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为什么“尊重”是今日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各位新教育圈的家人们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关于“尊重”的话题,共分五部分给大家分享。

  既然是讲“尊重”是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所以我们先看看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是什么,再来研究“尊重”的含义、特征和它的意义和新教育之间是什么关系。最后阐述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特别是要走出曾经的常见误区。

 

一、今日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培养目标

1. 核心理念:教其心,育其身

下面给大家简单的说明一下今日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培养目标。大家都知道今日新教育的核心理念简单的说法就是“教其心,育其身。” 

“心”和“身”两个方面和今天讲的尊重是什么关系呢? 从“心”方面来说,失去了尊重的基础,就没有了作为人的这种独特的心理,即没有了人特有的高级认知和社会心理,更谈不上有精神追求。他就会像动物一样,像曾经出现的猪孩、狼孩一样,他们仍然是个动物。所以人的心与他的自尊有密切的关系;人的身有他的发育的年龄特点和规律,需要尊重,若是违背了就会伤害身体,这一点目前的家长都非常在意——“教其心,育其身”,对教育者来说,要时刻对孩子的身心抱着尊重的心理;对学生来说,要懂得尊重他自己的心和自己的身体,并不断超越自己的身心弱点,不断地至上。所以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其心,育其身”跟尊重有密切的关系。

 


2. 核心价值观:尊重、责任和荣誉

今日新教育经常讲的核心价值观是三个词,除了尊重以外,另外的两个词是责任和荣誉。他们和尊重之间是什么关系?尊重其实是以责任为前提,没有责任,就谈不上它独特的价值,失去价值的依托,就没法建立自尊,尊重和责任是互为前提的。然后把尊重和责任做好了,才有作为人特有的荣耀和荣誉,所以这三者之间是一体三面,紧密相连其核心实质是那颗真诚的奉献的心。

 


3.培养目标和行为准则:14字校训“仁义礼智信孝忠诚敬恕俭勇毅和”


今日学堂14字校训:仁义礼智信忠孝诚敬恕俭勇毅和。这14个字每个字的背后都和尊重有密切的关系,这里不详细展开。再看新教育的目标,在清一老师的不同文章中,对今日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表述。比如:培养最好的中国人,培养未来的领袖和公民,培养自由自尊地行走在地球上的人。无论是最好的中国人,还是合格的领袖和公民,还是自由自尊的行走在地球上的人,背后都离不开自尊,自尊都是它的核心素质。清一老师在“解读精英教育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说到,今日学堂致力于为中国人培养未来的领袖和公民,并把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自尊自强以及所需要的具体的各项素质,写得很具体,建议大家再复习一遍。

 


二、尊重的含义和特征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部分,什么是尊重?尊重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尊重,在百度百科里对尊重的解释是:尊敬,重视。古代尊重是将对方视作比自己地位高,必须重视这样的一种心态和行为。也就是过去只是对自己地位高或者比你年长的人才谈尊重,对下人就不谈尊重的。但是现在已经把尊重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引申为平等相待的心态和言行。

 


我们可以把尊重理解为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等级性的,就是对上对高对大的一种重视的心态; 第二个层面是平等性的。即保持和对象同样的姿态同样的高度,既不把自己放得很高,也不把对方放得很高。

 

今天强调尊重,平等性的谈的比较多。但是我认为我们中国传统的等级性尊重,比如说对长者,对帮助我们的人,为这个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人,应该给予更高的尊重,这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我们不能把对老师的尊重和对学生的尊重、对父母的尊重和对孩子的尊重看作是一回事情。对象不同,尊重还是有差别,它是两种尊重。

 

刚才两种尊重都是狭义的尊重,是指对人的尊重。广义的尊重,比刚才说的两种尊重的含义就更广泛,几乎是无所不包。比如尊重生命。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一个小男孩在沙滩上看到海浪冲起的小鱼,于是一条一条地把小鱼扔回到大海中去。大人说,那么多小鱼,扔不完的,没有人在乎你。那个小男孩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在乎这其实就是对生命的尊重;还有对大自然的尊重,对社会规律或者叫规则的尊重,对事实的尊重。在教育中,更多讲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尊重,不仅是对活人,还有对逝去的人,逝去的人的尸体,他们的荣誉、尊严以及他们的躯壳,都应该给予尊重。有一个故事,说到一个解剖学的教授,他每次带学生解剖尸体的时候,都会对这个尸体进行一个礼敬鞠躬的仪式。因为每一个尸体是当初经过人家同意捐赠给我们用于解剖学习,是在帮助我们。这是非常好的愿心,对这个愿心,我们要尊重。其次就是这是个人体,就算他已经没有生命了,但是我们破坏了它的完整性,我们也应该对他表示应有的敬意。

 


广义的尊重,可以指尊重万物,甚至没有生命的物体,我们也可以谈尊重《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中的“断舍离”,对家里用不着的东西送出去时要表示感谢和祝福。因为每个物品都有它的价值,把它用出来就是尊重。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们心存感谢和祝福,送走它。

 

对人的尊重,根据我们人的主观意图和所作用的方向,可以分自尊和尊人向内的就是自尊,对自我的一种观察;尊人就是评判和对他人的态度言行。两者之间其实也是一体两面:不尊重别人,相当于自己没有素质,没有素养,也是不自尊,也赢不了别人对你的尊重;没有别人对你的尊重,你的自尊也建立不起来。所以自尊和尊人它们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但是要是做不好,又是互损的。自尊低的人也不会尊人。对小学生和对儿童来说,由于它们的主观调控能力比较弱,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成年人赋予它尊重,才能帮他培养起自尊。这个后面再讲。

