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生的礼物--构建孩子内在安全感(下篇)

 

   本文是颜德艳老师在今日新教育深圳读书会QQ群的线上分享,颜德艳老师从事一线教育很多年,对心理学、中医都有很深的研究,具有国际NLP执行师、心理咨询师证、教师证、执业医师证、药师证等资格证书。因文章比较长,分上下两篇。


   安全感是人们在情感上对他人和世界充分信任的感觉,不害怕、也不觉得别人会抛弃自己。

1

1

1

  最基础的安全感:来源于生命的初期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婴儿在出生 的头两个月处于“正常自闭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外界反应很少,基本上只有吃和睡。这个时候婴儿的感觉里,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就像还在子宫里一样,不存在外在的母亲。母亲的积极关注和陪伴,维持了婴儿的这种全能自恋,即“世界与我一体,呼奶唤抱,无所不能”。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充分的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

  

   如果婴儿在生命之初对获得母亲及时回应感到绝望,婴儿会累积巨大的恐惧和愤怒。他未来的人生容易走向两个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老好人,重度宅男宅女;另一种是无法忍受欲求暂时得不到满足,经常歇斯底里,没有界限地索取。


   对于每个个体生命来说,亲情的安全感是他探索外部世界基础的需要。只有得到足够的爱,孩子便能把注意力放在真实的自我成长和关系建立上。


   一个和父母没有良好关系的孩子,又会因为在最早期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上的失败以及心理上安全感的缺失,将会影响到成人后与周边环境以及各种人际关系,也很难有真正的社会归属和角色定位;或者无论别人外在的评价如何,很难有足够的成就感和快乐感!所以,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很多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事业有成、有房有车,内心却充满了空虚和不知名的渴望。


1

2

1

安全感的载体:重要他人

   生活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个人永远在我们背后爱着我们;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心灵没有归属,或者转身后没有什么期待。心理学上将人际距离分成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等。其中亲密距离就是一臂以内即0.5米的距离。亲密空间里的人就是“重要他人”。重要他人一个标志是他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仿佛转身即可期待的人,就是我们的重要他人。我们和重要他人之间有一条无形的连接,我们不仅会在第一时间闪回到那个或那些人,而且,他们本身就是“我”的组成部分,我们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感受模式中都带着他们的影子。


   为什么重要他人那么重要?那是因为“任何其他人,都只能影响我们的情绪——那些可以被时间冲淡和冲掉的情绪,而无法影响我们的情感和人格。而重要他人可以扰动我们的人格……与重要他人发生断裂,整个宇宙都开始变得悲伤,这就是抑郁。任何根深蒂固的问题,都是因为缺失重要他人,或重要他人给你的反馈不对。任何人格上的改变,都需要重新找到并确立一个重要他人,让他给你正确反馈。


   重要他人的数量不会太多,也就2-15个。为什么这么少?因为它是耗费资源的,每个重要他人都会耗费我们的资源。资源有限,重要他人的数量也就是有限的。


1

3

1

基础安全感的根据地:依恋关系

  

1

 “安全型”依恋

   如果当婴儿需要照顾时,父母总是在婴儿身边并且有回应,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逐渐发展出“安全型”依恋。


   这种婴儿在之后会比较爱笑、容易和他人交往。他们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妈妈。当妈妈离去会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妈妈回来,会立即寻求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安全型”依恋会觉得“我很好,我值得被爱,我是有价值的,亲密他人是可靠的,世界是安全的,生命是美好的。我要探索,我要发展。”


   英国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做了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他找了2只代理母猴,第一只代理母猴是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第二只代理母猴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也安装能喂奶的乳房,且也能提供热量。第一只代理母猴除了多了“接触安慰”的能力之外,其他完全一样。结果,幼猴为了吃奶才迫不得已离开木制母猴,吃完后便迅速返回到木制母猴这里,特别是幼猴害怕时,都回到绒布包裹的代理母猴那里寻找安全感。可见“接触安慰”如此重要。

2

“焦虑-矛盾型”依恋


   如果大人对孩子的照顾时有时无,行为无法预测,婴儿就会开始用各种行为试图找回自己的父母。由于不确定照料者什么时候会回应,婴儿会表现出紧张和过分依赖,逐渐发展出“焦虑-矛盾型”依恋。


   此类儿童在陪伴自己的妈妈暂时离开后会强烈 反抗。当妈妈回来,会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他们会出现不配得感,“只有当我表现好的时候,才是值得被爱的。我不知道应该从别人那里预期什么,我要非常努力才能得到我想要的。我要随时随地的做好准备面对不确定。生活是没有控制感的。”

 

