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公益讲堂第10讲|你了解体质吗?(上)



各位群友,很高兴咱们相聚在美好的周五晚上!我们今天继续交流学习体质相关的一些中医知识和学习体会。


话题缘起:辨明体质是治病和养生的基础

 

在我的门诊,有很多群友,也可以说是学生们来找我看病,应该说效果是很不错的。其实我发现很多人来了我的门诊,都会想了解,各自的身体是什么特点,有的会直接问:我的体质是什么体质?其实体质就像你的标签一样。

之前和大家分享过临床我们用体质去看病,上次讲的主要是一个多寐病的临床应用。实际上,我们给所有的病人看病的时候,基本上都会用到辨体质。


在日常养生中,我们也会用到辨体质。比如说,咱们的学生来到门诊,我看他们有很多人都吃了滋补品,比如说阿胶,鹿茸,三七粉。有的人反映效果不错,有的人则反应说喝了以后不舒服,其实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体质的问题。


比如说吃三七粉,它更多地适合于有血瘀体质的人服用;另外针对年老了多瘀,就是人体动脉粥样硬化以后,吃三七粉可以活血化瘀,改善我们血管内部的条件。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比如瘀象不明显的;还有一些青年朋友,他看到人家吃了活血化瘀,很多疼痛的症状好转了,胸闷的症状好转了,他们也去吃三七粉,吃了以后反而不舒服,还胃疼。其实这就是没有把握适不适合的问题。


有了血瘀吃三七粉,一般是可以的,但即便是血瘀体质,在具体选择上,有的人适合于三七,有的人则适合用当归,这还有一定的讲究。所以说我们学习中医,越到深处实际上它是越来越精准的。


体质也是我们把自己跟别人区分开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们今天的标题是《你了解自己的体质吗?》。希望通过我们一系列的关于体质的讲课以后,让大家能够明白,怎样去养生?包括在选择相关的养生办法,相关的药膳滋补品的时候,能够准确地去用好。知行合一,就是需要我们把学到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这个体质把人区分开来,就像我们看到了,有的高大威猛,有的短小精悍,有的人肤如凝脂,有的人满面痤疮,有的人五大三粗,有的人小巧玲珑,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多彩,我们的体质也是这样的。


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同,就是人的状态不同,那么体质就是描述人的状态的一个重要内容。甚至看病之前我们首先要看体质,养生之前首先要了解体质,把握了体质,就相当于了解了建屋子的地基是什么特点?在这个地基上可以建成什么房子?我们只有把这个地基搞清楚,下手的时候才能因地制宜。

 

什么是体质

 

我们首先要了解体质的概念。今天呢,是讲一个总论,总的要讲一讲体质的概念;影响体质的一些相关因素;体质跟我们临床的疾病相不相关?我们常见的体质有哪些?

 

我们这里可以看到体质是人体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功能和形态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大家看,包括先天的,后天的。

先天遗传因素,你父母的体质会遗传。在我们临床看病有没有什么遗传病史?一些遗传性的疾病,一般是家族性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往往都有遗传。


我前段时间看了一个强脊炎患者,他的哥哥、祖母,都有强脊炎,他也有相关的疾病。我们体质也是这样的,它包括先天的,从父母那里遗传而来的,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


比如说我的一个北京朋友,他的孩子就是不能去喝茶,他对茶多酚过敏。所有的茶、泡过茶的杯子这个小孩子都不能去碰。有些人是花粉,芒果过敏,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有先天遗传的因素,其中一部分人他的父母或长辈也对相关的因素也是很敏感的。

那么后天呢,像我们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东北的人都高大威猛,然后南方人就比较秀美细腻;我们看北方的菜,相对来说都做得比较粗犷,我记得吃这个乱炖一样的,土豆,粉条,肉, 放在一起一炖。


实际上到了我们南方炒菜呢,讲究配料、切片,做出来的这份菜非常精细。所以北方人的性格和南方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北方人相对粗犷,我们南方人呢,相对是精细一些,这个就是后天的水土部分,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在国外访学的时候,发现在国外,给人用针灸的时候,他们特别敏感,不管是做针灸还是开中药,他们吃了以后往往比我们国内人更加敏感,那么这也是体质的问题。


还有我们到国外的话,看到他们喝冰水,其实我们刚过去为了方便嘛,他们端冰水来了给你喝时候你也喝,喝了以后我们的胃不舒服,但是他们很正常,这也是体质不一样。

 

体质有相对稳定的特征

 

我们说的体质呢,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如果你没有去干预它,没有去治疗它,去调整它,它在一定阶段是比较稳定的,它是不会改变的。


