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陶思旗|在“模拟人生”游戏中构建学生的信念系统(下篇)



题  记

新教育最核心的工作之一,就是帮助孩子构建卓越的信念系统。

那么信念到底是什么?

信念从何而来?

信念是如何构建的?

怎样才能构建出卓越的信念系统?


行知学堂备考部的陶思旗老师在清一联盟平台为大家分享如何从英语电影表演中,判断学生的信念系统?如何运用英语电影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破掉旧有的信念系统,同时助力孩子考入今日突破班。


大家好,我是行知学堂备考一班的老师陶思旗,感谢蒋老师精彩的分享,让我们更明白了信念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运用模拟人生的方式,塑造孩子的信念系统。


在我分享之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王新昌老师在负责“挑战自律”夏令营,因此接下来,由我作为代表继续分享。分享的内容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如何通过模拟电影中的角色,模拟别人的人生游戏,帮助学生构建信念系统。同时,也希望我过去带备考今日突破班的经验,能助力您的孩子顺利考入今日。


具体包括以下三点内容:

一、为什么在电影表演中可以构建学生的信念系统?

二、通过学习英语表演(模拟电影中的角色),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发生了哪些改变?

三,如何通过英语电影的表演,更高效的帮助学生构建正向的信念系统。



一、为什么在电影表演中可以

构建学生的信念系统?


首先,对于第一个主题“为什么在电影表演中可以构建学生的信念系统?”,我们先看一个电影《阿拉丁》中的小片段,该片段的大概内容是阿拉丁装扮成小侍从,跟公主约会。不巧的是,他们被公主的侍女撞见了。这时阿拉丁还不知道他喜欢的人竟然是公主,公主也不想让阿拉丁知道自己的身份,因此公主使眼色让侍女配合自己演戏。但侍女不理解公主的意思,所以公主做了两手摊开的动作,大家可以尝试感受一下: 茉莉公主的这个表情、动作,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呢?


电影《阿拉丁》片段


大家看完视频后,我们可能会认为:茉莉公主因侍女没理解到自己的意思,所以很生气,觉得这个侍女很木讷。但是当我们给出一个答案时,是以自己的视角去评判和猜测的?还是站在茉莉公主这个身份去体会的呢?比如:当您看到侍女没有get到公主的意思时,您看到公主翻了一下眼,头扭过去,手抬起来后甩下去。对于这个场景,您会不会似曾相识,可能是之前别人没有理解到您的意思,您的一个举动呢?因此您这时会得出一个结论:公主有些不开心了。您推测公主在心里对侍女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跟了我这么长时间,竟然猜不到我的意思,气死我了。”可是这个解读,真的是公主的心理吗?还是我们根据自己过去的经历、经验等等进行猜测的呢?很显然,是自以为的,是吗?那么更可能的真相又是什么呢?第一,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茉莉公主的性格是怎样的?其实可以通过其他片段来分析,比如贾法尔篡位时,茉莉公主是怎样的态度?竭尽全力的去扭转局面,而不是去抱怨、逃避、逆来顺受。平时公主对待身边的人都很包容和尊重,她更喜欢去保护自己身边的人。这些代表公主有什么样的信念呢?比如有担当、理性、能群。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公主接下来的做法,来推断刚才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人物形象,假设公主把责任完全推卸给宫女,那么公主一定会带有情绪,接下来向侍女打暗号的状态,应该会倾向于命令,表情也会更严肃,眼神会带着责备。但实际上,我们看公主的反应并非如此。公主的反应是迅速的。比如她提前意识到阿拉丁可能会看到自己的怪表情而进行身份的推测,因此当阿拉丁看自己的时候,公主立马露出了一个笑脸,这是一个有情绪的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因为当一个人情绪起来后,不会觉察的如此入微,反应速度因为被情绪控制,也会变慢很多,不会反应如此灵敏。公主感受到阿拉丁并没发现这个的秘密后,继续跟侍女对暗号,这时公主的表情也没有更难看,反而更有耐心一些,意思是我能理解你没懂我的意思,因此我就再把动作做慢一点。所以无论从公主前后的表情、动作来看,还是从公主的做事模式来看,都可以推理出:公主没有推卸责任的意思。


