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什么样的教育是“走心”的教育?


大家晚上好!

     我是行知学堂的曾爱华。感谢联盟平台的付出以及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为我们创造了“足不出户”就可以相互交流的机会。上周耿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反省找抽的话题,我觉得自己非常受益。后来我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教育当中,我们是不是需要经常去反思一下,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还可以把它做得更好。那今天晚上我们分享的主题是:什么样的教育是“走心”的教育?主要是把我一线新教育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今天的分享仅仅是我对教育非常有限的理解,仅供参考。



   以下是分享的大纲:



为什么想分享“走心”的教育这个话题?





缘起:源于在教育一线看到的三个现象。


现象一:


   一些刚接触新教育的家长或老师,觉得新教育理念非常好,很想把它实践出来,但是却因为对理念理解不到位,再加上对孩子缺乏了解,生搬硬套,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偏差,反而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有这样的案例,去年江湖课山长讲完“目标型”和“感觉型”的区别,大家都想把孩子培养成目标型的孩子。但是有家长或老师因为对“目标型”和“感觉型”理解不透彻不到位的情况下,生搬硬套拿来框孩子:孩子一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或说出含有“我感觉”的字眼,就马上给孩子下判断:你看你!又在找感觉了。你想想你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目标型还是感觉型?慢慢地,孩子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了,而把它们压在心里。也不表达含“感觉”字眼的内容了。因为孩子发现“感觉型”是一个很敏感的词。我们来想一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山长的理念有问题吗?显然不是!而是施教者对理念理解有偏差,不清楚透彻,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现象二:


   有的家长非常关注自己孩子的教育,也学习了不少教育理念和方法。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不知道怎么落实了,搞得自己很矛盾。比如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爱和自由?是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其中不变的是什么?要变得的是什么?



现象三:


  有的孩子,高大上的概念、理论知道很多,比如我要成为一个卓越的人、至上的人。为什么要成为这样的人?分析起来也条理清晰,头头是道,好有道理。但是仅仅停留在“头脑层面”的知道,停留在一个概念里,行动上却与之相反。大家想想,长此以往的话,孩子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认为如果没有改变的话,孩子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比较虚,言行不一,说空话的人。那这三个现象跟“走心”的教育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在后面会讲到。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这三个现象而展开的。





目的:我分享这个主题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带给一线教育实践者如父母、老师一点点启发,一起把新教育践行好。


   随着新教育不断地分享、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新教育的理念、实践新教育理念,并见证了新教育的奇迹,比如四个月快速突破英语,快速突破数学,更重要的是孩子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心性品质、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看到新教育践行的越来越好,我不时会想的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学堂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对于山长开创、引领的新教育理念,我是否理解到位了。因为只有将山长的理念理解到位,在教育实施、理念执行的过程中才可能减少偏差。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对山长的理念就理解很到位了,我也还在学习提高中。


  走心这一个词放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在今天的主题里,根据上面的三种现象,我有两个理解。先来说说第一种理解:




什么样的教育是走心的教育?




施教者非常了解孩子,给到TA最适合的成长协助,教育引导。



   走心这一个词放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什么是“走心”?比如服务很“走心”,这里“走心”的意思代表着:服务者对于服务对象非常地了解,并提供最适合他的个性化服务。


   如果把教育比作是一种服务的话,我理解的 “走心”就意味着:了解孩子。而走心的教育就是:施教者(老师或父母),在对孩子心理、个性、行为非常了解的情况下,依据孩子当下的心理、个性、行为特点、,给到他更适合的成长协助,有效引导。


