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星月班第一周做事总结——刚从假期回来的学生,要带着什么心来开启新的学习生活?


 刚从假期回来的学生


要带着什么心

_

来开启新的学习生活?


每到开学,学生们从假期相对舒适的生活要切换到学堂学习的状态,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那么如何帮助孩子们收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呢?


为此老师给学生们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做事训练活动。而在做事之前,首先老师上了一堂主题课,来明确我们做事的目的和意义。



一、主题课

《理清来学堂的错误发心》


  

我们做每件事情都有因果,而往往这个结果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那就是我们最初的发心。每个来学堂的学生都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发心不同,最终很可能事与愿违。因此第一课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哪些错误的发心,会带来什么结果。如果想要调正这些错误发心,就可以通过做事来训练,静心、觉察自己。


1、“失落之心”

有些学生在各个学堂兜兜转转,可能曾经也去考了几次今日、清一塾,但最终没有被录取,于是内心给自己打下了失败者的标签。


因此,来学堂的想法是:“我对自己没有更高的期待与追求,无非就是去另一家学堂继续混日子”。


这样的发心得到的结果则是,同学越努力,越会照见自己的庸俗,内心虽然也想变得更优秀,但又觉得无法做到。这时,善良一些的人,可能终日自怨自艾,状态低迷;而不那么善良的人,则会开始发展到自卑甚至是愤怒,凭什么别人就可以优秀,自己却不行。然后很可能成为团队中有意或无意带偏别人的人。


但其实,不是他(她)不行,而是因为内在有一颗失落之心。

 

2、“傲慢之心”

与“失落之心”相反的是“傲慢之心”。觉得自己在今日、清一塾学了很多东西,回到学堂后想要展示证明自己。


结果则是求而不得的疲惫与失落。因为没人会在意你是否最优秀,别人只会在意你对他人是否有帮助。而想要证明自己的人会努力凸显、展示自己,即便是帮助别人,也能感受到强烈的自私,于是想要获得认可,却最终得不到。

   3、“逃避之心”

感受到体制的“压迫”,害怕体制的学习与考试,想要逃到另一个场地。然后进入新教育,看起来没有每天的作业、学英语好像也是看电影,但如果最后遇到一点压力,逃避的模式又会出现。


4、“服从之心”

因为爸妈喜欢新教育,自己没有什么想法,只是乖乖听从。这种看起来好像挺好的,至少听话,但其实最惨。因为要么压抑了自己,哪里有压抑,哪里就会有反抗,只不过可能意识不到。另外,总会觉得现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因此东看看西看看,身在行知,心想体制,最好能去今日,结果到头来,什么也学不会。

 

5、“消费之心”

有的学生参加过行知学堂或其他学堂的夏令营,体验各种好玩的活动游戏,觉得很开心,认为新教育就是休闲娱乐;因此来学堂想要继续玩一学期。

 

6、“欺骗之心”

新学期有不少新生的加入,可能有些学生有上述的某一种或多种心,但因为知道要考核或者分流,希望给老师同学一个好印象,因此想要隐藏自己。结果则是一举一动都不自然,活在别人的想法中。


这些所有错误的起心动念,其实都是因为向外求,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本心,真正的目标。如何找到目标呢?首先需要拨开这些错误的起心动念带来的迷雾,让自己回归当下去沉静;去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发心来学习……不断调正发心才能有可能找到。


而通过做事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不同的发心和目标最后也会收到不同的结果,做得好不好当下直接有反馈。而这些结果反馈也是孩子们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契机。




二、做事训练的具体安排


1、方式

老生带新生,分成三个组,自己规划、组织、想办法解决问题;每组有一位老师跟组观察,但不帮忙组织、指导如何做事。晚上讨论时老师会提供反馈并根据需要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如做事怎样更有规划性?如何带领团队等。