通过这个小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电影中人物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举动,就会有多种不同的解读的方式,而每种方式,甚至是对立的。因为不同性格的人,不同心态的人,看待的、解读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


刚才的片段,我们可以演出茉莉公主在推卸责任的表情动作。也可以演出茉莉公主担当的一面。那么如何才能把每个角色,甚至是每个角色的一个小动作,都诠释到位呢?这需要凭演技吗?一个学生能把电影表演好,人物诠释到位,演技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这个学生,愿不愿放下自我的评判,放下自己过去的信念系统,去全然感受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电影表演中可以构建学生的信念系统”,接下来会播放一些学生前后的状态对比视频,并就此分析学生性格特点。在此之前也征求过学生和家长们的意见,他们一致认为:如果把一些成长经历分享出来可以帮助到大家的话,也是在进行法布施,因此在这里也感谢行知备考一班学生及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我录了一个学生表演上面片段的视频,我们用心体会一下,这个学生是在演自己,还是在演茉莉公主呢?


《阿拉丁》表演片段


我们发现这个学生指向手镯时,眼睛用力瞪着侍女,虽然她也在尽力演,但是我们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什么呢?是一种命令的眼神,一种掌控的眼神,一种不耐烦的眼神,潜台词是:你不要坏了我的事。很显然,这个学生其实在演她自己。在学堂,她对待伙伴关系时,偶尔也会流露出这样的眼神,比如学委提醒她违反规则了,她会不爽的怼班委。我们再看她发现侍女没有理解到她意思时,她的表情是怎样的?很不爽,翻白眼,潜台词就是:都是你的错,你的理解力怎么这么差。完了完了,这件事快被你搞砸了。这名学生在开学初,表现出的状态是不够阳光的,相比其他同学,抱怨的次数也有点多,因此在表演时,她会不由自主的把过去自己的信念系统带入到表演中来。那么在练习这段表演时,老师告诉她,你演的是你自己,提醒她分析一下茉莉公主的心理?经老师指导后,她重新演,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我们可以看一下她改进后的视频。看看,经过改进,她的眼神和动作,是否还带有之前那么多的抱怨,还是开始尝试承担了呢?


《阿拉丁》表演片段


很明显,再看她的视频,可以感受到她的一系列动作,不是在责怪别人,而是更倾向于说我接受,接受你没理解我。


在指导表演的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之一,就是不断帮助孩子们看到他在演别人?还是在演过去信念系统之下的自己?老师以此来不断帮助孩子更好的诠释影片人物的心理时,孩子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呢?这个照片是本学期的期中合照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引导,从照片中就可以看出来,她现在已经变得阳光乐观了很多。


期中合影

(演茉莉公主的同学在第二排右数第三位)


以上例子,也说明了通过电影表演的方式,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信念系统的。



二、通过学习英语表演,学生的

   信念和行为发生了哪些改变?


我们班级中存在以下几种类型的孩子。接下来会逐一说明他们是如何通过练习表演,来构建信念系统的。


1

感觉型的学生

这种类型的学生,主要表现就是目标感和突破意识较弱,享受意识较强。眼神看上去是散乱的、无神的。而目标感强的孩子,可以看到他的眼神是聚光的、坚定的。这种表现跟眼睛大小无关,是内心在眼神中的一种投射。


接下来,我们看的这段表演,《阿拉丁》中的插曲,表演茉莉公主唱歌的这位女生,在开学初时展现出了感觉型的身份,比如她的听课状态相比其他同学是不够专注的。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她举手只有一件事,不是回答问题,而是要申请上厕所或者去喝水。伙伴也会觉得她很扫兴,总是因为自己的私事打断老师的讲课。运动方面,她基本是能走就不会跑。来学堂后很想回家,理由是家里的床更大更舒服。但是经过一个多学期学习电影表演,我们看看她是否有所改变?看看她的眼神、动作、表情中,有没有透露出茉莉公主的正向信念呢?听听她的声音,是否还会让您联想到她是偏向感觉型的学生呢? 


