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成长是不断通过“事上练”完善自我的过程——行知学堂“知行合一”剪影


前言:

王阳明先生说:“人须在事上练,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做事过程就是运用思维的过程,也是练习思维的最好方式。行知学堂名称的蕴意就是“行重于知,知行合一”,运行中自然遵循这样的理念。并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创造各种环境让孩子们有更多实践做事的机会,学习、做事平衡发展。那么,知行合一具体是怎样做的?



第一部分 行知如何践行“事上练”



一、学堂内部实践


1、学堂学生生活全部自理,碗筷及所有衣物自行清洗,床单被褥都由自己定期清理、晾晒,大点的同学会帮助小同学,但小同学也不会坐等其享,都会做自己能做的事。通过生活细节,让学生们从小学会为自己负起责任。



2、学堂里每个班有几块菜地,开地、种植、养护、收成,还可以把蔬果卖给食堂。看似简单,实际上已经在运作农产链。同学们不但体验了身本家的辛苦,也体会到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果实的富足感。



3、有的班级还进行做手工艺品、做创意食品点心背到镇上卖,完成采购、生产、包装出货、销售,包括生产企业运作集人力资源管理(分工),成本(计水电气、原料等)、财务(收入、利润计算)等全流程。犹如一个小企业雏形,同学们还没有进入企业已经亲自参与过企业运作,那么,当学生到二十几岁一旦进入企业,他会不会更容易看到这个企业每个人在做什么?为什么做?自然就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待企业各环节连接和问题,而不是站在一个生产线员工的角度。


 

4、做小助教

在学堂里,明德班和天健班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尝试协助其他老师带弟弟妹妹们英语学习,他们带着小同学玩中学,使同学们增强学习的乐趣,因此,受弟弟妹妹们欢迎。


在班级内部,明德女生们也已经开始备课,讲课。首先,由全班进行分组备课,每个人备课后先给小组讲课,小组成员找漏洞、提问题等,帮助自己完善不足,再修改、试讲。以此方式,每个小组之间再进行试讲PK,最终选出一个人可以对外(班)讲课。



5、全校卫生由各班学生轮流负责管理,学生宿舍由明德班女生和天健男生负责管理,每周末各班轮流为全校师生做一天饭菜,学校的大小活动都由学生进行主办等等。同学们在这些“当家”的过程中不但练习做事能力,也练习负责任的态度、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做到生活即教育,教育贯穿生活。




二、学堂外部实践


1、游学

本学期,今日备考班和天健班、明德班均开展过到体制学校游学的活动。我们的师生去游学,带着一份“礼物”的心态,把好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别人的同时,也敞开胸怀学习他人的优点,共同成长。无论是备课还是带运动、带英语,都想的是如何帮助到帮我们创造游学环境的学校师生,在对方对新教育真心理解和需要的时候,通过自己的能力圈给予回馈,不去做消费别人的事情。



2、社会实践

年龄9-13岁阶段的班级,在每个学期都会有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如:6月初,孔宇翔老师带的天健班在深圳进行了为期一周综合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对社会阶层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了解社会,去城市找工作,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三天,锻炼孩子的社会生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找工作中不断遇到困难和挫折,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去大学做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看清现在大学的状态,同时锻炼沟通表达能力。

 

5月,明德班社会实践的场地为广州某国际电子外贸城,职位是外贸导购员,这既是一次对同学们英语实际运用交流水平、做事心态的完全真实的检验,也是一次让同学们对社会生活的综合体验。外贸城锻炼结束后,我们还访问了广州的两所重点大学和黄埔军校旧址。

 

下面以明德班为代表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经历:


第二部分  经历社会检验



在此,捕捉几个点,来分享外贸城社会实践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行和知的距离,经历社会检验的过程:



一、与社会接轨——从承担责任开始


社会实践是学生脱离熟悉(安全)的校园,通过投入真实社会环境,将自己所学运用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机会,因此,我们尽可能抓住每一个细节让学生从中获得身心锻炼的机会,从出发的前三天,同学们已经开始与社会接轨做铺垫,主要在为本次社会实践做相关准备工作,包括人员分组、对产品进行了解、销售场景模拟、准备路线方案、物资等。

 

