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打开孩子的心?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


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清一联盟读书会第190期分享



     在今天的演讲分享中,“开心”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形容词,表示“喜悦的状态和敞开的心灵”;另一个含义是动词,表示“打开关闭的心灵”。今天的演讲分三部分,就是围绕这两个含义展开:

 

一、开心——喜悦的状态和敞开的心灵是本自具足的自性


 1、婴幼儿天然具有开放的心灵。


     每个婴儿都是有极强吸收力、开放的心灵和喜悦开心的状态,都有追求卓越的天性;从其第一声啼哭开始,婴儿期是最丰富的受教育期,是自我完成的。从出生到三岁,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老师。比如,语言就是在这个时期掌握的。自然地学习周围的语言,也就是从只会哭笑到呀呀学语,直到能够用句子表达自己,和别人交流、建立对环境的感知能力等等。每个孩子童年的时候都很真实地反馈自己的心情,不开心就哭,下一秒开心就笑了,他们天真无邪,对待世界万物都充满好奇和研究的兴致。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每一个人都有过成功快乐的经验,也即是说每个人都有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




2. 开心喜悦是每个人的追求。


      获得成功幸福带来开心喜悦的持续体验,是每个人喜欢的状态和追求的目标。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心中都有或大或小的堡垒,城堡外有或宽或窄的护城河。当这个坚守森严的堡垒遇到“攻击”而产生反抗或收缩时,人的心门就进入防御性极强的关闭状态,有意识地将自己与这个世界隔离开。这将严重影响他与人、事、物的关系。反之,敞开心,不以自己的偏见去拒绝任何东西,也不以一种无知的心态去附和所有东西,而是在各种现象中,汲取有益于心灵的营养,心胸就会变得越来越博大,一切都不会成为羁绊与束缚,烦恼也就更少。心门是敞开的,会自然按照自己的轨道发展,活出自己开心而自由的状态。

 

3. 动机和情绪没有对错。


      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的潜意识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因此,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孩子的天性是急躁和冒进的,如果他们采用“拖拉”或效率低下的方式来做一件事情或者支支吾吾回应你、回避交流等,其实是表达他们内心的厌烦和不满,这是一种消极抵抗,大人们自己不也是经常对一些自己不愿面对的事情,设法“拖”或逃避下去吗?但是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嘴上没有抗议,就以为孩子没意见,可以继续压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或讲一些孩子不感兴趣的“道理”。

 

4. 情绪问题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由于比较听话,很多家长不太容易意识到问题。而对于年龄段12岁以上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问题更加明显。他们储备了较多的能量,也累积了十多年生活的体验,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心思较多。相比11岁之前的活泼开朗,12岁后的孩子喜欢将自己收缩起来,对外面的世界充满自己的判断和识别,与成人所理解的世界有较多不同,因此,有的家长跟我说,孩子不够理解父母,而孩子和老师聊天中也常有苦恼,感到家长不理解自己,两方各执一词,这也成了很多老师、家长与孩子沟通的障碍。而青春期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是在0-12岁之间积累形成的。因此,不受年龄段的限制,家长任何时候都应该走进孩子的心,帮助孩子打开心,更有效地改善孩子的成长状态。



 

二、关心——关闭的心灵往往源于父母过度的关注和干涉

 

      清一老师说:“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学习的。应试教育,是一个违背孩子天性的封闭式系统,也违背人的基本心理和情感需要,因此只好采用各种强制性手段和压迫方式来逼学生学习,所以一定会遭到孩子有形和无形的反抗。只是不同的孩子反抗的方式不同:有的孩子个性能量强,思维活跃敢作敢为,很早就开始质疑和反抗。可是在我们的体系下,他们往往作为第一批问题孩子而被淘汰,成为社会的失败者。其实这批超级有能量的孩子,如果放在美国,会是国外的天赋教育计划体系里最受重视的一批人,需要配备最优秀的老师来专门陪护他们。而且长大后他们的确也会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一批人,他们往往是社会的精英人物。可是在中国,这批人刚刚开始进入学校,人生刚刚起航,就被教育者作为问题儿童而被牺牲掉,比较之下真是悲哀. 孩子厌学的比例有多高?问一下就知道了。现今的孩子,即使是成绩好的,也没有几个是“热爱学习”的,很多学生,并不喜欢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他们能够上大学,好听点无非就是“毅力坚强”,直白一点就是愿意忍受和压抑自己罢了。问题是“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来刺激学生,真的会长期有效吗?”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们纷纷让孩子加入“提高起点、培养优秀孩子”的赛道,有不少孩子在小学三四年级就越来越少快乐和活力,前天看到一篇文章,8岁男孩过劳猝死,临终前说了7个字:“我太累了,想睡觉。”之后就陷入昏迷,再没有醒过来。医生表示,最重要的是孩子已经没有求生的意志,也就是说,孩子活得太累,这种情况属于劳累过度造成的猝死。


