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学会提问——价值千万的沟通方式和训练思维的最佳方式


昨天晚上,我参加了班级的家长会。

会上,一个家长说:孩子下午跟我通电话的时候,他说自己模拟测试能达到7.5分,但是这次不去参加雅思考试,因为感觉心里没底,毕竟正式考试跟模拟测是不一样的,2000元考试费还是挺贵的,想等自己有把握了再去。我就跟他说,没啥不一样的,除了场地不一样,监考的老师不一样,题目不都差不多吗?你不用紧张。可是最后他还是决定不去考试,老师,我该怎么引导他呢?

我说:最后你没有帮孩子解决问题,就是因为你的沟通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沟通的,我们总是急着给别人答案,总是相当别人的老师,这种方式特别不适合青春期的孩子。正确的沟通方式是什么?就是“不给答案,只提问题”……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一个手拿锤子的人眼中,满世界都是钉子。我觉得这还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见到每一个钉子,他都想把它敲进去。他不知道,钉子和钉子是不同的,有些钉子需要钉进去,有些钉子是需要拔出来的,还有些钉子是用来挂东西的,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人,可能会觉得“他好傻呀”,可是,我们在取笑他的同时,却忘了问问自己:我们有没有跟他一样?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是我们上学太多,做学生太久,所以我们养成了答题的习惯。我们一听到别人说点什么,我们就觉得有问题,就不由自主地想“这事儿该怎么做”“我该怎么帮他”,却忘记了问自己:这是个问题吗?别人想要改变吗?

有时候,别人说了一些话,可能只是想找人倾诉一下心声,根本就没想要去改变什么,比如说“我们宿舍有个同学,说话声音很大,大家都不太喜欢他”,他可能只是吐槽一下,我们不必放在心上。

有时候,别人说的问题,我们不用管它,随着时间的流逝,它自然会消失,比如说“这两天,我心情不太好”,谁还没个心情不好的时候呢?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我们也不必太在意。

有时候,我们还没有听明白别人的问题,我们就急着给出我们的答案,比如说文章开头的例子,有可能他是想试探一下家长对考试费的态度,如果他没考过,会不会心疼那2000元钱。

有时候,我们忘了考虑,别人是否已经准备好接受我们的建议,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面对问题的三个步骤。在我看来,这三个步骤中,最重要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不是说解决问题不重要,而是说如果我们能找对问题,做好分析,自然能找到答案,问题自然会解决。


遗憾的是,我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总是急于解决问题,连真正的问题是什么都没搞清楚,也懒得做什么分析,最终我们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制造更多的问题出来。所以我们需要改变,改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学会提问”。


“会答题的是学生,会提问的是老师”,为何?


因为通过不断地提问,我们能把表面现象之下隐藏的真正问题给找出来,把问题产生的起因给搞清楚,这时候答案就会跃然纸上,问题的解决也是水到渠成。这样的人跟只会答题的人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那么该如何提问呢?

其实也很简答,只有九个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果展开来讲,那问题就太多了。

比如【是什么】,

我们可以问对方:

你想改变吗?你准备好了吗?

你想解决问题是什么?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你的问题里边的##指的是?

你能说的更具体点吗?你能举个例子吗?

这个问题对你造成的影响是什么?你最想解决哪方面的影响?

你这个问题多久了?是最近才出现的,还是持续很长时间了?

你这个问题时经常出现,还是偶尔出现?

你这个问题一般什么时候出现?是白天还是黑夜?是上午还是下午?

你这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最多?是课上还是课下?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是面对领导还是面对同事?是公开场合还是私底下?

你有试过什么方法吗?效果怎么样?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效果?

……


比如【为什么】,

我们可以问对方:

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原因是主要原因?你是如何推理出来的?你确定没有你没有遗漏什么重要信息吗?

出现这个问题,你觉得是你的问题,还是外界的问题?哪个多一些?

其他人有这个问题吗?你觉得为什么他们没有?他们跟你的不同在哪里?

……

比如【怎么办】,

我们可以问对方:

你准备怎么办?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办法有效?这个办法是你想出来的,还是别人给你的建议?是你有这方面的经历,还是别人有这方面的经验?他当时的情况跟你一样吗?

除了这个办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你这样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需要准备些什么?

你一个人就能做,还是需要别人来配合你?需要谁来配合你?他们知道吗?他们愿意配合吗?

在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注意事项?

你这样做对别人有影响吗?会让别人不高兴吗?会伤害到别人吗?你考虑清楚了吗?

