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公益讲堂第19讲|中医体质系列之湿热质解析(下)


公益讲堂第19讲|湿热质解析(下)





3

湿热质与疾病


那么,什么是湿热质呢?什么是疾病的湿热质情况?有什么联系呢?



那首先来说,刚才我们讲的湿热停留在不同的位置,它就会产生不同的湿热质症状、情况和湿热质疾病。比如说湿邪留滞于脾胃,就会常常会看到一个临床症型,我们的湿热质中医爱好者或者湿热质专家看到湿热质脾胃湿热证。脾胃湿热症,我们常常会出现,就是胸满,腹满,恶心厌食,大便容易溏泄,小便短赤,脉濡硕。


我们在治疗方式的话都是以清热化湿为主,常常用的湿热质主方,比如说我们临床上常用的藿朴夏苓汤,或者用王氏连朴饮等等,都是我们常用的湿热质方子。比如说我们肝胆有湿热,常常会出现肝区疼痛,情绪急躁、暴躁,口干口苦,比如说身黄目黄,怕热,脉弦数,情绪不好,睡眠不好等等。我们在临床上常常以清利湿热为主,主方用的比较多的是龙胆泻肝汤为主。还有我们湿热在大肠,那么湿热在大肠的话,常常会出现湿热质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卸下湿热质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等,我们治法也是清利湿热加湿热质行气导致的湿热质方式方法,那么主方的话,我们常常用白头翁汤,常常用这一方剂。


比如说湿热呢?留滞在膀胱,常常会出现什么?我们常常会看到湿热质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就是三个尿的症状,比如说还有小腹的闷胀感,常常会伴有发热腰痛,甚至是尿血,或者是尿中有沙石,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硕等等。治疗方式同样是清利湿热的,那我们常常用的方症是用八正散来加减的,效果还是非常的确切。如果湿热留滞于肌肉关节,常常会出现什么呢?我们是说现在的风湿、类风湿、痛风之类都属于痹症范畴,出现关节疼痛,肢体的酸胀、疼痛、屈伸不利、红肿、热痛或者是冷痛等等,如果是湿热症的话,我们就会有清热宣痹的方式,比如说经典的方白虎加术汤,这一块会用得比较多,加减,再加一点神气通络、活血化瘀、止痛的药,效果还是比较好。



那么,除了是湿热症,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会看到有一半都是湿热加阴虚的湿热质情况。湿热加阴虚,所以它不单只是湿热。首先我们看一看阴虚湿热症,它到底是什么?首先,阴虚跟湿热我们感觉好像是一个相反症状,一个是阴液,是津液不足,一个就是水湿过多,其实它是阴精跟湿邪叫做同源异流。如果我们喝完水之后,水进入我们的消化系统,如果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是把水气化之后,运输到身体各个需要水的器官,那么就产生正常水的阴精,如果是我们脾虚,湿蕴,那么水湿不化,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会产生中间一部分的病理产物留滞于内。我们常常说这种叫做同源异流。温病条辨,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邪水旺一分,正水反亏一分”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阴虚呢?阴虚是机体感受湿热之邪的内因之一。我们常常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等等,那么阴虚兼脾虚最易感受湿热之邪。但是我们回想,到现在来说,我们的人经常是熬夜,喜欢吃湿热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类的,不规律的饮食,烧烤等等和冷饮,常常都会有阴虚加脾虚的情况,所以这种情况特别容易感受虚热,会出现阴虚湿热症情况。阴虚湿热症容易形成胶着难解的一种局面。我们都知道湿热是非常难解的,如果我们清热太多,常常会加重湿热,滋阴祛湿太多又容易加重火,那么本身就很难解,再加上阴虚的话,我们可想而知。