3

“回避型”依恋


   如果当婴儿需要的时候,父母总是不出现、态度冷漠。婴儿就会感到他人是无法信赖的,从而对他人充满怀疑,逐渐发展出“回避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母亲暂时离开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后他们也不予理会,表现出忽视及躲避。他们会认为“我不够好,我只能靠我自己,世界是很寂寞的,别人总让我失望。”

这三种依恋类型形成后,孩子在之后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对新环境的反应上都会体现出差异。


   当孩子面对新环境时,“安全型”儿童会向父母寻求支持,但很快就会安静下来,勇于探索新环境。“焦虑-矛盾型”儿童则会不敢面对,转而对父母大哭大闹。“回避型”儿童即便是在害怕的情况下,也会和父母保持距离,不向父母寻求帮助和安慰。


1

4

1

人际安全感的基础:家庭亲密度

  我们所处家庭的亲密度,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关注、认同、包容、反馈,又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安全感。


  被关注。

  婴儿初次爬着探索世界时,就是要脱离对母亲带来的触觉舒适的依赖,代之以视觉依赖。在非我世界进行探索时,最大的恐慌莫过于看不到母亲。由于认知系统发展不完善,这时婴儿认为客体是可变的,看不见就是没有,所以母亲不在视线范围内,就会发生分离性焦虑。所以,他需要母亲用视线关注自己,以获得安全感。

 

   被需要。

   能在精神上带上母亲的儿童,即使母亲不在眼前他也会觉得自己是完整和安全的,也会解释为目前是需要自己的。这种被需要,让他的精神完成了整合。如果这个时候母亲表达出不需要他,他就会感觉自己是不被自己需要的,无价值感会持续一生。所有后续的失败中都会闪回到这个阶段,并造成抑郁。另一方面,如果母亲不喜欢孩子到处跑,总是焦虑,孩子就会认为,在肥沃世界里,我是无能的,必须由在场的母亲保护,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冒险行为。


   被认同。

   婴儿与母亲完成分裂与统一后,他在新的非我世界遇到第一个“人”,就是父亲。和父亲的连接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连接,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说明他可以去爱和恨另外一个“人”了。人类世界中最能给人价值感和能力感的东西,就是被自己在乎的人认同,而最在乎的人类就是父亲。如果父亲缺失或冷漠,那么他就会一生都在寻求一个父亲,并企图得到他的认同,以获得自我价值感。缺乏父亲的认同,会追求“赞美”这种东西,并化身名、利、权、急功近利,追求不到痛苦,追求到了更加空虚,因为内在的缺损一直都在。如果父亲是有威胁性的,无论是物理攻击还是精神攻击,他就会缩回来,恐惧会泛化并持续一生。如果一切发展顺利,到了青春期,他要开始认同自己“成年人”的身份了。斯普兰格将青春期称为人的第二次诞生,这次诞生经历的是人格的最终完善,但成长的剧痛让他们无法协调,所以从疾风怒涛到相对平稳往往要经历数年的时间。期间,儿童还要完成一个仪式,他要和家中的强势权威发生分裂,举行叛乱,象征性杀死或者打败权威,才能脱胎成人,成为真正的成人。但他们对父亲(偶尔)是母亲的尊敬和爱又不允许他们这么做,所以内心极其矛盾。

     因此,青春期孩子情绪起伏很大,并易采取极端立场。完成打败父亲的仪式,得到父亲的认同,他自己就成了权威,会产生对社会规则的尊重,并获得精神上的自我认同感。如果这个仪式完不成,人没有完成自己作为成年人尊严的认同,就会变得唯唯诺诺,或处处挑战规则,充满破坏欲望,一生都在重复那个被权威打败的模式。又或者,他们要等到父亲垂垂老也,躺在病床上需要他们照顾的时候,才能够二度发育,成为精神上的成年人。


   被接受、被包容。

  和母亲的关系,就是被接受、被包容的感觉,也就是被包住的感觉,前胸后背同时有温柔的触觉感知。没有在母亲(或者其他重要他人)怀里亲昵地撒过娇的童年是残缺的,悲伤没有得到足够的抚摸,安全感成了不可能。包容是精神上的拥抱。包容是包容一个人的存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我们犯了错,母亲会护着,我们就知道自己是被包容的。前胸可以自己打理,背部只能交给别人去照管,所以安全感就集中投射在我们的背部。背后的拥抱,比起正面的拥抱来说,更加疗愈。从背后被人抱住的感觉是迷人的,这是对最初安全情景的模拟,也是表达爱和给予的渴望。


   有反馈。

   我们这一生中叫得最多的两个称呼,就是爸爸妈妈,这两个称呼承载了我们所有的安全感。如果父母的反馈是积极的,也就是每一声呼唤都有一个回应,我们就知道,这个世界是温暖的,我们是存在的,被人接受的,有价值的。如果没有反馈,也就是呼唤父母得不到回应,父母总是爱理不理,忽视呼唤,我们就知道自己是不被接受的,存在感得不到认同。武志红说过,善的对立面不是恶,而是冷漠,恶只是冷漠的衍生物。攻击性不是天生的,是从缺乏回应的绝境中生出的。很多人回忆童年时,说到自己的心曾死去,死去的原因是遇到百分之百的拒绝,无论怎样呼唤父母,都没有回应。


