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深度剖析心性教育(原理篇)丨清一联盟读书会分享

点击名片关注我


作为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家长们都为此付出了很大的投入。那么怎样才是最好的教育呢?


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心性,让孩子成为一个能够自我完善、自主成长、自我发展的人。


心性的培养是教育的核心,关乎着孩子一生的成败和幸福。


新教育就是“心”的教育,核心是教其心、育其身,主张“会学习不如会做事,会做事不如会做人,会做人不如会感恩”,是真正关于孩子心性的教育。


今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新教育中的心性教育。

01

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成绩

而是心性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他飞得高不高;但一个人的心性决定了他飞得远不远。


真正拉开孩子间差距的不是成绩,而是心性。


清一山长在分享中曾提到:每一年被今日学堂分流的学生,没有一个是因为成绩和能力而被分流的。能被今日录取的学生,智力方面都是差不多的,之所以会被分流基本都是因为在心性方面存在问题。


心性对于一个人的生命到底有多大影响,先看两个视频:


高铁霸座男


女博士误机大闹机场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错觉:认为拥有高学历的人都会有较高的素质。


视频中女博士拥有很高的学历,但她面对自己的失误不仅不愿意承担责任,还打骂工作人员,最后落得个被举报拘留和列入乘机黑名单的下场。


由此可见,即便一个人的学历再高,知识再多、能力再强,只要心性出了问题,等待他的就是这样的结局。


而当今社会像这样的高学历人士做出低素质事情的事件屡见不鲜:


清华留美博士“拉闸”逼停高铁、网络屡次曝光的性质非常恶劣的大学生虐猫事件、女博士举报导师性侵事件、因飞机延误女博士怒扇机场工作人员等等,数不胜数。


这些高学历人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追根溯源就是他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家长大多往往更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心性的培养,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什么都可以。这样一来,孩子尽管可能取得一时的好成绩,长期来看,未来一定不会走得很远。


作为家长必须清醒,决定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否被人尊敬、人生是否真正有价值,不是高分和高学历,而是他是否拥有高尚的心性。

02

何为心性教育

那到底什么是心性教育呢?


心性,简单来说就是性格、品德、修养或者人格。人的行为及由行为带来的结果,都是由人的心性决定的。


稻盛和夫说:人生的目的就是提升心性,也就是净化心灵,健全人格。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在心性培养下足功夫,才能真正收获成功与幸福。


所以,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在心性!


一个人长大以后,所有美德都是心性的显现,比如慈爱、自信、踏实、淡泊、乐观等;所有问题也都是心性的显现,比如贪婪、投机、胆怯、冷漠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在被两股力量所影响:一股是向上的力量,称之为天性;一股是向下的力量,称之为惰性。


向上的“天性”,是一种“积极、正向、合道”的能量,它能支持孩子的生命成长。


而向下的 “惰性”是一种“消极、负面,不合道”的能量状态,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向上的天性一直都存在于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只要孩子静下来用心去感受,就能触碰到。


《与神对话》中说:感受是灵魂的语言。隐藏在你最深处感受中的,是你最高的真实。


但天性往往会被孩子后天成长过程中沾染到的各种习性掩盖,这些习性有好有坏,可恶可善。


新教育的心性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斩断那些被惰性占领的旧有习性重新建立积极向上的新习性的过程。


由于习性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过无数次反复体验所习得的,在孩子的大脑中已经形成了很强的神经连接。所以,要开展心性教育,调整孩子的心性,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既需要建立在孩子有转变的意愿的基础上,也需要老师有正确的调整方法。同时,还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才最终有可能调整成功。


大部分在心性上有问题的孩子,其实常常也对自己的表现感到不满,不想再继续下去。比如经常会听到孩子说:


“我也不想发脾气,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也想专心学习,可就是做不到。”

“我也想改变,就是坚持不下去……”


可以看出,孩子们多数都是有想要改变的意愿的,但会遇到很多阻力。这些阻力更多的不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他们追求舒适、贪图享受的坏习气。


