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生的礼物--构建孩子内在安全感(上篇)

 

   本文是颜德艳老师在今日新教育深圳读书会QQ群的线上分享,颜德艳老师从事一线教育很多年,对心理学、中医都有很深的研究,具有国际NLP执行师、心理咨询师证、教师证、执业医师证、药师证等资格证书。因文章比较长,分上下两篇。


   亲爱的家人朋友,大家晚上好!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深圳读书会分享现场!首先要谢谢深圳读书会和家人朋友们给我学习分享的机会!也谢谢主持人!

今晚,我将和大家一起开启一趟特别的心灵养育与成长之旅,探寻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安全感,也将带领大家理清自己和孩子的人生脉络,绘制出贯穿您和孩子一生的内在安全感地图。

今晚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享。




   心理学家认为,安全感是在幼儿期0-7岁的时候建立的,如果在这一时段由于父母的种种原因,安全感没有建立好,不安、恐惧、缺乏对人的信任感有可能伴随一生。


1

1

1

安全感的理论基础



  大家先看看这幅图,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第一层次是生理需要,是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实际上,我们身体需要不需要太多,少则得,多则惑,一切都可以大道至简;第二层安全需要,是指希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第三层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第四层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尊重需要最首要是尊重自己,只有先尊重了自我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最高层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指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山长在幸福课中曾讲过,自我实现需求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黑洞,因为人只要向外求,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无穷尽的。


   马斯洛认为只有较低层次需要得到基本的部分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马斯洛还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


   那究竟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也是一种状态和感受,它的核心是心安,它不仅反映孩子内心,也显现孩子同父母亲或更多家人之间的关系上。


1

2

1

安全感的分类

    安全感分为生理安全感和心理安全感。生理安全感在前面有讲过,在这重点说说心理安全感。心理安全感主要分成环境安全感、规则安全感、能力安全感、无为安全感以及社会安全感等五类。



(1)环境安全感。

   这里的环境包括生长环境、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等等。中国人安全感相关度最高的其实是生长环境,也就是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拥有温馨和谐的生长环境,无疑是助力形成安全感。安全感和环境又是相辅相成的。一些有安全感的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都是泰然处之。而一些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就开始有不安全感。陌生的环境让他们感觉自己无法掌控,没有确定感。环境里有很多和旧有的思想冲突的东西,让他们感觉到危险。一旦感觉危险,就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也就是痛苦的感觉。


(2)规则安全感。

    规则的本质是稳定,稳定的背后是安全,安全的背后就是自由。没有规则,就没有安全感。曾经有人做过一个纸墙的测试:一个房间里,几面墙都是纸糊的,当孩子在房间玩耍时,发现那些墙一推就倒,孩子们立刻对这个房间失去了安全感。这就如同父母给孩子的规则不够稳固一样。当孩子遇到规则,他可能会反抗父母,去推那堵墙,如果那堵墙是坚实稳固的,孩子就获得了安全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受到规范和保护的,知道规则是恒定的,不是变幻无常的。如果墙是纸糊的,一推就倒,孩子就不知道边界在哪里,就会惊慌失措。所以规则要坚定而温和地执行,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这面墙就轰然倒地,父母妥协或者大发雷霆,以武力和要挟来逼迫孩子就范,孩子也就失去了安全感。


(3)能力安全感。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底气,从来都是别人拿不走的才能和勇气。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内心,来源于自身的能力,当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你会发现,即使推倒重来,一切从零开始,你也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家长适时放手,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对孩子进行有原则地支持。当孩子具备了 “能力感”和 “价值感”,那么,那份能力安全感就会让他自信自尊地面对一切。


(4)无我安全感。

  《道德经》中讲到,“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天地因为无我无私利益终生,故能长久存在。如果我们也能达到无私的境界,不以自我为中心,放下自我,不患得患失,安全感自然常驻心中。


(5)社会安全感。

   社会安全感是被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塑造出来的,主要包括社会治安秩序与公共安全,它需要政府的重视和干预,也需要整个社会公民文明素养的提升。


1

3

1

不同年龄阶段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我们可以把孩子比喻成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已经具有其本身的生命力以及其生长的所有资源,但是它只有具备生理营养才能生根发芽,具有心理营养才能有更好的长势。如果一个孩子有足够的心理营养去滋养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绽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有力量去追随自己的梦想!