 

下面讲两个“尊重”的故事:一个是哈默的故事,大家知道哈默是世界石油大王,他曾经作为饥民没有饭吃,去接受镇长发送的食品,但是他不愿意白吃白拿,就去找那个镇长找活干,他说要是没有活做,我就不会接受你的食物,总得让我为你做点什么。否则的话,我就不愿意去吃,也就是不愿意白白占便宜。那个镇长杰克逊先生实在没有事做,没有别的办法想,只好蹲下来,让这个年轻人哈默为他捶背。镇长看到了这个年轻人这样的自尊,透过这种自尊,他看到这个年轻人内在的强大和高贵。所以这个镇长把他的女儿嫁给了哈默。哈默后面成了石油大王。

第二个故事,刚才讲的哈默的自尊尊人是一种比较高的自尊。其实还有一种低一些的自尊,就是做人所特有的一种身份荣誉形象的定位。很久以前有一个少年,他想要弄明白人的尊严究竟是什么,于是去请教一位智者,智者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让这个少年去做三件事。他让少年做的第一件事是让他脱光衣服,到市场上去走一圈,少年听后大吃一惊,他肯定不敢脱光衣服出去走,因为会感受到脱光衣服我就没有尊严;第二件事是让他去奉承一位富人,并且让那位富人赏给他一些钱。这个少年也不愿意去奉承别人,觉得对自己不尊重;第三件事,让这个少年,假如你的叔叔当了大官,你到处去炫耀,炫耀了看看别人怎么看你。这三件事少年都不愿意做,他扭头就走,没有去做。其实这个少年他感受到了三件事都是在损害自己的尊严。他感受到尊严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同时也是让别人也尊重自己。

 

作为人正常来讲,所有的人都是有尊严的,只不过有高低不同而已。我们从比较高的标准来说,比如说前耶鲁大学校长说中国人不懂得尊严,这个是相对高些的标准,这是比照西方文明或人的素质比较高的国家的标准。但是跟动物比,只要是正常人其实都会有一定的尊严。尊严是有水准和层次之分的。

 

下面分别看看“自尊”和“尊人”的含义和特征:

1 . “自尊”的含义和特征

百度百科对自尊的定义是:他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且要求受到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尊重认同的一种情感体验。可见尊重它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情感性的感受,有很强的动力性,它不同于认知。虽然人的自尊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但是它不同于纯粹的认知,因为纯粹的认知,客观性更强。尊重,它作为情感体验,它的主观性,体验性,冲动性更强。自尊有强弱之分,自尊过强变成了虚荣,自尊过弱,就变成了自卑。


还可以把自尊定义为是一种觉得自己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基本的挑战,可以配得上享受快乐和幸福的生活的自我感觉的评价。这里面包括两层的意思,一层是能够应付生活中的挑战,指的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一层是我值得享受快乐、值得开心、值得幸福,这是自我价值的认定和评判。这种能力感和价值感,应该讲是自尊的核心因素。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肯定度越高,它的自尊水平越高,对这两者肯定度越低,自尊水平越低。下面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测一测我们自己的自尊程度,自身水平。

 

有十条目,每一条分为四个等级,“非常符合”打1分,“符合”打2分,“不符合”打3分,“非常不符合”打4分。越不符合打的分值越高,可以很快的在纸上,或者在脑子里面算一下第一条我打几分,第二条打几分?其中打星号的三五八九十条,是反向的积分条目,也就是它的分值跟刚才倒过来,是“非常符合”打4分,“符合”打3分,“不符合”打2分,最后“非常不符合”打1分,反过来积分,满分是40分。得分24分以上的就是属于有较高度的自尊,得分低于16分的,属于非常低,是低自尊,分值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

 

这个测量的游戏,大家也可以下去之后慢慢学会。新教育的老师,来评价学生他是高自尊还是低自尊,可以对照一些要素,去了解学生,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这里也不展开讲,如果展开讲的话,一个表格就要花很长时间。

 

下面讲讲自尊的几个特性。

第1个特征:自尊具有防御性。

所谓防御性,一种策略是掩饰,可能会把真实感受掩饰起来,比如说他是消极的自我评价,没那么高,没那么认可自己,但是他会表现出一幅很洋洋自得很自信的样子。

防御策略之二是控制幻觉。有的人,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也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就像有人买股票。他觉得买了一个应该会涨的股票,其实这是一种幻觉。有人觉得我的孩子我能自己搞掂,便不断地教,然后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觉得长大了树自然会直的,甚至会很自以为是,比如一些新教育学堂的很有经验的老师,如今日学堂的老师,一般来说看学生都看得很准,但是我们有的家长不一定认同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他认为我对自己孩子的评判和控制更自信,这其实就是一种控制幻觉。

 

这里不详细讲,我们采用的防御策略,总体来讲,其实都是非真实性的,是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掩饰


第二个特征:自尊的稳定性,或者叫可变性。

自尊有稳定的一面,又有可变的一面。多数人的自尊,在一段时间之内会稳定在一个区间。但是人性人心是善变的,人的自尊心也是善变的。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人都是随大流的,从众性都很强,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去做别人认为该做的事,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这说明外在的压力,从众,特别是权威者的命令,对我们的自尊,对我们的独立判断,影响非常大。这个可以看出自尊的稳定性,其实是值得怀疑的,正因为自尊的稳定性值得怀疑,所以这也让我们认识到新教育培养高度自尊的的价值,看到它的难度在哪里。当然我们也不因为它的难而不去做,因为一旦做出来了,他就可以坚定内心的命令,而不是外在的命令。