   这里分享一个故事:一个几岁的小女孩儿有一次说,长大了之后我要嫁给爸爸,她的姐姐就告诉她:不可以,如果你要嫁给爸爸的话,妈妈就要离开爸爸。结果小女孩儿着急了,我就要嫁给爸爸,但是我又不想妈妈离开爸爸,我们几个人一起生活不可以吗?姐姐接着解释,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如果你要和爸爸结婚,妈妈就得离开爸爸。最后小女孩儿急哭了,说我就是要嫁给爸爸。这个时候如果您是家长,您会怎么说呢?您也许会对孩子说以后找一个比爸爸还好的男生;有的会说你不可以嫁给爸爸,因为你是爸爸的女儿……。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只是惯性的站在我们成人的世界、角度来和孩子沟通,并没有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怎么来解读这个小女孩说出的这样一句话?其实,这个小女孩对于“嫁谁”,并不像大人世界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这个时候在她眼里,就认为爸爸是最好的,最棒的。你如果告诉她找比爸爸更好的,她是不认同的;而告诉她不可以嫁给爸爸,就只会和孩子对立起来。其实当我们摸透了孩子的心理就很好做了,孩子只是非常喜欢、尊敬爸爸,也希望和爸爸有更多时间在一起,小女孩看到妈妈经常和爸爸在一起,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而这位父亲非常明白女儿的心理,于是直接告诉她:“当然可以,你可以嫁给爸爸,然后妈妈也不会离开,我们可以在一起开开心心的生活。”这样她就满足了。等到她慢慢长大,想法就会改变。如果18岁之后再问她要不要嫁给爸爸,她就会傻眼: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孩子也许早就忘了自己说过长大后要嫁给爸爸的事情了。而当时若不了解孩子的内心,只是站在我们的角度去和她沟通,孩子只会更着急,大人可能还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执拗、讲不通道理呢?


   这个故事给我很深的启发,时常给我提醒:要去看到孩子言行背后的心理是什么,观念是什么,脑袋瓜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话,无论作为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就跟孩子类似于生活在两个星球一样:我们的引导就无法和孩子的内心同频,无法触动孩子的内心,从而引起他的改变,甚至搞不好还会引起对抗。所以我们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途径去了解孩子心理、脑袋瓜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回事?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帮助到孩子。




  分享个教学上的案例:比如,这学期我们班刚来的一个新生,快十一岁了,之前从没有离开过父母,刚入学的前几天,白天学习状态非常好,一到傍晚就开始大哭,说要回家,离开父母自己就活不下去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处理?当时我做得第一步,还是先去了解孩子的内心。而不是一开始就给孩子说教,讲很多我以为很正确的道理。从父母方面,我了解到,这孩子对母亲的情感依恋太深,以至于内心独立性弱。从孩子白天的学习状态可以看到,她很积极、向上,遇事会有意识的去想办法解决,而且还有一定的韧劲儿;从孩子口中,我了解到,她非常喜欢学堂的学习生活。有了这三方面的了解后,我知道她不存在不适应学堂的学习、生活的问题,也不存在伙伴相处的问题。她当前唯一的问题就是心理上还不太独立,无法离开父母。那老师需要做得就是:如何协助她适应,协助她的内心走向独立?了解了孩子问题的症结所在,后面的事情就比较好做了。当孩子来找我沟通说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才来接她回去,我说我不清楚,然后顺势引导她从情绪中出来,来解决面对问题:要是爸爸妈妈不来接你回去,你会怎么办?为什么这么问,因为这个孩子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如果没有的话,我这样引导是没有效的。紧接着她告诉我:如果爸爸妈妈不来接她,她会想办法去适应。具体讲了她的适应方式。


   在了解她有这样的心态后,于是和家长沟通配合,孩子的爸爸妈妈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体制学校我们不再去上了,学期结束后,爸爸妈妈才会来接你回家。她听到父母这样,一开始有情绪,后来发现自己没有退路,就慢慢去适应了。同时,为了给到她一个过渡适应期,初期,老师也允许父母一段时间来看看她,互相交流各自的学习、成长、收获。现在这孩子在学堂适应得非常好,不管是学习、做事,还是与伙伴相处状态都很好,是班级女生当中综合能力状态最好的一个。当然父母在家也很积极地在学习、践行新教育。






(1)为什么教学中做到了解孩子很重要?


