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在家上学自助教育,难在防独防应试(下)


第三部分  解答家长的疑惑

程校长:我把秦老师刚才讲的跟大家简单解读一下。

秦老师就是因为看到她自己做教育,无论哪个方面,就是在应试教育方面,我也能够比你学校教得好,她很早就看到了用快速突破的方式,能够让体制内的那点知识快速学会,所以她就放心了。

我想那么早,秦老师就看到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今天在家自助教育的家长就更加有信心。你们的孩子14岁,15岁,想到体制内去接轨,其实是没问题的。

一是接轨之前,现在外面很多培训机构,包括我们行知培训部,行知今年新成立的这个拓展部,它就有一个项目,就是快速突破体制内的某个阶段的课程,或者某个学科,或者整个都行,我们就可以帮大家突破。

或者是各种培训机构也都有这种快速补课的方式,甚至是你的孩子不用补课,真正的质量比较高的在家接受新教育,或者在新教育学堂接受新教育,只要孩子的思维本质上是学习力变好了,在新教育中的知识总量、知识面其实是远远大于传统学校的,TA随时回到传统学校去接轨是不会有问题的。

所以这一点秦老师刚才进一步给大家示范证明,这个在家教学,只要你做的比较好,那么孩子随时可以跟体制接轨,去参加考试都没问题。当然我认为在家教学的话,平时不要一直把接轨当作一个主要的任务,这不必要。

我觉得在13岁之前可以全然地放下接轨的事,最早14岁,因为14岁去体制内去接轨还有两年时间。

可以说你的孩子赚大了,你在家自助教育中,利用新教育完全着眼于人的素质本身,而不是应试,而给予TA奠定的身体、思维、表达、团队、组织、沟通这些作为人的具有通识性、普适性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那TA无论做什么,跟别人相比都有巨大的优势。

到14岁再到体制学校,那个时候才正式把接轨作为一回事。十三岁之前不用想接轨的事情,就是按照教育规律,按照你的孩子综合素质最大化提高的需要进行。

刚才秦老师她的这个案例,我觉得最大的价值就在这,她用这个案例给大家看。叶田田,她原来在体制读书,要是说吸取教训,刚才秦老师没有展开讲,就是原来学体制的东西还是学得太多,在家教学中,学这些体制的东西太多。

也可以理解,那个时候太早,能够有勇气让孩子出来都已经是很不简单。

出来之后,她还是觉得体制的内容不学怎么能行呢,首先把体制的内容学会,然后再来学习其他的。再加上那时她也不知道如何实施教材以外的东西,无非就是让孩子学更多的知识。


现在我们知道了,知识不是学习的中心,不是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以孩子的心理行为、价值观、深度思维训练,乃至做事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这都比再多的知识学习都重要。

知识学习真的不重要,或者说不能把知识学习作为直接的目的。

你在训练思维,训练价值观,在解决其他问题的过程之中,知识是顺带学会,但是把知识作为直接的目的,反而定位太低,知识也学不好,最终能力也出不来。所以大家把侧重点一定不要搞偏了。

今天我们已经通过清一山长的示范,通过新教育培养的成果的展示,新教育培养了那么多2.0老师,这些2.0老师真的是我们传统教育,无论你培养多少年,你培养100年都没用的,因为我亲眼看到几类教育的成果。

我的那些大学同学现在很多在大学里面做博导,虽然他们能够出书,能够讲课带研究生,在核心刊物发文章,但是面对现实世界的生活,解决现实的问题,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能力,可以说,他们跟我们本质没有什么差异。

你别以为大学教授博导,包括文科的博导,那理科的博导,他们也就是在专业领域,在那个技术方面他能当碗饭吃,当然这个是社会的需要,有他的价值,但是真正的处理人生的问题,特别是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对人生,对他孩子的教育,对家庭建设的规划,他们跟普通人一样无知无能,远远比不上新教育的家人们。

我们普通的家长,只要你愿意学习,你就能够轻松超越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那些所谓精英。我亲眼看到新教育培养的学生,他们看问题真的是很清晰,对自己的人生、对家庭、对社会的看法非常全面。

待会儿我发一篇文章,不知道这个是真是假,就是说一个高中生写给方方阿姨的一封信,你看看那封信里面体现的思维方式,大家可以谈一下看法。我估计那个信是杜撰出来的,不是高中生写的,但是它反映了很多人,甚至是很多精英,很多教授,对问题的看法就是那么弱智。


我们下面回过头来看大家提的问题:

(一)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

1、七岁的小孩怎么学英语?每天看三小时视频,还应该学习什么?