(1)0—3个月

   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营养是:无条件接纳、我是最重要的。

   此阶段的心理营养更多是妈妈给予的。在生养孩子后,妈妈体内就分泌两种物质,一种是荷尔蒙,在奶水中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另一种是本体荌,促使妈妈做出可以满足孩子此时全部需要的行为,充分满足孩子的心理,这种物质三个月后就会消失。

   儿童在这个时期的这两个心理需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终其一生都会寻寻觅觅,他必须要完成这个过程的弥补,其行为可能表现为早恋,持续时间可能需要三个月。孩子早恋时也会分泌苯体荌,会有无条件的接纳和我是最重要的感受。有更多的人会利用良好的婚姻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要:碰见一个爱自己接纳自己宽容自己的人,婚姻除了满足性和生命延续的过程,更多也在寻找自己一直缺失的感觉。


(2)4个月——3岁

   心理营养需求:安全感

   这个安全感最大程度地来源于父母之间的良好关系。
   给孩子安全感最好的方式是夫妻关系良好,当然还有重要他人是稳定可靠的。这个时期的儿童,如果父母整天有冲突,吵架、父母离异、频繁更换抚养人、频繁更换生活地点等,都会对孩子的安全感造成损害,同前面一样,孩子会一生寻寻觅觅,需要弥补这个需求空缺,需要的时间和童年一样,可能是三年。行为表现上比如恋爱中总要向对方求证是否爱我,是否会离开我等等,比如失恋,有的人失恋就会自杀,并不是因为他痴情,而是他的第二次心理创伤,源于小时候安全感的缺失。

   如果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满足,就会自然健康地和母亲分离,就像孩子刚刚出生时,要剪断脐带一样。心理的脐带也需要剪断,这就是心理的成长。你会发现,3岁前,孩子比较粘你,但是到了4岁,他就能离开你跑得远远的也不会回头。
   

(3)4岁—5岁

   从四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建立,孩子开始有“我”的概念了,也就开始有记忆了。此时的孩子需要从爸爸身上获取这些心理营养,所以变得跟爸爸亲近,喜欢爸爸。

  心理营养需求:肯定、赞美、认同、鼓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有底气,遇到挫折时有力量去面对,在孩子心理上是守护神!

   这个时期孩子需要这些,就像鱼儿需要水一样,鱼离开水,就无法生存。如果这一时期需求未得到满足,孩子一生都在寻求别人的肯定和认同,要找到一个“重要他人”来弥补这一需求。如果孩子不能够通过正面行为获得父母的肯定、认同,可能会用负面行为来引起父母关注,故意做出一些不被接受的叛逆行为。


(4)6—7岁

  心理营养需求:学习、认知和榜样
      这个时期是孩子学习的最好时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去学校会把老师或学长当成榜样。这也是新教育一直强调价值伙伴的原因。他需要学习如何更好地面对实际,包括如何处理生活上的难题、方法及态度,如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像一些年轻人盲目地崇拜偶像,崇拜到一种病态。也是因为童年这部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5)7岁以后

   7岁以后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尊重、信任、自由选择。父母只有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看成是成人的附属品,这样才能够真正尊重到孩子。根据吸引力法则,尊重吸引尊重,信任吸引信任。父母的尊重和信任,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全然地负责,并且会发自内心地做好。


(6)13—15岁

这个阶段是父母给孩子最后一次补充心理营养的黄金年。因为孩子在12岁之前缺失的心理营养在13—15岁时爆发年,渴求最强烈。

父母的做法是:接纳他;重视他;花时间和他在一起,让他有时间去模仿父母。


(7)16岁以上

   孩子如果超了16岁,调整需要用年来计算。因为现在孩子不信任你,即便你想试图改变,他也会去试探你,有怀疑。如果可以有肢体接触:拥抱是接纳最好的肢体动作,遭到拒绝也要坚持!