   看问题更本质。朱云龙老师曾分享过:老师教学的功力,来自于对孩子的了解。我一开始不太明白,后来才有一点体会:对孩子越来越了解,那么看问题的本质就会更准确。而在教育引导,特别是在良好的价值观、心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对于老师来说,观察阻碍孩子成长的问题并找到根本原因,是教育中很 “核心”的部分。


  教育更有针对性。了解孩子,就能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到孩子成长。就像医生只有更了解病人的情况下,才可能开出更有针对性的药方,帮助病人调理好身体。比如心性行为调整中,两个孩子当前出现的是同一个问题“骄傲”,但是你知道行为虽然是一样,但是两孩子却有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小A是一直以来都比较关注自己优点的,此时他呈现出的是阳亢性状态,老师在处理这个孩子的问题时,就要用比他更阳的方式来帮助他调整,更多的打击他的骄傲之气,与此同时培养他的恭敬心,有了恭敬心才更容易能谦卑下来。但小C过去是比较自卑的,老师这时的处理方式就不能用小A的那种方式,而要给一点点打击,同时也给一点点鼓励,以及培养他的恭敬心。




(2)不“走心”又是怎样的一种体现?


   上面我们谈到走心的教育是:施教者(老师或父母),在对孩子心理、个性、行为非常了解的情况下,依据孩子当下的状态,给到他更适合的成长协助,有效引导。那不走心的教育是怎样的一种体现?


   不了解孩子。比如孩子表现出某种状态,我们不知道不了解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找不到根本原因,甚至找错原因。教育圈流行一句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然后,有家长一看到孩子出现某些问题,就盲目不加思考的把这句话当公式一样来套:孩子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比如一个孩子上学期在行知学习状态比较好、目标感也比较强,现在上英语突破班状态起伏。她的妈妈在反思中大概写到:这个学期我自己的学习状态没有上学期好,孩子才会这样的,是我影响了孩子。而前一周这个孩子跟我打电话时说:老师,我自己出现了青春期问题,学习不在状态,胡思乱想,注意力不集中,对班级的一个男生有好感。所以,这个孩子学习状态起伏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妈妈,而是确实出现了青春期问题。妈妈很努力的去改进自己的学习状态,孩子可能也不会有改变,因为她出现这样的状态问题不在妈妈。所以了解孩子,找准问题很重要。有句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教学理念生搬硬套。意思就是,在没有搞清楚一些教学原理的情况下,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教学理念生搬硬套用到孩子身上。比如说,今日的老师在教学中曾经示范过:让孩子互送礼物改进自己的问题,意思就是互相指出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互相找抽。这本身是非常好的一个示范。但是,如果我们只去模仿去模仿学习这个方法,没有去想背后的东西,如今日的老师为什么这样做?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结果是形似神不似。比如,孩子没有真正理解到、体验到互送礼物,互相找抽的意义和价值,反倒演变成了彼此的指责、抱怨,有的孩子有自我价值感比较低,不太自信,因此变得越来越压抑,更加自卑。




   上周听耿老师分享完找抽话题后,我对找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觉得很受益,很有价值。而后我想得是如何把它运用到自我成长和孩子们成长中?怎样让孩子内心真正理解并体验到“找抽”的意义和价值?根据孩子当前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哪些孩子可以多抽一抽?哪些孩子少抽?哪些孩子目前不适合抽?多想一想,将减少可能带来的偏差。因为一动分阴阳,如果做得好,孩子因此也很受益,如果做得不好,反倒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山长曾在一篇博文《厌学如何处理?——搬砖是不是一种方式?”》特别讲到这个问题:要弄清楚背后的教育原理再做事,不能盲目模仿,更不是简单模仿就能成功。就如用搬砖这种方式来调整孩子的学习态度,真正有用的不是“搬砖这个行为”,而是搬砖环境带来的强烈的对比:其他同学都在上课,自己不能上课,只能搬砖,只能看别的同学上课和学习,锻炼。日子长了,他对单调无趣的搬砖很厌烦,却不得不接受。内心逐步升起对学习越来越大的渴望,对融入伙伴群体有越来越大的期待,加上老师有意无意的沟通辅导,这样就可能让孩子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这里还需要保证一点的是:孩子周围有一群非常积极向上的伙伴。如果周围没有建立起可以参照学习的“榜样”,这样的调整就不会起作用。




(3)如何做到“走心”?