秦老师:七岁小孩学英语,每天看三个小时视频,还应该学什么?孩子看完视频以后,我们有一个输入的过程,但我们还要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的过程,他看完了以后,怎么想办法让这个孩子把他看到的东西能说出来,简单地说也行。

而且他看的东西,他看的视频有没有一个重复的过程,光看,看好看会是两个概念,有的人看完就忘掉了。

那我们大脑有一个记忆,要有一个重复记忆的过程,所以说,三个小时的视频完了以后,还有一个跟着模仿跟着说。还有一个,想办法跟家长输出的过程。

程校长:首先我不赞同七岁的孩子每天花三小时学英语,我认为这种时间分配效率不高。

我认为七岁的孩子更应该花三个小时学中文,这个对他的人生成长的整体价值要高得多,不是高一点点。

我们一定要在各种比较中找出对孩子未来最优的方案,因为孩子把中文学好,他的整个理解力,他跟周边的人进行沟通、交往、表达的能力,他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对他的一种整体的帮助,对他后续的成长,那是如虎添翼,大大提高后续成长的效率。

而英语,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环境下,它的使用价值,发挥它交流运用的机会是不多的。你那么小,把英语花那么多时间学而又用不出来,你学英语的价值发挥不出来就是浪费。我认为学中文的价值至少是学英文的十倍以上,早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中文,把中文学得非常好。那么具体怎么学中文,我们下面再说。

那么英文,我的建议三岁之前完全不要学,沾都不要沾,因为他连中文都没有学好,还表达不流畅,学什么英文呢,三岁以后也不急于学英文。可以学一点,也可以不学。所以一天学一集,就是20分钟到30分钟的小视频、短视频,一是保护视力的需要。


其次,不需要让孩子太长时间对着动画片、对着那个英语视频,这样会让孩子变得很被动。

大家知道,人看视频的时候,脑子是不怎么动的,容易让学生的脑袋形成被动跟随型的特征,不会主动思考。再加上英语动画片普遍比较活泼,容易让孩子浮躁。大家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到一体两面,那么在早期,孩子本来就是很活泼好动,无序的。

我们通过中国的中文,尤其是传统文化那一部分,让孩子形成专注、镇定,这种安静、踏实、愿意动脑这些好的特点,把这种习惯建立起来,这种习惯是很不容易很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越是不容易,而又宝贵的事情,我们越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建立它,因为这是高价值的,建立起来之后就终身受益。

而英语这种东西,说实话,绝大部分人一辈子毫无用处,又得要学。我们现在已经知道,11到13岁这两年之间,在12岁前后用突破班的模式,这两年内完全可以让孩子的英语达到研究生的水平,达到大学英语专业的那个交流水平。

我们想一想,我们的孩子将来又不是完全靠英语去吃饭,又不是去做个外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算要做个国际公民,要交流,我们也可以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让孩子快速地掌握它,能够跟外国人无障碍地交流,并且超过体制内的大学英语专业的口语水平和大学非英语专业六级的阅读水平,足够了。

无论是跟体制内的同龄人比,我们有优势,还是真实的、总的价值,我们也有优势,而把更长的时间,更大的精力放在学中文上。所以别说三个小时,应该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中文。

要是排序的话,我认为七岁前的小孩第一位的应该是运动。


第二位的是做事,让孩子大量做家务,让他主动管事儿,包括他管比他更小的,四五岁的,小一点的弟弟妹妹,帮忙弟弟妹妹喂饭帮忙,弟弟妹妹洗小衣服,搞卫生,带他们排队,带他们去做些锻炼,带他们读书等等,让大的带小的,让他去承担责任,让他去做事,比学英语的价值都高得多。

第三才是学中文。

最后学英语,有时间的话,孩子到七岁左右,我觉得留个半个小时,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足够了,不学都可以。学,我觉得七岁左右不要超过一个小时,这是我的这个看法。

2、怎样提高孩子背单词的效率?(13岁的孩子)

程校长:在新教育中,我们是不提倡死背单词的,没有背单词这种学习方法。背单词是无效学习,因为背单词是碎片化学习。

单词是毫无价值的,为什么毫无价值呢?因为语言的最小运用单位是句子。

你跟别人讲话表达,你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表达,句子才是表达完整意思的最小的交流工具,最小的单位。单词它只是个碎片,它是一个语言碎片,你背那么多语言碎片,是没办法用出来的,不能帮你成长的,他只能用于短期的考试。

