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别让“空心病”毁了孩子,家长都学这堂课



开营迎来一群前来体验新教育的1114岁同学

我问他们:“你们想要什么?”,他们直言不讳地说:想玩游戏、想吃零食、想随心所欲、最好想干嘛就干嘛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想做的?我追
 
刚刚还在欲望中浮想连篇,想着各种好吃好玩的同学们,突然间变得无欲无求了。

不少同学说:我其实什么想法都没有,想不到自己还想干嘛”

有个同学好一会儿,颇为勉为其难说:可能爸妈法拉利还行。

意思是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想要的了,也许爸妈一台法拉利还勉强能算一个念想
 
这就是我看到一群青春期孩子的状态。
 


以上是和中家馆堂主姚老师在给家长们讲课开篇提到的当前社会孩子普遍状态。这堂课的主题是“别让空心病毁了孩子”
 
所有家长必须在课前扩展阅读学习材料精神科医生的北大观察–优秀与空心病),并回答7个思考题,例如:“家长是怎样制造出比得传统抑郁症更严重的空心病孩子”、“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让孩子不至于患上空心病”,等等。
 
“空心病”,这个似乎熟悉却又陌生,似乎知道却又说不清楚的词语,忽然横梗在每一位家长的心头:空心病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与我们的孩子有什么关系?家长要怎么做?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本期家长课堂,一起听听姚老师的分享。


#1


认识空心病

现在学生普遍以“考上好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显然,只有极少数人能考上好大学,他们成为金字塔尖的成功者,而那些没有考上好大学的大多数,则沦为体制教育的失败者。
 
然而,据调查,从千军万马中突破重围考入北大的大学生,居然超过百分之三十的新生有过自杀倾向(点击链接:精神科医生的北大观察–优秀与空心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这些常人心目中的“学霸”往往自我要求很高,他们会更加注重精神层面追求自我价值、自我实现,当他们完成了为之苦苦奋斗多年的“人生理想”后,才发现这种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精神出现虚无的真空状态,人陷入极度恐慌的状态中,甚至出现自杀倾向,这就是典型意义上的“空心病”。


 
我认为,还可以对“空心病”做进一步的扩展,除了上面提到的典型空心病症状外,还有更普遍意义的空心病,患者包括那些沦为“失败者”的学生。
 
“能否考上好大学”作为学业好坏唯一的衡量标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同一柄始终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影响甚至终其一生。

没有考上好大学的学生会给自己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态不仅表现在求学期间,还极有可能影响以后的工作、生活各个领域。
 
很多成年人将“考上好大学”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无论他们自己是否成功,都认为孩子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才算是有出息,这就是上面所说的自卑心态的典型表现。
 
除了自卑,还有逃避和麻木。相当多在学业中无法取得成就的孩子,转而把获得成就感的方式转向吃喝玩乐,去享受,去麻醉自己。
 
“无目标”跟“追求吃喝玩乐、追求享受”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在现今社会状况下,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目标,大概率就会去吃喝玩乐,在盲目和麻木中混日子。

 
家馆明志班的一名同学,在日记中剖析了自己在进入和中家馆之前状态。通过她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触摸到孩子当时的心理,让我们看看她当时都经历些什么。
 
“在八年级的日子里觉得生活很无聊,我在伙伴中还算是个好孩子。

虽然不爱学习,但我不打游戏,不化妆、不骂人,不做奇奇怪怪的事情,但是觉得非常的无聊和孤单。

我慢慢开始去模仿周围的人,想和他们融入在一起,经历了第一次逃学,看动漫,化妆和打扮自己逛商场。

好像比之前快活很多了,至少和周围的伙伴融为一体,不孤单了,然后也不学习了,放学就和同学出去浪,但是真的开心吗,在一起玩的时候挺开心,玩完之后瞬间感觉很空虚。

有一件事情让我感到非常的恐怖,这就是我的未来,但是周围的人并不担心,他们觉得我这样就挺好,说我很棒。”
 
这是孩子真实的心声,她在抑郁痛苦和吃喝玩乐盲目混日子的两种模式中交替游走。

绝大多数人为了逃避抑郁的痛苦,会选择麻木,去吃喝玩乐、追求舒适安逸,或者跟伙伴一起找新鲜有趣、刺激好玩的事情去做。 这也是一个人在没有目标、没有想法时最容易出现的状态。

