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保护和提升幼儿的专注力(上)





如何保护和

提升幼儿的专注力

决定孩子成绩好坏和人生成就的关键,往往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专注力。如果能够在幼儿专注力发展的关键期,成功培养出专注的意识和习惯,他们的人生将根本改变。如何保护和提升幼儿的专注力?

此文是行知明珠部程傲凡和尹俊奇两位老师在清一联盟读书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保护和提升幼儿的专注力》的文字记录。




大家好,我是行知学校明珠部的傲凡老师,今天我和尹老师与大家一起交流的主题是如何保护和提升幼儿专注力?为什么要来分享这个主题呢?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与他的专注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注意力水平差异是导致学习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专注力差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人格发展,进而影响到人际关系、学习能力、自信心等各个方面。严重者可能会形成注意力障碍,导致生活和学习出现问题,较差的专注力会成为终身成长中的拦路虎之一。

今天我们将从什么是专注力、为什么要培养专注力?破坏专注力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样五个角度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






一、什么是专注力




提到专注力您会首先想到什么?专注力是儿童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没有专注力就没有有效学习。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专注于学习的方法!也有人说专注力即注意力,是指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孩子而言,什么是专注力?我认为就是孩子专心做一件事的能力和心理状态。专注的时候,孩子是安静的,眼神是平静的,脑子是思考的。在开始前我们先来理清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注意力和专注力。



01

注意力与专注力的联系与区别


注意力有四个重要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以及注意的转移。怎样来理解这四个概念呢?拿一个孩子坐姿端正看书20分钟后起身去喝水的例子来说。注意的稳定性是在这20分钟内孩子的主要目标是集中在看书上;注意的广度是孩子在看书时的速度,能够觉知到的文字字数;注意的分配是在看书的时候,同时会内心提醒自己坐姿端正;而起身从看书中抽离出来去喝水就是注意的转移。

注意力包含专注力,专注力是注意力的优秀部分。专注力的两个品质特指注意的稳定性,即专注于事物的时间长短,以及集中性专注于事物的深度,能够达到充耳不闻的状态。一旦孩子具有足够的注意力稳定性,那么无论是在听课上、还是做事情上,都能保持足够的专注力,也因此会更高效。


02

注意的分配与一心多用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我们常常说的一心多用的现象,往往这种能力适用于成人,因为成年人的心智比较成熟,可以训练自己同时兼顾多件事情。一心多用建立在一个项目已经自动化很熟练的前提下,而另外一项可以稍微陌生一点;或是两个项目都很熟练,就可以一心多用,如有的成年人可以做到边跑步边听音乐。而这并不适合于幼儿,因为小孩子很多东西都是在刚学习的阶段,还达不到自动化和很熟练的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跟孩子提醒,先做完一件事情再去进行下一件事情,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03

专注的性质

从专注的性质上可以分为有益专注、无益专注、有害专注这样三大类。有益专注是指专注的事情对人有提升和帮助,对人的生活和成长有积极影响;有害专注是指对人的成长有明显的坏处;还有一类是对人的成长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害处的无益专注。

有益专注也称积极专注,比如做手工或是看书,对孩子个人整体素质提升的效率高,帮助人生变得更好。例如,我们会阅读高能量经典《道德经》,选择与孩子生活契合度较高,符合孩子年龄阶段和理解力的儿童启蒙丛书《弟子规》《三字经》等等。还有《过好日子的190个基本》、《小故事大智慧》等对孩子个人整体素质提升有帮助的书籍。

无益专注是对人的成长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害处的无益专注。如有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材,有可能进行的是消遣性阅读,如阅读搞怪或爱情小说,看似在读书,其实对自身素质的提升有限;还有孩子玩电子游戏,看似锻炼了孩子的手眼协调配合,但长时间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对孩子的成长根本就没有益处;或是现在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刷抖音、没有选择和时间控制看动画片,都只是一种打发时间、纯粹消遣的方式。

有害专注也称消极专注,是指专注于对人的成长不仅没有帮助反而有害的事情。如孩子被一些有害的东西所吸引,无止境的玩电子游戏,或是看穿越玄幻小说、鬼怪小说、暴力小说,把人变得爱幻想、猎奇或是有些暴力或恐惧的东西,导致孩子胆小或是做噩梦,甚至心里有阴影,对孩子的身体或心理带来伤害。有的人有这样的观念,或者只是为了自己偷懒,如有的保姆为了自己省心,或者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其实几乎所有人从小的教育中都没有学习过如何做父母教育孩子,当然不会教育孩子,就让孩子长时间看动画片、玩手机,只要孩子能够沉浸进去,能被吸引专注安静的坐下来,就认为这样的事情都是好的,但是殊不知其中很多内容可能无形间给孩子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04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化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力可以简单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又被称为不随意注意,主要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被事情本身所吸引。例如,学生正在上课,忽然有人推门进来,引起大家的注意,这种注意便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最轻松最高效的,并没有用意志去控制自己,这样人学起来就轻松,节省能量,不容易疲劳,能够很长时间坚持。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指需要通过意识控制,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如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时,我们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保持在要学习的东西上。

