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



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模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17世纪,捷克的夸美纽斯就发表了《大教学论》。文中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创造了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而我们国家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这种模式下,完全由学校及教育者来制定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进度。这样统一的教育模式,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相对公平地让更多的学生享有了教育的机会。不过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就是不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个体。学生有点像流水线上的零部件,等待着机器按照固定的程序加工、切割。

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提出新课改,新课改中就提到我们的教育要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可见我们的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以教育者为中心”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下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并且在引导老师们改进教学方式。



其实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不是什么新的教育理念。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的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理念。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把他的教育方式称为产婆术。他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在广场上,找到年轻人,然后问他们问题。通过双方的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对话的内容,肯定无法提前准备好,而沟通对象不同,苏格拉底和他交谈的内容肯定也是不同的。所以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不是什么创新,只是恢复传统而已。

从一定角度来看,我们不缺乏好的教育理念。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够把这些理念践行到位。那么我们在班级教学中,如何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呢?



一、班级管理中,

如何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


在班级管理上,我们采用民主自治的方式。对于班级的各项规则、安排,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想法,并且作为议案提交到班会(班会也是由学生自行主持的)上讨论。最终大家投票决定结果。比如学生可以在班会上提出班级要组织一次户外徒步活动,提议者拿出具体的方案后,经过大家讨论后,如果班级大多数同学同意这项安排,那么我们就会去执行这个方案。对于班级管理的事情,学生能够做的,我们都让学生去做。比如由运动委员带领大家运动,由卫生检查员给大家检查卫生评分,由学习委员督促大家落实学习方面的规则和要求等。并且班委们的分工(谁担任什么职责),还会每个月重新竞选一次。

如果从效率的角度来看,这么做效率并不高。一条规则,一个方案,学生讨论起来都挺花时间的。相比老师直接规定一条规则,或者安排一个方案,学生自己讨论要费时很多。那么为什么还要采取学生提议等民主自治的方式呢?就是因为我们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在提出议案的过程中,就是在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方式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是大家的,班级建设也靠大家,班级的大小事,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权。所以班级要执行一些安排,大家也都会积极参与。如果班级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并没有提出方案来解决,那么我们就会因此承担相应的后果。



如果开学初班级竞选了班委,已经分好了工,并且一个学期都不调整变动。某个学生一直担任某个职责,他也会越做越好。这样老师就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这些班委了。这样可以省事,方便管理。那么为什么每个月还要重新竞选班委呢?因为想最大程度给予每一位学生成长机会。学生在承担职责的过程中,就是在训练责任心,锻炼领导力。比如带领大家运动,需要提前做好运动计划,做好运动安排,激发大家运动的愿心,处理运动中同学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分歧等。而这些能力和素质,都是不能光通过读书就能学会的,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我们把学生能力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如何更加高效、省事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二、语言学习上,

如何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


语言学习上,我们采用的是婴儿学习法。学生11岁左右,一年完成7部英文电影的学习。他们像小婴儿学习母语一样,完全浸泡在语言的环境中。学习语言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学(跟着电脑播放的视频),即自己听语音素材,然后模仿句子和词汇的发音、语音语调,最后通过表演的方式运用学到的语言素材。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并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甚至老师完全不会这门语言,但是通过这套方法,学生也能学会这门语言。如果在语言教育上,我们仍然坚持以教育者为中心,就不可能实现这种效果。以教育者为中心,那么必然老师要会讲某门语言,才能教会学生学这门语言。