第三个特征:自尊的依赖性。

自尊通常受情景的影响,容易受到别人或者跟别人比较的干扰。根据干扰的程度或者是对他人评价的依赖程度,可以把自尊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依赖性自尊,一个是独立性自尊,还有一个无条件的自尊。依赖性自尊,是指由于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别人肯定就有自尊,别人不肯定就没有自尊了。独立性自尊是不受别人评价的干扰,是内在产生的自尊。最高层次的无条件自尊几乎就是一种本能。年龄越小越容易是依赖性自尊。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正确的教育,人才能产生独立的自尊,不注重培养人的独立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让人建立独立自尊,终生都是依赖性自尊。在这个方面,应该来讲,中国人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就是耶鲁大学校长所说的中国人不懂得自尊,就是指独立性自尊,而不是依赖性自尊。再往上,说的是本能的不需要去刻意的自我肯定,这个时候自尊就是一种不常见的,高度的无条件自尊。


独立性自尊和依赖性自尊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价值,一个是能力。这2个因素和别人比较就是低自尊,或者叫依赖性自尊。由自我决定,跟自己比较,这属于独立性自尊。高度的依赖别人其实是一种虚荣心。那么独立自尊或者无条件自尊会不会导致一个人跟社会脱节?

有一个法师讲得很好,“通常我们受到批评或者侮辱的时候,会变得非常不安,我们财产被偷时会变得异常愤怒,我们期待已久的升职被别人抢去,我们会嫉妒。我们时常以自己的外表为荣”。反之,当我们达到了超然的境界,我们的头脑变得更加明晰,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我们欣赏事物的本身,不再对它产生种种的幻想,就像我们新教育中经常说的,吃东西不是讲究色香味,而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不是为了炫耀面子,而是解决自己的生存。我们对别人的一举一动不再那么敏感,这就是超然的自尊。

有了超然的自尊,就使我们跟他人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和谐,而不是跟社会脱节。因为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对外在的关心,是出于一种纯粹的关心或者同情、体谅,而不是带有为了炫耀或者显示自己,有功利性,所以无条件自尊可以让我们远离嫉妒、羡慕、憎恨,让我们不产生自卑的心理,少跟别人对照。作为追求的目标,无条件的自尊是值得追求的,并不会导致与现实的脱节。

 

(三). “尊人”的含义和特征

我们分析了自尊,下面分析一下“尊人”,自尊是基本的,相对来讲是基础的和较低级的需要,尊人是一种更高级的需要,是人际交往中心理上尊敬和看重对方的一种态度,尊人既是个人的需要,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准则,还是一种道德的需要。

 

为什么要尊人呢?可以讲出很多道理,但是核心的其实就一条,因为他人跟我们一样需要自尊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特别我们都是高级的动物——人。对平等的追求是人天然的需要,我们需要自尊,他人也需要自尊。他们需要自尊,需要我们来尊重他,对维护他人的自尊,满足他人的自尊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为什么要尊人。

 

举一个尊人的例子,有一个商人,他看到一个衣服很寒碜的一个铅笔推销员,产生了怜悯之情,于是不假思索把十块钱塞在卖铅笔的人手中,然后没有拿铅笔的走了,走了几步,他突然感觉到这样不妥,感觉是在施舍怜悯别人,不是对别人的尊重。于是他连忙返回,并且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还郑重其事的说:“我跟你一样都是商人”。所以他一下子把别人放在跟自己平等的地位。别人虽然是卖铅笔的,还算不上商人,最多只是个小商人,那个人是成功的商人,他很好的体谅到了比自己地位低,比自己穷的小商人也需要尊严,也需要自尊。所以这个成功的商人做到了换位思考,后来这个小商人也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大商人,他跟原来的这个商人成为好朋友,他们见面之后就不无感激的自我介绍说:“你可能已经忘记我了。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你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只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清楚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我才重新燃起自尊和自信,并改变了我的生活。”可见我们对别人的基本尊重是多么重要。尊重他人有很多具体的表象和行为规范,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学堂和体制学校制定了很多校规,所以这里不展开说了。



三、尊重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讲讲尊重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回应我们的主标题,为什么说尊重是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新教育为什么要把尊重列为核心价值观?而不像我们体制学校,通常把勤奋、创新、爱国、团结等列为核心价值观,而是把尊重做核心价值观,我理解有四个理由尊重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尊重是满足人的多重需要的需要,尊重是改善不良社会现状的需要,尊重是实现新教育行为准则和目标的需要。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实验,叫“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齐姆巴多,在心理学系的地下室建立了一个模拟的监狱。他把一组心智正常、发育成熟、情绪稳定、知识丰富,也就是正常的还不错的年轻人,关进这座监狱,然后再把这些年轻人分成2部分,用扔硬币来决定谁扮演犯人,谁扮演看守和警察,也就是随机的,一半的人扮演犯人,一半的人扮演警察。在这样的一种角色扮演中,他们生活了6天,6天之后,这个心理学家这样描述:到第6天末,我不得不关闭这所模拟监狱,因为所见到的情景令人害怕,因为大多数被测试者,他确实成了犯人或者是看守,已经不能分清真实的自我和他所扮演的角色,他的行为、思想、情感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不到一周,监狱实验就把长期培养的人的美好品格、心理特点都抹杀掉了,人的价值观、自我概念瓦解了,特别是人的本性中病态的,丑陋的,最恶劣的,也就是说人性的弱点也充分的显露出来了。心理学家感到恐惧,因为他看到那些看守,把那些犯人都当作最可恶的动物来看待,以对他们施加暴力为乐。而另外一些扮演犯人的一些实验者变成了像奴隶一样的,他们失去了人的尊严就像机器人,他们所想的是逃跑,以及对看守的加倍痛恨。那么短的时间让正常的一群人,无论是看守还是犯人,都完全变了一个样,可见角色扮演或者说我们人对自己内在形象的一种定位和预设是多么的重要。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我们要是长期让学生扮演的是伟人,那么时间长了,学生有可能真的能够成长为伟人。而他扮演的英雄时间长了,可能真成英雄,而时间短的可能还不明显,但是经过数年数月,认认真真地让学生去扮演,把真实的自我替换所扮演的角色,这样我们就可以成功地把学生培养成为我们希望的人物。

