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上)



题记

孩子遇事爱逃避后退,不敢轻易尝试、总觉得自己不行怎么办?缺乏自信的孩子明明心中有渴求,却往往与机会擦肩而过。其原因何在?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和提升自信心?有没有行之有效的秘诀?

此文是行知教师穆佩利和倪恺两位老师在清一联盟平台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文字记录。



首先我来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来自行知的穆佩利。我在十年前开始学习清一新教育。一路过来,过程中有时候自己学的没有学到真正的心教育,所以也走过很多弯路,掉过很多坑。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符合心教育的做法。目前我是在行知少狮部。班级学生的年龄段在 8 到 10 岁;我自己家也有一名男生,今年 14 岁。今天晚上想跟大家聊一聊我自己家里的故事,我经历的故事,或者是我带过的学生、我遇到的人,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从中共同探讨一下关于如何提升孩子自信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这样一个目标。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话题来跟大家共同探讨呢?那是因为我自己以及我接触到的很多人,包括学生包括成年人都会有多多少少的不自信的情况。比如说有的学生他想要坚持某种观点,很有可能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他周围的伙伴都不太赞同,不太认同他这个观点。然后这个学生可能就会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坚持还是不该坚持。

或者有的学生或者成年人想要有一些创意,但是因为有创意就跟之前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那么周围的人很有可能会不适应。不适应的话有可能就给出如下的反馈“你做的不对,我们之前不是这样做的”。也许就把这种创意的火花、也许就把心中的正义和坚持给扼杀了。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如何在虚心接受他人建议这样一个前提下,同时可以坚持内心的原则,同时有创意的生活,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先说说我身边的不自信的故事,从我自己家里的故事说起。我的孩子今年 14 岁,在十年前,他三四岁的时候,他在幼儿园的小班,他们幼儿园有这样一个活动,就是有小舞台的表演。小舞台实际上是一个进幼儿园大厅,一进门的那个地方有一小块地,那里比其他地方高一个台阶。那个台阶背后墙上写着“小舞台”三个字。然后周围有一些装饰,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场地。也就是说大家进出幼儿园大门的时候都是必经之路。在这里每周会有一到两次的小舞台的表演。我的孩子之前托班的时候,在那里已经上了一个学期了。进入小班之后,小班的孩子以及小班以上的孩子可以上小舞台表演的。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班级大部分同学都去小舞台表演了,而且表演得都挺好的。但是我家孩子遇到的一个卡点就是在班里表演得非常好。但是一站上小舞台就不吭声不说话了。要么是不愿意上去,即便上去了,站上去也是一言不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卡点。

这个点卡了一段时间,一周有一到两次的机会。比如说这周没有解决,下周也没有解决,老师也跟他谈心,我也会做一些引导。但是孩子每次都是那种答应得好好的。但等他站上小舞台的时候,又变成了一言不发。这是我身边的真实故事。因为他内心对这小舞台的表演有恐惧,他不相信自己,在班里表演他会觉得都是熟悉的人,而小舞台有可能有其他班级的孩子经过,甚至有来接或者送孩子的家长从旁边经过会看到,因为多了这些人,他就感觉到了紧张,感觉到了压力,而不敢上小舞台去表演,这就是我家孩子的经历。

我带过的学生也会有一些不自信的经历。比如他们学一个运动项目或者是动作,然后学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别人学得好,或者说是班里进度最差的一个。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们可能学着学着就觉得没有兴趣了,甚至产生了一种自卑的心理,就觉得“好像我在这个运动项目上比别人差,我学不会了,那老师我就不想学了”。

还有一些学生,是老师一旦给他一个新的材料或者说一项新的任务,他第一反应不是“好的,我要学新材料了,很开心”,而是老师“这个东西好像很难,老师我不会”。没有尝试,就进行了一种自我否定。以上是关于我身边的学生还有我自己家孩子的一些不自信的经历。相信我们生活中还会有很多很多类似的经历,就是自己的孩子或者周围朋友的孩子,或者是我们自己带的学生出现了这种不自信的情况。

讲了上面这些案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不自信有哪几种类型呢?我们大体上把它分成两大类。一大类就是孩子会自卑,觉得我不行,就是畏惧退缩、不敢尝试。另外一种就是自大,这种不自信可能跟那种自卑,不敢尝试那种胆怯的不自信不太一样,这是一种比较隐性的不自信,也可以视为一种虚假的自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自大其实是一种自以为是,觉得我很厉害。