比如我们说这人是个痰湿体质,那么如果他没有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吃的食物,没有去健脾化湿,这个痰湿在他体内就会形成并且稳定地待着,这就是体现出他的一种状态,就是通常我们说的体质。


看诊时,我们为什么要强调首诊的时候,特别是疑难病和危重症首诊一定要看到病人?是因为我们要了解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体质状态。首诊我们摸完脉,望闻问切了解他的体质状态以后,这个患者可以一段时间复诊可以不来找医生,除非他有很大的一个变化。


临床上如果我们了解他的体质的话,那我们给他开方子3到6个月里面,一般都是比较稳定的。小孩子的变化会大一些,但是大人的话,三个月里面我们会觉得这个体质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我们说,体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一种特性。

 

体质随年龄段而变化

 

人的一生中生长壮老,犹如大家看到春夏秋冬的变化,我们也看到人的不同变化。前面讲的课,爱因斯坦小时候到他的青年到他的中年到他的老年,其实他的体质状态是变化的。


我们一般说相对固定的是3到6个月,如果不去改变的话,他的一个大的体质状态是维持的。但是呢,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以后它会有其他的体质加进来。比如说我们说老年多瘀,年纪大了以后, 血液循环就越来越不如年轻的时候那么畅达了,气血运行就不那么调畅了,所以他就多瘀血。我们还说年老多虚,就是容易偏向于我们说的气虚啊,阳虚啊,阴虚啊,所以我们《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年四十者,阴气自半”。


当时听这个话,我们会觉得,说的会不会太绝对呢?过了40以后人的这个阴气就少了一半了吗?实际上我们临床以后会觉得,我们古人啊,对这些生命现象的观察是非常准确的。


我想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是到一定年龄后才爱好中医的,很多都是超过40岁的人。我想过了40岁,你会感觉你的体力状态、精神状态确实跟原先不一样。 就我自己而言,我常常会觉得,过了四十岁以后,不能像原先那么能熬夜了。


记得我上研究生上博士的时候,常常就是上夜班,上完夜班以后去做报告,去实验室,有时候外出去开会,连轴转一点事都没有。但是现在如果让我上完一整个夜班以后第二天再去连轴转的话,我身体可能就吃不消了。

另外,我们说多话以后就比原先明显觉得口干口渴,而且吃上火的食物要是多一点,逐渐就会长口腔溃疡。其实这种口干眼干,包括这个精力下降不能熬夜,实际上就是阴气自半。所以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质是随年龄段而变化的。

 

地域环境对体质的影响

 

哈尔滨的人,要适应那种气候,他就相对来说能够适应那种寒冷的天气,我们南方人就不一定能适应。我记得前段时间就看了一个崩漏的女性,她这个月经一直都来。她是什么情况呢?她是一个南方的女性,然后到哈尔滨那边上大学。上大学当初,南方的天气还可以,不是很冷。


第一次上大学,她没有掌握那边情况啊,所以呢,当时就没有带足够的衣服,然后到了哈尔滨那边,9月份其实挺冷的,她当时还是一直扛着扛着。


在那边第一次来月经以后,就发现她的月经一直都不断,然后她一直去治。因为她是我一个朋友的妹妹,后来她来找我。我一问她是因为去北方受冻受凉了。一个南方人去受冻受凉出现这个情况以后,我们就根据她是寒瘀经脉的特点,开了温经汤给她畅通经脉。


治疗以后,第一是那个崩漏就没有了;另外呢,她原先去北方以后就一直有痛经,然后痛经也好了。原先到了冬天的,这个脚裂、口唇干燥,这个四肢冰冷的毛病都好转了。所以我们说一个南方人到北方去需要适应,对吧?


比方说我原先是在天津工作很多年,就逐渐适应了那边干冷的天气,那么真正到了南方以后就感觉南方是一个湿冷天气(我本身是南方人,老家是江西的)。所以我们到了南方,到冬天睡觉,除非是用电热毯或者其它加热方式,要不然这个被窝躺半天才会变温暖,这就是一个湿度的问题。


我现在在深圳工作,就感觉广州深圳这边很多人湿气都特别重,这是一个自然环境的对他造成的影响,实际上对心理因素也会有影响的。我们前面说,这个南方人啊,相对来说做什么事情会比较细腻,比较讲究,到北方就比较粗线条,所以这是一种性格,然后到了西北更是这样。


