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目标与目标感之间的距离



我们都知道一个做成大事的人、成功的人,绝大多数是一个目标型人,因此,每一对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成大事者、成功者。很多家长苦恼,孩子目标感不强,怎么办呢?


当一个人没有目标时,就不可能有目标感,就很容易养成混日子的习惯。那么有一些人认为,有了目标就一定有目标感了。这成了很多人理解的误区,更有人将此“规律”运用到了孩子的日常教育中。不得不说这个方式所产生的“效果”非常好,家长带孩子定了目标,以为这样孩子就有目标了,自然也会有目标感了,就很容易达成家庭教育目标了,这时家长心里悬挂的石头落地了。有些孩子也自然地认为自己有目标了。


殊不知,后面迎来了更多的疑惑和焦虑,孩子有目标,怎么心思还不专注?有的学习目标分阶段达成了,孩子为何进步这么慢?这一切都源于,很多人不理解目标感具体是怎么回事,无明中,就做偏了。



一、“目标”不等于“目标感”



我们都知道,目标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或要达到的标准。那么,什么是“目标感”呢?“目标感”的核心,不是“目标”,而是“感”。“目标感”指的是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你会时刻受到它的召唤,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愿意将就。


“目标感”是让你的行动更有效,“目标感”强的人有三个关键词:目标、方法、行动。一个“目标感”强的人,本质上不是有目标,而是永远处在两个状态——想办法、行动。


小红第一学期定的目标是未来成为新教育老师,家长很认可孩子的目标。她开始向钦佩的老师学习,在成长过程中依然会偏离自己的目标,最终无果。第二学期想要备考清云学塾,家长非常支持,她开始向已考入清云学塾的两位老同学学习,每当她在向这两位同学的素质靠近时,常常会出现各种退缩的理由。第三学期,开学回来时有些混日子的心态,在目标课结束后,她主动找老师,说她想明白了,这学期的目标是完善自己,挑战自己的三项弱点:第一项是情绪化。经历两个学期的调整,虽然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在学堂很少出现情绪化的表现,愿意去换位理解他人,也更受伙伴的欢迎了。但是,假期回家很容易被家人激活,所以这个学期进一步练习怎样与父母沟通。第二项是英文阅读。虽然自己的口语很流畅,也比较喜欢说英语,一年前只愿意背3分钟以内的视频,上学期才开始模仿10分钟以上的TED,但对英文阅读还依然抗拒。因此决定这学期挑战阅读。第三项是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上学期写日记都是东拼西凑、在讲话的时候毫无逻辑、废话较多,大家都不太愿意花时间听她讲话。


我们可以说小红不但是个有目标的人,而且前两个学期的目标都是成为更优秀的人。事实上,前两个学期她都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只是想要“成为老师”和“考上清云学塾”的结果而已。在第三学期,虽然三项目标在家长、同学面前显得没有“谈资”,似乎对别人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事。事实上,这次目标才使她真正产生了目标感。


目标感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小红更加愿意理解父母,包容父母了。每周都会给自己制定英语阅读目标,并达成。过程中也找到了学习阅读的乐趣;每天看书坚持写读书笔记,在集体讨论时,同学们都赞叹她表达得越来越流畅,废话也少了很多。这三个方面在一个月内都取得了超越前两个学期的进步效果。



二、目标感影响我们追寻梦想的脚步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目标和目标感两者之间的区别,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


比如说学生小云有一天想要读一本好书,但读到一半时,发现还有厚厚的半本,于是,她开始怀疑今天是否能读完这本书,并想着是不是可以跳跃一部分页码。这样的行为只能叫目标,而不能说是“目标感”。



一位新生想突破横竖叉,因为班里每位同学都可以做到,她也不能落队。于是想好了一个拉筋练习计划,在本子上写下一周、三周、一个月分别达到某种程度的计划,并且还准备每天找同学帮忙拉筋及纠正。开始一周,她每天都会做拉筋操、偶尔找老师指导,而后面因为有疼痛,想要突破的热度退减,所以她开始感觉到要劈叉比自己预想的难。渐渐地,她拉筋的次数变少了,到后来,她觉得能不能劈叉已经无所谓了,这种同样是没有“目标感”的表现。



一个真正具有“目标感”的人,目标清晰、单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清晰的边界,永不向现实妥协,坚持前行。“目标感”强的人,在前进的路上遇到困难,会主动和想办法解决问题,在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的同时,朝着自己清晰的目标前进。


一个“目标感”差的人,本质上不是缺目标,而是无法排除情绪性感受对自己的影响。总的来说“目标感”差的人有三个关键词:感受、评价、是非。







身边那些经常抱怨的人,他们很容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而陷入狭隘的境地,尽管他们也有目标,但一连串的琐事已经占据了他们过多的“带宽”,加上他们自己预设的困难妨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导致目标被一拖再拖,迟迟不行动,或者行动起来效果甚微。


人是否具有强烈的“目标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追寻梦想的脚步,即便我们毅力如钢铁般坚韧,难免会被前方的未知消耗殆尽。


当人们有了强烈的“目标感”,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三.培养孩子的目标感从目标出发



从目标的性质来看,有假目标和真目标之分,两者怎样区分,以及对目标感的影响有哪些?