 

新教育定位为精英教育,希望他们成为国家未来的精英,未来的领袖,做合格的公民,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通过演变技术,角色扮演的方式,不停地强化学生心目中的内在的自我预设。美国的社会学者研究美国的士兵,发现经常模仿军官的士兵,后面提升为军官的人比例大大的高于那些不模仿的人。所以我们让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是有助于他的成长的,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启示:自尊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自尊是人健康成长的核心因素。在心理学里面,自尊是人类生命的心理根源(肉体是人的生物根源),自尊使人产生心理,是人成为人的一个基础根源。婴儿从心理学、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他就是一个小动物。它跟小动物相比,它的生理机能是完全相似的,他的心理反应也是完全相似的,没有人所特有的尊严,以及建立在尊严基础上的其它的那种自律、觉知、控制等自我管理。到了七岁左右,儿童才建立比较稳定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控制,自尊才比较成熟的建立起来。所以在七岁之前给孩子一个好的心理预设和角色定位,比如说你把他当作高贵的值得尊重的人,你认为他是可爱的,是值得信任的,是有能力的,是能够做好家务,能够生活自理的,他就能朝着角色定位的那样发展。你安排很多家务劳动去给他做,其实你就是在给他定位为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的能力感就会建立起来。同时你给她比较多的爱,给他比较多的尊重和肯定,那么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建立起来。

 

能力感和价值感都是人自尊的核心因素,这两者在孩子七岁前,家长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一个孩子到了学堂,要是自尊没有正常建立起来,要么表现得非常的胆小,自卑猥琐;要么表现的旁若无人,自以为是,或者是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完全为他人活着的高依赖性的自尊,这些都是没有很好地培养孩子正常的自尊。所以自尊是健康人格的核心,要做到把握好这个度是非常不容易的,对此有这样两句话说得非常精辟,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一个是美国心理学家,也是国际自尊心理协会执行理事长纳撒尼尔·布兰登博士,写了很多关于自尊的书,他说:“我们在生活中作出的所有判断,没有哪个比对自己做出的判断更重要的”。你自己的判断就是自尊。另一句话是大家熟悉的德国的作家诗人歌德,他说:“降临于人最大的邪恶,是让他否认自己。”所以凡是让人否定自己的人,某种意义上讲是非常邪恶的。因为你否认了那个人,帮他否定了自己,其实你就否定了他作为人的资格,作为人独特的价值和做人的尊严,就不能称之为人,可见自尊对人是多么之重要

 


自尊还是人的精神支柱,“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名词可能知道的人比较多一点,也就是你对一个人的期望值适度地比较高,他可能真的能够达到你的期望。比如说你认为“你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你的智力是非常高的”,你这样来肯定学生,学生真的能够实现目标。但是给学生贴个标签,说他的智商那么低,你再努力都没用,你学不会的,你将来只能做社会的底层,这个学生就会放弃努力,真的就实现不了目标,他的人生真的会走向很失败,这就是期望效应对人的影响非常之大。

 

拿破仑.希尔,不是法国的那个总统拿破仑,是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他九岁的时候父亲给她娶了一个后妈。后妈进家门的那一天,他的父亲指着希尔给后妈介绍:“以后你可千万要提防他,他可是我们全镇公认的最坏的孩子。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被这个捣蛋鬼害的头痛不已。”希尔本来就不打算接受这个继母,西方有很多关于继母的不好的寓言故事,他觉得这个继母可能会给他带来霉运,但是继母看孩子的父亲这样来介绍孩子的时候,继母表现出的举动出乎希尔预料之外。继母微笑着走到希尔的面前,摸着他的头,然后笑着责怪丈夫:“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看哪,他怎么会是全镇最坏的男孩呢?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才对。”可见继母尊重到了孩子,相信孩子是值得快乐的,是可信的,是正常的是聪明的。继母的话打动了希尔,因为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种话,连他的母亲在世的时候也没有说,爸爸更是一直是损他,所以就凭着继母的这句话,他跟继母开始建立友谊。


 

三毛是台湾的著名作家,在他的散文集中曾经写道:“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炫耀要赢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个你,指的是三毛的父亲,因为她父亲不善于表达对孩子的欣赏。有一天深夜,她的父亲读到了三毛的这篇文章,就给三毛留下了一个纸条,“这让我深为感动,深为有你这样的一个小草而骄傲。”三毛看到了之后眼泪夺眶而出,三毛写道,“我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就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扫去了我在这个家庭用一辈子都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从拿破仑希尔和三毛的故事,对我们家长的启发是:我们对我们的孩子要有必要的尊重和接纳肯定,并且要用明确的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中国家长甚至包括老师,普遍比较含蓄,不太擅于用语言表达,结果孩子接受不到我们对他的真实态度,尊重和爱。导致孩子一直在等待这句话,一直在确认父母是不是真的接纳我。他的安全感一直接不到,得不到满足,或者说他的自尊一直得不到肯定,这会造成很严重后果。所以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父母的和做新教育的老师要善于跟孩子沟通,给予孩子必要的尊重,必要的肯定,认可孩子,信任孩子,并且亲自用语言表达出来,明确的表达出来,是非常重要的,是作为人的心理健康的基础需要。

