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行知教师培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最近,“唐山打人事件”引发了强烈关注。在注重生活教育、事件教育的新教育圈,此事自然成为一个教育契机。就此,山长在知乎上发表文章,主题是教自己的女儿如何应对他人的侵犯、攻击。

程老师则把这次事件作为一次教师培训的机会:《如何利用这个事件设计课程》。事件发生后,程老师让各学部老师先讨论形成一份教学设计,并选出代表在全校会议上陈述设计方案,最后程老师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老师们则对照程老师的教学设计,找差距。对于这种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师培训,老师们觉得很实用,并且收获很大。因此我们整理出来,希望让更多人受益。



一、老师们的教学设计


各学部按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有不同的侧重点,不过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下面选一个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作为参考。


(一)切入点

1

给学生传递社会现实:社会上存在文明和不文明/黑暗和光明;

2

看清自己哪些公主经的信念需要加强;

3

情绪的代价和理性思考的价值;

4

我们怎么避免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现在如何做?


(二)方式

1

观看视频,直观了解事件。

2

给同学看网友的言论、反应,分析到底是理性还是情绪控制。

3

小组讨论,如何避免和处理这样的情况?

4

通过表演的方式,老师扮演恶汉,让同学们一组组上来表演,看同学们的反应,老师尽量逼真,录下视频。

5


对照视频中同学们的行为和反应,结合公主经分析,体现了哪些信念,是谁的责任?及造成的后果。

6

总结。

通过以上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同学认识到,需要加强公主经尤其是理性和担当的信念,强化因果思维,做出一个行为会带来何种结果?

遇到冲突,避免动手,优先通过理性行动解决。

当下我们能做什么呢?让自己拥有更强的能力和自由度,去文武兼修,既可以讲道理,也可以不得不的时候用暴力。


二、程老师的教学设计


各学部老师分享完毕后,程老师分享了他设计的教案。那么这份教学方案是什么样的?


(一)课程设计核心在于提问质量

1

看了这个视频,你的感受是什么?如何处理这些感受?

2

你赞同首先被袭击的白衣女生的一系列应对方式吗?其中哪些行为应对不当?如果你是白衣女生(或男生),遇到索要电话、加微信、被辱骂、身体被触碰甚至性骚扰、被打耳光、被打出鼻血等情况,你会分别如何应对?

3

你赞同黑衣女生用酒瓶还击的处理方式吗?如果你是白衣女生(或男生)的同行好友,你会如何处理上述这些突发情况?

4


山长和她的女儿作为当事人或同行好友,是如何应对的?跟你的应对方式有什么不同?比较后,你愿意选择怎样的应对方式?如何把山长的应对方式真正学到自己身上?

5

这类“黑暗事件”通常发生在哪些时间段和哪些地点?如何避免“黑暗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

6

如何识别“黑暗人格”?遇到有“黑暗人格”的人,你会怎么办?

7

本案中的施暴者会受到怎样的处罚?你从中吸取到哪些教训?

8

本事件反映出哪些家庭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你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二)教学实施环节

1

第一阶段:完成问题1-4。

看视频——每个人回答1-3个问题(书面或口头,用时20-30分钟)——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20-30分钟)——小组代表发言交流(20-30分钟)——老师归纳后点评(不给答案,只指出问题。20-30分钟)——对照山长应对方式找出不同,完成问题4。

2

第二阶段:完成问题5-8。参考上述教学环节。



三、两个教学方案

之间的根本不同是什么?


老师们经过思考和讨论,认为根本差别就是“是否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什么叫“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助长学生“我最重要”的感觉,也不是满足学生所有的需要,而是把他放在发展、思维训练、解决问题的中心。具体一些,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看程老师的方案是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一)互动方式不同:灌输vs提问


老师们的教案中罗列了一堆希望让学生收获的东西,至于如何让学生得到,大部分老师的设计中没有清晰的呈现。而且老师们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是基于山长的文字,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出来。目的是想让学生接受“正确”的观点,本质上是一种说教、灌输。其实这不叫教学设计,而是在分享看法。这背后的逻辑是:老师把观点讲给学生听了,教学就完成了,学生就得到了老师想要传递的东西。这个逻辑成立吗?显然不成立。如果这样就能完成教学,那么一台电脑就可以充当老师了。这种教学设计,显然是把教师放在了中心的位置。

而程老师的教学设计就是设计出好的问题,体会学生的感受,并且帮助学生处理感受,同时激发学生觉察、思考、探究。程老师设计的教案里,有非常清晰、具体的提问,这些提问有很好的代入感,能够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愿望。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

例如第1题“你有什么感受,如何处理这些感受”,一般成年人看了这个视频会有较强烈的情绪,例如愤怒或担忧,也不难想象学生们看后的感受。程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并帮助学生疏导情绪,体现了教育者的细致和对学生的关心。

再比如第2题和第3题,程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观察视频中女生们的不同表现,然后代入到不同角色、情景下,去思考如何应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去推理不同应对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再去判断哪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通过此过程,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到了训练。