      一个8岁的孩子能活得这么累?这个世界为何这么残忍地对待一个孩子?还没能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满身疲惫的离开了。


      过度劳累,过劳死,怎么会发生在一个8岁的孩子身上?这个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连求生欲望都没有了。


      孩子妈妈追悔不已。按照妈妈的想法,她不希望也不甘心这辈子平平淡淡,她省吃俭用给孩子报了各种课外班。


      孩子每天的生活被排的满满当当的,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没有过双休日,没休息过一天。被妈妈拖着上各种补课班。


      这血淋淋的事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什么?


 

      那些看似比较正常度过小学阶段的孩子,在初中、高考之前大部分都越来越不快乐,厌学、叛逆、在家与家长对抗,在学校与老师对抗,游戏成瘾、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在高考前跳楼的新闻也不少。即使是12年苦读,背负着家人期望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抑或自己的梦想,考上大学的孩子,他们真的开心吗?


     上学期行知明德班12岁左右女生社会实践去去名牌高校采访大学生的时候,孩子们都很惊讶,在新教育学堂10岁左右的孩子都已经在培养目标感,以目标为导向,每天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很多二十岁的大学生还从没想过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有些很有目标的就是拿大学文凭,再去找个工作,然后就不知道了。没有目标,是心灵关闭最常见的表现。

 

(一)心灵关闭的严重后果


心灵关闭的严重后果之一:消极压抑型——心理变态

 

      来自网络信息:中国人精神病患病率日益上升,不可理喻的行为越来越多,导致维稳形势很严峻,总发病率达到17.5%,近2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疾病。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公布了一组数字:调查显示,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其中抑郁障碍患病率3.59%,焦虑障碍患病率是4.98%,呈上升趋势。

 

 

心灵关闭的严重后果之二:公开反抗型——报复社会


不愿沟通或不善于沟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甚至极端行为:自伤或伤人。

 

     案例1:(报复社会)重庆一妇女是幼儿园砍伤孩子事件中凶手http://www.sohu.com/a/271672113_534836

     一位39岁妇女,因为与丈夫产生矛盾,将对丈夫的不满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案例2:(报复社会)上周深圳龙岗区发生一起两车擦碰事故,在交警队调解未达成一致,一车主竟然当场将另一车主及其家人3人砍死。

 

      案例3:(报复心理产生——初期)

小红在学堂起初很任性,经常做摆脸色、夺门而出之类的行为,同学提出的一个建议或一个活动她没争取到机会、自己回答不出一个问题等,都是她发脾气对抗的理由。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对所有她无法控制的东西都容易激发情绪,包括出现厌学、叛逆。家长已经粗心到认为是孩子在学堂没学好,还没发现孩子青春期到来的比大部分同龄人更早的多,也就是至少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出现,如果不引起重视,后面十四五岁家长会更束手无策。


      那么,小红这类的孩子在学堂就发脾气给同学和老师,以后到社会就可能发脾气给同事和客户,结婚了就发脾气给伴侣,当妈妈了就发脾气给孩子,身边没人关注她发脾气了怎么办?对,自闭,她自己自暴自弃或者找陌生人,或者做一些吸引人注意力荒唐的事情,想想都可怕。网上有报道说:“一个孩子向母亲要钱出去玩,母亲不给,就被扇耳光。”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连最起码的道德底线都丧失了。

 

(二)导致孩子关闭心灵的原因


1. 社会环境影响


     每个孩子都需要去观察并对外界作出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

 