 

还有一个故事,我曾经分享过:二战时期有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有一位老人就经常帮助这些流浪汉,帮助的当时是让那些流浪汉把他家的砖头从屋前搬到屋后,从屋后又搬到屋前,然后才给这些流浪汉好处或者给饭他们吃。后来不少得到老人帮助的流浪汉成为了自食其力的人,有的还取得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这些人取得成功和老人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这位老人没有把这些流浪汉当作乞丐,而是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是值得尊重的,是平等的。既然是平等的,我们就需要交换。你为我做事,我给你报酬,这就是平等,相互谁也不欠谁的。这样其实无形之中激发了流浪汉的自尊自强。

 



我们做父母的和做新教育老师的,要学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古今中外,强调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这样的表述和文章是很多的。

具体怎么做?不详细展开,我们家长和新教育老师有兴趣的,可以对照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做到,有没有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然后静心反思一下,生活中我们自己有没有遇到不受尊重的情况?我们自己身上有没有发生过不尊重别人,包括不尊重孩子的事情?自尊那么重要,我们做到了尊重别人吗?尊重我们的孩子吗?

 


2. 尊重是满足每个人多重需要的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我们人有基本的五层需要,其中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而要满足另外四重需要,都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对某些人安全的需要,就不太尊重。


以马加爵杀人案为例,我们听讲的好多朋友,就是和马加爵同龄人,都是80后,马加爵要是活到现在,应该是孩子上小学高年级的父亲了。可是他现在令人遗憾的在阴间,看着我们分享,羡慕我们做人的权利。是什么原因让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变成了杀死了四个同学的恶魔呢?都是他的安全需要没得到满足,发生了严重的后果。比如说他的基本的生存,他没有鞋子穿,连续几天不敢到教室里面上课。由于他出生在贫穷的家庭,他身上的土气,寒酸味比较重,经常会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产生苦恼。而谈到游戏,大家也嘲笑他是土包子,因为他不会玩。他同宿舍同学还在他的被子上撒尿。冬天气温低的时候,同学给他一两块钱,让他给他们洗衣服,他没有钱只好去洗。这些都是对马加爵的不尊重,伤害到了马加爵的自尊,结果引火烧身,他们都招来了杀身惹祸。后来在一次打牌中,有同学怀疑他作弊,也恶语相加。这个事件导致他积怨了多年的怨气终于爆发。他就筹划怎么样杀害他的同学,后面他用了三天的时间,逐步地杀死了四个同学。

而有一个同学他没有杀他,为什么没有杀他呢?因为那个同学尊重了他,给了他生理的需要。曾经请他吃了一餐饭,跟他打了一次饭给他吃,就是因为这一餐饭这个小恩,一个小小的尊重满足了马加爵的生理需要。马加爵觉得这个同学不应该杀,他本来也是要杀的,后来就放过了。可见我们尊重人的尊严、安全、生理的需要是多么的重要。

 


  关于社交的需要。作家萧伯纳跟小女孩之间的故事值得回味。


这说明一个人无论你的地位多高,你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你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的谦虚,这是我们社交的需要。


这个女皇非常好地体会到了这个客人的难堪,于是马上自在的也喝起了柠檬水,那女皇一喝柠檬水,非洲使者就觉得喝柠檬水是正常的,难堪马上给放下,可见这个女皇她的同理心多么之好,她的这种社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我们的社交中非常需要去满足别人自尊。

 


最后,自尊也是满足我们自我实现的需要的需要。比如说菲利,他曾经是个年轻的商员,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信,要他到苏格兰去签大单,这可是可以赚到很多的钱的大单。别人都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好的运气会降临在一个普通的职员的身上。原来这是有故事的:一天,一个衣服被雨淋湿了的老妇人走进百合商店,她很狼狈,没有人关注到她,这时她听到一个年轻人热情地问她:“夫人,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老夫人说:“不用,我只是在这儿避会雨。”这位叫菲利的年轻人,看出了这个老妇人的不安,送上一把凳子,让这个老妇人坐下,说:“夫人不必为难,你坐下来休息一会吧。”雨过天晴之后,老夫人向年轻人道谢,并且要了年轻人的名片就走了。这个老妇人不普通人,她是钢铁大王的夫人,这样她把一个大单给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并且把这个小伙子推荐给公司董事会,成为董事会的成员和合伙人,后面菲利取得巨大的成功。可见我们要取得事业成功,实现自我,学会换位思考也非常重要。

 


因此,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所发出的能量,最后都会回到自己的身上。用一个简单的图概括的说,他人对我们的接纳和欣赏,会帮我们建立自尊;同时我们对他人的呵护和关爱,也是我们的需要。义务和责任,两者是互为前提和相互促进的。

 

3. 尊重是改善不良社会现状的需要

中国社会有很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大家都很熟悉。有人觉得新教育圈的人好像把社会阴暗面讲得比较多,其实我们不否认我们国家的巨大进步,作为中国人我们自豪,包括今天取得的经济上的巨大成就,及我们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特别是我们的文化,我们古人给我们建立的优秀文化,尤其让我们倍感自信。但是作为中国人的自身的素质,说实话形象不好,这个是一种客观事实,是不可抹杀的,我们要是置事实于不顾,可以讲我们就不是自尊尊人的人。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归到社会现实中来,看看我们的社会现实中的一些不自尊不尊人的现象。分三个方面来讲:

