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020年第十五期情境描述与解析



手把手教您看清家庭魔咒
全家总动员制定和执行家规


本期情境解析,希望对您有启发。

情境一:睡前交流


孩子:女儿突然问:妈妈,你还记得明天提醒我画苹果树的事吗?(换衣服时她跟我说明天她要画苹果树,要我记在手机里明天提醒她做这件事,当时我随口答应了)
 
我:记得。你可以自己记,你记性比妈妈还好,平时都是你帮妈妈记事情。
 
女儿:我记不住,你不帮我记我就会忘掉。
 
我:你还没记怎么就觉得记不住会忘呢?
女儿听到我的话就开始用双手捂住耳朵,表示不想听。
 
我:你不喜欢我说的话?
 
女儿:嗯,我喜欢和你聊天。
 
我:我刚才就是和你聊天呀?
我没再说话了,开始闭着眼睛。
 
女儿:妈妈,你又闭着眼睛,你先睡了?(女儿睡觉时有一个习惯,她不喜欢我先睡着,每次她只要发现我躺下闭着眼睛准备入睡就会哭着表达:妈妈我不喜欢你先睡着,你睡着了就没人看着我睡。一般我都会回答,妈妈没睡,我只是在思考问题。对于女儿这个要求我不太理解,会理解成她想控制我,陪她一整天,她睡觉时有时我自己也困了。)
 
我:没有,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想不明白,你为什么今天在我提出你有些地方做的不对时,你会闭着眼睛,头歪到一边去,做一些怪表情,表现出很不喜欢妈妈说话的样子。
 
女儿: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
我不知道后面该说什么就没再说话了。
 
困惑:这几天我发现只要我提出一点她做的不好的地方,她会立刻表现出不接受的样子。我会反思我的话太多了吗?说的不对吗?好像都不是。有时我们会对某一个事情有不同看法,俩人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时,女儿就会语气比较急切的说:好了,妈妈,我们都不要再说这个事情了。
 
面对她这样的反应,我会觉得是她有点不能接受批评。


 【王老师解析 】


王老师:咱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小孩子的特征:她还不满5岁,现在表现的就是当你说她的“不好”时,她会做出一些怪表情:闭眼睛、歪头。从你的描述中,我感觉到这个孩子比较强势,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有思想。

那么这样一个孩子,应该是在团队里比较喜欢拔尖儿,也比较努力。她努力的目的是为了拔尖儿、霸道。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这样可以掌控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要听她的,是不是这样?

家长(孩子妈妈,下同):嗯。我能感受到:她挺愿意表现争第一。没有明显的感受到跟小朋友在一起很霸道。她跟村子里小朋友在一起时还是很愿意分享的,如果别人和她的意见不一样,她会去制定规则,别人不听,她就自己玩自己的,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了。

王老师:她在你面前表现的比较霸道。

家长:嗯对,我有这种感觉。

王老师:你说“表现出不喜欢妈妈的样子”这句话,是你加入的主观判断,她不是不喜欢你说话的样子,而是不喜欢你说话的内容。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你看她像个大人说话的口气,其实她做怪表情的当下那一刻是知道的,只是想掩饰自己的错误而已,可能过一会儿就忘了。所以当你一定要去分析她做的一些他认为不好的事情时,她就会急切地说:好了,妈妈我们都不要再说这个事情了。
她为什么有这个特征?你是不是这样子的?

家长:嗯。据我妈妈说我小的时候是这样子的,就是嘴巴比较厉害,比较会说。比较坚持自我,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一定会坚持到底。想要个什么东西,撒泼打滚也要得到。

王老师:有没有发现孩子很像你?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家长:嗯,其实我也在反思:好像是轮回。

王老师: 这就是家庭的魔咒。
现在我们来分析孩子为什么长成你的样子呢?你要找到根本原因: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是因为她不想面对自己的问题。当你一说她有问题的时候,她就想让这个情形快点过去。为什么呢?因为她觉得自己很完美,容不得别人说自己不好。那她为什么对自己要求完美呢?因为你对她的要求就是追求完美,你对她要求很严格,她就只能用完美来证明给你看。你小时候,你妈妈对你的要求应该也挺严格,所以你用完美来证明给你妈看。你与你父母的这种亲子互动模式就传给了你孩子,她的潜意识中早就接收到了。这一点特别明显。