 



前不久,我和一个妈妈聊天,她的儿子15岁了,平时不爱学习,喜欢玩游戏,各种混日子。孩子对妈妈说,他长大后就想找个富婆,没什么其他想法。

这位妈妈还告诉我,她跟另外一位也有15岁儿子的妈妈聊天时发现,她们的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学校,居然都出奇一致地想找富婆,这让她们哭笑不得。
 
如果没有正向的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孩子喜欢吃喝玩乐,想要保证自己一直有这样的享受,与社会上“找富婆”的不良风气一拍即合,这种风气一下子就影响了他未来的择偶标准,乃至三观。
 
现在孩子的空心状态非常普遍,典型意义上的空心病症状往往出现体制教育中“成功者”的身上,而这种空虚和麻木混杂的“空心”状态,则在大多数的孩子身上都能看到。
 
现在的孩子普遍没有想法,没有志向,缺乏思辨能力,他们非常轻易地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而家长对此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家长会还抱着一种大而化之的心态:孩子还挺聪明、还可以,也没有发生什么特别大的问题……总之,只要还能应付,就不会重视。

只有真正关注教育的人才会发现平静的海面下暗藏的致命潜流。
 
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像一艘船没有舵,人类是真实需要目标、需要理想志向的。

目标感不但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活力,让我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去,从长久去看,还能解除无聊,减少挫折感,带来持久的满足感。

相反,缺乏目标感的人,则容易陷入到倦怠当中,没有办法从工作学习生活当中获得满足。


#2


空心病是如何
被培养出来的

01.自身的成长烙印

要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空心症状,就要先看作为这一代孩子的家长在成长过程中的时代特点和烙印。
 
今天在座的家长,大多属于70后、80后,有一个共同点:小时候物质条件匮乏,父母普遍不太关注孩子,成年时生存和就业压力大。

三四十年前,不管农村还是城市,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宽松,都有较大的生存压力,我们都卯足了劲要通过自己改变命运。
 
而我们的上一辈,他们有一个非常强的信念,在当时几乎是真理一样的存在,就是:考上好大学意味着找个好工作。因为他们体验过工作决定你一辈子的经历,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特点,所以他们把这条真理灌输给我们。
 
到我们这一辈,刚好遇上了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发展腾飞,再加上经历的生存危机和生活压力造成我们普遍吃苦耐劳,想努力工作、抓住机会改变命运,两者的结合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成就,尤其在物质方面,我们获得了相当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
 
然而,小时候的物质匮乏,也造成了我们在成年以后会更加关注物质、欲望层面的事物,钱、功名、利益等,而且情感匮乏造成我们做父母时非常容易情绪化。这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普遍特点。

 
02.把未经审视、缺少反思的自身经历当成教育孩子的起点
 
二三十年前,基本没有啃老现象,即使有也极其稀少,为大家所不耻。但现在啃老却成了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

很多家长非常不解:我那么能吃苦,能艰苦奋斗,为什么我的孩子却完全没有继承我的这些优点?
 
究其原因,我们下意识会以自身经历作为起点去教育孩子,但却对自己的经历不经审视、缺少反思。
 
第一 缺少对自己成就的清醒认识。家长往往忽略了时代、社会背景对自己的影响,过于夸大自身能耐。

没有认识到孩子已经跟我们处于不同时代了,他们根本没有体验过什么是物质匮乏,从小就活在物质过于丰富的环境中,他们没有父母那种强烈改变自身命运的动力,家长们必须要对这一点有清醒深刻的认识。
 
第二 父母企图把自己曾经匮乏的多多补偿给孩子。

  • 物质补偿

家长自己小时候物质匮乏,没有什么吃喝玩乐,成年之后会在物质享乐方面给予孩子极大的满足,认为让孩子每天吃好、玩好、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就代表幸福,代表给孩子爱,这种方式本质上是弥补自己匮乏的自私行为,而非关注孩子的需求。
 