本次出行分三小组,全程由学生进行导航带队,各组长负责小组安全、协调事项,在过程中出现带错路、坐错站等情况时,带队同学一开始会出现慌张、不知所措,当她看到身后的团队时,她不得不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团队的群策群力也因此发挥的更加充分,大部分学生都有意识的参与到解决问题的队列之中。戴同学经历带队之后,心也更加沉稳,意外发现自己过去的晕车习惯,这次尽管车程很长居然完全没有出现。

 

郑同学从开始带队,路线出现问题,被队员质疑,带来不自信,感到疲惫无力,到旅程后半段选路线时的坚定,这不仅锻炼了孩子带队能力、应变能力、思维敏捷度、抗压能力,也检验了其责任心,考验了团队的合作凝聚力,这无不验证了目标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当一个人确立目标、肩负使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起责任时,自然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产生突破自己的意识。



二、路途启发——万事万物皆智慧



明德班十五名师生5月24日早晨从罗浮校区出发,历经7小时到达目的地,6月1日从广州返回,用时8小时到达,往返历程约240公里,采用徒步、公共交通换乘的方式跨镇、市,共换乘8次车,穿梭一百多个站,其中没有公交的路途徒步约30公里(含走错路)。

 

一路上,无论是炎热的正午、飞尘的省道,还是拥挤的公交、饥饿的身体,无一人抱怨或掉队,跨市路段,偶遇路边早餐店里简单实惠的包子、馒头,就是徒步后最惊喜的早餐。学生们乐观的心态和高温下的顽强意志,无不是因为有在学堂通过日常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运动使孩子身体更加健康,那么,在学堂学生的成长阶段中,运动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心路?


明德班韦欣然同学的分享



各位来宾们,大家好!我是来自行知学堂明德班的韦欣然。

 

在我们学堂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坐在教室里学习,每天会有3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日常运动项目有跑步、垫上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等等,做起来也并不轻松,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跑步二十分钟就会浑身湿透,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每周定下的目标,不断在运动上面突破自己。在提高运动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极大的突破和改变。

 


在进入新教育之前,我一直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女孩,感冒、发烧是我生活中的“常客”。我身上也有不少其他缺点,比如说:自卑、多病、懒惰、很少有笑容。

 

在刚开始进入新教育时,我对每天的运动抱着抗拒心理,虽然不会在运动上面偷懒心底却不喜欢运动,但是当我在运动上有了突破并慢慢意识到它对自己的重要性时,我便把运动当作一种习惯,打消了之前的抗拒心理。

 

一开始,我很讨厌运动,觉得运动是一件受苦受累的事情,对于运动的目的也很模糊——觉得“做运动”是老师要求的,是做给家长看的,或者是不想让自己与其他人不同。当面对一些“高难度”动作时,我心里对运动充满恐惧。看着身边的同学运动能力比我强很多,我的自卑心理也开始出现,因此原地踏步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今日学堂被淘汰后,我便转到了行知学堂,开始了新的“运动历程”。我惊讶地发现:行知学堂对于学生的要求,比今日学堂还要严格。在行知学堂,我接受了更为艰苦的运动训练,身体机能变得更好,也慢慢在心底平静地接受了每天的运动。

 

在那段时间里,我接受了大量的体能训练,身体变得更加结实,也通过拳击实战锻炼了自己的勇气和决心:一开始我十分惧怕拳击实战,很怕自己被打,也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人的攻击。但是在一次次的实战中,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因为如果我不防御好、不主动进攻,我就只会被别人打,因此我必须改变、必须面对。慢慢地,我能够克服自己的恐惧心了,即使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也能够更加冷静地应对、主动出击。

 

这一年里,我通过不断练习垫上运动,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连我自己都很惊讶。现在我能够做好那些我曾经认为“永远不可能做到”的动作和成绩,相比起最开始进入新教育的自己,进步很大,而这与我在运动上的突破密切相关。


 

现在的我更加阳光、积极,能够主动挑战困难,当然也不再经常生病。现在我站在这里与你们分享,有一部分勇气就来自于我在运动上突破后获得的成就感,它增加了我的信心。这样的信心给我动力,使我能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断突破自己、成长的更快!

 

最后,希望那些有懒惰、自卑心理的孩子们也能够通过运动来提升体质及自信心,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



听完欣然同学的分享,您大概了解了学生在学堂做运动的时候,绝不是学习动作本身,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深层收获,这些成长就是人生路上的奠基石,帮助他们通往自己目标的道路上走的脚踏实地。


这一路上,看似只是枯燥的行走,而收获的却是我们在高温中战胜自我的喜悦。同时我们也收获到了旅途中万事万物,给我们带来智慧的启迪。



1、芒果带来的启发——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


公路边芒果树下拣芒果,成了同学们等车休息的乐趣。他们发现,落下的芒果虽多,但都不如树上挂的大,借此机会,老师引导大家边拣边思考芒果为什么没熟也会落,而树上挂的芒果比落下的更大?


