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教学相长——2021秋季教师培训总结系列之一


前言

行知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教师培训,帮助老师们提升教学水平。打铁还需要自身硬。在帮助学生提升的同时,老师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位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完成了教师培训总结。从备考班+星月老师们的总结中,选了两篇分享给大家。


放下自我,自我方存

王新昌



本次教师培训,共一周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主要是因为本次培训形式是大家参与互动研讨式的。老师们能够参与到培训的各个环节中,从中找到价值感。这和余世维讲“有效沟通”的原则是一致的。沟通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沟通者参与进来,让他体会到他也是此次沟通的一份子,是此次沟通的建设者,这对参与沟通者是一种激励。如果只是单向的授课、听课,就缺乏这种参与感。只是被动的听课,很容易陷入被动完成任务的局面。这种体验也提醒我们,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也需要设计更多的互动研讨环节,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一次课程当中,成为体验课程的主人,而不只是让学生单纯被动地听讲。

本次教师培训,主要研讨了以下主题:如何提升教师团队凝聚力?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如何做好表演教学?如何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通过老师们的展示、分享和研讨,我们对每一个问题,都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技巧。不过如果要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的话,总原则就是“无我”。这是一个很大的词,也是我们佛家、道家智慧所强调的一个词。佛家的基本概念(苦、空、无常、无我)之一就是无我。《道德经》中“功成而不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讲的也是“无我”。


01

教师团队合作中的“无我”
对于如何提升教师团队之间的合作、凝聚力,第一条原则就是老师们都需要站在团队利益角度、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团队的很多集体事务才能够很好的运行起来。例如每次举行冬夏令营,有一部分老师会考虑到参加冬夏令营的老师人数较少,或者团队的需要,选择主动参与其中的。这就是“无我”的一种体现。

对于班主任老师和助教老师之间的合作也是如此。比如班主任可能存在认为助教老师没有做好的情况。对此,如果双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场,班主任会觉得助教这点小事情都处理不好,还是需要我亲自来处理。助教老师会觉得明明我做了这么多,班主任怎么还是不满意,或者我都是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去做的,怎么还是有问题等。这些都是“有我”的表现。


如果做到“无我”,那么班主任就需要考虑:“是不是我没有和助教老师沟通清楚要做什么事情、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因此我需要如何与助教老师沟通?或者助教老师是不是对这方面没有经验,存在困难,我是否可以给他示范一下怎么做?”助教老师则需要考虑:“我是不是还没有弄明白班主任的要求?我是不是需要和班主任沟通地更清楚一些?我在某些方面真的没有经验,我是不是可以主动请班主任给我示范一下怎么做?”。这些都是“无我”。

不同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各种风格都有优缺点。对于和自己风格不一致的老师,不能只站在自我的角度,一概否定。认为和自己不一样的就是错误的,有问题的。甚至当着学生的面,去和老师争论。这些都是“有我”的表现。当然,对于老师们教学中出现明显的问题,我们也是需要相互提醒的。如果发现了明显的问题,我们考虑到面子、关系问题,而选择视而不见,这也是“有我”的表现。但提醒也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讲究时机,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种不考虑到沟通的成本和效果的方式,也是“有我”的表现。左晖在链家的管理中提到的:“有话要直说,方式要恰当。”这一点值得借鉴。这才是“无我”的体现。


02

家校沟通中的“无我”
对于和家长们沟通交流,我们讨论了几个案例:

1

孩子在学堂出现意外、受伤时,我们则需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家长的担心、顾虑。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尽量尊重家长的决策,这就是“无我”。而不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认为孩子受伤不是什么大问题,随便处理一下,或者我们已经很幸苦了,处理很多了,不主动和家长做及时的沟通,等着家长追着老师问。甚至代替家长做出各种决策。这些都是“有我”的表现。

2

对于很有一套自己的教育见解和想法的家长,我们发现的第一时间,就需要跟家长明确态度,我们的原则是如果家长们见解和想法,和我们学堂、班级的做法很不一致。如果孩子继续留在学堂,我们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因此向家长承认我们的无能,请家长把孩子接回去自己教或者送到与自己理念一致的学堂学习,否则我们就是耽误了孩子。这也是“无我”。而不是认为我们可以帮助一切家庭和孩子,这就太“有我”了,最终造成的局面一定是双输的:我们自认为做了很多,但仍然没有达成家长的要求,家长不满意,认为浪费了孩子的时间,这也是徒劳无功的。

3

对于自身努力程度不够,但为人很好的家长。我们不能沉浸在家长们给我们说好话、各种恭维的感觉之中(这就是“有我”了),而是要及时通过恰当的方式提醒家长,自己行为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提醒家长要努力成长和提升,从而带动孩子提升。

