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改变自己从行动开始 ——《自助教育助力群》第三次线上分享交流会纪要

                                  


            

题记: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最好的方式是行动,只有在行动中,你才能快速成长。再多的理论都不如自己的亲身体会来的深切。正如程校长所说:好多人都喜欢直接拿结论,以为拿到结论自己就学会了,其实那是自我欺骗,过程很重要,不能省去,只有过程才是真正帮助人成长。

秦国华老师: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自助教育助力群》第三次分享交流会中,三位自助教育家长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经历正好验证了上面的说法。从他们的分享中我们得出:改变自己从行动开始。


 分享一:  

            生活中的问题是人生最大的礼物
 

大家好!我是陈宝强,是志诚家馆互助小组的组长。我是在2014年底开始接触新教育的,几年来的实践基本就是一个自助教育的过程,所以我先把我们家庭的大致经历分享一下。



2014年11月份,我因为不满意女儿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方法,萌生了自己带孩子的念头,在上网寻找资源时,在一个在家上学网站看到有人在今日学堂,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了清一山长的博客。接着就是如获至宝,一有空就看博文,花了三个月时间把山长博客里的文章大部分都看了一遍。


当对新教育理念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我们在2015年就把当时上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接回来开始自己带。在接下来两年半的时间内,我就带着当时4、5岁的两个孩子在家上学。主要做的就两件事:一是经常带孩子们外出徒步、第二就是去图书馆看书,还有参加各地的分享会。在这个过程碰到很多问题,有一些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另外一些问题是自己无法解决的,例如伙伴的问题。虽然也尝试跟一些在家教育的家庭一起抱团,但因为彼此价值观的不同,最后都没有形成有效的价值伙伴团队。


为了解决缺少伙伴的问题,我们于2017年9月把大的孩子送去知常家馆。在知常家馆的一年中,孩子和我们做父母的都得到了一定的成长。我们也从家馆老师的经历中得到启发,做出决定要以开办家馆的形式寻找伙伴,走一条适合自己家庭的新教育之路。



在我们决定自办家馆后,有一些家长找到我,说希望合作开办学堂。我向他们坦诚了我的想法。其一,我们自办家馆的目的是为自己的孩子找伙伴,从来没想过把这个当一门生意来做。其二,我们这几年来看到一些合作办学堂的家庭,最后都没有坚持下来。我跟其中一些家长交流过,发现原因大抵要么是经济原因、要么是在学习和实践新教育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分歧无法融合而分开。

基于上面这两个原因。我们决定独立承担家馆前期的启动工作,把场地找好,也购置了一些必要的家具、教具,后面加入的家庭只需要承担他们加入后的孩子基本生活费用。这样就不会因为经济而产生大的问题。至于理念落地方式的分歧,解决起来也很简单,因为我们是以自己的理解来实践,你如果要加入我们,前提当然是了解并认同我们的实践方式。就算是有的家庭加入后,发现了新的不一致又或者认为家馆达不到自己期望的水平,要离开也很方便,不会影响到家馆这个小平台的运作和发展

在筹办家馆的过程中,我们也在积极地成长自己。我太太参加了2018年11月的慧心课,我参加了山长的2019年暑期清心课。说到我们收获的成长,最大的还是在家馆正式开办起来后,跟孩子们日夜相处的过程中,碰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的。我甚至认为,在过去的大半年,比之前的四年多的时间所收获的成长还要多。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想要孩子得到好的教育结果,必须孩子自已、家长和学堂老师三方都负起自己的百分百责任。家长的成长不但影响到自己和家庭,还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甚至老师如果要对孩子做调整,也是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我们在过去一年的实践中,举办过线上和线下的家长共同学习、亲子徒步等活动。现在我们看得到,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是越来越用心了。



以上就是我们家馆的一些经历。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这跟程校长第一周的会议上分享的内容有一些部分是相似的。是的,虽然我们是以家馆的形式对外招募伙伴,但我们本质上是一个互助小组。所以当看到行知学堂推出这个自助群平台之后,我们家馆的几个家庭达成了这样的一个共识:我们是新教育的受益者,希望通过互助小组的群把我们从新教育大平台收获的能量分享出去、传递给一部分有缘的愿意积极实践新教育的家庭。


下面是我们志诚家馆互助小组目前的运行状态和将来的规划。互助小组目前有19人,积极参与家庭共5个。召开了一次线上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碰到的问题和资源如何共享。