《阿拉丁》表演片段


看完这个视频,大家对这个女生的感觉是怎样的?在表演中,可以感受到她的力量,她的专注是吗?在学堂,她的表现,相比开学初也是判若两人的。她从开始觉得什么都无所谓,没目标没追求,变得现在有了荣誉感,有了成长的愿心;从过去哭是因为想家,到现在哭是因为没有捍卫到自己的荣誉,没有竞选上电影主角;从起初她做组员都做不好,到现在成为了班级的组长兼班长。她从过去能走就不跑,到现在所有的挑战日活动,她全部参加,并会坚持到最后,因为不想再给团队拖后腿。


下面是她在挑战日活动中的照片,挑战过跑40公里,举轮胎等。


演茉莉公主的女孩在照片最右侧位置


演茉莉公主的女孩在照片中间位置


下面请看某项挑战活动后的视频留念。

挑战日视频留念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她满满的自豪感,为她自己的突破感到开心和喜悦。


当老师不断引导她,及同学们去分析茉莉公主的心理,然后再通过一遍遍的表演,来诠释茉莉公主的信念时,其实就是在她及同学们的心中,树立了一个女神的典范。茉莉公主面对困难时的临危不惧、茉莉公主的担当和大气,这些品质,会随着她不断的表演到位,在她心中种下至上的信念。这个信念,会在她日常生活学习中,不断提醒着她,去效仿公主的言行,去执行公主的信念,从而慢慢的改变她的享乐言行。她表演的越好,那么茉莉公主的形象,在她内心中刻画的也会越深刻。而且她在表演一个非常优秀的卓越者时,也是在与正面积极的能量产生共鸣,因此也会让她更加自信,更加的有成就感。一个孩子,最开心喜悦的事,莫过于自我的成长。当她越来越喜欢表演的时候,那么她也会更加的投入,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同时,相比老师讲一个道理,比如告诉她要追求卓越,表演来得会更直接,感受的也会更贴切,更符合人性的需求。这个学生从英语电影的表演中,被激发出了学习的乐趣,在这一年的学习中,她已经完成了六部电影和新概念1的背诵,台词准确度均在90%以上。而且对于她信念系统的塑造,也起到了较大的帮助。因此,当老师找到了孩子内在蠢蠢欲动想成长的动力点时,用适合她的方式,帮助她启动内动力,那么我们会看到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


2

自卑型的学生


这类学生,在表演中较明显的表现是动作放不开,声音小,表情也不到位。因为他们内心有顾虑,比如我动作、表情太夸张了,会不会有很多人关注到我,会不会因此被人笑话呢?我做不好,大家会不会评价我很差劲呢?因为他过度自卑,所以就会编出各种各样的故事来障碍自己。


再给大家看一个视频,其中穿红色衣服的女孩,起初自信心是不够强的,容易否定自己。这个视频是在学期初拍摄的,大家可以通过她的表演,感受一下她当初的心理状态。


《海洋奇缘》表演片段


通过视频,隔着屏幕都会感受到这个女生很拘谨。当她学习了几部电影的表演,过程中我们不断帮助她调整信念。比如在表演电影《海洋奇缘》时,其中一个角色叫毛伊,毛伊的特点就是喜欢炫耀自己,觉得自己是无敌的,是受万人崇拜的。没事喜欢嘲讽捉弄莫阿娜,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厉害,这其实也是在掩饰他内在的自卑心理。外表越张扬,代表着内在越脆弱无助,和这个女生类似,都是自卑的类型,只是一个极度彰显自己,一个收缩,异体同源。那么我们在指导她学习表演时,就会帮助她分析毛伊的心理。她在演毛伊的时候,会跟自己内在的自卑模式形成共振,认为自己不够好的信念就会出现,然后当她再反过来演莫阿娜的时候,又会被另外一种全新的信念系统冲击。莫阿娜非常的自信,不会因为被毛伊讥讽,而变得价值感缺失,莫阿娜反而会越挫越勇。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帮助这个女生纠正的过程,就是她的信念系统重塑的过程。一共不到2个小时的电影,每个人物的结局,都是迷你版的人生历程,当她感受到毛伊被自卑所困,这种体验是不好的。因为我们一直在引导学生,智慧的人,不会明知道这样的人生是痛苦的,还要亲自去经历一遍。智慧的人,会通过看别人的人生,来避免掉进更多的陷阱。而这个女生的优势在于,她是一个很想成长的孩子,因此当她通过表演来经历不同人的人生时,她的内心便会更确信:什么是更成功、更幸福、更受人欢迎的人生信念系统,当她感受到这样的体验越来越强烈的时候,全新的信念便开始指导她的行为慢慢转变。