同学们分别从落果和成长中的芒果角度思考:


第一、落果的经营者“态度”。


第二、真实面对输赢。有的同学说,落果应该是自

己不愿意成长被其他兄弟姐妹PK掉的,虽然不是自愿落下来的,不得不面对输的结果。


第三、未落的果子是PK中的赢家,且一定是愿意茁壮成长的。


通过芒果现象,从而更加深刻的体察到自然界中优胜劣汰的规律,人也是自然界的物种之一,也自然遵循着优胜劣汰的规律,只有不断成长自己,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才可能成为不被社会淘汰的对象。在成长中,只有自己有成长愿心,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想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在任何时候心中有一颗打造“礼物”的心,才可能成为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人,不容易被淘汰。


2、公交司机带来的启发——换位思维,给人带来良好的体验


在增城公交车上,大家体验到一个公交司机非常细心为乘客着想,这不就是给人良好的体验吗?如车上放古典音乐,使乘客们更安静。因为空调坏,而中途耐心向乘客说明情况,为大家换一辆车,提醒大家耐心等待。


这不仅唤起了同学们上月听过的马云先生的演讲,当前社会人类越来越重视体验,因此能够给人良好体验的人就能够有更多机会获得成功。而这类人的特点是容易去理解和支持他人,懂得体验,感受力较好,凡事从他人角度换位思考,而在这方面女性普遍比男性更有优势,而男性具有较强的理性,当具备了感受力和理解力,比女性更容易成功,这位叔叔一定是带着爱在做自己的工作,所以他才有心为顾客着想,那么如果去做其他的工作,也一定是受欢迎的。大家通过分析发现了这正是本次社会实践中的职位要像叔叔学习的方面,要学会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推销,在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凡事换位思考。 



三、工作——经受重重困难的检验



1、用行动赢得老板认可,获得正式工作机会


本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去电子城外与来中国进货的外宾交流介绍自己的产品,并获得外宾的信任,将外宾引导至店中了解产品实物,达成产品销售交易。这对学生们的交流沟通、英文反应速度要求比较高。由于学生们第一次与外国人带任务交流,且对电子产品众多专业词汇不够熟悉,所以,大部分同学第一天的上午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还比较胆怯,有些不敢主动说话,眼睁睁看着潜在客户路过身旁。有的同学鼓起勇气主动找几位客户交流后,频繁被拒绝,内心升起失落感。有的同学不禁着急了起来,心想第一天来工作,一定要尽全力多做些客户,以让自己成为店里的一份礼物。热心的老板分享自己的销售经验,比如做销售先销售的不是产品而是自己的人品,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而不是一味的推销产品,换位思考,给予客户良好的体验…… 同学们突然发现很多内容都是老师曾在课堂上讲过的,通过听老板分享,验证了老师讲的确实是实用的智慧,根据现在的环境,可以很轻松的运用出来了。

 


在下午的时候,同学们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且给店里带来了一批接一批的意向客户,连续忙碌五个小时都不愿意休息,这源于同学们通过突破自我升起内在的成就感,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对全新的第二天充满期待,因为她们相信,自己的状态和销售能力只会越来越好。即便晚上回去要忙到十一点才睡觉,比在学堂晚睡1.5小时,但是并没有同学因感到身体的疲惫而影响工作状态,学生们身上体现出的顽强意志,让周围的商家邻居们都叹为观止。


 

值得老师思考的是,在教学中,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平时在学生成长需要时,只要正心正念的做帮助学生成长的引导,而不是期望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被动成长。我们平时讲主题课、心理行为引导、辩论、模拟实践,都在学生的意识层面播种下种子,待环境允许时,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很快的生根发芽。

 

老板很满意地正式录用了这批学生,认为她们的适应能力很强,有很乐观向上的态度,这是很多成年新员工都做不到的。但我们深知,学生们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2、至上实践——每天刷新自己



初工作,从心态方面:同学们在遇到障碍时普遍难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反而找客户的原因,认为自己很真诚,也有实体店,可是客户却不相信自己。因此,她们经受着老板和客户的重重考验,体会到工作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轻松”,身心承压能力也得到非常大的挑战。

 

学生们在这次社会实践中用她们的视角来了解现实的社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看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很有必要。学生们在实践的职位中,首先面对的是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问题。

 

每天晚上,老师会带学生进行当天的工作总结,从没有完成当天业绩的学生开始讨论,没完成业绩的同学主要有哪些表现?