你这样做可能产生的结果有哪些?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你能接受一切可能的结果吗?

如果结果不理想,你准备怎么办?你的备选方案是什么?你准备给自己多长时间尝试?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考虑换备选方案?

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现在就开始?还是再等等?

……


当你学会提问的时候,你可以问出很多问题,但并不是说,每一件事你都要问出所有的问题,你可以根据情况,因人因时因地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这样说还是太过抽象,我们举几个例子吧。


案例一


一个孩子跟妈妈说:英语组的同学好幸运呀,他们只用学英语,考雅思就可以上三语高中,我们之前好不容易突破了SAT,现在还要学西语……

如果你是他的妈妈,你该怎么说呢?

(您先思考一分钟,再继续看)


“你说的幸运是什么意思?是他们考三语高中比你们简单吗?你认为一件事越容易,做这件事的人就越幸运?那快递员是不是比企业家幸运?……”


“你们西语组的都这样觉得吗?他们为什么跟你的想法不一样?你觉得英语组的同学很幸运,他们也这样觉得吗?他们会不会觉得你们很幸运,会说三门语言?”


“你想到他们幸运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对你的学习会产生干扰吗?这种干扰可能会带来什么结果?你想要这样吗?那你怎么调整?”


注意:

我们不是一口气问出所有的问题,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回应来选择合适的问题,有可能你问前两个问题的时候,孩子已经想通了,那就不必再问下面的问题了。


案例二


一个孩子问我:老师,我最近状态不好,怎么调整?

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该怎么问?

(您先思考一分钟,再继续看)


“你说的状态不好是什么意思?是跟你之前的状态比不太好?还是跟其他同学相比不太好?差别有多大?是完全学不进去?还是学习的时候会走神?如果是走神,那是偶尔走神,还是经常性走神?这种情况是一直都有的吗?还是最近才出现的?以前有没有过这种情况?你从哪里判断出你的状态不好的?是你的学习进度受影响了吗?有多大的影响?你有试着调整吗?你是如何调整的?调整了多长时间?有效果吗?为什么没有效果?……”


“你觉得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你目标不清晰?还是因为学习的内容对你太难?还是说目前的学习方法你不适应?还是说最近心情不好?还是身体不舒服?还是最近生活方面出了问题,晚上休息的不好?你觉得哪个原因是最主要的原因?为什么?……”


“那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办呢?你是想现在就调整,还是在看看情况?你准备怎么调整?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其他老师有没有给你什么建议?你有没有去请教状态好的同学?我能为你做什么呢?你想听听我的建议吗?……”


案例三


在慧心共读时,有伙伴问:

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很多人都会敬佩有原则的人,同时又会觉得有原则的人固执。我们如何在生活达到一种平衡,既可以让别人舒服,又能坚守自己的原则?

如果你看到这个问题,你该怎么问呢?

(您先思考一分钟,再继续看)


“坚持原则的人都很固执吗?有没有坚持原则但不固执的人?这个人固执是因为他坚持原则吗?会不会是他坚持原则的方式太固执?别人不舒服是因为他坚持原则,还是因为他跟别人的关系不好,别人本来对他就有意见?如果是这种情况,他需要改变的到底是什么呢?”


“让别人舒服是谁的事?我们能控制吗?我们真的有办法让别人舒服吗?别人舒服到底是因为我们做的事,还是他自己想要舒服?是不是有很多时候,不管你怎么做对方都不舒服?或者我们让这个人舒服了,让别人又不舒服了?我们能同时让所有人都舒服吗?一个人总怕别人舒服的人,你觉得是因为什么?会导致什么问题?不舒服难道是件坏事吗?什么时候让别人不舒服是件好事?”


“你是如何坚持原则的?能不能举个你坚持了原则,但是让别人不舒服的例子?你觉得你哪里做得不对?你觉得怎么做你才能既坚持原则又让对方舒服?”


“你最佩服的一个坚持原则的人是谁?他跟别人的关系怎么样?如果关系融洽的话,你有没有观察他是如何做的?你有没有去找他请教一下?”

……



“学会提问”不仅是价值连城的沟通方式,也是提升思维的最佳方式。


不过,这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容易,我们只有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反思,最后才能真正的掌握。


希望大家看完本文之后,都能结合自己与人交流的需要、学习成长的需要,结合文中的问题,不断地发问,借此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


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把您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跟大家分享。




欢迎关注“行知智慧园”视频号


点击进入 相关阅读


扫码了解更多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