我们可以通过另一段视频,再看一下这个女生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狮子王》表演片段


经过以上两个视频的对比,可以感受到在从表演方面,她已经变了一个人。那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信念在转变,学习电影表演,带给了她重新塑造自己信念系统的机会。


3

缺爱、求关注型的学生


这类学生,在表演中的一种常见表现,就是特别喜欢演,认为自己就是舞台的中心。如果他发现老师在旁边观看他的表演时,这类学生还会不由自主的边表演,边瞄着老师,看老师有没有在欣赏他的表演。接下来,给大家看一个 这种类型学生的表演视频,也是《阿拉丁》中的一个片段,这个学生是主唱,演的是阿拉丁。录这个视频,我站在侧面,而不是正中间,也没要求他要看摄像头。当时跟他说:“你表演你的,我录我的,观众席还是定在正前方,不在摄像头这边。”就是为了避免他过度的关注我录像。即便如此,我们看他的表现,是否能控制住自己,不求关注呢?


《阿拉丁》表演片段


通过视频,我们发现这个学生有多次看向老师,跟老师对视后眼神闪躲,通过眼神可以读到他内心在说:老师快看啊,我演的好不好,要不要给我点掌声。


缺爱求关注的学生,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无力的求关注;一种是过度刷存在感,通过不断展现自己来求关注。这个学生就是有一定的能力,喜欢通过展示自己的方式,来吸引别人的关注度。另外,这种类型的学生,平时会很喜欢找老师聊天,没话聊就多问一些问题,更多的都是一些很简单、他自己都知道答案的问题,目的就是在老师面前刷存在感,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那么学习表演,就是帮助他觉知的过程,也是老师从这个角度,更了解学生的过程。因此,看似是学生在练习英语电影表演,在模拟别人的人生游戏,其实这也是一面镜子,通过表演别人,来照见自己的人生。当通过提醒他在表演中展现的这些问题,并帮他纠正后,我们会发现,他关注老师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在分享结束后播放的学生日常表演花絮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转变。这里就不再播放视频了。


4

抱怨型的学生


比如当这种类型的学生在演电影人物遇到困难时,他的表情、动作就会不自觉的变消极,而不自知。比如我们开头讲到的那个女生,在演茉莉公主的时候,眼神中充满的是责备,责备侍女为什么理解不了我的意思。开头时大家也已经看到了她改进后的视频,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5

焦虑型的学生


在所演的角色遇到困难时,焦虑型的人会因为所演的角色处境艰难,而自己先开始担心,从而在脸上表露出焦虑的表情。


我们看一下原版电影《阿拉丁》中的一个小片段(视频在下面,已与学生表演的视频合并),大意是阿拉丁为贾法尔取得了神灯,本该兑现承诺让阿拉丁娶到公主。贾法尔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撕毁了契约,不但企图独吞神灯,还想把阿拉丁置于死地,阿拉丁因此掉进了魔窟里。我们重点关注一下阿拉丁被贾法尔利用后,阿拉丁展现出了什么信念系统?是推卸逃避,自暴自弃?还是宁静和担当?在阿拉丁不知道阿布小猴子帮他又拿回了神灯的情况下,通过观察阿拉丁的表情、动作、话语,你认为阿拉丁的遇事的心态是怎样的?如果让您来演阿拉丁,你会演出他的内心状态吗?