(8)25岁以后

这时需要自己给自己补充心理营养,为自己的生命去负责。做自己的优秀父母,滋养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肯定赞美自己!

如果有足够的心理营养,他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去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没有,或有缺失,他就不能够有成人目标。



1

4

1

伪安全感

    既然叫伪安全感,那就是不真实的安全感,是一种伪概念。我们可以拿着镜子照照自己,觉知一下自己是否具有如下特质:


1

强势、控制



    这种类型是“遥控器父母”,拿着遥控器帮助孩子成长,其实是希望孩子完完全全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样子成长。这类人把自己的安全感建立在“我要让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按照我期望的来行动,来发展”。强势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是对的,你得听我的”。妈妈在家庭中本该更多地扮演孩子的情感支持和倾听者角色,当孩子的家庭情感功能受损,孩子出现社会适应问题可能性就会增大。强势的妈妈可以培养一个同样强势的女儿,但儿子往往发展成两个极端,其中一个极端是“妈宝男”,既然妈妈你说的都对,那我一辈子都听你的,我就把我自己交给你了。另一个极端是,你说你是对的吗?好,那我就用我一辈子来跟你作对,证明你是错的。


   控制和强势型的人,工作中常常可能处于领导地位,在别人眼中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他们,内心却有着无法言说的恐惧,虚张声势的背后,其实跟我们一样渴望着被爱、被理解、被接纳,渴望着真实的安全感。


   还有一种就是打着爱的名义用软刀子控制孩子,以为爱孩子,所以竭尽全力照顾着他们。可是每个孩子就像一颗种子,有自然向上生长的渴望和本能。假若我们在头脑中始终将孩子定格在婴儿期,就会不由自主地总是以对待婴儿的方式对待他们,他就变成武志红老师所说的巨婴。


2

过度追求完美

  

   人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倾向,只是有的人表现格外严重。一位日本心里学家曾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个过多追求完美的18岁女孩,身体不能发育,最后发展到不能进食,生命垂危。大量案例证明,如果凡事过度追求完美,对孩子有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指责,导致孩子不敢以自由和真实的状态与外界互动,孩子就容易产生进食障碍或强迫症。


   安全感是建立在“只有我是完美的,我才是安全的,别人才有可能喜欢我”的假设之上。可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看法,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被所有人认为是完美的。当我们内在放松了,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接纳了孩子的不完美,人生就有了建立真实安全感的空间。


3

攻击、防御

  这类父母浑身长满刺,他们随时随地都竖起全身的刺,仿佛要保护自己,在别人看来,却好像时时都在发起攻击。他们坚信“只有我主动攻击别人,我才安全”。这样的养育方式,不但没办法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反而会让孩子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可怕和不安全的。


4

高高在上

   很多别人眼中“高高在上的”人,其实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跟别人相处,才把自己“束之高阁”。他们认为“只有保持我高孩子一等的权威感,我的孩子才会按照我的想法去发展,才会是安全的”。这没爱的结果,最终完全剥夺孩子建立内在安全感的可能性。因此,“放下身段”是这类父母的必修课。只有发自内心尊重孩子作为独立生命体的平等性,父母才有机会从孩子的视角来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和需要。


5

工作狂

   工作狂往往是将自己的安全感建立在不断向外证明自己的价值上。他们认为:只有我不断把我的价值证明给别人看,我才被外界认可,才是安全的。然而,外界的认可如天上的浮云变幻莫测,人们越是依赖它、追逐它,越是使人离自己的内心和真实自我越远,更不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1

