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走进新教育需要跨过哪些“坑" (上篇)


走进新教育需要跨过哪些“坑”(上篇)


    前言:本文是9月3日晚上,程学才老师在【今日新教育深圳读书会分享的录音整理稿。由于内容多,篇幅长,分为上、中、下3篇发布。


    正好一年前,就是上一个学年的开学初,我讲过一个主题,“推广新教育12年的12个想不到”。那12个想不到,在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属于坑。又过了一年,我对其中的一部分坑又有了特别深的感受,今天当然不会重复去年的12个坑,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把我认为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大家更好地受益新教育的因素做一个归纳,并且对其中的几个重点因素做深入的分析。我从五个方面来讲:

1

什么是“走进”?什么是“坑”?


    所谓的“走进”,不仅仅是我们本人来学习了解新教育理念,当然包括大家走进新教育,但最多的人最主要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除了本人和孩子受益新教育之外,我认为要真正的走进,还需要一个生态圈,需要身边人的支持和理解,所以我认为,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亲戚朋友要是我们能够让他们了解支持,甚至走进新教育,那么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孩子,就可以走得更深更远,以及持续的时间更长,受益的程度也更大。所以我对这个“走进”的定义,可以分解为我们本人加上孩子,加上身边的亲戚朋友,加上走进来的时间,以及我们受益的程度的无穷多个组合。所以走进不是听两次讲座,参加两次活动,而是有各种各样的组合,走进的程度越深,走进的群体越大,那么我们的收益就越大。

    那么什么是“坑”呢?当然就是妨碍我们持续地、深度地受益新教育的种种因素,这里重点讲心理行为的因素。外在的因素我们控制不了,比如说,政策上、其他人不理解、整个社会风气等我们不能把握的不讲,这里主要讲我们自己的心理行为,我们自己能够把控的。我认为我们自己能够把控的,主要是四大方面:我们跟孩子之间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以及背后的认知思维模式和最深层次的信念、价值观。

    下面就分别从教养方式、亲子关系、认知思维模式、价值信念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有哪些妨碍我们深度受益新教育的心理因素。


2

教养方式之“坑”



我们以前听过很多专家讲座,就有《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等等这样的主题,有一本书书名就是《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副标题还是很响亮的叫做“耶鲁女孩培养手记”。如果说只要陪伴就能够取得教育的成功,那教育是不是太容易了?也有很多人把陪伴理解为陪孩子去玩,陪孩子搞活动,当然这些不能说是错,但是也不能说完全对。
    问一下大家,你赞同“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吗?最近几年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我不知道其他城市是什么样子,深圳城市满大街的宣传口号就是: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走在大街上,随眼望去就能看到这种宣传“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重点是陪伴,什么样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里面的学问就太深了。今天没办法把陪伴的具体方式、性质、类别进行比较,只能点到为止,因为后面我还有其他重点内容分析。什么样的陪伴是最好的陪伴,可以单独作为一讲来讲。