家长(孩子爸爸):王老师,我是孩子的爸爸。我记得孩子大概2岁多没上幼儿园的时候,不是这样子的。那时候她还是挺能够接受批评和建议,然后通过努力尝试着去体验:我可以做好。真正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是3岁的时候,妈妈开始上班,她上了1年多的幼儿园。在那段时间就发现她:特别喜欢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当第一,特别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如果有一件事情她不能得第一,宁愿这件事不尝试,因为她害怕失败,害怕得不了第一。所以我觉得她这个毛病是在幼儿园形成的。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就跟她妈妈沟通说:这个幼儿园不能读了。

王老师:我想可能不是幼儿园造成的,如果是幼儿园造成的话,那别的孩子大概率也是这样子的呀,或者是大部分孩子都是这样的。肯定是有家庭的原因,幼儿园只是一个外界的环境,它提供了一个缘,但是“因”是你自己家种下的。

家长(孩子爸爸):明白了。

王老师:因为因缘和合,所以就结出了这样的果。孩子在家里,只有她一个小孩子,没有那么多孩子跟她在一起交往,因此这个特点就不会明显。

家长(孩子爸爸):OK,我明白了,我补充完了,请老师接着点评。

王老师:其实这是骨子里的东西。你跟你妈妈之间这样沟通,当你有了孩子,你就会自动跟他这样交流,因为这个模式太熟悉了,习惯了,所以你一出手就是这样子的,根本假装不了。

因为2岁多的时候,孩子没跟别的小朋友在一起,她内在的东西就激不起来。当孩子到了一个集体环境中,有了外缘,有了别的孩子参与其中,她就自动地表现出来。其实很多比较上进的孩子都是这样的,为了追求完美,她就不去尝试,因为怕失败。对吧?

家长(孩子妈妈,下同):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王老师:对呀,那不就是很简单了嘛,家庭教育不就是这么轮回下去了吗?深层次的东西表现在外在就是这样的现象。其实很多成人都是你家孩子的这种性格,妈妈要求比较严格的,孩子又比较上进的,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性格。这种性格其实挺苦的。是吧?

家长:嗯嗯。小的时候,生活上一些事情妈妈从来不教我。我自己笨手笨脚去做的时候,妈妈的打压特别多。说一些很伤人的话:“你不是学习那么好的吗?怎么这个事都做不了啊?怎么那么笨?”听这种话心里就有点不好受,感觉伤自尊。我就说:“你又没教我,还要有那么高的要求,好像我不用学,就什么事情都会做。”一旦遇到自己不太擅长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算了,我不去尝试。不让别人发现这个事儿我不会。慢慢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王老师:所以你家孩子跟你一样啊,像复制出来的。这就是家庭模式,如果不改变的话,会一代一代地往下传,有人把它称作家庭魔咒。所以你要想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还需要从你这里开始,解铃还需系铃人。要下决心,从你这一代开始把这个家庭魔咒给解开:平静对待她,还得有规则,让她不要再那么霸道。有些事情你可以告诉她:咱们只要状态很好、态度很好,结果妈妈不要求你。你可以接受她做得不好,但是不接受她胡搅蛮缠,不接受她撒泼、霸道。比如她不能让你必须怎么怎么样。

关于你的“证明自己很完美”的信念。新教育里的《公主经》对“完美主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你可以去看一下:只有缺乏理性的人才追求完美。学会:“拒绝完美, 拥抱成长!”

去和父母链接, 去改变自己的信念。当你信念变了,对孩子的态度也就变了,她会慢慢地好起来。孩子的这种性格是双刃剑,调整好了她就会很优秀。如果她总是持有这种观念的话,她就比较痛苦。但是外人看起来她还挺厉害的,是吧?