  • 情感补偿

我们自己小的时候,很少得到爸妈的关注,都是随意散养长大的,现在转过来,就会特别地关注自己孩子的点点滴滴,开心吗、难过吗、住校不适应怎么办,等等。

很多家长在情绪方面过多地关注和满足孩子,甚至害怕孩子起情绪,害怕得罪孩子,希望孩子时时刻刻都是快乐的、开心的、幸福的,认为能无条件地让孩子开心就代表爱。
 
03.不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

前不久我在(点击链接:想孩子向上生长,就帮他向下扎根——跟山长学亲子关系剖析了山长和小明慧的一段对话示范,将孩子的需求分为外在需求和内在需求。

外在需求,是指对衣食住行以及外在欲望的需求,内在需求,则是指对内在精神的需求,比如尊重、认可等。
 
家长特别愿意满足孩子的外在需求,但是对于孩子的内在需求,往往因为自己内在匮乏而无法觉知,而家长的过度焦虑或控制也让孩子的内心无法在家长这里得到滋养。
 
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所需的外在物质并不多,要求也非常简单,相反,内在需求则相对更多和更复杂。

 
比如,一个婴儿能生存下来后,首先就有安全感的需求。妈妈的怀抱和陪伴,再大一点,可依赖信任、情绪稳定的父母、安乐的家庭氛围,都会明显让婴儿心理更加健康。
 
五六岁开始,孩子有了明显的交际需求。他们渴望交朋友,喜欢跟小伙伴、跟同学一起玩,希望得到同伴的喜爱和认可。
 
九岁之后,孩子会自发地出现对尊重的需求,有感受自我价值的需求。这些是一个孩子茁壮成长所需要的,就像植物茁壮成长必须要氧气、阳光、雨露。
 
再大一些,十二三岁,他的价值观、荣誉感、责任感作为重点,又该如何培养?

在很多家长的教育规划中,有琴棋书画、有排名有竞赛、有重点小学、重点中学、211、985,但少有家长真的用心去将孩子培养成“人”的角度去思考去为孩子做点什么。
 
孩子到了青春期,最重要则是培养志向,否则,各种青春期问题分沓而至,层出不穷。


#3


空心病解决方案  
 
应对“空心病”,新教育的解决方案就是进行目标和理想教育、责任和荣誉教育以及吃苦教育。
 
01.目标和理想的教育

目标和理想,指的是那些超越自己、比个人更宏大的目标。
 
为什么要比自己更宏大?因为不是什么目标配称作是理想。比如说买双鞋子,通过SAT考试,或者考上清一大学少年班,这些目标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中短期目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不能算是超越自己的目标,因而也不能够解决缺乏志向的“空心病”问题。

比如,一个孩子没有真正的志向,想考取清一大学只是想证明自己很厉害,至于考上之后要怎样,是一片空白,这本质上与体制考大学就没有区别,考上之后觉得已经完成目标,放松享受,再无斗志,同样会被淘汰。

而另一个孩子,是认为清一大学最能够帮助自己实现教育梦想的地方,备考过程中会更有韧劲更加坚毅,考取之后也不会变得游手好闲、不思进取,而是依然进取。
 
世界的层面可以有很多种,比如自己的家庭、班级、学校。即使改变的是身边的世界,也是在改变世界。只有超越自己、改变世界的目标,才是一个真正能激励自己的有意义的目标。


新教育中最有目标、最有志向的孩子,是公主班和武道馆的学生。武道馆的孩子立志要成为世界冠军,传承中华武术,公主班的孩子也不在英语学习上花时间,她们把时间用来磨砺意志和培养思维,立志要成为3.0版新教育老师,影响和改变中国和世界的教育。
 
我们看到,公主班的孩子一站出来,精气神很足,整个人的状态不一样,因为她们自信,内心有光。
 
大家猜一下,要加入公主班,是由家长申请还是孩子申请?
 
