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保护和提升幼儿的专注力(下)





如何保护和

提升幼儿的专注力

决定孩子成绩好坏和人生成就的关键,往往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专注力。如果能够在幼儿专注力发展的关键期,成功培养出专注的意识和习惯,他们的人生将根本改变。如何保护和提升幼儿的专注力?

此文是行知明珠部程傲凡和尹俊奇两位老师在清一联盟读书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保护和提升幼儿的专注力》的文字记录。







四、如何保护专注力?




我认为保护专注力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点不破坏就是一种保护。例如孩子沉浸在一件事里面时不要轻易打断、干扰孩子,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第二点是要学会做减法,以不过多干涉为底线。例如营造免干扰的环境和氛围,家长和老师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及互动。

《道德经》有言:“少则得,多则惑”。意思是说可供选择的事物“少”了,人就会用心对待而有所收获,而当选择的事物“多”了、人心反会混乱而生迷惑。在我看来:选项太多,整个人就不知道选择哪个好,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将会从5个角度来分享关于保护专注力的思考。


01

沉浸式的体验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在学习过程被置于各种虚拟的或真实的语言情境之中。对于幼儿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用亲身的体验参与的方式会比坐着安静听课收获更大。例如有一次活动,其中一个项目是搭纸牌屋,孩子们很喜欢,玩了一下午还不想停下来,甚至有孩子提出来能不能不吃饭继续玩。吃完晚饭后又去找老师申请能不能继续玩儿。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对于课程的设计是否让孩子沉浸其中,孩子在参与时不想下课,眼里有光充满欣喜和期待的表情。如果经常孩子能有这样的感受或是体验,相信他在做其他的事情时,也更容易进入这种沉浸的体验中,专注力也会慢慢形成。


02

减少诱惑,控制分心物


分心物是指那些让我们注意力偏离目标的事物。从这个定义出发,可以把分心物简单的划分为内在分心物和外在分心物两种。对于外在的分心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物品,例如保持课堂环境的整洁有序,以助力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内在秩序感;制定上课规则手里不允许拿着任何的物品把玩;把经常在课堂上聊天的孩子调离座位分开坐等等。

对于内在的分心物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正向的语言进行心理暗示,帮助孩子总结哪些事情会让自己分心。例如在学校我们也遇到一个孩子吃饭不专注的情况,一顿饭下来衣服、桌面地面到处掉的都是饭粒。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专注就餐,老师先是和孩子沟通:是否想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孩子达成一致意见后确定了目标想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次是用积极正向的语言形成心理暗示:“吃饭时,我会保持衣服干净、桌面干净、地面干净。”每餐饭前孩子将这句话念5遍,完成后就可以正常就餐。再次是,老师每餐饭后都会对他的就餐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基本不需要老师的提醒,孩子吃饭时和之前相比就更专注了,掉饭粒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需要面对一个接一个的诱惑。面对这些诱惑,若是想要抵挡住,就必须调用我们宝贵的意志力。真正学会提前清除分心物后,你会发现自己容易专注任务,因为没有其他的“竞争者”,这个任务自然会占满你的注意力空间,这样我们就不必花费宝贵的意志力去抵制他们的诱惑。


03

营造免干扰环境和氛围


为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在学校我们尽量减少环境因素的干扰,给孩子尽可能创造一个免干扰的环境。在教室里我们不给孩子提供任何的玩具,随处可见的只有书籍,孩子在闲下来的时候只有书看。长期以往,孩子慢慢就养成了阅读的兴趣,就能够长时间安静下来专注的看书。如果是在家的话,家长可以给孩子专门安排一个房间,或是房间的一个角落,当孩子在这里做自己的事情时,家长不要进行干扰,从而才能让孩子的专注力得到锻炼。


04

减少不必要的沟通与互动


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家长会忍不住关心孩子。特别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家长心里会想着孩子好像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经常忍不住去问问孩子这个会不会,那个做的怎么样啦;当孩子在画画的时候,有家长就说太阳怎么不画成红色的,圆形怎么不画得圆一些;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家长认为孩子的事情不重要,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

