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助孩子成为“我能我行”的大师 ︳冬令营家长培训速记


笔记+漫画记录:冬令营家长臧贤凯
协助编写:自强班家长李莉
姚力方老师进行少量修改以避免信息传递失误




① 和中家馆:


是否做培训由家长自己决定


1月23日,这是和中家馆2021冬令营第一天。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后,都赶去参加家馆组织的为期一天的家长培训。我作为一名新家长,也在其中。


培训是开营前三天召集的。在家长群里,家馆发了问卷,说考虑到新家长多,对于新教育和冬令营可能会有很多疑问,和中堂主姚力方老师可以给家长们做培训,看多少人想参加。



“这是参与感。”姚老师说。


家馆没有像这样:定好培训时间和内容,要求家长们准时参加。没有。而是征询家长想参加的人数,根据结果确定培训是否进行以及怎样安排。在培训中,姚老师也讲到,影响内在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参与感”,自己选择,自己做主,可以帮助心门打开。


“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我们只能提供大家想要的,如果大家觉得并不需要,我们就不用提供。”在学堂里,如果一个学生不想学习,学堂同样不会勉强。



② 姚老师:从找教育到做教育

姚老师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定居多伦多,为孩子寻找教育,遇到清一山长的新教育,后面创办了和中家馆,紧紧跟随山长理念,践行新教育。
 
跟大多数家长一样,姚老师当初也面临给孩子选教育的困惑。

体制学校?国际学校?还是别的选择?

“我对体制教育做过反思。”她本人是体制出来的,结果发现学校多年学的,后来用不上;而后来最需要的,却没学。

那么,孩子要重复这条路吗?

国际学校呢?孩子原来在加拿大的小学,姚老师说“北美的课程设计很科学也很人性化”,比如孩子出去field trip,回来会做presentation(演示),讲自己看到什么,学到什么……可是她看到,孩子的状态、心理和内在动力,没人引领。孩子依然不快乐。

那是2013年的故事。

那年,她做出另一个选择:清一山长开创的新教育。

“我是从自己给孩子寻找教育,走到了做教育。”
 
姚老师一直随山长学习,还进清一塾跟班学习半年时间,参加多项山长和刘老师课程,包括清心三年级、财富二年级。2015年,姚老师创办了和中家馆,支持4到14岁的孩子和家长接受新教育,也向清一教育输送优秀生源。

“我发现新教育正是我想要的教育。”姚老师说。六年过去了,她的两个大孩子四年多前进入今日学堂,现在是清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路历程,你们很多关心的问题我都感同身受,我愿意尽我所能支持和帮助大家。”
 
关于新教育如何支持孩子成长
关于新教育体系构成
关于备考SAT(美国高考,和中高年级班)
关于如何调整孩子
关于家长如何做才能走长远

姚老师都一一为家长们梳理和解读。


③ 利他精神



冬令营的孩子们,尤其是初次接触新教育的孩子,如何切入新教育体系呢?

和中学生能跑、能打、能写、能外语,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姚老师一开始讲了八个字:“紧跟理念,踏实做事”。

她说,当你了解到新教育,或者也想从事新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在模仿行为,还是理解精神?

这点很重要。假如这里出了偏差,受损失的就是孩子。这其中,堂主的作用尤其重要。比如,组织这次培训的方式,也为家长示范了新教育的理念,有参与感,才有内在动力,培训要不要办?让家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

紧跟理念,踏实做事,这是家馆给自己的要求,这让和中成为全国九家星月计划的成员之一。

家馆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具有利他精神、坚毅品质、成长型思维的阳光少年。

为什么要培养利他精神?

孩子的问题,多源于以自我为中心。”姚老师说。

讲座一开始,感到姚老师跟各位家长一样,都是为孩子的教育而操心。随着讲座展开,言语间透出的光越来越耀眼。她先是提出核心问题。紧接着,又给出豁然开朗的观念,而且简单直接。接着,便是几点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

她强调不只要用这个教育孩子,而且身为施教者要先活出“利他”精神。过程中,感受到姚老师富有理性光芒的心胸格局。

关于孩子的问题来自自我中心,新教育怎么解决?——利他,也就是服务他人,成长自己。

姚老师分享了一个实例:有一位韩国妈妈移民美国,她遇到各种问题,发现很多移民的韩国家庭都会有类似情况,于是她成立一个公益组织专门帮助韩国移民家庭。她用奉献精神去服务做事,也将这种精神和理念传递给孩子,结果六个儿女都进入常春藤大学读到博士,并成为精英。作者把她的做人和教育理念用平实的语言写在一本书里,书名叫《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姚老师说,这本书是一位师父推荐给她的,说“把这本书看透,教育就会成功。”现在,她也推荐给家长们。

“这书名里所说的大人物,”姚老师说,“也就是中国古代经典“大学”——’大人之学’里说的大人。将利他做好,成为一生的信念,可以帮助孩子成为真正的大人物”。


④ 坚毅品质

姚老师强调,和中培养孩子第二个重点是:坚毅品质

“上次夏令营结束的时候,自强班孩子们都可以跑半马了。”

“为什么孩子原来早起都困难,进了家馆却能突破半马,甚至50公里?”