1

5

1

安全感与时代

 

  从另一个角度讲,安全感不是一个心理问题,也不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一个时代问题。社会作用于父母和家庭,父母和家庭又造就了这一代的心理状态。这一代人的精神成长阶段,正好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爆棚期,人们忙于物质方面的收获而忽略家庭情感的培养。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投射到家庭中,就产生了三个共同的问题。


  第一个,母亲成为情感勒索者和意图吞没子代的人,普遍习惯于拒绝、否认、打压、剥夺子代的基础安全感。情感勒索是利用人的责任心、愧疚感和对分离的恐惧心进行强有力的操纵;强制性地独占另一个人的关怀、付出等情感、时间、精力等资源。通常会变得可怜和无助,把对方压倒在道德低处,以受害者的角色作为敲诈的筹码。主要是母亲少时的情感得不到满足,心理发育就固着在那个阶段,成年后就从受害者变成施害者。她内心极度渴望爱,得到多少都不够,但自己无法付出情感。这就造成了畸形的一幕,不断地索要抚慰,又拒绝抚慰,渴望爱,又对示爱者进行无情地打击,施加痛苦,将自己的躁动投射给对方。勒索者一般都依赖被勒索者对自己的依赖,有意无意地使对方出现精神上的缺陷和无能。被勒索者会排斥反抗深爱的母亲,他们一边谴责自己的反抗欲,认为自己是可耻的,一方面无法遏制与母亲分裂、与他人建立连接的渴望。但另一方面,由于母亲长期的情感垄断,他们又没有能力和他人建立连接,面对自己的情感无能茫然不知所措,或在意识层面否认自己的真实需要。


   第二个,父亲缺席。他们忙着赚钱,无力培养孩子的情感,导致孩子普遍人际安全感较差。在原始社会,父亲会带着孩子出门打猎;农耕社会,父亲会带着孩子下地锄田;手艺人则手把手教授孩子。孩子和父亲的连接就在这些环节中建立了。但在工业社会,父亲只需要赚钱养家,所以精神上成了影子式的存在。处理好与父亲的关系,才能够确认自己的性别,才能完成性别角色的认同和社会化。父亲缺席,性别认同障碍的倾向就会很普遍。


  第三个,也是最严重的,父亲母亲成为竞争者,就会成为痛苦的代名词。由于情感断裂,父与子的关系是黑暗的,父亲的焦虑也会投射给孩子,他们变成了竞争者(争夺妻子/母亲的关注)。在与父亲的竞争中,儿子一直都有一种阉割焦虑,他需要在青春期象征性地征服父亲,才能够摆脱这种焦虑。父爱缺失以及与父亲的竞争,会让男孩无法长大,无法进入成年领域。父亲对女孩的惩罚会比儿子更加严重。对儿子来说,这是个竞争者,输了顶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但对女儿来说,这是个她必须爱上才能够长大的人。当这个她需要去爱、期望被爱的人伤害了她,背叛了幼小的灵魂,她的灵魂不可能再健全了。从此以后,她遇到的任何男人都会透过恐惧的镜片进行观察,和所有男人的交往都会不断重复这一幕:爱他,被他拒绝,或者自己学会拒绝,在对任何人动情之前,先拒绝自己的真实情感,遏制它的发展,免得遭受到这个自己爱的男人(父亲的化身)的拒绝。


  但是,勒索的母亲、缺席的父亲、竞争的父母并不只是这一代才有的,为什么这代人问题更多?另一个现实是,农村在消失,城市里没有家族和部落的概念。我们父辈的安全感还来自于对家族的归属。亲戚是种很疗愈的东西,走过几段路,跨过几条巷子,来到一扇门前,按下门铃,房门打开,看到一张张熟悉的脸,这里有最亲切的慰问,还有最丰盛的食物,然后是闲聊家常。在城市里,同族、亲戚这些概念则淡了很多。农耕社会基础单元不是家庭,而是村庄。部落里有天然的安全感,城市里不行。在原始部落或者村落里共守着一份安全感,孩子可以随便跑。另一个现实是,从那时起,开始了计划生育。以前孩子多,多多益善,每家十几个孩子,还有一群小伙伴,大家一起玩耍。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就从兄弟姐妹和小伙伴那里得到了。所以,他们并不缺安全感。现在没有那么多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果又是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的,不仅亲子之间的连接普遍淡漠,和人玩耍的机会也更少了。没有四五个兄弟姐妹,没有一群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归属无依就成了一种必然。最后是,现代通讯设备比以前发达多了,使交流变得轻而易举,所以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断裂开来。