有意注意更容易让人疲劳,甚至是影响身体健康,本身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关注的对象上,又需要长期停留在同一个对象上,这需要消耗双重的的能量。

第一层是要抵御外在的分散和诱惑,第二层是要持续对对象本身。如要看一本书,本身不想看但是受于外力的结果,为了追求看书带来的好处,这种是更耗能量的。还有例子就是往往有些人干的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付出的心力更多,感到非常的痛苦。而相反,还有一类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时间的概念,就算在别人看来时间很长很痛苦,但对他们自己来说是喜悦的。

有意注意是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的,用小步子、快步走的方法训练有意注意,当完成一件任务从有意注意训练到自动化程度,能够轻松熟练甚至快乐完成的时候,就转化为无意注意。学习一个新领域和新技能,刚开始往往需要有意注意,当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或者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或练习到熟练的程度,就不需要意志力控制了,成为无意注意。

越是简单的、基本的、生活化的技能,越需要利用无意注意。越是复杂的、高级的、专门领域的能力,越需要利用有意注意。越是低龄段的孩子,由于意志力尚未成熟,越需要利用无意注意。随着年龄增长和意志力的增强,有意注意运用的就越多。我们新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学习过程本身让学生喜欢,就是充分利用无意注意。





二、为什么要培养专注力?




01

专注力与心流


专注力是当今时代最稀缺的能力之一。专注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人一生成就的大小。讲到这里,我想到了心理学上心流和注意力这两个概念。

所谓的“心流”就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完成这件事情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想达到心流的状态,首先要学会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的专注地做一件事时,你才有可能体会到这样的状态。

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曾亲身体验过这种心流的状态,人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等。 心流是一种注意力的重新分配和能量的流动,这个过程中也是要消耗能量的,如果我们能将这些能量集中在一个地方,我们就能取得过人的成绩。

以电影《寿司之神》里面的主人公为例:他对寿司的极度热爱加上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热情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从4岁开始确定自己的目标并坚持一生都在画画,经常在画画时达到忘我的境界;不少音乐家、运动员他们都是从小就在某一方面坚持持续训练才一步步取得今天的成绩。相比朝三暮四的人,具有极度专注的心态和能力的人,他们更容易取得不凡的成就。


02

专注对人生的价值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个火把,一团火。我们的一生总是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点燃自己,照亮自己从而看见世界。这团火,本质上是一种能量的流动。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大小由你自己燃起的光照亮了多少人,做成了多少事来呈现。



专注是最节能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你花费在这里多一些,势必在别的地方就会少一些。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一把火同样也很难烧开两锅水。这个地方烧一下,那个地方烧一下,最终只能是半途而废,没有任何效果。除非你一口气把这个锅的水烧开了,饭煮熟了再换到另外一个锅是可以的。注意力转移的过程中也是要消耗能量的。一项研究发现,相对于持续性的完成任务,不断的切换任务,会使我们的工作时间增加50%以上。就效能而言,最佳的休息时间是在完成某个重大任务之后。

强光手电筒发出的光比普通手电筒的光更亮,它是如何做到的呢?与普通手电筒区别之一就是强光手电筒有一个聚光罩,能够收集光源制心一处,专注的使用自己的能量,将全部注意力放置于一个焦点,避免了能量的过度损耗,因此它的光也是最强的,最节能的。



专注是最省时的。假设我们需要开车从深圳到武汉,选择一条路,朝着这个目标不间断的前进,哪怕开的再慢,要不了多久还是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如果我们在路上时不时就换个车道,换条路,再拐几个弯,路过景区、看到感兴趣的场景时就停下来欣赏一番,尽管最终也能达到目的地,但路途中每一次抉择消耗的个人精力、时间成本、甚至是耗油量都与前一种相比有更多的消耗。

一列火车想要更快达到终点,必须首先确认前进方向,此时再加上强有力的牵引力,高度专注的朝着一个方向才能不断超越。如果车头在这个列车上拉一段,再换到另一个列车拉一段,换车头的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的动能,行进速度势必会降低,到达目的地就会耗时更长。



专注是最高效的。专注有助于我们集中力量和注意力,一次只做一件事。以新教育为例,12岁之前是孩子语言敏感期,在语言学习方面会集中突破学习,这就像煮饭一样,在短时间内集中全部的能量和力量,一口气完成一件真实的,有培养价值的、有社会意义的任务。对我们孩子学习力和个人的心性品质的提升都有着积极正向的意义。在这个集中突破,高效完成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把时间划分为几个区间干就行了,在做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变化。时间安排方面集中大块时间先把一件事完成,尽可能有深度的去完成一件复杂任务,然后再来转移。这既要兼顾人的素质的多面性,也要考虑到教育的客观规律。