4

如果我们要对孩子进行调整,也需要提前和家长沟通。沟通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家长说:“我们发现孩子的问题,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不做调整的后果可能是什么,我们给孩子提供的几种调整计划方案,请家长选择哪种调整方式,或者家长提出更好的调整方式。”并且建议家长来跟孩子沟通调整方案,老师帮助家长实行调整方案。即提前告知,和家长探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请家长授权等。这样才是“无我”的表现。而不是我们提前不与家长沟通,等孩子自己去和家长沟通反馈。对此,家长可能不理解老师的用意,导致在第一时间很难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



03

教表演教学中的“无我”
对于做好表演教学,也需要做到无我。首先,要表演的比较投入,就需要做到“无我”。表演者需要突破自我形象的限制,不要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只能表演出一个固定的形象,不能够表演某个角色等。另外表演者,也不能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如果表演者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一定会在表演中放不开,表演肯定不会很投入。其次,我们引导学生表演,也需要考虑学生的情况,做不同的要求。对于小龄、刚接触表演的学生,要求不需要太多、太细,只需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即可,以培养表演的兴趣。要知道表演的提升,也需要一定量的积累。起初不用着急学生没有进入角色和状态,表演的不好。对于有一定程度和基础、年龄较大、理解力较强的孩子,我们可以慢慢提高表演要求。



04

和学生沟通中的“无我”
与学生沟通,更加需要做到无我。

1

一个“有我”的老师,当看到学生的问题之后,根据他的判断,会觉得这个问题都说过很多次了,学生还没改。便会下一个结论,这个孩子就是这样,永远都改不了。那么沟通前,就会焦虑,带着情绪去和孩子沟通,效果一定是不好的。

2

一个“有我”的老师,在和学生沟通中,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担心等问题之后,他不能做到去回应学生和与学生共情,而是直接问一些其他问题。因为他有一套固定的沟通思路,想着如何按照固有的思路,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原因。而山长对孩子的回应是:别担心,即使你有问题,也是我们的乖女儿,我们也依然爱你等。这就是无我,先回应孩子的情绪、担心之后,再来沟通具体的问题。

3

一个“有我”的老师,在沟通中,一般只想着去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可能不太喜欢去袒露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因为他觉得自己是老师,是完美无缺的,是高大的,我们就是神,我们都没有问题。相反,山长会在沟通中,主动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困惑(甚至自嘲),激发孩子思考如何解决。这是“无我”的表现。



当一个老师“有我”时,处理各种问题,都会遇到很多障碍。比如教师团队合作不好,与学生及家长沟通有问题,班级自然带不好。当一个老师“有我”时,作为老师的价值也无法体现,在他人心中,分量反而越来越低。所以,当一个老师越想证明“有我”,越无法得到。当一个老师真正做到“无我”时,各种问题处理都会很顺畅,家长和学生满意度也会很高。目标也更容易达成,也更加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所以,当越能够做到“无我”时,反而得到更多。所谓放下自我,自我方存。

本次的教师培训,让我对“无我”这个概念理解更加全面,也将这个概念和不同的应用场景,做了更多的链接。日后还需要班级教学中,做更多的觉察和实践。

最后特别感谢程校发起这次教师培训,感谢曾老师和熊老师对此次教师培训的组织、协调与推进,感谢所有老师们的付出与示范。



上下同欲——团队协作的核心

陶思旗



感谢程校发起这次七天的教师培训,感谢曾老师的筹划和组织,感谢伙伴们的参与与示范。我在这七天的教师培训中,学到了很多。接下来,主要分享在团队协作共赢方面,我的收获和体会。

在培训之前,我对团队协作仅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比如为什么要团队协作,恶性竞争的后果是什么等。对于如何更好的建设一个有凝聚力的教师团队,思考得还不够深入。经过这次大家一起深入的学习,对于团队协作,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上下同欲者胜,即团队成员有共同一致的目标,才能打造出高效共赢的团队。对于备考部的老师们来讲,即便老师们都有看似相同的目标,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愿意投身新教育事业,但是就代表我们“同欲”吗?通过大家分享自己的个人目标,我发现即便大家看似在做同一件事,但是每个人的小目标,还是略有差异的。那么团队的大目标,是否又能同时满足个人的小目标呢?