 

最低的方面:对人的基本人格不尊重。这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俯拾皆是,中国的古装片和中国的皇宫剧,里面充满了匍匐、跪拜、下跪的这种场景。看多了之后,我们无形之中都会觉得下跪好像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是伤害自尊的事情。而这种动不动就下跪,这种事情在西方人有自尊讲平等的文化背景中,是很难接受的。近代西方人跟中国人打交道,英国的大使到中国来拜见清朝的皇帝,要他下跪,他死活都不跪,就因为这个事闹了几十年,两个国家正常的关系,正常的交往打开不了。就这么一个礼仪性的事情,导致两个国家产生了很多的误会,甚至包括战争。如果我们中国人不睁眼看看世界,不看看人类的文明,不看看我们做一个人更高级的文明在何方?我们应该向什么方向进化?我们可能会把我们落后的愚昧的低级的文化当做正常的值得遵守的文化。


从心理上分析,让人下跪这个身体的动作,其实它不仅仅是个身体的反应,还是展示当事人的心理反应,是在心理上降低了人的高度、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他人的预期。当你毫无道理的去仰视某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所建立的那种比你更高的地位和尊严,其实是不应该有的不公正的。但是这种不公正,在中国承传了几千年。现在到了应该改正的时候,但是很多人其实没有意识到它的需要,它的急迫性

 

第二大方面:我们国人种种不自尊的行为导致自身全球形象的损害。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不利的,导致我们出国去享受不到做为一个人正常的态度,甚至是权益和生活上的基本的利益,这点可能大家都没有想过。

比如吃饭,你不能正常的,你想坐的就去坐,非得去一个划定的华人就餐区吃饭,这个实质就是你遭到了歧视。甚至有些菜不给你吃,只能吃他指定的菜,或者单独点些菜给你吃。为什么?这是因为中国人不自尊,什么贵就吃什么,去抢别人的龙虾、螃蟹吃。所以很多国家的旅游景点出现了用简体汉字提醒华人,比如要保持安静,垃圾桶在此,不要乱扔垃圾,大小便之后要冲水,这些提示明显的都是针对我们大陆的人的种种不自尊的行为作出的提示。这种提示反过来伤害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去香港的经济门槛更低,相对低素质的大陆人过去的更多。有小孩过去随地大小便,影响到了别人的正常的卫生等生活环境。导致香港人对大陆人非常的排斥,甚至有人游行示威,有人制作广告,举标语,印在报纸上,在报纸上公开的抗议。这里有两幅图片:香港人说忍够了,要求香港修改香港基本法24条,阻止大陆人到香港去生孩子,禁止大陆人到香港去旅游。当然现在很多人不到香港去旅游,香港的经济也受到很大的损失。香港人的这些过于激烈的反应,也没有做好自尊。大陆人和香港人在这个事情上,应该讲都没有把握好,都值得检点。


更值得检点的,我认为首先应该还是大陆人,我们大陆人到全球去旅游,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包括随地丢垃圾,上厕所不冲水,喜欢插队,公共场所高声地打电话,喜欢脱鞋袜,在教堂寺庙等宗教严肃的场所,嬉戏开玩笑,不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喜欢占小便宜等等,作为中国人应该引以为戒,特别是对新教育圈的人,应该用更高的标准要求我们自己。




第三个方面,过度的自尊,特别是自恋自大的人,对物质上、对自我的预期有更高的期望,这种自恋虚荣会对个人导致直接的伤害。比如有一个17岁的男孩,他居然卖肾,然后用卖的钱去买iPad,他把自己的身体的健康看的还没有一个外在的iPad重要。他这种虚荣心可以说给他自己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还有更普遍现象,比如买名牌包包,买钻戒,买项链,买奢侈品,中国人的奢侈品的消费量在全球多年已经超过了日本人和美国人。真正看懂了背后的本质,这些东西其实没有多少价值,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一些并没有多少钱的人去追求这些名牌,花大价钱戴这些东西,给自己带来很大困扰,经济上变的更加窘迫。这完全得不偿失,可以讲,这些人将永远走不出社会底层,特别是阶层的固化。

 

本来我们要是懂得节俭,懂得投资,通过自己的付出劳动换来一部分收入,然后省出来的钱用来投资,再增加我们的一部分收入,通过两种收入,我们不停地实现社会阶层的超越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自尊心很低,虚荣心很强的人,把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会妨碍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后代社会地位的提升。可见我们整个社会由于不懂得自尊,对国民的形象,对个人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 尊重是实现新教育行为准则和目标的需要 