   首先是要去了解孩子。那如何才能了解孩子有三个方向可供参考。第一去感受孩子,这个前提是要提升自己的感受力。很强的感受力,带来的换位思维能力或者说同理心能让我们更容易捕捉到学生不易察觉的心理与情绪变化,也能更好的理解他们。这也是今日2.0老师的一个优势。去年我们班的一个孩子去国际今日试读完回来之后,他就跟我说:“老师我发现一个特点,就是2.0老师他们非常的理解我们。”这是几个孩子很深的一个感受。第二、自身对孩子的一个观察;第三、孩子与我们的交流,第四、伙伴的反馈,第五、父母或老师反馈。把这些综合起来,我们就能更加客观立体的了解一个孩子。


   教育者要有一颗纯正的“心”。教学中要走心,先要明晰自己是带着怎样的一颗“心”来做教育、教孩子的。不同的心态,就会促使我们在教育中的不同状态。比如一种心态是:为了自身的成就感。意思就是说:我做老师、做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得非常优秀来证明自己很厉害,很不错。那这样的一种心态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去年朱老师给我们上了内部教学示范课,当时朱老师的一个问题,对我触动非常的大,他说在讲解电影《激辩风云》的时候,他讲了一个主题——教育是如何帮助孩子成长的,其中就提到一点他说:如果你作为一个老师的话,你是想从中学生当中找到成就感,那么你就要对学生有选择,比如说,如果你教那种本身就很优秀的孩子,你会没有成就感的,因为本身很优秀的孩子,他自身就学的很好,他的成长跟你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如果你做老师是为了找感觉的话,你教很优秀的孩子是找不到感觉的。第二,如果教很差劲的孩子,怎么教都教不好的孩子,那么也会很挫败,因为你发现你非常努力的去教,还是看不到孩子成长?你就觉得你自己没有成就感。那么,那种找感觉的老师要教什么样的孩子呢,去教那种不上不下,就是通过你的引导,他会有一点点成长的,这个时候朱老师的建议和分析,对我的内心触动非常的大,也对我后续的一个教学改变很大。因为之前我就有朱老师说的类似的情况。在我教孩子的过程中有找感觉的心理。后来听完朱老师的分享,我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明白了,自己再慢慢地去调整,清福二年级课上山长也讲到,不要在孩子身上找感觉,现在我在这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改进的。




   其次,很多时候考虑问题的方式,包括教学方式会从“我”的角度来出发,而会忽视孩子。因为这种心态是比较自私的,是从“我”的角度来的。所以这种心态的本质,总结下来是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我的身上,而不是放在孩子身上,这样的话我们就无法更客观的来了解,看到孩子。同时也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同,因为孩子很难敞开心来接受你的教导,他明白你是为了自己而去教他,而不是真正的想帮助他的。


   那纯正的心是怎样的呢?纯正的心是:我真心的为了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不是为了找成就感,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行为背后的观念是:我怎样才能真正帮助到他?当有这样的一颗心时,关注点就在孩子身上,会更加懂得尊重孩子、去了解孩子,并找到真正更有利于他成长的方式去协助他成长。


  比如上学期有位家长问我:孩子是否适合在学堂上学?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自身能量偏弱,缺乏自信,如果老师更严格的去训练他,不仅没有反而会打击他的自信心。如果在集体都严格要求的情况下,对他一直特例,降低要求,无形之中可能给他传递一种信息:我是可以例外的,不需要这么严格的要求自己。我是不如别人的。所以我就建议家长去找更适合他的学堂。其中的发心就是:让孩子找到更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不会认为孩子离开了就证明自己教学水平不行,没有这样的心。






   教育者要有一颗敬畏心。对教育要有一种敬畏之心,不要把教育想得太简单,学了一些方法\理念,就贸然去教孩子。从佛家的角度来讲,教人慧命功德很大,但是反过来误人慧命呢?老子告诉我们,任何学说都有“偏性”,就是说任何行为和思想,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学说”,都是分了阴阳。既然分了阴阳,就有偏有弊,“好”与“不好”必然同时生成。为此我们就要更加慎行。这里的“敬畏”不是说,我们不要去做事了。而是要有道家的“不敢为”心,做之前要先想到行动可能带来的阴阳两面是什么?那对于这一点,具体在教学中如何做呢?这里我们学堂老师有在用的一个觉知模型可以参考下:


   我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这么一问,可以更帮助自己觉知: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要帮助孩子的是什么?他有没有?他要不要?我怎么给?我是带着怎样的一种心在做事情的?我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我想要的?——把各种可能性都拿出来看一看,我这样去做,分别会带来怎样的结果?看到阴阳以及各种情况,慎行。


   如果不是我想要的,我该怎样重新选择?——找到更能实现你的目标和结果的方式。案例分享:WYT私自拿别人东西案例,处理中思考的过程。一般惯性反应是:这孩子怎么私自拿别人东西!