在每天的总结交流过程中,学生切实体会到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同时在第二天做事时能有直接性的反馈,所以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去思考、理解;例如很多孩子没怎么干过活,做饭也不熟悉,当他们不会时,得自己主动去请教做饭的叔叔,还得仔细观察,总结,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教等等类似的事情。




除了集体指导之外,老师们也会着重注意孩子的个人状态,当孩子心态不积极,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会及时做个人沟通,疏导、解决。

 

为了帮助他们团队更好的合作,老师们也设计各种需要团队配合、闯关的游戏。




2、做事项目



那么这一周的过程中孩子们有哪些体验和收获呢?下面节选一些孩子的总结。



       



三、学生收获节选


节选一: 我们如何用干活来提升自己


三组:陆黄予,徐浩希,邓淼,秦宇康,袁煜晨,牟一文,谭昊宇,张镤方


开学第一天晚上,老师和我们宣布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第一周的重点是——静心活动。那我们的静心活动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做事,我们组的任务包是:

1.    每天打扫一部分的校园

2.    做饭六餐

3.    扫山

4.    打扫仓库

5.    晒被子与垫子。


我们为什么要来静心呢?因为我们在假期的生活会放纵自己一些,心就会产生非常多的欲望,人也因此变得浮躁,所以我们通过做事来调整,收心。


整个一周的做事中,前3天我们组是在无目标的情况下去干活的,因此我们小组打扫校园1分也没有拿到。在意识到问题后,通过团队总结、反思、老师的指导,后面几天我们也逐渐开始了规则化,惩罚制,这样整个小组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原以为一切会好起来,没想到最后两天的时间,我们负责做全校饭菜,其中前两顿的饭菜搞砸了。总之问题一个接一个,但现在看来,对我们也是不小的促进和提升,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呢?我们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团队管理的问题与调整


一开始我们小组的管理方式比较温柔,而且非常像“大锅饭”理论,就是一堆人一块田一起干,一起拿收成,每一个人都是拿一样的,因此就会导致有人去磨洋工,因为干多干少都一样,所以干着干着就会开始想:“你们加油干,我休息一下”。



一个人这样做,也开始慢慢影响一群人,最后大家的效率就会慢下来,因为每一个人都没有去承担好自己的责任。在这个时候老师也发现了我们的问题,和我们聊天,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1.    没有发现问题所在,大家相互影响,还没什么感觉。


2.    在讨论的时候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所以导致问题依旧在那,没得到解决。


3.    团队管理者自己在那里拼命干活,但没有学会用人。


4.    管理不狠,散就散了,大家久而久之就无所谓,对团队不上心了。


清楚问题后,接下来我们主要解决的是团队管理问题,因此开始了规范化管理。首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块区域,要求必须完成,并设立了惩罚机制。经过试验,我们小组也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好日子没有过几天,团队开始呈现“3分钟热度”,因为尽管细分了区域,但是也会去聊天,在这个时候也没有怎么管,所以也就更加放肆。


这里就是我们整个小组的管理方面的问题和调整。虽然我们在团队制度上调整好了,但是也不行,我们还需要有坚定的目标与决心。


(二)做事需要目标与决心


在我们这段时间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比如:在做任何事之前都需要有目标和决心,因为首先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的话他就是一个一无所成的人,他连自己要干什么都不知道,因此效率会特别的慢。我们组在干活时就是这样,一直会拖到吃饭时间了还没有做完。而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决心的话,就会想要马上放弃,去吃饭。



而一个有目标的人他就会一直朝着目标努力,直到做完为止,这样的话速度就会很快。即使出现了一点失误,如到时间还没有做完,有决心的人可能会想不管怎么样今天必须要拿到这2分,最后结果也不一样。