我们小组规划要做的事情,主要为小组内的家长提供经验分享、问题讨论、线上打卡共学等。假期也可以利用我们现在的场地,为积极践行新教育家庭的孩子提供一些短期游学、更深入接触新教育的机会。目前还可以接受三到五个家庭加入群,孩子年龄在5到11岁,要求进群后积极参与。

 另外,在互助小组内的家庭,在经过群内活动的互相了解后,如果你也认同我们家馆的新教育实践方式的话。我们还可以接受两名7到11岁的孩子加入家馆作为长期共同成长的伙伴!目前我们家馆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8名,已经初步形成了价值伙伴氛围!


以上是我今天晚上分享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分享二:                

                  优和忧带来的启示

 

大家晚上好,程校好,秦老师好!我是石家庄新教育互助群组长从福奎,我是两个孩子父亲,老大男孩8周岁、老二女孩4周岁,现脱产独自在家教育半年左右。本人工科二本,毕业后十几年都是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基于个人情结和经济状况,选择在家教育孩子。



一、教育体悟分享

1.在家教育的优和忧


优:强大的内外驱动力

外驱力:每日一睁眼,孩子的言行举止,一举一动都会展现在眼前,都需要你给他做出安排、指导,尤其是面对问题,至于学习的辅导还次之。你没有储备,没有对策,怎么办?逼着你去学习、成长。对比在学堂家庭,这些肯定都由老师包办了。故这个外在的驱动力直接而强大,这也是本人活跃于新教育群的原因,不得不啊!

 

内驱力老生常谈,孩子就是镜子,家长就天天照镜子,而且看的都是自己最丑的那面,而且还希望孩子没有这些。如果有觉知力的话,这些矛盾纠结的情况,会经常出现,也就是这点,如针扎般促使着家长,必须提升觉知,并在生命层面进行修缮,修为,这是最珍贵的,也是最难的(因为关系到改命啊!)。学堂应该多在这方面帮着家庭提升。当然这是助力,我们没有这第三方,那就只能直面,就得硬上,那力道、残酷,还是与在校家庭有很大差异的。


忧患:失败概率高
风险:如同鸡蛋放一个篮子,磕着一个羊薅羊毛啊,那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啊!




情绪(角色使然)老师决然替代不了家长,血浓于水,天然的情感,导致情绪极易被牵动,情绪关是在家教育的一大关,如果家长不能做到觉知,做到情绪的调整,那我们的教育很可能因此变得无效。个人坦言,本人情绪就不是很好,遇到情绪强烈时,就会把自己单独锁在屋子里,避免不良后果。这个情况是很考验家长的,估计在家教育的家长定是感同身受了。

伙伴欠缺闭门造车,孩子缺乏同龄伙伴驱动,极大缺失。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起一个群体,形成互动、共通,再言之,我们并非圣贤的级别,那我认为这种在家教育的失败概率是极高的,几乎100%,正如程校所说,还不如送体制更好。总之,在家教育,非圣人级别,成功概率是极低的,正如程校所说,还不用送体制更好。


所以,感恩行知搭建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好,会最大概率降低风险。

 

2.知行并进

本人实际接触新教育5年了,但真正践行也就是在这半年。我的体悟:不去做不去输出,那都是假的,都是自欺欺人,对应到咱们互助群更是如此,我们不去互动,不去进行实质意义上的输出,沟通,只当看客,那真是浪费时间了……




二、关于互助小组管理

群内19个家庭,还未实际意义的互动,还是我每日分享动态,音视频形式,同时开始使用美篇,每日分享教育感悟。

还是要有一个点的带动,现在是我,把自己当礼物送出去再说,让大家真正看到感受到,我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三、伙伴招募方面

1.孩子年龄在3-10周岁的家庭,均可参与我们互助小组,我们可以搭建线上学习课堂,为孩子召集伙伴。

2.需要助理老师(家长)一名,配合本人教学。

3.需要工作机会和孩子场地,欢迎有相关资源的家庭能共享。


分享三:

               山长的博文带给我的改变


大家好!我是来自武汉的韩继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新教育历程。自从大女儿上小学后,我明显感觉到孩子内心的不快乐。虽然当时给她选择的是比较好的小学,但这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想。因此在网上想寻找一些弥补不足的教育资源,因此结识了山长的博文。这么多年过去了,山长的博文带给我很多的改变。