短期考试完了,这个碎片很快就忘了。所以说,从最终的帮助来说,背单词是无效学习,除非你为了应付短期的考试。这个我不排斥,我不反对。

你为了应付短期考试,你可以背单词,老实说你要单纯背单词,要对付短期考试,你可以拿着词典,词典中,单词通常都造有句子,你背一个句子,通过这个句子把这个单词背会,这种方式比你孤零零地背单词的效果也要好一些。

假如不是为了对付考试,不建议用句子的方式背单词,更不建议直接拿着单词背单词。要学英语,就拿着完整的课文,最好是完整的英语书,尤其是那些经典,本身具有高能量的价值观,有严密丰富的思维训练的价值,也就是说,人类高级智慧的结晶。

我们读一本好书,就是与高尚的人,与高层次的人对话,我们直接在那种对话中,在那种英文的学习中把英语学好,把单词词汇量也扩大,那才是一种整体的最高效率的学习,而不是把其中的单词拿出来学,那没有什么营养,为了应付短期考试有一点点提分的作用,没有什么真实的价值。


3、十岁的孩子,已经学了两年,有一定的基础,如何快速提升?

程校长:你看是要提升哪个方面?你要是想提升“说”的能力,那么你就最好是对着电影,选那种比较好的电影,把电影给表演出来,你能够把电影表演出来,自然你的听说就提升了。

你要是想提高书面阅读,那么你可以把视频里面的剧本把它打印出来,你听得懂,说得出,不一定会认识,那么你在能听懂会说的情况下,把那些电影、纪录片的剧本、解说词打印出来,结合你已经会口头表达,快速地进入到书面语言阶段。

要是书面语言已经比较好,你是要提高思维,那其实已经不是训练英语,是训练思维,要按照训练思维的方式来训练。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把语言和思维混在一起。

语言只是个工具,语言的价值是不高的,因为任何一门语言,对于母语的人而言,只要生活在这个环境之中,就是最底层叫化子,只要不是有严重智力障碍的人,都会说这门语言,英国的叫花子、流浪汉都会说英语。

你要是仅仅会英语,而不懂得文化或者英语世界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能学到人家的高级东西,只是会语言,没多大价值。这个世界上会某种语言的人太多太多了。

(二)中文学习问题

1、《黄帝内经》,第一章读了50遍,还背不下来,是继续读,还是读下一章?


程校长:我不知道你读《黄帝内经》的目的是什么?要是增强古中医的语感或者文言文的语感,可暂时停下不读,停一段时间,回过头来再读。

因为你长期重复在一个内容上,孩子很容易产生枯燥、厌烦情绪,最终变成一种被动学习。大家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学习心态,变成一种被动学习心态,这样就完蛋了。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主动性,可以说TA的心都死掉了。

人心最宝贵的是他的主动性。

我们在家教学的家长,可以说你们的主动性都是人群中少有的。我们这个社会上绝大部分人其实是被动性的,没有主动性的,不会主动去做什么事情,都是等被动安排,然后再去做,没有人指挥,他是不动的。这已经很严重了。


那么我们现在既然是要搞自助教育,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要把孩子的主动性给扼杀掉了,一定是孩子自己愿意的。

所以他读这个《黄帝内经》,他读了50遍,但他愿不愿意继续读,他要是觉得,我就是要挑战我自己,一定要背会为止,是他自己的选择,可以继续读,一直到会背为止。假如他已经很厌烦了,是被动的,OK,别再强迫他,让他继续读下一章,甚至读下一章都是被动的,不是自己愿意的,都是在你的威胁恐吓下他才背的。

我建议你下一章也别读了,放下这个内容,去搞别的。

秦老师:关于这个读50遍还背不下来,我想补充一点点,我觉得他的学习方法不对劲。学习不管语文数学任何东西,他都不能一下子地学下去。

要有个间隔记忆法,虽然它是50遍。同样学习50遍,把这50遍分成三、五到六个小段,过一段时间读一下,过一段时间读一下。

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个孩子还是强化记忆,因为我们一般学任何知识,在一个小时,它就会遗忘百分之六七十,如果我们在一个小时之内,给他复习一遍,那么这一遍,就相当于别的连着读到5遍到10遍,所以他连着读50遍不如把它分开。