    举两个案例,一个是我们经常陪孩子去逛商场。商场有小孩子玩的滑梯游乐园,孩子很喜欢。商家很精明,把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亲情,你到商场里面去购物,他让人们在最放松的状态,在你很小的时候,最关键的年龄,建立对那个场地的美好印象,所以它可以培养最忠实的顾客;这些孩子长大了之后,是最容易对商场对酒店,对去过的留下美好印象的餐馆或者商场有温馨的回忆,最留恋那个地方,最愿意再回到那个地方去,所以这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为了更好的销售,同时他在培养未来的顾客。商家没有错,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觉得那是免费的午餐,那个游乐园还不用掏钱,就经常带孩子去玩,把这种陪伴当作是最好的陪伴,多省心啊,不用我讲故事,也不用我费力,就把孩子带过去扔在那里,我还可以在那里吃饭、我还可以在那里看手机、可以购物,然后孩子就在那玩,可以玩很久不出来。但是要是把它作为一种陪伴的主要手段,或者占比重很大,我们就上当了。这种陪伴将会留下很深的毒害,我不建议经常带孩子到这种游乐设施的地方去。如果是顺便,比如自己确实要购物又要带孩子,这个时候我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孩子去玩而是去购物,这种情况下,把孩子偶尔带去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去玩,顺便购物,两个目的搞反了,这样容易很频繁的让孩子去玩,觉得省心省事又省钱,这种陪伴会助长孩子对商场,对消费场所的感情,孩子长大了,就喜欢去这种消费娱乐场所,这对孩子未来的安静专注,欲望的清淡是不利的,培养一个喜欢热闹,欲望重的孩子,对未来孩子的深度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第二就是物质的满足。就是我们过度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喜欢喝饮料,喜欢吃零食,所以用物质满足孩子欲望和愿望,包括孩子喜欢买很多玩具,在商场哭闹着要买,买回去就不玩了。这种用物质来满足孩子的行为,其实都在激发孩子的欲望,包括占有欲,养成了这种习惯,对孩子的未来也是非常不利的。孩子会过分在意我有没有得到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是在乎人,更不会在乎自我责任和成长,更不会理性地分析我是不是真正需要它,它究竟能给我带来什么。所以,物质的满足,通常是一个大坑。我们做父母的往往喜欢让孩子更加舒适,无微不至地照顾,比如:出门大包小包,湿巾、纸巾、水杯,各种东西放在包里,背一大包,孩子出去也就是走个半小时到一小时,根本就不需要背那么多东西。背那么多东西,孩子反而没有忍耐、延迟满足这样的能力了,我们还受累,多花钱。所以在物质的满足方面,第一,不要都是及时满足,要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第二,不要过度满足,把量控制在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存需要即可。超出的就不要急于满足,满足过多,孩子反而更看重的是物质而不是人,不懂得尊重父母,更不懂得尊重金钱,也不会承担责任。轻易得到满足的孩子,慢慢会形成欲望比父母更重要这样的潜意识,这其实也是一种信念系统,认为个人感觉与获得欲望的满足比父母的辛劳更重要。


    我们见过很多报道,比如一个女中学生,逼着残疾的母亲下跪,因为母亲没有钱,没办法给她买iPhone,买苹果手机,本来就是残疾母亲,家里经济状况又不好,去跟别人攀比自己有没有苹果手机。这都是从小过度满足孩子的欲望导致的。就算有钱,也不应该这样满足。这样的案例非常多,报道说父母被孩子杀害,通常都是孩子的物质欲望太重,得不到及时满足,就对父母生气,乃至下狠手。所以并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满足越多,孩子对我们越敬重,刚好相反,你满足得越多,孩子越不懂得感恩,越不尊重父母。


    总结一下教养方式方面的坑,前面举了两个方面的例子:一个是在游乐场里玩乐,第二个是物质满足。

    从情感的角度,我们容易跟孩子之间产生共生关系,陪伴的时候没有边界,是一种爱的泛滥;

    从物质满足上,我们自己可能省吃俭用,对待自己的孩子非常大方,对孩子过度满足,导致孩子欲望的过剩。

    从责任上,通常又忽视了孩子的责任,做父母的一切包办,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导致孩子的自立独立生活能力的匮乏,立不起来。一个人连生活自理都做不到,他如何立呢?这是做人的起点,没有自立能力,将来谈不上有任何的信心。