这种行为看似是关心孩子,实则是在干扰孩子,让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如果家长经常犯这些低级错误,那么孩子的专注力必然会受到影响。只有真正意识到这些行为对孩子专注力的破坏,在生活中尽可能的减少,才能够助力孩子形成专注的习惯。


05

创设机会,独立完成一件事


很多人办事不能专注于一件事,经常三心二意,白白浪费许多精力、物力和财力。根据能量耗散理论人的心力有限,你不能同时干这又干那,以免分心太多,不能均衡用力。

如果孩子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一直有人在旁边督促或者提醒,孩子的体验非常不好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为频繁的打断本质上也是对孩子专注力的一种破坏,也让孩子失去了做事的主动性。例如之前我会不停的催促孩子:“你要快点打扫卫生,上课了。”可能当下孩子会去做,但是我发现长期并没有帮助。所以我就换了一种方式,会跟孩子说:“请问现在你要做什么?”让孩子自己去主动思考自己该干什么,而不是被我被动的催促。

对于孩子来说,内心是渴望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真正完成了一次有意义的突破之后会更有成就感,也就不用再挂念,还可以从中收获经验,转而再去干别的事,或者干同样的事也就事半功倍了。专注于一件事可以让人制心一处,心无旁骛,直达目的地。





五、如何培养专注?




01

专注力是否可以被培养?

在这里,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认为专注力是否可以被培养?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如果您认同专注力可以被培养请在下面的对话框里打“是”,不认同就打“否”。

我个人的理解,“培养”的真正含义是“增强”,是在天生就有的,较弱的专注力基础上的增强,通过后天有意识布置的简单环境和刻意训练,延长专注时间和提高专注度,而不是从无到有的“注入”。专注力是无法注入的,只能在原有基础上锻炼提升。

关于这一点我也曾经查阅过不少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日常教学,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专注力是一种能力,能力是能够被培养的。只要我们找到恰当的方法,是可以锻炼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02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原则

当我们明确了在培养孩子专注力方面的目标,如果能够把握一些基本原则,就抓住了教育重点和方向,至于具体方法也就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培养孩子专注力我们需要尽可能做到:隔离不良环境,避免丰富的物质诱惑和繁杂的信息干扰,不要给孩子成长价值不高的多余体验和过剩感觉。感觉型的人,是无法专注的。

那接下来就聊聊在培养孩子专注力方面的三大原则。



原则一 习惯枯燥 自然专注


对于幼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想要更加专注,首先要在孩子注意力的深度上下功夫,从小习惯枯燥、自然专注,真正养成踏实专注的品质,这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能力和品质。

前些年很火的中国式才女,重庆林曦的成长案例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看似枯燥无趣的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幼儿时期林曦妈妈发明的超强训练法:“摘棉絮法”是把棉絮洒在呢子布上面,然后让小林曦一根一根摘下来。从一天一张,到一天数张;“胶绳解结法” 是把胶绳打上若干疙瘩,让小林曦一个一个解开,从一天十个到上百个。通过这种看似枯燥的训练,让林曦在两三岁的时候就可以专注的看一下午的书。直到现在,她解开一堆缠绕绳子的速度都比别人快。

除了这种枯燥的训练方法外,林曦妈妈给她营造的是相对单一的环境。如母亲几乎不给林曦买任何玩具,基本上是一个气球玩一周,一串钥匙玩半年;林曦在小的时候基本也不怎么看电视。通过这种看起来枯燥的训练方法很好的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能够安静的和自己待在一起。林曦妈妈这么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做什么事情不能给孩子过多的新鲜劲儿。

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在很多小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和半间屋子的玩具。那么强烈的感官刺激之后,孩子们如何适应枯燥的书本和现实社会?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可能不是孩子的错,是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不断升级的画面和精彩,长大了以后再想让他们专心、习惯枯燥,就有相当难度了。我觉得这是老师和家长们值得思考的一个地方。


原则二  坚毅力培养


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小孩子学了一段时间,稍微碰上一些难度的事情,就觉得原本很喜欢的事情变得不喜欢,难以坚持下去了呢?其实是因为我们对一件事能付出的心力和能承受的压力以及看待这件事的重要性是绝对相关的。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都想去尝试,然后再选择哪个是最想坚持的。那到最后只能是一个结果:哪个都很难坚持。