首先是孩子的教育

女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选的都是好的学校,我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比如选择各种兴趣班,琴棋书画希望她样样精通。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你打死我都不练琴了……”听到女儿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对孩子的教育方向错了。后来看到山长关于不要练琴的一篇博文,毅然放弃了学琴,幸亏当时她只有六岁。从那以后,把孩子从传统的文化课中解放出来了。放学或者假期带孩子做得最多的是释放孩子的天性,带着她做各种运动。女儿开朗懂事的性格又回来了。虽然没有培优,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一直不差,学得很轻松,我养育她的过程中也很轻松。因为轻松,导致了我养二胎的想法。



怀二胎时有些艰难,怀的时间是有选择的,前期两三年自然而然的素食,还有心经的诵读,好像都是为二胎准备的。但是怀到第六个月时,却大出血了。我自己其实很淡定,但家人非常着急,要求我去医院。我在医院的三天就是打安胎针。在家出血精神状态很好,可是一打针,全身无力,手连个手机都拿不起来。因此,我不顾医院的各种阻拦,强行出院了,回家静卧。我坚信,我的孩子是健康的。躺在床上,时不时回想山长和刘老师的博文,诵读地藏经。到第八个月时,儿子健康出生了。


幸运的是儿子早产,医院没打疫苗,安排出院后去补打。当时医院的各种检查,如听力,视力等等所有的检查都不去做。直到去年孩子直接上小学,没打过疫苗,没上过幼儿园,从不喝牛奶,算是新教育理念下养育的孩子。目前老师、邻居觉得这个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懂事,爱劳动,有同理心,学习能力强,就是写字差一点。




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我自己也成长了很多。当初进入婚姻的关系,真是稀里糊涂的,所以各种关系一团糟。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稍微好点,因为孩子还小,能控制得住孩子。而对于其他人,因为控制不住,都觉得是在和我作对。

 

有一次,和先生大吵后准备带着女儿离开武汉,什么都准备好了。在想走的前一天晚上,打开电脑看看山长的博文。其中有个视频在播放:角色扮演。山长有句话深深打到我脸上:你在丈夫面前扮演了什么角色?女皇,母亲,妻子,情人……当时我懵了。看博文几年,为什么就是那个晚上看到了呢?从那以后,不管在什么关系中,我都会去问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我到底是什么角色?因为我开始常常注意自己的角色,现在家庭关系融合多了。


这里要多多感谢山长。除了感谢山长,还要感谢一路上新教育践行者的陪伴和指导。


另外就是健康观念的改变。没有接触新教育之前,吃的,穿的真是论价的。没结婚之前,一星期有三到五天的早中餐是在麦当劳度过的,连麦当劳的工作人员都惊讶。每天大量的水果当食物,外加安利的营养素。因为饮食不当,后来身体长年爆发荨麻疹,每次都是打激素才控住。


二十岁那年开始支气管炎,每年咳嗽三到四个月。怀女儿那年,咳得白天不能坐,晚上不能睡。因此想跳楼了结生命。后来看了山长关于健康系列博文,于是开始践行山长的中医理念,通过食疗法和心理疗愈法自我治疗,结果是这些病症都不药而愈。新进来的家人可能认为我神化了山长和刘老师。其实我仅仅是学习他们博文的受益者。所以清黑的出现,我极其地不理解。上面算是我的自我介绍,下面再来聊聊自助经历。

 

程学才校长第一时间在清粉群发消息建自助群,我毫不犹豫地进了自助群和中医群。因为想看看自助群有没有好的资源?消费者的思维还是很严重:等靠要!直到程校在群里分享:建议就近建小群进行线上分享,我还是无动于衷。直到程校第二次分享,如果没有三个小组在大群的线上分享的话,就解散自助群。这时我才感觉到了危机。说实在的这次疫情我都没有危机感。被隔离在老家农村,儿子完全释放了他的天性,爬山,远足,攀岩,煮饭,烧火,种菜……十八般武艺样样尝试了。



然而自助群的解散为什么有危机呢?因为家人的不理解,孩子迟迟进入不了新教育学堂,我一直摸索着如何把新教育理念融入体制。程校进入新教育以来的行动,付出,成果我一直关注着,着实令人赞叹!如今他不遗余力建立这个平台,因为我们的观望,等待,让这个平台解散,让我们这些进不了新教育学堂的家长,损失太大了。