1

1

过多保护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有些父母的观点是 “我希望自己更强大,能创造更好的条件,能够保护我的孩子一辈子不受伤害”;也有些妈妈会说“我宁愿自己把所有人生当中的苦全部都受了,来换取我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这样的孩子是不是真的能够形成内在安全感?事实上,过度的保护不但不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反而会使孩子更加无助、窒息。过度保护忽略了孩子的存在,抹除他的真实需求,不承认他的个人意志。实际上,对孩子过多的抑制和保护,会导致脑组织发育不良,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很容易培养出某种无能。所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不是一辈子让他们躲在我们的羽翼下瑟瑟发抖,而是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力量去经历风雨、面对人生。


   电影《疯狂原始人》中的爸爸瓜哥竭尽全力想要保护家人,保护的方法是让家人尽可能躲在洞中。可是,他的小女儿小伊却对这样的保护厌恶至极,竭尽全力想要探索外面的新世界。直到最后,爸爸才终于明白,真正的保护原来是帮助和陪伴孩子一起走向崭新的“明天”。就像瓜哥所说,每个个体与生俱来的恐惧本身是合理的,是帮助物种存活下来的一种积极情绪反应。如果因为恐惧对孩子加以过度的限制,最后的结果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恐慌和退缩。


1

2

1

优越的物质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不少父母试图通过外部物质条件的建立使孩子更加安全,可越这么做,越会觉得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太多。安全感确实是和物质有一定联系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安全感就等同于物质。一定的物质保障很重要,但是没有爱的时候,食物也没有办法更好地支撑一个小生命的成长。相反,食物的需要满足后,孩子更大的需要是跟父母连接。


1

3

1

安全感是安全

   安全感是安全吗?实际上,安全感跟安全无关,一个是感觉,一个是事实,很多人却混淆两者。在相对不安全的环境下,我们重视的只有切实的安全,不是感觉。很多人把安全感建立在除自己以外的人与事物上:房、车、存款、男/女友、他人的评价等。如果只向外看,不向内求,我们永远找不到喜悦、心安的安全感。




1

1

1

 依靠重要的人际关系获取慰藉的能力

 

   这可能是有安全感的孩子的重要特征,表明孩子对于人际关系有足够的信赖。这就代表孩子在幼小的时候,与重要他人尤其是自己的母亲,建立了很好的连接,让孩子感到世界的可信任可依赖。也感到自己受到足够重视,自己是很重要的个体。


   懂得利用人际关系的孩子,大部分时间喜欢和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其他温暖的、关系融洽的成人呆在一起。这样的孩子懂得辨别,哪些人可以靠近,哪些人必须远离。


   如果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会用玩电脑或看电视的方式进行逃避,还有一些孩子会沉溺于幻想,甚至希望同别人发生冲突来寻求发泄。其实这都是孩子想寻求别人关注,获取自己的存在感,选择通过争斗或者激怒父母的方式,来寻找解决之道。因为他们并没有习得通过正面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1

2

1

能全面表达自己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如果一个孩子不能通过举止表达感受,并且不能表示开心、悲伤、好奇、愤怒或者失望,我们就不能以确定的方式进行回应,也无法帮助这个孩子。如果大人能够养成帮助孩子或者鼓励孩子说出感受的能力,则孩子通常不会被压抑住,而会选择正确表达。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用表达和举动回应他人的能力,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具备。所有的感情都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不仅仅包括爱和幸福,还包括自信、愤怒、损失、恐惧和羞辱等等。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能够体验、表达并且理解人性的全部内容。相反,那些不能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或者其他肢体语言表达情绪的孩子,往往具有好斗的倾向。


1

3

1

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的能力

    不难理解,如果一个孩子知道怎样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对这个世界,他会很有安全感。不同的是,那些感到无助且心态消极的孩子,往往会感到生气、挑剔以及愤怒,而我们不得不去猜测他为什么会这样。