    新教育的行为准则就是14字校训(仁、义、礼、智、信、孝、忠,诚、敬、恕、俭、勇、毅、和),其中的每一条都跟尊重有关,失去了尊重,将做不到其中的每个字。“仁”我们可以理解为爱心,孔子说过,“仁者爱人”,这个“仁”不光是爱人,还包括对生命,对所有的有生命的事物的爱,这种爱是尊重。所以你对生命的尊重,这种慈悲跟爱心就是一种仁。“义”是我们对规则定义的尊重,“礼”是我们对人际交往中的平等的对他人的感受的尊重,以及一些场合约定成俗的礼节的尊重。你只有做到礼节的尊重,才能做到礼。“智”是智慧,聪明,我们尊重了自己的智商,少交智商税。“信”,人守信,是对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对自己的信用、信任感的尊重。“孝”是对父母的尊重,“忠”是对团队的尊重,等等。我就不一个个解释了。我们要做到14字校训,都是有侧重地对某个方面的尊重。所以核心价值观提出尊重,就可以帮助我们很有效的来落实14字校训。所以日常这14字校训我们并没有经常被拿出来说事,而是“尊重”一词讲得非常多。可见用尊重作为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帮助我们把14字校训落实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中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来看看我们的目标,我们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最好的中国人,最好的中国人一定是高自尊的人,懂得自尊尊人,而不是我们上面列出的一些不好行为现象的中国人。在很多场合在好多课中,幸福课,清心课,财富课,坛经,生活佛学,清一老师经常会讲,我们要做一个自由自尊的行走在地球上的人,最后其实都是要求我们要有高度的自尊。清一老师解读过的少女杀母案,对案中的三个家庭成员来讲,都是低自尊,都不是高自尊的人。所以我们做一个高自尊的人,才符合新教育的目标。我们过去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传统教育培养的结果,平常很少去反思自己,更多的是外求和追求知识量、知识点、知识碎片、微小的知识和概念,用于混饭吃或者是用于炫耀,并没有把我们自己当作一个完整的独特的值得尊重的人来看待。所以我们需要整体上全方位提升自己,提高自尊水平。

 

在新教育中,尤其是今日学堂,今日学堂培养的学生,他们对自尊的把握非常的好,因为他们开了很多的课程,反复的强化,要做一个高自尊的人。后面我会推荐好的文章和链接,以及教学的案例,包括进行解读。大家可以进行阅读,让我们每个人能够跟随我们的孩子一起,培养高度的自尊,也就是独立的无条件的自尊。因为自尊是人格的核心,自尊是尊重的核心要素。

 


四、培养独立和无条件的自尊

我们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要先改变态度,人是受态度支配的,也就是心在前,行在后,当然这两者是互为促进,彼此既制约又互助。


具体来说,我认为要提高一个人自尊和做人的能力,要做一个大写的人,有五个方面的态度、心法。

 


第一,要有一个平等之心和谦卑之心

就是我们要把自己和他人看成独立的人,特别是我们父母和孩子之间,不要捆绑的太紧,无论是情感上、生活上、身体上,我们要保持一定的边界,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他是值得信任的,他是有自理能力的,他是能够自我负责和成长的。他的未来,只有他自己才能够负责到底。我们不能把他看做是我们的附属物,也不要把他看成实现我们的目的。比如说让我们有面子,让我们比较失败的过往人生得到补偿的一个工具和手段。这都是没有尊重到孩子做一个独立的人,没有信任他能做一个完整的高贵的人。当然对外界的其他人,我们就更加的要用平等心跟谦卑心,尤其是对我们的长者和老师要有谦卑之心,因为老师他是能帮我们成长的,他能帮我们提升,我们通过反省,知道我们自己身上有很多的不足。这个谦卑不是说要放弃自己基本的必然立场和原则,而是说我们的心态上对老师很尊敬,向老师学习,而不是胡乱的怀疑。尤其是我们遇到了名师的时候,更应该要有谦卑之心。

 

当然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新教育圈中待的时间越久,可能你会发现对种种事物的判断和看法比你眼光更高的人,在你的生活中遇到的会越来越少,除了清一老师之外。在生活中我们再也难以遇到像清一老师,甚至像你这样有这么清晰的判断和认知的人,所以我们更多的需要的是保持平等的心,不能因为自己高于别人,轻易地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屑、不耻,甚至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这都不符合平等心跟谦卑心。同时,对平等心和谦卑心它有一个转化的过程,我们对长者、恩者、智者,更多地要持有谦卑之心;对和我们差不多,比我们地位或者学识更低的人,我们更多的要持有平等的心,包括我们的孩子,甚至我们不妨对孩子也有一种谦卑之心。为什么这么讲?每个小孩都是一个老灵魂,他有无限的可能性,并且他的潜力巨大,他能做到很多我们原来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充分的相信孩子,信任他,这是第一条。平等之心,谦卑之心,也可以叫恭敬心、平常心。

 


第二,培养人的感受力和同理心

因为你对别人尊重,别人究竟需要什么,别人这个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和感受,他就能够感觉到。比如,别人的衣服打湿了,就搬个凳子让她坐着,他就没那么尴尬。类似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要有感受力,你才知道别人需要什么,才能够去满足别人。在传统的教育中,因为是以死知识,以碎片化的结论,作为学习的任务,它不能培养人的感受力。人的感受力,必须在独特完整的体验中才能得到。也就是要在生活化的综合性的全身心投入的任务中,把人当作一个整体去跟他亲自打交道,我们的感受力才能够培养起来。当我们长久的处于能量很低,信息很少,不能产生互动,以及产生很弱的局部信息的像书本、文字这种传统信息之中的时候,我们的感受力是培养不出来的,只能成为书呆子。而人是这个世界能量场最强的活载体,与人打交道,与人互动,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感受力。

 

所以新教育中强调活动化,综合性进行学习,开放性,鼓动性,体验式,重视生活性的学习,更是提供学生人与人互动的机会,包括同学之间的互动,跨班的学习,让同学跟老师,甚至社会实践中跟社会各方面的人产生互动,这种综合性的活生生的人际互动,包括表演课,电影赏析课,模仿,配音等,都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受力,以及同理心。

 