     案例1 上述重庆一妇女幼儿园砍伤事件,对于被砍伤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没有受伤且经历凶杀现场的孩子,内心可能会出现对这个世界的恐惧,缺乏安全感,关闭内心。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442619266224067&wfr=spider&for=pc


 

2. 父母行为模式


     小红在家是“为我独尊”的小公主,表现在一旦不如自己的愿望,就会嘟起小嘴发脾气,不达成自己要求,决不妥协。因为小时候,她没有体验到权威教育,因此现在十二岁的时候当父母再使用权威的时候,就更加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些反抗导致经常和父母交流不通畅,让父母感受到不被尊重。



      大家都听说过给鸡蛋的故事:甲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乙吃,刚开始乙很感谢,久而久之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于是有一天甲没有领鸡蛋了,乙就不开心了,本来每天给的鸡蛋怎么突然不给他了,为此他们从此绝交。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乙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因此,父母就像那个给鸡蛋的甲,孩子就是获得鸡蛋的乙。小时候已经培养了孩子每天得到满足的心,现在长大了,没有再去满足她,甚至还去责怪孩子不懂事,她当然就要发脾气给你看,来报复你,家长是他们理所当然的欺负对象。家长的动机和情绪这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父母爱孩子,但是会不自觉地责难孩子,这使孩子在内心深处感到悲伤,这种悲伤是父母自身错误的一面镜子。


      孩子在6岁之前,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最多就是哭闹或满地打滚。如果到了13、14岁之后,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他又习惯了有求必应,那么他的反抗形式可能就会变得很激烈。所以,在6岁之前,一旦发现孩子的哭带着目的性,家长就要注意了,让孩子明白,表达出来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让孩子避免任性的同时,建立了良好的亲子沟通模式。显然,选择去直接满足还是克制任性,不合理的要求绝不满足,这也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我记得一篇文章《其实最奢侈的事,是和你谈心》,文中谈到一位心理咨询师的粗略统计:“很多读到中学出现了心理问题,因为不想上学必须进行心理治疗的孩子,都已经很久没有和自己最亲爱的父母聊过任何一句感受性的话语。父母开口说话的方式更多的是:你应该,你必须。而缺乏温柔关注地问一句:你觉得怎么样?你在想什么?烦恼什么?害怕什么?(这才是“关心”的真正含义)在这样的关系里,孩子内心深处存在不满足,匮乏的状态,容易形成自卑。


      更大的问题是:多种不满积累的结果,一定会有一个爆发期。能量强一些的孩子,往往低年级就开始爆发。其他的人,会在高年级爆发。大多数孩子的爆发集中在12岁开始;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生理逐渐成熟,知识面越来越宽,已经具备了向大人挑战的基础。加上青春期的到来,个人独立意识的强化,他们会以反抗父母和权威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成长。小学阶段越受压抑的孩子,中学时期可能就会越叛逆。


 

三、开心——如何打开孩子的心灵

 



第一步:“看见”、接纳


     敞开心扉接纳不完美的孩子,如果自身在做人做事方面都无法真诚地面对,而是花心思算计、玩权术、满足自己私欲、充满焦虑等,因此障碍到心,无法客观地去“看见”孩子。反之,正视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断完善自我。也更容易接纳他人的不完美,即允许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了解和接受其正面动机,接受一个人的动机,他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他这个人。才容易引导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从而发现问题、探讨分析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因此,家长只有先“看见”自己,愿意接纳自己,才能“看见”别人,接纳别人,心胸格局才能逐渐扩大。

 

     

     12岁的小诺刚进入学堂时英语零基础,英语方面相比较自卑,跟读英语的时候声音比较小,即使是童谣也不敢唱出来。不喜欢和同学、老师讲话,别人说着她听着,即使是自己想要参加的活动也不主动参与,经常看到她课余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看书,每天面无表情。因此同学们都逐渐疏远她,她不开心但并不会寻求帮助,而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成长进步比较慢。

老师主动找她聊天,主要通过聊一些她对班内一些事情的看法,听一听她在班内的感受,她的回应很简单“我觉得都挺好的”。这时她心里在想什么呢?在这里先换位一下,我们自己什么情况下会对比较关心我们的人说“挺好的”?是的,回避,说明这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感受她不愿意表达,或者说她不愿意正视。但这个时候,我们不是急于去给孩子捅破这层窗户纸,而是先接纳她不愿意的态度。