家长:嗯嗯,行。

王老师:这个案例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家庭的魔咒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去的,只要大家不觉知,永远是这种模式:你妈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你的孩子。为什么呢?其实只是熟悉而已,就是熟悉了这种方式,根本就不用想、不用备课,一出手直接就是,是吧?

家长A:是的。尤其生气的时候跟孩子说的话,一出口我就想:哎呀,这不是我妈跟我说的话吗?这个东西太恐怖了。

王老师,我还想问一下:为什么睡觉的时候,她不准我先睡?

王老师:她是不是会有害怕?

家长:她怕黑。

王老师:当你睡着了,没有声音,她有点孤独感,你们睡觉时是关灯还是开小夜灯?

家长:关灯的。

王老师:那怕黑就是正常的呀!孩子再大一点,可以引导一下:咱们看一下“黑”是个什么东西?在小黑屋里做个实验,让她感受一下,“黑”其实什么也没有,打开灯看一下什么都没有呀。是自己吓唬自己。现在有点小怕吓到她。

家长:好的。谢谢王老师。备注:文中的家长A是孩子的妈妈,家长B是孩子的爸爸。


情境二:吃午饭
妈妈:孩子,今天吃饭妈妈再跟你强调下规则,吃饭的时候要好好坐在凳子上,不许离开座位,也不许在沙发上跑来跑去,可以做到吗?

孩子:好的。(因为我们家在茶几上吃饭,所以坐的板凳很矮,孩子稍不注意就坐地上吃了)一分钟过后,孩子屁股又离开了板凳,边吃饭还边左右摇晃。
妈妈:孩子,注意坐姿,又离开座位了。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又坐到板凳上了,可是一分钟不到一屁股又坐到地上去了。我就看着他,不说话,他故意不看我,然后自己扒了口饭之后就跑到沙发上蹦去了,而且还在沙发上来回的跑。

这时候我已经有点生气了,就说:你再这样,今天的鸡蛋炒饭就不要再吃了。之后他就下来了,然后老实的坐在座位上开始吃饭了,但是很明显的有情绪,然后将剩余的一整盘鸡蛋炒饭都扒到自己碗里去了,很显然,那么大一碗鸡蛋炒饭,他是吃不完的。

妈妈:我和奶奶还没有盛第二碗饭,我们也还想吃点,但是这一盘子饭被你全部倒到你碗里去了,你能吃得完吗,吃不完给我和奶奶匀点。

孩子:我吃得完。

妈妈:那行,你既然吃得完那你就吃,如果待会吃不完那晚上就别吃晚饭了,粮食可不能随便浪费。

孩子:嗯可是最终孩子并没有吃完碗里的饭。

妈妈:你看看你,还是没吃完吧,待会晚上不许吃饭了,说到做到啊。

孩子:哼,妈妈,你就是不想让我吃饭。

妈妈:妈妈不是不想让你吃饭,妈妈是想让你在吃饭的时候遵守规则,好好坐着吃饭,别跑来跑去,明白吗?孩子当没听见,自顾自的玩去了。

困惑:我们家孩子感觉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在家里走着走着就容易摔跤,回家里来就没有安安静静的好好坐一会,不是在沙发上蹦就是跑,再就是半靠在沙发沿上,屁股坐地上玩他自己的玩具,吃饭的时候也是这样子,跟他强调了好多遍,但是依然没什么改变,我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引导他更好点。



 【王老师解析 】

王老师:我们先来看一下你的困惑。你还记得在亲子工作坊,播放的那些熊孩子的视频嘛?你家孩子其实就有点像视频里的小孩子,对吧?