第三,行胜于言

在新教育圈,由于清一老师已经写了大量的文章,也开了很多课程,有很多学员做了记录并分享出来,让我们愿意学习的人都能有机会学习。这些概念、理念是很容易掌握的。但如果不付出行动,其实我们的改变和收获并不大。所以我们学一点再做出来,做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再去学,这个才是最有效的提升我们自己包括自尊尊人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去,也就是我们必须在付出行动中投入实践,才能最有效的提升我们的自尊和个人能力,否则的话就变成了一种说教。


比如说,我经常看到孩子们学英语的时候看着电脑戴耳机,我会把耳机拿到我的耳朵上试听一下,第一,我看看声音的质量怎么样,第二我看看这个耳塞戴到我的头上,或者塞到耳朵里面舒不舒服,要是感觉到不舒服,那我就给家长反馈。而我的感受,不全是孩子的感受,我会问你戴上舒服吗?你听的清楚吗?喜欢吗?愿意用这种方式学吗?把自己代入进去,到他的情景中去,并且沟通本身这种体验和行动,既能够把自己的自尊尊人的行动力感受增强,也能够确确实实解决问题。否则的话,新教育老师会讲理想,不体现在行动中,孩子们出现明显的情况都没有感觉到,那就是空话。比如前几天天气降温,我都在我们老师群里提醒老师,看看孩子们是不是不要再睡凉席了,还有哪个没加被子的,门窗的风很大,门窗要关上。能把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在行动中做出来,就是行胜于言”

 


第四,公正与思维

即我们要有公正之心和良好的思维进行判断,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途径,去坚持我们的原则。作为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而我们每个人只有做到了正直,社会上才有公正的法制环境。没有正直的人支撑,不可能有公正,法治。所以这种大的社会环境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有素直之心,要能够站在更大的背景下,更大的社会范围内面向问题,而不是像很多人,屁股决定脑袋。当然我们新教育圈没有自己私人的利益,我们新教育上所有的利益,都是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文明进步。但是有一些小团体,包括普通存在的我们很多人,无形中自然而然地考虑问题,仅仅是从自己家庭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很难有公正可言,很容易占小便宜,更难坚持正义的原则。


 

第五,有清晰的目标,价值观

新教育能够让学生得到快速的提升,包括我们做家长的以及新教育圈的伙伴们,之所以能够快速的提升,都是因为有自助助人、自尊尊人的目标。有了这样的目标,我们才提升更快。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去分享的时候,发现有些东西我们说不明白,上次讲的还不够好,下次要讲得更好。遇到什么样的人,我该怎么样处理,这些都会产生很多的困惑,在解答困惑的过程中,我们的目标会越来越坚定,方向会越来越清晰,高度也会越来越高,而且用的方法也越来越有效。概括来说,清晰的目标和价值观能起到引领的作用。


在新教育圈,2.0老师们,他们曾经做学生的时候,在与他们打交道过程中,我们经常提问,问他们对婚姻的看法,对未来职业的选择种种问题。他们都会首先强调,我们所采取的任何策略符不符合我们的人生目标,符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不符合的,不结婚也觉得没什么遗憾。当然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侣,就可以更好的实现目标。我相信他们不会单身,只是说他们有很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所以我觉得目标和价值观是一个指路的航灯,是方向标,指南针。所以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提高我们的自尊,个人的能力,我们也要在大的人生目标、方向的指引下去做。没有更大的目标,可能就会提出怀疑,觉得可以不考虑别人,我就活在我自己的小圈子里面,没什么不好的。活在小圈子里面,你的目标不是助人贡献和服务他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战略,就不会去提升自己,得过且过。所以只有我们有了更高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提升。

 

五、关于尊重的两个常见误区

1.自尊不是自恋和自大:低自尊的人很要强,怕别人说自己不好。有的人有独立的主见、丰富的知识,他把自我的生活照顾的井井有条,面面俱到,他们为自己的生活建立了一个城堡,过着自给自足的富裕生活,但是从来不在乎他人的想法,他们对社会和他人报以智慧的冷眼,不关己、就挂起,虽然他们的自我貌似高大,但是壳子下面的自尊矮小而又孤独,只有他自己在晚上的梦中才知道经常被噩梦撕裂的痛苦。低自尊家长对于孩子往往会成为虎妈式父母,自以为是,独断专行。



2.尊重不是对权威或粉丝的惧怕和敬畏,不是一味顺从、迎合和迁就:有些人热衷照顾他人,忽视自己的原则和感受。有些人有着光鲜的外表,华丽的衣裳,无数的粉丝以及天王天后的巨星称号,但是他们会吸毒,跳楼。低自尊家长对孩子容易骄纵满足,甚至放任自流。

这两个极端,清一老师在他一系列的文章中,把我们对孩子的尊重,我们对社会其他群体的尊重,我们对自我的尊重,分析得非常到位。针对性非常强,尤其是它的严重后果,写得非常透彻,我觉得我讲不好,建议大家亲自去看。

 

最后就是推荐大家阅读清一老师的博客中关于尊重的文章。我把链接和标题都整理出来了。这个课件可以分享给大家。大家拿这个课件,然后在自己的电脑上一点击,就可以打开一个链接。

 


在整个课件的完成过程和分享过程中,我觉得我的收获比大家今天听我的分享收获更大。感谢武汉读书会提供这个平台和提供后台支持服务。感谢各位家人陪伴两个小时。我的感觉是,准备这个分享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是我清晰地理出新教育的价值的过程。清一老师对尊重的解读,我认为比西方的那些心理学家用各种概念套概念的解读,对我们的帮助要大得多。我们只要抓住尊重的核心,就是做自尊的人,我们把教育做对了,其他都会对。因为孩子会成长得更好,我们的人生就很幸福成功。好,今天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知智慧园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