举个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了。比如说两个孩子,他们都在动物园突然看到了狮子,然后有一个孩子说好害怕妈妈我要回家。好,这是一种胆怯。另外一个孩子可能说“哼!我才不怕它!”,甚至对着狮子吐口水,其实他真的不怕吗?或者说他真的敢跟狮子去亲密互动吗?其实不是的,他用吐口水的这种方式来表达,我很厉害,我很牛,我不怕。 

这种情况是一种虚假的自信,他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且他不愿意去面对自己的不自信。包括有些孩子面对他人的质疑,就会不敢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说会从众不敢坚持内心的想法和原则,这是一种隐形的不自信。

我们分析完了不自信的种类之后,再看一下不自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不自信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把它简单地分为三个大类。 



 一类就是因为家长或者是老师或者是周围环境过度的宠爱造成的。这类孩子习惯了被别人服务,被别人包办,然后很多事情都没有自己去体验和尝试过,所以造成了这样的一种能力不足的不自信,这种是宠溺包办带来的。第二类就是由于孩子被忽略,没有感受到来自家长和家庭真正的爱,然后出现了不自信,孩子自己有不配得这样一种感受。第三种就是一种生理上的缺陷,比如我们知道的,像海伦凯勒、霍金,还有海豹人立克胡哲,他们是天生有生理的缺陷的,这样也可能会造成孩子的不自信。

今天我们不会去讨论关于第三种。关于第二种这种冷漠忽视、缺乏爱,我相信如果能够来到这个会议室或者来到直播室的,大家都是比较爱孩子,而且注重孩子的教育,家长也比较注重自我提升的。可能家长不知道该怎样正确的爱孩子,怎样正确地助力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但是不存在冷漠忽视这样一种情况,所以我们重点探讨的是第一类的情况。

好,下面来简单地分析下,不自信可能带来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讲,不自信会影响他做事和学习的效率,一旦他遇到一些难题或者说遇到一些卡点,让他感觉自己可能过不去这个坎儿,可能无法完成这样一个学习目标或者是做事的任务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僵在那里,一直在停滞。或者是在纠结该怎么办,这样的话他的效率会大大地受到影响。 



第二点是可能会错失提升自我和进步的机会,因为不自信的孩子在很多时候他会退缩,他会把很多机会让给其他人。或者说不想尝试,那么他就很难扩大自己的舒适圈,很难有更多的体验,那么提升和进步也会受到影响。第三点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无限的潜能的。有一种说法,我没有找到官方的认证,说自信的孩子他的潜能可以开发到百分之三百还是500。那么不自信的孩子他自己自身的能力可能只能开发到 50% 左右。也就是说孩子哪怕内在是有力量有能力的,但是这个能力被藏在身体内,没有办法开发出来。

我们关于不自信的种类、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不良影响,就简单做一些分析和介绍。下面重点来说怎么解决不自信这样一个问题,怎么让孩子拥有真正的自信,而且这种自信是稳定的,是实在的,而不是一种不虚假的自信。

首先来分享一个方法,就是关于微习惯。为什么说可以用“微习惯”来解决不自信的问题呢?在生活中我自己有这样一个体验,就是最打击自信心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制定了目标,反复制定,反复没有完成,然后会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目标,无法过上自己想拥有的生活的人。 

比如有的孩子他可能知道“我学习的时候要专注,我要认真”,但是学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手里要拿个东西玩着,或者说眼睛要时不时去瞟别人电脑上在学的内容。比如有的孩子明知道打电子游戏不好,老师可能也给他们上过关于游戏的课程,给他们讲解过为什么打游戏不好,家长可能也进行过引导。但是道理从头脑层面是清晰的,行动上却没有办法和自己的愿望相匹配,总是一次一次地忍不住,家长也很崩溃;老师也会觉得我该怎样去帮这个孩子 他才能知行合一;孩子自己内心也会因为“控制不住一些行为”很受挫。