   当时我想的是:他为什么会私自去拿别人东西?然后想了各种可能性比如是不是对很喜欢的事物有很强的占有欲或者界限感不强,或者心理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她行为背后的观念是什么?之后我再找孩子沟通,当时就是抱着很纯正的心去,我不是去批评她的,孩子感受到老师是想帮助她坦诚地说了自己为什么这样,私自拿别人东西时的各种感受。而后我想的是,针对TA当前的情况,哪种处理方式更合适?这个过程也就把各种处理方式可能带来的结果想了一遍,选择了更符合自己内心教学原则以及教学目标的方式。这也就是慎行。




什么样的教育是“走心”的教育?



心里真正体悟到而有所成长,而不是头脑层面知道概念。


(1)走心与走脑的区别是什么?


   也许大家听过这样相对的两个词,“走心”与“走脑”。比如某老师的教学效果很走心,某老师的教育效果只是在走脑。这里我理解“走心”的意思是:老师的教育真得让孩子从心理体验到、明白了所讲得是什么,而真正成长了。而走脑呢,仅仅是头脑层面知道了这个概念。有老师曾说:走心的学习,是高层次的学习。走脑的学习,是低层次的学习。怎么来理解?教育“走脑”,孩子获取的只是知识和概念。而“走心”一般伴随着:知道—做到—体验到——悟到——得到这样的过程。这才是真实的成长。

  


(2)什么是成长?


    在这里,我对成长的界定是:自我认知,做出选择,做出行动。只要能促使这三件事情中任何一件事情发生并往更好的方向走,我觉得就是成长,当然三件事能同时发生就更好了。


   怎么来理解?比如说,去年江湖课的时候,山长开始跟我们讲目标型和感觉型人的区别,听完之后自己只是大脑层面模糊的知道了这个概念,对自己只有一个很浅的头脑层面的认知:我是一个感觉型的人。而在年初的清福二年级课程学习中,21天山长从不同角度如团队建设,家校管理,个人成长,教育教学方面来深入的讲这个主题“目标型和感觉型”,对此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特别是讲到小资情调的人,很喜欢找感觉,还觉得自己玩的东西很雅,不俗气。这一下子击中了我:哇,我真得是一个感觉型的人!是真心承认并认识到了,对自我有一个更更清晰的认知。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而且还有这样的心理。比如玩插花、种花、玩香、泡茶,绝对的小资,附庸风雅。之后,当天上完课,我就把自己的QQ头像的照片换了,因为之前放的照片就反应出我的小资情调,找感觉。并告诉自己以目标为导向:踏踏实实做事,把事情做成,把事情做好。这个过程就包含了:自我认知(发现自己真得是一个感觉型的人)——做出选择(选择改变,我不愿意成为一个感觉型的人)——做出行动(把QQ头像换掉,选择改变,并在生活实践中以目标为导向做事情)。这是我个人成长的例子。






  另外,再讲个教学例子以便更好的来理解“什么是成长?

  

   现在我带的是新一届备考今日班,大部分孩子都是刚脱离体制学校入读的新生,个性品质,行为习惯、学习、做事都与学堂老生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自律性方面比较欠缺,比如打扫卫生时四处闲逛,在那儿闲聊,打扫起来浮皮潦草。当时,老师适时提醒一下,发现无效。于是改变策略,不再提醒、干预他们,让他们原貌呈现,老师只当一个观察者,去更多的了解他们的状态、特点,以便后续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也因此第二周的卫生检查(第一周是适应期),我们班是学堂五个班级中的最后一名。按照学堂卫生管理惯例,每周卫生打扫最后一名的班级要去打扫四合院。那如何把这个结果当成“教学资源”而不是麻烦和问题,来真正帮助孩子成长呢?