今天一次读三遍,早晨读一遍,中午读一遍,晚上读一遍,或者是第二天再重复的读,那么这种学习效果要好得多。那么刚才主持人讲的学习任何东西,不要连着读50遍。把50遍分成十部分或者十几个部分,一天重复三五次,过一段时间再重复,那么循环记忆法是最好的记忆方法。

我对50遍没背下来一章的问题,我回答是这样的,我从记忆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程校长:秦老师是从记忆法的角度,关于记忆法,大家可以在网上去搜索,记忆方法的东西很多,分散法、集中法……等等,我们新教育最强调的心法,对学生的尊重。

大家强调学生要用心,所以我们前面讲的,要是学生是被动的被控制的,他被迫在这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来应付你,所以这种你用什么方法都没用,心法是第一位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否则的话,我告诉你,你要是光讲技术,不讲心法,就不是新教育。

新教育就在于走心,走向他的内心认同,他要静下来,他的心要沉静专注在这个事情上,他要跟他学的内容在一起,他不能满脑子在想别的,他的嘴巴在这里念来念去混日子,这种心神分家,你用什么方法都没用。

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状态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内容。不要看到孩子在念内容,你就觉得孩子在学习,一定要关注孩子的状态。到我们行知来观摩学习的,或者试教的老师,就觉得搞了那么多年的在家教育,自己办学,一直在做这个新教育,一直不懂。

原来到行知来观摩学习,看到行知的老师是这样搞新教育的,真的是强调学生的状态。学生没有状态,宁可不学。


2、11岁的孩子没有阅读习惯和兴趣,如何激发他的兴趣?

秦老师:11岁的孩子没有阅读习惯和兴趣。这是家长引导的问题。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奇心,引导到位的话,阅读习惯进去,那么激发他的孩子兴趣,我们用电影课和故事激发孩子,因为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还有都喜欢看电影。

那么我们让孩子看完一个故事,他感兴趣的故事以后和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个故事,讲完的过程当中,我们让孩子复述,或者是给孩子提问题,或者是我们上完电影课的时候,也就用我们新教育的电影课上完了,问他的问题,或者让他把这个电影故事叙述下来,那么叙述的过程就是培养他的讲的过程。

他有讲不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让他再回到电影当中也好,或者是故事书里头也好,再让他去看去讲,慢慢他把故事看懂了,会讲了以后,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起来了,这是第一个方面。

还有就是说,我们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的时候,孩子喜欢听故事,讲开头以后,后来不跟他讲了,家长说我有事,或者是干别的事情。但前提是这个孩子会认识字。如果孩子不认字的时候,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他自己好奇心起来了,就会自己从书里找答案。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好时间是三岁到四岁之间。

为什么说培养孩子阅读时间最好是三岁到四岁之间呢?

因为孩子那个时候有一个生理特征,就是你给他看一个东西,看一遍他不过瘾,他非要重复的看两三遍到十几遍,20遍,直到他背会。


那我们家长一定要把这个敏感期抓住,尤其是早教的孩子,讲一个故事给他讲会了以后,让孩子跟你讲。他不会讲的时候你再给他讲,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故事非常有吸引力,你在这个引导过程当中,他对自己有亲近感,慢慢地引导他喜欢文字,喜欢阅读,那么大的孩子就按照我前面那种方法,从故事里面吸引他,但是不能强迫。

一定讲他特别喜欢听的故事和电影去引导他。我从这个学习方面的角度讲的,我讲的不足,下面我们程校长来补充一下。

程校长:我归纳一下,这个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一个是以输出促输入。因为我们人都喜欢输出的,孩子都愿意讲话给别人听,比如讲故事给别人听,没有孩子讨厌讲的,你看孩子叽叽歪歪的,哪个孩子愿意做一个寂寞的人呢,做一个呆头呆脑的,或者是被人忽视的人呢,那么特别是要求有几个伙伴在一起。

所以这里说得最重要的,我觉得就是我前面说的,让孩子一定要有伙伴。有伙伴就好教得多,没有伙伴很难教。我可以说,要是没有伙伴,你想让我自己教我的孩子,我觉得我没法教,我宁愿赔钱为我的孩子找伙伴,没有伙伴没法教的。