我也去支援过藏区,就是去藏区,我看他们的生活,这个衣服啊、洗澡啊,不像我们这边出了汗脏了就洗澡,他们都不太洗澡;然后我去就摸他们脉的时候接触他的皮肤,发现是比较粗糙的。


要是我们东南方向的人这么粗糙,我们就要问什么原因导致他皮肤的粗糙了。但是在那边我摸了几个人的脉以后,发现大家皮肤都很粗糙,然后是西北的那种峻冷天气把人的皮肤腠理,变得更加坚固,更加让他们能适应这种环境。

这就是我们常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体质往往是一个这样的一个特点,就是说,你长在什么地方?你吃的什么食物?你受到什么文化的熏陶?你经历了什么?你的身体的特点一定会产生反映。

 

社会环境对体质的影响

 

再来说说社会因素。比如说,我们看这一次新冠肺炎,就看到我们国家的优势,大家都讲集体主义的文化,我们作为这样的一个文化教育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很能理解。当病毒扩散的时候,我们懂得保护自己;政府提出让我们不要出去,我们就居家隔离;让我们出去戴口罩,我们很能接受。


但是我们看到到西方,他们就会讲究个人权利,那么政府号召的时候,他们就会抗议。他们不要戴口罩,这是他们的人权。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是文化对人的影响。


我们的中华文化提倡和善顺从,西方他更多是一种主张个性的一个展现。我们暂且不说哪种更好,但是在疫情方面我们大家看到了,大家能够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地配合整个国家的整体措施,取得了一个很好的效果。

 

其实这就是说,不管是从人的成长环境,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他都会影响到人的状态,一个是心理、一个是生理。人是身心的一个整体,这就是我们讲到的体质,它实际上涵盖的是很广泛的内容,包括了自然的,社会的,整个身心整体的概念内涵。

 

体质主要包括“形”与“神”


我们中医讲的体质,临床也好日常养生也好,就是包括身体和心理的两部分。比如说,我们常常讲一个人是身心的结合,我们评价一个人,他健不健康,需要评价他什么呢?就是我们说的“精气神”。这里我们的体质呢,主要包括“形神”。

“形”就是包括我们的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血脉。“神”呢?就是在由这些“形”的基础上产生出的表现出来的功能状态,出来的气。


这个人肺气虚是什么?是碰到寒冷天气这种人就会容易受冻;叫他去干体力活,他就比人家更容易累;这种人容易感冒,怕风怕凉,实际上这就是肺气虚,我们体质里面有一个气虚体质。功能状态后面实际上就是我们物质代谢一个层面,那么这是从物理的角度。


其实还有我们说的性格心理。我们现在越来越越强调人是“形和神”的一个整体,张景岳先生在《类经》里面说“形神具备,乃为全体”,就是说人不能单纯看他的形体,一定要看他的神。

 


锻炼时不仅要讲“形”还要讲“神”

 

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是一个很年轻有为的官员,他很注重形体的塑造。他喜欢下了班以后去撸铁健身,我看到肌肉很绷实,但是呢,他的这个神不太好。这个脸是充血的一种状态,我说你太疲劳了,他说是是是,我也这样感觉。然后我让他伸手给我一看,我看他的双手就是通红通红,实际上这就代表的是一个充血疲劳的状态,血液回流欠佳。


然后我说你平时是干什么的,他说我在办公室工作啊,我说你肯定有很大的重体力工作,他说没有重体力呀,然后后面他告诉我,我喜欢健身,喜欢塑形,把形体弄起来。然后还说他最近特别疲劳,现在爬一个楼,爬到五楼他都喘。


我说你先去查一个心脏彩超,我想看一下他的射血分数。他是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这个射血分数是多少呢,是47%,我们正常人应是65%,所以说实际上都影响了他的心功能状态。


他虽然形体看上去很健壮、很好,但是他的功能不行。在他30几岁的这个年龄,爬个五楼六楼,就应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不行啊?是因为他太关注于他的形体,没有注意到他伤了他的身体。他这种本身工作很累,下班去注重形体,并没有注意到神的保护。


这其实是讲,人是一个形体和功能的结合体,所以我们从来都要求大家锻炼身体的时候,不仅仅是要讲形,还要讲神,对不对?就是说我们要懂得保护自己,其实这个神包括了保护你功能的利用。


为什么《黄帝内经》说年过半百很多人就已经衰败了?是因为他不知御神,不懂得去维护自己的神、护养自己的神,过分地去用自己的形。我们原先强调锻炼身体,很多人喜欢爬山,很多人喜欢那种攀岩。