     每次小课时,老师问到她对人的看法或自身感受时,嘴里依然是说“挺好的”,即使是她主动找老师,一听到这类问题肢体眼神就会有往外蹭的动作。这个动作反应了什么?是的,她的第一反应是逃避开,再次用身体行为表达逃避、挣脱,似乎这对她来说是个非常艰难的问题。我能感受到我的问题让孩子感到不舒服,考虑到孩子的抗拒,可能跟我的问题有关,我立即转移了话题,比如交流一下她当时在看的书,我们各自对书的理解,但每当我提到书中作者或角色的感受时,她都能比较清晰地描述出来,很有自己的思考,抗拒感逐渐减弱。这里可以排除学生并不是表达能力问题,而且对于老师她是愿意交流的,通过共同的话题打破一些防护,内心体现出渴望被了解,行为模式是将自己包裹起来。


     我们理解学生,她现阶段的体验是自己想要去经历的,每个孩子内心都有自己识别事物的逻辑和标准,所以不做过多的干涉。而是通过日总或周总里做一些点评,一开始,她没有什么反馈,持续2-3周她逐渐开始主动与老师少量文字交流,比如说她会判断老师点评有误解之处,或与她观点不同之处,交流中发现老师和她以往相处的成人是不同的,尽管自己没有说或写出来,老师能理解她的感受和想法,即使她反驳老师,老师也并不会生气或者说教、嘲笑之类的,反而很欢迎她的不同观点,鼓励她表达自己,她才开始更加信任老师。这时,孩子开始接纳老师。(这个老师可以是父母以及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每当她遇到难题或疑惑的时候,她开始主动约小课,每次第一句话就是问老师,“最近您发现我哪里做的不好,能给我一些建议吗?”,我会追加一句“你是指哪方面?”,她肯定地说“各个方面都行”。我首先引导她做一个真诚的人,尝试去表达真实感受及心中所想,从生活中状态调整开始,一个笑容、睡前的一个拥抱开始,去表达自己。


      因此,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果”或者“没有效果”之分。自己说得多“对”没有意义,对方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是沟通意义。因此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重要。


      直到有一天同学们都反馈小诺笑的很开心,跟读英语的声音也更大了,每天站着唱童谣,有时也会跟上动作,她不再担心别人的看法,那时她经常是学习最投入的一个孩子。


      她主动申请到一次演讲机会,她认为自己准备差不多了,请老师听一听,每当讲到一段有关曾经被误解和压抑的情况时就会啼不成声,孩子内心还憋着一些委屈,鼓励她尝试释放出来,她果然大声哭出来,打破以往“懂事”的姿态。

 

第二步:探索问题的根源


      每个问题的动机往往是在潜意识的层面,不能意识地说出来。因此,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最易的方法是问企图经由该行为得到的价值是什么。需要帮助其看到其一直逃避的问题和困惑的根本,才可能帮助她打开心,于是帮助她把那些埋藏在内心深处、一直带给自己巨大压力的人和事讲出来,正视所有的发生和存在,引导孩子理性的面对。

 

根源1、受害者模式,这个世界应该如自己期待的那样美好,否则不合理;


      她认为曾经有些人说过的话深深地伤害了她的自尊,让她每当提起就喘不过气来,痛哭,她心中怨恨他们,一直无法释怀。认为自己是善良的,就不该有人去伤害她。她认为别人伤害了自己一定是别人的错,这个世界与自己想象的不同就是不对的,这个世界应该一切如自己所愿。孩子追求那幻想的“幸福”里,于是,就包裹着自己,沉寂在一个人的小世界里最为安心。至于外面的世界,能避开就避开。


      我们在这里提到的“受害者”心态,不是家庭暴力、或是巨大灾难带来的受到伤害者的心理,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这是一种将一切不快乐不幸福归咎于外人的模式,而这样的模式来自内在自我的匮乏与人生掌控能力的丧失。

 