为什么我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但是我总是往错的方向上去走呢?有一个建议,就是大家可以设立一个微习惯。微习惯是指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习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如说我今天跳绳跳一下,或者我做一个俯卧撑,或者我今天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一到两件事情,用 30 个字或 50 个字把它记录清楚,或者是我今天一定要练习什么。比如说我今天要用笔写字,我写五个字。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非常微小的习惯,哪怕你临睡前想起来立刻去完成都可以做到。 

比如我觉得我可以制定一个比较大的目标,我今天要跳 3000 个跳绳,我今天要写一个 2000 字的文章,我今天要做多少个俯卧撑。为什么不设立这样一个目标呢?因为我们生活中可能会有一些自己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发生。比如说不论是老师的一些安排,还是家庭的一些安排,或者成年人工作上的一些事情,或者说一些意外的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可能会影响我们原先制定的那些目标的实施。但如果我们制定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微小的目标,不论周围的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这个目标无论如何都可以完成。

随着这样一个成功完成目标的信念的累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原来我已经顺利完成某个目标多少天了。相当于我们成功的经验在不断积累,不断积累正向经验其实是给自己一个正向的反馈,我是一个可以实现目标的人,我是一个可以说到做到的人。关于这个微习惯的具体建立,还有相关的书籍,后面我会给大家推荐几本书。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讲,以前制定一个目标,我通常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因为心教育不是说“我们要有至上意识,要不断提升自我,对自己有要求”,所以我会给自己定一些比较高的目标。比如老师教的某个功法非常好的,那我一定要求自己每天练上一到两个小时,无论如何,最少要半个小时。


或者是老师推荐的某种训练思维的方式非常好,比如我要每天写反省日记,每天去分析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事情,然后写出详细的解读,比如说挖掘自己背后的信念,然后怎么样去破掉这个信念,生活中要怎么做等等。我发现如果我的时间比较宽裕,比较自由的时候,这个习惯是可以坚持的,甚至可以坚持相当一段时间,两三个月,三四个月都没有问题。一旦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情,或者说我有一些特别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它是有时限的,我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我这些好习惯就被打破了。然后这个习惯因为某些事件戛然而止。最终的结果是这些事件经历之后,好习惯也没有捡起来,反倒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好习惯从此终止了。然后我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办法坚持跟随老师的引导,没有办法知行合一,没有办法说到做到的人。

最近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目标,比如说我认为老师教的功法非常非常的好,那我是怎么做的呢?我给自己定个目标,每天 3 到 5 分钟,我一定要练三分钟到五分钟的功法。如果我特别累的时候,那我就练躺在床上也能练的功法,或者是坐在椅子上,不需要费太大力气也可以练的功法。这样的要求就非常非常简单,我也坚持了大半年将近一年的时间,坚持完之后,我对自己有一个非常大的肯定。是什么呢?就是我每天都在跟我尊敬的老师在链接,我没有一天忘记自己的老师,我每天的生活和学习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然后对自己有了一个巨大的认可和肯定——我跟老师从未分离。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如果大家想去做的话,可以这样去尝试一下。

那么关于孩子,给孩子制定目标的时候,我们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尤其是那种自信心不太足的孩子。这里有一些我过往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就是一个孩子当他自信心不太足的时候,不论是老师或是家长给孩子制定目标的时候,都不要制定那种需要孩子百分百努力才能够实现的目标。因为一个孩子大概率不可能每天都处在一种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状态下,而且有强大的意志力,每天都能够甚至每时每刻都能够 把自己全部的能力用出来去完成某一个目标。比如说我们给他制定需要花 60% 或者是 70% 的能力或努力就可以顺利实现的目标。这样的话,孩子之前可能是对某一个目标是有畏难情绪的,但是他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我并没有去倾尽全力,我好像还是比较顺畅地就完成了这样一个目标”。那么孩子这样的体验对自己就会有一个认可。

随着这样一个认可的加深,老师或者家长可以逐渐提高这个目标的难度系数,或者说根据孩子的状态可以让他目标的完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不需要像下面这样:比如说今天你付出 60% 的努力,明天你就要付出 61% 的努力,然后这样每天去加。其实有些目标需要稳定一段时间,让孩子能够比较轻松,比较有自信,比较充满成就感地去完成这样一个目标。之后,我们在这个阶段,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再去提升目标,给孩子提一个更高的目标,或者说设置一个难度系数高一点的关卡,让孩子去挑战。进入这样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帮助那种自信心不太足的孩子不断地积累“他是成功的,他是可以做到的”经验。也就是说,把那种“我能我行我可以”这样一个信念,不断地让孩子通过行动去实现和强化这样的信念。