我在天津工作的时候有一个上级医师,他就是一个特别注重展现自己体形的一个人。在前段时间,我听说他把他的膝关节置换了,他就是平时没有去保护膝盖,其实最早我提醒他,我说你要注意保护你的膝盖,因为他的膝盖磨损得很厉害。


人的关节它是有使用年限的,包括我们的心肌啊,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脏。


中医是一个形神合一的生命观

 

我们常常说吃饭不要过饱,老人家通常会说“人吃多少饭,上天都给你算好了的”。说这句话我们原先听得就会有点宿命,觉得比较迷信。实际上呢,不是迷信,不是宿命,是你的形承载着你的神,你的神需要形的支撑。


如果你没有了形,或者你过分去施展了你的形,就会伤到你的神。所以我们说人生是一个长途的旅行,要懂得缓释、控释,慢慢地释放,而不要昙花一现,昙花一现消耗得过多,实际上对人体的损害是很大的。


我们现在知道不管是国内和国外有些高科技企业,他们的职工啊,就衰老得特别快,到45岁就要退休,为什么?常年的熬夜。我们在深圳这里,也看到一些国内比较知名的企业员工,他们工作叫5+2,白加黑;还有什么996,就是说一个星期,从早上9点上到晚上9点,上六天的班


其实他们有些患者告诉我说,我们不是上到九点,我们上到晚上11点,甚至还要熬夜,过分的消耗也是会对你体质的一个影响。


我跟来到我门诊的学生们交流,原先我讲中医呢,是想把很多东西教给你,后来发现不用那么着急。其实我觉得重要的是跟大家聊中医,聊中医的很多体会和感受,这样的话,我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时候是要分享体会和体验。


在我门诊或在我生活中遇到的让我特别有感触和领悟的东西,通过我讲这个幻灯片,慢慢地和大家进行分享,就像泡茶一样,希望能够和大家产生更多的共鸣。


我们中医他本身就是要强调一个形神兼备,形与神是合在一起的。我们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度百岁而去,就是说人,不仅仅是要关注到形,而且要关注到我们的神。所以我们中医就是一个形神合一的生命观。

 


“望神”在临床中的运用

 

我们在临床上看很多病人,特别重视看神,从一进门我就看,这个脸色发红的那种,如果是过了40岁,特别是50岁以后,加上脾气暴躁,我们就考虑他有没有阴虚阳亢的一个特点,就是脸色通红,眼神又无神是元气虚的特点,其实我们就是看他的脸色展现出来的神。


所以我们“望而知之谓之神”,就说人家没说话,一走进你的这个诊室,你瞄他一眼,就能够把握到他心理的身体的一系列重要信息,这个是我们说的比较高明的大夫,甚至从他在走廊里走来的脚步声,就知道这个人是一个什么特点。


我记得在天津的时候看了一个我们的财务老师的亲人,确切讲是财务老师的爱人。当时因为他爱人是一个领导,在我门诊的时候因为我的门诊已经挂满号了,我们那个财务的老师呢,就来打招呼,看看能不能给他爱人先看,因为他爱人领导嘛,有重要的会议参加。然而呢,这个领导比较遵守规则的,他爱人在协调这个事情找我的研究生,说能不能给我爱人先看,让别的人等一等。 


患者就吼一嗓子,说你怎么能这样!不能有这种特权思维,我们一定要等,我们来到医生的门诊,就要遵守规则。其实大家听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一个患者,但是,我听完她那样对她爱人呵斥,那个患者是一个女的,她的爱人是我们财务的一个老师,一呵斥我就知道了这个病人该怎么看。


这个患者是一个喘,夜间的喘证,夜间咳嗽引起的,我们说的咳嗽以后引起了哮喘。用了那种喷雾剂,还是不能缓解、解决她的症状。一进来,我看她满面通红,说话声如洪钟,气很饱满。


然后我就问她,我说你的性格急不急躁,他的爱人摸着鼻子在那里笑,掩着嘴笑;我说你记忆力怎么样,她说我的这个记忆力不好;你眼睛干不干涩?眼睛干涩;你下肢皮肤冬天干不干?痒不痒?你在闷热的天气,有没有胸闷?她说我有胸闷;好,我说你的问题解决了!