在语言学习具体过程中,我们仍然以学生为中心。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第一,一个班级,在同一个时间段的课堂上,每位学生学习的素材及进度都不一样。就如经过差不多一年时间的学习,有些同学已经学完7部电影了,有些同学还在学第4部电影。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就算我们开始学同样的内容(起点相同),也会有同学学的快,有同学学的慢,不可能做到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一致。如果我们以教育者为中心,要求进度一致 ,那么必然导致,基础差、能力弱的同学跟不上,学不会,觉得太难了;而基础好、能力强的同学,早就已经掌握了,继续让他再学,他可能就会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学生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制定自己一段时间内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而每位学生的目标任务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第二,就算我们有固定的学习流程,不过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是会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我们学习一段英文电影的流程有跟读1级、2级、3级、词汇解析、表演1级、表演2级、表演3级。一般情况下,学生们就按照这个步骤和流程学习。不过有些学生的基础弱,积累的素材较少,一开始就去学词汇解析,学生会觉得很难,因此可能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那么在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跳过这个环节,等到积累到足够多的词汇之后,再来把这个环节补上。而有些同学的基础、学习能力较强,只需要跟读一次,基本上就能达标了,那也就不需要跟读3轮了。他就可以跳过一些不需要步骤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的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无论如何,学生都得按照我们教育者提供的方法步骤走流程。



三、和学生沟通中,

如何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这一年以来,我们老师会和学生单独一对一沟通,每两周至少一次,每次沟通半小时左右。为什么要做这项安排?发起这项安排的时候,我们就跟学生说:“你们才是自己成长的主人,老师都是你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所以你有什么疑问、困惑、成长的卡点,都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帮助你解决。如果有这么好的资源,你却不懂得利用,那么受损失的肯定是你自己。”这样的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而学生们在申请和老师的沟通中,主动提出了各种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

学习方面的困难

如没有学习动力,学习效率不高等;


2

伙伴相处的问题

不知道如何做到受同学喜欢;和伙伴闹矛盾了不知道怎么办;讨厌某个同学,觉得同学不理解自己;对伙伴的言行感到很生气甚至愤怒等;


3

和父母关系的问题

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忽视了自己;觉得父母要求太高,和父母生气闹矛盾等;


4

自身成长方面的问题

比如怎样做到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如何规划未来;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等。



总之每位孩子的问题和卡点可能都不一样,同一位孩子每次想要沟通的问题也不一样。那么老师则要根据每位孩子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就算有两个同学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但这两个学生的特点不一样,那么老师沟通的要点和思路也会不一样。

有些孩子问题背后的情绪很重,那么就需要采取一些“动静”比较大方式(如戴上拳击手套打拳击)帮助学生把情绪疏导出来。如果情绪轻一点,可以用“轻疗愈”的方式帮助学生疏导情绪,这种方式比较安静一些。而很理性只想解决问题的同学,那么就可以直接进行理性的沟通。就算是理性的沟通,我们还要考虑,理性的启发角度学生是否已经知道了?如果学生其实已经知道了,而老师再讲一遍的话,对学生来说就是无用功。而就算有需要再次重复同样的理念,那么也可以考虑换一种角度来讲。有些学生不愿意讲出自己遇到的困难,那么老师可以先讲一些自己同样的故事经历或者所犯的错误,来让学生放下防备心。有些学生会主动思考,有自己的主见,那么老师就需像个教练一样(参考《高绩效教练》中提到的grow模型),只给学生提问题,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而有些学生没什么主见,但是对于老师的建议非常愿意接受的,那么老师就抓住时机给他一些可行的建议。有些问题,通过语言沟通无法让学生有较为深刻感受的,那么就会安排一些情景回顾、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更加深刻一些。有些问题,是学生的某个错误的信念导致的,那么就会用一些方式来强化正确的信念。

总之,在和学生的沟通中,老师没有固定的流程、套路,也没有固定的方法。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问题、情绪状态、问题的根源、学生的特点等因素来决定到底该如何来跟学生沟通交流。这背后体现的原则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四、如何才能把

“以学习者为中心”践行到位?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即为什么无法把”学习者为中心“践行到位?有外在和内在的原因。

外在的原因,师生比较低。老师少,学生多,老师的精力有限,学生的个性化情况很多,老师自然很难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比如老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度,就算每周了解一次,每次需要5分钟,如果一个班级50人,每周都需要花250分钟来了解学生的情况。如果两周和每位学生沟通半小时,那么每周这位老师至少跟学生沟通12.5小时,而公立学校的老师,每周给学生上课也就是13-16课时。如果要做到这条,老师相当于多了一倍的工作量。所以在这样的师生比情况之下,几乎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安排。