因此孩子的改变特别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家长信任的护持。


不得不指出,有时候导致心性调整失败,真正原因不在孩子,而在于大人。家长没有做好“护持”的工作,不但没有给孩子赋能,反而起了负作用。


例如孩子在调整过程中会因为要跳出舒适区而感到”难受””痛苦”,家长面对孩子的这些体验、情绪,往往会失去定力,先于孩子选择妥协;尤其是孩子想逃避的时候,会用各种感情戏控制家长,家长如果不觉知,常常就是一溃千里。

03

孩子有想要改变的意愿

为何就是做不到

大部分需要调整心性的孩子,其实都有想要改变的意愿。有时候他们自己都清楚具体该做什么,却依旧没法做到,被现实结果无情打脸。


只有弄清楚「心性改变」背后的科学依据,改变才有可能发生在孩子身上。


人类现在的大脑是通过数亿年的进化逐渐演变形成的,由本能脑、情绪脑及理智脑共同组成:


本能脑:主管人的吃喝拉撒等行为,能够对环境做出快速的本能反应;

情绪脑:主管人的意识和情绪;

理智脑:主管人对自身及世界万物的认知。


三重大脑有不同的进化历程,决定了它们对人的影响力各有不同。


本能脑经历了3.6亿年进化,对人影响最大,其次是经历了2亿年的情绪脑。


主管理性的【理智脑】只有250万年,跟主管身体本能反应、情绪直觉的【本能脑加情绪脑】相比,它的力量十分弱小,对身体的控制权,一般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就像骑象人与大象——骑象人是我们的理性,是有意识的、控制后的思考;大象则是骑象人以外的一切,包含我们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


表面上是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和大象相比,骑象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往左,大象想往右,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解释了理智脑与本能脑、情绪脑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揭示了为什么孩子明明想要改变、却无法实现改变的原因。


让我们来看一下本能脑和情绪脑的特点:趋利避害、急于求成。


第一,趋利避害——喜欢待在舒适圈里,只想做简单和省力的事情,遇到困难焦虑烦躁,想逃避;


第二,急于求成——做事的时候总是迫切地立刻想看到结果,如果结果没有如期出现就觉得烦躁,没耐心坚持下去,想放弃。


大家都可以对照看一下,自己有没有过相似的状态。


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这些,所以才需要理智脑的作用。如果没有善加利用自己的理智脑,你就会陷入”知道很重要,但是就是做不到””很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奇怪现象。就像那句常听到的话:”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人类是一种喜欢拿符合自身心理事物为自我做解释的生物。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只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惰性)进行合理化。如:


“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

“先玩会儿,明天学习加倍补回来。”

“人生在世及时行乐,运动太难受了,做个爱吃的人挺好。”


普通人和精英最大的差距就在于理智脑的发展。


普通人任由欲望、惰性野蛮生长。而精英早在从小一定年龄就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让自己的理智脑变强,能够克服惰性,成长速度快于普通人。


其实成长成为精英的过程,就是一个善用理智脑不断克服惰性的过程。


综上可见,我们在生活中大部分时候都受控于本能和情绪(大象),而不是理智(骑象人)。对于价值观和信念尚不成熟、也不稳定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好在孩子尚处于价值观和信念系统的形成阶段,这也是孩子训练和调整心性的最佳时机。如果错过这个时机,长大以后再想调整,就会极其困难,需要为之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效果还不一定理想。

04

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大脑在接受新知识和迎接新挑战时的运行规律,然后看如何利用这种运行规律帮助孩子建立新的好的习性。


我们通过一个视频《学习是对神经元网络的塑造》来了解一下大脑的可塑性原理。


学习对大脑神经元的塑造


从视频可见:如同肌肉一样,大脑可以被训练和发展的。大脑的发展遵循“用进废退,终身可塑,永久性变化”的原则。


我们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努力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就是对大脑的训练。


这样的训练会让大脑神经元发展出新的连结,形成新的连接路径。


新的神经路径就如同初次开辟出来的、穿越未被探索的森林的小路,这条道路被走得越频繁(练习),挡道的障碍就会越少,这条路就会变得越清晰,最终形成一条宽阔的道路,乃至高速公路。