专注力就像一把火、一束光、一个火车头,你指向何方,它就在什么地方做工。我们的人生就是在不断消耗这个工。身边不少人的注意力是分散的,不能静下心来制心一处。经常走神、不专注,这就像火把一样在空中随便舞一样,结果是除了白白消耗能量,什么价值都没有,火把的能量也就这样浪费了。我们很多人的一生就这样度过的,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行动力,从来没有专注的做成过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没有创造对世界有意义的价值,人生就这样白白的消耗掉了。人活着要学会珍惜生命的价值,只有专注才能让我们的生命价值最大化。


03

专注力对教育的价值

专注力是一切学习和活动顺利完成的基础。专注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其他智力因素的必要条件和先导,如果没有专注力,人就听不到、看不见,无法回忆,难以思考。专注可以让教育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这样的例子,在新教育圈内外也比比皆是。山长创办新教育后,今日学堂运用集中突破的原理,在不同的阶段都专注于不同的目标,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奇迹:三年学完12年美国课程的奇迹,外语两年就达到母语的水平;在4个月内突破SAT数学,体育可以媲美专业的水准。特别是在语言学习方面达到了别人几辈子都难以实现的高度;这种“一门深入,专注集中突破”的方式,让今日新教育在每个阶段都取得令人惊讶的成果。





三、破坏专注力的表现

和影响因素




01

专注力不足的表现有哪些?

生活中,孩子专注力不足的常见表现有很多,这里暂总结如下:

1

稳定性差:上课坐不住、东扭扭,西扭扭、做小动作;

2

集中性差:上课经常走神发呆,东张西望;看起来在听讲,实际漏听了很多;

3

广度性差:眼皮底下的东西找不着,经常性的丢三落四,到处找东西;看文漏字串行,看不懂;做事容易忽略细节、粗心大意;

4

持续性差:能坐住,但是坐不长;做事情边玩边做,经常拖延或者是磨蹭,抗干扰能力差,俗称“没长性儿”;

5

转移、分配的能力差:对外界的刺激反映迟钝,一旦沉浸在一个事情中,就难以听到别人叫他;或者是经常性的听不见别人跟他说的话;

6

容易分心:做事情三分钟热度,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注意力很难集中,做事常有始无终。


02

孩子专注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

孩子个人因素

(1)孩子专注力受到生长发展规律影响

因为大脑发育的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保持专注的时长有所区别,这是由生长发育自然规律决定的。如三岁的孩子,可维持专注的时长大约在6~10分钟;五岁的孩子,可维持专注的时长大约在10~25分钟。



(2)孩子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情绪是影响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的部分。如有很多孩子其实不会认识自己的情绪,或者是不会表达情绪,当有情绪的时候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特别是有些敏感的孩子,会沉浸在伤心或焦虑的情绪里很久而走不出来,如果这个时候再去进行其他的学习任务,孩子还陷在刚刚经历的事情里面,根本无法平静下来,自然无法专注于接下来的事情。


(3)孩子的意志力水平

调用意志力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短期内是有效果的。孩子的意志力水平也会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力,如有的孩子意志力比较好,有明确的目标,在遇到困难时愿意积极尝试,克服困难,专注的做完这一件事情再进行下一项;而相反意志力水平比较低的孩子,遇到同样的困难时,就会习惯性的选择逃避,难以坚持把事情完成。


2

外界事物的干扰

外界的干扰因素:主要是分为两种来进行说明。一种是事物本身的干扰,还有一种是人为的干扰。


第一种是事物本身的干扰,丰富的环境刺激。



比如现在家长给孩子提供很丰富的环境,却没有意识到丰富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如给孩子提供大量的玩具,孩子一会儿玩一下这个玩具,一会儿玩一下那个,无法从始至终玩一个玩具,甚至有的孩子一个玩具玩一次就扔掉,还要求买新的,家里堆满了玩具。孩子在不断接收外界的刺激下,根本就无法静下来完成好自己的一件事情。在幼儿时期,玩具太多破坏了孩子兴趣点的集中,造成目标过多,导致专注力下降。建议一次只玩儿一个玩具,玩具的目的不是培养新鲜感,而是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益智。过多的玩具只能让孩子过度追求新鲜感,破坏专注力。



孩子生活的环境质量比较差,干扰过多,或者学习过程中被过多的关注会导致专注力下降。如有的家庭环境过于嘈杂,家里总有人进进出出,聊天不断,使孩子莫名的处于兴奋状态,无法集中注意力;还有很多家庭出现这样的现象,父母在看电视玩手机,并且声音很大,孩子的注意力必然就被转移,久而久之专注力的下降就成为了必然。