还有,通过第5-6题的提问,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查阅资料,总结规律,第4、8题,引发同学们对自身的反思,从而吸取经验教训,修正错误信念。

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以提问串联,引导学生去感受、思考、推理、总结,教学活动完成后,表面上看是完成了一个个问题的解答,实则是大脑和心理经过和问题的互动,得到了积极的刺激和正向的训练。

虽然前面老师们的方案中也有提问,但这种提问和程老师的提问有何不同?两者目的不一样,前者提问是拿学生的回答和“标准答案”对照,以引出“正确”的观点,本质上还是在灌输,而后者则是调动学生思考,引导思考的方向,这是在启发学生。


(二)师生角色定位不同:

老师为主角vs学生为主角


在老师们设计的方案中,最忙、最有存在感的人,是老师。老师去收集资料给学生展示,分析和总结,讲解山长的观点,设计体验方案等。学生需要做什么呢?看老师送到眼前的资料和信息,听老师讲述观点,最多就是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然后按照老师预设的表演方案去体验,全程基本上都是老师主导。

而程老师的教学实施环节,就能够把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去,而老师退后,只是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学生忙起来,老师闲下来。程老师的教学设计中,老师需要提前准备、看资料,设计一些问题和实施环节,实际上用不了多少时间。可以推理,在课堂上,学生拿到这些问题,既要去看视频,又要在网上去查资料,还要讨论总结,甚至辩论,忙忙碌碌的。

教学环节实施下来,学生至少忙一天,甚至忙几天。如果把每个环节展开,其实可以忙几个星期。例如,第5个问题,让学生找黑暗事件通常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就需要同学们从网上找出更多案例,至少找三件事,总结出它们发生的共性,才能证明他们总结出来的规律。

例如第7个问题,“他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涉及到法律的问题,学生肯定要查资料的。网络上有很多涉及到这方面的言论,如何从海量资源里面筛选出最准确的信息?学生甚至可以去查阅法律条文,最终得出结论。

例如,第2、3两个问题是让学生试错的,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说什么都行,老师不评判对错。

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代入进去,直面这些冲突。这里面有几个角色?起码有当事人和同伴两种。每一个角色都有几种应对方式?每一种角色还可以再分,男生怎么应对,女生怎么应对?这就变成了四个角色四个身份,这四个角度,每个人讲一种,不能模棱两可。老师帮忙归纳,之后做点评的时候,顺带指出,每种方式可行性怎么样。就算当时可行,那么后果怎么样……

例如第4个问题,可引导学生设计模拟情景,让他们预想平日里同学会因为什么而引发情绪,来进行模拟演练。在演练中,有意识地去考验对方,看这样情况下他怎么应对,是不是真正把山长教的应对方式学会了。甚至可以展开,如果需要劝架,如何表达,当时的语气、语调、内容,怎么样才能够让冲动的双方平静下来,去进行模拟演练,这真的是很大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去设计、表演,又要动脑,又要动身体,忙得不亦乐乎。老师只观察,看哪里有漏洞,在点评时提出来。整个过程中老师就像导演或评委,把握节奏,看一个环节圆满完成了,然后转换到下一个环节,收放自如。

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思考、说话、写文章、做事,自然地就学会了有理有据,思维和逻辑严密。



四、“以学生为中心”

可能存在的误区


(一)逃避问题:

以保护之名,不让学生了解社会


低龄段学生的老师考虑到学生会觉得恐惧,担心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倾向于老师口头表述事件,不给学生看视频,以为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程老师指出,这是逃避。是我们老师自己担心,而不给学生看视频。不看视频就没办法发挥这个事件的最大价值,其实是剥夺了孩子们成长的机会,这并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何况现在网上到处都是视频,你以为不给看,学生就看不到吗?我们老师不要想当然,以为能当鸵鸟。

那孩子有负面感受怎么办?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程老师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处理情绪和负面感受的。他建议看完视频后要进行心理疏导,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疏导的方式不同,针对的情绪卡点不同:高年段的孩子可能更多的是愤怒,低年段的孩子可能比较多的是恐惧。学生内心会有很复杂的感受,老师或是让学生讲出来,或是密切观察,根据学生当时显露出来的状态进行疏导。如果集体疏导还不够,再进行个别谈话疏导。为避免影响小年龄孩子的睡眠,尽量把课程选在上午上,这样睡觉时可能就忘了。

如何对小孩子进行疏导,程老师也分享了思路:跟孩子说有情绪是正常的,看到了可怕的情况,老师也会害怕,爸妈也会害怕。这是真实的世界,但是这种情况不会经常发生。我们在小时候,有父母老师的保护,没有人敢来欺负我们。但是未来一生那么长时间,很难说我们不会遇到,所以我们现在就要为未来应对不测做好准备。这会让学生想:我们现在在长大,我们还有时间来准备,不用害怕。学生会更有信心,更有力量,更愿意接受老师的引导和参与演练。

我们不需要回避问题,关键看怎么面对,当老师正确地疏导之后,学生不会留下心理阴影。如果做鸵鸟,视而不见,就真的不会发生了吗?万一发生了难道自动会正确应对?