不少孩子在无尽头的选择中养成了习惯性退缩的坏毛病,根本就毫无毅力可言。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好玩又有趣,还不用付出太多辛劳就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好事。竞争越来越强大今天,想要获胜拼的就是看谁更能坚持,更有毅力。

坚持不是一个天然的本事,是需要刻意训练的。对孩子而言,想要获得长久的坚持,核心在于他在做的这件事能够真正帮助到他,做这件事不是为了取悦谁,而是能从中得到想要的快乐和愉悦,当一个人真正受益的时候其实坚持这个动作就不存在了。最后的选择决定了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足够的专注,足够的回到内心,然后得到愉悦的时候呈现出来的就是影响一生的品质。


原则三  刻意练习


心理学家专注于研究一种心理现象:有时候几年如一日地跟踪调查,做研究,渐渐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也会触类旁通。一万小时理论,说的是只要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坚持研究、训练一万小时,就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一件事情刚刚学会但是因为后期没有练习,很快就会容易遗忘。当下次再重新去学习的时候,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相反,如果我们已经学会的东西,后面经常使用,会运用的越来越熟练,越来越高效。学习新技能之后最忌讳浅尝辄止,因为任何学会的东西长时间不练习都会消退。刚学会的东西停止训练就会弱化,下次又要重新学习,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长此以往还会消耗自己的意志力得不偿失。

刻意练习对于幼儿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大量的练习不仅容易帮助孩子掌握这项技能,而且也会帮助他形成良好的习惯,自然就轻松高效。例如我们在教学中,老师如果重点关注到孩子的行为进行刻意练习,往往很容易有所突破。如当训练孩子叠衣服的时候,我们可以抽出一段时间让孩子进行高密度强化练习,在一个时间段内让孩子把几十件衣服打散重新叠,不管是外衣还是内衣、成人的衣服还是小孩的衣服,经过这样的专门刻意的练习,孩子叠衣服的质量和速度都会有所提高,而当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时,就不再觉得这种练习枯燥无聊;还有当我们观察到孩子放椅子或关门很大声时,我们也提醒孩子重新把正确的动作做十遍,并不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是提醒孩子有轻拿轻放的意识,也强化他这方面的正确习惯。


03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

专注的能力是无法轻而易举获得的,需要我们以合适的方法持续的投入进去,才能获得期待的产出。我们可以从以下7个角度来尝试培养孩子专注力。


1

目标升级管理的方法


以运动课为例,我们会把运动课设置成基础目标和升级目标两种,采用游戏闯关的方式进行。基础目标的内容是大家首先要完成的,人人都要参与;完成基础目标后,才能再进行升级目标。升级目标的内容是孩子们自由选择的,因为练习内容是他们感兴趣的,他们就会自动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在每个环节更加专注的练习,想要争取到自由练习的机会。



以阅读课为例,明珠班现在阅读的两套书籍是《迪士尼我会自己读》和《流利阅读》。这个两套书的内容层次鲜明,由易到难升级排版的。孩子们读完一本再升级下一本时,相对会比较容易,前一本的重难点字词为学习后面一本已经做好了铺垫。我们班孩子平均年龄在5~6岁,阅读这两套书籍的时候都非常感兴趣,零基础的孩子阅读起来也很容易入门。对于中文学习不感兴趣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在阅读后也找到了目标和乐趣,过关升级的积极性非常强。


2

与时间管理相结合的方法


原始版:打扫卫生为例,我们曾经观察到明珠班有些孩子打扫卫生时到处晃,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扫地擦桌子也没有顺序可言,经常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擦桌子,很难持续的完成一件事;还有的在打扫卫生时人都不知道哪去了。

教育版:为了帮助孩子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更专注,我们使用番茄钟计时法。刚开始会征求孩子们的同意:“现在老师来邀请你和时间比赛,现在我们设定第一个5分钟的目标,看看需要完成什么?你们愿意来挑战吗?”