   总之,从小婴儿对奶头的依赖,到大一些对保护者母亲的依赖,再到青少年自己的能力及良好的价值伙伴关系,到成年阶段想挣更多的钱、想找一个好伴侣。这些都是依据外界事物建立的安全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安全感不够牢固。


   真正的安全感基础需要从内部建立,那就是自己的信仰。



1

1

1

做有安全感的父母


1

守住自己的中心

  

 守住自己的中心。做有安全感的爸爸妈妈,不是从此不食人间烟火、不再有丝毫的恐惧和担心,而是能够清晰地觉知、观照并接纳生命的起承转合,任世间干扰纷纷、始终能够“守住自己的中心”。

  

   守住自己的中心,只需要一颗安静的心,安静到你随时随地可以听见心跳、呼吸、风吹树叶。这份安静,每个人与生俱来,只是后来渐渐被外在的贪嗔痴所掩盖。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定能生慧。妈妈越安宁安定,孩子越有安全感。


   用心去看,让孩子,这位上天派来“拯救”我们的最好的生命教练带领你的心。很快你会发现:当你愿意放下自己多年来学到的某些自以为是的成人“伎俩”,愿意向你的小婴儿学习,修正自己在成人世界所沾染的某些不良习性……当你愿意这么做,你已经在培养孩子内在最深的安全感。那份安全,来自每个当下被全然地接纳和欣赏,来自对生命的无条件信任与尊重,来自不被判断和怀疑的天人合一,来自身心灵三位一体的陪伴与呼应。


2

呵护 “内在小孩”

   “你走吧,我不要你了!” “再哭,警察来抓你了!”“不听话,你自己留在这里吧!”……父母吓唬孩子的方式各种各样。在路上,把哭闹的孩子丢在后面,佯装离开的父母也很常见。常常,伴随着父母渐去渐远的,是孩子惊恐绝望的哭喊。


   无意中,父母也许把一粒种子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这粒种子就叫——被遗弃感。有心理专家认为,被遗弃感是所有恐惧之母。


  在童年,如果得不到充足的安全感,我们会形成一个恐惧的“内在小孩”。这个恐惧的“内在小孩”一旦形成,轻易不会离开我们。害怕被抛弃、被侵犯、惊恐、敏感……这些都是“内在小孩”的基本特征。通常,这种恐惧被压抑在潜意识里。  


   恐惧的“内在小孩”掌管着我们内在隐秘的情绪开关:一遇到与童年所经历的事情相似的场景,我们就会自动变成那个脆弱的、无力保护自己的6岁小孩,他所有的恐惧都会浮出表面,哪怕现在我们已36、46或是56岁。同样,我们在现在的关系当中,一再重复同样的模式,一再受同样的苦。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时刻保持觉知,当自己处于紧张、脆弱状态时,我们可以拥抱一会儿自己的“内在小孩”。想象中,把那个小小的身体抱在怀里,她完全信赖我,紧紧地贴着你,两只小手臂环着你的脖子,小脑袋靠在你肩上。你轻轻地摇着她……你也可以默念一段冥想词,请您闭上眼睛,跟我一起默念这段冥想词:

此时此刻,我完全热爱我自己

满怀着爱拥抱我内心的小孩
我愿意超越我自己

我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我是自由的
现在,我已经长大

我会精心照料我内心的小孩

现在,我已经超越过去的局限和恐惧

我平和地对待自己和生活
我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我热爱赞美自己

我创造自己的未来

慢慢地,你的“内在父母”会越来越充满爱和力量。


3

学会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就是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自己的思想、感情、行为等方式。每一个生命有一种生命点,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都有一个位置,就是要寻找自己生命的支点与位置。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而信心和自尊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


   只有自我认同度高、价值感足的人,才能认同和接纳对方的价值,确信:“你好,我也好;你重要,我也重要”。也才能最终修炼出表里一致的沟通模式。


  真喜欢=自我认同=高自尊

  如果父母不是真的喜欢自己,孩子就会慢慢也不喜欢自己,继而就会出现过于自卑或过于自负,在自卑和自负这两个外在表现下,就是我们所说的低自尊。低自尊的内心深处,常常充满对自我的排斥、贬低、不接纳、最终引发与外界互动的困难。低自尊儿童分为消极的低自尊和积极低自尊两类。消极的低自尊儿童,是指在能力上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好事情,不再期待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去获得自信和他人的尊重。通常表现为退缩。积极的低自尊儿童,是指对自己的能力并不怀疑,但对获得他人信任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做也不可能得到成人的赞赏和肯定。通常表现为攻击性。这一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积极地获得更多的能力和知识,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是内心的低自我评价、自我价值感缺乏,仍然导致他们的不自信。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多一份觉察,更好地从自我的行为调整开始帮助孩子。常见的低自尊的父母通常会有这些表现,如,总是指责孩子的错误,孩子一旦出现问题他就会很紧张、很焦虑;或总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什么都要给孩子“最好”,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要求和约束。这样的父母,在孩子面对冲突和挑战时,常常会首先责备自己的孩子,不是给他们支持、帮助和保护。