根源2、压抑,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哪怕是有人对妈妈不公平,她会代替妈妈背负委屈,认为自己多背一些,妈妈就会少一些。在她的价值观中,妈妈是柔弱的,无法承担一个妈妈的责任,自己比妈妈更有资格做妈妈。因此,非常“懂事”地承担起妈妈的责任,感受到妈妈更安心,同时内心又对妈妈不满,感到分裂和压抑。


      然而,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心理状态浑然不觉,只是认为孩子平时和家长交流时报喜不报忧是“内向”的性格使然,就不觉得孩子有什么问题。其实是她压抑的个性无法抒发出来。一个孩子不能成长和发展往往是因为有个成年人“压抑”了他,但是“成年人”这个词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事实上,孩子是与社会隔离的,如果一个“成年人”影响了他,这个人会是一个特定的人,是与他亲密相处的人。通常这个人首先是孩子的母亲,其次是父亲,最后是他的老师。


      比较固执一点的家长,在孩子已经明确表达了不满意之后,依然用各种理由来说服和强迫孩子,而不是引导和良好的沟通,大点的孩子会发出情绪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大人不但不理解还会给出各种评判,比如说孩子不懂事,人长大了但没有进步,比较差劲等,表达自己对孩子的不满。如果不及时的疏通双方的不理解,双方的不满愈加深入,这种相处模式会成为固定模式,很难扭转。有的孩子只好把反抗的心理和情绪压得越来越深,表现手段越来越隐蔽,有些孩子很容易生病,一般是慢性病如感冒和支气管炎之类的,这也是一种反抗手段。但是家长一般很难发现,孩子的心理和个性就容易出问题。


     这种消极和积极反馈,给家长们带来了不少烦恼,沟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和谐气氛。那么,老师和家长,只有了解学生的心,才能准确的抓取真实的心理状态,以及阻碍孩子与世界友好相处的障碍根源,及时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并针对性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才能帮助孩子越过障碍,甚至帮助孩子打开一片新的天空,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的愿心,当孩子体验到这种来自于家长或老师的理解和帮助后,对待世界的心就会有改变,对身边的人也更愿意敞开自己的心。

 

 

第三步:帮助孩子解惑

 

解惑一、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只能改变自己。

 

     在沟通时,引导小诺先不要只盯着那些痛的感觉,而是去看见自己存在的问题,到底要做一个受害者还是一个主导者?当她选择做主导者意愿的时候,从心态上就做出了巨大的改变,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

当她看到每件事情阴、阳两面,即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损失和帮助。拿几件事情进行了现场还原模拟,每一次模拟她都会去自然的看到伤害,哭起来,抗拒。需要外力帮助她冷静下来,她才开始正视、探索事物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一面,比如,曾经的“痛苦”使自己的内心承受能力更强,体验过痛苦给自己带来的诸多障碍,被自己认为的“痛苦”纠缠自己几年,导致自己对人群望而却步,很想走出来。那些人和事帮助自己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上人与人是可以不同的,不苛求别人改变,而是去改变自己,别人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之前痛苦过,所以才会体验到现在的如释重负和喜悦,而那些给自己带来压抑的一面就自然显得微不足道,不再想把自己的关注点停留在“受害者”模式里,也不再因自己受过的“伤害”而感到匮乏,感到自己特别幸运,原来自己可以这么顽强,整个人更加轻松,心中更加阳光开朗。第一次发现天空真的很蓝,很宽广。

 

解惑二、将妈妈的责任还回去,回归到孩子的身份。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都有各自的责任需要承担,只有当父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时,孩子才能活出自己。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当我们认为父母承担不起责任时自己来承担,实质上就是孩子的自大,认为自己比妈妈更厉害,体现在行为上则削弱了妈妈承担责任的能力。作为孩子,爱父母最好的方式则是更好地成长自己,并非是越位承担起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大家认为孩子“受害者”模式带来的压抑从何而来的?这是我们作为家长需要去探索的,因为我们不能给孩子我们没有的东西,越是我们身上的不足,越容易传递给孩子。尤其是案例中这样容易与母亲共情的孩子,她承接了母亲太多的心理模式,承担起了母亲的责任。为了做让家长比较省心的孩子,让自己给家庭里“受害者”少带去一些“伤害”或“麻烦”,遇到事情就自己扛着,孩子小的时候对一些事情的分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疏通久而久之就堆积在心里,逐渐将家里的“受害者”模式复制到自己身上,遇到任何是都感受到自己不被世界接纳,就很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成为成长路上一大障碍。因此,只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人,才有心去“看见”孩子,接纳孩子,孩子也更加接纳自己,循环下去。


