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姚力方 | 如何给孩子定规则?(上篇) ——不忘初心·父母营(主题课)

戳上面的蓝字“和中家馆”关注我们哦!

姚力方老师:【不忘初心】父母营·结营致辞

2021年的春节,和中家馆60多位家长在线上共度了一次形式特殊的春节——【不忘初心】父母营。

从2月8日至28日,21天父母营中,家长们结成伙伴,共同线上学习、运动、打卡、分享;义工家长们做为教练从旁指引;和中姚力方老师全程指导,给父母营上大课,还深入学习小组为家长们开小灶,针对性地做答疑解惑。
 
其间,姚老师给家长们讲的【如何给孩子定规则】课堂,重点明确,条理清晰,列举众多真实案例,既深刻剖析理论,也分享实操方法,让听课的家长们思路豁然开朗,直呼收获满满。

 (【不忘初心】父母营·结营现场)

课堂开始,姚老师先分享了两位家长的故事。
 
故事一,一位妈妈,30多岁才生了一个儿子,儿子今年十来岁了。这位妈妈非常能干,是一位女强人,能家里家外一把抓,但是她却说常常感觉自己很累。做为家庭经济支柱的她,在外打拼,回到家中,却总是感到非常的失望。为什么失望呢?原来,她觉得,自己在外面忙了一整天,回到家里,看到先生和孩子都是懒懒的,什么家里的事都不愿意做,家务还要自己回家以后来做,抱怨丛生。
 
这位妈妈希望这个寒假里全家人能运动起来,孩子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做好作业、搞好学习,于是她精心制定了很多规则、计划,包括每天几点起床、做什么运动、孩子的学习计划和规则等等。规则执行效果如何呢?稍后揭晓。
 
故事二,也是一位妈妈,四十多岁二胎,生了一个儿子。儿子今年才几岁,但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魔王”,在家里上蹿下跳,一刻不停,还总是对妈妈一言不合就拳打脚踢。因为没有小朋友喜欢跟他玩,妈妈不得不买了很好的玩具和食物,替他邀请小朋友来家玩。可是又因为他霸道、不愿意分享,和小朋友们相处得非常糟糕,还动不动就和小朋友们起争执,甚至动手打小伙伴。
 
而他的妈妈,却始终忍气吞声,不管孩子怎么打自己、骂自己,或是在公众场合里“熊”,她都舍不得说孩子一句重话。她说,自己就是痛并快乐着,因为实在太爱她的小儿子了。
 
讲完两位妈妈的故事,姚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位妈妈在管教孩子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原来,她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把规则等同于控制”,前者企图通过制定规则来控制孩子的一切;后者则生怕规则限制了孩子,于是百般放纵,予取予求。
 
姚老师进一步为大家分析。

 
第一位妈妈精明能干,是一位典型的控制狂,最害怕失去掌控,如同钟少鹏老师在学习收获分享会上讲到的“魔父母”一样,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神,孩子必须听自己的,企图掌控孩子的一切。
 
这位精明能干的妈妈,在自己非常能干之余不免经常对孩子感到失望,加上她平时情绪非常不稳定,就经常冲孩子发脾气、用非常难听的话语骂孩子、甚至打孩子。随着孩子年龄见长,十来岁了,这位妈妈不敢再打孩子,便换了一种控制的方式——制定规则。在她的认知中,规则就像是巧妙的外包装,但核心还是控制。
 
这样的核心认知之下,她制定的规则的执行情况如何呢?
 