我们组没有目标和决心时就没有得过分,并且每次都是很晚才走,而当我们调整之后,效率也更快了,即使时间到了我们也坚持扫完,直到获得2分。


这就是有目标、决心和没有的不同,希望大家能从中吸取到经验,不要犯和我们一样的错误。


团队建立了制度,也调整了目标和做事的决心,但后来我们发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做事之前要有明确的规划和布局,提前把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预测到,做事会顺利很多。而在这一点上,我们也是反复不断的经历,最后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获。


(三)学会有条理的做事


每天的干活时间是上午和下午,第一天我们是从下午开始干活。先是安排扫校园,不过后来起了风,叶子扫了又落,所以就没扫完,在当天晚上并没有发现问题,只是说规划的问题。


第二天上午我们安排去扫山(1.5公里),一开始很顺利,后面队形就乱了,而且在规划分配上也有问题,在扫山到最后1小时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下午有安全课,没有时间打扫。然后我们没有太多思考就直接跑到山下扫校园去了。


从这里能看出我们做事之前没有明确清晰的规划和方向,往往简单的想一下就开始做了,也没太多思考怎样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们遇到计划外的事情就会手忙脚乱。



转折点在第三天,那天我们一整天时间都花在打扫校园上,但是也没扫完。在那个时候,团队成员大都隐隐约约觉得这其中有问题,但晚上讨论时还没有清晰的觉察和总结出来。


本以为会继续每天都这么无原则无责任的打扫,结果第二天(也就是第四天)组长就跟我们说有新的分配,这也是我们整个组,转变的开始。新的分配就是每个人担起自己的责任,打扫自己的区域,只有自己打扫找老师检查过关后才有资格去帮助别人。



虽然从逻辑角度看,确实是没毛病,每个人都打扫自己的区域,每一个人打扫完就可以过关了。但是还得考虑一下特殊情况:如果有些人的区域很大,他一个人往死里干,一个上午都干不完。当时我们就有几个组员先打扫完,于是先坐下休息了,也有几个人做完后没有选择帮组员,而是直接跑到别的组员区域里帮忙,直到最后组长说全部检查完才可以去吃午饭,那些休息的人才慢慢的走过来打扫。从这一点我就发现我们组的组员缺乏团队精神,只在意自己!



那么对待缺乏团队责任和意识的人怎么办呢?我们想到的是,只能把他们的利益与组里的荣誉绑在一起才可以让他们动起来,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人只能靠自己醒悟才可以改正,外力是很难去改变他们的。后面几天我们都用这种原则性来做事和分配,事实也证明这个方法对于我们组的情况是非常合适的。


整个七天做事,让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来到行知前,并没有这么深的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而现在体会到了,也十分的感谢行知的老师给了我们这样的体验。


这次活动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成长,我们也很感谢这次经历。如果大家愿意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下这样的静心活动。你们肯定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而且在人最累的时候就会展示出最真实的一面,大家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检测和挑战自己。相信大家通过这样的体验也会变得更优秀。

  

节选二:做事要有多久的眼光


二组:陈诗宜


每个人每天都在忙于自己的工作,但如此忙碌的您,是否有停下来问过自己,做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养家糊口吗?为了让家人和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这些又是为了什么呢?希望下面这个小故事对你们有帮助。


我作为组长,承担的责任会比组员更多;我个人的能力也不是很强,导致我们组刚开始做事时安排不当,没有明确的目标,做起事来就很没效率。因为我只知道要做完手上的事情,并没有仔细去想我们做这件事情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去做好它。



所以刚开始的团队安排,我的风格就是一根筋,决定了什么八头牛都拉不回来。我将只有当天完成才能加分的任务放到下午,并且下午打扫这些区域全部暴露在太阳底下,温度很高,很晒。我的组员看出问题来提醒我,但我依旧一意孤行。直到第二天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导致下午没时间打扫,又没完成任务。(我们是处于小组PK阶段,哪个小组加到更多的分,哪个小组才能获得第一)