      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地觉察自身,承担起家长自己的责任,觉察哪些我们不想传给孩子的心理行为模式、价值观等,即使调整、改善。一日三省吾身的行动越早孩子越受益。

 

 

第四步:解除心中障碍,改善成长状态


     小诺很快成为了伙伴中受欢迎的人,通过一个学期的觉察和完善,回到了一个11岁孩子本有的阳光开朗、自然。回到家中,更愿意正视家人对自己的要求,会主动去理解家人,如果让自己感到压抑,她会先反思自己的问题,接纳家人所存在的问题,不去逃避,而是不断改善与家人相处的方式,被误解的时候也会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与家人的沟通互动更加和谐。

下面是她回家半年后发来的一封信截图:


      对于打开孩子的心,不一定是一蹴而成的,有时也需要用小步子的方法,一开始她不接纳,所以不容易有所行动,打开心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达到某一结果。

解决问题步骤:


 

第一步:了解孩子情绪动机

 

     家长要去分析,我为什么不愿意接纳孩子的脾气?是什么让孩子脾气那么大?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小红习惯性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真的是她喜欢的方式吗?其实不是的,首先,是家庭环境从小培养了她用这种方式,她经常用这种方式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就认为这个方式是最有效的。其次,发脾气是情绪表现的其中一种,这时候孩子的心里是痛苦的,因为她用其他方式表达没有人理解,她不得不以这种方式吸引成年人的关注,最好是所有人都知道她的需求。第三,内心的极度匮乏,缺乏关注就自卑,只有发脾气才能体现出与众不同,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第二步:破除旧有观念模式


      那就要求我们忽略她的情绪外象,去看到她心里打的小算盘,因为在她的心里有一个从小就培养的模式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要我脾气出现,你们都要妥协于我”,那么每次发脾气就让她去问自己“是谁让我发脾气?我想通过发脾气得到什么?事实上我会得到什么?”如果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自己可以主动申请,这时候有必要讲道理,关键是讲完道理后要执行道理,这就是“知行合一”,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但是,如果你不愿意静下来,动辄发脾气影响其他同学,同学们自然不会喜欢和你在一起,你怎么办?她知道,那时候只有回家了。这就是破除她以自我为中心的心胸,让她必须面对:在这个世界,你不是中心。


      由于当时这个孩子是非常喜欢学堂,训练一个月左右,她认为可以尝试自己每天最多发1次脾气,一个人出去安静,不影响同学。承诺了就要做到,这个平衡点就是“规则”,自己制定规则,执行规则,谁都没脾气。不执行规则,对不起,你要承担结果。让她知道耍父母、耍老师是没有好的结果。


      这个方法确实很有效果,她果然每次产生情绪的时候都主动提出“让我出去冷静几分钟”,这是个很理智的孩子才会做出的行为哦,这时候不要被孩子的行为欺骗了哦,我们要注意了,这时候,她是被老师的权威屈服,实际上内心并没有真正的接纳。只是先达到了遵守自己的承诺这一步。

 

第三步:通过孩子心理模式,反照家长心理行为


     开始关注她思考的情况,愿不愿意思考?思考的怎么样?由于被情绪所控,在没有成人引导的情况下,她很难做到冷静地思考,每次即使出去冷静,结果几乎是“都是我的错”“反正是我的错”,在座的家长们听到后有什么感受?孩子的心情怎样?是的,有不服气、抱怨、无奈、无助的感觉对吗?这个模式从哪里来的?孩子被满足习惯了,离开了被满足的环境,她不知道用怎样的方式面对不被满足的情况。因为没有人教他怎样和对方交流互动,所以,心里是无奈无助的。


      所以没有哪个人是喜欢坏情绪的,她需要被理解,但是孩子她不知道情绪是什么,要去帮助她认识到情绪的本质,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如果看不到这一层面,家长就会去跟孩子的情绪共振而起情绪,甚至去打骂、批评孩子不该对家长发脾气,发脾气时人的理性是丧失的,但孩子知道自己说不过父母,因此父母的道理很难听进去,还可能把孩子推得更远。