接下来我来分享第二种方式,就是关于我们前面讲到的一点,就是可能有些家庭会对孩子的一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些包办,或者说家长老师替孩子承担了孩子要承担的责任。跟随新教育学习的人,我们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就是“要放手要信任孩子”。其实这里我要跟大家讲的是:我们是可以做一些干预的。我们所谓的干预就是不能一下子放手,因为孩子他的能力以及他可以掌控的范围是逐步扩大的,也就是说孩子的能力是逐渐提高的,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对孩子全面放手,告诉孩子这些事情父母和老师都不管了,你们进行自我管理。如果是这样一下子全部放手的话,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非常不好的结果,而这些结果是家长和老师不想看到,也不太能够接受的。

具体我们来讲一下是怎么来操作呢?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先安排一些孩子自己独立可以完成或者勉强可以完成的事情。比如说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去承担一些家务。比如说让他洗碗,打扫卫生。在给孩子这些任务的时候,家长或者老师心里要有一个有这样一个点,就是我们要能接受,假如孩子洗的是瓷碗,这个碗很有可能会被打碎,这是我们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个教育成本。如果不想出现这样一个结果,那你可以给孩子洗那种不锈钢的碗,避免出现打碎碗的情况。而不要因为孩子这次洗碗打碎了一个碗,那么就觉得孩子是做不好这件事情的,认为孩子是不值得信任的。

有时候可能家长或者老师并没有说什么,但是成年人眼神中传递的那种情绪,或者说话的语气中传递的背后的信息,孩子如果接收到了,就会得到这样一个观念——我做的不好,我做不到。我下次不敢尝试,因为如果我去尝试的话,打碎了碗可能被批评,可能家里人会发火,可能谁会不高兴,可能谁会因此不喜欢我。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负面印象的话,很有可能以后家长或者老师再给孩子去安排一些事情,孩子就不敢去尝试,会觉得做尝试是一件未知的,很有可能是很恐怖的,很有可能伴随着不好的结果的事情。

所谓的“限速但不替孩子开车”,是指我们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干预,逐步放手。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比如说我带的少狮部年龄的孩子 8 到 10 岁,我们也在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比如设立班委,然后我们班级几乎每个孩子都有管理职责,我会分得非常非常细。比如说提醒大家收衣服的,提醒大家剪指甲洗鞋子的,或者说学习委员、运动部长、生活部长,负责检查卫生的、负责带运动的,还有班长统筹管理班级的整体活动的,包括班级同学出现了一些,卫生没有做好,或者是个人内务没有做好,要用什么样的班级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进行推进,我现在是逐步地放手,让学生们先自己讨论,需要时老师再给建议。 


具体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呢?比如说老师可以提醒几次,提醒了如果还不改进的话,怎么办呢?我们让他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比如说如果因为没有洗菜盆,导致大家都没有菜吃。这样的话,这个没有值日的孩子将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学生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也会去实施。实施的时候,有些制度和方案对一部分同学是有效的,但对另外一部分同学是没有效果的。有些同学比较容易认可和接受规则,“好的,班级这个制度我就执行”。但有些同学就会出现这个制度我就不理,我也不动,我也不说什么,我不反抗,但是我不合作,我不按你说的做。然后学生们在班级管理时就会遇到卡点。

通常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先分析和制定方案,等他们所有的方案都拿出来之后,老师再一个一个给他们指出方案里边有哪些问题,改进方向是什么。然后再分析为什么有些同学不能够执行大家讨论的方案?我们的规则是哪里出了问题?老师会帮助孩子们去进行细致地分析和指点。

经由这样的过程,有些孩子的班级管理能力会明显的提升,他们会知道有些方案只对一部分同学有效,但是换一些同学,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案去解决问题,这在无形中就培养了孩子的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有这样的训练和体验,孩子们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也就不容易出现不自信的情况。