这时我已经是一团乱麻,我是组长,但我的组已经处于难以寸进的阶段,我却还是在不停地犯错,昨天甚至将打扫区域看错了,这些都是我造成的。晚上老师的一句提点惊醒了我们所有人:我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这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现在的眼光只有一分一秒或者到下一顿饭,所以我们并没有想着把这件事做的更好甚至做到极致。但如果将眼光放到这一周,我们组的目的就是要加到更多的分:就像一个公司运行,要把产品推销给客户,让更多的客户来买这个产品,需要把握住每个机会,将产品推销给每个客户,毕竟大多数客户一去不复返。想要加到更多的分,就要把握住每天的机会,将只有当天能拿到的分拿到手,合理规划时间,将有限的时间发挥它的最大价值(简单说就是加到更多的分),才能拿到第一。


于是我们开始改变方案,将只有当天能加的分先拿到手,趁着上午阴凉地儿去打扫。很快对比就出来了,之前我们一分钟的眼光会想着如何让自己舒服一点,多偷一点懒。现在我们想让自己的组拿第一,宁愿自己少一分钟休息,多干一点。这样我们组也就团结起来了,做什么也更快了。





上面这个是我们自己的事例,可以看出眼光有多重要。那么您工作是为了什么呢?当你的眼光是一星期的时候你可能会像生活的提线木偶,任劳任怨的工作。当你的眼光是一个月的时候你可能会渐渐主导自己的生活,达到令您满意的结果。您的眼光是有多长远呢?希望我亲身体验的经历能够为屏幕前的您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节选三:通过做事锻炼让我更爱学习

一组:严子豪


一切都出乎我的意料,来到行知的第一周,不是学英语,不是练体能,而是做事——美其名曰“静心”。


虽说我并没有完全做到老师说的通过做事训练静心,但我认为我有了学习的动力——每每从小班门前走过,看见他们在学英语,无不是垂涎三尺,想到了父亲对我说的一句话:“学习是最轻松的事”。在这一周里,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会——学习,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在体制内,我在家的劳动量,相对于同龄孩子来说算是多的,但也只是仅限于自己家中而已,面对这周的劳动量,简直不值一提。在这一周内,我们需要完成以下的劳动任务:

1、 做两天饭

2、 洗垫子

3、 每天清理一遍校园

4、 除草

5、 整理老师办公室


扫校园与除草,无不需顶着烈日,而且一干就是一两个小时,除草需要的时间,更多,每次都是三小时起底,而且一干就是三天。我认为这周的做事项目,是对自身很好的一种修炼。一切都是在为大家服务,也是为自己积了一些功德。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不够吃苦耐劳,但除草是真的累——顶着烈日,我们还需要穿着长裤,被蚂蚁咬更是家常便饭,每次结束后,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每天走个一万五千步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正是应了一句话“累成狗”。



在这周的做事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自己与新教育老生的差距,自己缺少了一种应有的责任心与担当,尤其是前两天的时候,完全是一种被支配者的心态,并没有想着该为团队多做些什么,而是觉得完成任务就可以了。但那些老生会有想法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为团队做出一些贡献,这样的一颗心,是我目前远做不到的,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认为在这一周中,我也是有改变和成长的。从一开始的不愿承担,慢慢到后面越来越有责任心,主动去组织大家,以及更多的去帮助队员,更多地为团队去付出和着想,这是很大的改变。


这一周的意义对我来说非常大,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体验。我想,在未来的日子中,当我想放弃时,就会想到这段日子,它使我更加的坚韧。

 

一周的做事训练,从管理团队、静心反思、改变做事的眼光和格局、意识到读书的幸福与做事的价值……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收获,他们来学堂最初的发心也在不断调正。通过团队的磨合,渐渐从证明、消极的状态开始转变,因为面对事实无法继续逃避,得积极思考才能解决问题,于是心态开始更积极、主动,更有团队意识,相信这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和基础。



end


欢迎关注行知智慧园视频号




推荐阅读


扫码了解更多



阅读原文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