那么从病机来说,容易产生阴虚湿热的话,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本身就是阴精不足,那么感受外邪外来的湿热,导致阴虚湿热症,那第二个就是湿热很久,热容易伤津耗液,那么这个时候也容易耗伤我们正常的阴精,也会导致我们阴虚湿热症。我们治疗阴虚湿热症有没有古方,或者经典名方,其实是有,比如说我们《伤寒论》里面辨少阴病脉证并治里面就有这个记载,“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方中常用阿胶养阴润燥,滑石清热利湿,着以猪苓茯苓泽泻利水,那么前方的话呢?有疏浊热而不留其壅滞,又润真阴而不致其燥的好处,从而达到利水而不伤阴的效果,开创了“育阴清热利水”先河。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有一个很出名的方剂,叫做甘露饮。甘露饮也是我在临床上经常开的一个方子,它是治疗阴虚湿热症的基础方和代表方,我们看看它的组成。甘露饮是由二地就是生地、熟地,二冬麦冬、天冬和石斛、黄芩、茵陈、枳壳、甘草和枇杷叶组成。全方主要是养阴清热,利湿宣肺为立法,是治疗阴虚湿热症的基础方、代表方,特别好用,清湿热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流失。还包括化阴煎,张景岳针对“水亏阴涸,阳火有余、小便癃闭”的人创立。这个方主要是滋阴利水,兼退虚热,对于癃闭、慢性前列腺炎这些,包括其他一些相关疾病都可以用。效果都很好。


所以大家在辨湿热症的情况时,看看自己是否有阴虚,伸个舌头,舌头有没有裂纹,中间有没有裂缝。平时是不是经常容易出现口干、口燥,包括手心、脚心发热,晚上盗汗特别多等等,类似于这些症状。



举一个我在门诊的一个治疗失眠的案例,这个案例是今年四月份在门诊,一位刘先生37岁,这位刘先生经常需要应酬。当时来的时候,失眠有三年,起初的时候入睡很困难,常常需要两到三个小时才能入睡。一个月,有二到三天,彻夜不眠的,就是一个晚上睡不着。睡后容易醒,又多梦,有些时候还出现一些噩梦,记得很清楚。平时情绪很急躁,又有口干口苦,咽喉还有些痰,(舌苔)颜色也比较黄,阴囊附近感觉是潮湿的。二便还可以,还不算差,总体还比较成型。吃饭还行,口味是不错的,舌红苔黄腻,脉是滑数的。当时我们根据这种状态,就可以看到它其实就是一个肝胆湿热的一种情况。查体方面,我们叩击它的两边的胁肋还是有一些疼痛的,这一块没写进去。是很典型的一个肝胆湿热,导致肝火扰心,心神不安出现的失眠。那么我们就用疏肝泄热,镇心安神立法,治疗方式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子就如下。第一次开了五剂,在这个方子里面还加了一些龙骨,牡蛎,珍珠母以安神,收神志,加重一些合欢皮以疏肝气等等,其它都是原方。


第二次,服了五剂药之后,基本上睡眠有比较好的改善,半小时内基本上入睡,睡眠较之前比较深沉一些,梦减少了,每天能睡六七个小时,基本上不醒。口干也很明显的好转,还有点口苦,喉里面还有一些痰,阴囊还有潮湿,大便次数是四次,比原来增多了,这里考虑还是排湿的一种反应。小便还是可以的,然后吃饭也是可以的,苔没原来那么黄腻,现在是白腻,微微黄,脉滑,没原来那么数。第二次,用龙胆泻肝汤再结合四妙丸加减,加强清下焦湿热,清热利湿的一些作用。以上方剂我们再开了五剂,(喝完)之后,睡眠基本上恢复到正常。每天,睡到七到八小时;没有口干,口苦;阴囊潮湿也没有了;痰有所减少,但还有;二便调,纳食可。总体来说,这个患者是一个肝胆湿热,胆火扰心,心神不安的情况。我们用龙胆泻肝汤泻其肝火、舒其肝气。整个状态用十剂(药)基本让三年的失眠,逐渐地恢复到正常,湿热也尽除,所以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很多时候湿热,像这种情况也是导致我们失眠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湿热日久容易出现一些痰热,这样的话更焦灼一些。所以有些时候,我们治疗疾病的时可以往这方面考虑,只要他有比较热的一些症状,舌脉相符合。我的临床经验就是只要是出现这种症状,用龙胆泻肝汤效果非常好,而且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两周,效果都比较好。