大脑也一样。当我们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大脑内部就会开始建立相关连接。刚开始的时候,这条神经连接是非常纤细的,但已足够让我们在日后碰到类似情况时回忆起之前的选择,并做出相同的反应。


如果我们一再重复之前的行为,这条神经连接就像又被加上了一股丝线。每重复一次,这股丝线就会加粗一圈。如此这般重复,只要重复足够多次,直到神经连接足够粗壮,就能牢牢指挥我们的行为和情绪,以后每碰到类似情形,我们就能呈现出相应的行为和情绪。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进入了神经系统中的“高速公路”。神经连接的建立和发展,帮助我们建立信念,信念又决定了我们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总结来说:信念决定行为,行为影响结果,结果反过来又会强化信念,强化了的信念更加会促使我们做出相同的行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这就是孩子形成行为习惯的全过程,无论是好的行为习惯,还是不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比如说,一个孩子第一次干了一件坏事,然后来到妈妈面前哭诉,妈妈仅仅安抚了孩子的情绪,却没有让孩子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个时候孩子的大脑内就会悄悄形成一个纤细的神经连接,或者说形成了一个信念:只要在妈妈面前哭,就可以不用承担责任。


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发生一次,这个神经连接就加粗一圈,这个信念就得到一次强化。重复足够多次以后,孩子的这条神经连接就会变得十分粗壮,“用哭来逃避承担责任”这个信念也变得强壮。


同时,这个神经连接和信念反过来又会指挥和促进孩子重复相关的行为和情绪。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孩子遇到问题总喜欢哭的原因,因为哭可以让他赢得帮助、逃避责任。


既然孩子用哭来逃避责任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是这样养成的,同理,积极承担责任的习惯和思维模式也可以在同样的经历中养成。

还是刚才那个例子,如果孩子第一次哭诉的时候,妈妈在安抚孩子的情绪以后,记得多做一件事——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和后果,比如当孩子打碎了东西哭,那哭完之后,家长还是要让孩子亲自动手收拾,而不是替孩子收拾。孩子就会形成“做错了事就要承担后果”、“不能用哭来逃避责任的”的信念。


下一次孩子可能还会试图用哭的方式来逃避责任,哭还会多次发生,但只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每次孩子哭好以后都不让他逃掉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后果,孩子自然就会慢慢地用更加理性的方式来应对类似的事情,而不会再一遇到事就只会哭了。


综上,孩子的心性——无论好的坏的,都是在家长养育的过程中,长期一点一点累积形成的。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家长可能没多大感觉,认为一些小习惯没有什么大不了,但随着孩子长大,这种习惯就会沉淀下来,在行为上、品质上出现越来越大的偏差。


当有一天家长感到孩子的这些偏差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了,就会开始生气、抓狂,会批评孩子。殊不知,这一切其实正是家长在不知不觉中亲手造就出来的。


以上,就是孩子心性养成的过程。如果家长一开始就能好好地养护孩子的“心性”,孩子就会顺着向上的天性自然发展出良好的品质和行为。


但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并不清楚孩子心性养成的原理和过程,也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培养孩子好的心性,常常自己都是被原始脑和情绪脑驱使,和孩子的情绪共振,顺着孩子向下的惰性来养护孩子,自然就会养出有各种坏习惯的孩子。这就是为什么说是家长亲手造就的缘故。

05

调整心性的原理

由于我们绝大多数家长并不善养孩子的心性,也缺乏养护孩子心性所需要的耐心,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心性上的问题。


那面对孩子心性上已经存在的问题,新教育学堂和老师是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心性的呢?我总结了调整心性的六条原理。

“1

 遵循自然因果法则


我们经常会说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和需求。但是心性有问题的孩子,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是:他做出的行为,与自己想要被满足的内在需求、或是自己想要达成的那个正面动机所要求具备的行为,常常是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我们称孩子的这类型行为叫“负向行为”。


当孩子做负向行为时,他越是努力想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反而越是达不成,甚至背道而驰,结果导致孩子难过、生气、沮丧,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努力却达不成目标。


其实是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行为,跟真正能达成目标所要求的行为是相反的。一般认知都是:为了达成目标,一个方法行不通,就换另一个方法,但不论换多少种方法,做事情的行为模式始终一次次重复同样的。达成目标自然也遥遥无期。


为什么会不断重复呢?