在行知家长安佳娃老师的推动下,即刻建立了武汉自助学习群,群的宗旨:如何让新教育理念融入体制?当天有17个家庭进入,后续有13个家庭。建立群规则,修改名片。第二天开始进行学习运动打卡,有三个家庭积极参与。上周三孩子们在腾讯会议进行运动互动,有四个家庭参与。周日,举办了第一次线上交流,包括自我介绍,以及对新教育的认识,收集了6个问题进行探讨,有六个家庭参与。


建群以后我自己的改变:建群后有两天我茶饭不思,晚上也没怎么睡。这个疫情阶段,是孩子、家长成长的最好机会,我到底做了什么呢?带着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体能确实有提高,但孩子的耐性和心性的磨练远远不够。因此决定带孩子徒步,首先突破十公里,没想到两个小时左右,十公里轻松达到。


第二次十公里中,思考了一个问题:我的目标是什么?


把新教育理念融入体制,我该怎么做呢?


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估计是全天下母亲的美好愿望,同时健康的身体也是孩子今后的立身之本。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今后每天徒步五公里上学,锻炼身体的同时,磨练一下他的心性,一举两得。当下我要做的是,每天徒步十公里,如果违反规则,就增加到二十公里。



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以及我们群的家长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还是没有改变,等着要结论、答案。今天呼吁各位家长,如果想拿结论,答案,来错了地方,结论和答案在山长的博文里,各地分享会,各学堂的教学案例都有。但是这些结论和答案真的是适合您的孩子吗?孩子及自我的成长有个很关键的东西——心法。而心法是要在做事中去悟出来的,悟到了才是您自己的。所以,我们要去做事,要去自己找结果找答案。


真诚地感恩程校的良苦用心!感恩新教育践行者一直的付出!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秦国华老师:看了以上三位自助组长的分享,我们是不是学习到许多好的的方法和经验?你看了有没有心动?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用行动来验证他们所得出的结论,改变自己从行动开始。


我们现在把后面的时间交给程校长,让程校长给我们做总结性的发言,有请程学才校长!

   

       
程学才校长:
               分享促进合作,开放促进成长
       
 1.每人做分享主角,创造合作和相互赋能

我们今天是第一次让大家自己做主角,希望以后更多的时间都是大家来唱主角。你讲出来,不仅仅是你自己受益,你反思梳理自己过去所做的,对未来的规划也会变得更清晰,而且你分享出来之后,我们那么多的伙伴一起听,大家都会得到一种鼓舞,做得好的可以借鉴,就算做的不好也可以引以为戒,比如说合作过程中不太顺利的,或者自己做的不好,知道不是我一个人是这样的,没必要那么焦虑,就会在相互的启发借鉴中建立更强的信心和理性,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孩子自助教育的的路径和方法。再一个就是在分享中增强相互了解,逐步凝聚成一个一个的深度合作的小组。


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现在只是一个初步的相互认识的过程。今天晚上我们三位发言的组长,其实就是家长,以后我们更多的家长都这么发言,大家了解的越来越多,不用讲,自动合作的机会就会多起来,甚至是将来你们的孩子,你们相互之间将来会出现很多亲家。在这个过程中,一分享、一张口,就觉得好亲近,马上距离感缩小,信任感大大增强。在这群里,只是群名片上那几个字再怎么改也没用,文字没有温度,你不开口分享,你不讲话,就不会给人什么印象。但是当你把你的需求,你的希望,包括你的心路历程,讲出来就能够给大家启发和鼓舞。


  2.行知乐见大家把自助学堂办起来

今天分享的三位只讲了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明确说要办自助学堂,要招生啊,其实我鼓励大家办啊,我们自助学堂到这个群里来招生都行。你们的学堂办起来,甚至通过办学堂赚到钱,我都很乐见,都很欢迎,都很高兴,不是说一定要你们都停留在自助、免费、公益这个层面。


我希望这个群里,大家各取所需,只要是用市场公平交换的原则,坦诚相待,能让自己作为一个礼物送给别人,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方式,我都很希望大家能够把学堂办起来,办的质量都很高,不光是服务你自己家的孩子,你还能够服务更多家的孩子,你能够做堂主,不仅仅是做家长,我都很乐意看到。