首先我们通过阿拉丁说的话,来推理阿拉丁的内心状态,因为一个人的语言,其实代表着这个人背后的信念系统。阿拉丁说“我们好像还活着”,而不是说“我们完了,我们在魔窟里死定了”,代表着阿拉丁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他认为还活着就是一种恩赐,即便是在一个不见天日的魔窟里活着,也是一种奖赏。阿拉丁接着说“谢谢你魔毯”,而不是说“魔毯有什么用,有魔毯也飞不出去,与其被活活饿死,还不如让我直接死了算了。”阿拉丁并没有这样的消极信念,这也代表着阿拉丁的信念中有真实和宁静,真实的信念体现在阿拉丁接受自己的现状,不去幻想更好的情景,也不懊悔过去的选择,完全接纳现在的一切。宁静的信念体现在阿拉丁内心很平静,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什么负面情绪。他是活在当下的人。如果让焦虑型的学生演阿拉丁这个小细节时,大概率演不出阿拉丁的信念系统,反而会演出自己的焦虑感。


下面的视频中就包含了焦虑型学生的表演,通过视频,我们来体会一下这个学生的心理焦虑状态。


《阿拉丁》原版+学生表演片段


从他的表演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在尽力让自己相信灾难就发生在眼前,这样才能表演的更形象,但是他的心里是无法接受发生灾难这个事实的。这也说明他的信念是:发生的一切不顺利的事情,是灾难,而非礼物。同时,我没有能力更好的去解决它。当我们把这位学生表演阿拉丁的片段与原版的阿拉丁片段进行对比后,会发现:即便这个学生在表演阿拉丁,但是由于他跟阿拉丁的信念系统不一样,因此努力去模仿,也不能做到神似。那么帮助他重塑信念的方式,就是在他表演时,提醒他,你又在演自己了,引导他思考原人物的本能反应是什么,提醒他去体会跟他信念系统不一样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什么,心境是什么?久而久之,他的内心深处也会有一个声音提醒他:你想成为哪种人?你更喜欢演哪种人?是更喜欢演利欲熏心、自私自利、不择手段的反派?还是喜欢演理性、担当、宁静的智者?当他可以通过表演,如此形象鲜活的去体验什么是正面积极的信念系统时,他的体会就更加深刻。这种教育效果是单纯地讲道理无法达到的。


这位学生刚开始表演时,老师提醒他:你又焦虑了。几次之后,不需要老师提醒,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问题。之后他不断觉知,并且调整自己的信念,因而“担当”这个信念,也在不断地进入到他的潜意识中。后面他也遇到了一些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但他可以积极看待,理性的面对,焦虑感明显减少了很多。



三、学习英语电影表演过程中,如何更高效帮助学生构建正向的信念系统?


在学习英语电影表演的过程中,如何更高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正向的信念系统?主要总结有以下几点:


1

我执VS我是

作为老师或家长,想帮助学生在表演中重塑信念,那么首先就是把自己的我执放下,就像一个杯子一样,如果杯中已经装满了水,那么再向里面加入任何液体,结果都会溢出来。在表演方面,可以把我执分为两类。第一类我执:凭自己的感觉理解电影人物。类似于开头讲到的电影片段,如果执意的用自己的境界去理解电影中的人物的格局,那么每个角色中,都会带有自己身上的影子。同时,还会把错误的人物形象传递给孩子,孩子再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填料,最后孩子们呈现出来的影片人物形象,会与原版偏差很多,甚至是相反的信念系统。


那么作为老师或家长,如何不被自己的境界局限住呢?我认为比较高效的方式,是避免“我执”,成为“我是”。比如“我执”时,追求的是我要模仿人物到位,而持有“我是”的信念时,就变成了我就是阿拉丁,我不需要去模仿他。如果模仿的话,信念就变成了“我不是他”了,因此我才要去模仿到位。这样的话即便模仿的再好,由于信念错了,因此也无法达到最高的境界。而当信念是“我就是”的时候,与人物的喜怒哀乐融合为一体了,那么这时候怎么演,都是对的。同理,无论演哪个角色,都引导学生去觉知:我演谁,代表我就是谁。因此,我做的表情动作,都来源于我就是他所呈现出来的本能反应,而非我要去模仿到相似度100%。