    在学习上,做父母的通常又是过高的期望,并且在希望中往往只看结果,比如考试成绩、价值伙伴评比的名次,不关注过程。在过程中,并没有给孩子提供太多的帮助,更多的是盯着孩子的结果,拿孩子跟别人比较。当我们的期望过高,过程中又没有给予孩子有效的帮助的时候,孩子往往最后得到的是无力感、没有信心、畏缩,就是力量的缺乏,自信心的不足。做新教育过程中我经常看到一部分孩子有气无力的样子,对什么事情都没有信心,能量场非常低,这种孩子非常不好教,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希望过高,孩子没办法达到父母的期望,导致孩子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在心理学里面叫习得性无助,他不是先天的,不是自己产生的,不是孩子真的不行,而是由于我们父母期望值过高。你天天说孩子不行,是我们的评判和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的无力,这种习得性无助改变起来非常难。在7月份,行知还分流了一个关系非常好的朋友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习得性无助。他在新教育中已经读了好几年了,在行知也读了一年多,但是我们在上表演课和运动中,各种方式给他鼓励都没有用,孩子都改变不了一副无精打采无力的样子。孩子没有大的改变,我们觉得价值不高,让父母回去自己调整或者是转到可能同学相对弱一点或者跟自己差不多的学校里面去,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也许孩子能够得到一些改变。在行知同学伙伴竞争力比较强,他想从同学的身上得到信心是不容易的,因为他没办法超过大多数同学,虽然老师不给他施加太多压力,总是鼓励他、给他更多的机会,但是孩子在同学群体中,最在乎的是我在群体中的地位,这是你改变不了的,他会觉得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别人的样子,所以会继续强化他的习得性无助,这个东西一旦形成要改变非常难。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有很多朋友的孩子中考高考,分数差一点的都想到更好的学校去,我给他们普遍的建议就是不要勉为其难,不要让孩子到超过他的能力的群体中去,这种情况下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学校都差不多,教育模式也一样,就是生源不一样,同学都比你强,你怎么努力都是最后一名。我们成绩好的人没体验过这种煎熬的难受,换位想一想,要是我们在一个群体中,特别是在高度竞争、高利害的伙伴群体之中,每次都是倒数几名,对心理、对性格的形成,乃至人格的形成,一定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我现在回想起来,我一些中学的同学和小学的同学,当时只要是排在倒数几名的,并且老师给予压力比较大的,他们出问题的概率,出现自杀、家庭不幸福,自暴自弃这些情况的概率,比普通的同学要大的多。这就是从小形成的无力感导致的,他没有信心,他会放弃一直对未来的人生都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做父母的,无论进不进新教育学校,都不要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你更多的是给予过程方法的帮助,给予鼓励,给予探索的机会,但不要对结果给予高利害的评判和打压。奖励也好,打压也好,都要尽量避免,这都是着眼于结果的奖励和惩罚,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最后的重要因素就是伙伴。做父母的,去观察自己孩子的时候,往往不是观察我的孩子是不是学会了新东西,是不是会了某种能力,他是不是跟他自己相比在进步,往往是和同龄伙伴相比他处在什么位置,孩子要是排在前面我们就高兴,孩子要是不如别人,哪怕孩子有进步也在努力,我们也会不高兴甚至抱怨指责孩子,这种只想赢不想输,不承认现实,对孩子也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这方面就是属于伙伴价值的异化,也就是友伴的异化。孩子的成长需要伙伴,没有伙伴真的是难以成长的,伙伴既是他的榜样,他可以直接从伙伴的身上,学到现成的技能知识方法,更多的是他能从伙伴那里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动力。比如跑步,如果有一群人跑,你不会轻易放弃,这就是从伙伴那里得到的一种动力,他会不甘落后。孩子只要在群体中,他都能得到这种力量,他都会去模仿强者,所以我们不能去指责孩子,你怎么没有别人厉害,这种指责是无效的,这种指责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是没有体谅孩子的心理。他是不甘示弱的,没有一个人愿意不如别人,所以我们需要真正理解孩子,他会自动努力的,他在群体中会不甘落后,你就不要去盲目评判,你可以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千万不要在结果上有太多的纠结,与上面说的过高期望是相似的。这个只不过是跟同伴相比,也是着眼于结果。

    这是对教养方式各种坑的总结。下面分析亲子关系方面的“坑”……



往期回顾

01

新教育推广路上十二个想不到(上)

02

新教育推广路上十二个想不到(下)

03

如何让孩子十五岁考上世界知名大学(上)

04

如何让孩子十五岁考上世界知名大学(下)


欢迎加入我们

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