1

假目标注定不会产生目标感


要想培养有目标感的孩子,这就要求父母清晰目标是什么,才能够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什么是真正的目标?我们先来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假目标:


班里一位同学刚来到学堂时,家长说孩子很清晰自己的目标且目标感很强,希望老师协助备考。女孩也说自己的目标是备考B.O高中,一定要考上。入读不久,我就很奇怪地发现,她在与老师沟通的时候,很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比如问她做一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她会很快地表达出来,在组织活动时也会对伙伴要求做事要清晰目标,同学们也认为她是个目标型人。事实上,  她在学习中不主动给自己定目标,即使定了目标,也是低于自己的实际能力,若引导她增加目标,她就投机取巧。在备考半马初期,她跑一圈之后就开始走路,甚至恨不得每天都是例假期,就不用跑步了。在做事中,行动上体现出漫无目的,投机取巧。我们很快发现,她是个喜欢练“嘴上”功夫的人。


因此,在学习中进步比较慢。通过比较深入的交流,才清楚,她知道妈妈期望她考上B.O高中,心里一直害怕妈妈,所以不敢表达自己,只能去备考,如果考上了也不是什么坏事,对大家都好。但是她对自己没有信心,限制性信念非常强,因为跑步太累了,认为自己绝对不行,对于数学也常常出现畏难情绪,认为阅读也不是她靠半年能突破的。总而言之自己没那么想考,但因为碍于家长方面的压力,所以孩子抱着打算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往前。这样的学习状态,完全没有挑战困难的力量感,遇到难题就逃避,每到跑步时就做出苦大仇深的样子,心里很不开心。很快开始迷失自己,跟父母产生了对抗,如周末通话时,挂掉家长电话或不想说太多,只是听家长说。家长也开始焦虑,明明目标很坚定,怎么状态这么不稳定?


这就是假目标的后果,很多人常常把目标和期待混而一谈。期待是希望别人做到的事情,而目标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目标和期待最大的区别就是,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做到的一件事情。现实中,人们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能让别人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往往有不少人妄想着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让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想法其实现在我们看来是很可笑的,但事实是这是很多家庭的写照。

 

所以,优秀的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别想着什么“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就是孩子的起点。如果你是一个以自己利益为重、心胸格局小,不是一个自尊尊人、自强、自立的人,那么你孩子的起点就很低很低,从一开始你的孩子就输了。提升自己才是智慧的人,比凭空期待孩子成龙成凤更容易达成。


2

真目标有助于增强目标感


英国著名心理医生哈德非研究发现,人们大部分的疲倦来自于心理因素,真正因心理消耗而产生疲劳是很少见的,换言之,你忍受沉闷的工作、功课,但因为没有更高的报复和目标,让努力变得更有价值与乐趣,并从中获得力量。就会导致人们懈怠的现象出现。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只要谈到他喜欢做的事情,情绪就会特别高昂。每当我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精神也会比较专注、投入,且很少感到疲倦。比如有人去钓鱼,在湖边坐了整整十个小时,一点都不觉到累,为什么?因为钓鱼是他的兴趣,他能从钓鱼中享受到快乐。喜欢看日出的人可以等候大半天也乐此不疲,相反,做不喜欢的事情就意兴阑珊,像有些人早上起不来,导致上班、上课迟到,工作、学习时频打哈欠、无精打采。


上文中的小红之所以有了挑战自己三项弱点的目标,不是妈妈建议她设定的目标,也不是因为周围人告诉她改变弱点才更优秀。而是,她自己受尽了情绪化的痛苦,对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围充满渴望。她看到周围的同学词汇量都在进步,自己开始真正的着急,不想成为最落后的伙伴。她想在班级发挥出价值,有人愿意花时间听自己的读书分享,就不得不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她也因此体会到成长的快乐,自信心越来越强,内在的喜悦使她获得了更强的力量。


那么,如果小红的妈妈建议孩子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备考SAT,她会怎样呢?小红在曾经的学校读小学四年级之前就已经对数学折磨的痛苦不堪,以至于厌学。上学期听到同学说“数学”两个子就抗议,如果必须让她备考SAT,大概她会因此而离家/离校出走也不意外。这一定不是家长要的结果,但在鼓励孩子备考SAT时,家长也是一片“爱心”啊。


因此,目标不分大小,每个目标既可以是独立的“点”,也可以是“一条线”,也可以是多条线的“集合”,目标之间也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本质上,达到一个“点”和达到一个“集合”的核心基础是一样的。


总结


在文章的最后,如果家长们希望孩子能拥有真正的目标为人生前进的导向,具体有以下的几点建议。第一点,从整体来说,在家长们开始引导孩子目标之前,用心去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而不是盲目的依据孩子过往的状态和他人对孩子的夸赞来判断。第二点,家长必须清楚目标到目标感之间的距离和界限,并以此作为日常与孩子交流的准则:从关注自己需求的角度,转换到看见孩子的内心需求的角度。目标与目标感之间的距离,从家长放下期待的那一刻而变得更短。




相关推荐:


·行知学堂明德班2018年下学期第二月月总

·挑战自我——辞旧迎新

·如何让进入青春期的女孩了解两性关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