      家长如果把自己看作孩子的创造者,并从自己与孩子关系的角度来评判孩子行为的优劣。把自己的好恶作为判断孩子行为好坏的标准,孩子表现出来的任何与他意愿相偏离的行为都被视为一种罪恶,并迫不及待地要去纠正。即使他坚信自己对孩子充满热情、爱以及为孩子牺牲的精神,他仍会在无意识中压抑孩子自身个性的发展。对父母而言是要多去关心孩子心灵开放度。


      很多父母对孩子还有许多不了解,结果就是不断地与他们发生冲突。改变这种情况的方法是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出发点。家长必须发现自身尚未觉察的错误,这种错误阻碍自己如实地观察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心态准备,就难以做出更多改变。

 

 

第四步:引导新的表达方式


      理解到孩子这一点,老师就可以从表达方式方法上进行引导,无论在课程中还是在日常交流,都会有意识地引导她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当有情绪出现的时候,不要急于抗拒、否定,而是去接纳情绪的存在,情绪就是自己,借由这样的机会每次都从中获得思考和启发,然后再用语言的方式去表达。

 

      如果一个人的手指关节脱了臼,他会渴望早日康复,因为他知道不治好,手指就会一直疼痛下去,也无法再使用这个手指。同样,一旦一个人认识到他犯了错,就会迫使自己做出调整,因为他获得的认识已经使他对自己长期以来的缺点和痛苦感到忍无可忍。建立正常心理秩序之后,所有事情都会进展顺利。

 

结果:

       小红开始去发现别人的善意,只要自己真心去付出自己的爱心,没有那么多自己所想象中的伤害。她很快尝到了甜头,情绪的次数和幅度逐渐减少,她在突破自己,学习状态和人际关系都有较大的进步。在这一年中,小红在学堂的情绪都很稳定,她也对同学更加热情,在偶尔习惯性发脾气影响了同学之后主动向大家道歉,更加受伙伴们的欢迎了。


       因此,情绪、压力、困扰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人事物,而是由自己内心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产生出来的。同时家庭环境也非常重要,真正有效的教育,它是要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慢慢的潜伏在意识深处,让它来发生作用。

 

最后小结综述: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当我们关注到孩子的行为时,那并不是真正地看见孩子,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时,我们很容易照见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父母原件改变了,孩子即改变。每个孩子都是来帮助父母成长的,只有互相成就,孩子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父母才会真正幸福地生活。孩子的心关闭了,就是在牺牲自己本自具足的开心来提醒家长的错误,帮助家长不断完善自我。当家长真正敞开自己的心看见孩子的心,减少对孩子的障碍,还他本自具足的自性,孩子的心也就自然开了。



 

      在这里将这篇《真爱的发生》分享给大家,此诗文转自《非暴力沟通》一书,希望能对大家对与子女关系相处有启发。

 

当你只注意一个人的行为,
你没有看见他;
当你关注一个人的行为背后的意图,
你开始看他;
当你关心一个人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
你看见他了。
透过你的心看见另一颗心,
这是一个生命看见另一个生命,
也是生命与生命相遇了,
爱就发生了,
爱会开始在心之间流动,
喜悦而动人!
这就是吸引而幸福!

 

当你只注意一个人的行为,
你没有看见他;
当你关注一个人的行为背后的意图,
你开始看他;
当你关心一个人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
你看见他了。
透过你的心看见另一颗心,
这是一个生命看见另一个生命,
也是生命与生命相遇了,
爱就发生了,
爱会开始在心之间流动,
喜悦而动人!
这就是吸引而幸福!

 

当你只关注自己的行为时,
你就没有看见自己;
当你关注自己行为背后的意图时,
你就开始看自己了;
当你关心自己意图背面的需要和感受时,
你才真的看见自己了。
透过内心看见了自己的心灵真相,
这是你的生命和心相遇了,
爱自己就发生,
并开始在自己身上流动,
你整个人就和谐而平静! 
这就是真爱的发生!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祝各位在自我修行的路上不断成长提升!

祝福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