“一踏进家馆这个门,孩子的分子就已经开始变化。”

和中老师会问学生:“你认为自由是什么?”

很多学生一开始会说:“自由就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做啥就做啥。”

这是真的自由吗?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和中的孩子逐渐建立起这样的认知:真正的自由,是能掌控自己的人生。而掌控人生从哪里开始?从掌控自己的身体开始。对于早起跑步这件事,只是跑,就是仅得其形。理解了跑步背后的坚毅品质,早起跑步是为了掌控身体,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是背后的精神。

跑步并非只是为了跑步,在说到并且做到的过程中,让孩子逐渐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和中就是这样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信念与品质。

⑤ 成长型思维

和中孩子培养的第三个重点是:成长型思维。

恐惧失败、完美主义是大多数人都有的反应。一个幼儿刚开始学爬学走路的时候,什么都不怕,后来,从外界接收到各种信息,各种评判,开始有了一些打击自己的负面信念、限制性信念,“我不会”、“我做不到”、“太难了”、“我本来就不是这块料”……。

成长型思维只以成长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遇到问题时会转念,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没有面子、接受暂时没有做到。一个人能解决好恐惧失败和完美主义这两方面的认知,培养成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就会超过大多数人。

和中家馆的孩子从小就引导培养成长型思维,这也体现在和中的招生要求中,是看孩子的成长愿心,看是否愿意走出舒适区。

担心孩子试读没通过,如何看待?有家长问。

姚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把这个问题抛给家长,问大家怎么想?

这正是一次“成长型思维”的历练。家长是想:孩子还差什么,还要做哪些准备?还是会觉得丢面子,从此离开?后者,体现的是固定型思维,而前者看自身问题,看差距,为下次去改进准备,这对于孩子的意义远大于把他硬塞进新教育学堂。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家长与孩子,永远都拥有机会。

新教育的思维模式,凡事从“为什么”去思考,要学的不是表面的形式,而是其背后的精神和信念。姚老师的培训一直在让家长体验这点,带着家长思考,越过形式看精神。可以想象,家馆老师也是这样用这个核心去引领孩子。


⑥ 内在动力
 
什么是内在动力?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有什么区别?何为内,何为外?

姚老师用了两家孩子不同的“吃”来做比喻。一家孩子锦衣玉食,鱼山肉海,一家孩子粗茶淡饭,五谷杂娘,你们觉得哪家孩子吃饭更有味?更能品尝到食物的美味?

其实不是天天吃得好的孩子,相反,是那个吃五谷杂粮的。为什么?前者天天刺激味蕾,要想吃好就得不断花样翻新,越来越重口味,甚至于对再好吃的饭菜都不觉其味。而后者反而能在简单的五谷杂粮中吃到食物本真的甘甜滋味。

前者靠外在刺激,刺激的都是欲望,欲望有个特点只能是越来越大。而后者则是人内在的自然反应,没有副作用,自带调节功能。

如果家长通过赞美和奖励来刺激孩子,或者在孩子有好结果的时候喜笑颜开,不合意非打即骂,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获得奖励和家长认可或者逃避惩罚这些外在刺激上,做什么也只是因为外在的刺激推动(外在动力),而非学习成长本身的充实喜悦感觉(内在动力),强烈的外界刺激让孩子失去了主动快乐学习的内在动力。

这个冬令营,老师将带领孩子重新找回这种内心体验,感受运动学习的愉悦,感受成长突破本身的美好。


⑦ “我能我行”

“我能我行”究竟是什么鬼?

不错,培训现场PPT上就是这个小标题。什么鬼,用了这个很接地气的词。

要说清楚我能我行,还得先从内在动力三个重要因素归属感、参与感、胜任感说起。

1、归属感:心门打开,阳光照到,内在动力就在那里。当孩子得到老师、家长真正的理解、真正有效的支持,他们会有归属感。

2、参与感:孩子要自己有选择,做主。就比如本次家长培训不是家馆安排的,是家长们要来听的。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的高度尊重,家馆的四个班级都是一以贯之,鼓励和尊重孩子们为自己选择,老师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只有自己选择,才会自我负责。

3、胜任感:“我能我行”就是孩子对于胜任一件事的自信,是孩子燃起内在动力中最重要的一环,也就是做到之后体验到的满足感、成就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在自信。

比如,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馆将组织工作交给备考班和自强班的孩子们自己规划,老师在旁边指导。在几经优化之后,活动受到家长们的好评,参与组织的孩子们由此得到极大成就感。


⑧ 习得性无助

反者,道之动也。

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首先应该了解原本人人都具备的动力是如何从孩子身上消失的。