4

湿热质与调护



湿热质的一些养生与调护,我想从六个方面来讲,包括饮食、起居、情志、经络、中医的一些特色技术和运动。



首先我们看一看饮食,在之前的宣传中,说到三国时期诸葛亮用来治疗湿热的一个汤,就是这个,我们叫土茯苓草龟汤。这个汤比较简单,我们用一只草龟,新鲜的土茯苓100克,茯苓50克,瘦肉100克,姜、葱适量。先把肉焯水之后再放其他材料炖1.5–2个小时就可以了。整个方子的功效主要是清热、祛湿、解湿毒。那么这是什么来由呢?当时在三国时期,我们现在的福建有个苍梧郡的地方,有个土著造反,诸葛亮带兵去讨伐。因为他是带着北方兵,所以来到南方, 所有士兵 ,就出现了一些感受湿热之后觉得身体困重、乏力、没精神的状态,战斗力大减。诸葛亮一看这种情况,不行,这样怎么可能会打得赢仗,是不可能的。那么请教当地的人,当地人就跟他说,用土茯苓跟草龟煲汤给将士们喝。诸葛亮看到也没啥办法,还是用用,看看情况怎么样。确实,战士们一喝完之后,整个人疲乏无力,没精神(的症状)大减。这种情况下,整个人的精气神特别好,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打赢了,收复了那个反抗的,想独立的土著。那么这个汤也是我们后世逐渐演变为龟苓膏的一个初始方子。所以大家在夏天,湿毒湿热比较明显的时候,我非常推荐这个汤给大家。目前发现,土茯苓煲草龟是治疗湿热湿毒是最好的,最好的一个组合。



当然,你不想吃龟,吃点水蛇也是可以的。刚才那个是一家人的份量,这个是一人的份量,土茯苓10克,新鲜的可以放到50克,干的就10克,我们可以用水蛇仔50克,瘦肉50克,瘦肉主要是增味,会更鲜甜一些,加点红枣,姜片。这个汤有清热祛湿、健脾养胃的一些功效,非常适合长期长痘痘的人,一些女性、男性额头长痘,一脸的痘。口舌生疮,烦躁易怒,身体困重,比如说食欲不振,容易肥胖、口臭,大便不成形的非常适合用。我们建议,大概一周吃一次,连续服四到八次,大概两个月左右,非常适合夏季,比如长夏、夏季末秋初湿热特别明显的时候喝,特别适合。



还有一个,我们不喜欢喝汤,当然也可以泡茶。五花茶是我们岭南地区,非常常见也非常好喝的一道茶,经常在凉茶铺或者网上卖一些养生的凉茶或者干货的店铺都会有。那么一般的组成,包括金银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鸡蛋花。大多数情况下这五味都不变,当然你可以加点其他的一些花类都可以,比如说喜欢有点甜味的可以加一点甜叶菊。因为它的花非常轻,所以一个人的分量,我建议每样花用到一克就够了,一般可以泡两到三次就够一天的量。性味稍微偏寒,味甘,也不是特别寒的,微寒而已。主要是清热解毒,祛暑祛湿,减低我们胃肠的一个刺激,能利小便,凉血,是预防我们夏季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的很好的一个茶饮,平时像我们自己也会喝。外来的患者也会开这个调理的方子,他们都反馈特别好喝,特别加了一些甜叶菊,特别香甜,老少咸宜,大家不妨试一试。



我们介绍一个粥,也不想喝汤,也不想喝茶,那么我们喝点粥也可以。比如说我们用薏米100克,枣干25克,赤小豆50克,仙鹤草10克。那么这个粥主要具有一些清热利尿的作用,如果感觉偏寒,怕寒的,薏米可以稍微炒一炒会更好一些。比如说我们有一些烦躁,失眠,脸上有易长痘痘,那么我们可以在这个粥里面加一些百合、莲子适量。比如说胃比较寒的,食欲不佳又怕冷,可以把薏米炒一下,然后加点红豆、生姜可以起到一个温胃止痛的效果。肾虚的话在这个粥里面可以加点黑豆,有一些健肾的一些作用;比如说有脚气经常脱皮又多汗的,可以加点黄豆;比如说经常咳嗽干咳的,可以加点雪梨;比如说有食欲不振,身体也比较消瘦,加点山药健脾补肝肾;比如说一些腹泻腹痛、有糖尿病的人,我们还可以加南瓜,变成南瓜薏米红豆粥也很好;比如说有些同志有些体虚、早泄、遗精、夜尿比较多的,可以加点芡实补肝肾,大家都可以不妨试一试。