第二种是人为的干扰:家长或老师有打断、干扰、替代的行为。



首先以打断为例,孩子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家长突然提出要孩子去做另一件事,从而截断了孩子的专注思考行为。孩子正在做自己的事情,家长以关心孩子的方式,无意间就去打断孩子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如孩子正在写作业,妈妈端着牛奶或水果推门而入打断孩子;孩子沉浸在玩玩具或游戏时,家人做好了饭,一遍又一遍的催促孩子吃饭;孩子正沉浸在阅读里的时候,家长需要孩子帮个忙,让孩子去拿个东西……



其次以干扰为例,孩子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家长突然对孩子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或建议,影响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孩子小的时候玩儿就是他们的天性,而且非常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很难从中脱离,这正是小孩子的专注力正在形成时期,而家长总是有意无意的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指手画脚,如有这样的例子,如家长看到孩子正在打扫卫生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的时候,就着急插手指导,说这里怎么没做好那里怎么没做好;有的家长甚至陪读陪写,发现错误马上纠正,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专注力正在一步步破坏……

长此以往,小孩子聚精会神地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被他人干扰就会分散注意力,多次的干扰,孩子的专注力遭到了破坏,长大之后,孩子就会对任何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度,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况,孩子在专心致志的时候,不要轻易去打扰他。



最后就是代替,有些家长在看到孩子做某件事有些困难时,就可能会出手代替,帮助孩子完成某件事情。比如孩子叠被子很吃力,妈妈就让孩子到旁边去,自己代替孩子叠被子;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在做事情速度太慢了,就直接帮孩子做了;尤其是孩子到了自己练习吃饭的年龄,家长担心孩子自己吃不好或是饭菜洒在地上,就去给孩子喂饭,孩子边吃边玩……这样下去,不仅孩子很难提高自身做事的能力,而且专注力也在家长的替代下被破坏了。爸爸妈妈的替代性行为只会破环孩子在快乐中建立起来的专注力,用自以为是的行为摧毁孩子的独立能力。


3

老师教学方面

(1)课程时间设置的合理性

首先课程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在我们过去了解的教育中,幼儿园的课程是20分钟左右一节课,而中小学的课程基本都是45分钟一节课。而在这一节课里,里面的各个小环节又有很多,孩子们的大脑需要来回切换,导致孩子还没缓过神就又到下一个环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来回的切换,会导致个人能量的损耗和浪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难以训练出专注的状态。我们课程时间的设计一定要结合孩子的状态,当老师发现在孩子在不想听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可以先停下来,而不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讲完;当孩子对某项内容很感兴趣的时候,恰巧下课时间到了,老师也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视情况而定是否把剩下的部分讲完。


(2)课程内容难易程度的科学性

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要学会反思设计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如有看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的课堂内容孩子们不理解、或是枯燥的时候,孩子们会经常听不下去,各种小动作不断,坐不住;相反内容设计的过于简单,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或是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再继续听课。所以,老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还要考虑到孩子的现有水平。


(3)老师是否有讲清楚要求

很多时候,孩子走神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他做完一件事情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了。或是他觉得现在自己做完了就可以去玩了。所以,我们老师或家长在评估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的时候,也需要反思自己有没有把任务一次性讲清楚,另外就是孩子到底有没有理解,因为孩子年龄小容易理解有偏差。老师提出的要求不具体,或者活动的目的孩子不能理解,也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涣散。


(4)对不专注孩子的接纳度

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相处时老师是否接纳孩子的现状。当看到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老师的心态是这个孩子不遵守规则了,影响到课堂和其他同学学习?还是以一种更为接纳的状态,看到孩子已经比上节课做得更好了,尝试帮助孩子一起收回注意力在当下,专注于课堂上。


(5)对孩子“贴标签”式评价

学习过程中,因为孩子专注力不足,老师给予了更多的心理负面潜意识教育,造成心理阴影,从而导致专注力下降。老师会不自觉的给孩子贴上“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这种潜意识的作用,会让孩子在心理上认可和接纳自己的专注力不足的缺陷,从而加重注意力不集中。

就像《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里边提到的一样: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很强,如果我们一旦形成他不专注或者直接贴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孩子很可能也在无意识中形成对自己这种评价。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帮助孩子寻找机会看到全新的自己,更重要的是放下过去我们认为孩子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将对他旧有的看法丢掉,用全新的眼光看孩子。当孩子出现专注力不足的情况时,我们老师可以想想怎么做帮助到他,把问题的焦点放在解决,而非问题上。



(未完待续)



行知2022年夏令营


扫二维码

了解更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