所以这个自助教育群,我们在家上学,我不仅仅是着眼于助力你们把自己的孩子教好,我更希望你们能够通过这个群的力量把学堂办起来,你们将来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因为你要做堂主,其实是承担更大的责任,是我很愿意看到的,甚至你们办好了,把行知给PK下去,我也很高兴,我不会防着大家,藏着掖着,让你们自己搞自己的,不搞就把本群解散算了,我真的是希望在群里面帮助大家成长好,你们的孩子成长好,能教好更多的孩子,真的是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让我们更多的孩子少受害。



这样你们能够做多大,我都乐意,我都很希望看到你们做的越来越好。刚才三位家长讲的没有一个正式做学堂的,像招生这种形式,大家都没做广告,还要我来问你们招什么年龄的学生。


最后韩老师也没讲要不要找伙伴之类的,你说你的孩子都在体制上学,也没有在家上学自己教自己的孩子,就是在家庭教育里运用新教育理念,所以估计也没法找伙伴,所以在后面我没问你的需求,但前面陈老师和从老师,我看你们的孩子在家上学,专门问你们希望找到什么样的伙伴。我真的希望你们能够招生,能够办得更好,能够办得像个学堂的样子。对我们群其他的成员都一样,我都希望大家各个互助小组最后都变成一个学堂,让我们新教育力量更加强大,让我们更多家庭受益。


     3. 自助合作需要把自己当礼物
自助合作的方式,成本就会低些。就是三五个孩子,或十个八个孩子,人比较少,集中在某个年龄段,不做大而全,就做跟自己孩子年龄差不多的,几个家长来联合,比如说一家出一个大人,联合把大家的孩子教起来。但是这个合作过程当中,除了刚才大家分享的,还要反思我加入进去不是来占便宜的,不是进去做寄生虫的,就指望别人把我孩子教好,然后因为是自助,成本肯定更便宜,甚至在算账的时候还斤斤计较,我觉得这样就不太好。
大家自助合作的时候,在经济上本来就是很便宜的了,就算是多让一些利益出去,也让不了多少钱,因为毕竟跟全日制请老师教,成本还是要低很多。因为毕竟是你们自己带嘛,所以就在利益上大家都多让一些。
特别是有人把场地啊、外围关系啊、各种环境条件什么的都准备好的,你只是把孩子送来就行,你一家人或者是你带着孩子过来就直接享用别人准备好的场地,这种情况下,你要更加在经济上多做承担,除了承担生活费之外,你还得把房租算进去。人家作为一个牵头者,一个负责人,他负责管理,操更多的心,并且人家能力比你强。
这个能够做管理做协调的,应该比搞教学的能力更强,能做教学的比做不了教学的、比做后勤的能力更强,你把自己位置摆好。


我做后勤的,第一就踏踏实实做事,多做一些没关系。第二,经济上,本身在哪里都是要消费的,都要花钱吃饭的,那么你就要多给一点房租、管理费之类的。毕竟你的孩子享受到了更高层的教育,而且你比民办学校、比其他学堂肯定要便宜嘛,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站在比自己能力更强,承担更大责任的那个人的角度来思考,能做事多做事,做不了事,在经济上多让一些,这样合作起来应该是不难的。


     4. 合作要签君子协议明确职责
假如大家要真的合作,我上次讲过一些,就是把丑话说在前头,规矩立在前头。教学上谁当家、后勤上谁当家,立得清清楚楚,把职责分清,后面运作起来就不要越位,比如:本来你管后勤的,结果你天天去观察你的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你观察了之后,你还觉得人家讲课讲得不好,那你又讲不了课。刚开始签协议的时候谁负责教学、谁负责后勤,就是要各归其位。
没有开始时,你可以谨慎一点,你可以不进去,一旦进去,我觉得大家不要总是对别人有更高的期望,都希望别人解决自己解决不了问题,这样是没法合作的,所以除了在经济上多让、多承担之外,对孩子的教育教学上也要多信任别人。你一旦选择了,就信任别人,刚开始也可以一年一年的签,第二年,第三年以后,可以签的时间长一些。刚开始签半年、签几个月也行,先合作试一试。在合作期间不要多话,你要信任别人,因为别人肯定也没什么经验,但是人家勇气能够做教学,你没有勇气做教学,你就做后勤,所以一定要尊重签订的协议和分工。