内在的原因,主要就是老师的原因。包括老师对自己角色的定位,老师日常的关注点等。如果老师认为自己才是教育的中心,那么老师会认为自己就是权威,对于自己的一些做法,就会比较坚持,这样就很难根据学生个性情况的不同,而调整做法。就如老师会认为我们学习英文电影,就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步骤环节,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这样导致的后果,可能就是学生根本就不想学习了,因为这些步骤环节、标准要求对某些学生来讲太高了,他很难达到。

同时,老师认为自己是教育的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就可能更倾向于展现自己。就如班级管理上,老师就会更加占主导地位,帮班级做出很多决策,学生就失去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沟通中,老师如果倾向于展现自己,那么就可能自顾自地,按照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跟学生沟通,可能会讲很多自己了解的或者认为对的,但是这些可能都不是学生需要的。而如果老师日常关注的点是我们是否按照规定的课表在上课,我们的各项工作是否按照计划在执行,我们的课程内容是不是上完了,也是很难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因为我们关注的是课程,是教学步骤工作,而不是学生本人。


因此如果我们要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外在因素的改变

合适的师生比。例如现在的行知学校,平均每个班级12名学生,配备2名老师。这样基本上就能照顾到每位学生的情况了。


2

内在因素的改变

老师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日常工作的关注点。

老师不是学生成长的主导者,而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逼着学生去学习,而是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成长愿心。我们不是控制着学生一定要按照计划、规划、规定的方法去学习,而是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规划。不需要所有学生都学同样难度的内容,达到同样的标准。学习任务非常难,学生就会感到恐慌。学习任务很简单,学生也会感到无聊,因此会感觉浪费时间。所以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水平安排适当的学习内容,制定适当的标准和要求。遵循小步子、循序渐进的原则。

因为老师并不是主导者,所以不需要去展现自己有多厉害,懂得很多。老师不是把自己会的一点点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他想要学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在设计各种课程及活动时,首先考虑的是通过什么样的环节步骤,才能更好的训练学生个各方面的能力(认知思维、实践能力、与人沟通协作能力等),而不是考虑老师在这个课程中要讲什么。具体在课程设计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行知公众号后续还会有文章专门来介绍。

老师主要的关注点并不是按照规定的课程表完成教学内容,而是帮助学生成长。所以我们需要关注学生这个人,关注他的情绪、态度、学习能力、对学习的看法、学习的动力、和伙伴相处情况、和父母相处情况等。所以学生学习的状态比学习什么内容更加重要一些。而为了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可以更换学习内容。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时间安排、大纲、完成我们固定的教学安排等。比如学生和伙伴之间闹矛盾了,因此状态受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矛盾、如何和同学交往等做人的课程,而暂时可以把课表安排的内容先放一放。等矛盾处理好了,学生再投入学习,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3

避免误区

“以学生为中心”主要的方向,就是用各种教育方式帮助学生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所以讨好学生,并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比如学生在运动中,对于某些项目,他就是因为逃避而跟老师申请,不做这个项目(并不是他的能力不够)。那么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有这个觉察。如果老师因为害怕学生不喜欢自己,害怕学生不高兴,因而直接轻易答应了学生这个申请,那么老师首先考虑的其实是自己,而不是学生的成长,因此这不叫以学生为中心。

行知程老师以前公开说过,新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可能有很多人不太理解,或者觉得有点夸大其词。不过以程老师的身份(新教育的义工),程老师也没有必要夸大其词。所以我相信程老师说新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背后一定是有理由的。一方面,新教育已经拿出了很多世界领先的教育成果。如四个月突破一门外语,四个月突破sat数学,15岁学生参加sat考试拿到1400分,一年时间突破西语拿到B2证书,18岁考入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等。另一方面,新教育最能够把教科书上先进的教育理念践行出来,本文提到的“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其中一个例证。


本质上,我们不缺乏好的教育理念,我们缺乏的是把好的教育理念践行出来。最后愿有更多的学校,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真的能够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



END



行知2022年夏令营


扫二维码  |  了解更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