因为孩子能从这些“负向行为”中得到一定的“好处”。


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只不过是这些负向行为背后所隐藏的错误信念带给孩子的一种错觉。但恰恰就是这些错误的隐藏信念,驱使着孩子走上与目标背道而驰的道路。


举一个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例子:


希望达成的目标:获得同学们的认可


孩子实际采取的行为是:经常和他人进行争论。


隐藏信念:在争论中赢就能证明自己是对的、自己很厉害,厉害的人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好处”:争赢了自我感觉很好——能证明自己是对的,自己很厉害。


可以看到,孩子真实的行为和达成目标真正需要的行为是不匹配的。事实上,大家都不会发自真心地认可一个总爱和同学发生争执、爱显摆的人的。


很显然,这个孩子所采取的行为就是一种”负向行为”,他实际上是活在自己的错误信念里。


孩子越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他的错误信念越会促使他在负向行为上使劲,负向行为做得越多,离目标就越远。就像你想让车子前进,却一脚踩在刹车上,那再怎么用劲踩,车子还是不会跑起来,反而把人的力气耗没了。

“2

 建立痛苦链接


一般来说驱动人采取行动的力量有两种:逃避痛苦和追求快乐。


大量的”痛苦”联系到孩子的旧有行为模式上,可以帮助孩子克服逃避,改变旧有习性。


大多数孩子都知道自己想要改变,然而他们就是没有动力采取实际行动。但是如果有人拿着枪指着他的脑袋让他立刻行动的话,我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会立马竭尽全力地动起来,因为不行动后果很严重。


所以,改变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意愿问题。


如何才能让孩子产生主动改变的意愿呢?


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逃避痛苦,追求快乐”两种力量。


在那些孩子想改但又不采取真正改变行动的旧有习惯上,制造尽量多的痛苦链接,当痛苦达到无法忍受的时候,就会促使孩子产生必须立刻改变的决心和行动力。


比如今年暑假今日学堂“勇武营”的家长要求营地采取打孩子屁股的规则,实质就是希望通过打屁股的体验在孩子的内在建立起”学习’划水’会被打屁股”这种巨大的“痛”链接。下次孩子再想“划水”的时候,那个痛就会跑出来提醒他,为了回避那个痛,他就会选择去改变——踏实认真地学习


有的孩子可能打一次屁股就会改变,有的孩子可能需要打好几次才会见效,因为每个孩子的”痛感”不一样。只要痛得够深,孩子就不敢再心存侥幸,才会认认真真去改。

“3

建立快乐链接


驱动人采取行动的第二种力量:追求快乐。在孩子新的、为改变而采取的、替代了旧模式的正向行为上,制造一个更大的快乐链接。


比如说,孩子从正向行为中体验到:成长所带来的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喜悦感等等。


一边通过建立痛苦链接来推动孩子,一边通过快乐链接来拉动孩子,是帮助孩子建立持续改变的关键所在。


经常有家长在调整孩子的时候,眼看着有些起色最终却功败垂成,关键就在于,家长仅仅用痛苦链接来促进孩子改变旧有行为模式,但却没有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新的、更为快乐积极的正向行为模式去代替旧有的负向行为模式。


很多孩子在调整的过程中,那些由旧有行为带来的巨大痛苦,其实已经到了改变的临界点,但由于没有一个新的、可替代的、更为快乐的正向行为,结果导致旧有行为模式再次复发,甚至变本加厉。


就像我们要让孩子戒掉网瘾,除了给孩子把上网这件事情与痛苦建立链接之外,还必须给孩子找到一项能够带给孩子更多快乐的事情来代替上网这件事,来让孩子把过去用来上网的时间和精力都花销在这个新的事情上。


比如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健身活动或者运动项目,让孩子感受道运动以后大汗淋漓、精神兴奋的畅快感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获得持续有效的改变。

“4

强化新的行为模式直到成为习惯


由于孩子很多旧有的行为习惯,都是长期以来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想让孩子获得持久有效的改变。必不可少的是,要不断地调整和强化他的新行为模式。