第一,恐惧,害怕被拒绝。表情木讷,看到客户后紧张,表情绷的比较紧,交流时给人的感觉比较压抑,屡遭拒绝。


第二,缺乏目标感,贪玩,自己拿着好玩的产品玩,不了解其他产品,忘记自己的目标。


第三,得意忘形,认为客户愿意跟自己到店里,自己就放松了,认为自己已经“成交”了,热情度直接下降,没有换位理解客户心情,导致客户走到半路退出。


第四、挑客户,有些同学看到肤色接近国人的比较容易接受,而对黑人有些“害怕”,于是不愿意去主动交流。

 

完成业绩的同学表现主要有哪些?


第一、第一次工作,对新的事物比较好奇,多了解产品特点,借此想要通过与外国人沟通验证自己的英语水平。


第二、面施做的很到位,亲和力较好,给人轻松愉悦感,得到客户的好评。


第三、每当被拒绝时,及时觉察自己的问题,在遇到下一个客户时修正,因此,很期待迎接下一个客户。


第四、当老板娘热心把销售经验分享给自己时,很耐心的学习,并学以致用。


第五、耐心,在客户犹豫很久没有下单时,耐心的同学会细致的给客户介绍产品,并让客户通过产品和介绍来体验产品的性能。


每天通过总结分析对比,大家很清晰的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在第二天大部分同学已经可以比较流畅的和各种外宾交流,并达成销售交易。


在第三天的工作中,同学们就已经驾轻就熟了,都完成了自己当天的业绩目标。很多客户特别喜欢这群学生,除了英文很棒,还跟大多学生“不一样”,得知她们是来社会实践,经常在路过时邀请学生们合影。有位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客户,和学生交流并达成合作之后说:“我来广州电子城几年了,第一次有种在USA的感觉”,有两位客户在听学生介绍产品时,由于对产品的了解不够详细,其他销售员有些着急想补充介绍,客户直接要求其他销售员shut up,说只认那个小的销售员,最后下单。


四天下来,学生们都与很多常来的外宾客户认识了,大部分客户看到她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忙完当天的进货,也愿意主动和学生们聊一会儿,她们和客户的聊天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比如:聊客户最喜欢自己国家的什么、去过中国的哪里?每个人都期待与客户交流,无论对方是否有意向下单,只要用心去了解对方的需求,认为有几分钟的交流过程都是对自己很好的锻炼。


 3、了解人性——负面的人盼着别人失败,正面的人希望别人成功



工作第三天时,由于同学们工作的状态和业务效果不错,不但给一贯冷清的地下商场1号店铺带来了很多人流量,还给人流量较多的2号店铺增加了客户进店和成交机会,同时,学生们第一天在老板的培训中很清楚做业务建立在不影响别的店经营的情况下才去跟客户交流。

 

1号店铺商家的邻居们都很喜欢这些学生,鼓励她们每天多带些客户下来,因为人流量的增加显然也给邻居们带来了更多销售机会;

 

学生们对2号店铺商家的邻居们的感受是眼神有一些敌意,从来不正眼看我们,显然认为我们带走了很多客户,影响了自己店里的人气。就在当天下午,学生们的工作出现被异常行为的人干扰,或询问调查是否是老板雇用未成年人,或在商场外被保安驱赶。这些都给学生们的安全和社会实践带来了潜在的隐患。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不得不考虑对策,减少销售人员,方法是将一组4人通过业绩考核的方式淘汰失业一天,在职人员则将橘黄色工作服换为便服,减少引起更多外界人士不必要的关注。

 

同学们深刻体验到,做人做事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顺利,就算自己没有伤害别人,也要小心身边那些负面的人。