一一分析之后,其实我们的小目标跟团队的大目标,是相通的。比如有的老师说个人的小目标是帮助更多的学生考入今日;有的老师说希望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有的老师说希望未来能担负起更大的责任等等。而我们团队的大目标,就是把行知平台建设的更好。因此这些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是一致。即当我们在实现个人小目标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完成团队的大目标。当我们以完成团队目标为第一价值观时,其实我们的小目标也在悄然实现中。

经过梳理,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更清晰了一件事:实现团队目标=实现个人目标。之前我虽然也认可,但之前的认可是偏模糊的,是没有事实依据证明的,因此即便相信,但是不够坚信。

当确定了目标之后,那么接下来,需要思考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或误区。比如:

1

实现目标的方式是否一致。大家不能各选各的路去达成,而是需要步调一致,大家朝着同一个路径走。否则便会产生大量的团队内耗,无法凝聚力量。

2

目标需要更清晰,更具体,才能实施下去。比如如何帮助学生在一年中学会七部英语电影,这样的目标就比较具体清晰。而帮助学生提升英语水平,会偏空洞模糊。

3

把目标落实到每一天具体需要做什么上面。

4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管理之道,经营之道,都是管的越少越好,做的越少越好。以此来审视自己是否做到位了。


对于备考部的团队目标,我们从哪些方面进行最终的评估,及如何判断团队目标是否达成了呢?首先,可以从学生及家长对老师、对班级、对学堂的喜爱程度来评估;其次可以从教学结果方面来评估。比如有多少学生实现入读今日,去更大平台学习成长。或学生学期初的状态如何,与学期末进行对比后,学生是否有判若两人的变化等。

围绕以上目标,了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及评估机制后,再延伸思考:在平时教学中,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我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01

班级管理方面
在班级管理方面,重点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团结互助,而不是相互攀比打压;如何引导学生团队有共同的目标,而不是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如何引导学生与老师、家长上下一心等。以上是需要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做一定的方向把控和引导的。

对于解决以上问题,我认为有两点比较重要的原则。第一,自主模式管理。即老师引导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引导学生制定规则,而非要求和控制学生,让学生觉得在为老师学习。

第二,强化目标感。即老师需要引导每位学生树立自己的个人目标,并思考自己的个人目标是否与团队目标一致,以此帮助孩子们建立对团队的认可。



02

 英语教学方面 
今日学堂明年的报考要求,应该是学完七部电影+新概念1、2。另外,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非学习的进度。如此来看,需要老师重点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专注度和持久力。因为学习力很难在短时间养成,唯有通过外在的努力,来增加孩子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那么自律性、专注度和持久力如何培养呢?方式很多,比如可以通过运动来提升,做一些极限挑战项目,或平板支撑,劈剑,打小球等。还可以通过上主题课和体验式活动等,让学生们更清楚达成目标的重要性,如何觉知克服自己的惯性习惯等。也可以通过平日一对一与学生交心,帮助学生清理内心的困惑障碍,以此来帮助他在平日减少分心,因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成长上面。


03

运动教学方面
今日学堂考核的运动项目是三大项。那么在练习三大项时,其实也是在提醒孩子们,享受过程中带来的成长收获,而非一个结果。当过程努力了,那么结果一定会呈现的很好。引导学生去突破过程中的局限,养成突破的意识。比如可以通过两班PK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过程中不断突破。同时通过PK,也更能增加班级的凝聚力量。



04

沟通引导方面
山长在清粉群发了对今日教学的改革,提到每周一次的师生一对一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会更加的亲近友好。老师可以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的精进和努力。学生也会因此更愿意找老师需求帮助,不会与老师之间形成代沟。这也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那么在沟通中,如何形成正向循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则:

1

老师放下自以为是的评判,多去聆听学生。老师对学生的倾诉,要全然的理解和倾听,而不是给学生贴各种各样的负面标签,不是对学生评价一番。

2

老师要懂得舍己从人,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尊重学生。就像山长引导小明慧一样,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神,从不犯错。而是同理孩子的情绪,同理孩子的伤心难过,跟孩子讲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让孩子觉得爸爸与自己是在同一个战线上的。

3

智慧的引导。当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理解后,就需要老师找到合适机会,帮助学生把他的问题,进行转念思考,转识成智。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所有问题,都是自己的造成的,与他人无关,是需要自己承担的。并学习如何改进,避免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



那么老师如何把握以上三个比较重要的原则呢?老师需要让自己内在更充实富足,这样老师才不会试图通过学生的成绩,来掩盖自己内在的匮乏。因此一个优秀的老师,需要自己不断内求,不断自我改进完善。同时,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七大信念。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学生才会更加喜欢和尊重老师,形成正向循环。

以上是我以团队协作的角度切入的一个总结和反思。最后感恩程校搭建的行知平台,感谢伙伴们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团队正能量。

通过教师培训,老师们既学习到了教育的原则,也学习到了具体的方法。相信在接下来的班级教学中,老师们会把学到的东西,践行出来,做到知行合一。行知人,在成长的路上永不止步。





欢迎关注行知智慧园视频号





推荐阅读



扫码了解更多


行知咨询群


QQ群号|375359351

       联系电话|13502881396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