最简单的调整方式就是不断地重复新的行为。


就如鲁迅先生说的,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帮助孩子不断重复新行为,直到大脑里这个新行为的神经链从“丝线”变成“钢绳”。


在调整的过程中,由于孩子旧有行为模式的惯性太大,行为出现反复都属于正常现象,家长需要理性地去看待,千万不要一看到孩子行为反复,就认为没有效果,心里产生挫败感进而放弃。


在调整的过程中,每一次的重复,都是对新的行为和信念的一次强化。


家长要耐心,用足够的耐心去帮助孩子一而、再而三地重复他的新行为,这样的话孩子的神经链接的通路就会越来越宽,最后变成“高速路”——新的行为变成孩子新的习惯,并且倒回头强化新的信念——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5

顺劲反攻


「顺劲反攻」是太极拳中一种关于化劲的说法,修习到顺劲反攻功夫的人,在与对手交手时,不会直接对抗,会先顺着对方劲走,然后突然转变方向,借着对方的劲来发力,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的奇效。


运用到孩子心性的调整上,就是顺着孩子的思路走,不和孩子产生任何对抗,然后悄无声息地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如果继续照原有思路走下去,只会进入到一个死胡同,然后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方向,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比如去年,和中家馆在组织学生进行1000公里徒步过程中,有一个9岁的小男孩,每天都会落在最后面,像乌龟一样慢悠悠地走,陪同的家长很着急,想着各种方法去催促他,但家长越催促,孩子反而越慢,甚至赖着不想走。


有一天,我在后面陪着他走,他依然像以前一样慢悠悠地边玩边走。但是我没有催过他一次。


到了下午四五点钟,第一梯队已经到营地,其他人也早已经不见踪影。我开始和他聊天,我说:谢谢你今天一直陪着老师一起走,老师最喜欢走夜路了,夜里走路四处都静悄悄的特别安静,而且也特别凉快。不过我虽然喜欢,因为平时没有人陪着我一起走,不敢一个人走。今天刚好有你陪着老师,真的特别开心,谢谢你啊。


听完我的话,他看我一眼,一声不吭,开始埋头加速往前冲,快到我在后面都茶点跟不上。


从这个例子大家可以了解,我是先顺着孩子的劲来,然后再达到「反攻」的效果。如果逆着孩子的劲,像很多家长的做法,就容易产生对抗。

“6

事上炼


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是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下长大,真正亲自动手做好的事情并不多,但嘴上却是一个比一个能说,而且说的多半都做不到,这就是俗称的“嘴炮”。这样的孩子普遍都比较躁动,不踏实,内心也比较虚。


「做事」是新教育学堂教学中帮助孩子磨练心性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在做事中训练他们脚踏实地。


因为,无论事情做成怎样,客观上都存在一个结果。结果是一种反馈,孩子可以参考结果去自我改进和完善。事情做得多了,就能慢慢地建立起成就感,孩子内心就“实”了。


但在这里要提醒家长,做事只是磨练孩子心性的一种方式,它不是磨练孩子心性过程中的唯一方式,更不是目的。


有的家长会把做事本身当成了目的,以为只要孩子把事情做了,自然就能磨练好心性。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家长的妄想。


心性调整是一个套餐,这个套餐由好几道菜组成,每道菜都不可少。先上哪道菜、后上哪道菜也有讲究,有的菜要反复上,有的菜一次就够。而做事只是其中的一道菜而已。


调整过程中,老师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做事的过程中,老师会去示范、陪伴、反馈,并提供孩子能力外的帮助,让孩子在一点一滴的细抠中,建立孩子的成就感。


往往越是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的东西,越能帮助孩子建立起强大的成就感。一旦这种成就感建立起来,在成就感的驱动下,孩子就会主动地持续去探索下去,永无止境。


这个过程才是打磨孩子心性的过程。如果只是单单把事情交给孩子,让孩子去做,大人不管不顾,只看结果的话,那无论孩子做多少事情,也磨不出孩子踏实的心性来。


以上是关于心性调整原理的部分,后续还会有具体实操篇,请继续关注。




关注「姚力方」公众号

学习教育理念、干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和中家馆

赞(1)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