   自我认知:老师是以引导者协助者的身份,很平和客观不带情绪的帮助他们自我认知:首先让孩子们思考什么是因果?孩子们回答大致如此: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你上辈子做了好事下辈子就有好报,干了坏事就会有恶报。孩子们说得很含糊也不具体,对因果的这些理解也是之前听到比较含糊的词。


    为了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老师直接透过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来理解、看到“因果”。因果中的“果”是什么?是结果,而因就是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为什么你们会得到打扫四合院的“果”? 孩子们开始找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发现是前一周大家打扫卫生不太自律,闲逛,聊天,打扫不仔细,到最后卫生检查员来了,自己还没有打扫完,结果扣了很多分,最终导致班级卫生清扫得了最后一名,而必须承担打扫四合院的结果。到此他们对自己之前打扫的状态和行为有了一个初步的自我认知。这个过程,老师没有直接去下结论评价他们的行为,而只是一个协助孩子自我反思、自我认知的引导者。





   做出选择:问孩子们这样的结果是不是你想要的?为什么?如果不是你想要的,你该怎么办?从而进一步让孩子去理解,要改变结果,必须要从改变原因开始。思考过后,他们觉得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因为这个结果直接反应出他们没有把事情做好以及他们身上的一些问题,同时从班级荣誉感上觉得是有损荣誉班级荣誉的事情。因此他们觉得要改变之前打扫闲逛、聊天、不仔细的状态。

 

   做出行动:那做出选择后,是不是意味着就能做出行动,改变了呢?其实不是,从“头”到“脚”的距离还是蛮长的,头脑层面知道——实际行动做到,还需要一个过程。梳理完,之后去打扫四合院的过程中,一部分孩子在里面还是玩起了“你找我,我找你”捉迷藏游戏。当时如果老师直接去要求他们,监督他们,催促他们,表象的状态是会显得更认真。但是内在却不会发生真正的改变。因为从头脑层面的知道,到内心真正的“悟到”,必然要经历一番“体悟”的过程,这里的体,我的理解是体验的意思,体验行为带来的结果,透过结果来教育。当然,上等根器的人除外。





   那看到这样的状态总不能放任,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于是就想要做什么?而后老师笑眯眯跟他们讲明了一条原则:你们什么时候打扫好,什么时候来找老师检查,什么时候打扫合格,什么时候做后面的事情,包括吃饭。还顺带提醒了一下,不过,以你们现在的打扫状态估计要错过吃饭时间,阿姨把饭菜收了你们就没饭吃了。孩子们应声说知道了。


   到后面,有个别孩子打扫状态开始转变,大部分还是继续玩儿的。为此,老师没再对他们进行任何提醒,而是尊重,让他们自己体验因果,最终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结果到了吃饭时间还没有打扫完,他们因此错过了吃饭时间,到晚上六点多了还在打扫,他们就开始着急起来,更认真了。




   之后老师决定让他们再次体验什么是“因果”,把男生集合,因为分配上男生集体负责的是打扫一楼,让他们自行选出打扫卫生最认真的两位同学以及最不认真的两位分别是谁,之后运用马太效应,重新给他们分配打扫区域。被选出最认真的两位同学,分配最少、最容易打扫的区域,因为他们下午做得更多,而最不认真的同学分配最多、最难打扫得区域,因为下午打扫得少,这也是非常公平的。女生同样如此。后续的打扫,老师更严格的进行检查,先打扫完的先结束,一直到晚上九点多男生才打扫完,女生检查还未通关第二天继续打扫。


   经历这么一番体验、折腾后,他们才深刻的体验到了什么是因果。结果从那以后,他们打扫卫生的状态变了,每天打扫的过程更踏实,自律,团队之间主动担当。这就是他们成长经历的一个过程:认识自我,做出选择,做出行动。


   以上两个例子也说明:真正的成长需要经历:自我认知,做出选择,做出行动来完成的。这给到我们教育的启发是什么?教学过程中这个可以作为参考的一个方向,不仅仅只是把很多道理和概念告诉孩子。现在国际今日英语突破班老师月总的一个反馈:一些孩子很听话,知道很多的概念和道理,但是对很多高大上的概念却不是很理解,更不太知道如何去实践。为此老师给孩子们的建议是:不清楚不理解的概念,不要随便说,说自己能理解听懂的话。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首先老师或父母可能把很多自己都不太明白没有体会的高大上概念塞给了孩子。比如什么是至上?怎么来定义它?虽然每个人的定义不一样,但是您的定义是什么?如果我们不清楚,只是知道一个概念,连实践的方向都不太明。是吗?