   3-6岁是自我认同和自信心养成的关键期。一个健康发展的孩子会在父母的养育下,逐渐了解:我能做什么、有哪些是我不能的?我想要做什么?我是否被允许去尝试?我愿不愿意尝试?他们能够逐渐知道自己有所能和有所不能,并且积极向外求助。


   孩子成长到儿童期,会逐渐从注重长辈认同发展到注重同伴认同,到了青春期,异性认同就变成影响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孩子的现实自我(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和理想自我(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都被尊重和接纳、被看见和听见的时候,孩子内心深处与父母的连接也会非常稳固。健康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成为互相的力量支持来源,共建有自信、高自尊的家庭系统。


   所以,台湾作家林清玄说:“小丑由于认识自我,不畏人笑,故能悲喜自在;成功者由于回归自我,可以不怕受伤,反败为胜;禅师由于反观自我如空明之镜,可以不染烟尘,直观世界。认识、回归、反观自我都是通过自己做主人的方法。”


4

教育孩子,就是父母的自省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你是树根,孩子是花朵。 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家长们常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的“开花”。孩子是你的投射银幕,当你在孩子身上看到了问题,那是你自己问题的外在投射。


   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 家长意味着“头脑”,孩子代表着“心”。当生命的存在看似出现问题时,那是“头脑”出了问题。没有你的角度、判定、认为,你眼中会有有问题的小孩吗?如果你眼中有有问题的小孩,那是谁的问题?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小孩?是你,你创造了一些问题概念,然后你投射在孩子身上。是你眼花,把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看成了一块丑陋的石头。


 你自己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如果你是一个恐惧的家长,你就会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你的恐惧越大,你眼中小孩的问题就越多。恐惧导致掌控。你越恐惧,你越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以让你自己有安全感。当你是一个完全无惧的父母时(意思是自身有足够的安全感),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长。


 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你自己。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圆满你自己。


1

2

1

平衡稳定的家族系统是孩子安全感的摇篮

   家庭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关系空间,也是一个复杂稳定的系统,涉及人生价值的方方面面。许多婚姻问题与亲子关系问题,归结到一点,是家庭系统出现了紊乱,家庭秩序遭到了破坏。 


   儿童青少年身上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皆源于家庭系统成员之间关系的混乱与扭曲。决定家庭成员关系的动力是“爱的牵连”与“爱的流动”。因为爱,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可能对另一些成员的疾苦熟视无睹。譬如,在一个“闹离婚”的家庭中,孩子就会“生病”,以此来阻止家庭的分裂。在一个母亲残疾而生活不便的家庭中,孩子从小就会很“懂事”,并像“小大人”那样照顾自己的母亲和父亲,分担母亲的责任。这就是爱的动力和爱的救助本能。


 在家庭或家族系统中,存在一些爱的动力法则,这些法则对家庭成员的关系有着极为隐秘的影响。了解这些法则,对于了解自己的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冲突是非常必要的。 


 系统平衡法则。 正常的“父、母、孩子”三口之家,父母之间相亲相爱,孩子依恋父母,敬重父母。在父、母、孩子所构成的家庭“三角关系”中,最理想的关系是 “等边三角形”关系。受系统平衡动力的影响,“一条边” 的关系出问题,势必引起另外“两个边”的关系调整,而调整的结果往往是“两负一正”的关系,而不会是“两正一负”的关系。譬如,妻子与丈夫闹翻了脸,儿子也会与父亲翻脸,这样才能维持母子之间好的关系。


 系统隔离法则。 在一个家庭中, 父母处在权利的较高位置,并承担更多的责任。父母却没有权利将自己的情感困惑、个人隐私与痛苦展现在孩子面前并要求孩子承担责任,同样的,孩子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解决父母的问题。遗憾的是,许多父母都不自觉地违背了这一法则,他们在面临自己的婚姻矛盾或配偶一方的婚外不忠时,不是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哭哭啼啼,就是让孩子为自己评理、决定“是否离婚”等等。这些做法将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系统优先法则。在一个家族系统中,后出现的家庭系统优先于先出现的家庭系统。在后出现的家庭系统中,夫妻关系应该优先于亲子关系。只有夫妻形成坚固的亲密共同体,才能给双方的原生家庭提供强有力的、长期稳定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一个男人违背优先法则,将自己的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者把自己的父母看得太重,一旦恋爱结婚组建新的家庭,配偶和孩子都会觉得自己“不重要”,由此产生“局外人”的自我感觉,往往难以溶入他的大家庭。