你在里面做事,你的孩子在里面交费交的少一点。要是父母什么事都不做的,什么力都不出的,只是把孩子放在某个自助的学堂,放在某个家里,那就要多交费。你想想你的孩子在家里生活,一个月也需要六到八百吧,怎么便宜也得六百到八百吧,我们都算过。然后别人还承担管理孩子这种责任,那都是很辛苦的,不仅仅管生活,还要管教学,一个月怎么也得一千多给别人吧!一个学期起码也得八千到一万,一年两万、三万,说实话这已经是最便宜最便宜的多。
只要别人愿意给你带孩子,你想想你在家请一个保姆,一年的工资都需要五到八万吧,现在保姆四千五千以下的基本上请不到的,然后你还管保姆的吃住,我想你请个保姆,保姆费一年最少得五万块钱吧,她还不教你的孩子,保姆只是管生活的。
所以按市场价格算算,如果把孩子委托给自助学堂,它比我们现在的这些联盟学堂要便宜的多,联盟学堂一般来说都是在六万以上,因为我认为在六万以下,真的是没办法保障老师的基本待遇,没办法保证足够的师生比,要是一个老师带的孩子平均下来超过六个人以上,我觉得是没法保证质量的,越小的孩子需要的人力投入越大,像我们行知幼儿部的,就是六七岁以下的,平均一个老师带两个学生。你想一下,要是收费低,那怎么养老师?还有房租、水电成本、生活费。所以收费很正常,我们在家自助的,你们要找伙伴,按照市场价收成本费、管理费。

在这里面还要签安全免责协议,真的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追究安全责任的,如果追究安全责任,这活没人干。真的是不容易,我非常理解这种做自助教育的,无论大小都不容易。别人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真的承担很大的责任,经济上、安全上都有很大的压力,然后还要把孩子教好,最低标准也是要超过体制学校的,干不过体制学校那就不用搞了


当然理念一致也是必要的。但是这个东西呢,刚开始说理念一致,那就是口头好说,但是一旦运作起来,面对具体的情景,一旦发生了一些事件,要达成一致意见,还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觉得在费用上、在责任上,在分工上,前期想要合作的时候,一定要书面写清楚,要签字,后面就按照这样运作。牵头者做好了准备,其他人要加入进来,交点押金,我觉得都是应该的,因为牵头者要承担更大责任,不容易。

没有人来承担更大的责任,那么大家就只有在家自己教了,就没有合作了,就成了单个家庭的自助。我之所以建这个群,就是希望打破单个家庭的单干。我是希望帮助大家建立起更多跨家庭的合作,这样大家才能共赢,你们的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好。

   5. 过度关注会让孩子失去内在动力
一个家庭,不光是父母跟孩子之间太熟悉了,你要改变原有模式很难,你要克服你那个情执和情绪都很难,包括你的孩子,你的几个孩子,以及他们的兄弟姐妹都太熟悉了,你要建立起很清晰的规则也不容易;但是别人家的孩子来了,建立一个规则,大家一起来执行,大家都很自觉的,他就愿意。但是自己家孩子,你要是给他什么要求,让他清晰怎么分工,还挺不容易的,除非是很小你就理顺了。要是小时候没理顺,到七八岁以后才开始重新制定规则,其实已经很难了。四五岁之前没跟孩子建立规则,孩子跟大人之间的互动模式,七八岁以后很难改变,除非加入外因,借助别的家庭,这样就是完全平等的伙伴。


再就是,我们几个家庭一起合作的话,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家一定要放下攀比心、分别心,就是总把眼睛盯着自家孩子,看到几个孩子中就我家孩子最差,然后就斤斤计较,老师好像对我的孩子给的发言机会不够啊,老师好像管他管得少啊,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干啥都是第一。不能有这种心态,有这种心态是没法合作的。在一起合作,我建议我们每个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别人的孩子上,多支持,多关注,多赞叹别人家的孩子,把自己家的孩子不要当做自家孩子

这个时候就是一个集体,就是按照一个学校的模式来运作。你跟孩子讲,回家了我跟你私下在一起,我是你妈妈或爸爸,但是在学堂,我们跟同学一起,我就是老师,我就是做饭的阿姨,这个时候你别跟我玩亲热,玩逃避。你也不要给你的孩子更多关注。要是每个人都只看到自己的孩子,天天就把心放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也是搞不下去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心胸格局放大。

