族叔叔,是做松茸生意的,他看到我们很多次了,他说只要我们招手,就会停下来。他们能知人所难。


6

感受社会分层

我们所住宿的农家大部分都是牧羊人,农民,靠勤劳耕作为生的。他们早出晚归,挺辛苦的,不过收入并不高。比如玉米,一斤收购价3毛;叔叔阿姨上山捡菌子,一年增加一万多收入;放羊一年收入3,4万。这样的收入可以说是很少的。这是底层的一个现状。

种地养猪为生的叔叔阿姨已经做过多次手术,目前阿姨每天输液,他们辛辛苦苦赚的钱最终给了医疗体系。这也是社会底层人的另一个生存现状。


我们在香格里拉市区找住宿地方时,大家说宾馆爆满,价格上去了,网络订房一看都是满客,有房的都非常贵。第二日晚上找宾馆时,晚上十点多了还是找得到,价格比较实在。我们在当地见到的游客也不是特别多。有可能有资源的业主们一起哄抬了价格,垄断市场,让价格上涨。


三、感悟与收获









【胡同学】

我的突破点,以前没爬过山,现在爬过非常陡峭的山。我以前见都没见过那么陡的山,现在我见过还爬过来了。现在我走路的速度快了,更有力量,更自信了。


【任同学】

有一次同学滑下山坡,我有些担心他,自己也更谨慎。后面老师去看了判断是安全的,我放心了,走得更快。以前没有向别人讨过东西,这次去要水、借宿,得到了锻炼。以前没爬过直接爬的没有路的山,现在走过了,我比以前加勇敢,更会想办法解决困难了。



【陈同学】

印象最深的是爬“陡峭松山”,没有楼梯直接抓着草上这是第一次,这是我的突破。下坡比较滑,一开始怕,后来想到办法平安下来了。在去香格里拉的路上,下冰雹下雨那天,廖老师带我们从野山上山,我起来一下滑倒一下,起来一下滑倒一下,感觉有点坚持不了了,走过来发现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虽然困难多,总是摔跤,但总是可以解决的。还有一次爬“无顶山”,在山上没路了,以为要住在荒凉的木屋里,有点害怕,后来找到了人家,找到最近住过人的木屋,能生火取暖,感谢他们的帮助,感受到办法总比困难多。
















邵老师


近两年我一徒步脚上就起泡,去年也是这样坚持走下来的,晚上挑泡,白天走。今年徒步刚走1、2天,双脚掌都起大泡,右脚的泡皮还掉了,一脱鞋子,动一下都很痛。用了各种办法处理,过了2,3天,右脚大泡终于好些了。左脚又起了新泡。左脚的泡消停了,右脚又起泡,就这样,一路都是克服疼痛坚持走的。

上山下山多,路险陡,体力消耗大,对我也是一个困难。有时落在后面,我也坚持走,全程都自己走下来。   

每次徒步在几天后都感受到深入大自然的宁静。遇到越大的困难,我的心就会获得更大的突破。

第10天时,过了金沙江,下午背大包在太阳底下爬坡,挺难受的,走着走着,想着现在这么难受,这种时候一年也没有几天,大部分时候生活和工作都是在比较舒适的情况下,比现在好多了,是否那些时候都感觉自在呢?其实没有,心被很多外物外缘牵绊,也并不总是安宁。想想此时自己需要承担的都要自己担,人需要专注自己的本心与责任,放下太多外在的牵绊,自在的活着。

这是我六年来参加的第8次长征,遇到的大部分困难对我来说不是困难,不过这次感觉更加吃力,每天苦、痛、累都有。每天这样的经历,我的心都在反思。我一直以来很容易为完成目标放下自己的基本需求,如休息、锻炼等,我这次走下来,觉得最重要的是关照自己的心,让自己内心处在自在安适的状态,而不是必须完成某事的状态,这样自己做事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更容易实现。这些是在每日体验式成长中实实在在感悟到的,回来后我看待人和事的心态都更淡然了,重本质,轻名利。


廖老师


跟以往任何一次长征一样,只要父母坚定,孩子略有自我负责意识,参与者能完成这看似艰巨,实际上也是很有挑战的徒步的;走完了的孩子,都有自己意识到,未意识到的深刻历练和收获。同时,这次长征是我所带过的最有挑战的一次;过程中我有过3次担心;以往徒步,我心情自在轻松。

跟以往最主要的区别是此次参营的孩子综合能力相较过往的孩子要弱不少;此次非新教育孩子比重过高。这些非新教育孩子最终走完了全部行程,所得到的训练、体验,我想应该比经常有这类锻炼的新教育孩子还要大,还要多。

通过观察不同教育孩子的实际言行表现,我观察到接受新教育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的冷静、乐观;在主动承担,在服务他人,在实际处理问题能力,在身体耐力、灵活性;考虑问题的深度,等等方面,相较于同龄非新教育孩子优势更大。









2022年雨林长征营已经完成徒步行程。一路上经历各种事,遇到多种人,同学们见识增长;在问路、问水、借宿、用餐、搭车等方面得到很多善心人的帮助,同学们感恩心提升。本次路线难度比以往更大,上下山次数更多,陡峭的路,险路更多。14天来,基本都是晚上8点后吃晚饭,9点多、10点多吃晚饭都是常事。一般都是晚上8、9点,甚至11点多才找到住宿地方。除了最后一天半的市区体验,其他时候无论多么晚,无论多么难走的地方,大家都是背负全部个人物品在身上完成行程,这样的锻炼对孩子成长的帮助更大,全程徒步总里程401.6公里。

同学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更多,解决之后帮助升起信心和勇气,未来面对其他事情时内心多一份淡定和自如。愿一路上所经历的困难和考验,都转化为我们的勇气和智慧,帮助大家实现人生的复利。

感谢行知学校的引领和支持!
感恩参营家庭的信任、理解、支持!
感恩一路关心和帮助我们的藏族、傈僳族、普米族、摩梭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壮族、汉族人们!




END



相关阅读 | 点击进入


扫二维码 | 了解更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