从起居方面来说,我们刚才说过,湿大多数来说分为内湿和外湿,那么体虚方面我们主要是排除外湿情况的影响,要避免常常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宜通风干燥。比如说在南方,很多人家里面经常是住一楼或者是二楼,地面比较潮湿,或者是在背阳的位置常常接触不了太阳,这种情况很容易有湿、热的情况出现,所以如果有条件话,建议可以选择一些更高、更明亮通风的地方去居住会更好。刚才说不熬夜,不过于疲劳,也是可以提升我们人体的正气,邪不可干,不耗阴精,不损伤脾胃,湿热对我们人体侵袭的可能性就会大大下降,在盛夏暑湿的季节,尽量减少户外的运动,即使运动也要等太阳落山在一些空旷空气比较通风的地方去做运动。保持充足睡眠,有规律的睡眠,增强我们的体质,对我们预防湿热质也有很好的帮助。



第三个就是运动。湿热质更适合做稍微强度和运动时间更大一点的运动,湿热质更多体现的是能量过剩,我们通过大量的运动,比如登山、长跑、游泳、包括打球等,只要你喜欢能坚持下来就行,做大量的大的运动,同时出多汗利于排湿又能清除多余的能量。夏天更推荐游泳。我们从娘胎里出来就是在一个有水的环境,所以游泳特别适合我们。登山除了说运动量比较大,还能吸收更好的一些养分,能看到更好的风景,使人体更加愉悦。比如说喜欢做瑜伽,让运动量稍微大一些,出点汗多消耗能量,这样对湿热质会更有帮助。



从情志方面来说湿热质的人容易比较急躁,性格外向比较活泼,耐心不足容易烦躁。所以湿热制的人,要学会制怒。现在看到很多人路怒极容易发脾气没耐心,就考虑可能都跟湿热质有关,可以到我们医院或者是您到就近医院去看看是否有这种情况。湿热质朋友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和认知自己的一些湿热质特性,针对这种容易发怒发火,耐心差的情况,着重的认识它,了解它,接受它,然后用一些方法去制衡它。


以上说到了有饮食,有起居,有运动,做到的话基本上也能减轻很多。另外还推荐可以读读金刚经,或者是做一些身体的放松运动或冥想运动等,都是很好的调节情志的方式和方法。



接下来我们说说的中医的一些特色技术,我们常常用到的是刮痧类的会比较多,比如说砭石刮痧、铜砭刮痧,其他的刮痧方式,有疏通经络,祛湿清热的作用。包括我们现在门诊开展的平衡罐、中药罐。其他的包括针灸,埋线,推拿,这些都对湿热质有很好的防护作用。所以大家的话有空可以到医院去或者是自行采用一些器罐、刮痧此类的自我保健方法。群里面都是多多少少都是有中医的一些基础的,所以都可以尝试一下。看看自己的舌苔和脉象,看看自己刚才说的一些湿热性的症状表现是否符合,如果符合,大家就可以做做试一试。



那么经络的话,推荐曲池穴,曲池穴是大肠经穴位,大肠穴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利湿的作用,我们可以在百度上和书籍上都可以找到它的清晰定位,这里我就不多说了。用大拇指按着曲池穴,每次大概按一到两分钟,一天两到三次,对于疏风解表、清热利湿非常有帮助。还有委中穴,对清热利湿也很好,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交替揉按曲池穴,委中穴有很好的清热利湿的效果。



想知道自己什么体质的话,除了可以自己根据舌脉、体征来判断,还可以到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来,我们有一个体质辨识的管理系统,是整体通过采集面相、舌相、脉象、问卷等一系列的方式,客观地给您做一个全面的一个体质评估,结合我们专科医生的解读。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健康与咨询指导门诊,给您详细的解读,并给予个性化有针对性的一些方案给到你。有时间或者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我们医院体验一下。


结语


今天准备的有点仓促,所以有不足的地方请大家见谅,以下是我的微信联系方式,有什么疑问的话大家可以加我的微信共同交流,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感谢!


~END~







往期回顾



01

公益讲堂第17讲|中医体质系列之痰湿体质(上)


02

公益讲堂第17讲|中医体质系列之痰湿体质(下)


03

公益讲堂第18讲|我的中医思维(上)


04

公益讲堂第18讲|我的中医思维(下)




欢迎加入我们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