既然合作,那跟单干完全是两码事儿。单干你只能天天看你自己的孩子,那没关系,但是一旦合作起来,千万不要把重心、把注意力老是盯着自己的孩子,盯着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反而发展不好,然后各个孩子之间攀比,你看他的爸爸妈妈对她多好啊,你怎么都不看我呀,你怎么都好像没关注我啊?个个孩子都在求关注,都不是专注于自己的成长,而是把眼光放在他自己父母的脸色中去了,一旦自己的父母眼光没有盯着,他就不干活了,他就不成长了,他全是为父母而活着,做什么事情都为父母做的。



行知办了这么多年,我们招的最小的有三四岁的,四五岁的,哎呀,我发现大部分家庭对孩子的破坏非常严重。就几岁的孩子,他已经不是在为他自己活着,这个为他自己活着,不是指他自私,不是从道德角度,而是他成长的动力不是来自他真正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来自他自己的兴趣,而是来自他做什么事情都看一下有没有妈妈看着我,有没有老师表扬我,我做完了,有没有人给我一个奖赏,有没有给我一个点赞。他就是为别人的赞赏,为别人的奖励,为别人的脸色而活着。

凡是你们的孩子,是这样看待父母的,你们一定要深深地反思:做错了!你不应该太关注你的孩子,方方面面关注她,结果你的孩子失去了内在动力。本来我们的孩子,挺愿意探索这个世界,愿意看书,愿意分享,愿意挑战自己,只不过我们不懂方法,你用外控式,你用强压式,你用诱惑,给他一个棒棒糖啊,给他精神上点个赞,动不动给他一个表扬,其实都是一种控制,这都是外在控制,这不能给孩子长久的动力。时间久了,孩子就失去了内在动力。

   6. 互助伙伴让孩子产生内在动力

现在有了伙伴,孩子其实很容易产生内在动力,因为同学在一起,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自己在别的同学面前让别人看不起,这个时候他更关注的是同学对我的看法,而不是家长,所以我们几个家长在一起互助,让孩子之间建立这种相互促进的成长关系,她从同伴的那里找动力。

再一个就是引导她自己制定目标,自己实现目标,减少奖励甚至不给奖励,不给评判,这也就是山长经常说的《道德经》讲的无为无为就是你少给他评判,少给孩子脸色,少让孩子为你活着、为你做事,其实就是无为。你不做,你不控制孩子,你的孩子反而有内在动力。他这时候就回归他自己的兴趣了,他自己去探索世界,自己去看书。


再就是,几个家庭一起合作之后,要注意做好引导。一群孩子好引导,一个孩子不好引导。一群孩子很好引导,有一个群体效应,有一个从众效应。在一群孩子中注重培养那个比较有影响力,又比较会沟通的孩子,你就私下多给他支招,然后让他扮演小先生,你就把这个孩子带好,让这个孩子带别的孩子。他们一起来讲故事,一起去跑步,甚至让那个孩子去监督别的孩子学习,都比你大人的监督效果要好,特别比父母亲的监督要好。如果把父母控制的模式给淡化最终消失掉,让孩子找回他自己成长的动力,让他体会成长本来就是快乐的。然后我成长了,我就得到了同伴的认可。

多让同伴去赞扬他,多让他帮助同伴,他在帮助同伴的时候,从同伴那边反过来说感谢你帮助我。经常让孩子们把别人的帮助讲出来,让同学之间相互回馈感谢,充分地表述出来,这样产生一种相互激发的成长动力,比我们大人的表扬有效。我们大人对孩子的表扬、奖励,孩子通常是把它当作一种外控,但是同学天天在一起,他从同学们那里得到快乐,比从父母这里得到的快乐要多的多,他更在意伙伴的评价。


他知道这些同学将来长大了,是一辈子的好伙伴,是真正能够一生一起走的人。其实孩子很小就有一种本能——他能判断父母其实不是我们一生的同路人,我们不是一伙的,父母——你们夫妻是一伙的。小时候是因为自己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他才比较在乎父母把他抛弃了,他害怕自己的身体没有依靠,然而他内心深处的真正在意的是他的同龄人。所以现在有了同龄人,你要充分发挥同龄人的价值,这个时候你要减少对他的关注和控制。