那么大家会不会担心,模仿反派角色时,学生做到了我是反派,是不是意味着把学生培养成反派的信念系统了呢?我们在让孩子表演前,会进行细致的电影解析。帮助孩子们梳理,如果具备反派人物的信念,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哪些障碍?那么有了这样的铺垫后,孩子即便在模仿反派人物,他的内心也是不喜欢反派信念的。越演反派,反而越不想成为这种类型的人。


第二类我执,是要求孩子一定要有改进。在学生不断练习表演的过程中,作为老师,可以定一个目标,我希望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一个学期后,计划帮助孩子重塑哪些信念?可以帮助孩子有哪些进步?同时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还可以利用哪些资源?比如发挥团队的力量,备考部的四位老师,一起协作编辑了电影的表演要点解析,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个人偏见,我们编辑好后,也会有其他老师进行再次修正完善,尽力在全方位都做到“我就是”的信念。这些都是在证明一个身份:我是一个有能力帮助学生成长的老师。但是不能因为有了这样的目标,就增加自己的担心和焦虑,而是要在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案。毕竟想改变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调整好作为老师的心态,避免带着“我执、我要控制你”的信念去指导学生。作为家长,也同理。


2

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作为家长,不能仅仅局限于:孩子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或者突破阶层。而是要帮助孩子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做一名经营者。


当我们学一个东西,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而学时,那么就会有一个逻辑漏洞:既然最终都是为了自己过得更舒服,那么为什么我要考虑未来那么长远的事情呢?现在让自己舒服一下,不去学习,不是现做现得的回报吗?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作为家长,如果传递给孩子的信念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更享受生活,过得更舒服。那么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当下去偷懒。可能有些乖的孩子,迫于规则也会学一点,但是心态都是被动的,是奴役式的。


在学堂,我们会经常提醒孩子:你为什么而学?学习英语,练好表演,是你的终极目标吗?你有没有更远大的人生目标?并让孩子多了解一些名人,如马云、比尔盖茨、周总理等。为什么他们做到了很多人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他们的目标跟普通人的目标有什么区别吗?引导孩子们站在更大的格局上面,去看待学习英语、学习表演。比如我们开学初,就做了一个条幅,上面写着“我们每一天,都在为世界拥有更好的教育贡献力量”,并引导孩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在用全新的方式学习,示范的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快速的突破了英语,那么就代表着这个学习方法是可以普及的。当我们慢慢扩大影响,让更多的家庭了解到我们,帮助更多的学生走出痛苦学习的模式,那么我们就是在为世界拥有更好的教育贡献力量。当孩子们真心抱着这样的情怀去学习的时候,他累了,还会想去偷懒享受吗?他肯定会想,我身兼重任啊,我不仅是为了自己而学,更是为了给世界上还在辛苦学习的学生做示范,因此可能瞬间就力量百倍了。平时孩子们每天学英语时,也会有班长负责大声问大家:我们为什么而学英语?大家会齐声回答:为了让世界拥有更好的教育。以此浸泡式的方式,来扩大孩子们的格局,强化孩子们的目标感。



再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练习表演,我们会引导学生建立对表演新的信念。比如学生们会在表演时,读表演经,来强化自己表演时“我就是”的信念。我们班级的表演经是:表演时引人大笑是我的荣耀;表演时全情投入是我的荣幸。意思是当我表演的很好时,必定会引来观众的笑声,因为别人可能做不到的表情、动作,我做到了,大家会觉得很好玩,因此大家的“笑”,不是嘲笑,而是对我的认可,这也是我的荣耀。代表着我是一个努力学习,不断突破自己的人。当我没有表演好时,有可能也会引人发笑,但是我清楚我已经尽力了,因此也没必要因为别人笑我,而否定自己。当我演不好的时候,我还愿意上台尝试表演,代表我是一个勇敢尝试的人,因此即便别人笑了,也该为自己勇敢者的身份感到自豪。当我们去不断激发孩子更大的格局,用更长远、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学习这件事时,会发现教机很多,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举例了。




3

不同类型孩子采取不同指导表演方式

 