其实最容易出现不自信的就是比如说家长在家里经常替孩子做主,孩子要请示家长:妈妈该怎么做,爸爸该怎么做。那么到了学校,有的学生就会事无巨细地来问老师这个怎么做,那个怎么做。但有的学生家长之前在家里这一块放手做得会比较好,给了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甚至尝试冒险、试错的机会。这样的学生他们就会问老师一个大概的方向,老师会告他,剩下的则是你们自己考虑、你们自己决定,如果遇到困难的话再来找老师。这样的互动,一个是孩子的能力得到了训练。第二个孩子可以有创意,他们也会对这样的一个训练过程充满了兴趣。如果是家长或者老师像下达指令一样的,给一二三四五的指令让孩子去执行。那么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我只要去执行指令就可以了,就不会去自我思考,也不会去自己当家做主,会形成等靠要的思想。

这是我这边想要分享的第二种解决的思路。那么第三点就是关于对不自信的孩子,我们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我们要寻找这个孩子生活中或者学习中或者做事时的亮点,然后要给予他高质量的肯定。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不自信的孩子会觉得我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好;会对自己没有信心,会认为我不行。

比如说我自己带过的一个学生,其实他做运动的时候,他是班级第一梯队的,而且我们学了一个新的运动项目,他学的其实也是最快的。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们那个组是班级学得最快的组。但是之后大家再进行互动讨论交流,说你们怎么学得这么快,请分享一下你的经验的时候,他就会说,我的伙伴跟我一个组的,我的伙伴他可以教其他同学教到最好的程度,而我只能教到比较好的程度,我是没有办法把同学教到最好的。虽然我自己能够做到最好,但是我教别人是教不到最好的,因为我不会教,没有其他同学会教。这样一个孩子,他虽然说运动能力不错,但是班级在竞选运动部长的时候,他从来不敢举手。

这个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其实有些内容他已经比较熟悉了,是可以找同学或者找老师过关了,但他会坐在那里继续学,就学的自己都有点烦了,对这个材料很熟悉了,不想再学下去了。但是他不敢去找老师,也不敢去找同学。他觉得“我学得还不够好,要再学几遍,然后再去找老师或同学过关”。

这样的学习状态给他造成了什么样一个问题呢?明明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材料,他学个两三遍就可以过关了。但是他一定要学上五遍六遍甚至七遍八遍,然后把一个有趣的材料学到后面,学到索然无味的状态,然后再去找老师和同学过关。即便过关过掉了,他也没有办法从这样一个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没有办法获得学习过关的那种成就感。


下面我就举一个我们班级学生的例子,这个故事有点长。是什么样一种情况呢?就是我们班级最近在进行扛竹子跑步。早锻炼跑步的时候,我们现在不是单纯的去跑圈儿,而是让他们扛着竹子。男生一个组,女生一个组,每个组扛一捆竹子,女生的力气小一点,扛得会轻一点,男生的力气大一点,会扛得略重一点。然后分组进行,她们可以走也可以跑,然后要完成多少圈这样一个目标,男女生组之间进行 PK,然后男生达到什么样一个目标是胜利,女生达到什么样一个目标是胜利,这些孩子们都已经清晰。PK那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男生组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当时我们的规定是:如果男生组超过女生组两圈半,就视为男生组赢。其实男生组已经是比较有把握会胜出的,但是他们走着,突然那捆竹子就散了。比如说四根竹子捆在一起的,比较粗的那种竹子捆在一起的,但有一根竹子就散了,还有第二根竹子也快散了,然后他们就停下来了。

这该怎么办?眼看着女生从后面就要追上来了,他们的优势可能马上就不保了,然后他们就开始讨论了,有人就说,“快点,我们赶紧把竹子塞进去捆起来”。还有的人就说,“算了,别捆了,我们就这样抱着走,还有最后一圈多一点”。然后正讨论着,还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这时候有一个男生就扛了一根竹子,扛着那根散落的竹子就往前跑。 

另外一个男生刚好手也在扶着那根竹子,于是他俩一起就跑了,他俩只扛了一根竹子,剩下的那几个男生扛了三根竹子。先跑的俩男生跑得挺快的,一边往前跑一边说“快!加油加油,我们一定要赢”之类的。后边几位男生就不停地喊他们、召唤他们说,谁谁你们快回来,你们两个快回来,但是他们俩理都不理,继续往前跑。最终的结果,就是后面几位男生又走完了一圈多,他们总共在一起完成了八圈;然后这个两个扛着一根竹子跑的学生,他们完成了九圈。但男生团队整体在一起,只走了六圈。比赛是以团队进行 PK 的,不看一到两人的成绩。最终是女生也走了六圈,男生也走了六圈,男生后面的圈数是不能计入成绩的。