 4、在生活中学习转境——提升自由度




我们每天早上6:10分开始跑步运动1.5小时,8点半出发,10点之前到达电子城,平均每天徒步10公里上下班。之所以选择徒步上下班,是因为同学们认为10公里路不算长,大家体验过广州的地铁拥挤程度,与其花时间排队,宁愿选择早些出发徒步,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在路上多了解这个城市。因此,同学们既可以选择公交,也可以选择地铁、骑车、走路。由于房间床位住不下所有人,打地铺也会抢着睡,中午在空当店铺门前也可以小憩。孩子们长期多素少肉,对食物要求简单,晚上回到住处,为了有更多时间写日总,常常馒头夹酱,或吃点水果,对比着每天必需追赶交通工具、下班要去炒菜做饭的职业族,她们深刻地感受到自由。


5、离别之际——希望孩子们能够再来



经历五天的工作,尽管体验到做业务的艰难和身体的疲惫,学生们依然热爱自己的“职业”,有学生向老师提出申请是否可以再延长一周,因为这周谈的一些意向客户,可能在下周就会下单了。应了老板的话,她们比招来半年的销售员工还更有责任感,不怕困难、更加主动、有激情。

 

五天时间,学生们与老板、商家邻居、来自各国的客户一起相处的越来越熟悉,老板和所有的孩子拥抱,激动的流泪,舍不得孩子们,不只因为她们能给店里带来生意利益,而是通过这些学生,她看到了一群“不一样”的人,老板也因此对新教育产生了兴趣,并提出邀请学生们协助她们的公益组织去农村学校开展助学活动。于是,我们说明情况进行婉拒,并将清一老师的博文推荐给她,当她对新教育学习了解之后,再到学堂参观,也许能对自己身边的孩子更有帮助,并通过助学平台真正的帮助到更多孩子。

 

业绩是可量化的,而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成长与突破是无法量化的,她们在通过社会平台获得成长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珍惜机会,并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传播新教育,因为她们知道,无论走到哪里,她们是新教育学堂的学生,要成为一份礼物。

 

俗话说,善始善终,即便是结束之时,学生们也在很积极的寻找客户,想给老板多留下一些礼物,希望能以最美好的方式来结束本次社会实践,给社会留下一个好印象。



第三部分   高校之旅



本次社会实践末尾最精彩的事情,莫过于大家通过完成作业闯关获得的广州高校之旅,同学们带着期待来到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到了校园,不禁震撼大学校园的阔气以及优美环境,并体验了大学生课堂,作为“小记者”分小组设计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进行中英文采访。下面请几位同学谈谈她们的见闻:



同学1:

大家好,我叫肖雅锐,今年14岁,我来自行知学堂明德班。

 

我们在参观大学城的之前准备了十个问题,通过这十个问题我的目的是了解一下大学生的生活和他们对大学的态度,并通过这次对他们大概的了解,使我心中的目标更坚定了,因为我原本还对大学生活有那么一点好奇,但现在我已经清楚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所以这次去参观大学城,我不仅仅了解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更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所以说这次的参观对我来说意义深远。

 

我在参观的过程中,通过对他们的采访调查和观察,发现他们的每一天主要是上课,吃饭,睡觉,社团,娱乐,没有采访到一个人清楚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大学里教给他们的只是知识,缺乏精神指引,所以他们没有目标,只是日复一日的学习,修学分,等着毕业,这样的生活他们竟然认为是自由的。下面谈谈我是如何成长为有目标的人的……

 

作为这一学期刚入行知学堂的新生,一个学期我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学期中最大的改变——明确目标。

 

一、原来状态



刚入学时,我并没有目标,所以整个人的状态用一个字形容就是“懒”,例如在冬天能不洗澡就不洗,夏天运动过后能不换衣服就不换衣服,在之前体制学校的时候能抄答案就抄答案,反正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一旦惹到自己,就大发雷霆。


这就是我没目标时的状态,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认为周围的一切只要围着我转就可以了。

 

二、初遇挑战



进入行知学堂后,我发现很多生活习惯和我原来不一样的,很多事都要自己去做,所以有点不习惯。但是我又很喜欢学堂老师的教学,让我的收获很大,所以我也很想能够留在学堂,成为那些老生中的一员,而且不想被淘汰,虽然心里这样想,但平时还是会有时候忘了我如果不努力就会淘汰的可能,原因是我并没有自己的成长目标。

 

三、目标引导



学期初,桂芳老师上完目标引导课,并给我们留了一项课后作业,让我们以《我是个有目标的人》为辩题,举行一场佛式辩论,在辩论的刚开始,我还在因为不确定自己的目标而感到紧张,但当辩论进行到后面,慢慢被细心的同学找出破绽,让我陷入了焦急,无法守住自己的论点。但其他同学上台守辩时,我成为找漏洞的一方,才真正地开始思考,为什么我能帮别人找出逻辑漏洞,却不能发现自己的?有目标的同学,他们总能清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不容易被辩倒,那时我才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没有目标感的人,这样的想法使我停下来反思,为什么没有目标?而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别人说什么好我就去做什么,反正家长也会为我安排,我不用思考。所以我会经常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会苦恼。