其实她就是一个典型的血瘀化热,造成她的咳嗽,他们用很多抗生素、很多激素不能解决她这个问题,是因为没有瞄准她这个特点进行解决。所以我根据她这个情况我开了一个血府逐瘀汤,就是血瘀化热的。吃完以后当天晚上就不咳了,喘也没有了。


其实血瘀咳嗽在我们临床上比较少见,说句实话,当初我是因为她一进来,那个神态包括呵斥爱人这一嗓子,这一嗓子里面藏着我们说的这个神,就是我们说的一个急躁,血气者人之神也,她急躁烦躁,易怒,这个血瘀就阻滞在我们的人体内,发出来的那种急躁易怒的特点。


所以临床上血瘀体质的人,都有点跟我们的肝阳偏亢的人有点相似,就是急躁,皮肤角质化很明显,后背容易长疮,闷热天气焦虑,因为她瘀热,扰在胸胁,所以碰到这个闷热的天气,就特别容易急躁,特别容易生气,特别看人不顺眼。我在临床上,这样的患者太多了。



学习中医就是要体悟

 

我原先跟大家上课还是有点不放松,觉得这个一定要努力把很多东西教给你,其实我觉得那种用心是好,但是方法显得太笨,而且,我要理解大家都是小白学中医嘛,很多人他是想学习一些中医去指导自己的养生,包括去帮助别人,帮助自己的家人。


从来我的门诊看得出很多,首先来一个往往是我们的学生,然后接着就把自己的家人,把自己的爱人,把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公公、婆婆,都带过来。有时候我们会跟他聊一聊,聊很多事情,我认为医生的成长,包括你们学习中医,要学会聊天,通过聊天学会去感受这些和我们本身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活一辈子,不可能载着一船的知识到达彼岸,佛祖常常讲“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所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些相,其实就是知识嘛。我们常念叨:道可道,非常道。说出来的那些知识传授的知识都应该放下,而要享受这个神。


按照禅宗的观点来讲,去学习这个更加明心见性的东西。所以说,我们去理解一个概念也好,我们去感受一个概念也好,都要把握神。


比如说我们学习中医的时候,当时从中医基础理论,到诊断,到方药,到方剂,到临床各科,还学了很多西医的东西,其实考完以后呢,我们没思考那些东西。说实话考完那个学期基本上忘记了。


我记得那时候不太喜欢药理学, 也不是不太喜欢, 反正就是药理学呢,没有怎么用心去上那个课,我往往喜欢去图书馆自己看书, 就常常逃课,然后发现药理学的课逃得最多,年终要考试了,怎么办?我就找我们当时的系主任,借他的办公室,用一晚上看药理学,看了两遍,第二天去参加考试,一场考试应该是两个小时,我用了80分钟,把卷子全部做完,做完了以后深吸一口气,出来时候基本上都忘记了。我们临床学习很多东西,就是这样。


西方有一个很有名的一个哲学家,他说只要把你做的读书笔记都放下, 你脑海的那些概念都丢下, 剩下的才是你真正学到的。 所以我们同学们学习中医就是要有这样一种放下的心态, 走着走着走着,哇, 豁然开朗,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这个东西。


孔夫子说的那种叫做乐以忘忧,那种状态就是每天都会感悟领悟一些东西,每天都有进步,不知老之将至矣。就是学着学着,岁月如此美好,我就不知不觉就老了。这是一种多么好的状态!


其实我们说的,只要你真通过一个方法或者通过一定的路径,进入了悟性层次以后,你真的是一日千里,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医的时候,不要抱那种非常急切的功利的心态,说今天晚上我要得到什么,而是今天晚上我能不能受到一些启发?我今天晚上能不能有一个东西让我思考?


教育,实际要启蒙,我们说它有个单词叫enlight,名词叫enlightenment,这是什么呢?启蒙就是什么,就是给光,就是我们的light啊,就是我们的光,就是说要有光。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里面都有光,需要让人点亮,它很有能量,你把它点亮了你才是引导他开悟的那个人,这就了不起,是真正给光的人,就是这种让人生命力充满光亮的,其实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要有点光。


中医就是要体悟,这个很重要。我们看人健不健康,不仅仅是看他的形体,还要看他的神,说话语气,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来的能量。做一个高明的大夫,我们说的望而知之谓之神,就是你静坐下来的时候去观察能量变化的一个特点,所以一个患者来到我们诊室一打开门,我就能够看到他的能量,从他的面色从他的眼神,从他说话的语气,从他的动作,从他做出判断说他的问题的过程中,都不是我们用语言去问的,而且我们用感觉去感受到的,这就是我们说的一个高明医生静心体悟的一个过程。

推 荐 阅 读



公益讲堂第9讲|中医如何走向世界(上)


公益讲堂第9讲|中医如何走向世界(下)


公益讲堂第8讲|教你快速运用董氏奇穴治疗(上)


公益讲堂第8讲|教你快速运用董氏奇穴治疗(下)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