姚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心理研究实验。研究者将一群小狗放在狗圈里,周围都是围栏挡住。研究人员给地板通电,小狗受到电流刺激想逃离狗圈。最初围栏只有半米高,小狗都可以跳出去。后来围栏加高到一米,再通电,小狗拼命跳,通电过程中一直不停地拼命跳,但跳不出去。第二次通电,小狗们仍然拼命跳,第三次,第四次,……渐渐地,小狗不再跳了。

后面,研究人员将围栏降回半米,再通电,这些小狗却宁可忍受电流刺激的痛苦却都不跳了,因为它们认为自己没有办法再做任何事情,它们蜷缩在角落里发抖,甚至发出人一样悲哀的呜咽哭泣之声。

这在心理学上叫“习得性无助”。我们的孩子,为何会出现畏难情绪,为什么不敢去Try?因为他们在一次次的拒绝、否定和失败中建立了一个信念:我就是做不了,我就是不能,我就是不行。这对孩子的成长伤害非常大。

我也开始不由反思:过去是否也会因为不懂教育随意对待孩子,是否有过经常否定孩子?想到这里,不由惊出一身冷汗。


⑨ 看到和强化正面部分

习得性无助怎么破?

姚老师通过一个场景案例带领家长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

假设你家孩子参加极限挑战,上到几米高处,做好了所有安全准备……却站了很长时间,最终没成功跳下,原路下来,这时,作为孩子的父母,你和孩子怎么说?

姚老师现场邀请两位家长分别扮演孩子、家长,于是大家看到以下这样一幕。

家长非常温柔地搂着孩子,对孩子说:孩子加油,下次你一定可以的。

而孩子却说:你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为什么会这样?

这位家长虽然看起来声音、表情和动作都特别温柔,但“下次你一定可以的”,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你这次没做好,你这样不可以。家长下意识在评判,认为孩子这次的表现“不可以”。超出一般的温柔在掩饰可能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真实想法,但是孩子会敏锐地捕捉到。

一句“加油”,下一次就一定可以吗?孩子内心的沮丧无处安放,没有收到来自妈妈真正的理解和支持,反而被架上台——下次一定要可以,内心的反感可想而知,而心力弱的孩子则会转为内疚自责,进一步丧失自己的力量。

最后,姚老师做了如下示范:

1)妈妈看到你刚才没跳下去,很难过,是吗?(理解孩子的感受,真实面对而非逃避)

2)虽然没有跳下去,但是妈妈觉得你非常有勇气。(看见“失败”背后的正面意义)

3)你在上面站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放弃,一直在面对和斗争,很了不起,这就是“勇气”。(肯定和强化正面意义,孩子感受到真正的支持和自己内在的力量,再次燃起信心)

真是小细节,大不同,教育需谨慎。


大师状态

当孩子在一个安全有爱的环境中,有目标有动力,他在做自己想做且相信自己能做的事时,会进入一种“大师状态”。

处在这种状态,无论多大的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格外投入,是一种专注而放松的高能成长状态

教育就像养鱼,最重要的不是撒饲料,是养好那池水,水养好了,鱼就长得好。在和中,建立学习成长的快乐链接,让每个学生更多处于“大师状态”,这是和中一直致力去创造的氛围。


一天的培训,很快就过去了,满满的高能量正能量。感恩姚老师的分享,用心的家馆,用心做新教育的地方!




和中,欢迎您


扫码春季入学报名表




教学成果

星月交辉,一路相伴︳【和中星月班】暨2021春季家馆招生公告


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我也想要!︳学习收获分享会和中家馆展示报道


再度喜获100%录取,新教育让孩子脱胎换骨!——突破班家长心得速递


教育要慎始(上) | 3-6岁幼狮班教学手记


教育要慎始(下) | 3-6岁幼狮班教学手记


实现这样的成绩,仅用75天


一个不爱笑的垫底生的转变|期末演讲系列之二
一年的蜕变|期末演讲系列之一
我们是如何在一个月内全班突破半马
自胜者强-和中家馆2018秋季运动篇
“2018,携手赢未来”–和中书院运动展示(一)

社会实践
学会“打架”(内附视频)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观察家和思考者|科学课教学实践(附视频)
美食跳坑记
线上“厨神大赛”
一元钱城市生存挑战
铺好60块跆拳道垫需要多长时间?
神奇的交换
孩子,是天生的攀爬者
小活动,大收获

教育心得
助人达己,姚力方老师人生的第一个半马
阶层筛选器与成长加速器
如何避免成为新教育的“画皮”
只有利他的生活才值得一过
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内力觉醒
为什么我们难以保持独立思考?–从社会屈从看人性
如何做一名走心的家长(上)
如何做一名走心的家长(下)

家长成长
怎样挖坑让孩子每天10公里跳绳跑?
做一名死磕到底的家长
新教育娃之体制教育体验
家长心路 | 榜样背后的信念
我怎么变成家长群的打卡积极分子?
爸爸带头“动”起来
孩子在家就懒散,真相是什么?
关于孩子的“畏难情绪”你知道多少?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和中家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