答案是加入公主班的申请,必须由家长提出,首先家庭要有培养3.0版新教育老师的决心,当然孩子自己也要有这个决心,双方愿望必须是一致的。

为什么要家长提出申请?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神,家长的意愿极大程度决定了孩子的意愿。
 
02.责任和荣誉的教育

在新教育,孩子从小就培养团队精神,让孩子们意识到“单有个人的成就是不够的,我们都活在集体中,世界是一个整体,不是我一个人厉害就可以了,我对身边的世界是一份责任的”。
 
当孩子们勇敢地承担起这份责任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荣誉感。
  
比如考进突破班的和中孩子,他们努力进入特战班、升级到挑战班,他们会说“我为和中创造了荣誉”。
 
荣誉,没有实体,责任,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培养?就需要把它不断地显化出来,引导孩子意识到这个无形的存在并实践出来。


 
03.吃苦和社会教育

在前面我讲过当时的时代背景,让父母这一辈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是现在的孩子没有那样的大环境了,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创造类似的环境出来,让孩子能够体验艰苦奋斗精神。
 
比如明志班同学到大学食堂做洗碗工,体验底层打工,还有同学这个学期去体验工厂打工,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但是这些体验是远远不够的,时间不长,孩子们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感受一下。如果指望通过这样的体验就达到改变孩子的目的,那是妄心。
 
山长从来不会让他的孩子有舒服日子过,如果孩子不能吃苦,山长一定不断地折腾他,让他吃更大的苦头。
 
山长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就是,要么去拥抱理想,要么就拥抱生活。“如果你拥抱理想,我会支持你;否则的话你就去拥抱生活。”
 
“拥抱生活”其实就是让孩子为自己负责。相当于“你就别待在我这个家里了,去过你自己的生活吧,你想要的小日子也好,吃喝玩乐也好,怎么样都好,你自己去为自己创造,你的生活跟我无关了。如果你要跟我在一起,就必须去拥抱理想”。这就是山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
 
山长还说:“如果你心里还没有真正的理想,那首先你装也得装出个拥抱理想的状态出来,你假装一个理想出来,然后拼命努力去做出来,从假装到真的拥有自己的理想。如果你连假装都不愿意的话,那就出去拥抱生活吧。”
 


#4


跟着新教育
就能解决空心病吗?


当今孩子普遍存在“空心病”,他们生活在一个与我们当年截然不同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他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空心病”这个隐藏在教育中的危险,就会发生转机。
 
反之,如果不重视“空心病”现象,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梦想无法实现,连父母辛苦大半辈子积累的奋斗成果,家庭财富、社会阶层就很有可能败在孩子手里。
 
有家长以为,既然新教育这么好,只要跟着新教育走就能解决孩子空心病的问题。
 
在这里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跟着新教育走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就算孩子考进突破班,或是三语高中、清一大学少年班,也不代表就能解决孩子空心病的问题。

今日学堂各个班级每学期都有孩子因为混日子而被分流,山长直言不讳地说,留下来的孩子中依然有一些没有目标、没有志向、在平台中混日子的。
 
那考进好大学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都知道,无论中国的清北,还是美国的常春藤,大学生自杀、他杀的悲剧事件不绝于耳。显然,考进这些大学,也不代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目标是来自孩子最内在的价值观系统,源于整个家庭的价值观的影响和培养。要培养一个有志向的孩子,有最大影响力的一定是家庭。
 
记得我在刚成为三语高中家长的时候,山长曾经问过我们这群家长一个问题:“你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大师,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配得上做大师的父母吗?”
 
这个问题对我犹如一记当头棒喝,让我意识到其实无论什么解决方案,其根本点还是在于家长。
 
但是很可惜,很多家长往往看不到这一点,只喜欢把焦点放在孩子考取突破班、清一大学上,以及如果考不上怎么安排后路这些事情上。
 
只关注这些,也就只能拿到新教育最表层的收益,远不能像一份真正的志向、一颗利他心,以及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那样伴随孩子终身成长,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受益。
 
如果家长把孩子送进新教育,却依然是习惯性的消费者思维,其结果是带着孩子在新教育“游花园”,也许是可以捡到些花花草草,但却将新教育的精髓弃之如履。这种想法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多半是消费者模式,很难成为一个有志向的人。
 
只有家长充分意识到“空心病”问题的严重性,从自身做起,积极提升自己、积极调整家庭教育方向,才有可能避免“空心病”的出现,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志向的人。


想孩子向上生长,就帮他向下扎根——跟山长学亲子关系
提升个人档次和格局,青春期孩子父母的必修课
这里的青春期孩子不叛逆,怎么做到的?
帮助孩子成长,掌握这一招就够了
姚力方︳一个12岁男孩的信念重塑(新教育实例分享)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和中家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