这位妈妈告诉姚老师,她在全家人开家庭会议时,宣布了自己制定的完美计划和规则,先生和儿子没有发言,当他们默认。但是,从第一天起,除了她自己,就没有人执行她的完美计划。一开始,这位妈妈认为自己应该要做榜样,带头示范,于是自己每天运动、学习、执行计划。然而,坚持了一个多星期以后,先生和孩子都不理她,以沉默做对抗,没有任何跟进,这位妈妈也终于没有兴趣再“表演”下去了,她说:“你们都不干,那我也不干了。”至此,完美计划和规则也就彻底泡汤了。
 


第二位妈妈是一位家庭主妇,先生经常不在家,孩子的教育完全由她来负责。但是她的孩子无论到哪里,都让周围的人摇头侧目、觉得真的是个熊孩子,太熊了。妈妈却对这些事情,要么装作看不见、不知道,要么就等实在没办法了去赔礼道歉。总之就是对孩子任何的需求都无条件满足,孩子出的所有事情都扛起、担着,就这样,一直扮演着一个非常勤恳、非常付出的妈妈角色,几乎没有管教可言。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位妈妈一直有个心结,没能在孩子小的时候亲自带他,后来把孩子接回来以后,一段时期,孩子对妈妈也不亲。所以这位妈妈特别害怕孩子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因此特别害怕用规则来限制孩子、以至于造成对孩子所谓的“控制”或“伤害”。于是这位妈妈总是在脸上挂着讨好的微笑,对孩子没有任何规则。
 


 
通过分析这两个故事,姚老师引发家长们思考一个问题,规则真的是控制吗,“究竟家长给孩子定规则的目的是什么?”有的家长回答说“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为他想要的那个自己”,有的回答说“要求每天运动和学习是为了养成自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有的回答说“是一个约定”、“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家长们的答案都不一样。
 
姚老师接着问,“如果说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是不是可以理解,你给孩子定规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更自由呢?这就是你的目的吗?”“如果说是一个约定,那么约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显然“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不能作为定规则的一个目的,因为它很难成为家长在规则中的方向、或指标。
 
姚老师说,其实,定规则的目的只有两点,第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帮助达成家长的教育目标,比如刚才家长分享的“自我负责”、“养成良好习惯”、“养成自律”,等等。第二点,支持孩子的成长
 
“我认为,一个好的规则,一定是能够同时满足以上两点目的的。”
 
关于第一点,“大家可能觉得很奇怪,老师说的这个,难道我们不是吗?我们就是来支持孩子成长的,通过规则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的。但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一篇家长的日志。
 
这位妈妈在日志中细致地刻画了与孩子对话,并表现出对说话的欣赏,接着本来想让孩子把碗洗好再下楼玩(规则是做完事才能去玩),但是看到时间已经比较晚,马上要到睡觉时间,就同意了孩子下楼去找小朋友玩。(“意思是说,孩子没有把碗洗好”) 家长在日志中写到:自己心里面会出现对规则执行的放松,尤其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特别容易把制定好的规则临时对他放松。
 
姚老师带着家长分析,“首先,我觉得家长觉察到了自己对规则的放松这一点特别棒,但是为什么会对规则放松呢,大家有没有想过?对于这位家长来说,我猜测一下,就是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她会感觉很愉悦、开心,这时,她就会去放松这个规则。但是如果相反,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她就会对规则执行得非常严格。请问,这是以家长的教育目标为中心呢,还是在以家长自己的感受为中心呢?当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家长以自己为中心了,对吗?我们说,在教育当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以你自己的感受为中心,甚至于以你自己为中心。
 


“像我们前面谈到的,无论是神父母,还是魔父母,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会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比如说,因为害怕失控,所以利用规则,控制孩子是真正的目的;或者,因为想要扮演一个好父母的角色,所以不管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好,只要孩子认为我好就好。也许在家长看来,都是在做着与教育目标有关的事情,但实际上是在做着跟自己有关的事情。”
 

(父母营·结营日现场)


学生分享
在和中,遇见优秀的自己 ︳明志班:分享自己,激励他人
体验式教育:如何在实践中成长经营者意识
美食跳坑记|期末演讲系列之三
一个不爱笑的垫底生的转变|期末演讲系列之二
一年的脱变|期末演讲系列之一
我们是如何在一个月内全班突破半马
小活动,大收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和中家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