直到辩论结束,通过桂芳老师带我们分析目标的意义,家长的引导,自己的思考,身边伙伴的影响,我从内心更想持续走新教育这条路,比如去做新教育老师,因为我认为能做好新教育老师就有能力做好更多事,就有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这就是我的目标刚开始成形的时候。

 

四、实践检验



本学期后半期,我体验了做老师带国附的学生的经历,我发现带学生是不容易的,有时发现自己学过的,教的时候却用不出来,或者不能很快的抓到问题的根本,解决问题效率就比较低,这个过程桂芳老师就会及时发现我的问题,并给予引导,有时我的问题连自己都没有发现,所以我也更能理解老师平时带我们的用心,这使我的目标更坚定了。

 

五、目前状态



现在我因为明确目标,而不像以前那样懒散了,并会在生活中渐渐地变得主动、爱思考、喜欢做事,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好了。因为我知道,每当做事的时候不就是在检验自己能够学以致用吗?在做事的过程中就可以不断纠正自己对理论理解的偏差,及时发现自己是否空有一些道理。因此,我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更“实”了:会检测我学会没有,不能只是嘴上会说,还要能运用出来,否则不一定是真正的理解。



所以一个人在拥有一个明确、坚定的目标前,难免会遇到迷茫的阶段,然后是自己的决心,当有了“我是个有目标的人”这样的信念,通过设计自己的梦想板蓝图,不断达成自己的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自己的成就感也就越强。通过做事,不断强化自己所学,不断改善自己,行动力也更强,在各方面越来越有信心。


现在,我可以很坚定的说,我是一个有目标的人。



同学2:

大家好,我叫张文麒,今年13岁,我来自行知学堂明德班。

 

我采访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他们考大学文凭主要是为了找好工作需要文凭,他们说在公司应聘的时候会先看你是哪个学校出来的,再考虑要不要雇佣这个人,所以文凭很重要。


第二、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普遍认为毕业以后自己就会出来找工作,现在读书除了要找工作,不知道还有什么理由。


第三、如果没有了作业和课程,就只能睡觉、聊天、逛街、上网,很多人没想过要去用业余时间来提升自己。


第四、基本不喜欢运动(除了体校孩子),除了上体育课不会在空余时间想要锻炼自己的体质,所以身体会比较弱。


通过这次校园采访和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体验,在课本学到的东西考试很好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就会比较难,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体悟,不断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同学3:

大家好,我叫戴歆,今年13岁,我来自行知学堂明德班。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和那些外贸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英语交流,有很多男生听到英语就避而远之,或者是找很多借口不敢说英语。他们会很多词汇,但是他们少了英语交流的环境,不能脱口而出对话,所以就自然而然的对自己的英语不自信。


我通过这个调查感受到了我们很幸福,因为我们学习的英语是能日常交流,而且还能与外国人谈业务。


我还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很不专心,坐在后排玩手机、聊天,干着自己的事,其实这也体现了他们并不尊重老师,或者老师讲的他们不喜欢、没有选上他们希望的课就会出现这种现象。每一个接受采访的人似乎都认为自己已经挺自由了,因为不会像在高中学习那样紧张,而且也不会被家长老师管着。我认为放纵自己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我喜欢山本耀司所说的自由:“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感谢大家聆听! 


第四部分 认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最后一站,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来了解黄埔军校的教育理念,对比上午体验过的名校学习生活、自己在新教育的学习生活,再看一看曾经为保卫民族培养出一代卓越革命军人的黄埔军校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孙中山先生的教育核心价值观,更深入了解黄埔军校对教育的态度。由于同学们并不了解军人需要做什么,于是,借此机会带学生一起分析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人具备怎样的素质。

 

 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之本”,20年代,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分别是“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黄埔军校要求学生“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因此,培养出一批“武可文可可武可文,文能武能能文能武”之士。

 