比如自卑型、感觉型、求关注型的孩子,我们选用的教学方式就是多引导、鼓励他行动起来。因为这种类型的学生,内心相比来说都是偏匮乏的,所以就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多去展示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多了,他们过去的旧有信念,也会随之动摇。比如我们会安排学生在每天晚餐时,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进行英语表演。这样即不耽误观众时间,学生也得到了锻炼。但是前提是尊重大家的选择,让孩子知道这不是一个任务,不是老师必须要求他做的事情,而是他自己的事,只是老师帮他想了一个好的改进方式而已。而且还会不断升级,起初是在餐厅过道上面唱歌,后来需要对着某一桌的同学唱,最后要对着老师们的饭桌唱。以此来训练孩子们的胆量,不在意别人的评价看法,做到专注自己的目标。当给自卑的孩子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时,发现自卑的孩子会变得开朗很多。当给感觉型的孩子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时,感觉型的孩子会逐渐喜欢上成长带给自己的力量和喜悦,那么这样的种子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会在孩子心里生目标感的心,生执行力的芽;当给求关注的孩子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时,求关注的孩子会发现被这么多人关注,或者认可,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了。同时,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孩子内心也会感到更充实、更自信,那么他求关注、求认可的信念,也会慢慢被削弱。




再比如抱怨型和焦虑型的孩子,选用的教学方式就是让他更多的去模仿乐观积极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表情。每一个孩子,内心都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当他表演多了之后,潜意识也会不断告诉他:我喜欢卓越者的信念,同时也会逐渐形成细胞、肌肉记忆,未来遇到类似的困境时,他的细胞也会提醒他,我该用更理性、担当的信念,去解决问题。



比如班级安排过“莫阿娜成长经历”的体验日,这种类型的孩子,从头到尾都表演一个角色,就是莫阿娜。从表演莫阿娜小的时候开始,他在表演中,会感受到小莫阿娜的坚强、勇敢、不服输的信念。慢慢的莫阿娜长大了,他在表演中,会感受到莫阿娜的目标感,决不放弃的精神。不过莫阿娜也有迷茫的时候,也会自我怀疑,当智慧的奶奶不断引领莫阿娜达成目标的时候,表演她的同学,也可以从中体会到莫阿娜的明志、理性、宁静等信念。这样的表演,中间不会间断,演完一遍,基本接近电影的总时长。学生通过体会莫阿娜的成长经历,来重新反思,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是跟莫阿娜一样,做一个坚强勇敢、捍卫和荣耀国家的英雄,还是做一个不敢承担责任,每天怨天尤人的人?另外,即是外向型,同时又喜欢找感觉的学生,或者内心较强大的同学,则安排演毛伊,是反面代表。因为这种类型的人,会有一定的主见,所以当他体验到毛伊对待事情时,内心的起伏变化后,他也会更清晰的知道自己要选择做怎样的人?通过这样的强烈反差对比,学生们对通往卓越人生的七大信念——明志、执行、担当、理性、宁静、真实、能群,也会更加认可,不仅是头脑的认可,身体、感受也会更加认可,践行时也会更有动力,以下是体验过莫阿娜人生经历这个活动后,孩子们写的一些收获和感受的摘取:


4

名可名,非恒名

英语表演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变得更加积极正向,但也仅是一种方式,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因此不能仅以一种角度去调整孩子的信念系统。



构建学生的信念系统,除了电影表演的方式外,还有多种形式,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老师、家长做好榜样示范,现实中的示范,要比电影中来得更真实自然。其次才是选择哪些教育方法。山长被今日的老师们评价为:行走着的价值观。也是因为山长在日常中,就在做行为示范。


最后,分享我们班级学生一段日常英语表演的视频。


学生日常英语表演


本次主题“在模拟人生游戏中,构建学生的信念系统”已全部分享完毕,感谢大家的聆听。同时,也祝福各位家人及孩子们,在通往幸福、成功的人生路上,可以坚守好“明志、执行、担当、理性、宁静、真实、能群”等正向积极的信念,成为最好的中国人!谢谢大家。


另外,感谢联盟群所有老师及义工们的倾情付出,上半年的联盟分享已告一段落,请家人们留意下半年的分享通知。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



欢迎关注行知智慧园视频号



推荐阅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