1

3

1

善待情绪记忆

  记忆的方法有陈述性记忆和情绪性记忆。举例来说,幼小的孩子摔倒了,孩子的陈述性记忆仅仅是摔倒本身。摔倒是一个人从蹒跚学步到慢慢成长的过程中,甚至到成年之后都在所难免的正常事件,假若没有对自己的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和影响,那么无论是记得还是忘记,都不会构成对人生的任何冲击。可是,不同的孩子摔倒之后,却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性记忆。这种记忆,通常来自身边不同类型养育者。以妈妈为例,妈妈的反应不同,孩子留下的情绪性记忆会有怎样的不同?


   第一类妈妈,非常爱孩子,总是担心孩子受到伤害,一看到孩子摔倒,本能的反应是高呼:天呐,我的宝贝,快点让妈妈看看!”如果妈妈是一面镜子,我们从这面镜子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妈妈的紧张、恐惧、担忧。这样的紧张、恐惧、担忧就制造了孩子在摔倒后的情绪性记忆。他会慢慢形成一种自我印象,孩子会认为:“如果我出了一点点差错或状况,那就是一个了不得的天大的事,我的反应只能是紧张和恐惧”。


   第二类妈妈,比较严厉,她很希望孩子能够像她所期望的那样顺利成长,她们通常的反应是:“这么大了,路都走不好。”还有的口头禅是“你都这么大了,你应该……样了”,当不断地这样重复描述,伴随着孩子摔倒这件事情的情绪性记忆将是自卑和羞愧。还会觉得摔倒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代表自己的无能和挫败。并且很担心自己出错,总觉得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好,不如别人。


   第三类妈妈,第一反应是对孩子以外的事物产生相关评价,对于孩子本身的情绪体验却反应冷漠。“你看你,刚给你洗的衣服又弄脏了!”通常的口头禅是“你又搞砸了”,“你又弄错了”。陷于这种情绪性记忆的孩子,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深深的怀疑,孩子的无价值感会慢慢发展为“不配得感”,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外界的关心。


   第四类妈妈发现孩子摔倒后,会首先观察孩子身上有没有大的伤害,同时,会在孩子身边蹲下来,从身体语言上支持宝宝。她不一定马上伸手去抱孩子,可是她会用鼓励和等待的眼神看着孩子“宝宝,妈妈等你”,“宝宝,你能行”。等孩子自己尝试重新站起来后,她可能帮孩子拍拍衣服,如果发现孩子受到惊吓,她会温柔地将他们拥入怀中轻声安抚。被妈妈这样对待的孩子,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学会用平静的方式来看待人生中可能发生的任何不确定事件。并且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事,自己都可以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和陪伴。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幸福,幸福孩子的一生,也不会只经历正向的好事。负性事件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如果父母在负性事件也能正向温暖地回应孩子的话,那么孩子的人生总体品质就会相对更高。如果想让孩子在挫败中学到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能做的不是在他需要帮助、陪伴、支持的时候,把他们扔到一边,逼到死角。而是给他们一个温暖怀抱,用接纳和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有属于自己的反思和总结的空间。


   仔细回想,也许你会发现,我们常常在犯一个有趣而又不可思议的错误——明明是想要孩子更好,却常常会先让他们觉得自己很糟。例如,一位父亲声嘶力竭地呼唤走散的儿子,当十来岁的儿子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找到父亲,满眼泪水正向扑进父亲的怀里时,父亲却突然飞起一脚,狠狠地踢在孩子的膝盖上,孩子差一点就倒下去……找寻孩子时,父亲处在非常焦虑、紧张、担忧、自责的情绪中,就在终于看到孩子的那一刻,所有的情绪瞬间纠结在一起,不知道如何处理,就变成了盛怒。此时的孩子刚经历了恐惧,本来需要足够多的情绪支持,可父母的盛怒却让他们误认为自己永远都没有办法从父母那边得到帮助。他们只记住了父母火山一样爆发的情绪,却看不到情绪背后的关怀,因为他们没有得到那样的情绪性记忆。


1

4

1

一致性沟通和健康的冲突,是成长的助力

  冲突是人生的一部分,虽然它会让许多人感觉不舒服,但“你爱或不爱,它就在那里”。家庭关系的品质,取决于能否健康积极地应对冲突。所以,如何应对就成了人生必修课。



   萨提亚模式强调,我们要成为一致性的人,而这个一致性包括自我、他人和情景三要素。自我指的是我是否接触到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并愿意为自己表达与行动。他人指的是我是否关心与接纳对方的感受与需求,并愿意积极倾听。情景指的是我是否注意到双方所处的环境与客观条件,并愿意以对等协商的态度处理彼此所面临的问题。只有当我们的沟通模式能同时兼顾三者时,这样才是一致性的。这个理论运用到孩子的成长中也是一样的,首先让孩子看到自己,了解自己,尊重自己,发展自己,同时也要教导他看到他人,并能兼顾情境。