 同学们通过参观,发现黄埔军校的学员住和用的都很简朴,但又不失大气端庄。他们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必须年满18-25岁方可报名,通过县、地区、省层层筛选才有机会到广州校本部面试录取的,培养的学员平时要练武,要守军纪(规则),离开学校是能去给部队讲课,也能上战场带队、浴血奋战。在九十多年前,就实实在在地已经培养出了上台能讲、上场能打、提笔能写、进校能带班、能带团队的五项全能人才。同学们不禁振奋,原来自己在十岁左右就有机会开始接受了类似培养理念的教育。她们真真切切地更加清晰自己想要的成长方向,更加珍惜在新教育之路的成长环境。


以下是学生日记摘录:


第五部分:不断突破,才更有力量


通过学生们前面的学习成果展示,以及在前四部分以“知行合一”为主题的学期剪影,相信您也更加了解学生们在学堂学习生活,学习、做人、通过不断“事上练”完善自我,创造环境帮助孩子做渴望成为的那个自己。老师坚定并践行教其心、育其身的核心理念,不断突破自我,方能育人。


我们每个灵魂都是喜欢成长的,只有做符合灵魂意愿的事情,一个人才能获得内在的喜悦。突破,面对这样一个铿锵有力的词语,把多少孩子拒之门外,又征服多少成人的意志力?我们来听一听学生从突破自我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



大家好,我是钟红宇,今年13岁,来自行知学堂明德班。


一、试读第一天被淘汰


爸妈送我来到行知学堂的时候,我自己也并不知新教育是什么,我为什么来行知?对于老师说的任何事情和运动,我都并不是和很积极的去参与,所以在试读第一天的下午,我就被淘汰掉了。那时我也没觉得有任何遗憾,我拉着行李想着赶紧走时,父母告诉我:红宇,这是一个很好的学校,你留在这里,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于是,我淋着大雨跑到办公室门口说:老师,我想留下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那么勇敢的举动,也同时开始了我人生的一次转折点。



二、原来的我是什么样子


如果当时我并没有勇气去踏出返回的那一步,就没有劲头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可能依然在原来的学校里颓废着,或者已经厌学离开学校去工厂打工,甚至在家里自卑的什么都不想去面对。因为,在体制学校时,我既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非常厌倦学习和一天到晚坐在那听老师讲课,成绩不好老师是不理我的。


由于爷爷奶奶对我百般宠爱,我就是家里的“公主”,所以自然唯我独尊,不是父母心中听话的好孩子,脾气像放在口袋里的“玩具”时不时拿出来给别人看看,一旦不顺我意,脸色直接晴转阴雨,估计你们都会很讨厌这样的小孩,也会让自己的孩子远离这种伙伴。小伙伴不喜欢我,我就只有烦恼,不想呆在学校里。脾气也越来越大,常常还会对妈妈发脾气、抱怨。因为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所以一有机会就会拿周围的一切发飙,每次发完脾气,自己很难受,可是只是听到批评,没有人理解,我就越想变本加厉的去耍脾气。



三、突破中的起起伏伏


不过现在,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也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自己也正在朝着自己的目标慢慢靠拢,我也奇妙的发现:当一个人开始改变时,我的面相也跟随着内心慢慢的变化了,变柔和了。


在行知勇毅班一个学期后,我考上了二期英语突破班,在突破E班里我成长的飞快,英语也是一样。从突破E班返回行知中级班,我刚开始满怀希望,也对学习有很大的激情,在第一个月,我的运动和价值伙伴都在第一名,但是,渐渐感受到班里并不像以前的突破班那么融洽,也不想呆在班里继续学习,所以我的状态就像瀑布下的水流一样,飞快地往下滑,剩下的大半个学期我都一直是消沉的度过,遇到什么事我都先给自己设限说“我不行”,就算老师鼓励我去尝试,我还是不愿意去做。我越来越感到无聊,烦恼,逃避。就算来学堂一年多,我还是会出现“小姐”脾气,甚至赌气的时候什么都听不进去,还藏起来,让老师和家长很担心。那学期,我是班级内淘汰的对象。期末,在老师的综合商讨下,才决定再次给予我机会留在行知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再次差一点与新教育擦肩而过。


在行知的第三学期我进入到明德班,这学期,老师更多的是教我们如何学以致用,把学到的道理运用出来,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会通过我们的行为来结合我们所学进行实际的分析,带我们讨论,感觉就算不上课,每天都能通过各种人、事、物,学到东西。平时遇到不合我意,或者不想走出舒适圈的时候,我还是会出现逃避和情绪,但调整情绪的时间越来越快了,当老师鼓励我们表达真实的自己时,也发现大家越来越包容理解我,我也渐渐愿意表达自己,情绪出现的越来越少。