   其次,知道了很多概念,但没有体验从而无法体会这个概念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比如现在圈内,电影课和主题课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内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们传递一种观念,建立一种价值观。比如尊重,责任,至上,卓越等。但是只是告诉他这样一个东西,是很空洞的,更无法真正成为孩子内在真正的体悟




(4)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教育中做到“走心”?


   朴实。尽可能和孩子讲自己能懂并有体会的词语。电影《牧马人》中母亲教育孩子的案例,其中女主角教育自己孩子自尊的话语虽然没有很高大上,但是非常朴实:她的孩子才几岁,当听到爷爷有很多的汽车时,孩子说:我要爷爷的汽车。女主角立马严肃而后又温和的与孩子沟通说:“没出息!爷爷的东西再多,那也是爷爷的东西。我们想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才心安。”然后给自己的孩子举了一系列自己是如何做的,并告诉孩子,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一个也不要,这叫“志气”。


   看一些朋友对于什么是走心,什么是对教育的理解,有不少高大上的词。我两三年前也经常讲很多自己不理解的概念与词汇,结果发现自己很不落地,操作起来更是没有方向。而我看到今日不管是1.0还是2.0的老师,对于自己要讲得词,都会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义,看来也让人更能理解。


   事上练——体验、实践。古人说过:学至于行而止,就是说:学习只有到了能够付诸于生活实践,才算是告一段落。又说“徒学无益”,就是说仅仅是学,而不知“行”的话,是毫无价值的。知道、做到、悟到,才能得到。我们培养孩子心性品质,如果只是通过口头教导的方式,哪怕是通过电影课的形式,孩子还只是概念的认知,怎样在实践中把道理用出来才是教育的目的。后来我想我跟孩子们讲一个主题课,一定要有实际体验的东西融进去,因为讲道理完之后他只是有一个很空洞的概念,当孩子有实践体验之后才发现,老师讲的东西真的很有效,孩子自己用出来之后也非常有成就感,这样次数越来越多的时候,就越来越认同老师所讲的道理,也就会更加认同和信服老师,从孩子实践的经验中知道老师所讲的对他是有帮助的.





   比如佛山新教育读书会的吕少金老师以及其他企业家组织举办刘湘子老师的音乐会。当时我们学堂一半儿多的老师和孩子们都去了。当时我的想法是:不能白白的去,一定让吕少金老师他们无私分享的资源产生更大价值。于是我就在思考怎样让这次活动在教学中产生更大的价值。就引导孩子们把“自尊尊人”这个东西融入到最简单的事情中,首先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聆听音乐会的基本礼仪,由基本礼仪介入,怎样展现自己更自尊尊人的身份,不自尊尊人的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而后带孩子练习自尊的言行举止。比如为了做到会场能保持安静,在去之前有多次长达两个小时的夹豆子训练,期间不可以上洗手间,喝水,训练孩子们的自控力、静气等。到现场聆听音乐会时,孩子们真的从入场到整个音乐会过程以及结束出来时,都非常安静有序。在音乐会进行中,有孩子听到旁边的大人在窃窃私语聊天,或者时不时地在拍照。其中一个孩子主动多次提醒他们。因为他们学习聆听音乐礼仪时记住了:讲话、拍照,可能会影响演奏者现场的发挥。这就是通过事上练,来帮助孩子们知行合一,学习成长。

 




    

   一门深入。如果孩子对一个东西还没有理解,就不要急于给他灌输更多我们认为好的东西。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或者价值观的建立,包括要培养它是需要时间的,这一点我有非常深的体会:这次上清福二年级,山长21天的时间都在给我们讲目标型和感觉型的区别,一门深入的让我们来理解这个东西。课程结束后,学员都反馈这样一门深入地学习对自己帮助非常大,触动很深,理解更透彻。因此如果我们对其中的某一个东西还没有理解的话,就从一门深入开始吧!不要急于去抓取更多,因为悟到才是真正的得到。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也感谢各位老师的付出,谢谢大家! 


     

行知学堂:曾爱华

2018.4.24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