   

萨提亚提出了5种沟通姿态:


1

讨好型(只关注到情境他人)

  我们来看看讨好型的姿态:单腿下跪,手伸出。


   习惯用讨好姿态的人在意他人和事情,却没有考虑自己。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比如“妈妈不知道这双鞋你不喜欢,你想要什么样的?我明天就带你去买”。“怎么,我给你买的这本书不喜欢?妈妈太没用了,明天我再去重买。


   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孩子在这种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


2

指责型(只关注到情境、自己)

   姿态:一手掐腰,一手指着他人。

   分析:习惯用指责姿态的人能把情绪释放出来,有很清晰的标准,在意自己和情境,却没照顾到他人。

   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批判、指责和埋怨,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

这种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相互指责”的状态,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或逆来顺受,或一味逆反、攻击性强,对子女人格的成长不利。

  假如你发现自己指责型的沟通方式用得较多,那么你需要做的是提升同理心,尊重他人,学会没有攻击性的表达。


3

超理智型(只关注到情境)

   姿态:抬手向上看。

   分析:超理智姿态的人善于解决问题,有条理,但往往只关注情境,没关注自己和他人。

超理智型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论代价,一定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这类人表面上很优越,举动合理化。而实际上,他们内心很敏感,有一种空虚和疏离感。

  比如“妈妈,我要买球鞋。”“为什么要买?”“原来那双坏了。”“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好了,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要知道爱惜物品。”

   这是一种严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沟通,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


4

打岔型

  姿态:低头晃着走或抬头盯着东西看。

  分析:打岔姿态可以避免冲突,幽默有创新力,思维发散,但没有考虑到自己、他人和情境。

  打岔型的人则永远抓不住重点,习惯于插嘴和干扰,不直接回答问题或根本文不对题。他们内心焦虑、哀伤,精神状态混乱,没有归属感,不被人关照,还常被人误解。

孩子说:“妈妈,今天比赛跑步,我得了第一名,真开心!”妈妈说:“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虽然有问有答,但各说各的,没有互动。

  打岔型人最大的特点是,听到别人的一句话,立即进入自己的个人世界,看是在处理别人的事,实际上是在处理自己纷乱的情绪。

以上四种典型的“不一致”沟通的问题在于我们都在掩饰、压抑或扭曲自己的情感,不愿袒露自己的感受,而是用自以为高明的办法去掩饰它。例如,当一个做了一件让你愤怒的事,你无法直接说“你这种做法让我感到愤怒”,却要转成一个指责者说:“你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


5

一致型沟通(关注到自己、他人、情境)

   这种模式建立在高自我价值的基础之上,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谐互动。


   这种模式的人言语表现出一种内在的觉察,表情流露和言语一致,内心和谐平衡,自我价值感比较高。


   比如:刚刚考完的孩子一脸不开心的样子,妈妈这时对他说:“我看到你一脸的不开心,我担心你,我知道你平时学习很努力,希望可以取得好成绩,我们都希望付出努力可以换来收获,你和妈妈分享一下你的心情,我们可以一起分析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在一致性沟通的状态下,我们尊重自己、他人与情境,容易培养出自我觉察、负责任的、开放的、关怀自己与他人的;有生命力的、自信的、接纳的、有爱心的、平衡的、高自尊、有价值的孩子。


    一致性的沟通意味着承认自己所有的情感,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顾及他人的感受,且考虑到情境。在表里一致的行为和关系中,我们可以不带任何评判地接纳并拥有自己的感受,并且以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来处理它们。我们该如何才能做到一致性沟通呢?

 

(1)让自己处于爱和接纳的状态。在这里可以做个小练习,闭上眼睛,想象对面的人是你很重要的人,你爱他,你接纳他。你可以感受到对方的爱和接纳吗?