 7. 优先实施心理行为教育

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一定要让她产生内在动力。在身体的运动上,让他们制定更高的目标来挑战,甚至是给一定的强迫,是可以的。因为肢体的运动、外在的行为是比较容易观察、监测,适合给一定强迫的。你强迫她背书,你强迫他学英语,凡是属于人的精神世界活动、人的心理世界,人的认知学习,强迫基本上是无效的。不要强迫孩子在认知方面服从你。但是在肢体的动作,或者是叫行为学习上可以有一定强迫。大家知道,新教育核心是心理行为教育,心理行为教育要放在更过硬的更优先的位置,不准偷懒,不准逃避。每天跑步多少公里,做事——大一点的孩子必须做全家的劳务,给全家做饭,搞卫生,洗衣服全包。

孩子能够把事做好,他长期做事,他的心性品质,他的踏实,他的意志力,都会磨练出来。那个时候,他再学文化知识,他的心更静,他更珍惜。你要是天天很长时间逼他硬坐在那里,进行认知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孩子绝对厌学。在学校也好,在家庭上学也好,你长时间让他做这种认知的学习,头脑的学习,他一定是很讨厌的。但是用身体学习,四肢都动起来,他一般不会讨厌的。
像这学期,我们行知一直在线上教学中,始终把心理行为教育作为我们的一个重点,我们最近开展了家族史的研究、家庭责任教育,后面准备开展食育——就是吃饭、饮食中的教育意义,把这里面所含的丰富的教育内容都挖掘出来,必须在家庭里面体现出来。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家庭的生活教育的价值,不要在家庭教育中过分强调认知的学习,把教材把书本知识看得太重,这样你还不如把他放在体制学校,体制学校的老师教书本知识,可比我们有经验。所以各个家庭在一起合作,做好分工,重视孩子的行为教育,不要大人包办太多。

包括做事,可以让大的带小的,大年龄的孩子多承担后勤,承担家务劳动,互助学堂的运作,多让孩子们做事,这样也会降低成本,其实对孩子们的整体成长不会有太大影响,不要以为一天多做事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会降低教育质量,不会的,其实孩子们一旦心性磨好了,做事踏实了,那些知识,特别是教材上面的书本知识,一天一个小时就能把学校六个小时的内容学完,一点问题都没有,剩下大把时间学习课外的,总的学习知识量超过体制的教材,这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一直在体制学校上学的孩子,没有心理行为教育、没有做事的机会,认知非常片面,他们的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都得不到培养。一个学校几千人,一个班级四五十人,其实学生没有学会交往,更没学会合作,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只有认知学习,认知学习是没办法学习交往的

每个人把书本知识装入自己脑中,然后从自己的脑子中写到试卷上,这个中间是不需要合作的,也不需要活动的。看起来几十人在一个班,其实他们没有真正的交往,也没有学会表达,也没有学会尊重不同的观点,甚至连思考都没学会,因为灌输的成分太多。

我们在家自己教育,轻轻松松就能把这些弊端克服掉,但前提是要有几家人一起做,要有几个孩子一起成长,单个的孩子没有人来互动和合作,长大后孩子会有巨大的社会适应障碍,真的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建这个群,目标很清晰,就是希望大家相互推销、推荐、分享,大家更多地相互认识、了解,最终建立起更多的合作互助的伙伴团队,变成互助群体。

 8. 观摩大礼包送给分享者,一切都为了让更多人受益

下周我希望再有三个以上的家庭来做分享,希望更多一些。今天分享的陈宝强、从福奎、韩继红三位老师,行知对你们开放教学观摩,你们待会儿就向秦老师报你们想要加入哪个年龄的教学观摩,你们报哪个年龄,我们就把那个年龄的班级开放给你们。你们进我们的班级群,观摩我们老师教学一周,看行知的老师如何进行线上教学。其实你们将来的线上教学,就可以模仿这样进行。

我们现在几个老师的分工,就类似于你们将来几个家庭之间的线上分工。大家一起成立一个小组,各自在各自家里,但是可以开展线上教学。我们现在线上教学,连运动教学的效果都非常好。所以,我给今天分享的三位老师送一个礼物,你们自己报想要观摩的年龄,你想进哪个年龄的班,我们就把这个年龄的班分给你。

没有提问的话,我们今天晚上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下周三再见!


                           推荐阅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