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是很愿意去挑战的,因为幼儿的天性中有一点是喜欢比赛的,和时间比赛他们觉得很好玩。通常他们会说出自己的目标,第一个五分钟整理书柜,第二个五分钟擦桌子,第三个五分钟擦柜子等。老师需要做的仅仅就是帮他们计时。我们发现这种方法非常管用,在帮他们计时的过程中,他们打扫的劲头更足了,也很少出现去跟别人聊天或是玩的情况。

自动版:经过前期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做事的质量和速度都得到了提升,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时间观念和任务意识也更强了。孩子们形成了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完了,再去自由活动的习惯。所以再到后面的时候,即使老师不去提醒计时,孩子们也同样能够专注高效的把事情做好。


3

静坐或冥想


在《大学》一书中说到:“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止,止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定”往往有的孩子不太专注做好当下的事情,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的心有些浮躁,不太能静得下来。所以,可以每天晚上入睡前有静坐的活动,来训练孩子的静气。每次让孩子做的事情持续的时间由短到长,最多不能超过半小时,这和生理有关。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可能一开始静坐20分钟还是有困难,我们可以先从能静坐5分钟、10分钟,再到20分钟,一步步挑战升级。


4

打小球


打小球的活动,不仅需要高度的专注力和耐心,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在带孩子们打小球的过程中,就能很明显的感受到,性格比较急躁的孩子还不会的时候是非常着急的,很不喜欢打小球。但是,通过大量的练习会更有耐心,也能静下来。如在打小球的过程中,孩子们从数量上突破自己以及能够站在原地不动打小球都是一项挑战。


5

夹弹珠或夹豆子


夹弹珠或夹豆子的活动,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能够拿着筷子夹东西就已经很需要大脑和手眼的配合,而且还需要掌握合适的力度才能把东西夹起来,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精细动作。孩子在夹弹珠的过程中,可能很难夹起来,这时需要成人的鼓励和方法指导;还有就是夹好放的过程中很大声,家长或是老师可以引导轻轻放,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和静气。


6

练习贴墙站或是面壁


贴墙站的方法需要孩子做到后脑勺、肩膀、屁股、脚后跟四点一线,这种方式需要提前跟孩子讲清楚并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一种训练定力和专注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健康挺拔的身姿,矫正正骨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单独练习贴墙站这样的事情是比较枯燥的,但是如果有团队小伙伴们一起来挑战这件事情,孩子们还是会觉得好玩,并且每天坚持5分钟左右,相信长期下去,孩子也会有明显的变化。


7

用游戏的方式训练专注力


对幼儿来讲,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哪些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例如走直线、平衡木;跟孩子一起玩动作模仿,想象自己是一面镜子,跟着父母的动作进行;听声音辨别位置,在孩子的右后方、左后方敲乐器,让孩子分辨声音的来源等都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1

拍掌游戏


双掌互拍,刚开始老师(或父母)将双手固定放在胸前的位置,让孩子用双手与老师(或父母)的手互拍,老师(或父母)再上下左右移动双手的位置,让孩子也要专注地进行拍掌活动。

2

镜子游戏


跟孩子一起玩动作模仿,想象自己是一面镜子,跟着父母的动作进行,刚开始给孩子的动作要简单一些,速度也尽量放慢,等孩子熟悉后,可以互换角色,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3

倾听游戏


先跟孩子玩“请你跟我这样做”,做单一指令的进行,之后可以进行两个连续指令或是三个指令,像是“帮妈妈拿○○、○○、○○三样东西过来。”“先去○○,再去○○,最后再去○○”(动作指令),孩子要做出正确的动作,就需要专注后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动作。刚开始,如果孩子无法进行,可以让孩子先练习复述一次,一边做的时候也可以一边念出刚刚的指令,做自我提醒的训练。


不管是选择哪种专注力训练方法,本质都是一样的。和孩子做专注力训练时一定要注意有耐心。孩子喜欢新奇的事物,如果一直做同样的事情,难免会不坚持。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孩子坚持。专注力训练会对孩子一生有重大的影响,对于家长来说,每天花一部分时间去训练孩子是值得的。




结   语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保护和提升孩子专注力的一些思考,可供大家参考。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以及所处的教育环境都不太一样,这些方式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孩子。此次分享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在保护孩子专注力方面有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以及对于不太专注的孩子有重新看待的眼光。

幼儿年龄段的孩子小,可塑性很大有无限的可能,祝福每个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细致引导下,从小形成专注踏实的品质!





行知2022年夏令营


扫二维码  |  了解更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