那么有了伙伴,大家轮流讲故事,这样一定是不甘落后,他很愿意讲出来,为了讲故事,他不得不读故事,只有读了故事,他才有故事可以讲。

这样不就自然而然地促进了他的阅读吗?以输出促输入,因为人都喜欢输出,不输入就没有输出的。他为了能够输出,他就不得不去输入,这样他自动学会读书,是一个又轻松快乐又主动的学习方式。

第二,就是断绝别的吸引他的东西。因为人通常是不会让自己无聊的,总会让自己的注意力关注在某个方面。所以大家在家里也好,在学堂也好,不要搞得花花绿绿,丰富多彩。特别是那种不喜欢读书的孩子,你把他放到某个房间,没有别的事干,选两本书放在那个房间,像山长给小明慧做闭关一样。

最好是孩子能够读得懂的书,不要选择太高深的书。刚才有个人提问,就是让孩子进行有意义的输入,或者叫可理解性输入,他能够理解的书,他能够读得懂的书,他一定会去看的。

让他百无聊赖,他没有手机,没有游戏,没有电脑,没有其他有趣的东西,睡觉也睡够了,他不读书干嘛呀?所以把相对有趣的书,自然科学的,像《法布尔昆虫记》呀,各种各样的,讲历史的,讲地理的,讲各个国家民族风情的,这些反映真实世界的一些好书。

不要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里面的玄幻,夸张,不切实际,断点思维,既学不到知识,又训练不了思维。自然科学书至少可以学到知识。因为知识本身就是中学的那个数理化呀,什么地理啊,历史啊那都是知识,都是反映这个世界真相的。所以孩子读这些书,本身就是在学体制内的课程,就是将来对考试有帮助的。

可以让孩子读这些好书,没有别的可干。我觉得,这两个方式,其实都很容易操作。做到了,孩子阅读就会有明显的进步。从细节上讲,大家注意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说你读书带着几个问题呀,要写个读后感啊,每次读书就变成了严重的负担。他就不读了,要让他的读书有快乐的体验,不要给予高评价,不要给予太多的奖励或惩罚。

要对孩子读书的过程和读书的结果,给予低评价,低奖励或惩罚,给他在读的过程中本身得到了愉快的体验。因为我们人生在世最大的动力就是快乐。他从读书中体会到了快乐,阅读是最能够给他带来快乐的,就会持续地读书。


3、十岁的孩子如何学语文?

其实我刚才上面回答这个问题,阅读什么的,十岁的孩子学语文其实主要做阅读。因为还没到写作的阶段,普通口语应该也问题不大的,那么应该以书面语言为主,然后在书面输入的基础上,增加输出的这个思维和提高严谨性的要求。

10岁以上的孩子阅读得有这种较高要求,不要再像原来一样,仅仅是读教材内的很弱智的那种小短文,要读整本书。 

(三)运动方面的问题

四岁半的孩子做什么垫上运动比较合适?

这个新教育分享了好多,把视频发上去就行了,这个有很多示范。我待会把行知明珠三班,他们做运动的和在家线上学习也有很多的运动,包括倒立,爬行,跳绳,跑步,任何年龄都可以的,一些资料发到群里,大家可以参考。

(四)心理行为方面的八个问题

要不这样吧,我们今天就到这里,已经快两小时了。估计好多问题会重复出现或者是相似的,那下次我们就初步定在下周三吧,我们再来交流。

欢迎我们群里的家长,你们有好的做法,有好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就是抱着一个好心,相互分享,我们回避一些坑,不要重复再掉到坑里,有捷径,有高速路,咱们都共同地走上这个快车道,这样我们家长也好,我们的孩子也好,我们相信将来都会不一样。

周三晚上刚好是个空档,所以放在今天晚上,是因为在新教育圈没有什么影响比较大的安排。昨天我提醒大家,大家才开始建立组长,成立小群,才开始动起来。后面我希望在这个基础上,大家继续竞选,选出整个大群的核心团队,选出大群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

大群其实也需要很多人管理的。大家知道,在几十人以上小群,管理负担都很重的,每个层面都需要很多人做事,希望有时间有精力的更多同伴来做事。

小组群需要人做事,大群也需要人管理。各小组把收集的问题和建议,包括有好的内容分享,都可以发给秦老师。秦老师主要负责我们这个群,我跟秦老师商量,以后争取每次让大家能够交流,不是行知的老师,不是我跟秦老师来唱独角戏,这样才能够集思广益,才能够做得好。

所以请大家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的发心都是一样的。

我们今天第一次交流就到这里,我们下周再见。

 

  推荐阅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