    这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和态度,会在上学期间持续发展,一直到青春期。我们会看到孩子们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有些孩子能够靠自己选择专业和学校,安排自己的大学时光,制定新的目标并去执行。有些孩子只寄希望于父母老师的安排,当父母老师不再安排的时候,他要么就是随大流,要么就逃避现实,躲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去。

 

    因此,父母要及早放手让孩子独立去探索这个世界。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头脑风暴,让孩子自己提出他的想法,大人可以帮着一起分析,选定一个适合的方案,让孩子自己去完成任务,绝不要替他做这些事情。


1

4

1

说出想法,表达各种情绪的能力

    说出想法的能力有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这样孩子就会表达自己的所有感情—忧虑、生气、恐惧,正面或者负面的,孩子都能够自如表达。当孩子表达出来之后,大人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分析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受,这是锻炼思维能力的好时机。  


   孩子常常会担心很多事情,会害怕失去父母,害怕自己一个人在世上孤独,担心受到伤害等。大人需要怀着同理心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可以帮助他们表达害怕的情绪。尤其当家庭遇到压力的时候,父母和老师需要比过去更多地让儿童说出想法,描述自己的感受。


1

5

1

推理和思考能力

    一个孩子如果能够将高水平的推理和思考能力,应用到他的情感世界和社交世界的话,那么他的安全感要高于不会这样做的孩子。孩子3-5岁的时候,学习在他们的想法之间建立联系,所以很喜欢回答“为什么”,这就是在锻炼他们的推理和思考能力了,家长朋友们注意要配合孩子的节奏帮助他们发展这些能力。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逃避现实,每一次困难都会让他更加封闭自我,退入自己虚幻世界之中,或者让他变得顾虑重重的话,说明这个孩子不具有安全感所需要的思考能力。


1

6

1

能看到事件背后的多种原因并能理解

“灰色地带”的能力

    说实话,相当多的大人也不具备这个能力,这也暴露出这些大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的,这部分能力没有得充分发展,那么当他们自己成为父母的时候,也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习得这种能力。


   灰色地带是指真相不能被清晰确认出来的情况。关于思考中的“灰色地带”,是儿童在7-10岁之间开始学习的东西。孩子不仅要理解“灰色地带”,还要理解生活中的相对性。同时,他们也会明白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其他人也有情绪,并且也会有负面情绪。如果对别人发脾气,别人也可能发脾气。


    一个思虑周全、感觉敏锐的孩子可能会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能找到很多办法应对。行事莽撞而又自负的孩子看上去似乎很安心,可一旦遇到更复杂的事情,就会显得没有安全感。


1

7

1

塑造个人内在标准并且培养自我认知的能力

   学龄期的儿童正在学习如何塑造内在标准,这种标准关乎他们对自身以及个体信念的认知。孩子会借此标准去评判别人的看法。比如孩子可能会自认为:我是一个很好的人,我知道我自己很不错,还有些孩子认为:我很笨,我很蠢,我一无是处。总之孩子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每日经历的事情。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客观的内在标准以及自我认知能力。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学习跳出自己,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本事。


   拥有内在标准和自我认知能够让孩子更富有同理心,并且更好地理解他人。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体会别人的感受并且和自己的感受做比较,然后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


   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会担心很多事情。不安全感如影随形,在人格身处,在潜意识里,总是整个人处在紧张状态,无法放松。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被拒绝,感到不被接受,感到受冷落,或者受到嫉恨、受到歧视; 感到孤独、被遗忘、被遗弃;经常感到威胁、危险和焦虑。而具有安全感的人则感到被人喜欢、被人接受,从他人处感到温暖和热情;感到归属;对他人抱信任、宽容、友好、热情的态度;倾向于满足;开朗、自我接纳,自我宽容。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影响,任何一个作用于有机体的刺激物,都或多或少更易于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种具有安全感的方式来被解释。我们会看到,安全感强的人具备较高的接纳和自我认同,而不安全感强烈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


第四大块:安全感从哪里来?第五大块:如何建立孩子内在安全感,请关注下一篇。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