知道这样一个结果呢,那几个没有提前跑的男生就表达了愤怒,很不满意。意思是:我们今天早上累这么狠,跑得这么辛苦,明明胜券在握的,眼看就要赢了,因为你们两个扛根竹子先跑了,导致了我们输给女生。而且我们在后面不停地喊你们让你们回来,你们都不听。男生们就自己讨论,然后制定了一些措施,是让两个男生中午又扛竹子走或跑了四圈。

这时候这两个男生其实是挺伤心的,因为他们被伙伴给否定了。当时两个人是都哭了,然后当时我并没有去引导和处理这件事情。在他们承担完男生组给他们安排的比如说要补几圈这样一个后果之后,然后我就跟他们两个进行了谈话,问他们,“你们当时是怎么想的?你们为什么扛着那根竹子就跑了呢?怎么不要你们的团队了呢?”然后学生就说老师我们想赢,我就感觉好紧张,觉得女生组快要追上来了,我们快要输了,快要赢不了女生了。我们两个就想扛着一根竹子,我们先跑到,我们男生组就早点赢了,我们的胜利更加明显,我们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我当时做了一个引导,告诉学生:他们两个其实是有团队荣誉感的,而且是想赢的。因为之前班级的其他男生给他们的反馈是“你们缺乏团队荣誉感,你们没有团队意识,你们居然先跑了,脱离了团队”。然后我告诉他们“你们是有团队荣誉感的,你们也是心中有这个集体的,而且你们很想赢,你们不仅仅是想,还用行动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只不过你们行动的方式不太合适,需要做一些调整”。 

后来他们自己又跟我说,老师我觉得我们当时有点冲动了,就是太激动了,然后扛着就跑了,很兴奋,然后跑得好快,感觉我们迅速超过了女生,就把后面那几个男生给忘了,说他们喊我们隐约听到了,但是我们就没有停,我们就继续往前跑。

之后又进行了另一个引导,是什么样的引导呢?就是这件事情发生让你们觉得不太开心,因为已经被其他男生批评了,而且你们还做了一些额外的运动,好像自己遭受了损失,遭遇了不愉快。但是我们发现这件事的发生,让你们知道自己改进的方向在哪里,原来就是自己做事有些冲动,但自己还是很有团队意识的。

所以我们不仅仅要肯定这个孩子,而且要肯定发生的事件本身,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一种积极的链接。从不论是好的事情还是不好的事情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它积极的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的这个点。

关于如何进行高质量的肯定,那么我给大家看一个短视频,有一个示范,大家可以做一下参考。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大家就知道什么叫高质量肯定。


《高质量肯定》


好的,大家刚刚看了这个比较短的小视频,其实这里给大家示范了一个什么叫高质量的肯定孩子。我们很多时候,表扬孩子的时候都会说你真棒,你真的好聪明,你真的好厉害。其实表扬孩子也是需要技巧的,尤其是不能表扬孩子聪明。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表扬孩子聪明就意味着他不需要努力,他只需要聪明就可以了,我只需要躺在我的天赋上就可以了。如果我没有做好,如果我这件事情没做到,那是因为我的天赋不够,那是因为我在这方面没有别人聪明。

所以我们日常表扬孩子的时候,重点就是第一找到一个事情,第二给出一个具体的表达,第三就是强化孩子具有这样一种优秀的品质,或者说把这个表扬关联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这样的一个链接,不断地去强化,孩子会逐渐成为我们肯定的那个人。过程中孩子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我们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其实我们要更多地看到孩子做的优秀的地方,不断强化他的优点。当孩子在一个方面做得非常优秀之后,会提升自信心,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逐渐提升起来。

那么前面我讲了我的孩子幼儿园的时候不自信,我还没有讲后来是怎么解决和处理的。先请我的伙伴倪凯老师来分享一下他在生活中和教学中遇到的孩子不自信的情况是怎么处理的。因为我们有些思路和方案是相通的,我会接在他的后面再讲那件事情怎么处理的。



(未完待续)



超值夏令营等你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