四、突破后的我更有力量


让我感触比较深的,首先是我们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里我学会了如何跟顾客沟通交流,把我们的感受力和观察力用出来,同时我在社会实践中也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在与人沟通中,更进一步的了解人性的特点。而且我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轻易的发脾气,而是想去解决问题,人际关系就越来越好,得到很多外国客户的认可。


其次,我们在国附带学生的时候,我会发现,有的学生就很像曾经的自己,发脾气、抱怨,使周围的伙伴不喜欢。由于我自己有过这样的成长阶段,我也更能理解她,还会更有耐心想去帮助她。小伙伴们也越来越喜欢我和他们一起学英语。


在这学期我突破了自我设限的问题,体现在运动、英语和做事中,每一次突破都会带给我不同的喜悦,同时让我明白突破前的那一刻都是痛苦的,甚至令你想放弃,但是,每次一次挑战后都是快乐的,那种快乐是很难描述出来的,可能是流着眼泪,也可能是什么也不想说,但心里能静下来了,感觉到更有力量。


虽然,看似我只是突破了自我设限,但当我迈出设限的大门时,我看见了阳光和彩虹,还有很多成长的机会等待着我,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欣喜。现在,当我带着突破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的时候,我不再惧怕自己做不到,很少出现逃避。


五、感恩帮助我的人


这些变化,除了老师和伙伴对我的帮助,还有在做事中,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了,我曾经存在的问题,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及走向社会之后的发展有多大的破坏,如果我还是按原来自己“喜欢”的模式去面对一切,大概我很快也会被社会淘汰。


我很庆幸自己身边有这么多帮助我的老师和伙伴,特别感恩你们!


感恩爸爸妈妈让我接受了新教育,一直支持我,鼓励我。谢谢您们!



在我们老师的眼里,没有好生、差生,只有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只要有成长愿心,养育方式符合自然规律,相信,每一朵都会盛开,只是开花期不同。每一次突破,都会带来对成长的渴望,也将成为人生的转折,从而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前面我们讲到,家校合力助力于孩子成长,家长是孩子第一位老师,家长越支持,家长越成长,孩子进步越快。

 

这次社会实践就是钟红宇妈妈提供全程支持和协助,感恩红宇妈妈,感恩相遇并帮助我们成长的每一个人。是你们帮助同学们经历了社会的综合考验,深刻地被“现实社会”上了一课。同学们经过实践的锻炼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敢于面对现实,接纳一切挑战,面对各种困难不断调整自己。这些经历潜移默化地激发着同学们内心成长的动力,更加明了自己不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而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回到学堂时成长目标更加清晰具体。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对孩子人生的影响意义深远,这些孩子无论未来以怎样的方式走向社会,他们对待这个世界的心胸眼界,都会更加宽广,自由度更高,更容易获得内在成就。

 

在社会实践中,成长的不止是孩子,还有老师,整个过程对老师的耐心和综合应对能力的考验非常艰巨。对于在社会磨练十多年的我们来说,透过教育者的视角,重新和孩子们一起认识、思考社会万象。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盲点,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给孩子们带来每个阶段最需要的成长指引。


第六部分   家长分享



2018年行知家长学习和践行简介    

 

在体制学校的孩子都是用考试成绩来展示自己一个学期的成果,新教育的孩子们是用成果来展现自己一个学期的成绩!体制的家长们是感觉如释重负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期末,感觉身心俱疲,因为整天都在操心学习和兴趣班,还要操心孩子各种不省心,所以到了学期结束就感觉放下重担。新教育家长们是如何对待孩子期末?看看以下总结的数据:



走进新教育,不只是选择了一种教育理念,而是选择了一种集教育、医疗、思维、财富的自助生活方式,家长们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使家人身心更加健康,建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以此做好家长的责任,修正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助力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那么,行知的家长们具体是如何“知行合一”地践行新教育的?


吴君豪妈妈和王誉桦爸爸的演讲另文发布


通过今日备考班家长代表吴君豪的妈妈和王誉桦的爸爸的现场精彩分享,打动了不少在场的家长们,只有家长认清新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价值,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在学堂成长的更快。

 

最后感恩清一老师开创了新教育!感恩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所有接纳和帮助我们的人!感恩您的聆听!


END



行重于知  知行合一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