(二)担心效率不高


我们可能会觉得“以学生为中心”好是好,不过实施起来比较费时间,效率不高,而且整个上课的场面,可能没那么有序,看起来比较混乱。而以老师为主导的话,课堂看起来就会很有序,效率也挺高的。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想法,正表明我们还是以自己为中心。课堂更有序,学生更好管理,这样自己更省心。我们第一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省心,如何让学生更好被管理。那么管理好学生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学生乖乖听话,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吗?这显然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培养机器。所以我们需要转变自己的想法,需要关注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才能获得更多的训练、成长。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考虑效率的问题。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就算有效率,培养出来的也是奴才、机器,这与我们培养人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五、怎样才能设计出“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


其实理清了老师们的设计和程老师的设计的核心差别,意识到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并在实践中觉察,运用出来,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老师需要修正自己的信念,修炼一颗纯正的心。即觉察到我们教学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彰显老师自己有多么厉害、高效、多么会控场等,而是要通过教学活动实实在在帮助学生成长。

第一,就是通过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产生参与其中的愿心。程老师的提问是很好的示范,8个问题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前面4个问题(问题1-4)围绕唐山打人事件本身展开,作为第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后面4个问题(问题5-8)属于拓展和升华的部分,作为第二阶段教学内容。8个问题都与我们每个人切身相关,代入感很强,看到问题就想参与其中探个究竟。

第二,让学生全身心都能够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只带着耳朵来听老师上课,一次课程就能综合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团队分工协作等。程老师设计的教学实施环节,阶段清晰,时间分明又有弹性,环环相扣,学生全程参与其中并且唱主角。

第三,如果单个老师暂时不能立刻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就借助老师团队集体讨论,或者请教今日老师和程老师等。

下面分享三位老师对这次讨论式培训的感想,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教师1感悟


这次讨论让我有了紧迫感。经过程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方案做对比,才发现,原来自己体制教育的思维方式还在。虽然身为新教育老师,信念却还没有改过来,不自觉地会给学生说教。很惭愧自己在和学生相处中,有时候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站在一个制高点上给孩子一点点灌输信息,去贩卖知识,以为给到孩子东西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去思考过,眼里没有孩子,也没有材料,只有自己的那一套。目前最紧要的,就是要觉知,以学生为中心,不然,老师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


教师2感悟


看到程老师分享出来的教学设计,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才是真正的教学设计啊,其中没有多余的内容,几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其实这也体现了做事能力,程老师做的事情就是很漂亮,干净利落,没有任何拖泥带水。一个正常的人,把程老师的课程设计拿过来,都非常清晰知道怎么用,甚至不需要交流。

就像一个产品的说明书,表达清晰、精准。而我们学部集体讨论后的教学设计,有很多不清晰、模棱两可的地方。把我们的方案拿给别人,就算是经过沟通交流,别人也还是不知道怎么操作。这里也体现了程老师的以他人为中心的特点。写的时候,其实就要考虑别人能不能看懂,看懂了之后,能不能直接拿去操作。

另外,我们常常说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就是服务学生成长的,可是一到实际的课程设计中,怎么就没有用来呢?看来这一点还没有进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一不小心,彰显自我之心就会冒出来,看来克服我大是一辈子的功课。


教师3感悟


吃一堑,长一智,碰壁是体验式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比程老师的方案,我们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错了。程老师让老师们碰壁,其实就是对老师们成长最好的帮助。

对比后,我很想按照程老师的思路和学生们实操一下。通过实际上课,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照山长的思路时,惊讶于原来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应对,同学们乍一看,觉得自己已经懂了,然而一旦模拟演练,看明白的道理似乎又用不出来。

这就好比新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尊重和舍己从人,道理上我们都懂,但是真正一做,就明白知和行之间会有一段距离。

如何才能更快的缩短这段距离?

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对于想要改变的人,碰壁和撞墙是非常好的体验。


通过这次课程的实操,我发现大部学生都需要在实操环节中碰壁,才会更好地理解山长文章的内容并用出来。比如被混混打了耳光之后,要如何应对和处理?学生们在模拟演练时,很容易变成一味的讨好,如果对方认为你好欺负就得寸进尺,却又不知道如何应对了。如何照顾对方的面子,给对方一个合适的台阶,又不显得自己太软弱可欺,这个度的把握就需要自己仔细揣摩。至于如何去劝架,这个演练难度就更大了。


学生们在这个不断碰壁和不断反思调整的过程,知和行之间的距离在慢慢缩短。


这个过程和我们老师改自己的底层思维模式是一样的。程老师的示范,让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碰壁,使我们知道如何做是错的,只要我们不去犯这些错,其实就已经慢慢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END



欢迎关注“行知智慧园”视频号


推荐阅读 | 点击进入


扫二维码 | 了解更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