(2)处理自己的情绪。一致性沟通的时候先把自己的情绪放下,不要带着情绪沟通。


(3)讲话尽量不指责。你可以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你不批评对方;不讨好,你可以表达你的关怀,但不需要压抑自己去关怀对方;不超理智,带着感情、感受去和对方沟通,而不是一味的讲道理;不打岔,不害怕,勇敢的表达你自己。


 (4)尽可能的关注到三个方面: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情境。


 (5)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能力有限。真正的人是有限的,接纳自己的有限,当你说不的时候不内疚,接纳他人的有限;


(6)学习冰山,尝试通过看一个人外在的言行看到他内在的想法、感受、期待和渴望。也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和期待,活出这份渴望。有些时候,我们的所言所行,跟我们的渴望背道而驰。明明渴望温暖、亲密,却用指责、索求把别人吓跑。


(7)让别人认识真正的我、真实的我,而不是说服别人按照我的意愿去做事情。当你们在一致性沟通的时候,你们是在真实的生命层面相遇,你可以真实的表达你自己,对方接不接受是对方的事情,不要以为你表达了对方就会满足你的需要。当你一致性沟通时,不会引发对方的防卫性系统,这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沟通模式。


1

5

1

高情商的父母才有高情商的孩子

   情商对于我们来说,似乎不陌生,但又比较神秘。情商是人在情绪、情感、意志、受挫力等方面的综合品质,情商高的父母通常会更有耐心、会懂得陪伴鼓励、懂得信任孩子。


今天重点给大家分享情绪胜任力最重要的部分-共情,也就是同理心,类似于换位思考。同理心指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一个好的同理心回应,第一步是联结,让我们自己和对方的情感真实地联结在一起。只要我们是发自内心的,不对孩子的情绪反应做出事先的评判,我们就容易听到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


   第二步是准确地读出对方的情绪。很多时候,当你不知道怎样表达时,你可以如实地重复对方说的话、做的动作。这些重复,只要是专注和真诚的,对方就能接受到你与他是同频的。我们不仅要读出对方表面的情绪,还能够读出对方内在更深刻的情绪和需要。如孩子攀岩出现胆怯。如果深入读出孩子的情绪,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胆怯背后有多重需要,比如他需要确认安全与否,需要具体的方法和温暖的鼓励。同时,他也需要在自己没有做到的时候,仍然能够被接纳和抱持。还害怕被别人嘲笑、害怕自己不如别人等复杂情绪。


  第三步是读懂情绪后,允许这样的情绪存在。


   第四个步骤是我跟你之间有了联结,能够读出你深层的情绪和需要,允许你在情绪里待一会。同时,我会静静地陪伴在你身边。


  第五个步骤:给予支持。给予果断、恰当和具体的指导。


1

6

1

心理弹性帮助应对危机

   心理弹性又叫复原力,也叫抗逆力。

   比如,同样经历了大地震,大部分人可以逐渐自我恢复,找到面对未来生活的力量。也有一部分人会在这个打击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慢慢恢复,甚至需要专业的治疗获得持久的支持。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处境下,个体对外界压力的反应会有所不同,相当一部分原因取决于我们所谈到的心理弹性的大小。


   华为老总任正非,这位75岁的中国老人,绝对是具有超强“复原力”的代表。他从41岁人生第一次创业,到带领华为备胎崛起,多次成功地从危机中走出来,成为成功的幸存者。


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给自己的心理弹性打分。


  第一方面,看看自己有效处理紧张和压力、适应日常挑战的能力是怎样的。

  第二方面,评估一下自己从失望或者创伤当中复原,发展出比较明确、切合实际的目标,并且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怎样的。

   第三方面,估一下自己跟别人和谐相处、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通常,如果爸爸妈妈在这三个方面的自我评估都能够达到8分以上,那孩子往往也能够获得较好的心理弹性提升的支持。相反,如果我们给自己的评估在6分以下甚至低于5分,那么我们首先要从自己心理弹性的调整开始入手。


    这三种能力来自外在的保护因子和内在的保护因子。对心理弹性的提升有帮助的外在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同伴等方面。这些因素,也与归属感的建立息息相关;还有就是能否有积极的信任和期望,让孩子了解到他是被认可、信任的。最后,就是孩子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团体当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并做出贡献,从而感觉到自己的价值,那么对孩子心理弹性的养成也有极大的帮助。总而言之,外在的保护因子就是能够给予孩子积极的支持和滋养。


   对心理弹性养成至关重要的内在保护因子有哪 些?首先,可以评估一下孩子的社会胜任力,比如是否可以跟别人交流合作,是否可以很好地理解他人,是否有同理心,并且能够解决问题。其次,评估孩子自尊和自主的状况,也就是我们讲到的自我认同、效能感和自信心的养成。再次,评估孩子是否有目标感和意义感,是否相信自己跟别人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自己独特价值。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帮助孩子在这几个方面更好地提升。


   今天跟大家理清了安全感的脉络。总之,安全感是一种信念,它的主要表现是相信,即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无论你的遭遇或处境是好是坏,只要你信任这个世界,你便有了安全感,反之则无。最后给大家的提醒是,我们需要拥有安全感,却不能一直呆在安全区。大家都熟知“水煮青蛙”的故事,这个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有尽可能让自己停在舒适区的本能。一个人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会使其失去对周边环境的戒备,从而招来灾难。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舒适区、重新认识舒适区,并实现自我突破。这也是帮助孩子收获最好自己的不二法门。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