家长:对,我看到也有点感触。


王老师:对,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规则。第一个是吃饭的规则:吃饭中间离开座位就不能再吃饭。严格执行规则,大人也要遵守。你可以告诉他离开座位就意味着你吃饱了,如果中间你离开座位就不能再吃饭了。


家长:好的,我们全家一起遵守。


王老师:好像他奶奶也在,是吧?你就跟奶奶心平气和的讲:现在孩子有什么问题,我们正在调整,希望你也能够配合一下。如果她特别溺爱孩子呢,你就想个办法。老人在,有时候调整孩子就特别难调整。


家长:嗯,跟奶奶沟通应该不成问题。


王老师:那就好。吃饭就是吃饭的样子。我看你们家是坐在茶几上吃饭,其实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建议你买个餐桌,大家正儿八经的坐在那儿吃,那样他就不容易离开座位。只要离开座位那你就不给他吃饭。为了培养这个习惯,你做他最爱吃的东西,如果他吃饭的中间离开,马上平静地执行规则,任凭他怎么哭闹都坚持规则。


这个事情要提前跟奶奶讲好,你说我在调整孩子,希望他成为一个比较受人欢迎的人。因为现在他小,还来得及,长大了就不好调了。你也不希望你孙子长大了没人喜欢啊。那么调整的过程中让奶奶少插话,自己吃自己的饭就可以。你们夫妻意见也要一致。
你家非常需要去制定规则,执行也一定要严格。要不然他真是会出问题的。你看到13岁的孩子出了问题,家长都没招了,是吧?


家长:是的。


王老师:你的描述中写道:“他吃饭吃到中间就跑到沙发跳一下,然后呢又回到座位上吃了。你说再这样,今天的蛋炒饭就不要再吃了”。这些话通通的不要说,在这样的孩子面前,就是学会止语遵守规则。不要跟他商量。
家长:嗯,就是什么也不说,直接把盘子端走。


王老师:因为你天天跟这样的孩子在低能量里边纠缠,有规则之后严格执行规则就不用纠缠了。他再次坐在那吃饭时可能会有情绪,为什么有情绪呢?因为你之前的态度肯定不是这样子的。


最有意思的是你下面做的事情:他把剩余的一整盘鸡蛋炒饭都扒到自己碗里。你跟他说:“我和奶奶没有盛第二碗,我们也还想吃点儿。但是这一盘子饭被你全部倒进你碗里,你能吃得完吗?吃不完的话给我和奶奶匀点儿。”——你这是什么价值观?


家长:我想平和自己的情绪,就不要发火,然后好好地跟他说,让他也就是关心一下家里的人,不要太自私。


王老师:但是你说的话就是在培养他的自私。吃不完的话,给我和奶奶匀点。也就是说你家是以孩子为主的,好吃的都是他,你们都没吃的资格。他吃剩下的不想吃了你们才能吃,对吗?你的价值观就是这样子的,对吗?


家长:哎呀,那我还没有观察到这一点。


王老师:因为你家一直是这样子的,所以他才以自我为中心,真的像是个小神兽、小霸王。对不对?


你给他制定规则:好吃的不能你一个人吃,大家必须平均分。或者是奶奶多盛一点,父母多盛一点,你应该是最少的。但是你可能现在还做不到,那就给奶奶多盛一点,剩下的你们平均分。


为了执行规则,把这个规则落实到他身上,你可以这么做:他爱吃什么你就做什么,要做得很少,不够吃。给奶奶盛完了,剩下的基本上每个人只能吃一点点了,然后还没有别的饭菜。你对他说,今天饭做少了,就凑合一下吧,他肯定会生气。把这事提前告诉奶奶。


为什么要这么做?目的是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之前你给孩子植入的价值观就是:我是世界的中心,别人都要围着我转。现在要改过来。


家长:分得少了他可能一直在那哭,然后会哭喊着不吃,那我们也不管他,各吃各的饭就行了。是吧?


王老师:是的,随他哭。像这种方式养大的孩子,他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对付家长的武器就是哭,所以他一使用武器,你就别搭理他。


这一段时间就只培养这一个规则,而且严格执行规则,直到他能够内化这个规则:知道东西要分享,不能以他为中心。那就可以按正常量做饭了。之后凡是好吃的或者是少见的东西, 绝对不能以他为中心。
家长:好。

 

 


            


朴心学堂首期亲子关系工作坊第三天纪实

朴心学堂亲子关系工作坊第二天纪实

朴心学堂首期亲子关系工作坊第一天纪实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朴心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