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物理实验:谦虚 ——心理行为调整案例


6岁的孩子小A入学两个月进步较大家长也很欣慰。但就在一片赞扬声中孩子开始飘飘然,偶尔流露出对老师和伙伴的不屑,我在等待时机,准备拍打拍打她这“翘起的尾巴”。




小A是本周的“电器承担”,负责U盘与电视的链接,电视的开关,视频学习内容的准备工作。

一天我要给孩子们上英语课,课前小A开始开电视,做一些英语课的准备工作,一旁的小B(比她大半岁,刚来学堂)也想做,小A直接对小B说:“你又不会。”小B不服气,两人辩了两句,最后小A干脆说:“你连翻滚也不会”。


我在远处看到了这一幕,装作没听见。这时准备工作做好了,小A喊我可以上课了。我过去对他们说:“孩子们,咱们商量个事好不好?”

“什么事?”孩子们有点小兴奋。

“这节英语课不上了,咱们一起做个实验玩玩,好不好?”
孩子们一听做实验,高兴地喊“好”。




01

 实验第一步 


小B,你去把那个烧水的水壶提过来。小A,你把你的水杯拿过来。一会功夫,两个孩子乐颠颠地把水壶和小杯都拿过来了。

“实验是这样的:谁如果能把水壶里的水倒进水杯里,就算谁赢了。”我说。

“这还不简单!”孩子们说。


别急,有一个条件:水壶的位置必须比水杯的位置低。


“小A,你先来吧”我对小A说。

我拿着一个空水杯,让小A拿水壶给水杯倒水。

小A提着水壶总不自觉地要高过水杯。我马上制止:“这不行,你的水壶位置必须比水杯低。”

小A一脸迷茫,试了几次,说“这怎么可能倒进去呀!水壶要比水杯高才行啊!”

“小B来试试吧”我说。

小B开始试,照样也是倒不进去。

孩子们试完了,我问一旁的刘老师:“刘老师,你能倒进去吗?”

“不能”刘老师笑着说。

“这太难了,根本不可能,谁都不能倒进去。”孩子们嘀嘀咕咕。


02

 实验第二步 



我见孩子们为难的表情,假装很同情,说“好吧。那就降低难度,水壶可以比水杯位置高。”

“那就好办了。”孩子们说。

“小A,还是你先来吧”我说。

“好!”小A高兴地答应了。

这时,我把水杯倒满了水,端着满满一杯水,让小A倒。

“老师,你的水杯水都满了,怎么倒啊?倒了不就流出来了吗?”小A大声喊。

“就是要这么倒啊。你必须这样倒,水还不能流出来”我说。

“那怎么可能!”小A噘个嘴,说“我不倒了。”放下水壶走了。

“其他同学,小B,你要不试试?”我说。

小B摇摇头,不试。

孩子们都说不行。


03

   总结   



孩子们都希望看看我怎样把壶里的水倒进水杯,我老老实实地说:“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做不到。这两种情况老师都不能把水壶里的水倒进水杯。”

孩子们有些失望,水倒不进去,那做这个实验干什么?孩子们大概有这样的想法。

“现在的条件让水壶里的水倒不进水杯,孩子们,你们想想看,怎样才能把水壶里的水倒进水杯里呢?需要什么条件呢?”孩子们七嘴八舌。最后得出结论:


水壶要比水杯

水杯是



04

  延伸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刚才你们得出的结论太重要了。水杯要想得到壶里的水,首先自己要比水壶低,你们刚才也试过了,如果你的水杯比水壶高,水壶里的水是无论如何倒不进去的。这种“低”的状态就叫做“谦”。其次,水杯还必须是空的,或者不能满,如果水杯里的水满满的,那水壶即使比水杯的位置高,水也是倒不进去的。这种“空”的状态就叫“虚”。那这两种状态合起来是什么呢?”

“谦虚。” 孩子们说。

“对。是不是只有谦虚了,水杯才能得到水啊?”

 “是。” 孩子们异口同声。

“空的越多,最好是全空,得到水是不是最多呀?”

“是。”

我要做一个谦虚的人

“孩子们,如果水壶里装的不是水呢,是你们想要的宝贝呢,你们的水杯是不是更要谦虚呀?”

“是。如果是我要的宝贝,我一定把水杯弄成最低 ”。小B说。

“做人也是一样啊!你们不是想成为厉害的人吗?小C还天天想着当宝宝超人,那怎么当呢?如果那些比我们厉害的多的人,把他们厉害本事传给我们,我们就变厉害了,是不是?”

因为孩子们都希望自己厉害,所以一个个认真地使劲点头。

“他们怎么传给我们呢?我们怎样才能接住呢?”我接着问孩子


“想想刚才做的实验……”我引导着。

谦虚?” 小A说。


“对。我们谦虚下来,才能接住别人的厉害本事。如果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会,那是你太“满”了,就像水杯一样,自己的水装满了,别人的厉害本事怎么能传给你呢?

也不要觉得别人都不如我,那是你太“高”了,就像水杯的位置比水壶高一样,别人的厉害本事也传不到你那的。

所以想变厉害,就得必须谦虚。如果高高在上,骄傲自满,是不是就不能进步?

孩子们,知道了吗?”

小A感觉到了刚才的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小A,你比别人来学堂早了两个月,你就觉得自己厉害,别的伙伴都比不上你,甚至老师也比不上你。那你怎么才能接别人的宝贝更好的进步呢?”

小A低下了头。

“孩子们,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呢?

“谦虚的人!”孩子们异口同声


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从小A听课的状态看,她听进去了,而且从后来的表现看,也比以前好多了,家长的反馈也验证了这点。当然,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真正的谦虚是需要一辈子去修练的,在孩子这个年龄阶段,也需要更多的机缘,需要老师给孩子制造更多的体验机会,让她自己去体悟。





   

也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合一大家庭”
共同为中国教育做我们能做的事情!
联系方式:2542395794@qq.com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朴心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